中国古代武术技击运动的主要名称叫“手搏”。手,徒手;搏,相搏。徒手相搏,是一种徒手对抗的竞技运动。比赛时打、踢、摔、拿综合应用,以一方倒地或出界决定胜负。
传说在炎黄部落的南部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好侵犯别人,他的战士健壮勇猛,戴有角的头盔,格斗时用头盔上的角顶撞敌人,黄帝以闪避腾挪训练他的战士,利用敌人的力量将其摔倒制服,黄帝战胜了蚩尤。以后这种闪腾挪的格斗常在节庆时表演,人们叫做角抵戏。这是中华武术技击运功的萌芽。
春秋战国,相搏已较普通,秦汉时叫手搏,比赛已较正规。隋唐五代时,手搏、角抵倍受重视,比赛几乎形成制度。唐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武术技击运动盛况空前,比赛大体规则情况:“不按体重分级;赤身短裤;在方形的台子上进行;主要用踢、打、摔的技法;犯规处罚不明;获胜者给于重奖。”宋朝民间集市庙会上也常有相朴、手搏卖艺表演;重大赛事观者如堵,巷无居人,从正月上元至五月方罢、皇帝也嗜于此道,“常赴神策军(禁卫军)观看角抵,”有些皇帝还亲自参加比赛,有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挑战高手李存贤,因李存贤胜而赏蔚州刺史。
元明时,徒手较量的技术仍在发展,手搏比蹇没有解决安全问题,为了避免纠纷,临赛前双方立好生死文书,否则不准上台比武,技击运动是摔、拿、打、踢综合运用。中国古代武术技击运动追随中华文明发展,深蕴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元朝建立,为防止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反抗,统冶者以“恣悍之术不作,凶悍之技不传”严禁民间习武,宋朝所盛行的技击性的相扑运动很块就衰落了,然而蒙古族爱好一种徒手对抗性的运动,称“巴邻勒都”或“搏克”,起先的竞赛形式和现代国际自由式摔跤差不多,将对方摔倒后,继续相搏,以令对方双肩着地为胜。
明朝建立以后,力图恢复唐宋旧制,提倡相扑,相扑在宫廷民间都有所发展,但因此时的拳术也揉进了摔的技术,由于拳术的发展削弱了相扑的地位,明朝的相扑未能恢复到唐宋时代的盛况。明末武术家陈元赟将结合拳打、足踢、摔拿捕人的“大明拳术”传授给日本人三浦义辰、矶贝次朗、福野正胜三人,此三人后成为日本中古柔术之祖。后来,日人嘉纳姿五郎改革柔术成为今日之柔道运动。
现代中国式摔跤基本形式起于清代。清朝是满族贵族统治中国的年代,满族原来有一种叫“布库”的对抗性竞技运动,“布库”的竞赛注重脚的勾、绊、掠、撇的使用,一旦倒地为负,不得再攻。和汉民族的相扑及蒙古族的搏克一样,都是以将对方扑放于地为目的。
清代顺治、康熙皇帝等看到民族隔离政策的局限不可取,采取主动学习、吸收汉族、蒙族及其他民族文化。满族的“布库”吸取了汉蒙各民族的技艺,融合成一种可以揪拿褡裢(短袖跤衣),擅长手法、腰法、腿法相结合,以将对手扑放于地为目的新的相扑运动,清政府还设有“善扑营”,专门搜罗和训练相扑能手,“善扑营”有三百名相扑力士。定期为宫庭表演或与蒙古各部族摔跤能手比赛,平时担任宫中守卫,御试武进士时充当执事。善扑营相朴力士按等级发给奉薪。还有专门研究提高技术的机构,每个跤手都自练绝招。在清朝政府的大力提倡下,经历了三百年的持续发展,满族、蒙族,和汉族跤手交流学习,跤术不断提高、达到了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巧制胜的高超境界。清末,善朴营的扑户流散民间,有的成为善扑老师,有的在街头表演卖艺,将这种宫庭御用的跤术流传到民间。清末民初,中国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这些拳社对于跤术运动的宣传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延伸阅读
“手搏”比赛图
1957年中国考古学者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前221年至前207年)中发现一本,下弧形背面上有彩绘的“手搏”比赛图:画面上有三男子,着短裤、束腰带、着翘头鞋。左边一人双手前伸,作裁判状,右边两人已在进行“手搏”:一方猛击对方头部,另一方闪躲后用弓步冲拳还击,比赛场景热烈紧张。画面上绘有幕、显示比赛是在台上进行。此图为秦汉时期中国武术技击运动的状况提供了佐证。中国考古学者在四川新都出土的汉画砖及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室的壁画中都发现有“手搏”对峙的形象。可见秦汉时期“手搏”己很普遍,比赛已成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