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2700000039

第39章 李文倩:我的中学生活

觉醒的风暴

一个三十啷当岁的年轻人,一头浓密的黑发,阔脸,大眼,一只手用劲地插在裤兜里,在窄小的水泥讲台上晃动。踱步一圈之后,他捏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写完之后,他大声说,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要问你们的是,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他环视一周,见无学生主动作答,便指着前排的一个同学说,你?一个矮小的同学站了起来,他有一颗巨大的脑袋,故有时被同学戏称为“大头”。他羞涩地说:为自己。为自己?老师睁大了眼睛,继而咧嘴笑起来:读书为自己,长得白白胖胖的……

不用猜都知道,那个读书为自己的家伙,正是我;而那位颇具豪侠风格的年轻人,则是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他姓金。正是刚上初一的时候,一九九八年,世界在我的眼中,就是那个名为上花岔的小山村;尽管已经知道在我生活的天地之外,另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但我仍然相信,世上所有的富人和穷人,他们都一样在艰辛地劳作:过了年就是春天,大风起兮云飞扬,大家都下地种田,吆喝牲口的声音在风中传出老远;三四月里望天盼雨,五黄六月便发了疯,收豆子拔麦子干劲十足;快到秋天时,天高云淡,收获一年沉甸的疲倦或喜悦;冬天里必定要下大雪,有时大雪封山几十天,一出门鼻头立刻被冻红……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根本还不成其为“我”,世界与“我”是亲密无间的;所谓的“自己”,也不过是一种语言的模仿,根本还没有明晰的自我意识。然而,初二的时候,“觉醒”的时刻还是悄悄来临了。最为明显的标志,是性意识的觉醒,那无疑是一场剧烈的风暴。有关这一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我曾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

我始终记得那个阳光温暖的金秋午后,校园里白杨的叶子闪闪发亮,洒落一地阴影。

正值开学的日子,高年级调皮的男生围在你的周围,嘻嘻哈哈地故意说一些调皮的话,挤挤嚷嚷地相互推搡着。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人群之后默默观望着你:一身粉红色的上衣,粗黑的发辫垂至腰际;你满脸通红一言不发,呆呆地看着那一帮坏小子;之后,你嘤嘤地哭起来了,辫梢在你小小的背上微微摆动。

故乡的夜晚,寂静辽远,我在小屋的台灯下,痴痴地想你。想你委屈的哭声,粗黑的长辫和羞红的脸颊,那么美。躺在温暖的炕上,偷偷设计与你说话的场景、声音和气息,心中腾起一层薄薄的凄凉,小小的心脏怦怦直跳。母亲一觉醒来,轻轻问:怎么啦,还不睡?我答:想题呢。

山里的孩子,纵有万般情思,也羞与他人说;潮水袭来,复又退去,无声无息。而“风暴”的另一副产品是,我从此偷偷摸摸地开始写日记,虽时有中断,但至今已有十余册。

身份的反抗

二○○一年,当我和父亲抬着巨大的麻包,带着北山人特有的笨拙和无知,土里土气地走进榆中县第一中学高大的校门时,那种混合着憧憬、羞涩、恐惧与骄傲的复杂的感觉紧紧地攫住了我。我朦朦胧胧地感到,一条崭新的生活道路,正逐渐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一个承载着真理与美好的世界,必将为我所开启。我雄心勃勃。然而从山野里来的孩子,并不天然地适应新的环境与生活。开学一个月了,我还在为睡眠不足而头疼。上初中的时候,山里的学校,下午五点钟放学,只有住校的学生上晚自习。作业并不多,晚饭之后,很快就能做完。爸爸经常要到学校去,妈妈喜欢串门,哥哥已在湖南读书,我只有一个人自己玩。有时提根木棍,庄前屋后上蹿下跳,自命大侠;有时读书,不求甚解,摇头晃脑;有时作文,偷偷点一支香烟,学作家的模样;有时抓支毛笔,到处胡写乱画,弄得到处都是墨汁,名曰:练书法。晚上不到九点,通常就入睡了;如果是夏天,天一黑就睡。上高中之后,晚自习要上到十点;熄灯之后,宿舍里的学生还要吵吵闹闹一番,严重干扰睡眠。因此上高中时的前两个月,是我最难挨的一段时光,有时我甚至连书都不想读,心想干脆回家算了。

个人生活的不适之外,更有一种身份的焦虑;而这,则以一种更为集中的形式爆发了——

烛火闪烁,有人在各个宿舍之间来回奔走,伴随着巨大的争吵声和议论声。有人说:“××开学一周后才来,老师不批评他,反而对我迟到一次不依不饶”;有人说:“更气人的是,他说起那些县城的学生,即使成绩一塌糊涂,也总是和颜悦色;其他同学他稍微看不顺眼,就要大骂一通,完全是歧视我们农村来的”;有人接着说:“不就是××的家长给他送了礼嘛”……中学生们一个个慷慨激昂,提出要集体写一封信给班主任老师,表达大家的不满。而到了要写信的时候,大家都推说自己写不好,还是让高人来。推三阻四了一番,一位姓周的同学拿起笔写了起来,他是班上的活跃分子,喜欢写诗和散文。一位姓雷的同学也加入其中,在昏黄的灯光下与周同学一起推敲字句。信写完了,所有住校的男生都激动地签了名,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姓陈,也来自乡下,一头微黄干燥的头发,一脸土气的笑,经常穿一条肥大的裤子,走在路上,裤子迎风哗啦啦,像旗。他说:我不参加。这实在是让人扫兴的事,于是一致决定:班上所有的男生,以后都不许和这个姓陈的家伙说话。在此事件之中,我扮演的是一名“群众”角色,跟着大家激动,跟着大家愤怒,然后和大家一道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是高一下学期开学不久后发生的事,具体的起因是,一位开学一周后才来的同学,家在县城,因为他的家长给班主任送了礼,把他的座位调到前排去了。班主任平时就对来自农村的学生不怎么待见,遂引发了一场“公车上书”式的运动。班主任收到信后,选择了一种最令人不解的态度:沉默。大家一时都感到不知所措。但事情远没有结束,期中考试时,一位同学在考试作文中重提此事,首先在语文教研组的老师间引发“轰动”,继而其他教研组的老师也知道了此事。班主任大发雷霆,责令周同学“公平”地安排座位,他什么都不管了。有班主任愤怒的余威在,周同学在惶恐之余,“当仁不让”地实施“新政”,重新调整了全班同学的座位,竟一时风平浪静。

暴力与灰暗

在一篇题为《迷狂的拳头》的短小说中,我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小魏弯着腰,谁都不理,一转身脱掉了他黑色的夹克衫,“嗖”的一声飞到上铺的被子上。那黑色的飞鸟扑哧一落地,再也没有声响了。小魏攥住了那长长的毛发,那个圆碌碌的东西便向后仰去,撞在床栏杆上发出不够明晰的闷响,小张搁在床上的水杯摇了几下。那长毛下的圆东西终于发出了低低的声音,像夏日里慵懒的猫叫,哥,哥,我做什么了。哎呀,哥,哥,我错了。小魏不理他,脸上有了微笑,锃亮的尖头皮鞋蹦起来,踢中了长头发的下体部分。长头发缩成一团。窗子下面有学校食堂师傅摆弄锅碗瓢盆的声音,比平时更加响亮。小张立在铁皮箱子边,喝水的罐头瓶子漏出水来,滴在水泥地板上,像春天的花朵慢慢绽开。微笑僵在脸上,成了一个伪装,小魏的身体继续摇晃。高低床架子一次次发出咆哮,像是要打破这寂静的黄昏。长长的尖头皮鞋,和着呼哧呼哧呼吸的节拍,在很久没有拖了的水泥地面上舞蹈,持续地做不规则曲线运动。

有关校园暴力的这一节描述,运用了文学笔法,却是我所亲见的。上高中期间,我尽管没有参与过打架斗殴事件,但对此类“残酷青春”事件,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这些看了几部港片的小混混,拼起命来有一种罕见的疯狂,存放在宿舍的刀具有一尺多长,明晃晃得耀眼。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热衷于“当大哥”;而到高二高三时,打架事件的频率也就慢慢降低了。

校园暴力之外,笼罩在中学校园中的那种灰暗的气氛,现在想来仍让人憋闷。在我三年的高中生活中,除了压抑,几乎没有任何值得追忆的趣事。周末时,有时和同学到县城边上去。若干年前,那里曾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但当我们到时,水早就干了,只有满沟青黑的石头。周围是农田。那时,面对着空空的河谷,和同学谈到未来,总感邈远难测,不免感叹一番。几年以来,我对中学都有一种类似仇恨的情绪,我甚至根本不想提到它。大学毕业时,与周围多数同学的选择不同,我坚决不去中学当老师,最终选择了读研。我始终记得那种近乎自虐式的学习方式,没有任何乐趣可言。那时午饭之后,班上的同学都不愿在宿舍睡觉,怕耽误了学习时间。但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又让很多同学疲惫不堪,于是正午时分的教室,常常出现这样的景观:疲倦的学生们终于支撑不住了,趴在课桌上呼呼入睡;阳光破窗而入,照在他们东倒西歪的身体上;课桌上,高高的一摞书刊,有些凌乱,是各式各样的参考资料。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位高校在职硕士谈起中学教育,我问他现在应试教育是否有所改变。他的女儿刚参加完高考,他说:没有,愈演愈烈。

李文倩,男,一九八五年生,甘肃榆中人。二○○四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后转入该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研究生。

同类推荐
  • 诗路

    诗路

    米成洲是一位活跃在网络诗坛的著名诗人,其诗作注重意象的铺陈,托物言志,独树一帜。诗人关注现实,用诗歌提炼生活的情感,哲思凝重,开阔大气。米成洲自始至终坚守内心一方纯净的土地,用灵魂滋养着诗歌的根须,用勤奋、执着的笔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诗歌画卷。关注现实,是《诗路》的主要特点之一。诗人米成洲用细腻的目光观察生活,拒绝思想上的庸俗、低俗、媚俗,在诗歌创作中坚守文学的高雅,给人带来了一道清新的风景。
  • 萧红评传

    萧红评传

    萧红,以《生死场》《呼兰河传》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萧红在世界上仅生活三十一个春秋,但她以炽热的生命之火,熔铸出了近百万生动清丽、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萧红的笔端,始终闪动着现实主义的风采。这为她在国内外读者心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本书叙述了萧红那令人叹惋、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文字细腻、精致,对传主不同时期心理的体察精到、入微。同时,本书作者在全面占有大量而翔实的史料,以及丰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良好的学术训练,以独到的眼光予以观照,澄清了此前萧红研究中的诸多讹误。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苦路人影(蠹鱼文丛)

    苦路人影(蠹鱼文丛)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孙郁所写的一组学术随笔的结集。全书着眼于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坛人物,并以宏阔的视野将古今中外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进行多维度比较,从而提出了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给读者以启示。体现了学术含量和理论深度。
  • 洛阳桥传奇

    洛阳桥传奇

    《洛阳桥传奇》讲述了一千年前,洛阳江上恶霸乡绅垄断船运,阻止建桥;蛇妖龟怪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天庭仙界“文曲星下凡”的蔡襄身负家仇民怨,从小就学武修文,希望能为洛阳江边的老百姓除掉二害。为此,蔡襄日夜勤学苦练。后来,他进京赴考当上了高官。为了筑桥除害,他回到泉州当官,坚持与魔界妖怪、恶霸乡绅作战,最终消灭了二害,并为泉州老百姓建造了洛阳桥,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传奇》涉及人物形象众多,采用3D纸偶形象,非常逼真,再现泉州人民不畏艰险,用智慧和汗水建造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的历程。
热门推荐
  • 太上洞渊神咒经

    太上洞渊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反派修真日常

    反派修真日常

    被自己宠爱了十年的继母妹妹亲手推下天台之后,乔幼雪竟然魂穿到了修真世界之中,更令她想不到的,这世界竟然是绿茶妹妹最近在追的一个小说的书中世界,而她竟然魂穿成了书中与她同名的大反派!不过为什么反派都这么美貌,长着一张好看的脸肯定很容易办坏事吧。乔幼雪发誓,重活一世,绝不做任人摆布的傻白,而要做又美又狠的反派!
  • 个人日常随记

    个人日常随记

    个人随记,记录自己平时的感想,记录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
  • 命运之魔途

    命运之魔途

    原始蛮荒,魔兽争霸。天灾莽牛出没之地,天降灾难,山崩地裂;嗜血魔熊,暴戾凶残,怒则流血万里;不屈天蛟,反抗天命,杀戮四方,万灵闻风丧胆……弱小人类,生而为食;天地怜宠,造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守护,人类变成天地宠儿,吸灵气,霸蛮荒,万年后人类成强族,进入荣耀纪元,魔兽忌惮。于是九大魔主率百万魔兽大军进攻人类,两败俱伤,人类文明衰落……荣耀纪元起,五千年来,一代代人族强者以身卫道,以血铺路,人类文明渐渐崛起。然,时过境迁,强者作威作福,弱者沦作腹中食……亿万人生活黑暗,不知明日在何方,不知未来有无希望……直到一日,天降神蛋,魔神出世,一念碎山河,一怒断苍天,人族迎来曙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范狐狸的小尾巴

    范狐狸的小尾巴

    当橙子小姐碰上范狐狸,她的眼睛里泛着星星。从此,橙子小姐天天缠着范狐狸,两个人开始一段新的故事。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上最想保护的人,幸好,他们没有错过。“你的眼里全是星辰大海。”——范思辰“我喜欢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陈思甜
  • 玄黄宝鉴

    玄黄宝鉴

    传说海上有三仙岛,曰蓬莱,方丈,瀛洲,钟灵毓秀,人人为之神迷,千百年来无一人访得其踪迹。然而,世间依然有一些执着于求仙问道的人仍时时刻刻牵挂着那个遥远的梦……
  • EXO:年轮

    EXO:年轮

    数着一圈圈年轮,我认真,将心事都封存、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修改一次次离分。我承认、我幻想过永恒、可惜从没人陪我演这剧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一本剧本,有自己的男女主角,也有一人的独角戏。谁、又曾给予我永恒,谁,又陪我演这剧本。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大家还是对国情缺乏了解。在天朝,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如果有5000就跑赢九成的家庭。但他们往往还觉得收入太低,希望政府帮他们从富人那里分一杯羹。事实上,统计清晰的显示:他们自己就是富人。换句更简单的说法,能上围脖的很多收入已经是top10%,但其中绝大部分顶多觉得自己勉强中产。回应一下质疑:如果国人人均月收入真有5000,那么一年6万,中国13.5亿人口,总数已经有81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GDP8成水平。再加上同比例政府收入和资本利得,全国GDP将会超过150万亿。是目前水平的三倍,也超过美国50%。
  • 谁能渡我

    谁能渡我

    这一世,立誓逍遥,佛又如何,魔又如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这一世,我必主宰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