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49700000080

第80章 保持一颗欢乐的心

津巴布韦的乔伊夫人在巴克莱银行负责公共关系,她的办公桌就放置在银行大门内进口处的右边。她总是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解答顾客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她的办公桌上,有一篇用镜框镶起来的题为《一个微笑》的箴言:“一个微笑不费分文,但给予甚多。它使获得者富有,但并不使给予者变穷。一个微笑只是瞬间,但有时对它的记忆却是永远。世上没有一个人富有和强悍得不需要微笑,世上也没有一个人贫穷得无法通过微笑变得富有。一个微笑为家庭带来愉悦,在同事中滋生善意。它嫣然地为友谊传递信息,为疲乏者带来休憩,为沮丧者带来振奋,为悲哀者带来阳光,它是大自然中去除烦恼的灵丹妙药。然而,它却买不到,求不得,借不了,偷不去。因为在被赠予之前,它对任何人都毫无价值可言:有人已疲惫得再也无法给你——个微笑,请你将微笑赠予他们吧,因为没有一个人比无法给予别人微笑的人更需要一个微笑了。”

一位因得到她的指导而受益的职员说:“我学会了微笑的技巧,这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现在不但自己很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我感到我正一步步迈向成功。”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你要改变自己,重塑迷人的魅力,就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心态、二是行为动作。

心态,就是你对待事物的心理态度,这因人而异,有的乐观向上,有的消极悲观,你的改变就是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抛弃消极悲观的心态。

在悲伤、痛苦的时候,你要学会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世界。同一幅画面,有的女人看到的是鲜花之后的墓地,有的女人看到的是墓地前的鲜花,很显然,后一种是乐观向上的成功女人的心态。

悲伤和快乐总是相互依存的,而最重要的是你要从悲伤中找出快乐,悲伤可以伴你一时,但快乐可以伴你一世。

快乐是你能永远散发迷人魅力的保证。

你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呢?下面的经验你不妨试试:

(1)让带来轻松愉快的事情围绕着你。

(2)在办公室里摆放难忘假日的照片,或者诸如戴着太阳镜的小狗的滑稽照片。这些照片可以使你从日常工作中得到片刻休闲。

(3)消除或减少负面消息对你的影响。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是重要的,但不是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是这样。

(4)每天在你的周围寻找幽默和欢乐。如果你遇到交通阻塞,你可以假装自己正处于电视情景剧中。使用可笑的虚构形象,看他们在你的节目里如何表演。这个练习可以让欢乐取代压力。

(5)学会对自己笑。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一个分享的微笑——即使就你一个人笑。一旦你学会这一点,生活将变得更轻松。人们将喜欢你并与你打成一片。

另外,你可以通过训练,来使你能够更好地掌握微笑的技巧。

每天早上起来,在化妆的时候,便可以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开始可能会觉得不太自然,但是一旦你具有真正乐观的心态,加上肌肉与神经的配合,一切都会显得那么天衣无缝。

想像镜子中的你是今天要见面的客户,然后练习见面后的种种事情,要怎样提出问题,又该如何回答问题,或是如何巧妙地避开对方一些无理的要求,也许一切就在你的一个微笑中迎刃而解了。

同时,你可以在纸上写下一些令你快乐的事情。比如:

今天我的上司表扬了我。

昨天我生日,朋友送了我一根很漂亮的项链。

这段时间,我减肥又有了一定成效。

今天丈夫很温柔地吻了我。

想着这些事,你自然而然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而这种自然的笑容更能展现你的魅力,令人倾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

开放分类:文学家、存在主义、女权主义、法国作家、女权运动Simone de Beauvoir(1908.1.9—1986.4.14)

西蒙娜·德·波伏瓦,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西蒙·波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个人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又译做西蒙·波娃。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

波伏娃出身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和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对书本的爱好,有共同的志向,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但两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和萨特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情。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知识分子不能为革命和真理同时服务,两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失败而牺牲了。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别》,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的观点。她在书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说的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度是男人重新获取权力,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妇女真正的解放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度。她这本书的英文译本在美国极度畅销,对造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权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人生经历

1908年,西蒙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就过着舒适、安定的优越生活。

1929年,在法国的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哲学会考第一名,西蒙获第二名。这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二十一岁。而此时,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只是智力上的相互敬慕。据西蒙晚年回忆:他们一开始的恋情主要是字语的(ver-bol),而这“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

考试结束后,萨特与西蒙的来往频繁起来。当西蒙准备到乡下家中去渡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几天之内,他们间的关系从智力的讨论变化为肉体的吸引。西蒙后来回忆道:“那个夏季,我好象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在乡间的日子里,西蒙极为苦恼。或许是真诚的爱感动了上天,一个清晨,她的表妹跑进来轻轻告诉她:有个青年男子在田野里等她。果然是萨特。

可是她的父母却无意邀请她的朋友共进午餐。靠着热心肠的表妹送食物,可怜的萨特在田野里孤独的捱过了几个夜晚。终于,爱驱使着西蒙,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带着食物前往野地里与萨特相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真正的一天。这一天,他们第一次做爱。那天晚上,西蒙回到家里“没有人说话,父亲不理睬我,母亲在房中哭泣,表妹认为我们的事件极为罗曼蒂克。我宽了心,一切已很明晰。我的父母已不能再控制我的生活。现在我真的要为自己负责,我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不能再管制我了。”

是的,萨特再也无法离开她的一生了。从他们相爱的1929年起,一直到萨特1980年逝世。他们一起共度了51个春秋。尽管他们一直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甚至一直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住房。

1931年,西蒙到马赛教书。萨特则到勒哈佛尔任教。这期间,一个名叫奥尔嘉的女子走进了他们俩的生活。这个三角关系虽然在二人的爱情旅途中占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却留给西蒙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的处女作《不速之客》。

1939年,二战爆发。萨特上了前线。在炮火的间隙里萨特每天都给他“亲爱的迷人的河狸”写情书。(“河狸”是西蒙的昵称)

1945年,萨特与西蒙及几个朋友共同创办“存在主义”哲学的《新时代》月刊。

1949年,被后人奉为“女权运动”的“圣经”的《第二性》出版。

1954年,以《达官贵人》获龚古尔奖。

五十年代访问中国。此行的结果是《长征》的问世。

西蒙晚年将萨特给她的情书刊行于世。书名《致河狸的书信》。可惜的是:“河狸”的回信却一封也没编进去。

1986年4月14日,西蒙,德。波伏娃于巴黎去世。享年78岁。西蒙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响。各种美誉纷纷而至。而当时的法国共产党总书记马歇的话尤其深刻:“波伏娃远不同意共产党人的所有观点,她同我们的争论是毫不动摇的,但我代表法国全体共产党员向她致意,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我们社会进步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同类推荐
  • 赢在责任心,胜在执行力

    赢在责任心,胜在执行力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成为领跑者、胜利者呢?有两件绝不会过时的“神器”——责任心和执行力。本书探究了责任心和执行力的奥秘,告诉职场中人如何掌握两者的神奇力量。没有责任心就抓不住成功的机遇,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工作是干出来的,执行才是硬道理。
  • 成长故事小百科-习惯与机会

    成长故事小百科-习惯与机会

    《成长故事小百科》这套书从目标、创新、习惯、机会、积极、快乐、学习、时间、勇敢、接受、口才、交往等12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故事与点评、启迪与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广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烦恼,以帮助大家树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信念。
  • 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本书想要告诉广大读者的是,把握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就能悟透人生成败的必然因果。书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得与失对人生的不同影响。深刻而简明地介绍了如何正确面对得与失的考验,如何聪明地应对得与失的结果,让读者在新情明理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把握命运的机遇,从而创造完美的人生。
  • 曾国藩掌控人生三十六计

    曾国藩掌控人生三十六计

    《曾国藩掌控人生36计》是根据曾国藩的作品资料及相关史料进行研究而撰写的一部智谋书籍,解译者为司马烈人。该书通过对史书旧闻的语译和分析,向读者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案例,该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9年10月出版。
  • 能说会道大全集

    能说会道大全集

    本书囊括了口才的各个方面,包括说话的艺术、零误解说话法、如何与陌生人沟通、恋爱中的说话法、培养孩子金口才、社交名媛口才术、精英男人口才课、领导口才、员工口才以及职场口才训练。全书以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你了解口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方案,助你提高口才能力。
热门推荐
  • 甜甜的时间

    甜甜的时间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竟迎来了高考,但是,身我学渣的我到底该何去何从?班上突然转来了一个穿黑衣的高冷男子,身份神秘,无人知晓,直都有一天我发现了他的秘密,我和他的关系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故事将会如何发展....
  • 小妖除妖记

    小妖除妖记

    她是妖,却偏要除妖。白衣谪仙、桃花少年、暗黑公子,千丝万缕,终将与谁并肩。玲珑之血,妖界帝姬,当宿命到来,她该何去何从?
  • 玩家之无双

    玩家之无双

    游戏巨头蚁公司新开发游戏《恐怖玩家》,拥有双重人格的樊小二与前职业玩家陆肖骁将在游戏中翻起一场腥风血雨。杀戮,诡计,死亡,背叛,这是一场游戏,亦是一场战争。
  • 热血锦衣卫

    热血锦衣卫

    嘉靖中期,在奉天殿理政的朱厚熜刚刚开始炼丹修道,追寻长生,壬演宫变还未发生;严嵩还只是礼部尚书,而他那个不听话的儿子严世蕃,还只是顺天府治中,羽翼未丰,严党还未成型;刚刚考中进士的胡宗宪还在刑部观政,做实习生;不惧强权的海瑞还在乡间读书;名将戚继光还是个风流倜傥,很有个性的中二少年,而那位和他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刚刚被剥夺了千户之职;才高气傲,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张居正,却意外落榜,倍受打击;而和朱厚熜喝同一个母亲奶水长大的陆炳还未接掌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开启他那权倾朝野的一生。这个故事,就要从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校尉陆良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捉妖门徒

    捉妖门徒

    亲爱的陆飞同学:您本学期的《妖怪家谱学》和《高等炼器算术》的成绩是E。请在开学前一周尽快返校参加补考。根据教务处最新规定,毕业之前未通过《高等炼器算术》的学生将不授予捉妖学徒学位证明。中州捉妖学院教务处2016.7.13
  •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

    那些与青春同行的日子青春,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精彩!作者小帅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青春。那些与青春同行的日子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精品的回忆。青春是一部大书,写不出来,确实如此。这里,只是想记录下自己记忆里青春的年华。就当是为已逝的青春做一个追忆。青春之时,我们被学习所压迫,被一个谎言所引诱,然后我们拼命向前奔跑,只为逃出那该死的牢笼。再回首,才发现,我们奋力挣脱牢笼的那段时光才是我们所钟爱的生活。曾经有一句话:一群人因为一场考试,所以聚在了一起,也因为这场考试,考散了所有人。原来,我不信这句话。也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的感伤,如今想起来意味深长。多少无奈,多少惋惜。
  • 邪魅校草恋上冷艳校花

    邪魅校草恋上冷艳校花

    少年诚恳的说“米兰,我爱你”女孩莞尔一笑“我也一样…”他们青梅竹马,他们一起享受过纸醉金迷的日子,也一起渡过无家可归的日子,他们陪伴对方走过童年、少时,也同样会陪伴对方走到夕阳西下之时……
  • 大山里的捣蛋鬼

    大山里的捣蛋鬼

    她终于决定要去支教了。所有困难的情况她都想过了。但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想。她没想到孩子们的情况是那么糟,不仅是学习,更多的是生活,更可怕的是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