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7900000017

第17章 “花”儿怒放的中国人(1)

20年来,每个国人都为创造中国消费市场的奇迹出了一把力。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从无力消费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并且扩张的动力仍然源源不绝。这是被压抑多年的消费力的一朝怒放,气势如虹,灼人眼目,像是一朵盛开的“花”。

我们肆无忌惮地消费着,金钱光顾了每一个你可以想到的地方、每一种你可以想到的产品,甚至跨越了时空。消费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享受和满足,同时,我们又感受着消费带来的叛逆,如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叛逆于省吃俭用的教条,叛逆于量入为出的陈规,恨不得一朝洗尽铅华。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国人的消费怒放其实仍有余地。社会保障、医疗、养老诸多制度的不合理,大大压抑了中国人的消费力,还有昂贵的房子,更是掏空了每一个家庭的储蓄。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挥之不去。毕竟上一代人还残存着饥饿的回忆,并在向下一代人不停述说。任何一个有着痛苦的过去,或是无解的现在,或是不定的未来的中国人,都在用金钱给自己留路。

我们的消费繁荣也是脆弱的。1990年以来的几次大的通货膨胀,每次都冲击着中国人的消费信心。“信心比黄金贵重”不正是一个完美的注脚吗?真正不在乎的只是那些有钱人,但他们不足以代表全部中国人。消费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受制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走向,这是一个有机整体。

我们的消费也是盲目的,有太多标榜着时尚、品质、品位的消费创新,其实只是对西方人的消费模式、消费价值观的机械重复,只不过靠着“拿来主义”的金科玉律,短暂苟且地生产着,消费着。这是一种亦步亦趋的消费,我们没有智慧。

但我们都知道,“拿来主义”终究是一条死路。中国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消费模式,即能让消费真正不竭的内生力量。

我们呼唤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消费之“花”,永不凋落的“花”。

当网购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亲,已经发货了哦,请注意查收!”这样热情的话语,不是来自死党,也不是来自闺蜜,而是大型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网上众多卖家的标准化服务用语。亲=亲爱的。如今,人们逐渐习惯了这样略显亲昵的称呼方式,也习惯了在网络上消费。

※ 网购:叫我如何不爱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6~2011年,短短5年间,中国的网购网民数量激增近5倍,网购渗透率提高了14.3个百分点,达到了37.8%。也就是说,每100个网民中便有38个体验过网络购物。同时,网络购物市场在我国社会消费品市场中的地位也在持续攀升。2008年网购市场交易额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1.1%,2009年上升到2%,2010年提升至3.3%。网络购物逐渐成为网民常态化的消费方式,网络零售也成为流通市场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0年以前,中国网民人数仅890万。网络购物曾一度遭到经济学界的质疑:用户足够多吗?如何培养他们的网购习惯?在当时中国邮政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物流配送问题怎么解决?再说了,中国人喜欢现金交易,本来就没有刷卡的习惯,现在要在电脑上操作自己的银行资料,安全吗?

现在,这些问题早已解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甚至显得有些幼稚可笑。网络购物不仅便捷、安全,而且选择更加多元。如果你不知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为何物,别人甚至会以为你是从火星来的。连初出茅庐的90后,都已是网购的弄潮儿。2010年零点“90后调查”显示,41.7%的90后表示在网上买过东西,还有24.5%参与过网络团购。

团购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美食、服饰、优惠券、生活用品,一网打尽。爱方便、爱商品丰富、爱价格便宜,人们有一千种理由热爱网购。网络消费,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宅一族”越来越多,因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

开通网银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没有它就无法完成网上交易;

物流公司越来越多,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网购族日益看重速度;

“个体户”又重出江湖,因为做个淘宝卖家也能日进斗金……

※ 网购:只是看起来很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交易的地方就有欺诈,网络消费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随着网购市场越做越大,“网购”引发的消费者利益摩擦成为热点。

2012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有两成人对网购明确表示不满(18.7%)。他们对网购不满的首要原因,是“实物和想象差异太大”(63.2%);其次是商品的质量问题令人不满(50%)。其实,这与“看得见,摸不着”的网络购物体验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带动了物流、网上支付等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网购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消费者也对网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商企业的发展势头旺盛,网络购物供给能力逐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深化,这些都将有力地创造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信用消费:“穿越”的享受

她是工作仅一年的某酒店大堂经理。

她在清晨8点逃离地铁车厢中拥挤在一起的、散发着汗味和香水味的陌生的身体,拎着一个牛皮纸袋从一家六元早餐店中出来,路过新开的“水果”专卖店,对线条流畅的奶白色平板电脑一见钟情。4个小时后,她熟稔地在信用卡卡单上签好字,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款“水果”产品。

他和她一起挤出地铁,是个入职半年的IT男。

他在地铁口外的十字路口等着交通灯由红转绿,一辆“死飞(Fixed Gear)”自行车从身边飞驰而过。他幻想自己听着“林肯公园”,跨着“死飞”绕过青海湖一圈又一圈。网络价格提示同款“死飞”售价超过了他一个月的收入。

消灭掉两个包子后,他用信用卡申请了分期付款。接下来两个月,为了还清信用卡单,她常常一边吃着泡面一边乐滋滋地看着自己修长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翔;他每月给银行两百零花钱,然后飙着“死飞”去和哥们儿K歌,跟她看电影。

半年后,他和她结婚了,两人的年收入合计20万上下。他们挑了一套房,面积70多平方米总价约120万元,用住房公积金申请了住房贷款,在朋友、家人的支撑下交齐了40万的首付。尽管他们每月的日常开支都要严格规划,但他们满足于拥有了可以挥洒自己想象的小家。这一幕曾在、正在、将在多少人身上发生呢?借贷消费用未来的收入预期为现在的消费需求埋单,让我们的购买力实现了“穿越”。在借贷消费的“诱惑”下,人生的享受提前了。

※ 初尝借钱消费的乐趣

1985年,中国银行在珠海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1991年,住房信贷业务开始起步;1998年,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逐步展开。个人借贷消费的大幕随着1998年年末住房货币化的逐步实现而缓缓拉开。我们从借钱经营生意,到贷款买房、购车,然后渐渐习惯于刷信用卡向银行预支资金购买日用品。

在号称“信用卡元年”的2003年,信用卡发卡数仅为300万张。2004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当时有高达六成的人以“不喜欢欠人钱”为由不接受信用卡。但8年之后,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2.85亿张,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持有信用卡,信用卡全年消费额占零售消费总额的22.6%。2011年波士顿(BCG)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二大个人信贷市场,仅次于日本。

当然,中国的“放得开”还是分阶层的。2011年零点“金融服务调查”显示:有19.5%的18~30岁青年持有信用卡,31~40岁为13%,41~50岁降至11.4%,51岁以上仅7.7%。早在2004年的调查中,零点就发现“挣多少花多少”的消费惯性在40岁以上群体中极强,而18~30岁群体更乐于“提前享受”。

不过,中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大量的“睡眠卡”。以大学生为例,他们是积极的尝鲜者,但是没有透支能力使得手中的信用卡沦为了“面子工程”。一个大三学生说:“自从开办了信用卡后,我就经常忍不住透支买东西。结果,欠了1000多元还没还,现在一到13日(还款日)就担心利息问题。等我还清钱就要把它注销。”

※ 这是一种创新,而不是颠覆

其实,消费信贷与其说是对“量力而出”的颠覆,不如说是对“量力而出”的创新,因为消费者需要权衡的不只是当下的现金或收入,还包含了未来的收入预期。但我们预期未来收入的根据,基本上还是“死工资”的积累。尽管中国人的投资收入一直在增加,但2012年零点“中产家庭调查”显示,即使是中产家庭,仍有高达50%的家庭收入仅来源于工资或经营,而这些收入的增加是极其缓慢的。

从消费信贷结构来看,住房贷款是消费信贷中的大头,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占到了消费信贷市场总额的84%,和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结构相比,高企的房价限制了日常零售借贷消费的尺度。

世界银行提出,发达国家正常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1.8~5.5之间,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则在3~6之间,比值越大,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2011年中国总体房价收入比为7.4,看起来似乎是接近于合理区间,但均值并没有反映整体的离散程度,在我国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达到了10以上。

深层次里,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理财观念对借贷消费进一步发展也有牵制。但我们也不必悲观。以超前消费著称的美国也并非自古就潇洒,最初的美国人是以清教徒为主,提倡俭朴的生活。美国人借钱消费的“德性”也是花了半个多世纪养成的,这样比较,中国人还是很放得开的。传统观念对新生事物的推进确实存在阻力,但影响的层面也并非想象的那样根深蒂固。

消费信贷确实是调节现实与未来购买力的杠杆,但是调节的尺度能有多大,仅仅靠改变个人消费习惯是不够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健全金融体系,都是加大杠杆调节力度的砝码。

而且消费信贷的杠杆功能不只是作用于消费,它同时是协调机会的杠杆。如,“助学贷款”能让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完成高等教育,虽说“助学贷款”现在饱受诟病,但那是一个怎么做而不是做不做的问题;一个无爹可拼的职场新人可以通过贷款完成职业教育实现个人升值。消费信贷给予我们的机会,绝不仅仅是提早20年拥有自有住房,还是人力价值的实现及随之而来的对未来收入的高预期,而这正是刷卡签字消费的底气!

山寨:给你一条跨越阶层的捷径

如今在大街上、公交上、商场里,当你听到《月亮之上》的铃音,不用回头去看,就知道这是山寨手机里传来的。这些年,山寨商品越来越多,甚至在国外,中国制造成了山寨的代名词。听说苹果公司现任CEO库克上次来视察中国市场很满意,因为他看到满大街的人用的都是iPhone,有iPhone 3、iPhone 4、iPhone 4S,还有iPhone 5、iPhone6,有3寸屏的、4寸屏的、5寸屏的、单屏的、双屏的,有翻盖的、平板的、滑盖的,还有带键盘的、装电池的、双卡双待的。更让人无力吐槽的,是山寨产品拍广告做宣传时,用的也是酷似明星的山寨版明星。可能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山寨版明星有周杰伦、刘翔两位,当酷似周董的那位在山寨MP4广告中摆出斜眼看人、伸手秀东西的姿势,再说出:“哎呦,不错哦。”你能一口鲜血喷到电脑屏幕上。还有那位酷似刘翔的大学生刘畅更是因为拍了第一条山寨广告而成为网络红人。

山寨,我们无论是爱是恨,它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汹涌袭来了。

※ 山寨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山寨的前身——假货主要流行于我国东部开放地区,到90年代末,假货开始向中西部蔓延。从生活用品到生产资料,从一般产品到高科技产品,从国内市场到外贸出口,假货几乎无孔不入。1995年打假名人王海出现之后,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内假货稍有收敛,但如今,假货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国最早出名的山寨产品来自于电子产品领域。2001年开始,不少去过广州、深圳的人会发现,许多当地人手中拿着像模像样的名牌手机,它们与正牌如此相像,细看之下才会发现它们是NOKLA、Motoloro、Samsang。这些手机就是仿牌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寨机!它们顶着名牌的貌、贴着相似的名、拥有同样的功能,但价格却只有正牌的1/3。凭借价格这一关键性优势,短短几年,中国山寨手机的销量暴涨,2009年出货量超过一亿部。

※ 跨层消费:山寨繁荣的心理动机

山寨当道恰恰反映出中国人求功心切的心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曾是中国人公认的成功之道,但现在不少中国人更为信奉“前人栽树,我等纳凉”。在许多国人看来,能一天成功的事情何必等上1.1天?!山寨恰恰满足了人们急于成功的需求。对于不少商人而言,山寨就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成功捷径。不用为产品开发殚精竭虑,不用为宣传绞尽脑汁,不需为维护品牌战战兢兢,山寨需要做的仅仅是:山寨,山寨,不断山寨。

同类推荐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

    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

    合法性政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当国家将某一国际组织视为合法,它们便遵从这一组织,与之相联系,援引其象征。伊恩·赫德通过考察联合国安理会,论证了在国际关系中合法性如何是被创造、使用和争夺的。《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通过考察安理会中的政治,包括入侵伊拉克及围绕《联合国宪章》的谈判历史,赫德展示出,当国家将安理会的合法性用于服务本国的目的时,它们重申安理会的卓越地位,并发现自己提升了安理会的权威。通过对制裁利比亚、维和行动及安理会象征政治的案例研究,《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展示出安理会的合法性如何塑造世界政治,以及合法权威如何从国家转移至国际组织。随着国家与其他制度分享权威,国际体系不再是无政府状态。主权分布于拥有权力的制度之间。这些制度被认为合法因而获得了权力。
  • 美国不可说的秘密

    美国不可说的秘密

    本书以介绍美国40多位总统为主线,把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贯穿起来,把美国历史上发生战争、变革、衰退、兴起等关键点呈现出来,把特科抹人诅咒、麦卡锡主义、三K党等历史史实的细枝末节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美国。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丛书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家具摆设宜忌

    家具摆设宜忌

    本书内容分为卧房、儿童房、书房和家具四大部分。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全方位介绍了风水中的“宜”与“忌”,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 超级大管家

    超级大管家

    欧阳齐,一个普通的高三考生。因为一分之差,他失去了状元,因为父母的疏忽,他负债累累;因为看流星雨,他没了身体,因为好心救人,他丢了工作;因为编错借口,他应邀决斗……倒霉的事似乎永远跟着他,可是他却总能迎刃而解。
  • 修仙奇侠传

    修仙奇侠传

    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少年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之祸,死里逃生的少年为了报仇由此踏上了修仙之路。
  • 神奈川的剑仙

    神奈川的剑仙

    简介:时间:等同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点:平行世界樱花飞舞的国家东京都市圈神奈川县人物:前世为大学生,穿越后年龄目前为十五岁高中生,超凡职业为剑修起因:因为此世父母工作原因,转学至神奈川经过:被拉入了世界存亡研究社,随即卷入了一个又一个超凡事件环境:低魔结果:待定——————————————本书小目标:完本——被百合姐,大眼珠子,奶骑都推荐过以后
  • 星河纪元年

    星河纪元年

    日月星辰都不在了,如果它们位于战争的双手可触及的距离之内。所以我想结束这场战争。——雷毅ps.本书随缘更
  • 荒村煞灵

    荒村煞灵

    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编著的《荒村煞灵》讲述了:炎炎夏日,瑞秋带着自己的侄儿、侄女来到乡间别墅避暑,没想到美好的假期却在踏入别墅那一刻就阴云笼罩,令人心惊胆战。午夜命案恐怖发生,与此同时,侄子离奇失踪,而侄女又言辞闪烁——面对这一切,瑞秋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之中。但死神却没有远去,这仅仅才是开始。出现在螺旋楼梯上的电魅黑影,只在午夜三点敲响的钟声,接连发生的瓦件命案。案情扑朔迷离、复杂难辨,隐藏在黑暗迷雾之后的真凶到底是谁?是披着死神外衣的阴谋者,还是用人皮做伪装的魔鬼?《荒村煞灵》中午夜钟声,拉开死亡序幕。
  • 穿越星际之另类修炼

    穿越星际之另类修炼

    秋瑾,枫林大陆唯一的女性金丹,在结成元婴的那一刻,被众人围攻而亡。再次睁开眼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星际。孤苦无依的小可怜已经换一个灵魂。双E体质,不不不。全系属性,神秘练丹师,了解一下。路人甲一号:“不就是全系属性吗,我男神也是啊!肯定比你厉害多了。”路人甲二号:“不就是丹药师吗,我男神还是星际第一人呢!是你永远得不到的人。”众人口中的男神:“我没有,我不是。小瑾你要相信我,那都是他们乱讲的”秋瑾,默。看了看旁边的男人,心想,我认识你吗?路人甲三号默默的举爪说:“那个美食佳好像也是她开的。”路人甲一号,默。路人甲二号,默。众路人甲:“女神,女神,你是最厉害的,男神永远都是你的。”在美食面前万物皆可抛,男神算什么,能吃吗!
  • 逃婚现代首席爱

    逃婚现代首席爱

    为逃离一场可预见的不幸婚姻,她穿越来到了21世纪。陌生的世界,遇到一张熟悉的容颜,却是一个陌生的人。他的冷酷,他的冷漠都让人望而生畏。从没奢望过他的温柔,一切都如一场温柔的陷阱,她自知却不由自主深陷其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等待着你

    等待着你

    “怡佳,无论多久我都等你,等到你总有一天能够把你心里面的那个人换成是我”景勋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怡佳,那双冰冷得有些颤抖的小手一直被他那厚实的大手紧握着……
  • 公主好妖娆之参见公主殿下

    公主好妖娆之参见公主殿下

    呜呜,想我莫冷晴21世纪大二美少女一个,为毛睡了一觉醒来会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啊,,,为毛连乞丐都可以欺负我,呜呜,美女不发威,还真当我是林黛玉啊,,,吼吼吼,古代是吧,架空王朝是吧,看我不玩了的你翻天地覆我就不是人,,,,某陌:你本来就不是人。某女: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