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7900000009

第9章 等不及的中国人(1)

米兰·昆德拉在《慢》中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在慢的世界中,游吟诗人与乡间小道为唯美意境锦上添花。在目下现实的世界里,关键词却是科学技术的表征——时间、效率、速度……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6%。“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486.1千米/小时的高铁速度汇集成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而如此壮观的中国速度背后,是13亿中国人着急的步伐:急着赚钱、急着成功,怕一切来不及。无怪乎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中国人“荣登”世界上最着急、最没耐心的地球人。

张爱玲女士曾言,出名如果不趁早,即便最终达成也不痛快。这恐怕说出了目下中国人着急、趁早背后的心声。我们让孩子上课外班为了将来的好工作;我们的年轻人着急买房为了给自己的奋斗一个落脚;我们崇尚快餐、快时尚和快文化,也无不是因为我们被按下了快进键,怕一切来不及。中国人的时间观在近二三十年被提速无数次,已经停不下来了。我们需要的是时刻看着钟表,计划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双收、一夜暴富、尽早退休……

着急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我们在追求速度时无暇他顾,以致与人生的乐趣擦肩而过;我们为享受早早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可能面临更多意外和挫折。我们正在快速地消耗着自己的人生,等真正明白快慢、张弛的人生之道时,可能一切都晚了。

教育要趁早,童年渐已老

卢梭曾在《爱弥尔》中提出,有3种教育共同作用于童年: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在自然的教育中,无论儿童本身是如何缓慢而笨拙地探究天性,成年人都不应该依照世俗经验去催促或打断。田野、池塘、蝉声……这些是卢梭认为最适合儿童天性自然形成的乡村元素,如今这些元素已渐行渐远,有太多声音着急地对孩子的童年发言:家长的远虑和成见,教育和文化的现状,社会环境的压力。

20年前,决定输赢的“起跑线”尚没提前到婴儿时期,早教班恐怕只是一种传说。今天,仅北京,专业的早教机构已逾百家。2011零点“00后调查”显示,城市家庭中已有58.1%的00后们参加过早教班。告别早教上了学,孩子们仍要奔波在各类课余兴趣班、补习班。家长疲于奔命,抱怨教育和经济的压力,却又义无反顾地踩进这趟“浑水”——2007年零点“中小学生调查”发现,家有12岁以下“上班”儿童的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孩子“上班”上的费用约为200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家庭每月花费均在250元左右。家庭月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家庭,费用也达到了200元/月。

这到底是怎么了?是谁在扼杀孩子们的童年?

※ 拥堵的起跑线

20年来,大学虽然越来越容易考了,但人们对升学率的追求依然未改。像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这样高考录取率95%以上的名校,更是家长们不惜代价也要送孩子入门的。以北京为例,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西城、东城和海淀,而目前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密集的朝阳、丰台、通州等区域的重点中小学数量则少得可怜。于是,无力以“学区房”的形式为孩子争得名校名额的家长只好退而求其次,以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来增加享受较好教育资源的砝码。奥数、英语全上,钢琴若不是八级以上,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会弹。由于几乎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特长,很多学校开始对“特长生”不以为然,于是家长开始为孩子找一些冷门技能:钢琴若太普通了,那就竖琴、大提琴,跆拳道太简单了,那就合气道、跑酷等。因为只有学了这些技能,拿了证书,才能让孩子在报考名校时,显得更高一筹。

一番刀光剑影后,好学校赞助费猛涨,优秀的师资生源也纷至沓来,软硬件条件一齐得到优化。马太效应导致好学校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差学校只好无奈地没落下去。20年间,家长在这种怪圈里越陷越深,客观上助推了这种恶性循环。

不能怪家长们势利,只有从好的小学开始一路追求到好的大学,才有可能博个好工作。当自己的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任谁都没了指责教育资源不均的心思,只恨不得挽袖上阵、亲自护航,生怕孩子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在这场战争中失利。家长们身不由己地向本已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又插了一刀。

※ 童年的快乐,没有又如何?

一路过关斩将来到大学,却发现念书的多少与就业的难易程度并不成正比。20年来中国高考录取比例不断攀升,扩招仍在继续,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本科生是“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业成为比高考竞争更为激烈的独木桥。在中国,即使是百万里挑一的精英,在争取一个职位时也需要面对1300个实力相当的竞争者。麦可思研究院在《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中国的青年人在忙碌中渐渐模糊了奋斗的意义:一边是课业负担不断加重,一边是毕业后失业的压力。2010年零点对90后学生的调查显示:学习或考试是最能影响他们的事情56.3%),分别有12.1%与6%的90后大学生经常出现忧郁、焦躁的情绪。

能怎么办呢?孩子、家长,甚至旁观者,都是一声叹息。“虎妈、狼爸和鹰爸”轮番上阵,被摒弃的棍棒教育逆袭主流的素质教育。其实谁能读得懂这些怪兽家长们的心酸——就业压力直线上升,激烈的竞争下整个社会的上行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他们不得不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殚精竭虑。在家长们的衡量标准里,孩子童年的简单快乐抵不上认了多少字、背了多少诗重要,童年就是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自己缺失的,要在孩子身上补回来”。温和抑或虎狼已不重要,出人头地和望子成龙仍然是这个时代家长们不变的诉求。

※ 独独一代:背负6个人的未来

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结构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不断萎缩,由4-2-1家庭迅速取而代之。而独独一代成了奠基4-2-1的底座。如此的“锥形”结构下,独独一代集中了6个大人无保留的宠爱和关注,以及前两代人积累的财富和资源。看似拥有了更好的支撑自我发展的条件,但当“锥形”倒过来时,独独一代除了要担负6个大人、3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还要责无旁贷地扛起为老人们养老的责任。无论家长们如何心疼,也只能是尽早、尽力地培养孩子,让他/她具备一己承担家庭未来的能力。这也是“上班”不得不趁早的无奈。

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呼吁不要给孩子们过大的压力,但现在这种势头不但没有被遏止,反而愈演愈烈。其实汲汲上进没有错,谁也没有资格去批评家长们一切趁早的殷殷期望。只是当孩子们同清新和自然的空气说再见时,失落的,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童年时光了。

购房:从毕业开始

1992年以前,房子在中国属于扎扎实实的“不动产”,不因市场需求而变化,不以个人需要而增减。甚至在1984年之前,中国的365行中还没有“房地产”。而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了产生中国顶级富豪最多的行业,2003年的“福布斯百富榜”中,有35位来自房地产行业,甚至在前十名中占据了6席。

在目下的中国,没有哪个词语像“房价”这么能触动民众敏感的神经,而对房价最敏感的莫过于年轻人了。中国的青年一代心不甘情不愿地当起了“房奴”:2010年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合作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首次购房平均年龄是27岁,明显低于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

其实在很多有思想的大学生脑海里,并不准备毕业之后就打算买房,更没有打算工作一两年就买房,他们希望把钱留在自己手里,趁年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往往计划真赶不上变化,等到工作一两年之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让他们走上了房奴的道路。

※ 租不如买

与很多国家不同,中国年轻人宁愿做“房奴”,也不情愿只当个“租客”。这不仅仅是因为归属感的问题,更因为买房更经济实惠。近年来,中国的房租日渐看涨,甚至在某些时段涨幅超过房价。如此跳跃的房租市场,让中国的年轻人忐忑不安。对于漂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换房搬家的频率甚至超过换工作。于是,他们开始衡量买房与租房,怎么更划算。

同类推荐
  • 走向绿色的欧洲

    走向绿色的欧洲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世界开始转向

    世界开始转向

    本书旨在探索全球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作者基于对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国家竞争、人的自利性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三大基本矛盾等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国家寄生主义”、“全球发展十大预言”以及“中国发展十大战略转型”等新锐观点。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加以剖析,根据其中所隐含的规律,预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及所面临的危机。
  • 公共服务创新

    公共服务创新

    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又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历练党性的熔炉

    历练党性的熔炉

    本书是一部记述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发展历程的史实类著作,反映了该校创立、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一代代党校人奋斗拼搏的足迹。该书共分六章,即创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恢复时期、正规化和改革时期、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
热门推荐
  • 小门小户

    小门小户

    他们家的家训是寒门出英才,贫家出孝子。经历了改革开放,激荡的岁月。直到如今他也没弄明白,他是英才,还是孝子。
  • 盗圣境

    盗圣境

    他有着最上乘的身法。他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未入圣境,却被人们称作盗圣三年前他从此消失不再偷盗三年后,他再次就业重操,这次他的目标是“天下”只为她一句:待你山河袖中藏,金銮殿上为君舞
  • 阴阳眼之百鬼录

    阴阳眼之百鬼录

    身具阴阳眼,小时候遇鬼挡眼迷失山中,就在性命堪忧时,恰巧被附近寻墓下葬的高人遇见,救下收为徒,苦练十年,回山村老家看望父母时不曾想遇见冤鬼喊冤........回到城市后却又错交好友,被骗下墓倒斗.....恶鬼缠身,色鬼敲门,怨鬼入梦,僵尸千里追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暖阳照心头

    暖阳照心头

    世人眼中的傅景淮跟安唯溪眼中的傅景淮是不一样的。在安唯溪看来,傅景淮完全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高深莫测,和傅景淮在一起之后,她才明白,原来傅景淮也有粘人的那一面。——而傅景淮在二十岁那年看到十岁的安唯溪,便一见钟情……
  • 欧皮皮事件簿:匿名信引发的风波

    欧皮皮事件簿:匿名信引发的风波

    为什么多了些不能告人的秘密?为什么会脸红、手足无措、结巴得说不出话来?为什么会失去一贯的风度,变得不可理喻?不就是那封匿名情书引发的风波吗?好在皮皮四面楚歌时,还有秘书苏微微依然关心着他。
  • 我真的是科学家

    我真的是科学家

    十万后,人类进入了第二次辉煌的星海纪元,强大的修正者,学识渊博的阵法师,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直到巨魔星系军队的再一次到来。十万年前的耻辱被战火彻底点燃!贯穿银河的宏伟长城!无数战士拼尽全力的战吼!为了血脉的自由而奋战!!
  • 异能小子之自由之少

    异能小子之自由之少

    千年之约,苦涩果实,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眼泪的,而是含泪奔跑的人。梦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不一定是梦。
  • 乱世姬妃:媚行天下

    乱世姬妃:媚行天下

    她,本是选美冠军,却被人所害,一场意外竟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已死去的妃子身上,然,她死而复生,忆起一切,便孳孳不息,蓄谋已久,精心谋划再次来到他身边,只为复仇,却不曾想一切计划在遇到另外一个人时功亏一篑,这时,五国君主野心勃勃,想要一统中原,乱世之中见证了铁血丹心,侠骨柔情。她殡天时,望着远方,心中畅然,似是一种解脱:“来时孤零零的来,去时孤零零的去。我要把你们都忘记,亦如我来时一般。”多年后,两个男人站在两座墓前唯有扼腕长叹,感喟不置,门庭素净满秋凉,半望愁云半梦伤,爱恨从来非己愿,却留心上痕两行,念今生,风烟流年,执手红尘,朝朝暮暮,凝字为爱。两相依,如花眷恋,不相负,千年红尘,绵绵情愁。
  • 创异界战记

    创异界战记

    所有角色都具备自我意识的程序世界里,上古湮灭龙即将毁灭某村庄,作为程序制作者的他初次登入,出现在龙面前。“这个世界比我想象的还要真实,”他略激动的说,“不用再玩其他乏味的电子游戏了。”为了程序测试,他没从巨龙余波飞沙走石的爪击前躲开,而是着实挨了一下——hp-0,身体纹丝未动。埋头看到自己西装的他皱了下眉,“...原来忘了关闭管理员模式...”于是打开控制台输入「adminmodeoff」。一阵光芒后,冒险者轻甲取代掉他的西服。“麻烦你再来一次。”他对巨龙说。——————————这里,是程序模拟细胞,进化出动植物,再一步进化出精灵、矮人、亚人、兽人等奇幻生物的「真实」程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