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8900000033

第33章 铁云又有新的宏图

武汉之行失败,没有使铁云气馁。从汉口返回上海的太古轮船上,他默默凭栏眺望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沿岸停靠的一座座商务繁盛的码头,九江、安庆、芜湖、南京,一个个跃入他的眼帘,他也逐处上岸去浏览了一番。忽发奇想:长江上下游数千里,腹地辽阔,纵使芦汉铁路建成了,也只有汉口一地可通铁路,为什么不另辟蹊径在别处也筑一条与芦汉平行的铁路直达东南富庶的城市呢?在北方,除了北京,只有天津可以作为铁路起点,由天津向南,可以达安庆,也可以到南京,然而都只通过安徽,不如经山东穿越整个富庶的淮扬里下河地区以达镇江,这个打算当然也有私心,他是希望火车经过淮安家门口直至镇江原籍,为家乡造福。火车可由扬州用轮渡驳到南岸,将来如再从上海到南京筑一条沪宁铁路,镇江就更加兴旺繁荣了。他越想越得意,好似山穷水尽中豁然开朗,显出另一番天地。对!他靠着栏杆,神采飞扬,几乎大声喊了出来:这条铁路就取名津镇铁路!跳出如来佛的掌心,无需再和盛宣怀呕气了。他改变主意,在镇江码头上岸,踏勘未来的津镇铁路终点站的站址,仿佛上谕早已批下,款子也筹齐了,只等开工,这回没有人和他竞争了,也无需再找香帅,只要夔帅肯帮忙,事情就成了。铁云在镇江、扬州走亲访友,玩了不少日子,过了重阳才回到上海。船在十六铺码头停泊,铁云高高兴兴地上了岸,在英租界晋升栈开了房间,用客栈的德律风(电话)与老友汪康年通了电话。康年字穰卿,杭州人,光绪二十年恩科进士,与张謇同年,曾经做过张之洞的幕僚,现任内阁中书,是当时颇为活跃的维新派,比铁云小三岁,是在马建忠座中认识的。甲午战后,变法维新思潮蓬勃兴起,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帝党翰林侍谈学士文廷式(字芸阁)在北京办了强学会,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在上海办了《强学报》,鼓吹变法图存,脚踩两头赶时髦的张之洞那时候正代刘坤一署理两江总督,也暗地里接济强学报的经费,以窥察风向。顽固的慈禧太后知道了维新派活动猖狂,赫然震怒,立即封闭了北京强学会,张之洞见风向不对,也赶紧下令封禁了上海的强学报,摇身一变,又站到太后一边了。于是维新人士由汪康年出面,于八月份创办了《时务报》,聘梁启超为主笔,租了四马路望平街一座三开间二层楼房为社址,时务报馆成了沪上维新派人士聚会之所。

铁云知道康年正在馆中,挂上德律风,便雇了马车来到望平街,报馆不像衙门,无需通报,噔噔地直上二楼,喊了一声穰卿!便有人在南屋里应声道:请进来!铁云循声推开前楼房门,乃是一间中西合壁的客堂,两张大皮沙发旁边是几张太师椅,墙上悬挂了一些时人字画,康年正与两个朋友在谈话,见铁云进去,慌忙从太师椅上站起身来,先向两位朋友说道:

丹徒刘铁云来了。接着招呼道:铁云,等了你多日,怎么今天才到?来,我给你介绍两位朋友。指着坐在沙发椅上一位四十多岁年纪,目光深邃,唇须浓厚,穿一身蓝绸长袍的人说道:这就是我的老年长,上一科状元公,翰林院修撰南通张季直(张謇)。又指着旁边一位宽脸盘英气勃勃的年轻书生,介绍道:这一位是本报主笔新会梁卓如(梁启超,后来又号任公)。

铁云惊喜道:两位都是当今大名鼎鼎的人物,铁云景仰已久,不料今日一朝得见,幸会,幸会!

张謇微微欠一欠身,算是招呼过了,启超站起身来让坐,铁云赶紧在旁边太师椅上坐了,笑道:《时务报》上登载卓如的《变法通议》,我已在镇江拜读过了,文章气势磅礴,如排山倒海,一口气读完了,犹觉心潮澎湃,极受鼓舞,想不到卓如还这么年轻。

康年笑道:卓如虽然只有二十四岁,却是当今第一支笔。时务报靠他主持笔政,一定能吸引读者。

启超谦让道:我不过是后生小子,马前卒子罢了,状元公在此,才是天下第一支笔哩。

张謇笑道:哪里,哪里,科举文章怎能和政论文章相比?若要唤醒国人,立宪维新,非有卓如老弟这样呼风唤雨的文笔不可。

梁启超那时年轻,刚刚脱颖而出,还不如后来那么国内外知名,谦和地笑道:诸位前辈拿我取笑了。

铁云转向张謇道:我在京中听说状元公丁忧回籍,总须明年再回京师了吧。

不回京了。张謇沉着地说道:回乡一年,远离官场,有了冷静思考的时间,觉得与其在朝从政,人微官轻,无益于世,不如在乡间踏踏实实办实业,办教育,还可稍稍裨益于国计民生。

康年插话道:季直兄正准备在南通办纱厂,这次到上海来就是考察上海棉纺工厂,定购纱锭,维新志士中舍官而独力创办实业,季直兄是当今第一人,将来史书上当会大书特书。

铁云肃然起敬道:状元公高瞻远瞩,令人钦佩。办实业确是振兴中华必由之道,我已厌倦于官场,今后也将在这方面致力。

哦?阁下也办工厂吗?张謇很感兴趣地问道。

不,我想承办铁路。康年道:铁云,我收到你从镇江寄来的信,很惋惜你承办芦汉铁路的计划没有成功。铁云叹口气道:斗不过盛杏荪啊,可是中国之大,要办的铁路很多,芦汉不成,还可办别的铁路。这次回京,我就准备向朝廷上条陈,请求承办从天津到镇江的津镇铁路,这一回一定有把握了。张謇疑惑地瞅着铁云打量了一会,问道:承办铁路恐怕需要很多钱吧,不借洋债能行吗?铁云在朋友面前不想隐瞒,说道:先把承办权拿到手,再想办法吧。张謇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说道:借洋债的事,只能国家出面,借债还钱,不伤国体,那是盛杏荪的拿手,你争不过他,还是脚踏实地自己办实业。我打算再办个通海垦牧公司,在南通海门一带广种棉花,那么纱厂的原料就有了,以后再办织布厂,榨油厂,银行,轮船公司,办一样,成一样,从种植棉花到纺纱、织布、运销,都不受制于人,还办学校,图书馆,培养人才,通海一带农民百姓都能受到实惠。我办实业是学习洋人科学技术和工业发达之长,补我愚昧落后之短,利用他们的经验为我所用,掉过头来再与他们竞争,抵制洋货,维护国本,和洋人对着干。如果引纳洋人入股办铁路,那就是为洋人所用,引狼入室,让他们的势力直入我国四面八方,控制我们的经济命脉,与兄弟办实业完全是两回事了。

启超也道:日本明治维新,一方面学习外国经验,兴办实业,另一方面把外国势力驱逐干净,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所以国家强盛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足可借镜。

铁云笑道:我看两条路都可走吧,兴办国内实业自是固本之策,但是见效慢,借洋人之力兴筑铁路,见效快,铁路办成了,铁路沿线也繁荣起来了,与办实业的精神是一致的,十年之后定可看得出哪一种办法更为有效。张謇不以为然地默默不语,康年转移话题道:甲午战后,南方革命党人孙文在广州举兵起事,志在推翻朝廷,幸亏事机不密,被官兵破获了,不然他们占了广州,万一各省响应,事情就闹大了。铁云道:所谓革命党人,不过是一群无父无君的亡命乱党,皇朝深仁厚泽,根基稳固,白莲教那么大的势力,蔓延好几个省,都平下去了,寥寥几个革命党人,能成个什么局面?不过甲午战后人心不稳,邪说横行,海禁大开后,出洋留学的人又多,难免不受乱党影响,不能不事先防范,若被他们得逞,芸芸众生就都遭了大劫了。

启超奋然道:所以我们大声疾呼变法图强,推行新政,一来抗禦外侮,振兴中华,二来使朝廷气象一新,才能与革命党人争民众,孤立革命党。我们主张君主立宪,而革命党人则要推翻君上,这是我们与革命党人的分水岭。

绝对不可调和。

是啊。张謇道:君主立宪是当今救亡图存的第一要着,立宪了,实行议会政治,有了民主制度,取消了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国家自会强盛起来,何必要骇人听闻的举兵叛乱。今后时务报上可以将君主立宪的好处多讲一些,那么糊里糊涂跟了革命党走的人自然就少了。

启超道:是啊,在以后几篇《变法通议》中我是准备这么写的,目前笔锋所向主要是唤醒国人,争取皇上支持,驳斥顽固大臣的反对,力求早日实现变法维新。

他们又谈论了时务报下一期的内容,康年忽然笑道:卓如,你奉和铁云的那首诗呢?怎么当面见到却忘了。

启超笑道:正是忘了,我去取来。说罢转身去隔壁编辑部取了两张十竹斋水印花笺,第一页是铁云的原诗,第二页是启超的和诗,双手奉与铁云道:

献丑了,请指教。铁云读了启超的诗,欢喜道:拙作抛砖引玉,怎及得卓如的诗忧国忧民,更见深沉出色。康年取过诗笺递给张謇道:今年二月铁云在北京写了两首《春郊即目》,上次南下时抄示给我,卓如读了,对其中第二首感慨很深,步原韵写了和诗,请季直兄一阅。张謇先读铁云《春郊即目》的第二首:可怜春色满皇州,垂杨踠地闻嘶马,季子当年上国游。芳草连天独上楼。青鸟不传丹凤诏,寂寞江山何处是,黄金空敝黑貂裘!停云流水两悠悠。然后细细玩味了启超的和诗:自古文明第一州,燕雀同居危块垒,卧狮常在睡乡游。螔蝓空画旧樯楼。狂澜不砥中流柱,漏危真似西风岸,举国将成破碎裘!百孔千疮无底愁。

张謇拍案道:好一个梁卓如!不特文章好,诗也写得好!恕我直言,铁云兄的诗为怀才不遇而消沉,究不如卓如寥寥几笔勾画了我国目前国势阽危的现状和忧心忡忡的感情,气魄何其浩大,胸谋何其壮阔,心情何其悲愤沉痛!把它登在《时务报》上吧,一定能激发千万人的爱国之情。

启超谦让道:拙诗不过借铁云先生大作而发汇胸中忧伤国事的情怀罢了,状元公太夸奖了。

正说间,又陆续来了几位维新人士,也是铁云的熟人,一个是沈荩,字愚溪,湖南善化人,思想比较激进,和梁启超极知己,另外两人是连梦青和狄楚青,都只有二十出头年纪。

谈近中午,康年作东,邀诸人去汉口路半斋饭馆(今老半斋)吃了一顿扬州帮的名菜,饭后各自散去。

当天铁云又走访了几处朋友,次日上午赶到派克路程思培处,敲开厚重的石库门,站在天井里仰首向着二楼喊道:绍周,你看谁来了?

只见二楼西厢房有人从窗中探首出来,是一颗滴溜滚圆的脑袋,三十多岁年纪,还不曾蓄须,额头饱满得很,一双细眼精明有神,惊喜地向下喊道:铁云来了!快请客堂里坐,我就下来。此人便是程恩培,安徽阜阳人,也是太谷教中人,捐了个候补道,因为和河南巡抚刘树棠是世交,被委为河南豫丰公司会办,驻上海负责采购和土产贸易。

上海弄堂房子地方狭窄,进大门跨过小小天井便是客堂间,壁上悬挂一幅关云长读春秋的画像,靠墙长案上放了一只镀金玻罩自鸣钟,旁边是两只汝窑花瓶,一只瓶中插了一支鸡毛掸帚,案前两旁各有两张太师椅,中间夹着茶几,茶几上放着烟盒。恩培下了楼连连拱手道:失迎,失迎,快请坐。汉口的事办成了吗?铁云坐下来苦笑道:扫兴得很,被盛杏荪插一棍子,落空了。恩培敬了一支雪茄烟,说道:不要灰心,慢慢地再找机会。见过眉叔了吗?

昨儿晚上去拜会过了。铁云喷了一口雪茄烟,兴奋地说道:眉叔劝我不要私自招收洋股,还是堂堂正正挑明了,介绍洋人与各地督抚大臣见面,订立合同,开发矿产,凡事都有督抚大臣顶着,就不冒风险了。他又说,有几个洋人组织了一个福公司,专门向中国投资,总公司设在英国伦敦,首先看中了山西的煤矿,还有河南省,也是他们注意的地方,苦于没有人在中外和朝廷与地方之间进行沟通,正想寻觅一个与各方关系密切的人做他们的买办,那佣金是不会少的,这就想到了我,问我愿干不愿干。哈哈,绍周,天赐的良机怎么不干,我当时就答应了。眉叔又说,福公司的主要洋东,一个是意大利人罗沙第,还有一个是美国人詹美森,现在他们都在伦敦,等他们到中国来,会介绍到北京来找我。我看此事十成八九,所以找你助我一臂之力,将来河南的事,请你促成。

恩培高兴地说道:没问题,这事办成了,河南地方在有好处,刘中丞会答应的,河南的事包在我的身上就是了。

铁云大笑道:如此说来大事成了!等到罗沙第从英国回来,我打算陪他先去山西,把那边的事谈了个眉目,再约了老哥同往河南,时间总在明年了。

这时有人将石库门上的铜环敲得震天响,恩培皱眉道:我家百年回来了!男仆开了门,闯进来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穿一件英国格子花呢夹袍,脸颊红扑扑的一头的汗,见父亲在会客,正想举步进入东厢卧室,恩培喝道:百年过来!百年踟蹰着用手擦一下汗,缓缓地进了客堂,恩培向铁云道:这就是我那大儿子百年。又命百年道:快给刘伯伯请安。

铁云笑道:免了,免了,小时候见过一面,想不到长得这么高了。百年行过礼,恩培挥手命他退下,眯细了眼笑问道,铁云老哥,你那一群公子千金,有几个婚嫁了?铁云笑道:长女儒珍已经嫁做黄三先生的儿媳,你是知道的。长子大章早已娶了,次子大澂亦已定了亲,是和实君攀了亲家,其余都还幼小哩。恩培道:我们在扬州的时候,你不是添了一位千金吗?算来也该有十几岁了吧?

铁云道:那是二小女佛宝,今年让我算算看。他扳着指头算了一会,笑道:呵呵,十四岁了。

铁云,我们攀个亲家,把佛宝嫁给百年吧。铁云笑着道:很好,我赞成。不过她的母亲很有主见,不同一般女子,你送一张百年的庚帖过来,我写信回去和她商量后再给你回音。半个多月之后,若英也寄来佛宝的八字庚帖,同意了这桩婚事,只待两年之后成亲了。铁云在上海耽搁到寒冬来临,才搭乘海轮取道天津返回北京,虽然承办芦汉铁路受了挫折,但马建忠答应向洋人推荐使他信心百倍,仿佛锦绣前程伸展在他的足下,直向遥远,遥远。

同类推荐
  • 抢走我名字的人

    抢走我名字的人

    本书是一个双胞胎姐妹成长与告别的故事,讲述了姐姐海伦自视甚高,妹妹艾丽看似软弱,却更有心机,善于隐藏自我,两人在一次交换身份游戏后,命运发生扭转。姐姐遭母亲遗弃,从此开始了坎坷的求生和艺术之路,妹妹却一帆风顺,成为电视和社交界的红人,直到有一天遭遇车祸。每个人被迫开始承受命运的惩罚。
  • 女招商办主任

    女招商办主任

    在这样一个全民招商的时代。南江市,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农业小县城,却因为一场“选美招商”而名扬天下。刚刚大学毕业的江琴琴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这次选美大赛的冠军,成为南江市的招商办主任。然而,质疑、猜忌、阴谋随之扑面而来。同时,副主任危高强对她的排挤,也让她的招商之路步履维艰。那么,这样一个刚入社会又才貌双全的女孩,在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官场与商场中,她能否冲破阻力,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炮打响?面对重重诱惑,她能否独善其身?
  • 盗墓机密

    盗墓机密

    “首次揭露东陵盗墓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背后的阴谋与策划过程。神州大地。自古藏龙卧虎,但逢乱世之秋,便有盗匪为患,甚是猖獗!细分此类,有的明火执仗,有的幕后策划。上世纪20年代,大江南北,到处是军阀混战,各种各样的自封头衔让人目眩!东陵盗案发生后,一直有一个巨大的谜团没有解开。本小说,写的就是盗陵前的起因与……
  •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 追问生命的终极答案:帕特里克·怀特系列作品(套装共3册)

    追问生命的终极答案:帕特里克·怀特系列作品(套装共3册)

    本套书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3本代表作品,包含《人树》、《树叶裙》、《风暴眼》。
热门推荐
  • 一颗兵心

    一颗兵心

    现在,未来都很迷茫。我只能看见眼前一米的地方......我为什么要当兵,我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后悔吗?我们都有多少的遗憾...我的遗憾,我的不舍,我炽热的眼泪,我不死的情怀,我执着到遍体鳞伤的心脏。我是一名退伍老兵,这是我没有酒的故事。这是我刻在脑海里的每一幅画面。这些都是我想和你们讲的故事,这些都是我想留给你们的东西。
  • 霸道总裁的小逃妻

    霸道总裁的小逃妻

    丁小乖还没出生,就被左司辰预定了。丁小乖是老鼠,左司辰是猫,一看到左司辰,丁小乖就吓得全身直哆嗦。九岁时,一场意外,让老鼠开始同情猫。此后丁家厄运连连,丁小乖的人生也是从天堂掉入地狱……
  • 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

    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

    近两年,新版《封神榜》一部接一部再次走进人们视野,勾起了许多60后、70后、80后对老版《封神榜》的记忆,网络上对封神也第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探讨,在这样一个民间对封神关注度渐热的情况下,一个80后的青年晚辈,用他的神来之笔,开始了他对古典名著《封神演义》这本中国正统神话典籍的剖析和解读,让读者耳目一新。该书作者经过缜密推断,认真梳理,作者彦辰重新修改撰写的《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对世人了解“封神榜”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问做了合理的解答,更加充实、更有深度地解读《封神演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软萌淡定的小宅女打开角色扮演游戏时选错一个选项而引发的血泪史……正所谓敌强我弱,敌弱我蹬鼻子上脸,什么,弱是假象,哥哥求抱大腿Σ(°△°|||)︴
  • 红龙武僧

    红龙武僧

    这是一个摩尔特在诺亚兰迪大陆获得奇妙开局,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的故事。“虽然我长的像混乱邪恶的红龙,但我真的是一条守序中立的武僧。”摩尔特如是说道。
  • 穿越于时空之中

    穿越于时空之中

    一场阴谋而导致两位好友死亡而越来越冷酷的少年,因亲人所安排的事而穿越重新认识情的重要性
  • 我只想安静的搬砖

    我只想安静的搬砖

    我叫李峰,自从我有了重建遗迹的能力之后,我的人生只剩下了一个目标。我就想安安静静的搬砖,顺便闷声发点小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望斜云

    望斜云

    太初年间,中土战乱连连,群雄逐鹿,其中实力最强莫过于川蜀刘氏,荆襄王氏,北蛮呼延氏,东海林氏,南夷罗氏。五大氏族各自拥兵百万,相互讨伐,辗转百年,生灵涂炭。江湖武林始终游离战争之外,后因武林盟主云落城带领无数江湖高手归顺王氏,方才打破平衡,终由王氏一族首领英武候王万山,灭四氏而一统。至此中土大陆回归宁静,英武候王万山立国华夏,朝廷颁布圣令“天下是本王的天下,江湖是你们的江湖……”后人称为“解武令“此令一出,天下沸腾,江湖迎来一场空前绝后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