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7900000015

第15章 不离方圆的中国人(2)

“婚外有婚,人外有人,离婚倒比结婚快;还没成家,先做房奴,两人背着四个爹妈”——现代城市婚姻被描述得如此不堪,“相信婚姻”的城市人是不是成“稀有物种”了呢?或许,在这个充满挑战与诱惑的时代,经营婚姻确实比从前困难了许多。但零点的数据证明,新时代的婚姻还是经得起考验的——夫妻间的沟通正在变得更加平心静气,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也在增多。

※ 夫妻间的相互了解在增加

媒妁之言定终身大势已去,现代版婚姻大多经历自由恋爱的过程——夫妻双方在步入婚姻殿堂前已经有了深厚的了解。2006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老夫老妻最相知”已经是旧式相亲时代的老黄历,城市夫妇越年轻,对爱人的了解越充分。

※ 夫妻间的沟通越来越理性

同时,零点数据还表明,年轻夫妇间的沟通比年长者要理智得多:中年夫妻在发生分歧后冷战和争吵的比例较高,而年轻夫妇则多会“冷静分析原因,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75.3%),或者“床头吵完床尾和,吵完了该干吗干吗”(46.8%),另有近三成(28.4%)还会主动向对方道歉。

※ 夫妻双方趋向真正的平等

伴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形成,“男尊女卑”的传统格局被打破。比如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夫妻双方越来越讲究以理服人,超过半数(51.4%)的夫妻表示:“教育子女出现分歧时,谁有理听谁的。”“春节该回谁家过年”已经成为了都市夫妇的共同烦恼,但这个问题本身,一定程度上就已说明夫妻双方的地位真正迈向了平等——同期调查显示,夫妻轮流“坐庄”决定回谁家过年或者“两边儿跑”的比例已经接近4成(37.4%),而干脆回女方家的比例也有3.7%。如果说社会交往满足发展需求,那么对和谐家庭关系的渴望无疑源自情感上的需要——它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城市人多了一份安全感。不管工作有多忙,自己的爱人总会占据生活的“另一半”,这个位置不会被取代,这份牵挂不会被割舍。正在大破大立的中国人,夫妻沟通换了模式,守护的却仍是那一片浓浓的真情。

从“计划生育”到“有计划的生育”

王大爷一家是城市中普通的五口之家:爷爷、奶奶、儿子、儿媳妇和小孙女。当年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老两口只生了一个儿子。如今,血脉传承这头等重任落在了儿子头上。开始,儿子儿媳一心想做“丁克”,说辛辛苦苦工作是为了享受生活不是为了养孩子。后来两人终于变通了,小孙女出生了。刚开始王大妈还纠结说:“女孩啊,给别人养的。”但王大妈琢磨着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男女都要养老,加上女娃贴心,慢慢也就不提要孙子的事情了。最近,儿子儿媳看了关于“中国失独家庭”的报道,有很大感触,变得很没有安全感,小两口正在琢磨是不是再生一胎。可是高昂的养儿成本让小两口踌躇不前。

20年来,人们对于个体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生儿育女不再是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家庭轴心开始从亲子关系转向夫妻关系,孩子也不再是维系家庭的唯一纽带。这是一种新的、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生育观念。而且当下的中国青年人的生育观念中,都已明确认识到全社会需要生育计划,家庭生育也需要计划:生不生、生几个以及怎么生、如何养,都要经过反复思量。

※ 生还是不生?——由丁克到悔丁

改革开放后的一代青年男女重视个性独立,为了事业的成功和享受生活的自由,不愿让孩子成为生活的拖累,同时又特别推崇西方的家庭模式,因此很多人自愿选择了不生育,成了“丁克族”。2003年零点“生育意愿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

但如今,丁克中已有不少人改变初衷,打算放弃这种生活方式。根据零点数据,2010年城市人选择“丁克”的比例较2002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由8.1%降至5.9%。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一份提案中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国35岁以上初次生育高龄产妇平均占比仅为2%;到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甚至高达15%以上。20年前的丁克族已到中年,变成“悔丁族”,开始重新踏上了生儿育女的历程。

“悔丁”是一种回归,但也不完全是一种回归:即便夫妻俩均是独生子女,也有56.2%表示只生一个孩子就好。20年前“生一个”是受制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而20年后“生一个”则更多的是年轻父母的主观选择。

※ 生男还是生女?——女孩越来越受欢迎

20年来,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居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愈加淡化;另一方面,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的想法日渐淡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国家庭规模日益缩小,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双方父母的赡养义务。从这个层面上看,“养女儿”也达到了防老的目的。

据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的调查结果,2000年时,女儿的养老作用远远低于儿子,作为老年人家庭生活的主要帮助者,儿子养老作用高于女儿10个百分点;到2010年,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如广州、北京、上海等,女儿的养老作用超出儿子5.6个百分点。10年来,儿子、女儿的养老地位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在物质赡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女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女儿经济”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养个儿子还得买房子,投入太大。何必非要生儿子?顺其自然不是更好?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生女孩,开始“重女轻男”了。

※ 孩子健康还是母亲“舒服”?——从平安生产到健康生产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现代妈妈的生育过程在生产方式以及哺乳方式等选择上,也与20年前大有不同。相对于可以让孩子更健康成长的顺产和母乳喂养,妈妈们的选择开始更关注自己的“舒服”了。

在生产方式上,在中国剖宫产率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上升。到1990年,中国的剖宫产率上升至25.4%,2008年时中国总剖宫产率为46.5%。怕痛、怕影响身材、怕影响产后性生活,中国孕妇剖宫产率“大跃进”式上升,屡创新高。其中,大城市的剖宫产率又领

跑全国。上海户籍孕妇的剖宫产率从1996年的46.4%上升至2010年的67.1%。上海市妇女保健所称,这一比例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

在哺乳方式上,越来越少的中国母亲采用纯母乳喂养。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北京市0~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5%,较上世纪90年代明显降低。而全国0~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更低,只有40%~50%,且近年来呈下滑趋势。相比之下,一些奶粉出口大国,比如丹麦、新西兰等一些国家,母乳喂养率却在95%以上。

还有很多准妈妈们因为无法适应角色转换而患上产前抑郁症,这催生了针对准妈妈开展的心理辅导课程,生意火爆,产妇对妇幼保健的需求还越来越高端和专业。除了针对心理的,还有能够提供专业的产后服务的月子中心。产妇在月子中心悠闲地当新妈妈,她们有更多时间来享受有宝宝的乐趣,学习养育宝宝的知识,而且在饮食、生理、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专业的护理。

20年前,计划生育让年轻父母有很多的不得已;20年后的今天,生育政策在逐渐放开,社会氛围也日渐宽松,虽然生育观念依旧会受到经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但生不生、生几个、怎么生的主动权正在被年轻的父母紧紧攥在手上。

从“世代同堂”到“一碗汤的距离”

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家庭平均每户人数为3.10人,计划生育政策推行30余年以后,中国家庭规模日渐接近标准的“三口之家”。随着人口流动和家庭观念的改变,我们走过的世界越来越大,家越来越“小”了。

※ 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你情我愿

同类推荐
  • 入党培训教材(2019年版)

    入党培训教材(2019年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本书根据党章要求,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最高理想和目标、党员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党员标准进行了阐述,并对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了讲解,附有文书范例和党章原文,并附测试题,对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继续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继续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九大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对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产生了特别严重的消极影响。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专家述评、党史细节、历次全会等栏目,客观阐述了九大对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产生的严重消极影响。
  •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以福建省邵武市“从‘110’到‘民生110’”的社会治理创新为案例,探讨怎样通过“110”一个号码的变革升级把市场机制引入民生领域,倒逼政府部门改革和公务员工作作风转变,重铸执政党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为联合国发言

    为联合国发言

    本书将由对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和其工作的界定开始,围绕联合国发言人在纽约总部的典型工作、战争时期的业余活动,陪同秘书长出访,联合国和欧盟的联合发言人、战区的信息市场、新闻发布会、与记者的关系等许多层面一一展开。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热门推荐
  • 我的第一份事业

    我的第一份事业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叫杨月,和大家一样我毕业于一个普通的专科学院。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洞见了我的第一份职业——不应该是事业。在寻找真理的路上我们是坎坷的,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我们仍需小翼翼,前路需要你和我一起探索真象。
  • 君不见伊人憔悴

    君不见伊人憔悴

    短篇,本文已完结,放心食用。君不见妾起舞翩翩君不见妾鼓瑟绵绵君不见妾嫣然一笑醉人容颜君不见妾翠消红减君不见妾泣涕涟涟君不见一缕青丝一生叹——歌曲《青丝》
  • 竹马等等小青梅

    竹马等等小青梅

    “来嘛来嘛,给爷舒服舒服!伺候好了明天爷还点你!”某肇事女骑在某受害男身上。某受害男嘴角一勾,边说边举起手上的手机:“好,这是你说的,我们录下音。”“行,我再说一遍哈,把爷伺候舒服了,别说明天...嗯...爷夜夜点你,从早到晚的点你,不分昼夜的点你...有首歌叫做什么...三天三夜的三更半夜,跳舞不要停歇......”“不需要你跳舞,这个就行......“......这一夜间响起无数次这样倔强的声音“谁说我不行了,我看是你真的不行!”(如有相似纯属巧合)
  • 豪门大佬太缺爱

    豪门大佬太缺爱

    陆筱杏惹上一个神秘腹黑的大人物。君泽昊,雷厉风行的娱乐大亨,钻石级黄金单身汉,全城女人都想嫁的完美男人,他却偏偏缠上了她。“筱杏,我有病,你是我唯一的解药。”西装革履,成熟矜贵的男人脑袋一歪,靠在了她的肩头上,千年冰山面瘫总裁变身病娇总裁,反差萌惊呆众人,众人大呼陆筱杏不配。陆筱杏拉住男人领带控诉,“君泽昊,他们说我配不上你。”当天,君少全城宣告娶妻,当着所有媒体面警告,“谁若敢说我家筱杏一句不好,我就让她变哑巴。”君少宠妻,全城皆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养的二哈会算命

    我养的二哈会算命

    某天,拆家成功的二哈在苏耀床头放了七个数字,苏耀用这组数字买了彩票,不曾想竟然中了五百万。隔了几天,二哈在苏耀床头放了一张桃花图,苏耀猜测这肯定是传说中的桃花运......苏耀发现这个世界开始变得不同,神秘的冥龙,不死的英灵,复苏的界墟......世界掀开了神秘的一角。
  • 超雄

    超雄

    正常人的染色体都是雄性XY型、雌性XX型,如果一个人的染色体是YY型,他应该算什么?超雄性?出身农村的普通中学生王一龙,为了索回被当地黑帮抢走的打工钱,绑架了黑帮老大正在追求的校花。黑帮老大杀人灭口,将王一龙的尸体扔到了深山之中。王一龙命不该绝,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并且无意之中感染了一种叫做超雄的微生物,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超雄性男人。从此以后,王一龙的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智力、体力、视力、听力、以及各项能力,都有了惊人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王一龙浑身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雄性气息,这股气息对异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 蓝色妖姬女孩

    蓝色妖姬女孩

    “”你该去完成使命了。”神秘人说。“好知道了你放心吧”。沐雨曦说。今年是我的第16个生日也是最后一个生日今年我将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不能爱上任何人,可是今年我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我该怎么办?
  • 大明超级神捕

    大明超级神捕

    江枫穿越至大明嘉靖年间,科考失败,恩师被害,跟随神捕乔万里成了一名捕快,侦破无数奇案,最后报仇雪恨,并逐渐成长为大明朝第一神捕!
  • 赠卢大夫将军

    赠卢大夫将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