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2700000029

第29章 徐 鲁:一九七八年的文学时光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杜甫

湖北省Y县,是鄂东南地区最大的一个县份。Y县一中又是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完全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据说那是民国多少年的一个什么书院的旧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培养过不少留日、留英的学生,素以理科教学最有影响。人称整个鄂东南一带,最好的数学老师、最优秀的理化老师,都在Y县一中。到了我插班的这一届,文理科也在毕业班里分开了,而且理科占了绝对的优势。整个毕业班共十一个班,理科就占了十个,最后一个班(十一班)是文科班。然而在这个文科班也不可小视。我的班主任白老师说,它是精选了这一届的“文科精华”组成的一个班,个个都是“握灵蛇之珠”,人人都是“抱荆山之玉”的。

当我把从山东带来的高一时的作文本交给白老师看时,他大概是一眼看出了我的所谓在文科方面的优势,所以不由分说地就“要”了我。而我听他介绍了新学校的情况后,也不禁为自己进了这唯一的一个文科班而自豪。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总算没有给白老师、给这个文科班、给我的新的母校丢脸。二十多年后,母校甚至还因出了我这么一位校友而觉得光荣和骄傲。

大凡做学生的,只要你对哪门课程有着特别的兴趣,或者表现出了特别的天分,那么你总会赢得那门课程的老师的偏爱。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在语文方面的成绩总是很好的,尤其是作文,常常得老师的表扬。我也因此而一再获得语文老师的偏爱,可以说是深受其惠。遥远的水源一直润泽着今天的河床。

转入Y县一中不久,第一次上作文课,我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不小的“轰动效应”,使得文科班的新同学从此对我这个“外省少年”刮目相看了。当然,这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白启瑞老师。是他,用一双温情的大手,轻轻拂去了那笼罩在我头上的自卑的阴云,又用他那慈爱的目光,无声地鼓励我说:你要相信啊,再小的星星也会有自己的位置和光亮。我记得那次作文课,白老师出的题目是“记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写的是自己在胶东的乡村中学失学之后,和村里的一位单身老人——我们都称他为“老哥哥”的——一起在大洼地里放猪养鸭的故事。这的确是我的一次难忘的经历,是我的“人生哲学第一课”。不用说,我写得肯定不会是多么完美,却是动了真情的,字里行间洒下了一个贫穷无助的少年的眼泪。作文发下来时,我看见,白老师用红笔写了长长的一段批语,其中有一句,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从水管里流出来的终归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才是血。善矣哉,老哥哥!”

不仅如此,白老师还把我的这篇作文打印了出来,作为“范文”,人手一份,在讲评课上大讲特讲了一番,最后还总结道:“古人云:文如其人。通过这篇作文,我们不难想到,作者是一位经历曲折,内心世界丰富和热爱自己家乡的人。好文章总是出其真情实感,此即一例矣!”

如果说,“打印”的作文也算发表的话,那么,这篇作文可以算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了。整个文科班的同学都是我的读者。从此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了。听说,作文事后,一位女同学叶小羽对人说,我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万卡”一样,内心孤独、想家、落落寡合,还有点像《白净草原》里的费嘉,纯朴而自卑。

白老师肯定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现在回想起来,他给我们讲语文课,对一些文学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那么生动,至今使我难忘。譬如他讲《哥德巴赫猜想》时,关于“**********”那一段:“……只见一个一个的场景,闪来闪去,风驰电掣,惊天动地。一台一台的戏剧,排演出来,喜怒哀乐,淋漓尽致;悲欢离合,动人心扉。一个一个的人物,登上场了。有的折戟沉沙,死有余辜;四大家族,红楼一梦;有的昙花一现,萎谢得好快啊。乃有青松翠柏,虽死犹生,重于泰山,浩气长存!有的是国杰豪英,人杰地灵;干将莫邪,千锤百炼;拂钟无声,削铁如泥。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化妆不经久要剥落;被诬的终究要昭雪。种子播下去,就有收获的一天。播什么,收什么。……”还有关于数学家陈景润的手稿的那一段:“……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对于这样一些段落,白老师讲得很细,一边讲一边发出赞叹:这才叫文章啊!工整有力的对仗,淋漓尽致的排比,铿锵有力的音节……何等精彩的文笔啊!若有神助,若有神助!

现在回想起来,他那陶醉的欣赏者的神态和语气,都历历如在眼前。我还记得,他当时还告诉过我们,老作家徐迟是位精通英文的人,他写《哥德巴赫猜想》是先用英文写成,然后再自己译成中文的。而且为了写好数学家,作家自己也苦攻了一番高等数学……——那时候,白老师和我怎能想到,十几年后,我竟能作为《哥白巴赫猜想》的作者的助手,几乎每天都可以面对面地听他谈创作,谈生活经历,谈高科技了——正是从白老师那里,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徐迟”这个名字,而这个名字,也将要影响着我今后一生的创作——这里且不说了吧。我有时想,这其中莫非果真有什么缘分存在?

除了《哥德巴赫猜想》,我记得印象很深的还有白老师给我们重点讲过的课文《包身工》《长江三日》《古战场春晓》等现代散文名篇。讲《包身工》时,他有意或无意地让我们记住了这样的一些句子:“……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多有力的语言啊!讲《长江三日》时,我首先记住的也是作者引用过的那些诗一般的语言,如“前进吧!——这是多么好啊!这才是生活啊!”“天空啊,云彩啊,以及整个生命的美,并不只存在于佛龙克,用得着我来跟它们告别?不,它们会跟着我走的,不论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会跟我同在!”实在是,这样的语言本身是极其精彩的,而白老师又把它们的美赏析到了我们都能够与之产生共鸣的地步了。受着这样的语文课的熏陶,我们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不能不或多或少地对文学发生了兴趣。我应当承认,我以后能逐渐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是与白老师的影响不无关系的。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

我还记得,有一次,当白老师得知我们许多同学都在竞相传抄着普希金的诗、冰心的《繁星》和《春水》的时候,他似乎很高兴,带着欣赏的口吻,学着《哥德巴赫猜想》里那位高中老师的语气对我们说道:“有志者事竟成啊!真的,昨天晚上我也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你们中间有一位同学——不,有好几位同学,都成了作家,成了诗人……可不得了啊!”他的话说得我们都相视而笑。那一天,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诗”的气氛。大家都在谈论着和憧憬着白老师的那个美丽的梦。那一天,我的内心里也确实有一种什么东西在涌动,使我对未来,对自己的前程,突然有了强大的信心。

和别的语文老师不一样,白老师似乎从来没有限制过我们看课外书。这大概也是那时我们班上特别盛行传看一些文学书,甚至是“手抄本”的一个缘故吧。不少名著,我们读得津津有味。白老师自己也爱看一些文学作品,我记得那时候他订了一本《人民文学》,上面正连载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他自己每看完一期,就介绍给我们看一看。当时不少有名的小说如《东方》《彩云归》《蓝蓝的木兰溪》等,我都是从白老师订的《人民文学》上读到的。

一九七八年暑假,我还从白老师那里借到了一册《曹禺选集》,第一次读话剧剧本,感到新奇无比。《雷雨》和《日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有多次机会重读《雷雨》和《日出》,但都没有这第一次阅读它们时的快意与激动。依我当时的年龄,似乎还不能够完全理解这些作品在揭示人性、揭露旧世界的虚伪与腐朽上的深刻与真实,但我偏偏就读得那么投入,并且为之激动和兴奋,直到今天想起来仍然恍若昨日。

现在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头脑里,已经没有“手抄本”这个概念了。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就许多书籍,尤其是文学作品来说,似乎再无什么“禁区”“禁书”可言了。再加上复印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许多你想看的东西,即使你无法买到,但只要能借到,一夜之间便可以重新复制出一册甚至多册来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当中学生的时候,却是十分热衷于“手抄本”的。那时候的“手抄本”也真是多,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具有诱惑力。倘若放到今天来看,那些“手抄本”其实是没有什么的,根本用不着弄得那么神神秘秘,竟然吸引着我们背着老师和家人大抄特抄,就像《爱的教育》里的那位小抄写员一样,于夜深人静之时,秉烛疾书,抄抄读读,如痴如醉,再加上一点儿紧张和好奇,往往抄得不知东方即白。

一九七八年前后,正是一些“手抄本”大行其道的日子。因为我是住校生,所以“手抄本”在寝室里更是流行。几乎每个同学的枕头套里、衣箱底下,或者褥子中间,都藏着几本或薄或厚的“手抄本”。用不着隐瞒,似乎也不必脸红,当时我的枕头套里,就藏过好几册各种各样的“手抄本”。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最早抄过的几种“手抄本”,是从叶小羽那里借来的,都是当时难得看到的文学作品,是好书。包括长诗《茨冈》在内的《普希金诗抄》《裴多菲爱情诗抄》和《海涅诗歌选集》。还有一本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作家丁玲的作品,我们都当作者是“莎菲”)。记得我还和一位成家琪同学分工合作,抄写过一本完整的《包法利夫人》。我从第一部开头的“我们正在自习,忽然校长走了进来……”抄起,一直抄到第二部结束:“……他们在圣·爱伯朗胡同口分手,这时教堂的钟正打十一点半。”成家琪则接着抄完第三部。成家琪的钢笔字当时是我们班上写得最好的,且写得又快。后来他果然在硬笔书法领域出了些成果。——抄手抄本抄出一个书法家,这可是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过的。后来我们一起谈起来,还会开玩笑地说:“文科班上的同学字写得好,都是因为抄‘手抄本’抄的。”毫无疑问,这些手抄的外国文学作品,对我以后的爱好文学,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起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几本“诗抄”,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半部《包法利夫人》则归了家琪。

七十年代社会上流行过一些“********”的“手抄本”,如《少女之心》《曼娜回忆录》和《塔姬》等。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手上也有。这是校方所严令禁止传抄的。不过,东西越藏得严实,就越是能招来“窃贼”。用李瓜的话说,就是:“偷吃的肉,味道最香!”结果,我们班上还是有不少同学读过或抄写过这几本“禁书”。好在它们都不长,《少女之心》,只有六千字吧,《曼娜回忆录》也只有万把字,抄起来非常快。《少女之心》我没抄过,但《曼娜回忆录》我却花了半个晚上抄了一小本,后来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当时这样一些涉及“性”的“手抄本”,确实给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少年带来了一些神秘和紧张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是唤醒了我们的那种沉睡的意识的。至于社会流传的,说有不少少男少女看了《少女之心》经不起诱惑,最终失身或堕落……我想,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我自己,第一次感到了什么是“性的冲动”,就是在读了《曼娜回忆录》的那一个深夜里。

《第二次握手》这部长篇小说,在七十年代也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归来》。当时传说这是一部“****小说”,校方也曾严令禁止传抄的。不过到了一九七八年春天,还没等我们找来“手抄本”,当时的《中国青年报》已经公开连载这部小说了,作者是张扬。我们班上有一份《中国青年报》,报纸一到,因为大家都想先看,所以班长李涛就想了个办法,每天中午他来读报,愿意听的都可以来听,过时不候。《第二次握手》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听一段听完的。

当时看来,苏冠兰、丁洁琼和叶玉函这几位科学家的命运纠葛和爱情故事,也真是曲折动人。我曾经手抄过其中的几封信,并且在与故乡的同学通信时,模仿过它的语言句式,直到今天还记得。如“面对着重重困难和矛盾,我明白了自己是一个懦夫,明白了自己没有勇气去斗争、去摧毁那黑暗的、披上新式洋外衣的封建势力所强加于我们的镣铐。我只是希望在严酷的现实中寻一条缝隙钻过去,或是找一条小道绕过去。……”这是苏冠兰写给“亲爱的琼姐”的信中的句子;而“琼姐”写给“兰弟”的信,更是叫我激动不已,有好几次仅仅为了套用其中的语句,我不免为文造情:“我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在思念你!我之所以在学业上刻意勤奋,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恢复联系,或重新见面时,我的学业水平不至于比你差得太远。——我一点也不怀疑,我们一定能冲破人生大海中的重重激流、险滩,重新相会!一旦那个幸福时刻降临,我会怎样呢?也许我会哭,会笑,会兴奋得有点失常,要知道,我已经为漫无际涯的离别流够了眼泪……”不用说,此情此景,此言此语,正是非常适合我这个远离故土、远离了青梅竹马的伙伴而独处异乡的少年的心境的。“琼姐”的话似乎正是我想写给家乡的伙伴的话。当然,我更为他们的恋爱而感动。“琼姐”说:“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暮年,我都可以说,我的心,我的一生,是属于你的!一个人的爱情只有一次,只能有一次,也只应该有一次……如果万一是由于你不在人世了——写到这里我浑身战栗了一下——我就独身过一辈子了。……”这些话,现在看来,好像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爱情誓语,但在当时,我可是把它们奉若圭臬的。

一九七九年夏天,在我们高中毕业前夕,《第二次握手》的单行本出版了。叶小羽不知从哪里买来了一本(她办这种事儿总有办法),送给了我,作为毕业纪念礼物。她在扉页还写了这样几行小字:“愿君心君躯燃烧着热情,让我,我的身姿,我的容颜,常在君之心头。”

据说,这是十五世纪的“桦皮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俄罗斯情书。而我送给叶小羽的礼物,也是一本当时很流行的小说,女作家竹林的《生活的路》。我也在扉页上写了两句话,写的是苏格兰民歌里的“老朋友哪能遗忘,哪能不放在心上”。

《第二次握手》这本初版书,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想那《生活的路》,也该还在叶小羽的书架上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想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同样的,一代中学生也自有一代中学生的文学趣味。它们都明显地带着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烙印,或可敬可叹,或可笑可怜。回想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半夜里躲在寝室里,点着蜡烛,埋头抄写“手抄本”的情景;中午不休息而早早地来到教室,听副班长给我们读连载小说的情景……我不禁为我们那时的读书热情而感动,同时也为那时的好书的贫乏而难过。

一位外国作家和教育家说过,有些书,一个人如果不在童年或少年时代读到它,或不曾在童年和少年时为它动过真情,那么这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整个的精神就将是不健全、不文明的,是非常可惋惜的。我在想,我们这代中学生,可不就是从这样的一个充满“书荒”的年代里走过来的么!好在这样的年月正好到了我们这一届中学生为止了。在我们毕业不久,历史的航船驶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徐鲁,一九六二年生于山东胶东半岛。一九八二年开始创作。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海豚传媒策划总监。

同类推荐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历史的面孔(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历史的面孔(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历史的面孔》是曾纪鑫的文化散文精选集,也是“文化散文经典系列”中的一种。曾纪鑫是历史散文写作的重要作者之一,其作品《永远的驿站》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本书从帝王、大臣、思想家三个角度切入,选取了曾纪鑫文化散文的代表作,这篇篇目聚焦秦始皇、赵匡胤、曾国藩、李鸿章、朱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起落,文字通俗易懂,在艺术上有较高的可读性。
  • 与自己和好如初

    与自己和好如初

    本书是心灵治愈系散文集。关于改变、爱人、错过、失去和痛苦,这些也许是所有当下年轻人都苦恼不已的话题。不朽,用她那温柔、清澈而又带着忧伤的文笔,诉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给出了人生里种种问题的独特解答,帮助年轻人正视与接纳自己内心的敏感、不安和悲伤,找回流落的自己,与自己久别重逢,和好如初。
  • 银杏王

    银杏王

    “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尽之火

    无尽之火

    一名普通学员,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每夜都做噩梦,噩梦中他总被无穷无尽的洪荒怪兽所追咬,撕裂。一位老者从他记事开始,就会不断为他计划好后面的修炼计划。从一名普通的学员,他不断成长,各大家族,国家,人类,乃至大陆上的各种异族的天才们,都会和他一一碰撞。有一天,噩梦没有了,老者也不见了,一切都明白了,可是他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他用无尽之火,焚烧!天地都会在无尽之火中,涅槃重生!(粉丝群:128473692,欢迎大家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七侠下仙山

    七侠下仙山

    民国年间,诞生了七胞胎,他们如何救国救命的英雄事迹
  • 抢了勇者系统的咸鱼法师

    抢了勇者系统的咸鱼法师

    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死宅,本以为只是换了个身份和地点继续宅而已,但,一次充满了疑点的意外,把她逼出了新手村,在找回亲人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充满了疑点的系统,被刻意改造过的魔法体系,疑似真实存在的神明,以及,自身的穿越。身为一条咸鱼,明明只想无所事事地躺在家里,却始终无法如愿,到底该怎么办?
  • 千亿宠婚:温先生,要乖!

    千亿宠婚:温先生,要乖!

    沈偲欢单手托腮,说:“大醒,要不我们结婚算了。”闻言,边上服务生端上甜品的动作一滞,欲……
  • 所有的颜色

    所有的颜色

    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金色的。海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蓝色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红色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是黑色的。
  • 眼里有你有星星

    眼里有你有星星

    沈秋念坐在山脚下,她抬头望着无尽的苍穹,清秀的眉宇间凝着淡淡的愁:“我眼里的天空是粉红色的。我好想亲眼看一看真正的蓝天,我梦里的那片蓝天。”身边的少年看着她,眼角眉梢盛满了温柔的笑:“我陪你去找。”她惊喜地叫出了声:“真的?”少年抬头看着天,声音从未有过的认真,一字一顿,像是在许诺:“不就是一片蓝天嘛,我陪你去找。等着我,我陪你踏遍山河寸土,寻遍天涯海角,一定能找到。”她看着他,发现他的眼睛亮亮的,里面好像藏着星星。那一瞬间,她觉得,那星光仿佛坚定的誓言,日月可证,天地可鉴。远处星河闪耀浩瀚如海,仿佛盛着她的梦他的眷恋。
  • 星海I天国曙光

    星海I天国曙光

    浩瀚世界,群雄割据,世纪争霸,谁主沉浮!沧澜圣域,神圣女帝,圣域神威震苍穹!大千世界,五祖守护,无尽世界谁争锋!万界苍穹,神剑至尊,一剑可令万国朝!大道终南,天道轮回,琼宇万法无可畏!超越文明,科技圣城,纵观天下大世纪!人族少年意外获得神秘源石,自爱尔星球出发,闯向精彩绝伦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