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00200000002

第2章 必知的22个基础知识

高脂血症具有潜发性和隐匿性,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致使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良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被称为人类隐形的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只有全面认识高脂血症及其危害,做到合理饮食和积极锻炼,才能有效防治高脂血症。

◎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通常情况下,主要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它们在血液中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种膳食所造成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血脂即趋于正常。短期饥饿也可因储存脂肪的大量动员,而使血脂含量暂时升高。因此,医院在检查血脂时,需要空腹12小时后再抽血。

◎什么是脂蛋白及其分类

血脂主要是从肠道吸收的外源性脂类、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库中动员出为的脂肪酸中而来。血脂不溶于水,在血液中和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易溶于水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换句话说,脂蛋白就是脂类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和运输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简称HDL,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也是血脂代谢的基础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将肝外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转运出来,然后被肝脏分解代谢,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的逆转运。由于体积小,它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清除掉并携带出血管壁,修复血管内皮破损细胞,恢复血管弹性,具有清除血管内多余血脂、清除血垢以及清洁血管的作用。而高密度脂蛋白所含磷脂比例最高(30%以上),而磷脂是脂蛋白的必要原料,如果缺乏卵磷脂,肝脏就无法合成足够的高密度脂蛋白,从而影响胆固醇的转运和代谢,增加动脉硬化的危险。

2.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简称为LDL,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从肝内运送到肝外组织。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3.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简称VLDL,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次是小肠。主要功能是将肝脏合成的甘油三运至肝外组织。这类脂蛋白由于携带胆固醇数量相对较少,且颗粒相对较大,不易透过血管内膜,因此,正常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作用,像乳糜微粒一样也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产生的中密度脂蛋白具有致动脉硬化作用。

4.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简称CM,密度低,富含甘油三酯,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它颗粒最大,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但容易诱发胰腺炎。

◎血脂的正常水平

健康体检,验血脂常检查的项目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比值各项。正常成人的血脂水平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波动范围。目前认为,血脂的正常水平为以下标准:

1.总胆固醇

理想值:小于5.2毫摩尔/升(小于200毫克/分升)。

临界值:5.23毫摩尔/升~5.69毫摩尔/升(201毫克/分升~219毫克/分升)。

过高值:大于5.72毫摩尔/升(220毫克/分升)。

2.甘油三酯

理想值:小于1.70毫摩尔/升(150毫克/分升)。

升高值:大于1.70毫摩尔/升(150毫克/分升)。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理想值:小于3.12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

边缘升高值:3.15毫摩尔/升~3.61毫摩尔/升(121毫克/分升~139毫克/分升)。

升高值:大于3.61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

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正常,应高于1.30,血脂异常时A与B的比值往往降至1.0以下。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它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血脂在血液中都是以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所以又有人将高脂血症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按高脂血症发生原因,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指无其他病因,可能是由于遗传缺陷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因素所致的高脂血症,如脂肪酶缺乏引起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引起的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普通(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载脂蛋白异常症、单纯性肥胖症等。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明确的基础疾病引起的,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淋巴瘤、糖尿病、酒精中毒等疾病并发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有哪几种类型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大于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大于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4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大于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小于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大于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小于5.72毫摩尔/升。

3.混合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大于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大于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小于0.9毫摩尔/升。

◎高脂血症的类型的诊断标准

由于血脂在血液中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转的,因此高脂血症实际上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根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高低组合不同可将高脂血症分为Ⅰ型高脂蛋白血症、Ⅱ型高脂蛋白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和Ⅴ型高脂蛋白血症。其中任何一型脂蛋白代谢异常都会导致某种特定脂蛋白升高,所以通过判断哪一处脂蛋白的升高,就可以诊断是哪一种类型的高脂血症了。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相对较罕见的遗传性疾患,由脂蛋白酶先天性缺陷,外源性甘油三酯不能被溶解,造成大量乳糜微粒堆积于血液中。血浆呈奶油样,放置4℃冰箱过夜时,上层呈乳白奶油状,下层澄清;甘油三酯明显增高,而胆固醇水平则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显性遗传性疾病,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高脂血症。它是由几种基因缺陷所致,从而引起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导致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减少,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浆清除率下降,导致其在血液中堆积,进而引起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和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单纯性增加,放置后血浆外观完全澄清,胆固醇含量增高,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可继发于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神经性厌食、应用糖皮质激素、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肝癌及糖尿病等。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有增加,放置后血浆外观多数澄清,但也有少数轻度混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增高。可继发于糖尿病、肝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脏疾病、肥胖、酒精中毒等。

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是临床上一种较少见的家族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浆中乳糜微粒残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水平增加。病人常在30~40岁时出现扁平黄色瘤、结节性黄色瘤、早发冠状动脉和肌腱黄色瘤。血浆中出现异常的脂蛋白,放置血浆通常混浊,且常有一模糊的奶油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明显增高,两者升高程度相当。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可引起结节性皮疹,特定的黄色瘤,有明显的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等。

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IV型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非常多见,常于20岁以后发病,既可能是家族性,又可能属于后天因素。主要表现为肌腱黄色瘤、皮下结节状黄色瘤、视网膜脂血症、进展迅速的动脉粥样硬化等。放置血浆外观澄清或混浊,但无乳糜微粒顶层,甘油三酯明显增高,而胆固醇多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可继发于肥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和过量饮酒等。

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名高乳糜微粒血症,由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所致,是高脂蛋白血症Ⅰ型和Ⅳ型的结合型,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腹痛伴胰腺炎等。血浆混浊或奶油样,甘油三酯持续增高,而胆固醇水平正常或略高。发病率低,多在成人发病,它被认为是Ⅳ型的亚型,且常和肥胖(或酗酒)有关。可继发肝脾肿大、腹绞痛、高尿酸血症和高糖血症,甚至有患危及生命的胰腺炎的危险。

◎高脂血症易患人群有哪些

有下列情况的人比一般人患高脂血症的危险性更高一些:

1.老年人

老年人常患有高脂血症,且与其他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关系密切。据资料显示,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人到老年期(大于60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B都明显高于中青年,在80岁以后开始下降,90岁后才下降到中青年水平。而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从青年到老年仅略有增加甚至会有降低,80岁以后才下降。不同血脂成分随年龄的变化,也显现出老年人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明显较青年人低。

其次,老年人对胆固醇的合成、降解和转运能力均降低。55岁以前,血中胆固醇因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而在60~70岁时则逐渐降低。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糖耐量减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增加。体内的糖代谢紊乱可导致老年人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2.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

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其中某些可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质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因此,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通过遗传因素患上此病。

3.体形肥胖的人

肥胖除生理或病理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机体内摄取脂肪过多、运动消耗太少导致的肥大组织蓄积过多的状态。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肥胖患者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积聚,血脂容量增高。肥胖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常增高,约比正常人高1倍,而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故肥胖者常出现高脂血症,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此外,肥胖者餐后血浆乳糜微粒澄清时间延长,血中胆固醇也可升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形成的高脂血症还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痛风等疾病。因此,肥胖的人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尽量控制体重。

4.吸烟的人

吸烟对血脂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研究发现,吸烟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不吸烟者高,推测这可能与血中一氧化碳浓度有关。

(2)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许多研究认为,吸烟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无论男、女吸烟者,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比不吸烟者低0.13毫摩尔/升~0.23毫摩尔/升。吸烟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针对吸烟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不能以甘油三酯升高改变解释,目前认为可能与一氧化碳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

(3)升高血清甘油三酯: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通过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游离脂肪酸最终被脂肪组织摄取而形成甘油三酯,儿茶酚胺又能促进脂质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这也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4)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近年实验研究发现,暴露于烟雾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易被氧化后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提示可能是一氧化碳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的敏感性。氧化修饰形成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物质。

5.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

甲状腺激素一方面可以促进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从胆汁中的排泄,因此甲状腺激素影响血清胆固醇的产生和降解。也就是说,甲状腺激素不足时,虽胆固醇合成降低,但其排出的速度更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浓度增加。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脂质的合成、动用和降解均可降低,而以后者为主,总的结果是使血脂浓度增高,但甘油三酯显著增高较少见。

脂蛋白增高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肝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降低,可造成体内低密度脂蛋白依赖受体的降解途径受损,因而引起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还有研究显示,在甲状腺机能减退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生成速度增加,这也可造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6.患糖尿病的人

在人体内,糖代谢与脂肪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研究发现,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一般情况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1型)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脂肪分解加速、加强,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而生成甘油三酯和酮体。毛细血管壁脂蛋白脂酶活性减低,于是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减弱而在血液中浓度增高。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2型)患者由于周围组织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和数量减少,发生胰岛素抵抗,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但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不敏感,对脂肪分解作用的抑制减弱,使游离脂肪酸生成增多,进入肝脏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导致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增多。

另外,国内外冠心病普查资料表明,长期睡眠不佳、精神经常紧张、忧虑均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使游离脂肪酸增多,从而促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抑郁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什么是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部分,是人体里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我们除了靠人体自身合成多种脂肪酸外,有一类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这就是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包括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另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当人体里摄入亚油酸过多,会表现为血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管痉挛,而亚麻酸在人体里能够降低血脂,舒张血管,起到消炎的作用,因此两者缺一不可。

◎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及运输脂肪,是维持正常身体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一旦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当体内胆固醇过多而堆积时,将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胆固醇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守护神,没有它,生命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要保持胆固醇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每单位在2.9毫摩尔/升~6.0毫摩尔/升之间,是比较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固醇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时便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形成与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但低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影响了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全面认识胆固醇的相关知识相当重要,下面就介绍胆固醇的3个主要生理功能:

1.形成胆酸

胆汁产生于肝脏而储于胆囊内,经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胆汁的功能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发生作用。在小肠尾部,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血液中,肝脏重新吸收胆酸使之不断循环,剩余的胆汁(5%~15%)随粪便排出体外。肝脏需产生新的胆酸来弥补这5%~15%的损失,此时就需要胆固醇。

2.构成细胞膜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胆固醇是它的基本组成成分。如果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

3.合成激素

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它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如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矿物质等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

另外,胆固醇还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就会患上各种疾病。由上可知,足量的胆固醇对人是至关重要的,但要注意不能过量,否则易导致胆固醇血症。

◎低胆固醇并非健康要素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如果过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要控制胆固醇含量。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如果过低,对身体也会造成损害,特别是老年人。

血脂主要是人体内的中性脂肪,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不仅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还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的原料。如果血脂水平过低,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必将受到影响。研究显示,对老年人来说,胆固醇低并非都好,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尔/升时,其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尔/升相当。尽管脑出血发病率随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但血清胆固醇低于3.64毫摩尔/升时,脑出血发生率反而更高。由此可见,低胆固醇并非健康要素。

◎极低密度脂蛋白有什么作用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肝脏中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无论是血液运输到肝细胞的脂肪酸,还是糖代谢转变而形成的脂肪酸,在肝细胞中均可合成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B 100(ApoB 100)、胆固醇等结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释放入血液。在低脂饮食时,肠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液。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液后的代谢,大部分变成低密度脂蛋白。这类脂蛋白由于携带胆固醇数量相对较少,且它们的颗粒相对较大,不易透过血管内膜,因此,正常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作用,也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由于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占50%~70%,胆固醇占8%~12%,所以一旦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增高,血浆中除甘油三酯升高外,胆固醇水平也会随之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有什么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主要是运输肝脏合成胆酸。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但体内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体内2/3的低密度脂蛋白是通过受体介导途径吸收入肝和肝外组织,经代谢而清除的。而余下的1/3是通过一条“清扫者”通路而被清除的。在这一非受体通路中,巨噬细胞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吸收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这样胆固醇就留在细胞内,变成“泡沫”细胞。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能够进入动脉壁细胞,并带入胆固醇。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中。

◎导致高脂血症的两大主要因素

高脂血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继发性高脂血症。后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肥胖症、酒精中毒及痛风等。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脂血症,目前认为它与环境及遗传两大因素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轻度或中度血脂异常大多是由于环境因素所致致,最常见的原因是高饱和脂肪及高胆固醇饮食;明显的血脂异常则是由遗传因素所致。导致高脂血症的因素具体如下:

1.遗传因素

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国内临床上最常遇到的是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有资料显示,国外有此类患者3岁就死于心肌梗塞的病例,这些病例中有不少见于近亲结婚者。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

2.饮食因素

饮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饮食因素对高脂血症的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糖类摄入过多,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有关,其他膳食成分如长期摄入过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与易引发高脂血症。

另外,长期饮酒、吸烟以及缺乏体育运动,都能破坏体内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水平。因此,想要远离高脂血症,就要注意以上问题。

◎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它是一个慢性疾病过程。它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渐进性和全身性的,在早期和轻度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无声的杀手”。高脂血症患者由于血脂含量高,所以在动脉内壁脂肪斑块沉积速度快,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即斑块将血管内壁阻塞到一定程度,使血液供应发生不足时就出现临床症状,而且会导致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此外,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也证明,高脂血症可以改变血液浓稠度,影响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可以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易于形成,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仅如此,高脂血症还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临床表现。具体危害如下:

1.血脂异常可损伤肾脏

(1)肾小球硬化:高脂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灶状脱落,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并沉积于血管壁内膜,其后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形成斑块,而导致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可使肾脏发生缺血、萎缩、间质纤维增生。若肾血管阻塞则相应区域梗死,梗死灶机化后形成瘢痕,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在肾外则可加速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导致冠心病和增加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

(2)肾小球损伤:高脂血症可引起脂质在肾小球内沉积,低密度脂蛋白可激活循环中单核细胞并导致肾小球内单核细胞浸润,而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肾小球的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均能产生活化氧分子,促进脂质过氧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具有极强的细胞毒作用,导致肾组织损伤。

(3)肾病综合征:大量的观察证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发生了异常变化,例如血浆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有升高;测定尿中脂质,发现有利于人体的载脂蛋白从尿中丢失了。肾脏病患者如果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它就会与肾脏内的细胞特异性地结合,引起细胞的增殖,既促进了肾小球的硬化,也可以说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前奏。

血脂主要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这些血脂成分需要与一种特殊的球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浆中运转,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被称为载脂蛋白。近年来专家们还发现,血浆中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异并不明显,可是肾脏组织中有载脂蛋白的沉积。一旦出现沉积,尿中排出的蛋白量会更多,血浆总蛋白水平更低,如果做肾穿刺,发现肾组织中的硬化改变更明显。因此,认为载脂蛋白在肾脏的沉积可加速肾脏的损伤,此种局部的沉积,比全身血脂升高对人类肾小球的损伤更严重。血浆中载脂蛋白A水平升高,亦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有引发血管内栓塞的危险性。原有肾脏疾病,也会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因为血浆脂质的异常,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肾小球内也有纤维蛋白的沉积,故肾脏疾病也加重了。血脂异常不仅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也会引起原有的肾脏疾病的损伤加重。所以患有肾脏疾病时,应常做血脂的化验,如果有不利于肾脏疾病的变化,要尽快依靠肾脏内科医师进行合理的治疗。

2.高脂血症易引发冠心病

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调节血脂,预防高脂血症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方法。

3.高脂血症可诱发脑梗死

高脂血症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功能缺损,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死。

4.高脂血症可加重糖尿病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糖尿病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时发现,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伴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清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ApoB)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ApoAⅠ)较低,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

5.高脂血症可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而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的血液中最常出现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紊乱。这类病人经胰岛素治疗后可见好转。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发生脂蛋白代谢异常者更为多见,可能与本型病人最常合并肥胖有关,这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在控制体重和限制糖类摄入后脂蛋白异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6.高脂血症可并发胰腺炎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很高时,可以并发急性胰腺炎,原因可能是由于脂蛋白底物释放的脂肪酸及在胰腺毛细血管床释放的溶血卵磷脂超过了白蛋白所能结合的数量,而使胰腺细胞膜溶化,产生化学性胰腺炎。

由此可见,高脂血症的危害很多。因此,医学专家们发出了“积极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黏,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的呼吁。

◎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二是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由于患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临床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健康体检或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时被发现。

黄色瘤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隆凸起,其颜色可为黄色、桔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形状,质地一般柔软。主要是由于真皮内集聚了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所致。根据黄色瘤的形态、发生部位,一般可分为:肌腱黄色瘤、掌皱纹黄色瘤、结节性黄色瘤、结节疹性黄色瘤、疹性黄色瘤、扁平黄色瘤6种。不同形态的黄色瘤可见于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而在同一类型的高脂血症者又可出现多种形态的黄色瘤。经有效地降脂治疗,多数黄色瘤可逐渐消退。

除各种黄色瘤外,还有两个体征也有助于高脂血症的诊断,即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弓又称老年环,若见于40岁以下者,则多伴有高脂血症,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多见,但特异性并不很强;脂血症眼底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散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

此外,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尤其

是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不过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且关节炎多为自限性。

◎高脂血症常见的误解有哪些

作为人类“无声的杀手”,要想及早预防高脂血症,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定义及危害。但是目前,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高脂血症,还存在着很多误解,这也是高脂血症患病率增高的原因。主要误解如下:

1.血脂对人体有害

血脂,是指人体内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等),它们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胆固醇是合成某些重要激素、维生素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主要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如果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或能量过低,人的健康、生命就将受到影响,磷脂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在体内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发挥其生理功用。超过生理范围,不论过高或过低,都对身体有害。

2.胆固醇越高越不好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有两种,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另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现已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却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越不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0.26毫摩尔/升,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0.13毫摩尔/升,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少10%。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胆固醇家庭中的“好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3.正常的血胆固醇化验指标适用于所有人

对不同人群而言,合适的血胆固醇水平是不同的。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言,正常人应保持在4.16毫摩尔/升以下;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者最好维持在3.38毫摩尔/升以下;如果已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降到2.60毫摩尔/升以下。因为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更准确地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长危害性很大。

4.如果身体没感觉到不适,即使血脂异常也不需要治疗

血脂过高是一种代谢异常,不管是胆固醇还是甘油三酯增高,早期往往无任何不适,常在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展到堵塞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使机体出现组织、功能损害时,才会出现明显不适,但此时治疗已为时过晚。可以说高脂血症是一个“潜在的杀手”,因此40岁以上的人应该定期检查血脂。

5.高脂血症病人都应立即服药治疗

1次化验发现血脂增高还不能下结论,因为还须排除化验的误差和饮食因素的影响。首先要做的是重复查1次血脂,若肯定血脂升高,则应检查其病因。在证实有高脂血症后,第一步是先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尿病或肥胖症,尤其是血脂由轻、中度升高时,须观察数日,如血脂仍高,再用药物治疗。实际上,饮食疗法配合积极的体育锻炼、戒烟和忌酒是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疗法。所有的高脂血症患者都应根据标准体重减少饮食热量,增加植物纤维摄入量。对于血脂明显升高须药物治疗者,也不应忽视上述的非药物治疗。

6.服用鱼油就可降低血脂

很多人认为,服用鱼油等保健品就能降低血脂,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临床研究发现,鱼油制剂可使轻度升高的甘油三酯降低,但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甚小,根本达不到有效降低血脂的目的。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降脂药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当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此外,这种降脂药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服药后血脂降至正常后即可停药

很多高脂血症患者在高脂血症治疗达标后就停止了药物治疗,还有的患者吃吃停停,殊不知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目前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只是治标,不能治本。降血脂虽不要求终生治疗,但在降脂治疗达到标准后,过早地停药,血脂水平可以再度升高。因为高脂血症是一种长期的代谢异常,控制血脂须长期坚持不懈,这类病人必须长期服药,在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脂以调整药物的剂量。在治疗达标后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一个长久的治疗计划,有效地长期控制血脂,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

◎肥胖与血脂水平有关吗

肥胖病人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积聚,血脂容量增高。肥胖病人空腹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常增高,约比正常人高1倍,而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故肥胖者比正常人患有高脂血症的几率更大一些。

如果肥胖者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则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增高更为明显。此外,肥胖者餐后血浆糜微粒澄清时间延长,血中胆固醇也可升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形成的高脂血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无脂饮食就可降低血脂吗

肥胖的人要想减肥时,极少吃甚至不吃任何含动物性脂肪的食物。但当他们发现自己虽努力坚持,但最后却收效甚微。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项调查显示,十年前,美国过胖的人约占26%。因为肥胖所带来的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症的重要因素,故大约有22%的减肥者决心吃不含脂肪的食物。他们在烹调食物时不用自然脂肪,而以脂肪代用品取而代之,比如把蛋白质粉碎成细末,吃起来有奶油一样的口感,而所含热量却不到脂肪的一半。然而,这几乎与脂肪“绝缘”的努力,却很难收到肥胖者所期待的效果。十年后,美国过胖的人反而上升上34%。于是,专家们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那么,不吃脂肪,体内的脂肪从何而来呢。专家解释说,如果每100克含900千卡热量的脂肪被热量大大减少的食物所取代,那身体就会缺少通常所需的热量,大脑会更快地发出饥饿信号。这种强烈的饥饿感,可能促使吃素食的减肥者敞开肚皮吃,因为他们认为没关系,反正吃的是不含脂肪的食物。可是,实际上,这样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糖就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不仅达不到减肥的目的,还有可能变本加厉,比以前更胖。

重要的是,过低的脂肪会导致低水平的血胆固醇。对此,通过体内自我调节加速脂肪分解,并促使摄入的糖类转化为内源性脂肪,结果反而会发生继发性高脂血症和肥胖症。

一个人每天约需要60克的脂肪,此外,还需要从饮食中摄入40多种营养物质。要是完全拒绝脂肪,不仅会发生继发性肥胖,还会减少与脂肪相关的许多营养素。如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胡萝卜素以及乙酰胆碱、磷脂等。因此,正确的饮食应是合理、平衡、热量不过剩的饮食,尤其要注意水果、蔬菜、粗粮的摄入也很重要,它们可使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从中得到互补。

◎高脂血症的并发症

高脂血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是很大的。高脂血症会促使血液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增多而致沉积于动脉内壁,造成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隙狭细,供应心肌的血氧量锐减。由于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而发生剧烈绞痛,若缺氧过度则会导致大面积的心肌坏死,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心律紊乱不齐、心脏停搏、心源性猝死。高血脂蓄积于肝脏易形成脂肪肝,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经体检发现的脂肪肝约超过30%。男性大多与饮酒有关,女性大多因为过食或食用油脂超标。高脂血症还可引发大肠癌、胰腺癌、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等症。

1.糖尿病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继发性血脂异常。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脂肪分解加速、加强,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而生成甘油三酯和酮体,毛细血管壁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减低,于是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减弱而在血中浓度增高。糖尿病性脂代谢紊乱,以血清甘油三酯增高最明显,胆固醇轻度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最为常见,这是由于周围组织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和数量减少,发生胰岛素抵抗,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但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不敏感,对脂肪分解作用的抑制减弱,游离脂肪酸生成增多,进入肝脏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而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导致血中甘油三酯增多。由于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较高,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2.冠心病

近年研究发现,血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临床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症,心脑血管病症主要源于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冠心病,它可以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可以肯定地说,无论胆固醇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增高,都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它们都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另外,血脂是构成血液黏度的因素之一,因此,血脂异常还可导致血浆黏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使原来已经发生粥样硬化的血管管腔进一步狭窄,甚至促发心血管恶性事件。所以,血脂异常伴有冠心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3.高血压

部分高脂血症的病人同时有高血

压病。医学专家视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是姊妹病,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血脂水平与血压高低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血脂升高使血管松弛发生障碍,因而造成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所以,血脂高的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另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属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而且当两者同时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将远较仅存在一项者为高,而且一旦高血压与血脂异常联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

4.肥胖症

肥胖患者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积聚,血脂容量增高。肥胖病人空腹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常增高,约比正常人高1倍,而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故肥胖者常出现高脂血症,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形成的高脂血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胆石症和痛风等疾病。因此,积极控制体重,对防治血脂异常等疾病有重大益处。

5.脂肪肝

肝脏与脂质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它可使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以及分泌等过程保持动态平衡。血脂异常患者由于营养过剩,致使肝细胞内堆积脂肪、胆固醇、甘油三酯或磷脂,易引起脂肪肝。引起脂肪肝的因素具体如下:

(1)高脂肪高糖饮食:食用高脂肪食物可以使得进入肝脏的脂肪和脂肪酸过多,如果超过肝脏的输出,脂肪即可沉积于肝脏。高糖饮食的人,从肠道吸收到体内的糖也增多,过多的可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2)各种原因造成的脂肪动员加强:如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机体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脂肪动员增强,使血浆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肝脏摄取的脂肪酸也因而增多,当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度超过了组合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分泌入血流的速度时,便出现肝中甘油三酯的堆积,造成脂肪肝。

(3)营养因素缺乏:必需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的成分,一般认为必需脂肪酸缺乏而使磷脂合成减少,也可造成脂肪肝。此外大量地进食胆固醇、缺乏维生素B6和泛酸也会造成脂肪肝。

(4)酗酒:乙醇可直接造成肝损伤,大量乙醇可使三羧酸循环减弱,脂肪酸氧化发生障碍,而导致肝中脂肪存积。一般患者可以毫无症状,但往往在体检时发现有脂肪肝,中、重度患者才有明显症状。目前,脂肪肝的诊断主要靠腹部B超检查。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一方面促进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从胆汁中的排泄,因此,甲状腺激素影响血清胆固醇的产生和降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脂质的合成、动用和降解均可降低,总的结果是使血脂浓度增高,但甘油三酯显著增高较少见,脂蛋白增高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有的研究者认为此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环节缺陷,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较明显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却呈正相关,故低密度脂蛋白可以作为甲状腺功能的指标。

7.脑卒中

亚洲人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是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相关联的,但是,这种联系只见于血清总胆固醇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而总胆固醇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之间没有任何相互关系。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比正常人要高,因此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这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脂在血液中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脂蛋白,因此,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也是脑梗死的易发因素,因此,既不能片面限制脂肪的摄入,也不能过食肥甘厚味,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8.高黏滞血症

人们经常将高黏滞血症和高脂血症混同,它们确实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也经常同时发病,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病症。高黏滞血症是以血液黏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这种病症血流阻力加大,流动减慢,尤其对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及微循环影响明显,致使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产生缺血缺氧的症状,头痛、眩晕、颈强、耳鸣,继而可能产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患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好饮食结构和膳食习惯,增加饮水量,保持良好情绪,适当参加运动,配合服用降黏药物等,才会巩固疗效。

9.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排出大量尿蛋白以致血浆蛋白降低,低蛋白血症可代偿性地使蛋白质特别是脂蛋白如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加速,后者又可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这可能是形成高脂血症的原因。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类增加,甚至空腹时血浆可呈乳状。虽然血中多种脂类都可升高,但中性脂增加最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增多,其程度与血浆白蛋白下降呈负相关。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持续过久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栓塞。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增高,所以需认真治疗高脂血症。

10.胰腺炎

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很高时,会并发急性胰腺炎。许多高脂血症患者有间歇性上腹痛,而血清淀粉酶未达到诊断胰腺炎的水平,这可能是胰腺炎的早期表现。在某些急慢性胰腺炎,由于大网膜和腹膜的脂肪组织坏死后脂质被吸收入血流,肝脏释放出更多的甘油三酯,主要来自胰腺的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减低使脂肪分解发生障碍,而出现高脂血症。此时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增高,空腹血清呈乳状混浊,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强阳性,眼底有高脂血症性视网膜炎。

11.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对脂代谢的作用是动员脂肪,促进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同时抑制脂肪合成,降低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阻止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当糖皮质激素过多时,脂肪呈向心性分布,面、颈及躯干部皮下脂肪增加,而四肢部位相对较少,形成“满月脸”“水牛背”等特有的病态外观。此病患者脂肪动员和合成均被促进,但合成代谢相对较强,而致脂肪总量增多,故可出现高脂血症,约有半数病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12.双目失明

高脂血症在眼睛内部引起的病变,其后果比皮肤或肌腱等部位的黄色瘤严重得多。高脂血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后果更加严重,而且不易被及早发现。高浓度的血脂可以激活血小板,使其释放多凝血因子,造成血小板聚积性增高,血管内血栓形成。若血栓发生于眼睛内,可以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静脉扩张。这种情况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对于老年人说来,严重的视力下降可造成双目失明。

◎血脂“达标”刻不容缓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诱因之一,控制高胆固醇血症,从源头切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的高脂血症患者,甚至医护人员,都对血脂异常的状况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达标率低”的三低现象,即许多血脂异常者从未查过血脂,不知道自己的血脂异常;知道自己血脂异常者未采取治疗或未坚持治疗;采取治疗者中达到上述目标值的极少。

虽然血脂异常是促发心肌梗死的第一因素,可它却是可以通过某些措施予以改善的,但如果放任不管,就很可能造成许多悲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和健康心态。这是健康人调控血脂的最有效工具。此外,积极预防高血压等疾病,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也必不可少。

成年人定期检查血脂非常必要,最少5年1次。如果是长期吸烟、酗酒和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则更应该增加检查的频率。如果自己的血脂水平没有达标,应该尽早去找医生给你制定一个治疗方案。

◎常见的血脂检查有哪些

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

的检查结果不仅要靠高水平的实验室条件,而且要求被检查者的配合,否则,检查结果可能有较大误差。血脂检查应于空腹12小时后晨间静脉采血,因为餐饮后可使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含量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另外,进行血脂检查前应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突然改变饮食结构,那么检查就不能如实反应受检者的真实情况。高脂血症的发现和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1.总胆固醇

正常值为2.9毫摩尔/升~5.72毫摩尔/升。胆固醇有维持细胞功能,参与激素合成等重要作用。胆固醇含量过高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甘油三酯

正常值为0.55毫摩尔/升~1.70毫摩尔/升,它主要是贮存、供给机体热能,以维持正常体温和生理代谢。甘油三酯过高可使血栓发生机会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脂肪肝的形成均有关系。

3.高密度脂蛋白

正常值为0.78毫摩尔/升~2.2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避免发生冠心病的保护因子,这是由于它能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

4.低密度脂蛋白

正常值为0.9毫摩尔/升~3.61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从肝脏运载胆固醇到全身组织。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5.载脂蛋白A

包括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AⅡ,正常值分别是1克/升~1.5克/升和0.25克/升~0.36克/升。载脂蛋白A的缺乏可致严重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6.载脂蛋白B

正常值为0.8克/升~1克/升。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即使总胆固醇处于正常水平,载脂蛋白B的增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险信号。

各家医院因使用的测试方法、实验条件不同,各项指标的正常值也可能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同类推荐
  •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 营养与膳食指导

    营养与膳食指导

    本教材包括营养学基础、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营养调查、食品编制和营养教育、特定人群的营养、特殊环境作业人群的营养等内容。
  • 每天一个健康箴言

    每天一个健康箴言

    均衡的饮食、充分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心理的健康、良好的居家环境、健康的职场生活、科学的防病治病、有效的排毒、开心的旅游等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每天学点健康知识,既能打开视野,又能帮助您获得健康生活的经验。对于珍视健康的您来说,每天读一个健康箴言能受益一生。
  • 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全书》针对高血压这一常见病,从健康教育、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控五方面出发,结合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起居和日常饮食,注重饮食调理、心理呵护以及并发症的防治,详细地讲解了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防控高血压的方法和高血压病情的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调养方法,能够对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生,而不是患了疾病再去治疗的医生”的理念。不仅谈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还大篇幅论述了预防。本书内容全,通俗易懂,都是患者和健康人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册在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常见问题都摆在面前,特别是饮食换算非常简便。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告诉健康人应该如何提早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而不是患了这些疾病后再去找医生、吃药和购买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科普书籍。因此本书非常适合于患者和健康人阅读。
热门推荐
  • 何谭容易

    何谭容易

    她,是茶农之女;他,是罪臣之后。他喜欢她,她却只把他当哥哥。本以为两人将是背道而驰的平行线,命运却让他们交织在一起。而这一路,又何谈容易?
  • TFBOYS专属天使

    TFBOYS专属天使

    TFBOYS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在书中是karry,马思远和千智鹤,女主分别是洛雨菲洛挽莹和叶潇紫
  • 不悔仙缘

    不悔仙缘

    一个普通的放牛小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一个仙子救下了自己的性命。然后一个修仙的念头便在心中生了根再也无法抹去,后路上发生的种种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修仙的世界。我欲逆天而上,踏上巅峰,却缘起那初初动心的情和缘。
  • 爱在情之外

    爱在情之外

    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一见钟情。爱与情对于男主角而言,是两条平行线。如何抉择,才能兼而顾之?
  • 妻奴

    妻奴

    木棉十岁之前有点讨厌妈妈,爸爸被她管得很可怜。十岁之后,她有点讨厌爸爸,而且越来越讨厌。原来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弱者。
  • 五州金玉传

    五州金玉传

    上神大禹开启圣图《洛书》救世,治下九州,演化至今,存五州天下,星辰转换,山金水玉的天命传承,人心不古的阴谋,隐匿着天下动荡,卦命赐身的少男少女,能否迎接宿命,以安天下,谁还能遵循自己的内心?
  • 穷奇人生

    穷奇人生

    灵魂的发现改变了世界:东方的飞升境仙人,西方的圣域魔导士,南大陆的超能力者,还有......北极冰原下的神明陵墓!难以逾越的天堑和海洋将世界分割,一段段绚烂的神话就此展开。这不是英雄史诗,也不是龙傲天爽文,只是一个少年的原生幻想。
  • 不死神墓

    不死神墓

    众人皆知万物皆有生命,只是无人知道是否真的是万物,起码有一样无法预测!
  • 零度冰山遇见爱

    零度冰山遇见爱

    主人公翎蓝雪和她表姐蓝雨欣被迫转到铭轩高中读书,危难临头,雨欣和蓝雪拉上韩烨一起去上学,一路上发生众多事故……令翎天铭对亲情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而主人公和她的朋友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 网游之巅峰林霖

    网游之巅峰林霖

    林霖看到室友们都在网游中刷怪,练级,想着自己是不落伍了啊。于是,她也去小了个游戏,叫做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