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2300000005

第5章 远航万里广采蜜

上海十六铺码头,是个缩小了的世界,来的自来,去的自去。笑的、哭的、喜的、愁的,各色人等熙来攘往。瘦骨嶙峋的黄包车夫拉着大腹便便的富商,珠光宝气的贵妇人后面颤动着一双双枯黄的讨钱的小手。但也有多少热血儿郎,满怀忧愤,离故土弃父母,为的是寻找济世良方。

1918年8月14日志摩离沪赴美留学。他和这个握手,和那个话别,脸带七分激动、三分离国别亲的忧愁。汽笛一声长鸣,他向送行人拱一拱手,飘然登上了南京号远航轮。与志摩同赴美国留学的有南通人刘叔和,杭一中同学董仁坚。

南京号驶出吴淞口,经横滨,越檀香山,直抵旧金山,然后横决大陆,到达纽约。在这二十余天的旅途生活中,他“身之所历,目之所触,皆足悲哭呜咽,不自知涕之何从也。”自从戊戌政变以来,出国留学生“岁积月增”,然而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又如何呢?“与闻国政者有之,置身实业者有之,投闲置散者有之。其上焉者,非无宏才也,或蔽于利。其中焉者,非无积学也,或绌于用。其下焉者,非鲋涸无援,即枉寻直尺。悲夫!是国之宝也,而颠倒错乱若是。”这是什么原因呢?“内无所持,故怯、故蔽、故易诱;外无所约,故贪、故谲、故披猖。怯则畏难而耽安,蔽则蒙利而蔑义。”现在他自己也“违父母之养,入异俗之域”,出洋留学了。学成归国之后又将何为呢?他感到“方今沧海横流之际,固非一二人之力可以排忧而砥柱,必也集同志,严誓约,明气节,革弊俗,积之深,而后发之大,众志成城,而后可有为于天下。”

南京号远航轮在太平洋上疾驶,击起万堆浪花。志摩心潮澎湃。他想起“内忧外患”的祖国,想起“室如悬磬,野无青草”民不聊生的惨状,在船舱内展纸挥毫,写下了披肝沥胆的《民国七年八月十四日徐志摩启行赴美文》,立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有为青年。并把“赴美文”寄回国内,分送给诸亲诸友,用以自励、自勉、自督。他向亲友立下誓言:“将悃悃愊愊,致其忠诚,以践今日之言。”那时正值“五四”前夕,国难方兴,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宏愿向往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Hamilton)。

他初到美国时欧战尚未结束,美国市场上物资缺乏,物价昂贵,但美国人民没有怨言,没有气馁,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当1918年11月11日凌晨三时停战消息传到美国,霎时间欢声雷动,举国若狂。他在日记中写道:“长队游行亘二里不绝,方是时也,天地为之开朗,风云为之霁色,以与此诚洁挚勇之爱国精神,相腾嬉而私慰。嗟乎!霸业永诎,民主无疆,战士之血流不诬矣!”他把在美所见所闻及欧战大势,致书给梁启超。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更激起了他的爱国之心。

他进美国克拉克大学后,与同寝室的四个中国留学生定了一个章程:每天早晨六时起身,七时举行“朝会”,交流心得,相互激励,傍晚面对东方高唱国歌,以明中国学生的气节。白天除了勤奋学习之外,还阅读报纸。国内《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他们也有。他还参加了克拉克大学组织的“陆军训练团”,接受军事训练,又到哈佛大学参加中国学生组织的“国防会”。他到美国后的这些活动,与他在南京号远航轮上所立下的誓约是相一致的。

父亲的初衷是希望志摩去美攻读银行学。因为志摩的父亲曾在硖石开设过一个钱庄。由于受欧战影响,再加经营不善倒闭了。存款户聚集在他家客厅,立逼其还本付息,志摩父亲倾全家积蓄,再加上志摩伯父的积蓄,才算平息此事。故让志摩学银行学,是企图能让他重振家业。志摩自己也想以实业救国,但他到美国后进入了克拉克大学历史系,选修课程有:欧洲近代史、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外交学、国际组织学,同时兼学法语、西班牙语。值得注意的是他还读了关于劳工问题的一些社会科学书籍。他所选修的课程,都直接有关国计民生。

他在克拉克大学期间朝夕与刘叔和、董仁坚、张道宏相处。志摩天真、坦率、活泼、灵动、唠叨、热情。面对西方文化,犹如小孩子见到一大堆玩具,他都要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甚至把它拆开来看个稀奇。什么相对论,羌德拉泊司在植物学中的新发现,爱尔兰的民族复兴运动,塞尚的绘画,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都曾让他激动过,他感到新鲜、有趣,像一头初生乳鹿,惊讶着世界的神奇!

几个中国留学生凑在一起,就谈论不休,甚至相互辩难。刘叔和平时讷讷不多言,若触犯了他的观点,他就成了一团压不住的野火。董仁坚、张道宏一辩难起来,同样唇枪舌剑。志摩喜则山崩地裂,愁则乌天黑地,一任感情的奔流,因此他有时也会得罪人,但他是无意的,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也会偷摘一朵花,或者撕下蜻蜓的一片翅膀。他们各抒己见,赤诚相待,所以尽管争辩不休,友谊反而愈加浓烈,彼此都捧出了一颗赤诚的心。

除了同学间磋商、辩论之外,他们也喜欢出席各种报告会、宣讲会。有一天晚上他与张道宏一起到美国好尔博士家里,听余天休宣读他的新著《中国之社会革命》。列席者有十五人之多,都是学识渊博之士。余天休的论文先追溯革命的历史,续揭中国之隐患,再论维新与守旧。最后结论是要解救中国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先。他的论文一读完,华发虬髯的好尔博士就征求大家意见,有位姓凌的“鸱笑而起,丑诋余氏为不识不知,以一隅之见,概括全国。”结果展开了一场论辩,并且涉及到了私人意气。好尔博士感到争论越出了界限,很想找个折中的意见来平息这场哗辩。谁知张道宏站起来也“力指余取材之不允当,并斥余氏为自暴其短”,而余氏对听众所提出的问题并不作认真权衡,却反复申辩,哓哓不已,结果一场讨论不欢而散。

志摩认为余氏议论不无可取,只是摭材过窘,不切要害。他对这种凭私人意气,互揭其短,以炫高明的争论十分反感。他回校后写了一则《杂感》:“余不学无术,器量褊浅,一遭抨击而悻不能已,至于凌其险滑可畏人哉!尖刻刺讽,务倾人以为快。”“吾以是而兴悲:今夫能舍意气,竭其力,以事邦家者,又有几人哉!”他对那些小有才学就泰然自得,对胜于我者就嫉妒的人,表示了愤慨。

他在克拉克大学期间,以勤奋好学、才智过人著称,获得了该校的一等荣誉奖。1919年9月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他所关心的仍然是政治、经济、劳工与民主。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年对尼采的“超人哲学”,对叔本华的悲观论降温了、淡化了。他认为“超人哲学”鄙视博爱、同情、怜悯与仁慈,无可取之处;把叔本华的人生观视作“人死观”,将兴趣转向了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他的书架上马克思、劳勃脱欧温的著作日益多了起来,因此中国留学生送了他一个外号“鲍尔雪维克”(现通译为布尔什维克)。那时他读了一部小说,写的是一家做肉糜的工厂,资本家为了攫取利润,大量雇佣童工,结果一个童工的手臂碾进了机器,那些肉糜罐头是运到东方的,东方就有几万人分尝了那个童工的这条手臂。因此他痛恨资本家,提倡人道。他在《南行杂记》中说:“我最初看到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前期的,劳勃脱欧温一派,人道主义,慈善主义,以及乌托邦主义混在一起的,正合我的脾胃。我最容易感情冲动,这题目够我发泄了。”

1920年9月他在哥伦比亚得到硕士学位,而他通过的论文是《论中国妇女的地位》。按常规他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对他来说易如探囊取物,但他对学位不感兴趣。他的思想又起了一大波折,那时他又迷上了英国的罗素。他读了罗素的《战争中的公理问题》《社会改造的原则》《政治理想》《往自由之路》《我们对外界的认识》等社会科学著作之后,对罗素着迷了。他对罗素睿智的见解,和他只认真理,不事权贵的那种卓尔不群的气概倾倒之极。那时志摩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因此任何一种新的思想,都会引起他一阵激动,一场追求。

他对美国楼高车快的物质文明并不羡慕,认为“实利主义的重量会压倒人的灵性”。他也讨厌围着学分转的美国教育方法,和大得能失去自我的美国大学。

由于这上述原因,他决心离美赴英,跟随罗素认真学一点济世利民的学问。别人有梦只在梦境的边缘徘徊;志摩有梦,他就会奋不顾身的跳进梦中。他放弃了博士学位的引诱,于1920年9月24日毅然离开美国,横渡大西洋赴英国追随罗素去了,和他同行的还有刘叔和。

同类推荐
  •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本书是一本李存勖生平的传记,关于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
  •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梵.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这些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正因为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忏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与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梵.高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梵.高的艺术。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归位

    重生之嫡女归位

    一母一女,暗算六年。如今卷土重来,我搅他个天翻地覆。
  • 追逐残阳的男孩

    追逐残阳的男孩

    黑暗某处:“疯完了没有?”我:“没有。”黑暗某处:“再怎么掰铁通,也是掰不弯。死人,终究是死人,花费再多的钱也救不回,何必呢?”我垂下了头,不语。我:“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为生而奔劳?”黑暗某处:“两种人,一为生存而活,一为生活而活。生存的人只有一条命,死了就是死了,生活的人有两条命,死了一条,仅仅是肉体,精神还活着。存在不代表活着,就像植物人,但活着就一定存在。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你懂了吗?”我似懂又非懂的点了点头,深邃的目光转向那夕阳……
  • 云与君相知相守

    云与君相知相守

    一朝穿越重生,阴差阳错间与他产生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强大,她守护着他的一方水土,两人的感情经历了许多坎坷最后才在一起
  • 至尊狂圣

    至尊狂圣

    白家庶子白无双得祖先杀神魔魂附体,修炼突飞猛进,奇遇不断,神兵利器随手可得,美女娇娃尽揽怀中,将对手无情的踩在脚下,终成为最无可匹敌的存在。
  •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她只是跟踪他回家而已,竟然就不小心惹上了他。这下子,她跟他要“被”结婚了。他,是目前最红的偶像明星,俊帅的犹如神邸一般。而她,是崇拜他的小花痴一枚。嫁给他,她幻想过,但是,她并没有想到会真的实现。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偶像,她嫁了他之后,该要怎么去维持自己的幸福?
  • 首席总裁特工妻

    首席总裁特工妻

    “其实我是沈家保姆的女儿,我是来看我妈的。”瑶集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沈家保姆那么有钱,能让女儿穿着一身名牌?”顾言琛又问。“你!……”瑶集愤怒了。“我?我怎么?”顾言琛戏虐的说。
  • 戮神

    戮神

    小人物锦衣夜行,大人物移山倒海,扫尽诸天神魔,成就神王至尊!
  • 帝路称雄

    帝路称雄

    三魂归一涅槃生,神魂之印天地造!人族求生梦神路,神路遥遥皆枯骨。踏天碎星终破障,人族为奴尽沧桑;我等岂是终身奴?唯有逆天踏帝路。
  • 异界打脸直播系统

    异界打脸直播系统

    “你个坑爹系统,老子正尿尿呢你把直播打开了!”“宿主大人,请您在五分钟内开始装逼,否则将会爆体而亡。本次装逼完成后我会对您的装逼行为进行评级并根据等级发放相应奖励。”“你个坑爹玩意……”吴敌一边骂着突然灵机一动。十秒之后,整个直播间疯了。“又让主播装了个漂亮的逼!”“尼玛防不胜防啊!”
  • 向爱出发

    向爱出发

    不真实的姓名,扑朔迷离的身世,濒临绝望边缘的爱情。真正的真相,只有翻开最后一页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