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86100000014

第14章 传奇经历(5)

1930年,爱因斯坦博士接受邀请,前往美国加州巴萨迪纳的技术学院住几个月。美国和欧洲科学家每年要在这所学院的古典式建筑内集会一次,彼此交换自己研究范围内的一些观念及对将来发展的看法。爱因斯坦很高兴将会晤爱伯特·米契尔森博士,他时年已七十八岁,但对科学仍有极深的爱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他有关光波的实验已被证明在许多年前对爱因斯坦产生极大地启示作用,因此,中年的爱因斯坦仍然把这位美国物理学家尊奉为自己的老师。

爱因斯坦和他的妻子登上"贝尔京兰号"准备前往北美大陆时,忍不住大吃一惊,因为船东已把船上最豪华的套房分配给他们使用。他看着那些豪华的家具、闪亮的酒杯、巨大的水果盘以及高高的花瓶,忍不住转过头,愤怒地对他的妻子说:"爱尔莎,这是不对的!让我跟那些工人们坐在一起旅行,会比较愉快一点。而跟这些昂贵而无用的家具在一起,会觉得难过。我们去告诉服务生,替我们换一间比较小而简单的房间。"

爱尔莎像往常一样,希望他不要冲动。她劝说:"船东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要向你表示敬意。你是他们的贵宾,如果你坚持要换间较小的套房,一定会使他们的伤心。你一向和气而体贴,当然是不愿这样做的,是不是?"

确实是的,他一向不愿伤害任何人的情感,不管冒犯他的是轮船公司的船东,或者是餐厅那位坚持把保留给皇室使用的特级房间开放给这位贵宾参观的侍者。爱因斯坦有点怀疑地告诉妻子,希望他不曾冒犯了这些可爱的美国人。因为在他搭船之前,曾发表了一篇声明,声明中说,在他停留在纽约的短暂的时间内,将拒绝接受一切邀宴。他说,他到美国是去休养与研究的,而不是去参加酒宴和接待会的,并且他以罕见的坚定口气说,他绝不接受访问。

在这艘大邮轮向西航行途中,爱因斯坦接受劝导,向美国民众发表了一篇广播声明,他说:"十年后,我今天早晨再度踏上美国的土地,脑海中所想的是:贵国经过辛苦努力,已在世界获得极为重要的地位……贵国今天的政治与经济情况,已使你们可以消除军事暴力的恐怖传统……这也是贵国眼前的重大任务。"

爱因斯坦认为,这篇声明应该可以满足大家,报纸也将因此不会再要求他从事恼人的访问了。没想到,他还未下船,立即被一群兴奋的记者团团围住。他形容他们是一群野狼,每个人都企图咬他一口。这位赴美访问的贵宾本人也十分可观……满头银发四处飞扬,两眼炯炯有神,时而愉快地眨眨眼睛,时而陷于专注的沉思,高高的额头布满智慧的皱纹,脸上的神情相当怪异,混合了聪明睿智与天真。

爱尔莎花了一番心思把她的丈夫打扮得颇为体面,他穿一件黑西装,白衬衫,老式的褶纹,类似于艺术家形式的外套,头戴黑色宽边帽。这群"野狼"望着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则皱着眉头回望着这群"野狼"。即使是一向思维敏捷的爱尔莎也无法把这些人赶走。教授终于承认失败,他面带微笑,愿意接受十五分钟的访问。记者们提出的问题既快又激烈。

"能否请你以一句话为你的相对论下定义?"一位记者问道,他停下钢笔等待爱因斯坦的回答。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即使花上三天的时间,恐怕也无法下一个简短的定义。"

"你为什么没带着你的小提琴来?"

"我们要经过巴拿马运河前往加州,我担心那儿潮湿的热带气候可能会伤害到它。"

"你在美国会快乐吗?"一位新闻记者问道。

"如果你们各位能让我看看美国,我将会很高兴。"爱因斯坦笑着告诉他们,"由于你们诸位先生一直挤在我身旁,我只能从你们的头上望出去,捕捉一点儿天空的景色。"

"十五分钟已经到了。"爱因斯坦夫人看看手表,提出警告说。

"再问一个问题,"一位记者抢着问,"你是否认为,美国妇女--?"

"不再回答问题了,"爱因斯坦宣布说,"即便是一头乳牛,也只能提供这么多的牛奶,你们已把我榨干了!"他试着从这些热烈的人群中挤出去。记者们开始把笔记本收起来,但摄影师却提起他们的照相机,挤到爱因斯坦和他的译员身旁,说:"请露出愉快的神情。"尽管爱因斯坦已感到不耐烦,他仍然耐着性子显露出微笑,照相机咔嚓作响。一位摄影记者把爱因斯坦上次访问美国期间所拍摄的一张照片拿给他看。"你们冲洗照片可真快!"爱因斯坦开玩笑说。然后,他突然以橄榄球选手的速度突出重围,冲入他的房间。

一位记者紧跟在他后面,并轻轻敲着房门。爱因斯坦把门打开,他轻声说道:"走开吧!"仿佛是对一个顽皮捣蛋的小孩子说话一般,"拜托,请马上走开吧!"

"很抱歉打扰你!"这位年轻人喃喃说道,"但我来晚了一步,刚才没有能够采访到。如果明天纽约每家报纸都登出了访问谈话,而只有我没有--呀,我可能会被炒鱿鱼。"

"你可真烦人!但我不希望你为我而惹上麻烦。"爱因斯坦博士回答说,"进来吧,我将回答你那些愚蠢的问题。"

他尚未把房门关上,又有另外一位年青人溜进舱房来。在爱因斯坦发表谈话时,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匆匆为他画素描,画完之后,这位画家把画像拿给他看,并请求他在画上签名。爱因斯坦犹疑了一会儿。他相当生气,因为他特别痛恨这种素描。但却喜欢写写打油诗,这时忍不住手痒。

这位相对论的作者向记者借了一支笔,然后在画纸上迅速写下一小段艺术评论。大意是说:

你所看到的这头肥胖的猪大概就是爱因斯坦教授本人。

这两个年轻人欢天喜地离去了。爱因斯坦转过身子对他的妻子,扮了一个鬼脸。

"我还说不愿接受访问呢,"他叹了一口气说,"我恐怕无法在纽约过个宁静的假期了!"

果然,这个"假期"是最为累人的一次。最先开始的是在市政厅举行的一次正式欢迎会。参加这项为爱因斯坦举行聚会的人,有市长华克、德国领事、洛克菲勒、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勒博士等。

巴特勒在致欢迎词时,描述这位来访的科学家为世界树立了一座"智慧的灯塔"。爱因斯坦很高兴巴特勒在演说中强调国际主义,巴特勒说:"他(爱因斯坦)所统治的领域并不受高山大海的限制……他的声名远播之处以及他的权威所行之处,既没有飘扬任何一面国旗,也没有通行哪一种特定语言。这是一项至高的理想,每个民族的男男女女,不管尊贵或卑贱,在他的国度,都被一视同仁。"

"人类一向急于寻求光明及领导人,以便能够更为妥善地处理人类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及情况。在目前这一时刻,我们举手向这位影响力超乎一切的人士致敬。这位来访的思想君王和这些神秘的思想、关系及方式有直接关系,也唯有天才人物,才能清楚了解及完全遵循。"

巴特勒校长向大批听众说,爱因斯坦已经拒绝了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邀请,因为他思乡情切,那位德国领事听到这段谈话,禁不住露出骄傲的笑容。当乐队演奏起德国国歌时,爱因斯坦突然怀念起故乡来。他十分反对德国日益明显的军国主义,但在那一刻,他觉得德国将永远是他的祖国。

爱因斯坦本以为,在纽约这个大城市里,他可能不会受到注意。但是,照相机却不断跟着他咔嚓作响,不管走到那儿,都会有人认出他来。他前去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大批群众紧跟在他后面,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他根本无法欣赏博物馆内的艺术品。他被安排前去参观唐人街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他前往欣赏歌剧,引起观众注意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剧中的女主角。在表演过程中,全体观众站起来鼓掌欢呼,逼得爱因斯坦也只好从他的包厢中站起来,挥手向观众致意。

爱因斯坦博士和他的妻子,很高兴他们在巴萨迪纳可以获得宁静与休息。他们对加州的每样东西都很喜欢,这儿天气良好,跟柏林阴冷的冬天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美丽的太平洋景色更是令人心旷神怡。爱因斯坦愉快地发现,在加州,他可以安静工作,不必离开书房去参加烦人的酒会和观光旅行。

附近某些富裕产业的主人却无法了解教授渴望独居的心情。幸而爱因斯坦博士懂得如何以英文及其他多种语言说"不"。

有位社交界名媛决定在晚宴上款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增加她个人的荣耀。

"星期一,可以吗?"她问道。

"星期一,我另外有约。"他老老窦实地回答,因为他痛恨说谎。

"也许,周二,或周三?"她急着问道。

"星期二和星期三,要到学校去开会。"

"多可惜呀!你不能改个日期吗?"

爱因斯坦无力地摇摇头。

"不过,"她仍然充满希望地说,"也许你礼拜五晚上有空。"

"礼拜五晚上,"爱因斯坦耐心地告诉她,"我已答应陪我的朋友米契尔森博士去威尔逊天文台,从望远镜中观察星星。"

这位女士屡挫屡败地继续说:"但是,你要知道,加州这儿现在正是雨季。"她提醒爱因斯坦博士说,"星期五晚上可能会下雨,到时候,如果不去研究星星,应该可以答应我的邀请吧。"

爱因斯坦笑得十分高兴,即使是那位女主人也知道他一定是在说笑。"不会下雨的,"他肯定地说,"米契尔森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但他不会拒绝放下工作和几个知心朋友在晚上享受音乐。他不常看电影,但对于《城市之光》这部影片却极其欣赏,他曾以该片的制片人及演员卓别林的贵宾身份参加首映典礼。他也抽出时间和其他的教授作非正式的会谈,尤其是米利康博士,他以前是米契尔森博士的学生。

米利康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小镇,并在芝加哥大学担任讲师。他后来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并继续从事电子学研究。1922年因为在X光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现在他是加州研究所所长,因此他有办法替来自异国的科学家们解决任何困难。在他的热情接待之下,这位德国科学家立即觉得宾至如归。

在另一方面,爱尔莎发现她在巴萨迪纳的生活也同样愉快。她很喜欢鲜花,而加州南部四季常青的花园永远令她感到惊叹及高兴。她在社交方面的应酬,比在柏林时少,于是有更多时间陪朋友出外观光。她在投给一份美国家庭杂志的文章中,很感激地提到她的新邻居。

她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由于家庭里有家务劳动都可以靠机器操作,因此美国的家庭主妇有很多的空闲,她对于这一点感到很惊奇。她提及她在巴萨迪纳购物的乐趣--"一家商店内,各种货品应有尽有,而且每样东西都清清楚楚地标上价格。"她赞扬美国妇女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努力,赞扬她们能够大方地鼓励年轻的学生及作家对艺术方面真诚的兴趣。

爱尔莎跟她的丈夫一样,等到他们必须收拾行李离开美国时,不禁觉得万分惆怅。送别的礼物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成篓的橘子和柚子(这是加州最骄傲的特产)、印第安服饰及篮子、亚利桑那州化石林的漂亮化石、罕见的仙人掌(赠送者坚持说,他们回到德国之后,仍然可以把它加以移植)。甚至还有人赠送几把小提琴,其中一把,据估计价值3.3万美元。爱因斯坦认为必须予以婉拒。他说,像这种高级的小提琴,只能由大师来使用。他对自己会收到如此贵重的礼物而深感困惑。他又想起了一位好心的英国地主,这位地主听说爱因斯坦非常喜爱烤羊肉,竟然远从英国千里迢迢地送了半头羊肉到巴萨迪纳来。"为什么陌生人也会对我如此好?"爱因斯坦真是想不透,他忍不住这样问自己。

爱因斯坦在他的离别声明中提到,美国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堡垒。这句话立即提醒了一位记者,在他临上船前,向他询问有关德国的政治情况。这位记者问道,听说希特勒的影响力已逐渐增加,这是不是真的?德国共和国是否也将像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成为另一个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爱因斯坦思索了一阵子,然后作出了谨慎的回答。他从未参与德国政治,但还不至于自禁于研究室中,以致忽视了祖国的动乱不安正在逐渐扩大。他担心他所说的话被人误解,因此拒绝讨论希特勒。

"我并不认识希特勒先生,"爱因斯坦说,"希特勒是因为德国人吃不饱才存在的,等到德国经济情况改善之后,他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了。"

六、遭纳粹迫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德国过完了1931年的夏天,秋天他又再度访问美国加州技术学院,于1932年春天回到德国。获悉最新的选举消息,他不禁大吃一惊。德意志共和国的新总统是年老的兴登堡元帅。一般群众因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胜利而崇拜他,但崇尚民主政治的德国人却为此感到不安。他们知道,兴登堡总统和他的同党痛恨共和制,担心这位老总统是否将加强军备,夺走人民的自由。

此时已是秋天,爱因斯坦准备遵守诺言,第三度前往巴萨迪纳过冬。在卡普斯,一向是模范家庭主妇的爱尔莎,把那间漂亮的小屋子打扫干净,并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然后才把屋子关好。她忙着来往于每一个房间,重新排列她的碗盘,然后把高大的碗橱锁上,把不想带到美国去的衣服收拾起来。同时,她的丈夫或是到湖上去驾游艇,或是在书房里坐上几个小时,双眼凝视着窗外的大树。最后,爱尔莎关闭最后一扇窗子,拔出大门的钥匙。他们夫妇相偕走下小山,走向村子。

突然,爱因斯坦转过身子,他脸色沉重,站在那儿望着那栋他曾经度过许多愉快岁月的屋子。

"怎么了,爱因斯坦?"爱尔莎有点儿焦急,"如果不快一点,就要赶不上到城里去的火车了。"

"现在应该是我们向这幢房子道别的时候了!"爱因斯坦博士回答说,"我希望好好看它一眼。"

"为什么?"她有点困惑,忍不住问道。

"我有种感觉,仿佛再也看不到它了!"爱因斯坦回答。

在他们走向车站的途中,爱尔莎在心里嘀咕:"我除了不了解相对论之外,有时候,还真有点不了解我的先生呢!"

但到了当年的年底,她终于明白了,丈夫的忧虑并非毫无根据。1933年,消息传到美国,兴登堡总统已任命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这时候,深爱祖国的爱尔莎也不得不同意她丈夫的决定:最好不要回德国了。

对于这个曾为祖国带来无比荣耀的大科学家来说,德国已经不能让他安全容身了。在希特勒眼中,爱因斯坦犯了几项不可原谅的罪行:他是位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国际主义者,更是一位犹太人。

希特勒总理曾对那些鼓掌叫好的群众大声咆哮,说是其他各国曾在凡尔赛缔结联盟,企图使德国永远不能抬头,任何一位企图和这些国家和平相处的德国人都是叛徒!

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已成为纳粹党的圣经,他在书中对德国的犹太人一再作出最严厉的指责。他宣称,在和平主义者及共产党的协助下,犹太人使德国在战争中失败。虽然,犹太人在德国总人口中不到十分之一,但希特勒却指责他们控制所有的工商企业,造成德国人的失业与痛苦。他宣称,不管这些犹太人或他们的祖先在德国已经居住多久,他们仍然不能被视为德国公民。

同类推荐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炸药大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科学伴你行-荣誉的背后

    科学伴你行-荣誉的背后

    荣誉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并不是每一个渴望荣誉的人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每一个获得荣誉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都凝聚了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与辛勤的汗水。荣誉之花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但其中的汗水里又凝聚了些什么?这里有坚持真理的信心、有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还有……在科学界,有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奖项——诺贝尔奖;还有一个专门的数学奖——菲尔兹奖;如果谁获得了这样的奖项,他会有什么样的荣耀?你可以设想一下,当他们站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上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是激动、是欣慰、还是……在本书中,你将会领略到这些科学家的风采!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热门推荐
  • 刀魂剑魄问长安

    刀魂剑魄问长安

    五个少年的奇幻之旅。呆萌腹黑、暴力少女、不着四六、温柔拗种、慵懒少年的相寻相遇。是要拯救世界了么?
  • 星宸战师

    星宸战师

    现代纨绔公子哥李瞳转世异世大陆,这是一片没有现代科技,以身怀强大战气为尊的大陆。
  • 机甲之国术宗师

    机甲之国术宗师

    这是修血脉之力,武力之尊,机甲至上的世界,叶子枫得到中国特种秘密部队龙头的记忆传承,看废材叶子枫修国术驾驶机甲称至尊的故事。
  • 妖怪谈

    妖怪谈

    “原本他们就是暧昧的存在,只有有人相信他们的存在,他们才会存在;如果没人相信,那他们就不会存在。”两个月前的某人是这么和我说的。那个人与那件事,是刷新了我世界观的主要原因。互相矛盾?也许吧。但对于我而言,我接下来的人生都因其而被改写了。毫不留情面地、完美地被改写了。如水般温柔,如火般灼热;如风般无形,如山般沉重。那是一切的终点,也是一切的开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捉到一只小病娇

    捉到一只小病娇

    奈夭,女于26岁连续工作4天,期间未合过眼,猝死又不明原因重生于6岁————奈夭没有想到,自己开着满级的大号去了新手村“……”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生理的疼痛来确定手掐紫了,是真的很疑惑,也很惊喜,可以光明正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6岁,自己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可以做!!!————————舟喻,男“……”夭夭,从你出现在光的尽头开始,我就不允许你走了。——舟喻
  • 花之谷之寻真之旅

    花之谷之寻真之旅

    寻找真想旅途,寻找爱的冒险,这场旅途注定不平凡……
  • 等待已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等待已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一场青春,一段命途,越过繁花,攀过黑暗,前来相见。这是一场爱的救赎,一段血雨腥风的命途。北歌是有恨于她;林卓是有爱于她;远阳是有恩于她;冬日挥别,温暖前来的时候,他们都以为,从此能够各自安心。但在生命的长河岸边,等待了那么多年,彼岸花真的也开了么?
  • 这不是一本正经的总裁文

    这不是一本正经的总裁文

    这个世界里,只有一种人。 霸道总裁,保洁阿姨,正人君子,犯罪分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工具人。主线:被霸总追,被霸总甩,又被霸总追,被霸总甩…… (沙雕文,狗作者,无逻辑,哈哈哈完事儿!)
  • 璞金三国

    璞金三国

    前世基友穿越至东汉,不巧的是一个穿越至南,一个穿越至北,还相互不知道。在各自的道路上打拼的二人,不知在相识之日又会如何呢?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我理解的三国里没有庸才没有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