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1700000002

第2章 在斯图加特

1770年8月27日,德国西南部符腾堡省的斯图加特城里,路德派基督教徒乔治·路德维希·黑格尔的家里,几声“哇哇”的啼哭,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是个男孩,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符腾堡省是德国许多诸候封建统治的典型小邦之一,西部邻近法国,南部与瑞士接壤,得地之利,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和运动的影响要近一些和快一些。

黑格尔的远祖是一个新教教徒,祖父是路德新教的牧师,诗人席勒诞生时就是由他主持洗礼的。黑格尔的父亲老黑格尔在卡尔·欧根公爵府税务局任书记官,后来任运输局的顾问。黑格尔的母亲玛丽亚·玛格达伦娜·黑格尔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妇女。黑格尔在家里是长子,在他之下还有一妹一弟,妹妹名叫克里斯蒂娜·路易丝·黑格尔,生于1773年;弟弟名叫乔治·鲁德威·黑格尔,生于1775年。黑格尔同妹妹之间的感情很好。

黑格尔家境中道,使黑格尔有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黑格尔的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黑格尔5岁时便对他进行启蒙教育,教黑格尔学习语文,对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热情鼓励黑格尔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卓有成效。

黑格尔在7岁时进城内新教拉丁学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他是一个模范学生,每次都因成绩优良获得奖学金。他的父母还请教师于课外替他补习几何学、希腊文、拉丁文,这为他阅读古典文学、哲学,根据希腊文、拉丁文的原始材料讲哲学史打下了基础。因为黑格尔学习上勤奋上进,平日循规蹈矩,深得老师洛佛勒尔的赏识疼爱,并于1778年惠赠德文译本《莎士比亚全集》八卷,并告诉黑格尔:“你现在还不能学习这些书,但你不久就会读懂它们。”洛佛勒尔死后,其妻又将其藏书数册转送于黑格尔。黑格尔后来称洛佛勒尔为他的“最敬爱的老师”。洛佛勒尔老师慧眼识珠,几十年以后他所识出的“千里马”驰骋万里,声振全球,他若魂魄有知,定会含笑于九泉之下的。

洛佛勒尔老师生前不仅赠书给黑格尔,还曾私下两度教过黑格尔,一次是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听老师解释库尔梯乌,伊索寓言和新约全书;另一次是他一个人听老师讲论西塞写的几封哲学书和保罗致罗马人与帖撒罗尼加人书信,诵读圣诗,还讲一点希伯来的东西。

这位可爱的老师于1785年7月6日逝世,黑格尔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纪念他:

“洛佛勒尔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特别是在我中学低年级时,我敢说他几乎是最优秀的。他为人公正无私,一心为学生,为众人谋福利。他不愿别人那样思想庸俗,以为只要能把那种古旧的,年年稍事更改的班级惯例推行下去,他们就有了生计,而不需要学习提高。不,我的先生却不这样想。他了解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给一个人的安慰。我们经常在那间小小的密室里促膝相谈,那是多么快乐啊!很少有人了解他的功绩。像他这样一个人,竟完全限制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这真是一个很大的不幸。现在,他已经常眠了!但我将永远地、始终不渝地怀念他。”

这篇虔诚而又聪慧也有几分少年老成的日记,就是这个十五岁的学生怀着对老师的纯真的沉痛心情写下的。他回忆在那间小小的密室里亲切聚谈的感人景象,完全出于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

1780年黑格尔10岁时进文科中学读书。这个时期正是德国文学伟大兴起的时期。歌德的《葛慈·封·白尔利星根》(1773)、《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克拉维歌》、《史台拉》问世了;莱辛的《爱弥丽亚·迦绿蒂》(1772)、《智者拉旦》(1779)也出版了;1781年6月席勒的《强盗》出版,次年九月出版共和国的悲剧《菲斯柯》,最后又完成了他的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所有这些具有不朽意义和魅力的作品,都没有引起黑格尔这位斯图亚特中学生的充分注意。令人惊异的是我们竟发现中学时期的黑格尔最喜爱的小说是《索菲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这在黑格尔1787年元月1日的日记中有记载。《索菲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是当时德国文学中一部贫乏的,全人厌倦的作品;厚厚的六大卷,有无数的信札还带有无数的附录和续编;写的是一个少女的命运和冒险行为的故事。这个少女在七年战争最后时期,当俄国人占领东鲁士之际,为了探寻她养母的被丢失了的儿子的命运和下落,从默墨尔旅行到德累斯顿。小说的作者是约翰·提摩太乌斯·赫尔墨斯,席勒在他的讽刺诗中曾用“拉丁传教士”来谴责他。然而,就是这部如此贫乏无聊的小说使黑格尔入了迷,以至于废寝忘食。当叔本华在罗森克朗茨写的黑格尔传记中读到他的日记的那段记载时,他在给他的学生尔·贝尔的信中带着胜利的心情写道:

“我最心爱的作品是《荷马》,而黑格尔最心爱的作品却是《索菲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

少年黑格尔极其喜欢读书。他对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兴趣。他几乎把零用钱都用来买书,阅读了许多书籍,还把读过的书详细摘录在一张张活页纸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哲学、神学、史学、心理学、几何学、数学、教育学等分门另类加以排列,这种读书习惯伴随了黑格尔一生,使得黑格尔博闻强记,受益终生。黑格尔的这种严肃认真的读书方式使他不仅把握了所读过著作的概括意义,而且能深刻领会到其独特之处,体味作者的个性的微妙趣味。这一习惯的形成与黑格尔严谨冷静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黑格尔认为:“真正的素养必始于坚决地抹去自己,如在毕泰格拉教育制度里面,学生起初五年不许作声。”

黑格尔一向学习刻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笔头勤快,笔记做得很认真,他的作文,老师们的评语总是很好。在高年级时,黑格尔曾参加过三次演讲,题目分别是:安东尼、屋大维和雷比达关于三头政治对话;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论古代诗人的若干特性,给人的印象是“很不行的演说家”。

在文科中学时,黑格尔开始记日记。中学生记日记在黑格尔那个时代是极为平常的。黑格尔的日记是看起来没有情感的波澜,语言也毫无风格,倒像流水帐目。这一点从以下几篇日记中即可看出。

星期四,7月14日。阿贝尔和堆普夫两位教授日前光临我们的聚会。我们和他们两位一起散步,他们专门给我们谈了维也纳。

星期五,7月15日。我和克苗斯教授一起散步,我们很入神地谈了德尔松的《斐多》……

星期六,7月16日。市府秘书克拉普夫勒先生今天去世了,大家原来以为他的健康已有所好转呢。他身后遗下9个孩子,一个儿子在8天前接替了他的职位;一个儿子在去年秋天进了修道院。

……

这些日记表明黑格尔记录客观,为人冷静。以至黑格尔研究专家E·开尔德说:黑格尔的日记也老成持重,充满学究气。但这只是一面,在日记中,黑格尔也记录些颇有兴味的,平凡生活中的矛盾,“诙谐冲突”。

星期二,6月28日(1785年),我今天才发现如何同是一样东西可以给各个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印象……我吃樱桃,觉得其味甚美。并且尽量享受,……但同时一个比我年纪大些的人,便不感觉兴味。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从卖樱桃的女人身边走过,未有不流口涎的。但及年纪一大,我可以眼看着春天过去,一点也不渴望吃那东西。因此我就悟到一个令人痛心的至理,就是年轻之时,想吃不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想吃。

1月3日,全部月食。校中备有天文仪器,许多人聚此观看,但天为云所翳。于是校长告诉我们如下故事:“儿时,他同别的孩子有一次夜间偷跑出校外玩,籍口是观星。警察看见他们,打算把他们带到看守所。这些孩子们说到:‘我们在看星宿。’‘不行’警察答道;‘小孩子在夜晚应该上床去睡觉。到白天才准出来看星星’。”

吃樱桃,看星星这些事虽小,但对我们了解黑格尔却很有启发意义。记载起这些矛盾趣事来,黑格尔一反他记陈年老帐的死板常态,写得兴趣盎然耐人寻味,足见黑格尔深喜矛盾。

少年黑格尔虽然兴趣广泛,但尤其喜爱古希腊古典文学和听音乐会,这两大兴趣,黑格尔无论处于何地,何等条件下,都丝毫不改,毕生未减。黑格尔在这时期醉心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尼得斯的悲剧,曾以散文、韵文的形式两次翻译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里》,并写了两篇作文:一为1788年所写的《论古代诗人的某些特征》,其中指出:古代诗人和现代诗人在某些持征上是有差别的。古代诗人的优秀品质和无可争辩的长处在于纯朴,他们的思想不是取自书本,而是直接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他们所关心的,是为真理服务而不是取悦于读者。因此现代诗人再也起不到古代诗人那样大的作用。此文所获得的评语是:“前途不可限量”;其二为黑格尔中学毕业时为告别辞所写的《士耳其人文艺与科学之衰落》,这是一篇演讲辞。黑格尔在这个演讲中,一方面勾画出奥斯曼帝国的悲惨状况,另一方面呼吁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的家乡符腾堡,对比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即从各个方面看,斯图加特都远比土耳其好,而这应归功于公爵(格卡尔·欧根公爵)和老师们。

黑格尔认为,希腊古典文学是培养鉴赏力的学校;希腊史学家的作品是记载历史的典范,极有助于理解人类所走过的道路;希腊哲学是一切哲学的发源地。黑格尔不止一次地说过:“凡是一切使生活满足,使生活高尚,使生活优美的,我们皆直接间接得自希腊,谈到希腊哲学,我们就好像回到了精神家园”。对希腊文化的热爱培养了黑格尔的启蒙的理性主义精神和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黑格尔一度曾喜欢的是希腊教而不是基督教。他写了一本《耶稣传》,先于斯特劳斯和勒南提出耶稣是玛丽和约瑟夫的儿子,剔除了一些神奇因素。但是后来,他又自己销毁了这本书。

黑格尔中学时期哲学兴趣表现在大段抄录洛克、休谟和康德的著作。他设置了一个笔记本,从1785年起,专门搜集各种定义,其中包含有关于迷信、美、哲学、逻辑、变化、国家等等的定义。他抄录的哲学的定义是:深入到人对最重要的道理的概念和知识的根据和内在性质。逻辑的定义是:研究从人的历史里抽象出来的思维规律的整个内容。变化的定义是:如果可以归结一个东西有两个正反相对的规定性,其一停止起作用,而其他开始起作用时,则这个东西就可以叫做变化了。

从黑格尔妹妹的遗信中我们可以知道黑格尔小时候身体很虚弱,曾经历过几次重病的袭击,几乎丧命,但最后总算是又活了过来。真乃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黑格尔在天岁时得过天花,盲目了好几天,医生都认为他一定会丧命的,但他奇迹般地好转过来了;在黑格尔13岁时,斯图加特一带同时流行严重的胆汁性痢疾和胆计性热病,他们全家都受到感染,黑格尔的母亲因此很快去世了。黑格尔本人也病得特别厉害,已经有了扁桃体腺肿症状,人们都怀疑他是否能活得下去,不久病虽好了,耳后又生一恶疖,为此又施行了一次痛苦的手术。

黑格尔母亲的去世,黑格尔三兄妹深感悲痛。直到1825年,黑格尔在他母亲去世的日子,还写信给他的妹妹说:“今天是我们的母亲去世的日子,这个日子我永远记得。”事隔多年,记忆仍这么清晰,念念不忘,足见黑格尔与其母亲之间的母子情深,令人感动。

在谈到黑格尔思想的形成时,我们不能不提到法国启蒙运动对黑格尔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法国启蒙运动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思想家、理论家,坚韧不拔的反对封建农奴制度,反对专制压迫和宗教迷信、教权主义。伏尔泰、狄德罗、达兰贝一度出入普鲁士宫廷,卢梭的《爱弥儿》则风靡全欧,《法国百科全书》销行全国,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各国启蒙运动,形成了全欧性的启蒙时代,引发了各地教育改革。

黑格尔阅读和摘录了大量启蒙运动者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他宣称这些书籍使他从传统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的黑格尔推崇理性,强调人的权利,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由平等权,人的理性应该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个人的情感和愿望必须受到尊重。黑格尔在《论希腊人与罗马人的宗教》一文中尖锐地抨击宗教迷信和崇拜。黑格尔认为:宗教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愚昧和无知,上帝的观念是人自己按照他们所知道的“主人”的模型而形成的。人把主人的一切特性赋予了上帝,所以上帝也具有人的一切特性。这实质上是说: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人,而是人根据自己的特性塑造上帝的形象,把上帝想象成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人为了神的惩罚而对它顶礼膜拜,为了摆脱灾难而求助于神,对它奉贡祈祷。诚然,黑格尔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在他的宗教观点中所强调的是人而不是神,因此黑格尔认为,有理性的人是不会把幸福归之于神的恩赐,他们会认为神只不过给予人以有充分的手段,但还须靠个人自己努力取得,所以真正的幸福是通过智慧和道德的完善而达到的。为了提高人的理性能力,必须加强教育,教育对一个民族有着重大意义。黑格尔把教育看成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

同类推荐
  •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点人情世故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点人情世故

    20几岁不再是一个懵懂的年代,而是女孩人生的交叉口,你该承担起你应负的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你一定要明白:到了这个年龄,你已经不需要浪漫的童话故事,而需要童话故事背后的现实;你不再需要某个男人在自己耳边的海誓山盟,只需要他发自心底的对自己的呵护,给予自己的安全。你也不需要为了某个入而放弃自己的一生,就算是流行歌曲或电视剧里总会有这样一些美丽而痛苦的女人,但是你最好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女人。其实,女孩的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爱自己的老公,一份让自己才智可以发挥的工作……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我为什么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妈妈为什么总爱唠叨?初恋为什么是美好的?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怎么样才能看懂别人的身体语言?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与心理相关的常识。余苗编着的《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中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取成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等等。这本书就是苗苗姐送给初中生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锁。《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中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理论、原理、效应和案例等,不仅让内容具有一定深度,更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 魅力女人.美来自细节

    魅力女人.美来自细节

    女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天生的容颜,更在于后天的气质。每个女人都可以是美丽的,只是我们经常忽略生活中让我们变得美丽的细节,没有找到提升美丽指数的方法。成熟是美,恬淡是美,刚强是美,宽容是美,温柔是美,智慧是美,工作着是美丽的,运动着是美丽的……一个真正美丽的女人,她的美丽应该是蕴于中而秀于外的。正是这些品味、内涵与个性,给女性的美注入了灵魂,让美可以不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美丽不只是天生的,这本书就在教你从细处打造出自己美丽的人生。
  • 励志经典1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励志经典1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导致人的一生迥然不同。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你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成功或失败的不同人生结局。”这生动说明了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对于能否获取成功的巨大影响。本书以世界成功学大师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浓缩了励志理论的精华,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每本单独成册,帮助你——徘徊在成功大门之外的年轻人——去解决你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完成自我超越,创造人生辉煌!
  • 三国的那些人与事

    三国的那些人与事

    本书带你品读了三国的风云人物、人生哲学以及治世谋略。三国的那些人与事,为我们品读了三国的风云人物,品读了三国的人生哲学,品读了三国的治世谋略……细细品读,反复回味,细数风云变幻,英雄豪杰,定能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需尽欢

    快穿之需尽欢

    乐音说“人生需尽欢”而她的统子说“乐音是个大佬(沙雕),她是个深沉(沙雕)的人”经历的事多了,自然就看的开了‘为什么要破坏原剧情,做个安安静静的大佬不好吗?’――――――――――――――――――――――恩...应该是无cp的不白莲,不绿茶,
  • 欲望之路

    欲望之路

    《欲望之路》讲述,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挣扎并且最终“成功”的故事。青年学生邓一群大学毕业时,不甘屈服于命运,千方百计留在省城机关,开始了欲望之路的奔走——为了改变自己卑微的身份,他一心向上爬,一心想讨漂亮的城市女人做老婆,为此,他经历着痛苦和煎熬,扭曲了灵魂,出卖了人格。该得到的他似乎都得到了,他无法控制自己膨胀的欲望,人格也再度沦丧。
  •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一只被“禽兽”看上的小白兔,在婚后不断跟禽兽抗争,却慢慢发现禽兽对自己似乎“别有用心”的故事,沈糖在顾行北的精心设计下不得不嫁到顾家,却对初恋情人恋恋不忘,始终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信誓旦旦说将来一定会娶自己的男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娶了别的女人,顾行北从来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任何情感,他对沈糖的付出从来都是默默无闻,但好在只要真心总能被发现,他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总算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从此携手不再孤独!
  • 杀手的保护任务

    杀手的保护任务

    一个流氓女杀手非要保护一个玛丽苏男主名的正义的化身?陆瑾年:喂!保护就可以了,没必要保护到床上吧女流氓!姜不凡:嘘,这样有助于交流~
  • 樱裹

    樱裹

    在春节,苏沐回道老家过年,而冯烁却在策划着一件大事。“苏沐,对不起,我没办法和你在一起了”......
  • 罗马全面战争之异世帝国

    罗马全面战争之异世帝国

    生活本就艰难,小说何必复杂。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异世大陆,也是一个任白峰驰骋纵横的崭新世界。到底是这个世界的势力更胜一筹呢?还是执掌罗马系统的白峰称霸世界呢?世界难免尔虞我诈,但兄弟情义和红颜知己又怎么会少呢?不是所有的家族都充满明争暗斗,也不是所有的家人都是冷漠相向,世界终有其充满阳光的一面。纵然战争无情、上苍冷酷,白峰依旧有家人相伴红颜相陪;当黑色的百战雄狮遍布世界之时,属于罗马的时代才刚刚降临而已!
  • 程汐夫妇的快穿恋爱

    程汐夫妇的快穿恋爱

    童巧汐,女主,性格多变,家底丰厚,名副其实的小公主,似乎有点“精神分裂”,对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性格,时妖娆,时可爱,时单纯,时高冷……程遐之,男主,外表高冷,实际纯情,靠一己之力创办了全国十强的公司,白手起家,有天,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中,有她……T市,一个在充满童话气息的房间午休,一个在40层高楼上的办公室小憩,两个不相识的人,因着一个梦,有了联系……
  • 燃尽风华

    燃尽风华

    本为商界女强人,奈何情路失意,孤守空窗,电闪雷劈,移魂春秋。心若铁石,分身无数,潜心经营,以商谋国,成就春秋女霸主。
  • 神级位面直播间

    神级位面直播间

    当王小天意外绑定了一款叫做“位面直播”的系统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三国》里直播赤壁之战,看诸葛亮羽扇纶巾,演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在《西游记》中直播唐僧和他那三徒弟一起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漫威世界里直播复仇者联盟大战奥创,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翻脸对撸。除此之外,来看王小天直播的观众也都牛逼的不行,什么秦始皇、财神爷、太上老君、嫦娥仙子、蜘蛛侠、奇异博士、超人……他们随便打赏一点东西,王小天就发达了。
  • 隔壁的伯恩

    隔壁的伯恩

    隔壁新搬来的邻居相貌有点像《谍影重重》前3部的男主角啊~~实在是好奇每天半夜从他家出来的人究竟是谁~~于是,发挥我技术宅女的特殊技能来调查一下好了…但是…真相实在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啊![本文为日记式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