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4800000011

第11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3)

祝英台,奶名九妹,东晋会稽郡上虞县祝家庄人。著名情女,因追求真挚爱情投墓化蝶被皇上赐为“义妇”。

讫今已从许多历史古籍中得出结论:祝英台生于东晋年间。现存最早完整的梁祝故事见于唐代宪宗(806~820)时张读《宣室志》。后宋明州(今宁波市)知州李茂诚撰有《义忠王庙记》。南宋、元、明、清历代纂修的宁波、宜兴、荆溪等地的方志中,都保存着有关遗迹和传说的记载。2006年2月16日,中国文联下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上虞市为“中国英台之乡”,并于5月23日举行授牌仪式。4月,该市专门恢复了祝英台的“娘家”祝家庄村。

梁祝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家传户诵,妇幼皆知,更有历代各种戏剧版本传唱,影响波及国内外,它是中国古代青年男女反抗封建束缚,追求婚姻自主的壮丽颂歌,体现了古代人民美好理想和愿望,受到历代人们的喜爱。祝英台与梁山伯的爱情故事大体梗概是:

路遇结拜

祝英台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小聪明伶俐,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样样精。受祖上几代征战故事的熏陶,很想当一名巾帼英雄,然而巾帼英雄没当成,却熟读诗书,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英台为了弥补自己不能驰骋疆场的遗憾,于是矢志学文,说服父母,女扮男装到杭州负笈读书。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14岁的祝英台穿上男装,告别父母,携带丫环离开家门,一路西行。恰巧在途中一座小亭中遇见了同去杭城求学的英俊少年梁山伯。梁山伯,名处仁,东晋永和会稽(今绍兴)人,一说诸暨人(据上海惜阴书局《梁山伯宝卷》),他与祝英台同去杭城求学,二人年龄相仿,品貌相合,义气相投,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对天盟誓,结拜为兄弟。山伯年长一岁,自然就是兄长。接着,二人结伴而行,到了杭城外的“崇绮书院”,双双拜师入学。

同窗共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入书院后,同窗共读书,对面习文章。“兄弟”互研讨,齐读《春秋》书。神倦出书斋,亭中共吟诗。灯下互猜谜,衾中同睡眠。形影不离,情深日笃。光阴如箭,一幌过去了三年。

在三年时间里,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宿,其间,梁山伯对祝英台隐瞒着的女儿之身,时有疑窦,对一些女子生活行为的迹象,也引起怀疑,但这一切都被祝英台随机应变,遮掩过去了。如山伯发现英台耳朵有环眼,英台机智地回答:“庄上有个观音会,年年叫我扮观音。”故而书呆气十足的山伯,始终没有发现英台是个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曾有心对山伯挑明,多次暗示爱恋之意,然而,木纳本份的山伯却无动于衷,全然不觉。

钱江相送

在祝英台犹豫徘徊,对山伯欲言又止时,一封母亲病重的家书,促她回乡,英台行前拜托师母为媒。

梁山伯以兄弟之情,在钱塘边送了一程又一程。英台眼见要与山伯分别了,她难以压抑爱情之火,但又隘于封建礼教和女子应有的矜持,无法直接表白。她一边走,一边见景生情,信手取譬,一再启发,山伯只当作玩笑话。如:英台看到河中一雌一雄两鹅,说道:“雄的前头喳喳叫,雌的后面叫哥哥。”可山伯这只“呆头鹅”全无觉察。最后,英台邀山伯到一口井边,“男女双双去照影”,明白地告诉山伯自己是红粉佳人,然而,山伯仍是声声唤贤弟。在长亭分手之际,英台以将九妹许配给山伯为由,巧妙地自托终身,并以隐语相约,要他如期到祝家庄访九妹,并言明,“若是来迟许别人。”

别后,梁山伯听说与自己朝夕共读,同床共宿三长载的英台,居然是一位闺阁佳丽,此时才恍然大悟,回想起与祝英台在杭州同窗共宿,情同手足的历历往事:晨读并坐窗前,夜里共挑孤灯,花木丛中漫步,秋风夜里谈心,几多忧愁,几多欢乐……又想起英台在钱江道上的种种暗示,如今都化作了刻骨铭心的点点相思,追悔莫及,从此,无心读书,回到家里,茶饭不思,神情恍惚,决心要到祝家庄上访英台,但已经过了相约之期。

楼台相会

梁山伯带着英台所赠信物风尘仆仆地赶到祝家庄求婚,才知九妹真的就是祝英台。英台见山伯来访既悲伤,又害羞,盼相见,又怕相见,因此时父母作主已将她许配给马文才了。

两人相见,山伯是满心欢喜访九妹,英台是强颜欢笑上楼台。她又是问安,又是待茶,又请山伯到书房喝酒,一面以酒掩饰内心的痛苦,一面向山伯道出了苦衷。告诉山伯:父母已将我许配马家了。山伯听后,十分懊丧,反问英台为何分别时不讲真情。俗话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就不能全怪英台。最后,山伯无奈,满腔悲愤地告辞回家。

英台深深地爱着梁山伯。可想到父命难违,婚约难退,企盼着拖延时间,改变命运。送别山伯后,她私下派人送信给山伯,希望他振足精神,求取功名,以期借显赫的地位和声势扭转一切,喜结良缘。

梁山伯听从祝英台的劝告,开始奋发读书。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坚定地表示: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堆。在爱情动力的驱使下,几年后,山伯果然获取功名。

据史料记载,山伯以贤良方正授鄮(今鄞县)县令。山伯到任后,首先忙于施政听讼,不便专注私事,颇有政声。公务闲暇之时,又陷入无边的苦恼,衡情度理,他总觉得不能贸然行事。一则马家世代为官,且宗族繁盛,自己虽是个县令,但恐难对付。再则,祝、马两家尚未解除婚约,尽管祝英台一片真情,只怕她身不由己,在这种矛盾重重的心理压力下,忧心如焚,深感良缘难成,相思成疾,遗言死后葬于英台出嫁时必经之路上,不久,带着无限的惆怅和遗憾,在任所溘然长逝。当地父老在痛失贤令之际,请葬于鄮县,并立祠纪念。

投墓化蝶

祝英台在期待中苦度时光,面对马家催促,父母责备,她死不点头成婚,婚期一拖再拖。梁山伯去世的噩耗传来,她万念俱灰,悲恸不已。在马家催逼及父母的劝抚和哀求下,横下一条心,答应出嫁马家。第二年,出嫁前,她向双方父母提出一个要求:“花轿途经梁山伯墓前披孝祭拜。”双方父母出于无奈和怜悯,只好应允。

迎亲队伍途经梁山伯墓时,英台白衣素服,停轿祭拜,来到墓前,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号,突然天昏地暗,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暴雨如注,一道闪电,一声惊雷,忽见山伯墓裂,英台跃入,与山伯双双化蝶。顿时,风停雨止,艳阳高照,一对彩蝶翩翩起舞。

山伯与英台合墓化蝶后,“郡以事异闻朝,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勒石于左。”即是说,消息传开,当朝丞相谢安,把上虞家乡这件奇闻启奏皇上。皇上感于梁祝情义,提笔敕封梁祝之墓为“义妇冢”,并刻石以记。

上虞至今还保存着祝英台的许多遗迹和传说:在祝家庄,门口是溪水潺潺的玉水河,村里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和一处花园遗址,相传是祝家的后花园。1953年春天,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轰动全国。在剧本的再创作过程中,碰到了祝英台家乡究属何处的难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特地派人到上虞调查,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最后下了结论:“祝英台是上虞人。”所以决定影片的第一句唱词为:“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1966年,在祝家祠堂边挖出一条街道,街面下水道完全用红石板铺成。周围山坡上,又发现大批汉晋两朝的古墓群。这一切与梁祝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吻合。

1985年,上虞政协和有关考古人员曾专门到祝家庄进行调查考察,发现了一块清乾隆四十四年建造的祠堂碑记,尚能看到“吾族肇义望重太原……西汉魏唐……”字样。考证所知:祝家宗族是汉代北方战乱时由山西太原迁居上虞的一个分支。到2005年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一行实地踏看梁祝文化在上虞的流传和遗存时,这个200多人的自然村里,有80%以上的人姓祝。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

(2)(明)朱秉器:《祝英台小传》。

(3)邵金彪:《祝英台小传》。

(4)《上虞县志》。

(5)《绍兴日报·祝英台“回娘家”》(2006年3月1日)。

桃花潭畔许终身——王献之爱妾桃叶

桃叶,名陶叶,相传是东晋金陵(今南京)秦淮河边人,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在献之生活中后期为婚姻问题而痛苦的岁月,她给了献之感情上的慰藉,千百年来,为人们特别是江南一带人们所传扬。

桃潭初遇

那时,王献之住在建康(今南京市),一天,擅长书法的王献之听友人说,秦淮河边的桃花渡对岸有一老汉正在出卖一方雕有山水及牧童放牧图的优质桃形巨砚,献之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就赶到桃花渡,向老汉买了这方珍贵的砚台。临走时,老汉告诉他说,这砚台最好用桃花水洗,墨不易干,写出来的字又匀又好看。又说,这桃花渡口那里有一大片桃树林,林中有一个深潭与秦淮河相通,每年春暖花开的三月初三,他都在桃花潭里洗砚台。

第二年三月初三,王献之按照老人的嘱咐,带着书僮,到桃花潭洗砚台。这时,桃花树边站着一位卖扇子的漂亮姑娘,她看到这块砚台便叫道:“嗳呀,这砚台是我家的。”献之好不奇怪,问姑娘:“这砚台明明是我的,怎么说是你家的呢?”这一问,姑娘的眼眶红了。原来她家过去也是读书人家,后来穷了,借了人家的银子,父亲只好卖掉心爱的桃砚还债,家里的东西卖光了,她只好做扇子卖了。

王献之对姑娘的困境十分同情,本想掏几两银子给她,但怕她不肯收下,就在姑娘出卖的几十把扇子上写了好多诗,落款写上自己的名字。姑娘见到有钱有势的人都请不动的王献之,竟肯给自己的扇子题诗,心里十分高兴。这时,王献之抬头细看姑娘,不觉一愣,心想,这么好的姑娘,却落了这般苦命。那姑娘对王献之又敬重,又爱慕,羞得满脸通红。当献之写着写着,看到只剩一把扇子时,对姑娘说:“这把扇子你就不要卖了,留着自己用吧!”说完,随手在上面也题了一首诗:

三月桃花里外红,黄蜂采蜜在花中。

两人来看池中水,不知哪年再相逢。

王献之又问姑娘的姓名,姑娘摘了一段桃枝,对献之说:“你猜,我的名字还没有发芽呢!”献之脱口便说:“你叫桃叶。”姑娘笑着说:“真给你猜到了!”原来她姓陶名叶,是卖砚台老汉的独生女。

劫后重逢

俗话说,屋漏偏遭连夜雨,那陶家正是厄运频频,祸不单行。第二年冬天,老汉患重病,在贫病中离开人世。不久,桃叶自幼定亲的男人也死去了。

桃叶的婆家怕她守不了“望门寡”,败坏门风,硬把她抬去婚葬。一伙壮汉将她抬到半路,桃叶急昏过去,他们以为桃叶已死,就将她抬到其男人坟边一放,草草一埋就走了。深夜,桃叶被寒风吹醒,从雨花台旁乱葬岗一口气跑到桃花渡,决心跳进桃花潭。

说也凑巧,这天正好又是三月初三,王献之又来到桃花潭洗砚台,两人相见,如在梦中,爱意绵绵,以身相许。王献之曾写给桃叶诗两首: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前一首诗说的是,请桃叶大胆渡江,献之去迎接她,表达了欢迎与爱意。第二首诗写两人相逢,无限欢乐,而男方尤为主动。据《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此组诗还有一首,是王献之用桃叶的口吻写的答词,则从女方的角度表达二人爱情的深厚。诗云: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就这样,王献之与桃叶在桃花潭边相遇、相爱,献之将她领到家中,满怀喜悦地成了亲。

赋诗抒怀

王献之一生的婚姻是不甚幸福的。他20岁左右,由母亲郗璇作主,与她的娘家侄女(郗昙女,献之表姐)道茂结婚。王、郗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亲上加亲,小两口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婚后情同手足,恩爱无比。不料,献之30岁左右时,当朝者为了保存王家贵族的势力,也为了皇族司马氏权益的集中,不至于“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他被选为简文帝司马昱的附马。他无奈抛离爱妻,与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结婚。这件事是王献之终身的心病,直到临终忏悔时,还以为是一生中惟一的过错。

司马道福是一位离过婚的公主,其名字与献之前妻道茂一字之差。道福与道茂相较,各有所长,虽说差别不大,但感情悬殊。献之总觉得与公主缺少感情,不太融洽,可又不得与前妻见面,惟独与侍妾桃叶相善,时常相伴,互吐心声。桃叶曾作《答王团扇歌》三首: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礼,羞与郎相见。

桃叶之歌团扇,乃借题发挥,感情真挚,先是顾虑失宠,继而乐在其中,结尾是不怨之怨,顾影自怜,害怕自己象西晋荆州刺史石崇侍婢、才女翾风那样退为房老,被主人遗弃。的确,翾风由于半老而鄙退,失爱在于容貌憔悴,像花一样临秋而飘零。所不同的是桃叶与献之之间远比石崇与翾风之间的感情深厚,所以桃叶以团扇遮面,翾风则空锁峨嵋。献之致桃叶歌词,石崇使翾风难堪。此中足见桃叶与献之的深厚情感。

如今,在南京利涉桥附近的秦淮河上,有个桃叶渡,相传,这是当年王献之常在渡口迎其爱妾桃叶的地方,后人便将此地起名为“桃花渡”。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潘岳:《王羲之与王献之》,上海书画出版社。

(2)祁连休:《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珍闻录·王献之》,上海文学出版社。

(3)王延梯:《中国古代女作家集·桃叶》,山东大学出版社。

少小才女伴痴皇——安帝皇后王神爱

王神爱(384~412),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女儿,安帝司马德宗皇后,无子,29岁崩于徽音殿,葬休平陵。

王献之30岁左右,王、谢与司马氏为了保存贵族势力,也为了司马氏权力的集中,迫于政治压力,监司迫逼,不得已同爱妻、表姐郗道茂离婚,与简文帝的第三个女儿,掌上明珠新安公主(即余姚公主,先嫁桓济)司马道福结婚,不久拜为中书令,相当于宰相,生下了他唯一的女儿神爱。

神爱生得聪明伶俐,品貌端庄,长到10多岁时,已成为才貌双全、婷婷玉立的少女。此时,王、谢与司马氏仍然只考虑贵族和皇家势力不致流失,不考虑近亲结婚的害处,更不考虑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于是使神爱在婚姻问题上象她父亲一样走上了一条无可选择的道路。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马未都说马未都

    马未都说马未都

    这是第一本关于马未都的深入专访,百家讲坛没有讲述的收藏故事。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的是“高雅”的收藏文化,但谁都知道其实他本人更有趣有料,《马未都说马未都》就是让马未都爆料他自己的精彩故事。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吴祖强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几十年来,他既在音乐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又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更是中国音乐取得发展、走向世界的带头人。本书介绍了吴祖强令人称羡的音乐学习经历及他创作的优秀作品,并分析了他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全书约12万字,按时间顺序分为八章,作者在各章中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对吴祖强音乐生涯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描述。
热门推荐
  • 复仇三公主:嫣然一笑百媚生

    复仇三公主:嫣然一笑百媚生

    她们,曾经是万人瞻仰的大小姐,却因为一个个不幸的人,冷血残酷。当她们遇上他们,爱的火花会愈演愈烈吗?
  • 西荒之杀破狼

    西荒之杀破狼

    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可逆转!夜雨手持长枪,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天下”为从军信念,崛起于神秘的西荒村,带领村民冲破樊笼。为了自己的坚持,为了寻找西荒的往日荣光,一次又一次的征战沙场,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
  • 一眼驻深情

    一眼驻深情

    我的世界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这一次你走进来就别想就走出去了。你为什么要来惹我,为什么给我一巴掌后就给我一颗甜枣,我不要你的施舍。宁雅恶狠狠地说。宝贝,被那么生气,不然会有很多皱纹的。周陌临笑嘻嘻地说。那你就有借口来嫌弃我罗?宁雅不悦地说。娘娘,小的怎么敢呢?难得就不怕你的一丈红吗?周陌临假装害怕地说。
  • 蓦然回首星如雨

    蓦然回首星如雨

    如果没有楚端的出现,景林以为,翟远林是可以许她一生的男人。她以宁静婚姻为赌注去追寻爱,却发现,她与楚端不过是一场时隔多年的艳遇,注定烟花落尽。爱过,错过,蓦然回首,原来自己也早已成为他人的魔咒。面对武匀不动声色间一点点布下的漫天情网,她是否还能燃起未了的激情?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你的魔咒,让你飞蛾扑火,义无反顾。
  • 小人物混西游

    小人物混西游

    被一颗流星击中的胡大穿越了,穿越到了唐朝长安城的一名普通的衙役,胡大表示服从命运的安排,得过且过。什么?水路大会?我被作为圣僧的两名仆从之一照顾他西天取经?胡大表示,不能再被命运左右了,不然不是进虎肚子里,就是成熊粪了。人之命,天注定,人之性,自修成。修吾之性,篡吾之命,性命,性在前,命在后,以性定命!天注先天之命,性铸后天之命!且看一个小人物在漫天神魔的世界里,艰韧的活着,并为活下去而奋斗的过程,对,只是为了,活着……
  • 男主全都黑化了

    男主全都黑化了

    三界五行,九天十地的两大祸害,突然都不见了。谁能想到两人不搞事也,改成谈恋爱了!深情竹马,越儿嫁给我好吗?暴戾君王,你要往哪逃!腹黑前夫,宝贝我们复婚吧!……瑶终于受不了了,掐住某人的脖子:“说你是不是有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晓之ALG

    破晓之ALG

    这个世界存在现实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一个魔法战斗与科技并存的世界。
  • 我靠傀儡修成主神

    我靠傀儡修成主神

    古老正在一步步的坠入暗黑深渊,每个人都期许着黎明前的洗礼,但这无尽的黑暗只会把他们越拉越深,开拓者们踏上流浪的征程。
  • 释天决

    释天决

    少年古释天受尽折磨,发泄都能被雷劈,然而却是无上机遇,但是释天觉得老天不公,凭借自己的坚强勤奋,想要弑天,看他如何雄霸天下,如何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