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2700000011

第11章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

如果一旦穿越回明朝当军人,做横刀立马的将军,自然是无比盼望的。然而要成为将军,在明朝也是不容易的。明朝将军的来源,早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的将军,也就是明朝开国名将的后人,靠着家族爵位的世袭一步到位。另一种就是草根出身的将军,也就是本身是个士兵,通过屡立战功,最终走向将军的高位,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容易的。

最不容易的,自然是从小兵干起的那种。穿越成这一种,首先就要先从小兵干起。而要干好,就要首先了解明朝建国后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的军制,叫卫所制。按照官职等级的划分,最高军事机关叫“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设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五个都督府不相统辖,分别管理京城以及各地的军队。地方各省的军事长官,叫做都指挥使,指挥使下面,就是基层军事单位卫所。卫所中的“卫”和“所”,其实是两级军事单位,卫的士兵总数为5600人,管辖五个所,每个所的人数在1120人。卫所的最大特点,一是军事保障自给自足,国家划拨给卫所土地,称为军屯,军队除了操练之外,还要耕种土地维持生活。卫所的成员除了士兵外,还有士兵家属,称为“军户”,属于世袭当兵。划给军队的土地,则称为军屯。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军费开支,而且可以保证维持数目庞大的常备军,军屯的生产更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按照朱元璋的话说,就是“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粒钱粮”。二,则是确保军队的绝对忠诚,卫所制度确立后,军队的权力也被拆分,五军都督府虽然是军队的最高机关,但是都督府对于军队只有管辖权而无调度权,统兵打仗调度军队,要有文官负责的兵部来执行,没有兵部的命令,调动百人以上军队就形同谋反。而一旦遭遇对外战争,明朝军队的集结,则是通过向各卫所调兵的方式,再给予统兵大将带兵权,称作专征,虽说打仗的时候在一块,但打完了仗后,参战的士兵,哪个卫所来的回哪里去,相互间不相统属,比起唐朝同样性质的府兵制来,卫所对于士兵的控制力更强,既保证士兵的战斗力,也能杜绝将领培植私人势力。所以终整个明朝,军队始终保持着对中央集权的绝对拱卫,除了由藩王引发的“靖难之役”外,从未发生过地方军事长官脱离中央割据自立的事。而在这套制度下,明朝军队的总人数,也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记录——洪武年间在册的军队总数,多达一百八十万。

而如果你穿越成为卫所制度下的一个士兵,那么在明朝的户口本上,你的户口写的就是“军籍”,和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普通老百姓的户口叫“民籍”,是归明朝“六部”中的户部来管辖,而你则是由卫所所属的都督府来管辖。如果你入了军籍,那你全家都是军籍,而且世代不能脱籍为民,可谓一人当兵,全家都是兵,而且代代都是兵。你的家属,就被称为军户,家里当兵的你,被称为正军,你的儿子,则被称为余丁。如果“正军”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了,那么这个名额就由这个家中的“余丁”来继承。如果说这个家庭所有的人都牺牲了的话,那么这个家庭的军户名额,就需要从这个家庭的籍贯所在地,重新找一户家庭来递补。而在待遇方面,军户家庭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国家会划拨给军户家庭私田,由军属来耕种,并按照户部的赋税规定缴纳赋税,但家中当兵的“正军”,却要去耕种国家的土地——军田,军田产权属于部队,早期由士兵耕种,后期因为士兵逃亡过多,主要招纳流民耕种,需要缴纳规定的赋税,其实就是给国家当佃农,公田的收益,就是明朝早期军费开支的主要来源。同时,军丁还需要负担戍守京城的任务,一旦被选中了,那么每年农忙过后,就要调度到京城守卫,路费要自理,而且要到第二年农忙开始前才能回来,可谓来回折腾。

而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在这个体制下的艰辛是很多的,首先是任务重,明朝卫所制规定,边境上百分之三十的军队用于作战,百分之七十的士兵用于种地。而在内地卫所,通常是百分之八十的士兵用于种地,百分之二十的士兵用于作战。虽然明朝早期设定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考核制度,定期就要抽调考核训练,还要给予赏罚,尤其是作战部队成员,通常都是考核中的优秀者。但是绝大多数的士兵,日常的主要工作还是种地。而且即使是种地,受的盘剥也是极重的,你家里的地,要按照民田的赋税缴税,而你工作中重的地,要按照比民田高得多的税,向部队缴税。另外定期还需要抽调服役,到京城值班。一旦遇到战事,如果你编入了作战部队,更需要按照命令开赴边境,执行保家卫国的使命。

而随着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卫所制也出现了大问题,其中直接的问题就是:军队的士兵和土地大量流失,被划为了私产。士兵的流失,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土地兼并,大量本来属于军户的私田,被豪强地主以及军队将领,用各种名目私吞,军户没了地,却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最后没办法只要跑路。同时正军所负担耕种的军田,也容易被当地军事将官吞并,原本给国家当佃户的士兵,变成了给将领自己家当佃户。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士兵的地位更加底下,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擅自调动一百名士兵就形同谋反,可到了中后期,士兵们经常被调动,给达官贵人家里干私活。没有了土地经济的保障,士兵人员也严重缺编,经常是账册上有数目庞大的士兵数量,仔细一查对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且仅有的士兵,也经常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此一来,曾经横扫天下的大明军队,就变得越来越不给力了。明朝战斗力的退化,从中期开始局面就非常严重。比如“土木堡之变”后,名将郭登临危受命,担任边防重镇大同的总兵。到任后才发现,按照账册,大同原本应该有兵马八万多,实际却只有一万多。边防重地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可汗阿勒坦发动庚戍之变,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当时号称明朝最精锐的十二团营,却多些老弱残兵,根本不敢迎战,逼得明王朝无法,只得假装媾和拖时间,等着各地增援部队赶来了,这才把阿勒坦逼退。

而相比于卫所制的这些问题,对于士兵们来说,卫所制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它的僵化,在这套制度下,将领的后代永远是将领,士兵的后代永远是士兵,当兵的种地打粮或者修墙铺路,都基本上很难出头,除非是战场上立了大功,可具体到卫所里,进入作战部队的几率,在边境是百分之三十,在内地是百分之二十,进了作战部队,碰到立功机会,也同样是困难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没积极性。随着明王朝的演进,越发失去保障且没有积极性的明军,战斗力也一度直线下降。

所以如果穿越到明朝,成了一个普通士兵,那么在卫所制的体制下,出头最终成为名将,一般都是很难的。相对而言,最容易出头的,却是在明朝中后期的一种新制度下——募兵制。

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每当国家传统军事制度世兵制走向衰落的时候,募兵制就开始地位渐重,然而对比唐宋各朝,明朝的募兵制却也有其自己特点,首先是虽然募兵制,形成了以将领个人威权为核心的军队,但没有任何一位建功立业的将领,可以威胁到国家的威权,这点和唐朝藩镇割据时代的骄兵悍将是不一样的。明朝封建体制的成熟之处正在于,他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管,对募兵施行监督,既确保军队打胜仗,又确保军队的忠诚。

明朝的募兵制度,从建国早期就有,比如明朝洪武年间,就有地方卫所招募民壮,用于边境防御,明朝正统,景泰年间的土木堡之变以及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明王朝也多次以国家名义招募壮丁,参加对瓦剌部的作战。然而那时候的募兵,还处于附属阶段,一般都是招来了打仗,打完仗领钱回家,并非明朝常备的军事制度。募兵真正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是在明朝弘治(1487年—1505年)年间,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颁布了《佥民壮》法,规定各省必须要从民户中,抽调精壮百姓为民壮,这些人平时训练,战时若有需要参加战斗,作战经费由朝廷划拨,立功有赏。严格意义上说,民壮和募兵还是不一样的,民壮是一种民兵组织,其成员身份,也只是临时壮丁,而非正式国家军队,然而这个法令的颁布,却为明朝中后期大规模募兵奠定了基础——募兵的选择范围,主要就是以当地民壮为基础。

而相比于民壮的民兵身份,募兵的成本显然要高的多,一旦招募为兵,就要按月发军饷。而在这之前的朝代,募兵之所以容易造成悍将割据,主要由于募兵是由将领主持,选进来的兵,自然就成了将领自己的兵,日久天长,这支招募来的部队,就成了将领自己的军队。等于是拿着国家的钱,养了自己的兵。这种傻事明朝显然是不干的,从头到尾,明朝募兵有有一套严格的审判程序,地方官是没有权力私自募兵的,每招募一支新军队,都需要朝廷批准,并且由朝廷派专人主持,这支军队成立后,其监管也是相当严格的,虽然部队由武将带,但上头有文官统帅,部队里也有监军督查,相互间互相制约。因此再强悍的部队,也无法割据自立。

而对于士兵来说,募兵的好处,自然要好过卫所制,首先是利益保障,要让士兵打仗,就要真金白银的给钱,然后是升官机会多多,虽然少不了腐败,但要想升官,就需要有实打实的军功,一个数据就可以佐证,在明朝中期之前,明朝有名的军事将领,特别是武将,绝大多数都是世袭官X代出身,由中下级军官升上来的少之又少,士兵出身的则更少。而募兵制下,由士兵出身,最终成为方面大将的,却绝不止个例。比如抗倭名将邓子龙,就是以平民身份应募,在节节立功中,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募兵机会大,但也要分成为谁的兵,虽然明朝募兵管理严格,但军队要想打胜仗,关键还要看将领,所以跟对人就显得尤其重要,明朝带有募兵性质的军队,通常会被外人以将领姓氏代称,称为“X家军”,以嘉靖年间为例,北方大同总兵马芳的军队,被称为“马家军”,南方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和“俞家军”,而辽东李成梁的军队,则被称为“李家军”。这几支部队,都是明朝募兵制下的模范军队,如果真穿越到这几支部队里,哪怕是个普通小兵,只要好好打仗并且能幸运活下来,横刀立马当将军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放在募兵制度下的具体部队中,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出头的机会,既比卫所制下简单的多,也要大得多,只要是刻苦训练,奋勇作战,就有机会出人头地。而放在名将统帅的募兵制军队中,士兵要向熬成将军,首先要成为一类人——家兵。所谓家兵,就是一支募兵制军队中,带兵将领亲自挑选军队中的精壮,组成的贴身嫡系将领卫队,人数通常不多,作用却极其重要,而且升迁的机会也足够大。通常被选为家兵的士兵,都是将领绝对看重信任,并且引以为心腹者,甚至表现好的家兵,不但有可能升官,更有可能被将领引以为接班人。比如嘉靖时期的大同守将马芳,他就有一支百人的家兵部队,这支部队除了在作战中担负他的护卫任务外,还担负着战前侦查,警戒等任务。辽东总兵李成梁,也组建了他的李府家兵,并且在他退休后,由他的儿子李如松继承,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的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遭到倭寇数倍于自己的军队围困,关键时刻正是李府家兵们奋勇作战,保护着李如松成功杀出重围。一旦成为家兵,不但有极高的军事待遇,还有额外收入,比如李成梁的家兵,拿着高工资不说,辽东屯垦的土地,也被李成梁按照人头,分配给他们,几乎每一个家兵,都有良田一片的大地主。然而有时候,太高赏赐反而是反作用,还是以李成梁家族为例,到了万历晚期,昔日横扫天下的辽东铁骑早已腐化不堪,在努尔哈赤崛起辽东后,很快被打的稀里哗啦。

相比之下,在募兵制的制度上,贡献最大的明朝名将当属戚继光,相比于明朝其他将领的募兵,戚继光最大的不同点是:其他的将领都是靠其个人的威信恩典,来维持整个军队的战斗力。戚继光却认定,制度比人更靠谱,他所打造的戚家军,是一支无论他在于不在,都能依靠严格的制度与坚决的执行力,从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决死的勇气,顽强的斗志,一往无前的精神的军队。他最终做到了。戚家军的特点,首先是条令格外严格,如果穿越进了戚家军,从做士兵角度说,也许是最苦逼的,因为其训练内容及其细化,比如练武艺,训练的时候,基本的格斗技术,都是俩人一组拿着木制兵器对练,你要被人家打趴下了,不但要扣工资,还要被惩罚加练,你如果打趴下了对手,则会涨工资,涨完工资后,会安排更厉害的战友和你对练,如果不幸被打趴下,照样扣工资。另外诸如骑马,射箭等各种军事技能,不但每天有严格的训练,按月更有严格的考核。戚家军士兵的基本月薪,大约是五两白银,本身就不高,如果你日常训练表现不好,那更可能连个零头都拿不到。

除了训练苦外,戚家军更要命的是他的惩罚制度严格。戚继光的惩罚方式,除了犯下罪大恶极的罪过要杀头外,其他的罪过,主要就是罚款和打板子,但规矩极其多,比如不许在军中赌博,不许奸淫掳掠,不许泄露机密,作战的时候,听到号令不敢前进呢,战后也要秋后算账受罚,没接到命令就擅自冲锋的,就算立了功照样要受罚,当然也有比较宽容的一面,如果士兵是犯的小错,而且又是初犯,可以免于初犯,但一旦再犯,就要加重处罚,不过有五项过错,就算是初犯,也绝对要重罚的——赌博,奸盗,泄密,杀人,谋反。一个纪律不好的士兵,如果放在戚家军中,就算没死在战场上,罚也能被罚死。

当然,为了士兵不被罚死,在选兵上,戚继光也有严格的规矩,有可能被罚死的士兵,在选拔的环节里,大多都被淘汰了:在衙门里做过事的人不要,性格暴躁的不要,相貌油滑的不要。甚至有城市户口的,在城里打过工的也统统不要。戚家军招人的时候最容易面试通过的,是那些性格憨厚,身体强壮的农民。所以如果穿越到明朝,想要入选戚家军,这些条件一定要牢记。

当然,仅靠严格的惩罚,是不足以让戚家军横扫天下的,其实仔细研究一下戚家军的制度就会发现,只要好好干,在戚家军里不但发财容易,升官也是大有希望的。

戚家军最被后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奖励制度,奖金最丰厚的奖励项目,就是戚家军每年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的初二,是戚家军搞大比武的日子,也就是所有的士兵在每年的这四天,都要接受军事技能的考核,而且还要根据考核的成绩排出名次,差的扣钱,好的奖励,如果你能在考核中表现突出,不但可以拿到大笔的奖金,而且还能成为军官的培养对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考核中排名第一的士兵,会拿到这次考核最高的奖金:五百两白银,如果一个士兵,可以在每年的四次考核中全都拿到第一,那么获得“大满贯”的他,总奖金高达两千两,按照汇率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今天一百二十万快。考试考的好,在戚家军里混成百万富翁绝不是神话。当然戚家军也不止重考试,打仗的时候,如果你杀死一个敌人,就可以奖励三十两白银,折合人民币一万八千块。如果作战的时候,在冲锋命令下达后你冲锋勇敢,也可以获得十两白银的奖励。另外每次打完仗后,缴获的战利品,也都折合成白银由士兵们平分,只要打胜仗多,奖金也就多。惩罚严格的戚家军,其实发财机会多多。升官的机会也同样多,戚继光是极重士兵提拔的,每次战斗后,都要把作战勇敢的士兵统计在册,只要能够持续表现良好,很快就能获得升迁。看看明朝中后期的将领名目就可以看到,万历年间的武将,由士兵身份成为将军的人,戚家军出身的占了很高比例。比如抗倭名将吴惟忠正是此例。

而这也正是戚家军强大的原因,严明的军纪,公平的赏罚,严格的管理,另外还有一条,就是坚定的信仰,戚继光极其重视思想教育,不但把忠君思想,编成文盲都能听得懂的歌谣,在军营里传唱,同时每支部队都设立了战旗,战旗上绘有不同内容的图腾,作为军队的标志,把忠君的思想,几乎渗透进士兵的骨髓。他的这些带兵奥妙,都写入了他自己的军事著作《练兵纪实》中,晚清军事家曾国藩等人练兵时,也从中受益颇深。在明朝当时,这套新军事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效用,嘉靖后的隆庆,万历两代,由于张居正改革实现了国家的富庶,明朝有了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募兵,同时考成法的推行,增加了官场效率遏制了贪污腐败,因为明军的武备也为之一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时代,明军可以获得全线大捷,军力强大正是基础。

而在尝到募兵的甜头后,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明朝募兵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卫所制下的士兵,越来越多的都弃之不用,尤其是北方边防重镇,基本都用募兵来镇守,虽然明朝严格的监管体制,有效杜绝了募兵制可能造成的将领专权,但另一个问题又浮出水面:募兵的效果打了折扣,监管过多,所选士兵的质量也就下降,除非是遇上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否则如果摊上一般的将领,那可以说白花钱。晚明面临辽东后金和农民军起义的重大压力,募兵的比重也大为增加,可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笑话,经常是士兵招募起来,拿了赏钱后立刻一哄而散,等于是被白坑钱,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还是因为明朝严格的募兵监管,与明朝政治体制的清明程度息息相关,如果遇到政治严重腐败,效率极其低下的情况,募兵的结果,也基本是无用功的。因为募兵由中央派员主持,派来的如果是庸才,自然招不到好兵,募兵的钱是由国家发放,如果摊上层层克扣,最后拿到士兵手里的杯水车薪,当然没人买账。即使赏钱丰厚,如果执行募兵工作的人收黑钱,招进来的全是酒囊饭袋,那花了钱等于去送死。而更大的隐患却是,募兵越来越多,军费开支自然越来越大,等到了国家经济难以承受的时候,国家必然破产完蛋。明朝晚期,国家军费开支每年高达近五百万两,即使如此,军饷还经常拖欠,就算是辽东这种身负抗击后金重任的前线,军饷也不能保证按时发放,一般都是过几个月补齐,像其他地方自不用说,拿不到工资的士兵,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也只能干一件事——造反,最终灭亡了明王朝的李自成起义,其百万起义军中,相当一大部分都是原明朝军队的士兵,好多都是因为拿不到工资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而且随着明朝募兵越来越多,许多募兵的军种,其实也越发失去了效用,反而成了财政负担,晚明也曾多次裁减军队,减轻负担,但裁减的结果,也是把这些士兵,在生计无着的情况下逼上了造反的道路。亲手把明朝送上死路的李自成,其本人就是被裁撤的驿卒。明朝最后的灭亡,或者可以这么说:是被本来担负保卫他的军人反水,最终送上了绝路。

同类推荐
  • 崛起古今

    崛起古今

    当你有能力改变历史,但是需要透支生命你愿意吗?
  • 衍圣传

    衍圣传

    他虽不是女儿身,但皇帝誉其“才貌冠天下”。他虽不是明朝遗臣,但梨洲先生称其“若生明末历史改也”。试看他,如何以绝世才华,醉枕江山......欢迎加入(书友群)山东逍遥阁文学畅谈社473253476
  •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重生三国我为皇

    重生三国我为皇

    出生于道门世家,一心求道却意外身亡。穿越到了三国时期,阴差阳错的投胎转世重新做人,拜师王越,与赵子龙称兄道弟切磋武艺,学艺司马徽和卧龙雏凤共论风云。一介卑微如何在乱世中站稳脚步?虎牢关下如何舌战温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天下不止姓刘,还可以姓韩!看我如何在乱世中谋得一份天地...
热门推荐
  • 小沫和小西

    小沫和小西

    年少的我们曾以为相爱的人能到永远,但我们相信情到深处一起听不见风中的叹息。谁知道爱是什么,短暂的相遇却恋恋不忘。眼前的人给我最信任的依赖,旦愿你被温柔对待。我们的学生时代恋情。
  • 红娘来袭请躲避

    红娘来袭请躲避

    月老求助?没门!帮忙扯红线?窗户都没有!月薪过万?月哥快坐!有事好商量嘛!(某女无节操妥协!)什么!金主居然看中自己了?没事没事,问题不大!什么!人家家长要求提前订婚?冷静冷静,问题不……某女一巴掌呼飞脑子里的自我催眠的小天使,冷静个毛线啊?她什么时候见过那几个小屁孩的家长了?怎么就要订婚了呢?谁能来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啊?被这几个小鬼头折磨不说,人家是金主不好找麻烦!现在居然都要订婚了!妈的!她不过就是想扯几根红线赚点外快而已,不至于要卖身吧?
  • 无敌邪圣

    无敌邪圣

    通常死过一次的人总是能够创造奇迹。苏然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少年,但他持刀闯乾坤,无论仙神,照杀不误!天若不公,他灭天!地若不厚,他灭地!直到星不暗,月无缺,日普照!
  • 凝墨之无敌系统

    凝墨之无敌系统

    “那你就叫凝墨吧。”“主人,我将带你大杀四方,走遍天下!”从此,修炼功法在手,天地悠悠,范冰冰一个月收入1.5亿?我一天5个亿!我得儿意地笑,得儿意的笑,嘿!
  • 足坛最强大腿

    足坛最强大腿

    请问,最后的点球你为什么让给队友,从而错失了连续五场联赛上演帽子戏法的机会。万楚:可以进,但没必要。……足坛最强大腿了解一下,想拿冠军?来,抱好。
  • 太阴之山,凰飞惊羽

    太阴之山,凰飞惊羽

    她是北遥国护国侯府大小姐,虽在护国侯府内混得不好,却是天下武学第一门派掌门的唯一一个女弟子,南凉国南王殿下是唯一的师兄,北遥国北王殿下是从小玩到大的损友。因认人不清,她被人渣青梅竹马与心机女联手逼下千丈崖。千丈崖自古无活人到过底,她却捡回一条命,还与神医和冷王成为至交。相处下来,她不断发现自己身上的种种谜团,就连身世也成了问号。为求身世,不慎被封印了功力,成了整个青璃大陆的笑柄。与冷王协议成婚后,下千丈崖,闯无边丛,探莫斗海,修身,治国,平天下!六族皆有好友,四海之内随处为家!可是,爱与恨,成了她与冷王渡不过的劫。面对种种困境,她将如何选择?
  • 髅篁

    髅篁

    世界的开始至结束。神界,冥界,人界,灵界,翼界,妖界神凰族,天龙族,水族他们是否真的存在。各界的相爱相杀又会发生什么。
  • 没关系,我们都一样

    没关系,我们都一样

    我相信许多年以后,总会有人提起;“当年师哥说过的,这些都没什么。原来,真是这样!”是的当你感觉人生没那么如意,当你对自己的表现没那么满意,当你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请记得对自己说,没关系,我们都是这样,慢慢长大。
  • 落花生

    落花生

    本书为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经典散文选集,精选收录《空山灵雨》《山响》《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地山散文精炼隽永,质朴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异域色彩,是广大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其中,《落花生》入选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