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2000000012

第12章 取经归来的玄奘(4)

回到那烂陀寺后,应戒贤三藏之嘱,玄奘为寺众讲《摄大乘论》及《唯识决择论》。当时,寺内大德师子光先为大家讲《中百论》,对《瑜伽论》颇有指责。玄奘认为,这是研究的人本身无法融会贯通所造成的,而决不是佛法的本身有缺失。为此,玄奘几次前往诘问师子光,师子光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原本跟随他学习的人,都渐渐跑去听玄奘讲学。师子光虽然被玄奘辩倒了,但他心里不服气,起了嫉妒心,指责玄奘,玄奘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此二宗其实不相违背,就撰写了《会宗论》(可惜梵文著作已失传)三千颂,阐述二宗并不违背的道理,得到戒贤法师和大家的一致赞扬,当即予以刊布流通。这时候,师子光感到非常惭愧,已不好意思继续留在那烂陀寺,便悄悄地离开,跑到菩提寺去。可是他仍然不甘心,又找了一位东印度名叫旃陀罗僧诃的同学,要来和玄奘辩论,想洗雪自己的耻辱。谁知这个人到了那烂陀寺以后,自知要胜玄奘很难,慑于玄奘的威严,几次见面都不敢向玄奘开口求辩。从此以后,玄奘的声誉更盛,成为当时印度公认的佛学界权威。

7.曲女城法会

由18位国王和全印度数千名高僧参加的辩论会一连开了18天,玄奘最终取得全胜。大乘僧人称他为“大乘天”,即大乘之神;小乘僧人誉他为“解脱天”,即解脱之神。直到现在,印度人仍然以“大乘天”称呼玄奘。

当时印度佛学界有大乘、小乘之争。戒日王,是印度史上出名的政治领袖,在印度诸王中威望最高尤其是对那烂陀寺最为景仰,曾为那烂陀寺造一座高达十丈的精舍。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国王(606~647年在位),为北印度萨他尼湿伐罗王国的第六任国王,登基后,励精图治,盛讲武事,进而以首都曲女城为中心,征讨四方,国威扬及五印度,使他成为笈多王朝之后统一印度的著名国王。戒日王原信奉印度教湿婆派,后来笃信佛教,修建了不少佛塔、寺院,并供养佛教僧众。

当戒日王征讨恭御陀国,经过信仰小乘佛学的乌荼国时,在那里听到了对大乘佛教的非议,认为大乘经论无非空华外道,有人还不无讥讽地对戒日王说:“听说大王在那烂陀寺修建了一座精舍,规模非常宏伟,为什么不在我们的迦波厘寺修建呢?”还拿出南印度王灌顶师老婆罗门般若氇多著的《破大乘论七百颂》叫他看,并说:“这是我们信奉的经典,在大乘信徒中,能不能找出人来纠正其中的一个字?”戒日王心想,这些人实在是太狂妄了,真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对他们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只狐狸走在老鼠群里,夸口说它比狮子还威猛,一旦见到了狮子,吓得魂飞魄散,入地无门。你们没有见过大乘各位大德,所以抱残守缺,如果见到他们,恐怕也会像狐狸见到狮子一样。”可是那些人仍然不服气,说:“大王如果对我们的话还不相信的话,何不召集他们过来对辩一番?”戒日王答道:“这有何难!”当即修书给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请戒贤法师派人前去应战。戒贤法师当即派定海慧、智光、师子光及玄奘四位法师。接着,戒日王来了第二封信,嘱令暂缓,所以玄奘他们没有出发。

当师子光出走后,有一天,一位顺世外道婆罗门专程来向那烂陀寺挑战,写了40条大义,悬贴在寺门,并夸口说:“如果有人能驳倒其中一条,我甘愿斩首谢罪。”几天过去了,寺内都没有人出来应战。玄奘知道这件事后,站出来让寺里的一位勤杂人员将论义撕下来踩踏撕碎。顺世外道婆罗门见状怒不可遏,大声质问:“你是何人?”那人答道:“我是摩诃耶提那婆(玄奘在印度的法名,大乘天的意思)的奴仆。”那个婆罗门久仰玄奘的盛名,就没有继续和侍者理论。玄奘于是答应和他择日辩论,并请戒贤论师和几位大德作见证。两人公开辩论时,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婆罗门已经是义尽词穷,没有话说,只好起立认输说:“既然你赢了,就依我说的,拿走我的头!”玄奘说:“我们佛门以慈悲为怀,我不要你的命,只要你从现在起做我的奴仆,听我使唤就行了。”婆罗门非常高兴地接受。知道这件事的人,莫不感到玄奘的宽宏大量,并为其称庆。

由于正在待命前往乌荼国辩论,于是玄奘便抽空寻访到戒日王信中提到的那部《破大乘论七百颂》,经过仔细揣摩,他觉得仍有几处没有弄懂,就向那位被自己征服的婆罗门请教。玄奘问他:“你听过这没有?”婆罗门说:“听讲过五遍。”玄奘就请他讲解,他却推辞,说:“我现在是奴仆,哪有奴仆教主人的道理?”玄奘说:“这个宗派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它,你只管讲就是了。”婆罗门说:“那就等到晚上,不要让人知道,以免坏了您的名声。”玄奘听婆罗门讲了一遍,完全掌握了它的根本见解,然后找出它的谬点,根据大乘教义,把其中的错误一一批驳,并写成《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梵文著作已失传),送给戒贤法师与寺内大德,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叹赏的,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很有见地的著作,足以攻破任何邪说。

玄奘令这位婆罗门为奴,也仅仅是为了维护大乘佛教的尊严,而对于外道的一时惩处,无非是为了杀鸡给猴看。如今,这个目的达到了,他也不再为难这位婆罗门。利用这个机会,玄奘对这位婆罗门说:“你因为论辩失败而屈身为奴,作为惩罚,也足够了。现在,我放你走,你不再是我的奴仆,你自由了。”婆罗门感激异常,庆幸自己遇到了大唐僧人,离开后,他向东印度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称赞玄奘,鸠摩罗王一心想见玄奘,便派人见戒贤,邀请玄奘去迦摩缕波国访问。

这时,玄奘久游思归,寺内诸大德苦留不许,经向戒贤法师说明归国译经、宏扬佛学的志愿后,得到了戒贤法师的许可。所以接到鸠摩罗王来信后,戒贤法师回信说玄奘要回国,不能去贵国访问。鸠摩罗王又来信,语气坚决,还以武力威胁。信中写到:“弟子本来就是平凡人,贪染世间五欲的快乐,从未想过亲近佛法。但自从听到玄奘的名字以后,竟然感觉非常欢喜,身心很畅快,好像有了向佛的意念,所以才渴望见面。然而您却一再拒绝,不让他来,这不是要让众生长久沉沦吗?大德继承如来教化,弘扬佛法,为的不就是要普度众生吗?如今我命大臣再来迎请,如果仍然拒绝,就表示您认为弟子是不可化导的恶人。既然如此,远的不说,近代就有设赏迦王逐僧毁寺的事,难道你认为我没有这个能力?我说到做到,希望您好好考虑。”戒贤法师得书后,知道难以拒绝,就对玄奘说:“这个鸠摩罗王向来善心薄弱,所以国内佛法不普遍。但自从听到你的名字后,便由衷的想要亲近你,诚心的想向你学佛,可能你是他过去世中的善友,好好去开导他吧!如果能诱导他归敬三宝,百姓自然也会跟随;否则,说不定还会发生灾难呢。”玄奘听后,只好辞别戒贤法师,跟随使者前往迦摩缕波国见鸠摩罗王。

戒日王出征归来,听说玄奘在鸠摩罗王处,遂遣使要鸠摩罗王立即送玄奘前来。鸠摩罗王很不情愿,回信说:“要我的头可以,要法师去,那是万万不可的!”

使者回去照实说了,戒日王竟暴跳如雷,向侍臣发牢骚说:“鸠摩罗王太藐视我了,为了一个和尚竟然对我说出如此无礼的话。”于是再派了一个使臣去责备鸠摩罗王:“你说要头可以,那么现在就请将头交给侍者带回。”鸠摩罗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为了维持两国的友谊,就赶紧派船护送玄奘渡过恒河,赴戒日王宫。

鸠摩罗王先在恒河北岸预设行宫,等玄奘渡河之后,就先将他安置在行宫安歇,然后再亲率臣僚去见戒日王。戒日王见他亲自来了,非常高兴,知道他对玄奘的敬爱,也不再责备他前日的失言,急着问玄奘在哪里。鸠摩罗王回答在行宫,戒日王问:“为什么不让他直接到这里来?”鸠摩罗王回答:“大王您既然礼贤乐道,怎么可以让法师来拜见您?”戒日王恍然大悟,说:“是的,我明白了,你先回去,明天我亲自前去礼请。”鸠摩罗王回到行宫,见到玄奘,讲述他见戒日王的经过,并且推测说:“戒日王虽然说明天来,依我推测,他可能今天晚上就会来。如果他来了,您不必起身迎接。”玄奘说:“依照佛法,理应如是。”

当天晚上初更时分,果然有人通报,说河中出现成千的火炬与响亮的步鼓声,戒日王果然乘夜来了。鸠摩罗王立刻率领群臣到河边迎接。步鼓是戒日王专用的,他出行时,一定有几百名金鼓手随从,走一步敲一下,称为节步鼓,只有戒日王才能这样讲排场,其他国王不能仿效。

戒日王进入行宫以后,向玄奘行头面接足礼,瞻仰散花,颂偈赞叹后,才问玄奘:“弟子先前邀请师父,为什么您不肯来?”玄奘说:“玄奘远道而来,主要是为了听讲《瑜伽师地论》,接到您的令旨时,正听到中间还没听完,因此才没有立刻去参见您。”戒日王又问了《秦王破阵乐》等大唐的一些事情,玄奘一一解答,戒日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然后告辞回宫,准备第二天正式迎请玄奘。

第二天一早,鸠摩罗王亲自陪同玄奘渡河,到戒日王宫时,戒日王已经和大臣、法师二十多个人站在宫外等候。见到玄奘,戒日王马上迎请玄奘进宫就座,再奏乐散花,珍馐斋供。戒日王问:“弟子听说您著有《制恶见论》,希望我能看看!”玄奘就拿出来给他看,戒日王看后,很高兴地对在座的小乘法师说:“太阳出来啦,萤火虫和灯烛就失去光亮;天雷响起,就听不见锣鼓和锤凿的声音。如今各位所信奉的宗派,一一被法师破斥,请问你们中有哪一位能够站出来为自己的教义提出挽救意见呢?”在座的小乘法师没有一个能提出反驳的。戒日王又说:“各位平日总是自称解冠群英,学盖众哲,最早提出不同的见解来毁谤大乘。怎么今天一听说有大德要来,就借口要去吠舍厘朝礼圣迹而逃避呢?看来,你们的法师没有那份能耐。”

戒日王和他精通《正量部义》的妹妹,听玄奘法师讲经后,极为称赞,惟恐他国小乘外道仍守愚迷,特地决定为玄奘在曲女城举行法会,事前通知五印度各国,把沙门、婆罗门、外道等集合到曲女城,听玄奘讲论大乘佛学。

诏令发出,戒日、鸠摩罗二王陪同玄奘逆河而上,于腊月份来到曲女城。三个月后,即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初春,曲女城大会正式开幕。在五印度中,有18个国王赶到,懂得大小乘的僧人有3000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2000余人,那烂陀寺来了千余名僧人。这些人都是博蕴文义、富有辩才的知名之士。而远近前来观礼的人,更是人山人海。当时,会上的象、舆、幢,峨峨围绕,放眼望去,云兴雾涌,盛况可想而知。

戒日王早就敕令会场搭建二间草殿,其内安奉佛像,并作讲堂之用,空间都很宽广,每间可容纳1000多人。国王行宫就在会场西面五百里的地方,法会当天,先从宫中请出佛陀金像,安奉在大象背上的宝帐中,此为前往会场的队伍里最庄严的领队。戒日王装扮成帝释天王,手持白拂侍立右侧;鸠摩罗王装扮成梵天王,手执宝盖侍立左侧,两人都是头戴天冠华鬘,垂璎佩玉,分外庄严。又用二只大象装载宝花,一路上追随佛像后,随行随散,并请玄奘等师等各乘大象,依次列队王后。另外再用三百头大象,载送各国国王、大臣、大德等,分列两侧沿路梵呗赞颂,鱼贯前进。到了会场外,各令下乘,捧佛像入殿安座,然后由国王和法师等依次供养。

大会开始后,戒日王首先请十八个国家的国王入座,再请各国高僧一千多人入座,然后请婆罗门有名的行者五百多人入座,最后才请各国大臣二百多人入座,其余的道俗人,则安置在院门外面。等内外都入座后,设席供养;另以各式各样金器道具、三千件上等毡衣供养佛,然后依等次供养玄奘及诸大德。

随后再设狮子宝座,请玄奘升上富丽堂皇的论坛宝座,担任论主。玄奘阐扬大乘宗旨,说明作论的本意。又由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法师宣读全论,另外抄写一本,悬放在会场门外,遍告大众:“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结果直到第一天法会结束时,竟无人发言问难,戒日王很是欢喜,休会回宫,王臣僧众也都退席,各归行次。

第二天,仍然照着第一天一样迎送导从。一连五天,只有玄奘宣讲大乘妙旨,破斥群邪外道,却没有人能出面反驳。这时小乘外道之中,有人因为被批判推翻,又没有义理可和玄奘论辩而怀恨在心,打算谋害玄奘。戒日王听到这个风声,马上宣告会众:“凡企图伤害法师的,斩首示众;毁骂法师的,断舌惩罚,但为自宗依理申辩的不在此限。”从此以后,有不良企图的人也不敢妄动了,直到第18天,仍然没有人出言反驳。

法会最后一天,玄奘再三称扬大乘,赞叹佛的功德,使很多人弃邪道归正道,弃小乘,师大乘。一旁的戒日王见无人敢辩难玄奘,对玄奘益发敬重崇拜,再度供养贵重的金银衣物。其他各国国王见状,也纷纷供养玄奘各种珍奇宝物,但为玄奘一一婉谢。戒日王又命令大臣在大象背上安置宝座,请玄奘乘坐,依照印度的风俗游行全城。但玄奘谦虚,不愿意这样做。戒日王为了坚持这项古礼,就以玄奘的袈裟代替巡城,上施锦幢,由贵臣陪同、巡行宣唱:“支那国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见,自十八日来无敢论者,大家都应知道。”会场内外的与会的人都为玄奘欢呼,竞相赞赏,为玄奘法师赠送荣誉。大乘的人尊称玄奘是“摩诃耶那提婆”,意思是大乘天;小乘的人尊称他为“木叉提婆”,意思是“解脱天”。从此,玄奘的声望远播五印。

曲女城大会后,玄奘向戒日王辞行,戒日王又苦留他参加5年一度的75天无遮大施。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施舍大会,规模极为宏大。戒日王要把五年来积储的金银财宝,施舍得干干净净,甚至连衣冠上璎珞珠玉也不留一个。然后同他的妹妹,穿着布衣,礼十方佛,踊跃欢乐地发表“财宝储人可靠的民间”的言论。但会后他所施舍的自用的服饰等物,则由诸王出钱给他赎回。

戒日王想请玄奘参加无遮大会。玄奘不便拒绝,说:“既然国王能够不吝身外的珍宝财物,玄奘又岂吝啬这几十天工夫。”于是。玄奘便随戒日王向大施场出发。大施场周围十五里内平坦如镜子,自古人人都希望能赶到这里来布施,称为“无遮大施会”(露天没有遮盖的意思)。戒日王在会场四周,各约千步,以芦苇为篱,中搭草堂几十间,作为库房,存放各种珍贵物品。旁建长舍数百间,堆积衣服、金钱等日用物品。又于篱笆外建一大厨房,宝库前造长屋数百行,好像现在的街市一样,每行均可容纳一千多人休息。曲女城大会许多还没有回去的道俗人等,都来参观。已到场的受施者就有五十多万人,场面之大可以约略想见。

8.学成归来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里,抵达西天的唐僧,取到真经,已经脱胎换骨,能够腾云驾雾,因而他的返程也显得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而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玄奘法师,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凡人,仍然要脚踏实地,历时三年,走了几万里的路程,才回到当年的出发地长安。

同类推荐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红色名媛:章含之

    红色名媛:章含之

    章含之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新中国建立初期,青年时代的章含之沐浴着党的阳光不断成长。她先是作为高等学校的外语老师从事新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继而,作为毛泽东的英文教师,在毛泽东的提携下开始其外交生涯。章含之的一生,经历了上海十里洋场的变化,也有在大家庭孤寂落寞的凄凉;随父迁居北京,章含之的中学大学时代深深烙上了新中国火热生活的印记。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西蒙娜·薇依评传

    西蒙娜·薇依评传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最特立独行、最难以亲近也最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伟大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龙神大陆之血雨腥风

    龙神大陆之血雨腥风

    所谓血,是他们的路铺成。而我多走着的路,便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报仇,他们并不是想着为了赚取那一点点佣金,他们的意志便是守护它,不在让异族再次毁灭他们的世界,但是他们所能坚持的力量。能否达到呢?毁灭异族并不简单......
  •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原来他就是当朝一手遮天的太子殿下,毒母弑兄控制着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登上太子之位,他的狠他的绝情震惊天下。他玩弄政治权谋、坐拥如花美眷时,她在民间苦苦找了他整整六年,找到最后只等到一封休书……难怪他能那么轻易抛下她,一个青楼出身的低贱娘子。
  • 少夫人又双叒睡着了

    少夫人又双叒睡着了

    A城特大新闻——A城著名豪门渣渣裴小爷干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他趁着醉酒把A城第一才女林浅给强吻了当晚上了各大媒体头条,热搜爆了,服务器瘫痪了然后裴林两家长辈挂不住面子了两家的爷爷一棋定生死裴爷爷输了的话,裴小爷入赘林家林爷爷输了的话,林小姐嫁到裴家再后来……少夫人,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林浅:吃饭,睡觉,打王者裴小爷,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裴小爷:吃饭,睡觉诶?你不跟少夫人一起打王者吗?裴小爷:我就是王者……
  • 恶魂事务所

    恶魂事务所

    某天,某女把某鬼壁咚在墙上:“我喜欢你。”某鬼:你在逗我……。某女:“……我就是在逗你,二货。”某鬼:……。突然,门被打开,某笙:“哎呀,你俩在干嘛?”某雪:“额。。。少儿不宜啊!”
  • 异次元法师

    异次元法师

    又来了!我就只有这一句话。S(〃??ω??〃)我要闹了
  • 永不止步少年行

    永不止步少年行

    青春似梦,毕玉珠与沐一阳,猪羊之间的争斗,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场青春动物大作战即将开始
  • 我的世界有漫天星光

    我的世界有漫天星光

    在同一所高中,蒋星和林起相遇,本以为可以长久,却抵不过现实让他们分开。四年后,踏入社会这次又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林起:“星星,你喜欢我哪里呀~”蒋星:“……”“星星~我好喜欢你啊~”“……”“星星~……”“……”某宝:“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林起:“当然会啦!我还喜欢小星星呢!”某宝:这和套路不一样,你不应该说不会的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说好了不要哭

    说好了不要哭

    用心情去纪念爱情里我们爱过的味道,痛过方知情深。
  • 死亡召唤使

    死亡召唤使

    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他到五更,然而世事皆有意外,面对阎王的死亡邀约,很多人幸运的躲了过去。对于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地府会启动一系列死亡召唤的仪式。被死亡召唤了的人承受三灾五难,同时享受支配死亡的力量。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陆川竟然被死亡召唤了两次还不死,地府决定派遣鬼差灭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