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8000000029

第29章 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古人、历史通心

旅游,正在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项休闲活动。

旅游的意义是什么?它能够满足我们的什么需要?一般人也许并没有仔细想过这一问题,但是,为了从旅游中得到最大的收益,也不妨思考思考。

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旅游的最大意义也是一样,即发挥自己的潜能。从“后人本心理学”角度看,人还有比自我实现更高的需要,这就是“自我超越”的需要和“大我实现”的需要。在旅游中我们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与古人、历史对话,这正是我们感悟自己的“大我”,挖掘自己“大我”潜能的好机会。我们不应该只把旅游看成是一种休闲行为,也应该把它看成是成长、提升自我、扩大自我的活动。把旅游当作修行,在旅游中去发现禅意,就能够使我们在旅游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一、什么是“亲近”

“亲近”的意义在于,在和某一个对象亲近的状态下,我们能够从他(它)那里得到感染,获得力量。

佛教也常常使用“亲近”这一词语。例如亲近老和尚,亲近善知识等。什么是“亲近”?说到“亲近”,一般人会想到物理和空间的概念,把“亲近”理解为空间距离的缩短。没有一定空间距离的调整,当然算不了“亲近”,但这还不是最根本的,“亲近”的最根本的含义应该是精神性的,是一种深度的双向交流和“通心”。

通心所达到的最后的关系状态是“我-你”关系,或者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和而不同”。“和”是指和谐,“不同”是指大家各有特色与个性。

什么是“我-你”关系?

这是哲学家、神学家马丁·布伯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我-你”关系,是相对于“我-它”关系而言的。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如果他把他人看成是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例如一个男人把自己的妻子看成是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就像是没有生命的物品一样,那么他与自己妻子的关系就是“我-它”关系。如果他把自己的妻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能够体会她的心情,站在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乃至能帮助她成长,从而自己也能更好地成长,这就是“我-你”关系。

“亲近”这一概念,也可以用来谈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这里,是指人以更加人性化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

二、什么是通心

“通心”相应的英文是“empathy”。在内地,一般把“empathy”翻译为“共情”,在台湾则翻译为“同理心”。我更喜欢“通心”这个词语。

所谓“通心”、“共情”是一般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概念。它是指心理师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中,能够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体会来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立场的一种能力。人本心理学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关于“empathy”有这样一个定义:“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共情”、“同理心”、“通心”都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概念,但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共情”、“同理心”一般是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师和来访者交流的情况。暗含在交流的过程中以一方(即心理师一方)为主导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心理健康、沟通技巧水平是有差异的,心理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高来访者的水平。在有共情的过程中有高质量的沟通,但这种沟通的主导作用来自心理师。

“通心”的含义更丰富,除了上面的意思外,还有更多的双向交流、互为主动、能量互动的含义。“通心”的概念不仅可以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还可以推广到一般的人际交往。从一般的人际交往的角度,可以有这样一个定义:当交往中至少有一方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立场和状态,暂时超越自我中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到他的情绪与状态,从而把握住其需求点或者成长点,并且通过对方能够接受甚至乐接受的方式影响他,从而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这样的行为就称为“通心”。(参阅鄙作《通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一个人能够与他人通心的时候,他就超越自我,进入了一种与他人互利的主体间性的状态。所谓“心心相印”,指的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通心的较高的境界。在通心的时候,两颗心都是同时存在的。我和对方通心的时候,我们可能有共同点,但是他仍然是他,我仍然是我。

三、万物皆可以通心

我认为,通心的技术,除了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外,它还可以用与大自然、古人的对话。

和植物能够沟通吗?

鱼是快乐的吗?

树会悲伤吗?

水有情感吗?

固然,这些事情很难用科学方法来“证明”,但即使是从实证的角度看,这方面也不是没有进展。例如,日本科学家江本胜从1994年起,开始在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来拍摄和观察水结晶,结果发现水具有复制、记忆、感受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科学是好东西,但唯科学主义却是误区。所谓唯科学主义,是指用单一的尺度来看待世界,用一种价值取代所有的价值。

如果我们只是囿传统的科学,认为鱼只是一种什么动物,树只是一种什么植物,我们就只局限在了科学的视野里面。而科学的认识方式和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所谓唯科学意义上的真实,实际上并不真实。

对于科学,不能够崇拜,否则,这会限制我们对大自然丰富的真实的感觉。

海德格说:“真理就是自由。”如果不能够帮助人获得自由,这样的真理有什么用处?

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看结果是什么,能不能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应该这样来看。如果人的某些活动能够有利与大自然的和谐,有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这些活动就是合理的,应该提倡的。

与大自然的对话也是这样。

佛教认为,万物有性。众生有情。所谓“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都是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与其他人通心,我们也可以与大自然通心。万物皆可以通心。当然,在这里“通心”的概念有所变化。要理解这种变化,我们需要做一点理论上的准备。

通心的哲学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所谓“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它是指25个世纪以来,“时而以这种形式,时而以那种形式,源远流长,无休无止”的一种普遍的世界哲学。(参阅本书第一部分第一章。)

长青哲学认为有一个世界的本源——大精神,万事万物都与这个本源有联系,这就为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的通心奠定了基础。

四、通心的层次

通心可以从6个层次来进行:

1.环境;

2.行为;

3.能力;

4.信念;

5.价值;

6.精神。

例如,如果我们要与一个人通心,如果理解了他所处的环境,我们就在环境的层次上和他通了心。如果除了环境,我们还理解了他的行为、能力……我们就在更多的层次上和他通了心。

从“环境”到“精神”,是一个深度逐渐增加的过程。

如果我们与一个人的通心能够达到精神的层次,那么我们与他的交流已经达到了相当深的程度,或者说已经到位。

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庄子曰:“鲉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也;子亦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也。”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者,即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一段对话十分精彩。

这一段辩论,关键是最后一个回合。惠子说:“我非子,故不知子也;子亦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也。”庄子回答:“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者,即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的意思是,惠子其实是了解他的。当惠子问“你怎么知道鱼之乐”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知道了庄子与鱼儿有认知关系,即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情况。他能够知道庄子的情况,就说明他有可能与庄子通心。

人之所以能够通心,是因为人能够进行换位体验。这一能力是造物主对人的恩赐。

庄子与鱼有通心,有换位体验,故知鱼乐。而惠子则拘泥逻辑思维,无法深入鱼儿的状态。靠推理怎么能够真正体验到鱼儿的状态呢?

在这里,“请循其本”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所谓“本”应该理解为万物的本源,即“道”,或者我们前面曾经谈及的“大精神”。正因为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所以人有条件能够换位体验。

庄子有“万物皆备我”的境界,也有鱼的次人格。体验鱼之快乐,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五、与人以外的生物通心的特点

对于人,我们可以在全部6个层次上通心。但是,对于其他生物呢?

从一般人的常识来看,我们与其他生物似乎只能够在环境、行为、能力的层次上通心,在信念、价值、精神的层次上,似乎就没有可能了。

后人本心理学认为万物皆有精神性或者说灵性,只不过万物的灵性、精神性有浅有深而已。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石头到植物,从植物到动物,从动物到人,从一般人到灵性开发很好的人,这是一个灵性、精神性逐渐增加的过程。(参阅本书第一部分。)

“同一个‘绝对’把自己显现在这一切相互有差别的事物之中。最终实体在石头中沉睡,在植物中呼吸,在动物中感觉,在人体中唤醒自我意识。”

例如,与人相比,植物的灵性不如人,但这并不等于说植物没有灵性。与植物相比,石头的灵性也不如植物,但石头即使是在沉睡中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就可以看成是石头的内在灵性在起作用。石头有沉睡就会有“梦”,石头所做的一个“梦”也许长达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黑格尔曾经写道:“那些石头叫喊着:我们要成为上帝!”这句话意味深长。

对于一般人来说,发现植物的环境、行为、能力,这并不困难。但是,如果要发现植物的“信念”、“价值”、“精神”,则有一定的难度。

人之所以能够和万物通心,是由于万物都是终极本源或者实在的显现,而区别在于显现的层次不同。这种层次表现为精神性或者意识的深度上有差异。

人与万物之所以能够通心,就是由于有那个本源在起作用。当我们回到那个本源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理解世界上存在的每一种事物,尊重它们存在的意义。按照道家的说法,当我们与他人和其他生物通心的时候,实际上是“道”在做功,我们是活在“道”之中。按照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的观点,当我们与他人和其他生物,乃至植物通心的时候,实际上是上帝在做功,我们是活在上帝之中。与万物通心,就是用上帝的眼光来看万物。与万物通心,就是通它们的发展趋势。

人与人相处时,根据优势需要的不同,有很多种人际关系。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是我们在自我超越需要成为优势需要时的人际关系。人与万物通心,也可以达到这种状态。

六、“通心”的验证

不能够认为,当我们与植物“通心”,我们就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投射自己。

人与人的通心可以验证。例如,如果我们要验证与对方是否通心,可以直接询问对方。一般情况下,很快就可以得到印证。

人与植物的通心也可以验证,只不过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要验证与植物是否通心,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生长规律以及大自然的生态变化状况就是一种方式。我们是按照自己对植物的理解在对待它们。我们的行为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态。

如果生态情况在变好,这说明我们与大自然有通心的关系。如果生态在恶化,则说明我们根本不理解大自然,我们只是一相情愿地向大自然索取。

植物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养过花的人都知道,要养好一盆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养的花的叶子开始枯萎的时候,如果我们置若罔闻,它很快就会死掉。

我们与植物也有“我-你”关系。

只有当我们与花处于“我-你”关系的时候,才能够精心护理它,从它出发,使它能够正常地生长。

七、如何与大自然通心

首先是放松,然后是放空。

放松是为放空做准备。在这里,放空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不执著。所谓放空,是指不受任何心理情结的影响,这样,我们就能够活在当下。

所谓“活在当下”,与“平常心”是一个意思。什么是平常心?慧海禅师的说法很典型。他说自己修道不外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而一般的人却“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饥餐困眠,是禅宗随缘任运、率性适意精神面貌的形象表述。

我认为,慧海的说法道出了“平常心”的精髓,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平常心,马斯洛在很多地方都有论述。从马斯洛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一种能够抛弃过去和未来,专注此时此地的“创造性的态度”。

平常心是一种健康的人格状态,也是活在当下的一种能力。佛陀说:

慎莫念过去,

亦勿愿未来,

过去事已灭,

未来复未至。

当下此时,

如实行谛观,

行者住斯,

安稳无障碍。

……

要做到平常心、放空、活在当下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基本需要应该有相当的满足。如果我们没有一定基本需要的满足,在我们与大自然、古人通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分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禅宗的一首文字浅显,但含义十分丰富、深刻的诗歌。短短的一首诗歌,蕴含了审美心理的秘诀和多层次的意境。

头两句: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这是说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各有各的特点。不管我们感觉到,还是没有感觉到,一年四季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要领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后面两句的主题: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所谓“闲事挂心头”,是美感的大敌。只要能够进入当下的境界,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

在这里,“闲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闲事”呢?所谓“闲事”,是指与当下无关的事情,也就是心理情结和心理障碍。人如果有心理情结和心理障碍,就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就会被自己的心理障碍、心理情结所干扰,就不能够欣赏当下的大自然的美。

八、如何与古人通心

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身处地进入古人的心境,体会他当时的生活和人格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就会感觉自己变成了古人,或者与他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如果你能够入乎其中,同时又超越其外。这样,你就与古人通心了。如果你能够和古人通心,你的人格也就能够变得更丰富,心胸变得更博大。

古人的肉体早已消失,但其精神却依然长存。名胜古迹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再现古人当时的环境。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体会古人的感觉。例如,在湖南的汨罗江畔,我们更能够体会到屈原当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状态;在绍兴沈园,我们更能够体会到陆放翁感情丰富、深厚的一面。

我们完全可以在“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精神”全部6个层次上和古人通心。

与古人通心,需要我们做一定的知识上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否则,我们难以进入古人的境界。

九、不必怕投射

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感情和状态投注到对象之上,以为自己的感情和状态是对方的感情和状态。我们在与大自然对话之时,会不会造成投射?例如,我们所理解的植物的“信念”、“价值”、“精神”等,会不会只是我们自身的东西?

投射当然是很难避免的,不过,即使是投射也没有关系。

在这里,投射的意义与在日常生活、心理治疗中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投射是无意识的,它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导致我们对外界客观的认识。同时,它也可以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在心理治疗中,要求治疗师准确地把握求助者的问题,投射会混淆治疗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心理活动,因此是应该避免的。

但是,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即使只是我们在投射,这也没有关系。这表达了我们的人格力量,或者说,我们宣泄和陶冶了自己的情感。

当然,如果我们不仅能够投射,还能够与大自然通心,我们就不仅能够宣泄自己的感情,还能够从大自然中获得力量。或者说,我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进行自我治疗,使自己的感情更加畅通。我们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进行投射,也可以看成是借助大自然与自己通心。我们通过大自然更加了解自己。

我们能够从其他生物身上发现“信念”、“价值”、“精神”,当然这并不是人自身意义上的“信念”、“价值”、“精神”,但是,植物的状况与我们原来理解的也有极大的差异。

在扩大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植物也有“信念”、“价值”、“精神”等,这些不过是那个最终的本源所赋予它们的。它们存在的根据在于,它们有自身的规律性。如果人类的行为违背了这些规律性,就会影响它们的生存,进而影响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十、回到日常生活

旅游之后,如果我们在旅游中有真正的体悟,我们就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日常生活。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好的成长。

离世觅菩提,

犹如求兔角。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所倡导的“生活禅”意义深远,它深刻地强调了禅的主体间性,说明了修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什么是生活禅?他在《生活禅开题》中解释说:“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常常有人错误地认为,修禅就是要修出一种什么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状态。净慧老和尚提炼出“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将信仰落实生活,将修行落实当下,将佛法融化世间,将个人融化大众”。这两个“落实”、两个“融化”,不仅适合佛教,而且适合任何真正的宗教以及信仰。

融化大众,就是与大众通心。如果一个人已经有博大的胸怀与大自然通心,那么,应该说他也有力量使自己逐渐融化大众。

十一、行脚——充分感受旅游的魅力

旅游是与大自然、古人对话和通心的好机会。

通过旅游,我们可以更好地走出自我的状态,见识各种各样的景色,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

在佛教的修行中,有“行脚”这一法门。许多禅宗大师也是旅行家和行脚大师。例如赵州和尚、虚云和尚。非常凑巧的是,赵州和尚、虚云和尚都活了120岁。

说到行脚,一般都只是把行脚看成是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和独立性的手段。其实,行脚也是我们亲近大自然,开发灵性的一种方式。

十二、惠特曼与小草

在诗人中,有很多都善与大自然对话,例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在中国,与大自然对话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有王维、苏东坡、担当等。在当代,我印象深刻的有诗人孙静轩。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生于1819年5月31日,死1892年3月26日。他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出生于长岛一个木匠家庭。《草叶集》是他费时37年,历经9次改版,呕心沥血的不朽诗集。他的写作风格清新质朴,不拘泥格律。他的感情自由奔放,思想无拘无束,直指生命的真谛。

惠特曼是追求身、心、灵三者整合的人。他的诗歌里,常常谈到他对健康的身体、乐观的情绪的追求:

怀着轻盈的心,

我在马路上大步向前,

无拘无束,体魄强健,

世界在我的眼前展开,

我可以去所有想去的地方,

不再理会其他人的紧张、烦乱,

他们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嘴里不是批评便是抱怨,

而我,精力充沛同时满心欢喜,

在这大马路上大步向前。

惠特曼是一位热爱大自然,尽情拥抱树木花草的人。要与大自然对话,首先需要热爱大自然,有一种在大自然中投注自己感情的能力。下面这首关于橡树的诗,典型地表现了惠特曼所具有的这一能力。“独自站在那里吐着欢乐”,“那株活橡树在一片宽阔平坦的空地上孤独地闪烁”,表达了他对“存在性独处”能力(这是一种没有孤独感,但却有充实、力量、自信感的独处)的向往: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橡树在成长,

它孤独地站立着,苔藓从它的枝上往下垂,

那儿没有一个伙伴,它独自生长,吐出暗绿色的欢快的叶子。

而它的相貌是粗鲁、刚直而健壮的,令我想到我自己,

但我惊异它怎能独自站在那里吐着欢乐的叶子,

却没有朋友在它身边,而我知道这是我做不到的,

-是我从它身上折下一根长着些叶子的小枝,

并用少许的苔藓缠在上面,

然后带着它走开,把它放在我房里看得见的地点,

我用不着让它来提醒我想起我自己的亲密朋友,

(因为我相信我近来除了他们很少想到别的什么,)

不过它仍是我的一个奇异的标志,它使我想起男人的爱恋,

尽管这样,尽管那株活橡树在一片宽阔平坦的空地上孤独地闪烁,

终生吐着欢快的叶子,而没有一个朋友、一个情人在身边,

我仍然清楚地知道我做不到这一点。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橡树在成长》

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惠特曼有“大我”感觉的闪光。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凡是我认为怎样的你也会那样认为,

属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你。

我闲游,邀请我的灵魂一起,

我弯着腰悠闲地观察一片夏天的草叶。

——《我自己之歌声》

下面的这首诗,简直就是佛教的名句“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的注解或者翻版:

我相信一片草叶的意义不亚星星每日的工程,

一只蝼蚁,一颗砂,一颗鹪鹩蛋,也同样的完美,

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件精心杰作,

四处蔓延的黑莓可以装饰天堂的客厅,

而我手上一个最小的关节能藐视一切机器,

低头吃草的母牛能胜过任何一座塑像,

一只小鼠便是奇迹,能使千千万万个异教徒震惊不已。

——《草叶集·三十一》

十三、苏东坡与大自然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最有灵性和终极关切的文学家之一。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首《赠东林总长老》灵感闪耀,博大超越,底气十足,体现了苏东坡的灵性健康状态,是苏东坡与大自然交流的佳作。我猜想,苏东坡在写这首诗之前有大开悟,产生了“无疆界的觉知”和“一体意识”。我猜测,这首诗记载的是他体悟“大我”后的状态。人在体悟“大我”之后,对大自然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广长舌”出自《法华经·神力品》:“现大力神,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阿弥陀经》:“恒河沙数诸佛各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广长舌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复面至发际。《智度论》曰:“问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答曰,舌相如是,语必真实。如昔佛出广长舌,复面上,至发际。”本经中之“出广长舌相”,可“遍复三千大千世界”,乃佛之光明、佛之梵音广作佛事,故能遍复三千大千世界也。

前面两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是苏东坡写自己在大自然中得到的真实感觉。“溪声”、“山色”对于苏东坡来说都变成了佛陀。

后面两句“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东坡白天在大自

然中彻悟之后,夜晚又继续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然而,日后又如何能够向人们传达自己的感觉呢?这种感觉有点像进入“入廛垂手”之前的小小困惑,在进入极高的“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境界之前的小小困惑。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东坡在杭州作《登玲珑山》:

山休亭上工延月,

九折岩前巧贮逢。

脚力尽时山更好,

莫将有限趁无穷。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这两句,使我想到自己一次登山时的感觉。那一次登山,感觉到从山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望去,都有无穷的美妙。-是,到不到山顶,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了。这是那次登山写的诗:

登山的路上

登山的路上情思缠绵,

每一棵小草,

每一片树叶,

都使我无限留恋。

大顽石,

看见我,眉头舒展,

为了等待什么,

不知已经沉默了多少年。

小松鼠,

拖着大尾巴,

一跳一跳,忽闪忽闪,

就像是难以捕捉的灵感。

我是在登山?

登山之意是在山顶,

还是山间?

我并不关心,

山顶有多高,路程还有多远;

我并不在意,

还有多少美景,在山的那边。

(写2002年10月)

苏东坡在神宗七年(1084年)写的《题西林壁》更是脍炙人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美景,写不胜写。但在这里,苏东坡并不直接着墨山水,而是尽情开发欣赏山水的各种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里,“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已经有6个不同的角度。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在告诫美是不可穷尽的,不能够只执著一个位置和角度。这里有典型的跳出自身局限,自我超越的心态。进一步理解,我们还可以将它发挥为有自我转化的含义,即由“小我”转化为“大我”。

十四、我的一些诗歌

我喜爱诗歌,也不时写一些,但并不是很容易能够激起诗兴。最近几年来,我的状态变了,我感觉自己在大自然中,面对古人、历史的时候,总能够产生诗意。下面这些诗歌都可以看成是我与大自然、古人、景物、历史对话和通心的习作。文字虽然粗糙,但感情是真挚的。

山中的音乐

小溪永远是那样快乐而又执著,

不知疲倦地弹奏着竖琴伴奏,

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落,

这些高傲、羞涩的歌手似乎很难合作。

不管歌手们是片刻的停顿,

还是较长时间的沉默,

绵延的琶音都一直没有中断,

小溪耐心地把最美的和声求索。

2003年非典时期,我在岳麓山下租了一间民房,住了一个月。房后就是长满了各种树木的山。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十分亲切。从第一天开始,我就强烈地感觉到,我与大自然已经是何等疏远了!每天,我在看书看累了以后,都要去爬大约两小时的山。

在岳麓山看见一队蚂蚁

在上山的路上,

有一群蚂蚁在行进。

它们匆匆地穿过山道,

排着整齐的一字形。

它们隔着同样的距离,

速度也同样均匀。

只有最后那只看来慢了半拍,

它的笨拙破坏了队形整齐划一。

忽然间我感觉到了蚂蚁的灵性,

忽然间我觉得它们也有强大的生命力。

忽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蚂蚁,

集体行动时常常如此不合时宜。

与岳麓山相比,蚂蚁很小,

什么是蚂蚁存在的价值?

与银河系相比,地球很小,

什么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蚂蚁们不理睬这些愚蠢的问题,

匆匆穿过山道,消失在草丛里。

忽然间,我感到天空中有一双眼睛,

看着我,就像我看这些蚂蚁。

有一位盲人爱照相

有一位年轻的盲人姓刘,

告诉我,他也曾经去旅游。

他说他到过一个什么地方。

那地方有一个著名的大石头。

这使我感到非常意外,

竟然从来没想过:盲人也有如此需求!

他还告诉我,他照相留念,

不由得更使我感慨万端。

他看不见任何东西,

却乐意让人们看自己的照片!

我们的五官齐全,

想象力应该更加灿烂。

为什么宇宙中没有更多的感官?

为什么我们把自己的心灵局限?!

这位盲人是我在岳麓山下居住时的一位邻居。他的职业是“翻译”,把汉语文字翻译为盲文。我看过他工作时的情景。他生活的节奏感很强。每天很早起床,吃过早饭,就开始工作,一边听所要翻译的汉语书的录音,一边用盲文记录。饮食起居完全是自己照料。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偶尔,还有盲人朋友来拜访他。

非典时期,汨罗江的屈原祠十分安静。我到的那天,连我总共才有三个游人。在汨罗江畔,更是不见一个人影。我没有想到,在纪念这位1954年就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地方,竟然如此冷清。正好,这正是深入感受、体验一位伟大的古人的好时候。

体验屈辱

150亿年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在浩瀚的银河畔寂寞地漫步。

华夏民族出现后地球上有了一个屈原,

屈原在楚国的汨罗江岸边孤独地踯躅。

遥想着宇宙中是否还有另一个有生物的星球,

我来到汨罗江凭吊两千多年前的三闾大夫。

站在岸上我久久地凝望平静的江水,

竭力体会当初他为什么会葬身鱼腹。

多少次端午节吃粽子我想到了屈原,

但从来没有认真地把历史回顾。

现在我生动地感受到了他的存在,

要体验屈原必须丢开一切城府。

他给我最大的启迪是奔放,

奔放的人才会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我对他最大的共鸣是真诚,

真诚的人之间最能沟通,最能神入。

我的家乡有一个大水库养满了鱼,

我曾经躺在救生圈上懒洋洋地漂浮。

鱼儿们游过来轻轻咀嚼我的脚指头,

那滋味是舒服,而不是痛苦。

如今我要理解他为什么会投水自尽,

清澈的江水深不见底,充满了神秘和诱惑,

微微的涟漪似乎在不断地重复:

“长眠就是幸福!长眠就是幸福!”

刹那间我感觉自己就是屈原大夫,

大家共同的命运都是被放逐。

被放逐者的命运有欢乐更会有孤寂,

真正追求自由就不要担心超然独处。

据说屈原大夫的水性极好,

入水前用石子灌满了衣服。

而我,赤身裸体跳进水里,

不是在自尽,而是在游戏。

好几次我屏气把整个身体沉入水中,

汨罗江都用一种巨大的力量把我托出。

我轻声呼唤,“屈原,你在哪里?”

回答我的,是死亡和成长之间的一种张力。

初登岳阳楼

多少年早已知道岳阳楼的大名,

那一时刻我正想进入范仲淹的心境。

多少次想象过洞庭湖的波涛,

那一时刻我正想体验一种博大的胸襟。

就在这一时刻,一位美丽的小姐款款向我走近:

“先生,你需要导游吗?”

她的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声音清越而又动听。

那一时刻我正想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

-是对她说:“等一等我再决定。”

“只需要30元,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吧!”

相信自己能使景物生辉,她的语气中透出自信。

那一时刻我正渴望让自己的心自由飞翔,

-是委婉地拒绝:“我想自己先看看风景。”

她失望地转身离去,

我独自一人去登楼远眺,怀古思今。

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有机会到江苏如皋市参观访问。得诗两首。

波烟玉亭

灰蒙蒙烟雨傍晚,

湿漉漉水绘佳园。

意深深波烟玉亭,

情切切窈窕小宛。

莫感慨生命卑微,

有高潮过眼云烟。

莫遗憾红颜薄命,

有真美昙花一现。

壹默斋古色古香,

四百年风云变幻。

湖面上古柳拂水,

绿水边今人长叹。

2003年6月29日游江苏如皋水绘园

据传,董小宛在世,常吟咏李贺诗:“月漉漉,波烟玉……”冒辟疆怀念之,在水绘园建波烟玉亭。

这首诗写2000年1月2日。写这首诗歌之前,我处于一种很不愉快的抑郁状态。写这首诗歌的过程,是我使自己的孤独升华的过程。写完这首诗歌,我对孤独的感受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孤独的性质从“匮乏性孤独”,转变为了“成长性孤独”。这也可以看成是与古人通心的效果吧。这首诗我很喜欢,我曾经把它放进我的《活出最佳状态》一书。

闻寒山寺钟声

你的孤独是一座千年的古钟,

我的孤独是一片浩渺的虚空。

钟声悠扬飘进了久远的空旷,

钟声悠扬唤起了灵性的涌动……

是孤独敲响了孤独?

古老的寒山寺来到我的梦中。

是灵魂撞击了灵魂?

天涯游子神游遥远的星空……

2004年4月,我到苏州西园寺讲课,看见有许多茶花。走到一棵茶花树前,放空自己,默默地注视,过一会,就产生了诗意。

西园寺庭院里的茶花

六七个月的花期很长很长,

只要有美就要充分地让人欣赏。

茂密的枝叶中这边的花朵正在绽放,

那边的花蕾怯生生地已经准备登场。

你的风度落落大方,

不以妖艳来吸引目光,

偶尔有人路过,

皆是行色匆忙。

在这小小的庭院里,

有谁曾经关注你的殷切与希望,

是花就会有凋谢的时候,

有凋谢也就有寂寞与忧伤。

那一天我不经意地发现了你,

吸引我的是你坚定的信念与力量,

有美就应该默默地表达散发,

有散发何必计算有多少目光。

发现的奇妙令人留恋难忘,

我在你面前久久地彷徨,

体会你那优雅的信念,

感觉你那跳动的心房。

茶花从10月开始开花,一直开到第2年的5月。

狮子林

没见过牛吃螃蟹,

游狮子林开了眼界,

没听说过狮子翘尾巴,

偶尔一翘,不妨来点诙谐。

只要愿意,就能目睹,

一饱眼福,乐在马马虎虎。

石头会唱歌,花儿会微笑,树木有温度,

感受生命,只需把自己放空。

写2004年4月9日星期五。苏州狮子林的主要景物是形形色色的石头。

观虎丘斜塔

佛陀八十高龄仍在说教,

他已觉照自己年事已高。

巨大的身躯是倾斜的塔影,

衣衫斑驳,夕阳下有些苍老。

小狮子一个个正在迅速成长,

跃跃欲试即将发出吼叫。

我似乎也变成了一只小狮子,

向老狮子致礼,发出会心微笑。

游虎丘时,有佛海法师、乐根居士陪同。故设计我们每人倚靠塔前的一个小石狮合影留念。

本诗写2004年4月10日星期六。在苏州西园寺的西花园的大水池,有一只活了400岁的老龟。它很少露面。一般在春天和夏天的中午,偶尔出现在水池的中央。据说龟有灵性。

西花园老龟(二首)

其一

一场春雨,

吹落了多少花瓣?

一时间,乍暖还寒,

冬天还未说“再见”。

今天又是春意盎然,

现在又是阳光灿烂。

沿着水池慢慢行进,

期待与老龟能够相见。

人们说你中午才在池心露面,

早上八九点你是否肯赏脸?

一念既起,尚未平息,

忽然间,我的心狂跳不已,

水池边,近在咫尺,

老龟知道我的心思,正等待与我会见!?

它伸着头,鼓着两只大眼,

圆圆的身躯就像一个大磨盘……

惊喜中我急忙放下背包,

想取出摄像机给老龟留念,

当我起身再看他,

他已隐没在绿色的池水里面。

令人遗憾——

失之交臂:难得的会见!

令人惭愧——

功利之心败坏了灵感!

令人感慨——

四百年有多少风云变幻!

人心如此难以测度,

老龟需要有老龟的安全。

发人深省——

四百年的生命、时间与空间!

能够有四百年的安然,

需要有怎样的毅力和老练?

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

和老龟近距离交流?

生命与生命之间能够通心,

也可以互不往来,空有埋怨。

最令人兴奋的是短暂的机缘,

最难以把握的是当下的心念,

即使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有时也不过是念头一闪。

其二

多少次在西花园水池边流连忘返,

想把老龟四百年的所见所闻重现。

四百年的历史激发我兴奋地想象,

四百年的漫长使我感叹人生的短暂。

如果人的生命能够延续四百年,

人世间还会有这么多恩恩怨怨?

很可能在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老龟却还要经历若干岁岁年年。

啊,西园寺的老寿星,

什么时候,能够修出佛的庄严?

我看老龟神秘莫测,

老龟看我昙花一现。

我看到顽童的天真,

村姑的羞涩,

蛇的阴险,

兔的机警,

豹的凶残……

老龟的性格,

有多少历史的积淀,

怎么理解,也难以全面!

啊,西园寺的老寿星,

我的心能不能具有穿透力,

尽管池水、硬壳隔断了我的视线?

据说,老龟曾经把放生的鸭子的脖子咬断。

“痒痒树”即紫薇树,亦称“百日红”。它是珍贵的环境保护植物,是奇妙的有灵性的树。在苏州西园寺有一棵痒痒树,外表上没有太多的特殊之处。但只要轻轻摸一摸它的树皮,其树枝、树叶就会颤抖不止。而每当它的树枝、树叶颤抖,我的心也在颤抖。

西花园的痒痒树

都说你喜欢“挠痒痒”,

其实你是喜欢和人交往。

只要有体温传达给你,

你就会树叶颤动,树枝摇晃。

人们的好奇心有弱也有强,

再迟钝也会感觉到你的善良。

很难说只有人才具有慈悲心,

很难说只有人才能做到开放。

人们喜欢保持距离,装模作样,

你却有触必应,不厌返响。

你的坦诚告诉人们:

树,也有树的心量。

人比树优柔寡断,

树比人坚强。

现在的赵县柏林禅寺是在1982年才开始重新建的。重建时,柏林寺的建筑只剩下了赵州塔。见了如今的柏林寺,再看该寺1944年、1982年等的照片,颇有感慨。

柏林禅寺

一座灰色的古塔环绕着绿树、金殿,

诵经声声,香烟袅袅,人流不断。

赵州和尚穿破了多少双草鞋,

步履蹒跚,终走到这一天……

若有平常心去领受无常,

请抚摸古柏苍老的树干。

树身与塔身是同一种颜色,

死亡与涅槃并非同一个意愿。

很喜欢这首关于赵州和尚的诗:“赵州八十尤行脚,只因心头未悄然。及至到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我用赵州行脚的典故来表达关于历史的沧桑感。

同类推荐
  •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但也并非尽是奇趣,只要坚定目标,明确方向,乐观坚韧地走下去,就能笑到最后。青少年朋友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把握好航向,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寻找人生旅途的乐趣,享受生命的美好!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读懂自己只需一周:催眠师手记

    读懂自己只需一周:催眠师手记

    继《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后,狂想代理人高铭再度发力,续写姊妹篇《催眠师手记》。历时三年,高铭再次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深入催眠诊所、心理诊所,获悉珍贵一手资料,化身心理福尔摩斯,探寻埋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打造国内第一部心理推理纪实档案。身在钢筋水泥丛林,我们丢掉了健康、快乐……还有自己。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恋爱结婚是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而婚恋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等问题有关。婚恋心理学涉及恋爱、结婚、性行为、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家庭幸福的条件以及离婚等等的心理、生理问题。研究与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身心的健康,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佛猴记

    佛猴记

    七世佛,五舍利,暮鼓钟晨得长生。上古时,女娲在人间私繁人类,违背天界神盟,天帝起兵讨伐她。两家交战多年,胜负未见,后如来出面调停,女娲一族才永驻人间。女娲曾发下毒咒,若天帝不容她子孙在人间,她便要搅得天界不宁。女娲的毒咒化为三道灵气,一道入了大海,一道去了雪山,一道去了大地。后来天降大水,水漫人间,人类几乎灭绝,女娲的咒语成真。这入了海的一道灵气,便在大禹治水时,由海中生产,化成了一只水猿,其能言善辩,知江河水之深浅,地势之高低,善出入,可避死延生,这就是号称泗洲圣母的无支祁。第二道灵气去了雪山,随后便在雪峰之上生产出一只白猿,此白猿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可以移星换斗,称号雪山圣母。最后这去了大地一道灵气便注入了东海的一块石头上,这块石头在公元前五百七十八年产出一个石猴,后来大闹天宫,公元八年,如来出手将其压在了五行山下,此猴便是那齐天大圣孙悟空。自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有感于南赡部洲战乱不断,立志七次历世,传法于东土世界。泗州圣母借机打破碧油坛,出走灵山,欲救出五指山下的孙悟空,血染灵山。天生三猴如果相聚,齐心协力攻打灵山,胜负如何,结果如何,且看书中一一道来。
  • 说龙梅之二地界

    说龙梅之二地界

    一九三八年六月粟裕司令员带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来到苏南桃岗,拉开苏南抗日斗争的序幕。在残酷的斗争中,涌现出费敏龙、沈晓梅等一大批英雄人物。费敏龙原是地主公子,为了抗日,他卖掉了家中五百亩土地和二十多间房子,并且苦练武功与形形色色的敌人作殊死搏斗。沈晓梅原是地主的儿媳,在地主家中受尽屈辱,后来她投奔了新四军。她主要从事政治交通工作,胆大心细的她克服重重困难将一批苏南抗日军队、地方干部及物资安全护送过江。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 冷宫演义

    冷宫演义

    女主白莲花,男主非善类,狼狈为奸,图谋天下……
  • 放牧大唐

    放牧大唐

    来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唐,石磊悲催的发现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先进的玻璃和酿酒技术,火药也不能再发挥应有的效果。还好有动物改造系统在,一切皆有可能。赚赚钱,种种田,逗逗宠物,从此,属于石磊的悠闲古代生活就开始了。长孙无忌和父亲有过节?那又怎样。斗不过心眼,咱跟你拼肌肉,熊壮的主角,带领一群大肌霸手下,还有茫茫多的宠物,足以堆倒前进路上的任何阻碍。读者群:鲈鱼书友群116088641真诚欢迎各位书友,我一直都在的<(^-^)>新书《植掌大唐》已发,书号1010526515,仍然是大唐种田文,求新老朋友垂怜!
  • 百战圣帝

    百战圣帝

    少年遭一伙蒙面人的追杀,从绝世家族的尊贵少主变为受人欺辱的一个小家族的仆人。高傲的他,该如何选择?当知道追杀他的人竟是他最亲的家人派的,他又该如何选择?最后遭到家族族人的背叛,他又该怎么做?他虽然天赋异鼎,但道路总是坎坷的。当他做出无数的选择后,最终称帝,人称百战圣帝。他的名字是——星辰。
  • 妖兽战斗大师

    妖兽战斗大师

    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分很多种类,拥有较高的战斗力。它们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你的床底、身后甚至你耳朵里!不同种类的驯服难度各不相同,人们发现这些被驯服成宠物的小家伙会和自己认同的人契约,然后就可以用于战斗。完全听从契约者的指挥。人们将这种生物命名为妖兽,听起来很古老,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些隐世的训妖家族都管这类生物叫妖兽。人家才是专家,当然要听别人的你说是不是?有些妖兽因为威力巨大,所以妖兽的战斗擂台一般都是很隐蔽的,科学家为了研究妖兽的秘密,在人们用妖兽战斗的同时也会做调查研究。渐渐的,妖兽战斗已经成为了全球公认的一项运动。
  • 呆萌无下线妖孽站住

    呆萌无下线妖孽站住

    看呆萌小白免从现代洗澡穿入美男澡盆,发展一段又一段的呆萌搞笑故事……“说好了不要动我,你有听我话么!!!”白小荼怒气冲天的咆哮着云萧瑟,云萧瑟很无辜的笑着摇头“是没动啊,我只是忍不住摸了两摸而已,又不会少块肉!!!”
  • 一个女人一辈子不容易

    一个女人一辈子不容易

    主要人物:许聪慧简介:作者第一次写小说没有经验真人真事一个农村妇女在农村一辈子遭遇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谢大家!
  • 如果可以不爱你

    如果可以不爱你

    是不是只须那短短的一秒就可以知道我爱你?叱咤风云的上官西会不会因为她改变自己的人生决策呢?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她们又会不会谱出一曲美好的结局呢?
  • 钱多多渣男历险记

    钱多多渣男历险记

    一个可爱女生追求爱情的故事……想活在童话故事里的公主,慕子言你还愿意娶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