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6500000020

第20章 没有2012!

每天都要抖一抖

通常到了3月,日本人都会变得非常开心,因为可以成群结队去赏樱花了。但不幸的是,2011年3月11日,对日本人来说不再是开心的日子,而是极度惨痛的回忆,因为东日本9.0级大地震了!

其实只要一说起日本,大多数人都会立刻想到这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什么地震、山体滑坡、海啸等等等等,就连日本人自己似乎也早已对这一切司空见惯,日本电视节目上方就经常时不时地出现一行滚动小字:xxx地发生了xx级地震,请做好防震准备等等,看这玩意儿就跟在中国看天气预报一样平常。

日本人正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生存环境下养成了几乎渗透到血液里的防灾意识。除了国家规定的各种防灾纪念日外,日本人关于防灾的各种演习、训练、宣传也极其频繁,有时候排场大一点的还把客居的外国人也组织过来一起接受防灾安全知识教育。日本公园里随处可见的铁皮屋其实就是防灾仓库,里面储藏了各种工具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更别说什么房屋、桥梁,都要各种加固。在这样严谨周到的防灾工作下,日本人面对灾害的心理素质可谓大大提高,您爱怎么震就怎么震,反正每天都要抖一抖,抖着抖着也就习惯了,要是哪天岛国真不动了,估计才会无比恐慌。

类似这种级别的地震,日本最近100年还发生过两次,分别是关东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让日本的法西斯统治者认识到日本国土狭小而且自然灾害频发,必须加紧侵略战争,否则到时候真被海水给吞了就晚了,所以从1923年开始他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可怜了中国善良的老百姓,一直把日本当做现代化的“老师”还不停地捐钱给他。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也是影响很大的一次地震。阪神是神户地区当时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城市,华丽丽的大都市被可恶的地震骤然扫过,竟一下子就成了废墟!这里居住了将近105万人,早上地震发生时大家还在熟睡,多可怕!一下子死了6500人!

然而,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了,伴随着海啸,连带着核辐射一起杀来。就算每个日本人都是“淡定帝”,面对如此场面也都一时淡定不起来了,大地摇晃、海水呼啸,核电泄漏,像极了《2012》里的世界末日。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日本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灾害,不是因为它的强级地震,而是可怕的核辐射。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受到原子弹袭击的国家,可想而知他们对核辐射的恐慌和后怕那肯定是大大的,这次地震所带来的灾难和心理阴影都可能再次激起他们在二战中有过的伤痛,这不是伤口上撒盐么?毕竟军国主义再怎么嚣张,日本老百姓还是无辜的。

但即便如此,日本人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行逃亡和生存,以至于我们看到他们对震后的反应对比汶川地震时咱们的人心惶惶而感到极度不可思议。当天地震,第二天电视台仍旧该放动画放动画,该放电影放电影,好像完全感觉不出来这是刚刚经历了生死一线的大地震,他们没有抢水,没有抢盐,也没有出现什么“跑跑”,他们相信政府宣传的一切还在可控制范围内,虽然人们不一定真的信任走马灯式的内阁,但他们抱团的决心,让人觉得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强大到令人敬畏。

面对日本的遭遇,中国人再次选择祈福、赞许和资助,似乎那一刻我们又像1923年的中国人一样放弃了所谓的仇恨,又再一次开始以德报怨。不为什么,只因为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却依然做着顽强的抗争,不管是汶川的中国人还是东京的日本人。

这一时刻,日本“神”一般的天皇再次以光辉形象出来呼吁百姓要保持冷静,顺便强化一定能够渡过难关的信念。本来应该卸任的首相也因为地震没有下台,以不怎么受人待见的形象准备抓住契机扬眉吐气一把。岛国的子民们更是懂得祸兮福所倚的道理,正如《日本沉没》中所说的那样:“每经历一次战争和地震的灾难,日本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从而大踏步地前进一步!”战争的炮火、经济的低迷、地震的袭击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日本神话般的崛起!

菊与樱

2011年3月间的这场大地震毁了家园不说,还大大扫了日本人赏樱花的兴致。说起樱花,本来大多数中国人都毫不怀疑地认定日本的国花就是它!直到一本叫做《菊花与刀》的书出现,彻底混乱了中国人的逻辑,日本人到底是崇尚菊花还是热爱樱花?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争的,因为日本压根就没有什么法定的国花!只不过菊花得到了日本皇室的认可,然后就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皇家徽记,所以在皇室器具及日本国徽上总能找到这个由16瓣匀称花瓣组成的金黄色菊花图案。而樱花则是日本平民大众心目中的骄傲。就好比中国古代帝王的衣服上绣了条金灿灿的飞龙,你一介草民敢依葫芦画瓢绣一个吗?皇室作为“神”的后代自然要“搞特殊”才方显与众不同。

当然,这也不是说樱花在日本的地位比菊花低,恰恰相反,樱花似乎更讨日本国民喜欢,也更能折射出日本民族的精神内涵,她的人气不知道要比菊花高出多少倍。

樱花的花季是3月至5月间,由南往北依次盛开,全日本最早可以观赏到樱花的是冲绳岛,最姗姗来迟的则是北海道的樱之花,由于樱花只开那么短短的七天,所以一些樱花“控”们甚至不惜投入大把大把的钞票循着新干线列车从南到北一路追赶盛开的樱花,参加日本各地的“樱花祭”。

这“樱花祭”可不是杀猪宰羊、烧香拜佛的祭祀,当然也不像黛玉葬花那样哭哭啼啼,它纯粹只是一场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赏花活动。这个时候你爱怎么穿就怎么穿,越花花绿绿的越喜庆,然后成群结队去赏樱,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抢”一块好地皮,铺上各式毛毯划“地”为界,再摆上自家带来的美酒佳肴,边吃边赏花,一向追求高效率的忙忙碌碌的日本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最放松,最舒坦。

据说日本人的这一习俗和其固有的さ神信仰有关,樱花在日语中叫“さくら”(读作SA-KU-RA),而传说中日本便有一个叫做“さ神”(读作“萨神”)的山神,日本人“进化”为农耕民族后,萨神又“兼”起了田神一职,负责掌管谷物,每当插秧的时候它就会下山到民间溜达一圈,巡视一下,等结束后又返回山里。“くら,座”(读作“KU-RA座”)在日语古语中是指“有神灵坐镇的高处”,大概是萨神年纪大了,跑来跑去也麻烦,便选了这处樱花美景安家落户了。所以,樱花是否开得顺利就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哄神灵开心,每到花开时节,日本人就聚集在樱花树下吃饭喝酒,陪萨神共赏美景。

类似这样的赏花活动其实早在日本奈良时代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什么创意,就知道跟在中国屁股后面赏梅花。等到了平安初年,唐朝衰败,也没什么心思赏梅了,皇室乃至公卿贵族、文人墨客便一致推荐那就改赏菊花吧,所以中国九九重阳节在日本又称菊花节,皇太子会在这天把公卿官僚都叫到一起去拜谒天皇,然后君臣共赏金菊,共饮菊酒。天皇一高兴又会在同年10月设残菊宴,再次邀请大伙儿来玩,算是为菊花践行,日本皇族族徽上的菊花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镌刻上去并一直流传到今天的。

要是这菊花一直这么赏下去也就罢了,没准还真能成为公认的国花,可日本人后来又改主意了,他们觉得似乎樱花更适合作为日本国风文化的代表,到了平安末期咏樱花的诗歌足足比咏梅的多了五倍。而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赏樱大会也是由天皇发起的。9世纪,嵯峨天皇在宫中主持赏樱宴,自此赏樱活动开始在权贵间流行起来,就像现代高尔夫一样,成为只有有钱人才玩得起的休闲活动,像庆长三年(1598年)3月5日,丰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行的“醍醐の花见”赏樱大会就以奢侈华丽名载史册,“猴子”的把戏总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到了江户时代,赏樱才褪去它的“华服”,普通老百姓们也终于可以赏樱了,并由此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1912年,日本政府正式将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

这菊花节就一天,而樱花节竟有整整一个月,可见樱花在日本国民心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可为什么日本人独独钟情于樱花呢?是漫山淡红尽染的绚丽,还是樱花七日凋零的壮烈?都不是。日本地窄人稀,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被数量打动的习惯;每天忙得要死,也没空管花是开七天还是半年,而真正揪住他们心的竟是落樱之美。

樱花的凋谢与别的花都不同,它不扭扭捏捏地挂在树梢晃啊晃的就是不愿落地,也不是今天掉一朵明天落两颗的,而是选择在极短的时间里满树繁花一齐散尽,白天看还是满满一大片呢,睡一觉起来就变光秃秃了,真正令人惊叹、怜惜不已。更重要的是,它凋落的只是花瓣,花蕊和花柄却仍然留在枝上,落花时节的樱花树下如同铺上一层花瓣的地毯,而树上却找不到一片淡红的花瓣,就像死守城池全部阵亡的武士集团一样,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正是日本人所憧憬的生活,它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日本人重视终结的人生观,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

日本有一民谚:“花数樱花,人数武士”,他们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是死,也要果断离去,别婆婆妈妈的,而这和日本人所尊崇的武士精神简直是如出一辙,活得清高、死得痛快,樱花与武士似乎总在两相印证。相传,以前樱花只有白色的,有一个英勇的武士在达到人生辉煌顶点后十分自豪,于是毅然选择了在自己钟情的樱花树下剖腹自杀,樱花树下血流成河,落英尽染,从此,樱花开出了红色的花朵。

对于习惯追求现世享受的中国人而言,日本武士的这种行为无疑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与不解,与身前的辉煌相比,死时的尊严似乎才是日本人心目中真正的“纯爷们”,他们更敬佩那些精忠不阿、气节高尚的失败,更感服那种刻骨铭心、可歌可泣的死别,樱花之所以牵动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心魂,其魅力也许就在于此。

也正因为这份魅力,钟情于樱花的日本人把它看做与富士山并列的两大国家象征之一,同时也是春的使者、花的神灵和爱的象征。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的仙女在某年11月某日出游,从冲绳出发,途径九州、伊豆、关西、关东等地,一路赏玩,终于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沿途,她还不忘留下点“到此一游”的痕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个角落。托这位仙女的福,至今,人们在3月至5月间就能在南起冲绳,北至北海道的各地欣赏到一片繁花似锦。每到这个时候,气象台也会预报所谓的“樱前线”,详细报道从南到北各地樱花盛开的情况。为了纪念这位仙女,日本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の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の国”。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此外,本书还选取很多相关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 别叫我山贼

    别叫我山贼

    秦川:我打下了一个国家!李万重:你就是个山贼。秦川:我手下兵多将广。明主:你就是个山贼。秦川:我有倾国红颜。苏明月:你就是个山贼。秦川:我会大荒九剑。阮星辰:你就是个山贼。秦川:能不能别提山贼?二牛:你爹被人杀了。秦川:……范无救:你岳父被人杀了。秦川:……卓天养:你师父也被人杀了。秦川:咱还是提山贼吧。巴必克:你就是个山贼。秦川:我……
  • 醒石传

    醒石传

    十年前的家族浩劫,十年后的精心复仇。大开大合的战争场景,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可歌可泣的亲情爱情。一介凡夫,最终以坚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放射着独特而美丽的生命之光。羸弱书生凭独特的技能,缜密的思考,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 当我们年轻时

    当我们年轻时

    回忆乌鲁木齐市青年合唱团过去25年的辉煌历史,记录当年的一批老艺术家的风采。
热门推荐
  • 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运动卷-钓鱼

    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运动卷-钓鱼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钓鱼基础知识概述、钓具装备知识入门、饵料、钓鱼的技巧与方法、大众钓鱼比赛的组织和开展等。
  • 异界之逍遥纨绔

    异界之逍遥纨绔

    本是修真界百年一遇的天才,可惜天妒英才在渡劫之时遇到强大的混沌雷劫,本以为会魂飞魄散但是峰回路转却是转世重生到腾龙大陆布鲁斯家族废材少爷傲天的身上,从此傲天改变了,圣阶、天澜大陆强者的代名词但在我修真法术下照样变为飞灰,逍遥异界,天下我有,真正的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终结的炽天使之双生

    终结的炽天使之双生

    进腾路西有一个很爱她的兄长,是这个世界最后的羁绊。尽管生活对他们很不友好,但他们仍然想要活下去……直到被父母抛弃来到百夜孤儿院起一切都变了。几年后,世界毁灭了…………“说好了,这次换我来保护哥哥。”“我们是家人啊!”
  • 掠夺之戒

    掠夺之戒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想要生存,就要从掠夺弱小开始。想要变强,就要从掠夺世界开始。---------------------------------------------------生化世界,二次元世界,修真世界,高武世界,科技世界......一个个大世界,不过是被掠夺的存在。
  • 豪门烟云之美人难当

    豪门烟云之美人难当

    她是进修中的小记者,惹上一位阔少,爱上她还失忆了,搅进兄弟之争,身份悬殊,她也很难做。更有贱人接连不断地偷袭,注定让她的生活步履维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后山

    后山

    新学期开始,肖涵和苏寒结识,苏寒匪夷所思的举动,引来肖涵的好奇,同学的调侃,最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 神女归来之逆天大小姐

    神女归来之逆天大小姐

    神界神女陨落,转世重生,降临在将军府痴傻大女儿身上,狠毒庶妹百般陷害,重生神女虐渣女,踩奸人,神兽在手,丹药不愁,重生之路看似顺利无比,却杀出一个神秘的男子,对她唯命是从,虽然说他刚开始看似废材无比就算了,为什么之后直接变强碾压她,太过分了吧?选妃之日,她一身大红衣袍,尊贵不已。他问:“你为何着红衣?”她张狂说道:“你不是选妃吗?不必选了,我来了!”
  • 与君执爱

    与君执爱

    如果可以,她愿执一人之手快意江湖看遍风云变迁;如果可以,他愿得一人之心阅尽人世走遍大好河山;如果可以,他也想纵情于秀丽山川;如果可以,只愿来生不要生在帝王家......
  • 都市密探

    都市密探

    这是一个退役特工混迹在都市里的故事。
  • 伍连德

    伍连德

    真人真事以历史为准,拒绝歪曲事实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