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60400000011

第11章 忠恕之道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确实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每天要面对父母,要面对儿女,面对另一半,还要面对亲戚朋友、上司和同事,甚至面对竞争对手,在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怎样才能妥善处理,达到游刃有余呢?

中国古代儒释道分别提出了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法,释家主张彻底的切断羁绊人类心灵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把各种社会关系完全抛弃,即摆脱世俗,一心向佛,断除烦恼,只要做到根除自己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就能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反向逻辑,是一种独特的智慧,但从逻辑上讲却很简单,因为没有与社会的关系了,就不用处理各种关系了!可是从实践上这很难做到,只有少数高僧大德能够看破红尘,以其金刚智慧断除魔障,证悟涅盘!道家在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是也主张消极避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就是他们的解决方法,道家倡导一种超脱,不为物累,返璞归真,社会后退到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争斗竞争的时代,人们就可以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儒家主张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提出了各种解决人际关系的准则和方法,主张以君子之心坦然面对各种矛盾!儒家提出了许多震撼人心,具有穿透时空的警世恒言,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当然虽主张对人要宽厚仁慈,但并不是为人处世不讲原则和方法,一味顺从或不懂变通,而是能够世事洞明、随机应变、处事练达,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达到立人立事之功!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并能贯穿始终,你知道吗?’曾子回答说:‘知道’。孔子说完就出去了。同学们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呀?’曾子回答说:‘老师的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忠恕之道啊!’”

儒家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就是忠恕之道,任何其他的处事原则都要符合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正面的积极的规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是消极的反向的规定,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第一个要求,是让人们爱护他人,相互帮助,成人之美;对于后一个要求,则是让人们必须尊重他人,不得伤害他人。如果第一个要求有可能过高的说,还可以适当放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可以了,但第二个要求则是无论任何都必须遵守的,不容打折扣的。它是人类的生存法则!

朱熹《论语集注》释“忠恕”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他又引用程子的话:“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其实,无论“尽己”还是“推己”,都无实质性的差别。是一块磁铁的两极,“尽己之谓忠”,“忠”的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只有自己内心中有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才能做到“恕”。“推己之谓恕”,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也要尽量想到别人亦是如此,并帮助要别人达到。现代所谓的共赢就体现这个思想。同时还要注意自己不想要的,不利于自己的,也不利于别人,别人也不想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与“恕”其实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辅相成。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就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仁道。《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可见,“恕”亦可包含“忠”。也就是说,若真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仅可以谓之“恕”,而且亦可谓之“忠恕”。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颜渊》篇仲弓问仁、孔子回答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己所欲,必有当施于人。

儒家把“忠”作为道德范畴,“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的意思。《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杨倞《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主张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句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每日反省自己,在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论语·学而》)

“忠”还包含在君臣之间、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道德关系之中。孔子的学生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每一次交代时,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忠矣。”(《论语·公冶长》)这里说的“忠”是指尹文子对国家民族的忠心。鲁定公曾经问孔子,君怎样对待臣,臣又该怎么样侍奉君呢?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应该依礼使用臣子,臣应该忠心事奉君主。“孝兹,则忠”是说如果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民众就地对你尽忠竭力了。这里的“忠”主要是指臣下对君主,下属对上司要尽心竭力服务的道德关系。可见,儒家的“忠”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之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说到“忠”,关羽的事迹可以诠释“忠”的内涵,关羽为人忠厚,豪爽,重感情,讲义气。他和刘备,张飞三人桃园结义成为兄弟,寝则同榻,食则同桌,他的事迹被历代尊为讲义气、重感情、交朋友的典范。他忠君、忠主、忠朋友。当初,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给他高官厚禄,拜为偏将,封议寿亭侯。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过五关斩六将”毅然回到刘备身边,一心事主。成就千古佳话!在刘备面前关羽竭尽忠心,能为其两肋插刀,深得刘备的器重。被历史尊为忠君忠主的典范,成为全忠全孝之人,流芳千古,历代祭祀。

儒家“恕”的内容包括: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学生仲弓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礼记·中庸》)如果人人都自觉地按照“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就不会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社会就会出现和谐的局面。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即是说,自己所希望的,所欲求的,所要达到的某个目标,也要让别人去追求和实现,所欲与之,这是恕道的另一方面。即不要把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还说:“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作为一个有道德人,应该严于律己。应该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也具备;自己没有恶习,然后才能批评别人;自己心中没有“恕道”,却要要求别人。这样实行“恕道”,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儒家的“恕道”是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恕道”的价值,并且实行它,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某些不必要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孔子说:“恕道”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种道德规范。

唐代郭子仪,忠厚宽恕。对国家一片赤诚对同僚、朋友一片忠诚。他宽厚待人,对兵士、部下宽恕,兵士乐为其用。凭着他的忠诚和兵士竭尽全力,"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的部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平定了"安史之乱",为李氏唐立下了"家国再造"的赫赫功勋。大历二年(767)十二月,郭子仪父亲之墓被人盗掘,官府未能捕获盗墓人。人们都以为鱼朝恩一向妒嫉郭子仪,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子仪也深知其原由。盗掘祖坟,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污辱。当郭子仪入朝时,人们都以为会喋血京师,公卿大臣也深感不安。可是当代宗向他讲述了此事,他却哭泣着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郭子仪宽厚待人,犯而不校尽力把大事化小,朝廷上下才相安无事。尽管鱼朝恩一再诋毁、离间,坏事做绝,郭子仪对他仍是以诚相待。大历四年(769)正月,郭子仪入朝时,鱼朝恩邀他去章敬寺,宰相元载暗中使人告诉子仪“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将士们请内衣甲三百人随从侍卫,他又不允,说:“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遂以家僮数人随从前往。朝恩亲来迎接,见其随从甚少,很感惊讶,子仪把所听到的事如实相告,并且说:“恐烦公经营耳。”朝恩听了很受感动,抚膺捧手,流着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现代社会,由于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个人利益和权利,已经很少关注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承载的义务了!虽然法律规定了每个人都不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但那更多的消极的,是有局限的,法律也只能如此!可是人们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好像已经忘记了人还需要过一种群体的道德生活,人们没有爱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没有责任感,不愿想到自己应承担的义务!现代人拥有了自由,却失去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与崇高!现代人拥有了法治,却失去了道德!

儒家的忠恕之道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气息吗?

同类推荐
  •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无论是声名显赫的伟大人物,还是普通的教师家长,在讲述人生哲理的时候都喜欢运用一些经典的小故事来辅证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而言,与阅读那些枯燥单调的理论相比,本书中的一些蕴涵哲理的小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遍看《论语》《道德经》《菜根谭》《资治通鉴》《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古籍,其中不乏关于为人、交友、读书、治家等人生重要问题的精彩智慧点拨,虽远隔千年,但置于当下,随时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本书撷取老祖宗一代代人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的实用智慧,加以深入解读,为当代人提供立身做人的正能量。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超级精灵王

    超级精灵王

    这是一个群星陨落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搞笑的精灵胖子莫名其妙陷入了一场神秘漩涡,看这个胖子如何一步一步咬着牙向上爬,最终把这个世界踩在脚下!
  • 魔尊的小娘子

    魔尊的小娘子

    你曾在我最难堪的时候救我于水火之中,也曾把我推入万丈深渊。后来我才知道我认错了人,也喜欢错了人。凤徐徐,凤族族长的宝贝女儿,法力低下,却是下一任凤族族长。魔尊,三界之中无法撼动的存在,沉睡了千百年,却阴差阳错间分身留在了凤徐徐身旁。(不太会写简介,希望大家能先看两章,不要凭简介来判断。)本书又名《陌上花开,徐徐归来》本书纯属虚构,请勿深究。谢谢大家的支持!(本文双洁且是宠文)
  • 身为至尊的我转生了

    身为至尊的我转生了

    漫天星辰不及我美丽,诸天强敌我弹指灭之,炼药炼器阵法符箓我样样精通,因为我是最强女主!纯凤傲天文,无恋情!
  • 最后一个修真者

    最后一个修真者

    哪怕你权倾天下,亿万身家,最终逃不过死。而我,却是修真者,注定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万寿无疆!在我得到传承之后,注定将要在都市之中留下一段佳话。第一个目标,要把整个学校的班花都掌握在手中……
  • 当我站在世界之巅

    当我站在世界之巅

    九生九死,成就天地至尊。他是一个传奇?对!他就是一个传奇!
  • 仙印神王

    仙印神王

    天规天条,由我制定,一笔之下,万神臣服。天才少年秦天,被人暗算,转世重生,逆天而行。
  • 末世I苍莽惊雷

    末世I苍莽惊雷

    未来的某一天,一颗不速之客降临地球,网络瘫痪,通讯中断,猛兽横行,现代人类首次意识到生存的不易,开始了绝境当中的挣扎,期待着有一天能得到更完整的进化。
  • 三国之超神崛起

    三国之超神崛起

    他,是一个身价过亿的年轻富翁,却因为一场大病而糊里糊涂的穿越到了三国,苦逼的成了一个连家都没有的屌丝骚年。他一路遇到了无数英杰,立下了浩世之功;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共和国。要想知道详情,请您点击阅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灭星河

    破灭星河

    主角奕天是现代的一个男子,上厕所时被吸进马桶,意外去到九脉大陆,落入天月仙尊和冥王的大战中,爆开后化为魂魄,被天月送走重生。六年之后,奕天重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离家游历,和爷爷相依为命,与爷爷的灵兽小灵为伴,被爷爷安排天天负重挥剑。这天,他仍旧在挥剑,得知村里发生大事,立马赶去见到一只炎虎袭击村子,而这时黑月出现杀死炎虎,和奕天的父母对战。奕天父母重伤打退黑月,给昏迷的奕天下了八卦封印后死去。奕天醒来被奕战收留,和小灵一起在山涧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