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0100000010

第10章

“母后之教诲,孩儿没齿不忘!”司马炎眼含着热泪说,“皇弟饱读诗书,谙于礼仪,多才多艺,下笔千言,其之所长,正是孩儿之所短。治国安邦,文武之道缺一不可。孩儿不仅不会重蹈曹氏兄弟手足相残之覆辙,而且要取皇弟之所长,以补孩儿之所短,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文武并重,弘大祖宗之基业!”

王元姬点点头,低缓地说:“汝父皇归天之时,有两桩未了之心愿:一是成就我家千秋之大业,二是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前者已由吾儿完成,而后者至今尚未了结。方才汝父皇在梦中来会为娘时,还曾提及此事,问吾儿何时方可使其含笑九泉。不知吾儿对此事有何筹划?”

“孩儿无德无能,致使父皇至今仍含恨九泉。”司马炎对母亲不敢隐瞒实情,便把石苞奏章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又犹豫不决地说,“孩儿既怕错失伐吴之良机,使父皇还要苦苦等待下去,又怕操之过急,事倍而功半,白白损耗将士与国力。为此,孩儿左右为难,不敢作出决断。请母后定夺!”

“吾儿问错人矣。”王元姬摇着头说,“为娘久居深宫,不晓边事,如何敢妄言可否。”

“母后过谦矣。”司马炎诚恳地说,“父皇归天之前曾叮嘱过孩儿:凡军国大事,须得到母后允准方可行事,不得违背母后之命擅自从事。请母后莫要推辞,再次为孩儿指点迷津!”

“非为娘不愿为吾儿指点迷津,而是为娘爱莫能助啊!”王元姬深沉地说,“汝父皇归天之前,曾将伐吴之事托付于羊祜、杜预与张华,让他三人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吾儿何不将他三人请来共议此事?”

“母后教诲得是!”司马炎马上命令着宦官,“速请羊祜、杜预与张华来崇化宫议事!”

羊祜、杜预与张华得知王元姬请他们入宫议事的消息后,立刻放下手头的公务,一同赶往崇化宫。

在前往崇化宫的路上,张华深感意外地问着羊祜:“太后自移居崇化宫后,深居简出,从未召见过朝臣,不知今日为何要破例召见我等?”

“我亦为此事困惑。”羊祜又转而向杜预打探道,“元凯乃皇室至亲,可知太后近况如何?”

杜预想了想,如实地答道:“前几日大长公主①曾前往崇化宫给太后请安,回来后曾对我言:太后近来深感疲惫,精神有些恍惚。”

“噢——原来如此。”羊祜心领神会地说,“太后急召我等入宫,定与伐吴之事相关。”

张华有点奇怪地说:“自圣上登基以后,太后从不过问国事、不干预朝政,今日为何要与我等议伐吴之事?”

“茂先误解太后之意矣。”羊祜坦率地说,“太后乃圣明之人,深知前朝太后干政之种种弊端。太后不过问国事、不干预朝政,那是无为而治,是让圣上放心去处置国事朝政,而绝非不关心国事朝政。似伐吴这等关乎国家社稷之重大事情,太后又岂能不闻不问,袖手旁观!”

①大长公主:指杜预之妻。古时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姑母称大长公主。杜预之妻是晋文帝司马昭之妹、司马炎之姑母,故称其为大长公主。

“叔子兄言之有理。”杜预深有感悟地说,“圣上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强根固本,使我大晋国泰民安。如今,惟一可让太后牵挂之事便是扫平江南,一统天下,了结先帝未遂之愿。如此看来,太后急召我等进宫,必定是询问伐吴之事。”

张华与羊祜、杜预虽然非亲非故,但他自与羊祜、杜预相识以来,就被他俩的人格、学识和谋略所吸引,对他俩的敬重之情与日俱增,一直将他俩视为师长,有什么心事与疑问,总是向他俩吐露与请教。他瞅了瞅羊祜,又瞧了瞧杜预,仍有些不解地问:“似此等军国大事,太后理应先询问‘八公’与诸王才是,为何却要舍高而就低?”

羊祜淡淡一笑,反问着张华:“茂先莫非忘记了先帝生前对我三人之重托?”

杜预也补充道:“先帝生前与太后相敬如宾,太后对先帝一往情深。既然先帝生前已将伐吴之事托付于我等,太后又岂会违背先帝之意而去向他人询问伐吴之事。”

“二位兄长所言甚是,令华如同拨云见日。”张华疑惑顿消,用敬佩的目光看着羊祜与杜预,谦恭地问,“以二位兄长之见,我等该如何回奏太后?”

“似这等军国大事,我等只能如实回奏太后,方不辜负先帝之重托。”羊祜一脸严肃地说,“口是心非,隐瞒实情,既祸国殃民,又是对先帝之大不敬,罪匪浅也!在太后面前,我等可各抒己见,由太后定夺。”

杜预与张华点了点头,认真地思索着应该如何去回答太后王元姬……

事情果不出羊祜之所料,躺在榻上的王元姬一见到羊祜、杜预与张华,就开宗明义地说:“先帝今日托梦给老身,在梦中向老身询问伐吴之事。老身久居深宫,不知天下之势,对伐吴之事不敢妄言可否,故而只好将三位爱卿请进宫来共议此事。以三位爱卿之见,我国何时可以出兵伐吴,一统天下,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这……”羊祜偷觑了一眼坐在榻边的司马炎,试探着问,“陛下高瞻远瞩,洞幽察微,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以陛下圣意,何时出兵伐吴最为有利?”

王元姬见羊祜有难言之隐,就直言不讳地说:“先帝生前曾叮嘱老身:若论禅代之事,便问计于何曾、贾充诸人;若论伐吴之事,就问计于羊祜、杜预与张华。请三位爱卿不必有所顾忌,有话尽管对老身直言。皇上,是吧?”

“是,是。”司马炎连连点头,谦逊地说,“母后所言甚是!请三位爱卿畅所欲言,直抒己见,朕洗耳恭听。”

“既然先帝、太后与陛下如此信赖臣,臣岂敢不如实回奏。”羊祜坦诚地说,“伐吴之事,干系重大,无七八分胜算,绝不敢轻言出师。否则,不仅难以扫平江左,一统天下,而且还可能重蹈赤壁大战之覆辙,使我国陷入难以自拔之困境。臣以为,就目前局势而论,伐吴之机尚未成熟,我国近期内还不可兴师动众,出兵伐吴。”

王元姬愣了下神,恳切地说:“请羊爱卿详细道来,老身欲知其详情。”

“既然如此,臣便斗胆直陈矣。”羊祜整理了一下思绪,条分缕析地说。“以臣之浅见,近期不可出兵伐吴之原因有三:其一,自孙坚为始,孙吴盘踞江左已有数十载,犹如一株参天大树,盘根错节,伐之绝非易事;需待其根腐叶枯、枝残干朽之后,方可撼而拔之。今之吴主孙皓虽然昏聩,但只是其腐朽之开端,尚未达到不可抵御风雨之程度。其二,吴国自孙权主政以来,便广纳英才,谋臣良将代不乏人,前有周瑜、吕蒙、陆逊等人,今有陆凯、陆抗、丁奉诸人。他们或为理政之贤相,或为多谋之良将,或出可为将人可为相,我国如今尚无人能出其右。今有他们主持朝政与军务,便可弥补孙皓之昏聩,使吴国还能够守土自保。其三,吴国外有长江天堑可供利用,内有善于水战之将士可供调遣。而吴军之所长正是我军之所短,我军若欲以己之短击敌之长,需做长久之准备,方可与之匹敌……”

王元姬边听边点头,而后又转而询问着杜预:“杜爱卿有何高见?”

“臣以为,左仆射①之言甚是有理。”杜预与羊祜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羊祜是从宏观上进行分析,而杜预则是从具体上进行论述,“吴军在沿江一线部署有五六万善战之水军、千余艘快捷之战船,我军若要突破长江天堑,需数倍于吴军之兵力与战船,以及五六百万斛粮食。据臣所知,我军今虽有将士三十余万,但除去戍边守城者,真正能够用于对外作战者仅有十余万,且多为步骑军,善水战者寥寥无几;若以这十余万不谙水战之军去攻击吴军五六万长于水战之师,其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境内多山川旱塬,少江河湖泊,船只虽有一些,但多为运货之用,小而且笨,与吴军之战船无法相比;若用这些货船去与吴军之战船对阵,结果只能是非沉既毁,使我军损兵折将。至于征战时所需之军粮,我国虽有积存,但最多也不过二三百万斛,伐吴之大军一发,数月之内如灭不了吴国,前方将士便面临断炊之危,伐吴之战也只好半途而废……臣以为,我国近期内如贸然出兵伐吴,极有可能会劳民伤财,无功而返,自损国力与兵力,改变两国兵力之比,使我军由优势变为均势,甚至变成劣势。赤壁大战前车之覆,应引以为戒,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我军与其冒险出兵,不如先积草囤粮,操练水军,打造战船,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再挥师南进,毕其功于一役。”

①左仆射(“射”读为“夜”):官名,第三品,即尚书左仆射,尚书台的副长官,尚书令空缺时,代行尚书令之职事。羊祜此时任尚书左仆射,故以此代称之。

羊祜与杜预已相继表明了对伐吴的态度,张华也不愿再隐瞒自己的观点了,没等王元姬询问,就主动地说:“启奏太后,黄、淮南北诸郡堪称我国之粮仓钱库,我国之租赋多出于此。此地丰歉皆取决于黄、淮之水,而黄、淮两河又极不驯服,常是五年二泛滥,十年三成灾。近几年黄、淮两河虽平安无事。但难保其今年不生出灾祸。据臣观察,去冬今春黄、淮二水表面上虽还平静,但暗中已出现种种异常之迹,恐怕入秋之后又要泛滥成灾。若果真如此,不仅我国今年之租赋要大为减少,而且还要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使国中存粮锐减……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中如无二三年之粮,绝不可对外用兵,以免战事未完,粮草已绝,轻者成骑虎难下之势,重者则要全军溃退。当年诸葛亮多次兵出祁山,欲夺取关中、陇右之地,皆无功而返,究其根本,均因粮草不继所致……”

王元姬仔细地听了羊祜、杜预和张华的话,沉思了许久,才若有所思地问着司马炎:“皇上之意如何?”

司马炎思忖了一下,冷静地回答:“三位爱卿既然均言近期内不可伐吴,孩儿又岂能违背父皇之遗训,轻举妄动。”

“先帝生前曾对老身言:‘成我统一天下之愿者,必羊祜、杜预与张华也。’如今看来,先帝果有先见之明。”王元姬把羊祜、杜预与张华逐个打量了一遍,轻轻地叹了口气,感慨地说,“有三位爱卿辅佐皇上,先帝统一天下之愿必能实现。只是老身已日薄西山,来日无多,怕是见不到四海归一之日矣。”

“母后!”司马炎像是怕母亲真的要撒手而去似的,紧紧地攥住王元姬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母后莫要出此不祥之语。孩儿定尽心竭力治理国家,及早平定江南,让母后亲眼目睹天下一统之太平盛世!”

羊祜、杜预与张华连忙跪在榻边,泪眼蒙咙地说:“太后要为国珍重……”

“三位爱卿快快请起!”王元姬再次打量着羊祜、杜预与张华,眼含着泪花说,“老身何曾不想多活几年,亲眼目睹天下一统之太平盛世!但生老病死皆由不得人,与其自欺欺人,倒不如坦然处之。老身今日将三位爱卿请来,便是遵照先帝在梦中之嘱托,再次将伐吴之事托付于汝等。请三位爱卿莫要辜负先帝之重托,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一旦时机成熟,即敦促皇上出兵伐吴,完成先帝未遂之愿。先帝与老身会在九泉之下翘首盼望,等待着平定江南之佳音捷报!”

“太后放心。”羊祜、杜预与张华边叩首边泣不成声地说,“臣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让先帝含笑九泉!”

“如此,老身便可放心去见先帝矣。”王元姬又把目光移向司马炎,气短声弱地说,“皇上,汝父皇既已将伐吴之事托付于三位爱卿,今后何时伐吴,如何伐吴,皆要以三位爱卿之见为主……不可自作主张、擅自行事……不可听信谗言,当断不断……亦不可轻举妄动或错失战机。”

司马炎再次跪在王元姬的榻边,声泪俱下地说:“孩儿定谨遵父皇之遗训与母后之教诲,尽快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

“如此便……便好,否则,就是不……不……孝也……”王元姬的精力像是已经耗尽了,有气无力地说着,然后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母后,母后……”

“太后,太后……”

司马炎与羊祜、杜预、张华发现情况不妙,一遍遍地呼唤着,最后简直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呼叫,王元姬却始终没有再苏醒过来。她就像一位历史的过客,在人世间做完了她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悄悄地离开了,永远地消失了……

同类推荐
  • 端午前后

    端午前后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省委大院

    省委大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王一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清江省委办公厅做秘书。从此,一连串的幸运开始降临到他的头上。在32岁就出任江北市市长,成为整个清江省里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后来随着赵长东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王一鸣又进京出任了S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公元2000年,四十五岁的王一鸣再次获得重用,出任西江省省委副书记。他背景特殊,经历丰富,很快就成了西江省政坛上谁也不能忽视的人物。人到中年的王一鸣,在官场这个能量巨大的大染缸中面临着权力、金钱和美色的一轮又一轮诱惑,他该如何应对……
  • 神秘金手指(007谍海系列8)

    神秘金手指(007谍海系列8)

    邦德一路跟踪金手指到了日内瓦,发现了金手指外运黄金的秘密,他通过用黄金铸造车身的方法将黄金重新熔化后再铸成金块。邦德在追查过程中意外地听到了大满贯行动计划。金手指的手下发现了邦德,将他抓了起来。金手指并不急于杀死他,反而得意地将大满贯行动全部讲给他听。原来,这个阴谋针对的对象是金手指在日内瓦那座银行中价值6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金手指策划使用飞机施放毒气使银行周围的六万人包括四万军队与一些居民死亡,然后炸开银行,利用一名朝鲜原子专家将一枚小型核弹将金库引爆,致使世界各国在此储备的黄金受到辐射污染,这样一来,世界各国的黄金就无法进行流通,而金手指控制下的黑市黄金交易将获得十倍以上的巨额利润,垄断整个世界的黄金市场。被软禁的邦德将会怎样?金手指的阴谋计划是否能够得逞?……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战争,并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过后,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争中有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成为之后中东战争不断升级的根源,严重影响巴以局势,巴以人民也因此长期饱受冲突之痛。究竟在“六日战争”之后,“赎罪日战争”之前,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人民生存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巴拉克、尼灿、帕斯特纳克及其子女们的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经历了何种变迁?这些故事与细节,都将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所著的《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中一一道来。《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如果把以色列的生存奋争当作一场戏剧,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可以算是这场戏剧的浓缩版:在神圣的日子里,以色列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遭到突袭。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给予了令人生畏的支持,以色列在兵力、武器与对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成功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由此走上了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的道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以多年艰巨调查得来的史料为依据,在《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中,对“赎罪日战争”前后阿以不断升级的矛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表现了战略战术的抗衡与较量,以及各权力中心的激烈角逐与外交纠葛,真实再现了以色列当时旦夕倾覆的危险局面,同时为认识和解决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不仅是一部浓缩的以色列生存奋争史,也是一部令人感佩的卫国战士奋争史:老一辈英雄兹夫·巴拉克、约西·尼灿、萨姆·帕斯特纳克还在不同的战场上殚精竭虑,新生代英雄诺亚·巴拉克、阿里耶·尼灿、阿莫斯·帕斯特纳克已经开始在不同的部队里奉献、战斗,他们的职业选择和感情取舍都深深地镶嵌在以色列国的命运变动的版图之中……
  • 笑看温柔闹红尘

    笑看温柔闹红尘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温家徒有京城第一豪宅,实则穷得叮当响。穷怕了的温家小姐温柔被皇帝指婚,兴奋得两眼冒光。老天开眼,皇帝指婚的对象可是展莫渊!他是一品将军,那得多有钱!出嫁当日,亲爹欢送——为什么会欢送?她是她爹的养老基金啊!表哥陪嫁——为什么是表哥?她是表哥的衣食父母啊!相公跑路——为什么是跑路?圣旨到,展莫渊立刻起程前往边关,驱除鞑虏,保家护国!展莫渊,别以为躲到千里之外我就会放过你……本姑娘,跟你,没完!
热门推荐
  • 今侠在

    今侠在

    血镇山河刀剑笑,洗月轻盈云飞绕。古道西风,一剑封喉,谁有美酒送姑娘。夜未央,天道凉,君老我独少。何为道,人间繁华是沧桑,但求无愧心不老。
  • 文羽之恋

    文羽之恋

    他是玄月国的战神王爷寒王爷——楚文宇,人如其名气宇轩昂,高冷无比。她是玄月国丞相嫡女夏羽霏——京城第一美女京城第一才女宫宴上她一首诗走入他心房,从此王爷开始了慢慢追妻路。
  • 上古传承

    上古传承

    数千年前,妖兽猖獗,魔物横行,异族种类多如繁星数不胜数,人类生在最底层,魔物异族战争不断,天下生灵涂炭。最终一个神秘存在出现了,撒下封魔大印,封尽所有拥有异能生物,天下回归太平,紧接着人类成为所有种群之首。人类为了得到力量,用其他方法将远古魔物的力量引于自身,人们将这类人称为传承者。我只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吊丝,因为一场梦我认识了一名女孩,我决定要在现实找到她,随着不断深入与她留下的线索,我走进了传承者的世界……
  • 阿久都市生活

    阿久都市生活

    阿久看着手中的刀:“唉~差点把地球切成两半。”
  • 男神入我怀

    男神入我怀

    她以为余生不会再见,不料两人再次成了校友;她以为昔日同窗成为了校园传说,却总是时不时看到他在自己身边晃悠;她以为暗恋对象不会发现自己的小心思,却没想到他一直等她自投罗网;她明明已经成长成了不苟言笑金句频出的高冷女神,但一遇到他就破功,秒变说话结巴呆头鹅……当性格张扬的女同桌遇到精心撒网的老同学,注定是在劫难逃。
  • 年少无知的岁月

    年少无知的岁月

    一个青梅竹马,一个是陌生的朋友,在面对自己的心和理智的时候她该何去何从?一个对自己若即若离,身边从不缺乏女人,一个对自己很绅士,对每个女孩都保持着那么刚刚好的距离,她到底是受了什么样的蛊惑,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 重生之筱暮年华

    重生之筱暮年华

    宋筱暮,道上赫赫有名的蛇蝎美人,手段狠辣,城府极深,却不想一朝回到那年,父母已亡、她尚未走上前世的道路的时候,再来一次,抛弃了稚嫩的想法,她会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偏生碰上了那个男,前世道上令人望而生畏,在谈笑间,意外的相处让她不经意间心软,曾经被沙石砥砺而磨成的坚硬心灵,终是忍不住为他柔软。既然如此,便当携手共进,并肩而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九玄行

    九玄行

    九玄中,茫茫众生,都在黑夜里寻找光芒,在乱世中谋生,机遇中,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修仙,只是走向另外一扇世界的大门而正与负,如两个双生子,相对想立相存黑暗与黎明终有一战
  • 三四记

    三四记

    总会因为生活的一些小事感动,鸡毛蒜皮填满的平淡生活也是万千世界里一番别样滋味。
  • 灵路封神

    灵路封神

    自古人魔不两立。上古一战,魔族尽陨,唯一人疏漏。魔族大能,舍生求路。九转大计,终缺涅槃。是非造化,功过难言。人不人,魔不魔。是为人,还是为魔?为人,花树下瘗玉埋香,正道前死生师友,唯留两行清泪,满腹心酸。为魔,傲立苍穹,俯瞰苍生,只闻一声叹息,终生孤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却道一念成人,一念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