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9200000044

第44章 我,大宋皇帝赵匡胤(1)

1.宣传工作

万事已俱备,终于可以安心地出发了。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大军从京城出发。坐在马上的他,此刻的心情激越而昂扬,这是离成功不远的人一贯所怀有的心情。

赵匡胤回首看了一眼这熟悉的国都开封,然后领着浩浩荡荡的军队缓缓离去。

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一定!

此时,开封城中的百姓才稍稍平定下来。

但也就在同时,赵匡胤开始了他兵变前的宣传工作。

按照惯例,当然是得先搞点带有神秘色彩的迷信活动来蛊惑人心。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一个熟知天文的人,殿前散员右第一直散指挥使--苗训。

苗训忽悠的办法很简单--先研究太阳。

他先探头探脑地对着太阳左看看右看看,接着是低头蹙眉沉思,做出凝重的神色。

旁人一看,这位先生大有玄机啊!

这时,一个人紧接着出场了,他就是赵匡胤的亲吏楚昭辅。

他表示很好奇,问苗训:"先生你在这里望什么呢?"

苗训用手指着太阳说:"这太阳下面还有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摩荡争斗,互不相让,熔成了一片黑光。"

楚昭辅不是斗鸡眼,自然无法领略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他只好问:"这是什么预兆?"

苗训最后给出解释:"这是天命啊,天无二日,如今出现了两个太阳,说明新天子要出现了。这个预兆将应验在点检(赵匡胤)身上。"

迷信活动进行到这一步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这个超自然的现象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让他们明白一件事--要改朝换代了。

楚昭辅用口述,一传十、十传百的办法,将苗训的研究结论在军中宣传扩散,其速度不亚于电影《生化危机》中僵尸病毒的扩散。几个时辰之后,军中所有士兵都已听信了两个太阳在打架这个传言。众口铄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奉命北征的这支大军已经行走了一整天,走出了大约四十里路,现在,他们不得不考虑停留一晚再继续行军。

已经到达陈桥(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了。有士兵前来向赵匡胤报告。

陈桥。赵匡胤怔怔地看着那被夜色笼罩的驿馆,眼神里涌现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感。

就是这里了!

"全军听令,留宿陈桥,明日再行。"赵匡胤下令。

全军将士很自觉地停下脚步,争相住进陈桥驿。很多人都知道今晚将要发生什么,他们心中同样有着剧烈的兴奋之感。

这就是赵匡胤要发动兵变的地方,此处虽小,却会在历史上掀起轩然大波,同样也留下了一桩千古谜案。

赵匡胤和他们的亲信部下们正在暗里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白天所做的迷信宣传,现在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这一场以改朝换代为目的的兵变,单是以一场迷信宣传活动来拉开序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人会知道,你苗先生看到的是太阳和太阳打架,还是太阳和月亮打架。个别无神论者可能还会建议你到眼科医院去做个检查。

因此还必须搞一场具有号召性的宣传活动,把开场工作做足了才好。

这对赵匡胤来说也只是小事一桩,他再次借鉴了郭威澶州军变中的宣传技巧。

好了,各位将领们,你们可以出场了。

于是,高怀德、张令铎、罗彦环、赵彦徽、潘美等将领相继在军中宣传活动,所传播的思想大致内容列出如下:

现在的皇帝陛下不过是个七岁的小娃娃,不能亲政,整天只知道玩,我们在外面出生入死,为国尽忠,谁会知道?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再北征也不迟。

其实这相当于针对"要不要跟着一起造反"这个问题搞一次民意调查,要的话等着你的就是荣华富贵,不要的话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经过将领们在殿前司和侍卫司各部门的多方活动,民意调查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几乎可以算是全票通过,都表示要坚决拥立点检做天子。

可以说,这个结果是军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预料的,因为前面早已传扬开来了--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

军中许多人基本上都知道一个内情,这次出来不是为了北征,而是出来演戏的,报酬就是高官厚禄、金钱美女,所以一定要把戏演好,演得足够逼真。

2.大牌演员赵普

宣传迷信和号召动员两方面的工作都已相继完成,接下来的工作赵匡胤早就制定好了,那就是群众演员闹事,具体戏份是大家一起去逼点检做天子。装逼(装作逼点检当皇帝)的手段很简单,就是一齐叫嚷要点检做天子,个别比较入戏的还可以拔刀示威,但有个注意事项,就是只能拔刀,不能砍人。

至于闹事,它总得有个地方闹才好。别担心,赵匡胤早就设置好了,第一个是赵普那儿,第二个才是自己那儿。

然而,趁事还没有闹起来之前,赵匡胤还得演戏,那就是装作不知道。意思是你们搞些什么名堂我一概不知,当然如果我一觉醒来发现我老婆突然变了皇后也不关我的事。

怎么装?用什么办法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装醉。

那就喝吧,给我倒酒!

赵匡胤不胜酒力,只喝了几杯,便醉了,倒头就睡(有古怪)。正常情况下,这种紧急关头之下,是人都会睡不着的,更不会有心思去喝酒。显然,赵匡胤是在装睡,但考虑到装睡和装死很像,为了将二者区别开来,赵匡胤还特意制造了鼾声,做成呼呼大睡的模样。

好吧,群众演员们,现在可以开始闹事了。

毋庸置疑,这群没有文化的兵痞将领们闹起事来,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他们各自带上一大群部下,大搞排场,一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嚣张样儿,首先往赵普那儿蜂拥而去。

带领这群兵痞闹事的却是一个文人,他的名字叫作李处耘。

这位李先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物,在后面平定二李之乱(李筠和李重进)的时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李先生带领着装逼团队很快抵达赵普的住处。由于声势浩大,赵普一听便知是闹事的来了,他立刻出门表示迎接。

在领略到闹事队伍的阵容之后,赵普很自然地吃了一惊,虽然他心中早已有数,但真正目睹这浩大的人流之后,也不禁一阵唏嘘。

赵普现在应该庆幸对方不是来搞群殴的。

李处耘直接表明来意:"赵先生,众议要求共同立点检为天子,我们这会儿是特意来请你去劝点检顺应众望的。"

赵普轻蔑地瞧了众人一眼,说:"你们这是干什么?还不赶快回去。"

李处耘并不死心,执意说:"此乃人心所向,还请赵先生答应。"

赵普突然脸色一变,义正词严地说:"太尉(指赵匡胤)对朝廷忠心耿耿,他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不会饶过你们的。"

由于受到赵普的极力阻碍,人群中出现了骚乱,将领们不由得面面相觑,一些显得无奈的将领还率先离去了。

赵普心中开始犯狐疑了,因为据他所知,闹事应该还未结束,居然已经有人临场罢戏,耐不住寂寞走了,演员素质堪忧啊!

然而没过多久,那些先前已经散去的将领又折回来了。

这会儿赵普更觉得奇怪。

这些人到底回去干什么了?

突然听见"锵"的一声,赵普不由得吓了一大跳,随后紧接着又是密密麻麻的"锵锵"声。

拔刀声!赵普听出来了。

原来这些笨蛋是忘记带刀,临时回去拿刀去了,吓死老子了!

赵普暗里舒了一口气,把惊慌压了下去。

只听将领们纷纷大喊:"现在众议已决,如果太尉不从,我等又岂肯就此罢休?"

诚然,如今局面已成骑虎之势,赵普已经感觉到局面无法控制,他只好叹了口气,表示答应众人的要求。

赵普足以称得上是一个演技高超、入戏极快的大牌演员,而且,他在这个戏中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副导演。在装作被逼答应参与闹事之后,他又立刻提前为兵变成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他立刻派人连夜驰马秘密赶回开封,与开封城里负责内应的石守信与王审琦搭上线,无非是告诉他们,马上要搞兵变了,你们要提前做好迎接工作。

石守信和王审琦接到指示后,立即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为了表现出在待人接物方面深厚的礼仪涵养,他们精心地为仪仗队设置了阵形,命令士兵环围排列,等待黎明的到来。

黎明很快就到来了,天空已渐渐亮了起来。

今天,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3.陈桥兵变

陈桥驿。

赵普已经带着装逼大队拥向了赵匡胤的公馆,他们彻夜未睡,脸上都夹带着焦躁的神情。

庞大的人群制造出来的混乱的脚步声和嘈杂的喧吵声,声震原野,一直传到赵匡胤的卧室里。

来了,最后一场戏终于开始了。

躺在床上的赵匡胤,一颗心怦怦直跳。

赵普走在所有群众演员的最前方,他的心同样跳动得快而剧烈。因为这将是最后一幕了。

他叫众人原地待命,自己先进去与赵匡胤协商。但他一进去,人群便发出了更大的呼声,叫嚷着一定要赵匡胤做天子,充分为现场渲染了激奋而逼真的气氛。

此时,赵匡胤已经意识到得赶快起来了,不可再装下去了,否则下场就会像郭威那样直接被拉出去,连衣服都来不及穿。有了澶州军变的前车之鉴,赵匡胤在各方面都已有稳妥的准备,包括装睡。所以赵匡胤利索地穿好了衣服,等待下一幕。

来吧!来抓我吧!

首先到来的是赵普,显得惶急而匆忙,他告诉赵匡胤:"众将士要策太尉为天子,现正在门外吵闹呢。"

赵匡胤吃了一惊(演得很好),反问道:"有这事?"

还未等到赵普回答,众将士已经强行破门而入,人人手里紧握着兵刃,与庭上的赵匡胤成对峙之势。

从这里看,赵匡胤还是比较考虑群众演员们生命安全的,没有像郭威搞澶州军变那样,叫人顶住大门,不让入内,直逼得众人冒险爬墙才好。

众将士才进入赵匡胤的公馆,便立即采取了行动,他们纷纷拔刀,一时间尖锐刺耳的声音不绝于耳。

只听他们义愤填膺地说:"我辈无主,希望推举太尉为天子。"

这阵势哪里是希望推举太尉为天子,分明是告诉赵匡胤:你今天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估计此时赵匡胤心中正在大夸这群演员的演技真是太好了。为了抒发心中的激动之情,赵匡胤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但肯定不会是"谢谢大家"、"我今天非常高兴"之类的话。

然而,还没等赵匡胤反应过来,突然有人(具体是谁,历史无记载)拿出了一件准备已久的黄袍,强行披在赵匡胤身上。

接着,庭下众将士集体下拜,对着赵匡胤高呼--万岁。

沁人心脾的两个字!

终于听到了。

为了掩饰内心的激动,赵匡胤特意拿出了他作为国家顶级演员的看家本领,脸上一连摆出了好几个表情--茫然、疑惑、惊慌、错愕,然后再将这些复杂的表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丝毫不见紊乱的迹象,可谓神乎其技。

这一手露得太精彩了。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还没有发明照相机。

这时赵匡胤又觉得,自己似乎该说点什么调解一下现场的气氛。

但这一次他再次失望了,他的部下未等他开口说一个字,便把他拥出了驿馆,将他扶到马背上,请他返回京城,入主开封。

此时赵匡胤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发表讲话了,因为这场戏必须要由他来结束,于是他面向那些披甲执刃的将士,说:"你们贪念富贵,所以立我为天子,如果你们能听我的话,那么我做这个皇帝,不然的话我就不做这个皇帝。"

只见众将士跪成一片,异口同声地说:"我等唯命是从。"

赵匡胤很满意地看着他们,列出了他的三个条件:

一、小皇帝和太后都是我的主子,你们不能冒犯。

二、朝中大臣是我的比肩同僚,你们不能欺凌。

三、朝廷府库,百姓之家,你们不能抢掠。

众将士同样很爽快地答应了。

这场大戏终于接近了尾声。此时恰好是黎明,一天的开始。

这个陈桥驿的黎明,对于赵匡胤来说,将会是令他永生难忘的黎明。

历史记下了这个黎明。

4.回京前的布置

终于到回京的时刻了!

这也是赵匡胤立国大计中的最后一步。只要走好了这一步,天下就将收入我的囊中,我将会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王者!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时刻啊!

赵匡胤此时激动得无以复加,一颗雄心剧烈地跳动着。

但此时他并没有急着返回开封,他先找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潘美,也就是后世杨家将小说中所丑化的那位大奸臣潘仁美;另一个是楚昭辅,前面和苗训搞迷信宣传的那位。

赵匡胤分别授予了他们一项任务:

潘美,先回京城去通知朝中大臣,昨晚发生了兵变,逼得点检无奈做了天子,希望大家多多体谅。

楚昭辅,先回京城去保护赵匡胤的家人,免得局势控制不住而祸及赵家,全家老小就交给你了。

潘美和楚昭辅欣然领命去了。

布置完毕之后,赵匡胤还考虑到必须坚决杜绝士兵抢劫和扰民这个问题,于是立即调整了队伍。他将装备最精良、纪律最严的部队放在队伍的前方,一改五代以来逢兵变就必须抢劫杀人的惯例。

这就是我赵匡胤的部队,它必须以一种新的面目出现在众人眼前,因为,我将要成为这片大地上新的主人。

回京!

赵匡胤下达了命令。

大军肃然前行,非常安静,只有阵阵整齐的行军脚步声,庄严而神圣。

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潘美率先返回了京城,这一路上,他的行程非常顺利,没有任何人跳出来将他截下来盘问。原因很简单,石守信和王审琦两位的内应工作做得相当好,见到潘美来了,无证放行。

来了啊,来了就过去吧!

潘美充分利用了没有交通障碍这一优势条件,轻而易举地便将消息传达到了朝中。凑巧的是,潘美恰好赶上了早朝,可以将兵变的新闻好好地吓一吓皇帝陛下以及文武大臣们。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大臣们听闻这个消息,一概吓得不知所措,连忙在心中翻起了前尘旧账,看看自己和点检大人的关系搞得有多好?又或者以前在什么地方得罪过点检大人没有。好的话,说不定自己能加官晋爵,混个开国功臣,封个爵位什么的;要是不好的话,那就赶快带上全家老小逃命去吧。

但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却表现得无所谓,原因是这位小弟弟根本不太清楚兵变是什么玩意,在他好玩的天性看来,那群大人只不过玩了一场规模更大的游戏而已。如果这位小弟弟要是明白兵变的真实含义的话,恐怕不止要吓到流泪这么简单,很有可能会吓到尿崩。

而他的继母符太后,用行动向他传达了这个消息的骇人程度--当场便被吓哭了。

她边哭边质问范质:"你们保举赵匡胤领兵北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同类推荐
  • 奋斗在大汉

    奋斗在大汉

    大汉高祖十二年冬,一介布衣天子高皇帝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不过,高皇帝生前,太子已逝,这大汉帝国的君位将由谁来承继,一下间就成为整个天下人人所关心的事情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再活一次,就是为这八个字而来的……(ps:架空文,考究党勿较真。)
  •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与同时代的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样,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倚楼听雨醉江山

    倚楼听雨醉江山

    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5年),庐山莲花峰下起了一场绚烂的流星雨,歌舞升平的大宋王朝就此迎来了一位陌生人......庙堂之上:新旧党政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江湖之中:盗匪占山为王,五岳转路护镖。鹰涧谷,玉梅坊,禁卫甲,天道门暗流涌动苍穹之下:辽夏兵戎相见,吐蕃蓄势屯兵,大理高丽华来朝,倭寇海岸暗侵扰外御强敌,内扫蔽障。乞人尊我帮主,世人怜我名士。天子唤我旷世之臣,百姓敬我青天老爷。世家视我肉中之刺,文臣骂我无耻之尤。蛮夷匈奴对我咬牙切齿,欲饮吾血,欲食吾骨。侠客义士对我称兄道弟,走南闯北,浴血拼杀。诡变莫测的朝局,刀光剑影的江湖。奈何走这一遭红尘,却又越陷越深。书友群:796878968
  • 大决行流

    大决行流

    佛道之争,世家之争,皇权之争,乃至仙凡之争,随着一本《大决行流》的现世,一一被推到世人面前,天宝画卷就此展开。而画卷的中心,便是两世为人的任不平!为了心中所执,他不惜跳出江湖,委身世家,长于庙堂,手持三尺青锋,游走于各方势力间,步步为营,狼狈而行。直待有一天,借势于天地,挟风雷而名动九州,他才发现隐藏在世间的绝大阴谋。人世间,原来竟是如此模样……不一样的李林甫,不一样的杨太真,不一样的李隆基,不一样的安史之乱,以及不一样的大唐天宝年间……
热门推荐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快穿之炮灰崛起录

    快穿之炮灰崛起录

    某日,莫苍心血来潮,问道:小蛋儿,问世间厚颜无耻为何物?打量过一脸神经质的莫苍后,系统答曰:大概如你这般不要脸。莫苍卒...次日,莫苍闲的蛋疼,问道:系婊哥,吾何时才得以重生?看过此次任务的完成度后,系统答曰:游历完三千世界即可。莫苍卒...几息后,系统又曰:下一个世界有美男,还是极品的。莫苍立即生龙活虎:统哥哥,快开始下一任务。系统鄙视之...莫苍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嫖美男...啊呸,是当反派的道路,誓要嫖尽天下美男...哦不,是复活报仇。当莫苍复活回自己的世界后,大展拳脚准备睡美男,却不曾想被一个萌萌的小正太给缠上了...
  • 乃木坂之G弦上的咏叹调

    乃木坂之G弦上的咏叹调

    一个女孩在乃木坂元年加入,为之一起奋斗的日子。随着年限的增长,也逐渐得到成长和救赎的故事吧。
  • 钻石总裁的再嫁妻

    钻石总裁的再嫁妻

    嫁入了豪门,不想却遇到极品家人,“让别的公鸡踩了蛋,跑到这里来占着窝。”婆婆指桑骂槐。“嫂子,你这孩子长得像谁呀?”小姑子冷嘲热讽。丈夫的冷暴力、酗酒。女儿的意外身亡。夏紫涵今后的命运会怎样?离婚后,当前夫突然发现,爱的人竟是她的时候,开始了一场追妻之路。可是,她身边的上司暗示,竹马情谊,是怎么回事?于是某男不淡定了,为了剔除追妻路上的各种阻碍,开始频频纠缠她。当看到孩子们都被照顾的非常好,在了解了之前的种种都是误会后……夏紫涵将做出怎样的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日记2007

    重生日记2007

    穷小子胡一凡,一本日记,意外重回2007高中毕业。先从小目标开始,让自己变得更好,开局戒烟,重新长回密发。十字路口胡一凡也在犹豫,宝藏女孩和彪悍学姐,该选择谁?(质朴的日常风,有点逗。)
  • 梦罗天生

    梦罗天生

    荒唐小儿遇上恶魔鸟的那一刻,他的人生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偏执地叫嚣着绝世妖孽之名,却每每不尽如人意。决不放弃时常挂在嘴边,竟还真能生出些许勇气。在又哭又闹的路途上,追求着不孤独。在血骨纷飞的大世中,几番生死,犹不忘那颗初心。
  • 听闻远方有筠

    听闻远方有筠

    谁说大射手都是万花丛中过,风流成性?倒霉催的X在没遇到Y之前,从未感觉到心动直到而闷骚界的一枝花出现,就结束了大射手的天然属性。
  • 万界自由穿梭

    万界自由穿梭

    林易无意间加载了一款游戏APP,却没想到打开了通往诸天万界的世界之门……
  • 新语神约

    新语神约

    这是一个古老异世文明大陆上新一轮战争的阴谋,这个阴谋的缔造者竟是曾经在战火中拯救过这个大陆的神。诸多的背叛让他甘心沦为堕落的天使,他发誓要用鲜血和战火染红整片大陆,用恐怖和仇恨吞没整个世界。为了达成他统治整个世界的欲望,他苦心寻觅具有强大灵魂力量的人,并使之成为整个大陆的英雄,当在他的精心设计之下这个英雄的灵魂升华即将成神的那一刻,也等来了他阴谋得逞的契机……而大学毕业在即的大四学生穆帅和阿布被邪神选中,一次课堂上的流氓行为,遭来杀身之祸,危难之际二人闯进了异世大陆,开启了新的征程......
  • 温润如玉:温如玉

    温润如玉:温如玉

    姨娘变主母再狠毒又怎样,我温如玉定会保护唯一疼爱自己的姐姐,惹不起躲得起,暂且韬光养晦,暗中成长,待羽翼丰满时,便是展翅之时,俊美太医与邪魅皇子一路扶持成长,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