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0000000001

第1章 事在人为:做事之前要先读懂人(1)

成大事者先识人

世界是人的世界,想要读懂世界,先要读懂人。成大事者都知道自己成长的真正土壤就是集体,所以他们走上社会之前先学习如何识人。读透人心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法宝。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这不仅是看重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对知人识人不易的感慨。为此,所有成大器者,没有不会看人识人的,他们不仅是知人识人的专业研究员,也是深有资历的识人专家。

人的识别,是对人的觉悟、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对人合理评价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基本保证。没有识人的“慧眼”,“近己之好恶而不自如”,就不能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原则。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知人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有效措施。

刘邦的长处是善于知人用人,大胆从基层中提拔人。陈平的重用就是其中一例,刘邦看中陈平的长处,因此,没有猜疑他星归降之臣而重用之。等到周朝大臣谗言毁之时,刘邦却深明用人之道,不予理会,对陈平厚加赏赐,擢升为护军中尉,监察全体官兵。从此,诸将再不敢谗毁陈平。

刘邦如此重用陈平,足见他确是善于知人用人的。而陈平也确实是个奇才,后来刘邦能战胜项羽,处于危急而能转安,以及刘氏政权不被吕氏所夺,陈平出奇计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唐太宗,他说“何代无贤”,非常值得今天的识才用才者深思、借鉴。唐太宗之所以使国势欣欣向荣,出现“贞观之治”,就是因为他知人识人。因此,能否识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生存。

俗语说:“人心难测。”人心何以难测?人心是指人的思想,思想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隐藏在人的脑海里;且思想又非固定的,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要摸透人的思想是不易的,因此,人心是难测的。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人说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有的人特别是在感情至深时,总是轻信他人。于是,就有:“人家对待我真诚,我又为何对别人掩饰自己、向人家讲假话。”所以,把心里的秘密全掏出来给人家。然而,你可知道,他“真诚”地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他在别人面前也会“真诚”地说你的坏话。因为人都有讨好他人的心理。而且,人总是在变化的。今天你是他的朋友,明天你可能又成了他的对手。是对手,他就可能利用你的那些秘密,特别是一些隐私的话来攻击你。

他人的假意往往是不可靠的。对此,最好不要轻易相信它。如果失去了这方面的警惕性,轻信了别人的假真诚,很容易上当受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能不与自己周围的人合作共事,而且还必须面对你所赖以生存的群体中的每一人。为此你只能做的就是谨慎对待,用“人心叵测”来警告自己。

“人之难知,不在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即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识别虚伪和诚实。人有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及奸雄之分,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分。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表面诚实而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之人;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是愚人;有两面派。

难怪人们常说,天下者,知人为最难。今天,大家懂得知人之难,就不会对人轻易下结论,就会更科学地鉴别和使用人才。

“事之至大,莫如知人。”对于领导者来说:“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没有比识人才更重要的了。对聪明的人来说“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没有比发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的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尊重贤士是治政的根本。“求治之道,首于用贤”。治理国家的方法,首先在于使用贤人。“安危之本在于任人”,即国家安危的根本在于任人。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盘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这就告诉人们: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政策法规,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如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附只因为他的德行,四邻亲近友善只因为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盘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侵扰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如此,即便是有强悍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呢!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知人才能善任,正是在知人善任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事之至大,莫如知人。正因为事之至大,莫如知人识人,因此,一个成功人士首先必是一个善于识人知人的高手。

所以,我们说,成事之先要识人,识人方可兴大事。

人际交往先读人

尽管知人很难,可人还得在人群中生活,而且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否则,人与人之间将会产生隔阂,使双方的思想不能沟通,相互意思不能传达,结果当然会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

要在事业、生活或个人成就上出人头地,“有谁认识你”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公共关系。

才华横溢、经验丰富或技术过人固然不错,但真正能让你超越别人、成功制胜的,却是你的人力资源,即你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

当然,每个人所追求的、所秉承的价值观,以及愿意为成功而尽力的程度都不同。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心血与代价在所难免,但如果能在所属的行业、公司或团体里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实力,走向成功的过程可能会轻松不少。即使你有满腹经纶,但你是个孤家寡人,没有人推荐,没有支持,可能会举步维艰。所以说,社交——公共关系对你至关重要。

如果想在上司、下属、同事及往来者间,事事得心应手,生活愉快满足的话,就必须处理好公共关系,这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社会信息。如果一个人所认识的人或所知道的事,不能与他人共享,相信这些信息对其本人也毫无价值可言。

只有大家相互传递自己所知道的人与事,它们才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事业与生活上建立全面的人际关系网络,显得更为迫切。朋友是财富,抓紧建立自己的人际网吧!由于太忙而找不到时间与人交往不应该再是借口,因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是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

成功者的成功之处,不仅表现在他行动的结果上,还表现在他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上。纵观古今中外,成功者无不是以公关作为通行证的。

没有人群,人们就不可能生存,但是有人群,也未必能够生存。如果一个人能够善待他周围的人,那么人群将成为载舟的财富;而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与身边的人合作,那么人群将成为覆舟的祸水。

有识之士是知人有所思、知人有所为的,他们知道处世的最难之处,莫过于知人;而且为人处世中的识人,自古就是为难之事。人是不容易被人所了解与认识的,当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人时,就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的表面与实质,而这些又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从辨别一个人的言行真伪起,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否高尚,中间无不渗透着人的精力与智慧。而轻浮地对待人际关系,就不能真正做到认识人。

人际关系作为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要求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理解,而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心理隔阂这堵墙,要拆除心墙,就必须了解对方,否则,沟通与理解都是枉费心机。

与周围的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将自己身边的人群变成财富,才能改善环境,推动事业。

善待周围的人,客观地认识你所要了解的人。

努力摘掉有色眼镜

我们常听有人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仔细一想,大家经常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人是有感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有时候我们尽力反对某一个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他不顺眼。

所以,古人不断地教导我们:“勿因人而废言,勿因言而废人。”这句话说着容易,真正做起来难。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是因为这一点误了前途。

钟馗的故事就是这样:据说钟馗才识过人文采卓越,进京面圣的时候,皇上因为他相貌丑陋很不高兴,将他逐出京城永不录用。钟馗悲愤之下,将诗稿全部焚毁坠楼自杀。阎王爷怜悯他,任他为百鬼之长。

但也有许多因为一时好恶错评而得势的所谓人才。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专门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能及考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也不感恩致谢。原来这位运粮官早先是粮库的混事儿,对政绩毫不在意,做事本来就松懈涣散,恰好粮草督办缺一名主管,暂时将他做了替补。没想到卢承庆本人恰是以感情用事之人,办事,为官没有原则,二人可谓“志趣、性格相投”。于是,卢承庆大笔一挥,又将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考上”。

卢公凭自己的观感和情绪,便将一名官员的鉴定评语从六等升擢为一等,实可谓随心所欲。这种融合个人爱憎好恶、感情用事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反映官员的真实政绩,也失去了公正衡量官员的客观标准,势必产生“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的弊端。这样,最容易出现吹牛拍马者围在领导者左右,专拣领导喜欢的事情、话语来迎合领导的趣味和喜好。久而久之,领导者就会凭自己的意志来识别人才,对他有好感的人便委以重任,而对与领导保持距离印象不深的人,即使真有实才,恐怕也不会委以重任。

所以说,偏好偏恶对看人识人是片面的,对国家、对事业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最典型的事例要算是秦始皇以自己的爱憎标准来判定“接班人”,致使江山断送的那段历史了。

秦始皇偏爱幼子胡亥,偏恶长子扶苏,这与他重法轻儒有关。秦始皇非常信仰法家学说,他喜读韩非的《孤愤》,是因韩非的思想对他进行统一战争很有作用。韩非指出,国家强弱的关键在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由于秦始皇崇信法家思想,蔑视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更容不得其他思想再存在。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扶苏与之意见相反,他坚持儒家思想,建议以仁义治国,以德服天下。这引起秦始皇的不满,赶扶苏去做监军。因赵高学法,而赵高又是胡亥之师,所以,始皇宠信胡亥。

秦始皇以法治国对统一中国是起了决定作用。但爱憎要实事求是,不能偏好和偏恶,其中一定具有合理的部分,但是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条件的更新而向前发展,或是被其他的学说所吸引,或是兼容并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仍然是加重了刑法,加上自己的私欲膨胀,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最后秦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探索秦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始皇不讲德治,不采纳长子的直谏,反而把他视为异端,对以法为名、实为害民的胡亥、赵高等人却爱之、用之。听信他们的谗言害了扶苏导致了秦朝只传二世而亡。

由此联想到现实社会中有些企业管理者总是喜欢以感情上的喜好和偏恶来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对自己喜欢的、志趣相投的人就大加称赞,即使那个人本事平平,遇到有什么大事也把他召来一起商议。而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是处处刁难,他看不到对方的才华,更谈不上重用了,这样做最终只能是让有才干的人伤心地离去。企业的凝聚力是靠人心换来的,人心散了,企业还怎么去发展。

同类推荐
  • 向大师学习:卡耐基夫人如是说

    向大师学习:卡耐基夫人如是说

    这是一本传播魅力精神的书,也是一本魅力实践范本。本书把卡耐基夫人最经典的近百句言论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配以精美的插图,让经典言论再现智慧光华。
  • 净新心灵

    净新心灵

    仔细看看你身边那些拥有快乐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快乐的理由,但是他们似乎随处都可以找到快乐。读懂自己,《净新心灵》为你的人生轻松冲浪!净新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格言寄语篇》共有七辑,主要收入人生与命运、理想与追求、学习与求知、爱情与婚姻、道德与品格、交际与处世、生活与娱乐等方面格言。
  • 开启的世界:幸福从未离开你

    开启的世界:幸福从未离开你

    在人生的字典里,我们总把“财富”、“知识”、“权力”、“名望”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试图用2万多天的生命,去追寻这些我们以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以为先有了这些,才会有幸福,开更好的车,住更好的房,吃更奢华的酒宴,去更令人羡慕的盛会,但是当曲终人散,繁华落尽,内心依然空虚落寞,怅然若失。
  • 你是第1位的

    你是第1位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它其实也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上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br〉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让大家过上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轮回浮世行

    轮回浮世行

    世间有大妖,能纵横三万里,吞天食月;世间有至强,能镇守八方域,万族朝拜。且看一位少年如何从弱小成长,于生死之间崛起,成为无上至尊!
  • 冉冉云烟奕华年

    冉冉云烟奕华年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坚不可摧的网恋,在一瞬间,就塌了半边天?而我在苦等的那几年里,又为何不肯将就一点?——傅冉冉我本该活的按部就班,可你的出现却让我的心底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一次,我要为你迎战。——顾云安我执迷不悟,只为你回眸驻足……其实,我过得也很苦,只是走错了路。——楚奕书
  • 美凤的生活

    美凤的生活

    一位叫做美凤女孩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经历。纯属虚构。
  • 妃卿莫属:杠上冷血战神

    妃卿莫属:杠上冷血战神

    一朝醒来,竟然成了掉落崖底的小萝莉,还被一个逼着自己叫师傅的女人拖回了她的灵剑派,这一去,就是十年的“悲惨”生涯。等到林槿钰终于可以出师执行任务!为什么一上来就是刺杀皇上?师傅,我果然是你因为古代没有垃圾桶,所以随便去崖底下捡回来的!
  • 青春忙音

    青春忙音

    这个吻很温柔,温柔得不像平时那个王俊凯。“王俊凯……你好像没问我喜不喜欢你啊。”结束了吻之后,他推着自行车送米奇回家,米奇想起来这好像是王俊凯单方面的告白。“你刚刚没有推开我,说明你也挺喜欢我的。”“但是,那个合同怎么办啊?”“你说的那个不许玩动心游戏的合同…”“已经动心咯,怎么办呢?撕了呗。”
  • 盖棺

    盖棺

    万族林立,诸强争霸,天地动荡。身怀魔龙之血,族人惨遭封印万年之久。少年龙岩自十万大山走出,背负使命欲与天地挣雄。我不求流芳百世,只求死后有人为我盖棺!
  • 妖孽中二修仙记

    妖孽中二修仙记

    “比黄昏更为昏暗者,比血液更为赤红者,在时间之流中出现吧,在您的伟大的名下,我在这黑暗中起誓,把阻挡在我们前方,所有的愚蠢之物,集合你我之力,赐与其同等的毁灭吧!”“神罗天征!”“天不生我忘天机,仙道万古长如夜!”哈哈哈,哈哈哈……忘天机站了起来,大笑着喊出中二的台词,仿佛自己已然睥睨天下。“忘天机!给我滚出去,你一个连聚气都不会的人,谈何修仙!”“哈哈哈哈哈哈!”周围传来一阵阵哄笑声。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忘天机在课堂中睡着了,一不小心说出中二的梦话,竟被老师轰出来了课堂。可恶啊!我中二病也想要修仙嘛,哆啦A梦!呃,然而并没有哆啦A梦,这是一个中二病开挂修仙的故事……
  • 魔王升仙道

    魔王升仙道

    魔道其实一种处世求道之途,为人所误解,其实他和道佛也是殊途同归的,道讲天人合一,佛讲超脱轮回,魔讲自在由我。大道唯我,无论道佛,一心为本,自在由我。他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却没有得到什么好的成绩,他是宅男屌丝,失去了心爱的女神,心灰意冷,远走昆仑,偶入古村,触碰了神奇古阵,穿越来到异界。被委以重任,修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怪异心法,受万千女人的爱慕,成魔入仙,坐拥三界,受三界膜拜。屌丝逆袭升仙记
  • 火影之黑暗人生

    火影之黑暗人生

    呵呵,我们来想像一下,假设带土因为某个人或事,改变了他的未来,和一生会怎样?当上火影?死去?成为一个普通的忍者?前期和正片差不多,后期慢慢就改了。架空人物。会不会改变整个火影的结局呢!
  • 特种兵之神级高手

    特种兵之神级高手

    为妻报仇后的云铮,正准备重回龙魂、手握狙击,续写他的夜鹰传奇,却无奈被老头儿的神秘任务留在了繁华的大都市,开启他的另一段传奇生活!他誓言:无论人在何处,心系中华,前路虽艰险,但却从不畏惧。这是一本正直、热血的故事,也是一个男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