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900000030

第30章 民俗文化与森林旅游(5)

①昭君墓:昭君作为和平的象征,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爱戴。昭君去世后,人们都希望她葬在自己的家乡,由此而产生了全国各地有多处昭君墓。仅内蒙古一个区就有多处昭君墓。

②小乔墓:三国时期的著名美女“大小乔”的故居及“小乔墓”的归宿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大小乔”的故居有湖北嘉鱼、浙江义乌、安徽潜山等说法,“小乔墓”则有湖南岳阳、安徽南陵之争。因岳阳楼旁有鲁肃的观兵楼——岳阳楼的前身,于是岳阳便有了“小乔墓”所在地的美丽传说。

③杜甫公园:唐代诗人杜甫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其殒身之地,史学看法并不一致。杜甫是否到过耒阳,史载不详。但是,衡阳的耒阳人民就是利用史学语焉不详的记录,把杜甫的殒身之地附会为耒阳,并斥资设计了杜甫公园。

4目的:借名人提高景点的文化品位。

(六)因名篇而附会

1概念:中国旅游上有这样一句话,山川因名人而胜,因名篇而传,于是人民利用历史名篇来扩大景点的社会影响。

2载体: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

3举例:

①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公元663年,王勃自山西临汾到江苏六合省父途径南昌,巧遇洪州都督阎伯屿举行重阳雅聚,在酒宴上即席写下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但后来被别人附会为“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②黄鹤楼:地处武汉的黄鹤楼,因崔颢一诗而闻名遐迩。但是到了明代,却有人附会出李白望楼搁笔的故事,据说李白写了“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其实这首诗并非李白所作,而是两个和尚在辩论时的禅语讥讽。

③绍兴沈园:因陆游的一首《钗头凤》而享誉,这首词是陆游为怀念青年时代迫于母命而离婚的爱妻唐琬而作。据陆游的弟子刘克庄的《后村诗话·续集》卷二中提到,陆游离婚后,确曾与唐琬遇于沈园,但只是“坐间目成而已”,既未对话,更未送酒。

4目的:借名篇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

三、关于附会的思考

1从历史本质看,附会不是历史,但它却能从本质上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2从思维方式看,附会所惯用的是直觉思维,即具有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特点。

3从表现方法看,附会多借助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和强烈的对比等浪漫主义的修辞技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雷同现象。

牵强也罢,附会也好。从旅游的视角出发,附会手法生产了一批闻名全国的著名风景区,刺激了地域经济的增长,为宣传地方作出了积极贡献。越演越烈的“名人故里”之争,其热闹的背后,其实就是附会在起作用。幕后的推手亦即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不必拘泥于历史的真实,也不必计较历史的虚实,但为了争名人而互相攻击都是不理智。捕风捉影似的附会毫无意义,基于历史因素的附会却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阅读链接(一)

门神

门神是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从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崇拜门神。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门神的具体崇拜对象,常因时因地而异。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最早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纬书《河图括地象》云:“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此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继神荼、郁垒之后,唐代又出现钟馗(〖WTXT〗kuí〖WTBZ〗)捉鬼的故事,钟馗亦被作为门神以驱鬼魅。事见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引《唐逸史》(已佚):“(唐)明皇开元(713—741)讲武骊山翠华,还宫,上不悦,因痁疾作卧,梦一小鬼,衣绛犊鼻,跛一足,履一足,腰悬一履,搢一筠扇,盗太真绣香囊及上玉笛,绕殿奔戏上前。上叱问之,臣乃虚耗也。’上曰:‘未闻虚耗之名。’小鬼答曰:‘虚者,望空虚中盗人物如戏,耗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欲呼武士靸朝靴,径捉小鬼,先刳其目,然后劈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云:‘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618—626)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乃诏画工吴道子曰:‘试与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成图进呈,上视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赐与百金。”《唐逸史》所记未必可信,但自唐代开始,人们相信钟馗能捉鬼驱邪却是事实。据记载,唐吴道子确曾作过钟馗画,悬于室内或贴于门上被视为门神。《清嘉录》卷五引明《杨慎外集》记载:“钟馗即终葵,古人多以终葵为名,其后误为钟馗。俗画一神像,帖于门,手持椎以击鬼。”明史玄《旧京遗事》也有记载:“禁中岁除,各宫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绢画钟馗神像。像以三尺素木小屏装之,缀铜环悬挂,最为精雅。先数日,各宫颁钟馗神于诸亲皇家。”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终葵”条云:“今人于户上画钟馗像,云唐时人,能捕鬼者。”可见以钟馗为门神,亦流行颇久。

元代以后,又曾以唐秦叔宝和胡敬德(或作尉迟敬德)为门神。《搜神记》卷六“门神”条目记载:“神即唐之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唐太宗后宫夜无宁刻,惧以告群臣。叔宝奏曰:‘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加聚蚁,何惧小鬼乎!愿同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命画工图二人之像,全装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云。”这里记述的秦叔宝二人虽为唐人,但不能证明此俗起于唐代,不过北宋末已出现戎装门神。南宋佚名氏《枫窗小牍》卷下云:“靖康以前,汴中家户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宋赵与时《宾退录》云:“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他们皆未指明戎装门神姓甚名谁,或许根本就未有特定者(如秦叔宝等),仅因为戎装像很威严,更易对鬼神起震慑作用而采用之。明清时期则有明著戎装门神为秦叔宝、尉迟敬德者,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门神》条云:“夜分易门神。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又说:“或朱纸书神荼、郁垒,以代门丞,安于左右扉;或书钟馗进士三字,斜贴后户以却鬼。”表明历代出现的三个主要门神,在清代都受到同样的供奉。

瘟神

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瘟疫,古人或单称瘟、温或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古代民智未开,医疗条件低劣的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可怕疾病,恐惧至极,很容易认为是鬼神作祟,因此乞求神灵保护。

最早的疫鬼始见于纬书,为三人。《礼稽命征》云:“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为小鬼。”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引《礼纬》亦记此三疫鬼,称为高阳之子。《龙鱼河图》又有“五湿鬼”之名,曰:“岁暮夕四更,取二十豆子,二十七麻子,家人头发,少合麻豆,著井中,祝敕井吏,其家竟年不遭伤寒,辟五瘟鬼。”此后,多部著作即按“三”、“五”之数,相继写出三鬼、五瘟故事。首先是干宝《搜神记》卷五的“三鬼”。此书出现的是三个散播疾病取人魂魄之鬼王,三鬼中,有一个隐名,有姓名者为赵公明、钟士季二人。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载建吉冢埋圆石文,曰:“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公侯甲乙,年如(若)干岁,生值清真之气,死归神宫,翳身冥乡,潜宁冲虚,辟斥诸禁忌,不得妄为害气。”这里出现的是主管地下冢中的五方神,五神中,有姓名者,只赵公明一人,其余四人都为隐名,“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任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这里出现的是七个主瘟疫病的瘟神,后来的五瘟神之名已全具,只钟仕贵作钟仕季,且多出李公仲、少都符二人。其后《正一瘟司辟毒神灯仪》中有云:志心归命:东方行瘟张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赵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钟使者。这里已明确称五瘟神为五瘟使者,其张姓、赵姓等又大体与后世五瘟相符,只是此处是按五方而不是按四季加总管中央为名,且南瘟姓田不姓刘,钟、史二人又易位,是与后世不同者。

南宋天心派道士路时中《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三《斩瘟断疫品》论述瘟神行瘟之由及制瘟之法,略云:“但今末世,时代浇薄,人心破坏,五情乱杂”,故“东方青瘟鬼刘元达,木之精,领万鬼行恶风之病;南方赤瘟鬼张元伯,火之精,领万鬼行热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赵公明,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北方黑瘟鬼钟士季,水之精,领万鬼行恶毒之病;中央黄瘟鬼史文业,土之精,领万鬼行恶疮痈肿”,据说,“若能知瘟鬼名字,鬼不敢加害,三呼其名,其鬼自灭。”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三教搜神大全》又为五瘟神作传,其卷四“五瘟使者”称:“昔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内有五力士,现于凌空三、五丈,于身披五色袍,各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并罐子,一人执皮袋并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灾福也?’张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为五瘟,名曰五瘟(神),如现之者,主国民有瘟疫之疾,此天行时病也。’帝曰:‘何以治之,而得免矣?’张居仁曰:‘此行病者,乃天之降疾,无法而治之。’于是其年国人病死者甚众。是时帝乃立祠,白袍力士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封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封为感威将军。隋唐皆用五月五日祭之。后匡阜真人游至此祠,即收伏五瘟神为部将也。”旧时各地建庙祀瘟神,有些地区称瘟祖庙。祭祀日期各说不一。《三教搜神大全》谓隋唐时五月五日祭之,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七引《岁时杂记》则谓元旦祭之,曰:“元日四鼓祭五瘟之神,其器用酒食并席,祭讫,皆抑(遗)弃于墙外。”《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又称,九月初三为五瘟诞辰,这一日为其祭祀日。

土地神

中国旧时信奉的村社守护神。《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比较朴素地表达了上古人们酬谢土地负载万物、生养万物之功的心情。其后,又出现了以整个大地为对象的抽象化的地神崇拜,这种地神被称为“后土”,是封建皇帝的专祀;而各个地区及村社仍奉祀该地区该村社的地方小神。这种地方小神初称社、社公,后称土地。纬书《孝经援神契》记载:“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汉书·五行志》也有注释:“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礼记·祭法》云:“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此二十五家或一百家所立之社,为地方行政小单位,所祀之神即称社公或土地。社公和土地之称皆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称费长房得卖药翁之符后,“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王充《论衡·讥日篇》曰:“如土地之神不能原人之意,苟恶人动扰之,则虽择日何益哉!”此后典籍中有相沿称社公者,但更多的则称土地。

最初人们崇敬社公、土地,是因为它能生长五谷,负载万物,养育百姓,更多是从它的自然属性方面着眼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这种自然崇拜便转变为人格神崇拜。人们用以象征它的不再是“封土为社”的那一方土,而是一个具有人格特征的拟人神。甚至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制度的完善,更将它视为与封建政权最下层官吏相当的一级小神。

同类推荐
  • 高盛阴谋

    高盛阴谋

    迪拜泡沫、希腊混乱、欧元危机……谁是这一连串事件的真正操控者?高盛!谁又能想到,这场连环局的终极目标,居然是中国!从北高加索到北非,从南北战争到2010年的希腊危机,作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中国黑话诠释了高盛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高盛“欺诈门”事件震惊全球,一夜之间,股市、期货纷纷暴跌。高盛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美国证监会能否一查到底?这是否只美国政府和高盛合演的“双簧戏”?干掉贝尔斯登、雷曼、AIG、迪拜、希腊之后,谁将是高盛的下一个猎物?
  •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本书试图在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融通经济学与管理学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在异质性的基点上市场与核心能力匹配互动的结果的观点。
  • 2011,你为什么不幸福?

    2011,你为什么不幸福?

    无论是咆哮体还是唤醒体,我们依然生活在这里,等待房价下跌,期待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接受物价不断上涨的现实,捂紧钱包过小日子;战战兢兢地吃着小馆子的饭菜;还得随时准备好口罩,恨不得把新鲜空气存起来用……本书所选内容均应围绕在大财经范围下,同时又事关民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用语录加单篇文章的方式,回顾了2011年中国经济相关的内容,以期提醒读者,一年时光又过。
  • 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逻辑思想和研究视角上,也就是说,本文将国际经济学的内外均衡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外贸发展战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外贸发展战略视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政策协调的内生变量,然后从内外均衡目标与外贸发展战略的关系上来研究我国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并最终提出“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模式应是我国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 中国冲击

    中国冲击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
热门推荐
  • 甘肃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甘肃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该书以甘肃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族宗教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追溯了甘肃地域文化独特的发展轨迹,客观地展示了其魅力。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从成为好人开始

    从成为好人开始

    如果有人告诉方藏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的话,他绝对会给那人两嘴巴子!那天下午他遇见了与他因果纠缠的谢顶道人,本以为得到修行之法,可以走上牛逼哄哄的逆袭之路,谁成想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 什么?我是天道绝缘体?与天道绝缘? 没事,我还有广阔无边的永生神海,做个长生修士也挺好。 什么?无法调动神海之力? 没事,我还有三十六品造化彩莲,一出手就砸死一片人,我还有一株青莲,化作我的骨与筋,肉身无敌! PS:这本书两月后可能改为《我与大道绝缘》,前提是没人用这个书名。
  • 我行江湖那些年

    我行江湖那些年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打着形意拳,说:“爷爷,我打的好吗?”一个老者说:“有点意思,形意拳不光讲究”手打七分脚打三,五行四梢要齐全;胆上如风响,起落如箭钻,气连心意随时作,硬打硬进无遮拦。蛰龙起水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摇;内实精神,外示安逸;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内要提,外要齐,起要横,落要顺,气要催,遇敌好似火烧身;去意犹如卷地风,追风赶月不见迹,你还要道出他的奥秘。“秦逐天背负着家族世仇,看他能否独行江湖。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女人卷)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女人卷)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女人卷)》讲述清新脱俗,优雅形象成就魅力女人。端庄静娴,美丽形象塑造幸福女人。莫以为如花似玉才能得到欣赏,其实自然纯朴也是女人的美丽。莫以为珠光宝气才能得到夸赞,其实仪态端庄也是女人的财富。莫以为出身显贵才能得到尊重,其实美德出众更是女人的自豪。女人的好形象千金难求。优美的形象是女性幸福生活的最大资本。
  • 温柔如一缕清风

    温柔如一缕清风

    5个人的青春爱情,有快乐,有悲伤,有失去,有遗憾,青春无悔。
  • 义庄道长

    义庄道长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张家镇接连发生怪事,居民纷纷找到了义庄的茅山道长……
  • 锦娇辞

    锦娇辞

    “安锦卿~”“嗯?”“安娇娇~”“干嘛?”“娇娇~”“大男人这么墨迹干啥!”“我心悦你!”……嗯……嗯!?“不,我们不合适。”“为什么?”“咱们兴趣爱好不投。”“哪里不投?我改!”安某人斜睨一眼:“取向,我喜欢男人,你却喜欢女人,看吧,不合适。”……花痴财迷美人皮×腹黑傲娇郡王爷QAQ!论穿成(自家小说恶毒女配是怎样的)
  • 山海之天下霸唱

    山海之天下霸唱

    天苍苍而地远,海茫茫而生烟。神不可惧,魔才可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