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3800000009

第9章 我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障碍形式(3)

虽然发展民间投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国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确立,从而消除了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并且在政策制定上也给予了相当多的优惠和宽松环境,采取措施来解除对民间企业的束缚和刺激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当前民间投资在明文规定上已没有制度限制,至少是“准国民待遇”,但是,在实际执行和政策的具体落实中,政策体制环境的落差还是很大的,主要还是所有制歧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民营企业融资政策的障碍

首先,在政策环境方面民间投资得不到公平竞争的保障。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影响,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重点支持国有经济,把大量有限的资源配置在国有经济上,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监督、金融部门对非公有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对私营经济的歧视性政策和社会偏见没有在短期内消除,市场准人制度门槛高,民间投资领域狭窄,投资发展空间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拓展和投资积极性。一方面,从市场准人政策看,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相比,政府有关部门对民间投资资格的认定、注册资本的方式、用地指标的落实、经营范围的划分、投资项目的许可、贸易渠道的开放、产权转移与企业兼并等诸多环节实行更多的“前置”审批,导致民间投资手续杂、管卡多、效率低、费时长。此外,收费不规范,随意性很大,表现为收费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在宏观政策确定以后,习惯势力往往对民间投资的跟进造成种种障碍,这种阻力是看不见的,跨越的难度和为此支付的成本会更高。另一方面,从产业进人看,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进人广度(目前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的十六大类行业看,都有民间投资进人),但进人的深度明显不足。民间投资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中的比重还很低。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民间投资在将近三十个中类行业存在着实际上的“限进”情况,而这些行业往往都是由于部门垄断、进人壁垒过高和所有制歧视等,导致民间投资进人深度不够。至于具体到小类行业划分的产业,民间投资不能进人的更多。在这样的歧视性安排下,民间资本的投资机会事实上是很有限的。根据世界银行在较大范围内统计私人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显示,私人部门30%分布在电力领域,28%分布在电信领域,18%分布在供水、卫生设施,8%在道路港口,6%在天然气,5%在水路运输,3%在机场建设,2%在铁路建设。可见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上空间巨大。

其次,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投资回收没有保障,造成投资浪费,投资成本加大。比如,十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但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基层政府缺乏宏观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把握,以追求地方经济利益为目标,大部分是靠资源型、粗加工、小规模项目支撑经济发展,在企业还没有进行有效的原始积累时,国家开始大力度实施关停“十五小”,使得其原始积累丧失殆尽,再行发展面临着资金、市场和技术的种种约束,困难重重。一方面政策不稳使他们对自己拥有的资产所有权没有充分信心,另一方面政府缺乏保护民间投资合法利益的可行措施。政府缺乏信用,起因于政府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它是市场失序的最深层次、最本质的理由。民间投资,在投资阶段一般比较顺利,但在收取回报阶段难免要出问题。据调查,从民营经济发展外在环境看,在一个地域内,为数不多、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靠个别因素获得临时性优惠待遇,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基础制度保障,尤其突出的是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

二、民营企业融资信息的障碍

民营企业的投资信息渠道少且仍存在瓶颈。据问卷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了解投资信息主要靠生意场上的朋友,占62%,其次为媒体(38%)、政府机关(18%),而通过中介机构的仅占5%。一些企业也承认其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目前,投资信息缺乏固定、完整的发布机制,信息传递仍停留在口口相传这种比较原始的形式,信息传递的数量与效率均无法适应民营企业投资的需要。许多大型投资项目依靠政府搭桥,公有制企业往往占得先机,这在—定程度上阻碍了更多民间资本的参与,也不利于公平竞争。此外,民营企业利用会展、中介机构、互联网等新渠道获取的信息也不多,因为这些渠道在我国尚不发达,信息数量、可靠性和实效性均不理想。例如,民营企业对当前投资政策的认知程度也不尽如人意。我们以2001年底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为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知道与不知道的业主各占一半,说明民营企业主对投资政策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对投资政策的一知半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民营企业投资的盲目性,投资的行业较窄,在某些项目上一哄而起或无人问津,影响了投资收益。另外,缺乏政府指导下的为民间投资提供的各种服务。目前我国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市容、街道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再加上其他行业性主管部门,总计约二十多个单位,但却缺乏一个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特别是在项目投资方面,没有一个投资主管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办法。主要表现是:缺乏对私营经济进行宏观引导的经济法;缺乏为小型投资服务与投资建设相关的具体操作政策、工程设计、工程咨询、质量监理、担保、仲裁、公证、法律等;缺乏人才的提供,私营企业很难得到技术精良的员工,因为私企难以提供有保证的岗位和社会保障,包括户口、医疗、子女上学人托等;缺乏为民间投资提供的各种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系统等。所以,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金融机构“惜货”。在信贷市场上,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银行处于信息劣势或是搜索信息的成本太高,银行很难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品市场份额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等真实惟况有充分的认识,于是,银行的贷款业务就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冈险。因此,商业银行即使有大量的存差也不敢给民营企业贷款。

首先,从逆向选择的角度分析。梅耶森(Myeson)认为:逆向选择就是“由参与人错误报告信息引起的问题”,即签约前如果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不真实或者信息较少的一方就会倾向做出错误的选择—逆向选择。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是从企业规模、信誉、还本付息能力、担保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贷款对象,而民营企业虽然具有经营方式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资金实力和担保能力较弱、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较大等情况,这就导致银行不易把握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等情况,故也不愿意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较低、道德风险较高,在其贷款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水平的信息,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加强事前审查,严格合同条款,加强事后贷款监管。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资金的监管成本过高,银行为避免不利往往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尽管某些向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收益要好于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由于国有企业得到政府的实质性保护较多,而民营企业得到仅仅是舆论的或政策上的支持。因此,尽管政府和中央银行都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也明白如果中小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整个产业结构会更合理,市场经济会更加繁荣,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惜贷”和“慎贷”的现象仍然普遍。

其次,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道德风险是“参与人选择错误行动引起的问题”,即由于经营者或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集团,在得到来自第三方的保障下,其所做出的决策及行为即使引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或可能得到某种补偿,这将“激励”其倾向做出风险较大的决策,以博取更大的收益。比如说,民营企业可以在贷款后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一旦项目获得成功,企业的股东可以获取全部超额利润,银行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而一旦项目失败,企业股东则只承担部分损失,银行却要承担项目失败贷款收不回来的全部风险。因此,从银行理性的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民营企业的“惜贷”和“慎贷”现象。

总之,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会增加其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导致过高的交易成本。因此,银行从节约成本和监督费用的“经济性”出发不愿给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进而加剧了银行的“惜贷行为”。

三、民营企业融资机制的障碍

统计资料表明,民间投资利用银行贷款比重在明显下降,越来越倚重自筹资金,其他直接融资渠道几乎为零。主要成因表现为银行对优势大企业贷款过于集中,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融资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体制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措施的相继推出,商业银行出现了一些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集中化倾向。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机构在集中,业务也在集中,基层分支机构存多贷少,更多的资金是简单的向上级行上缴了事。随着资金向上级银行尤其是省级银行和总行集中,信贷投放也越来越向大城市和资金本来就充裕的大企业集中。各个商业银行竞争性地向大企业、大项目尤其是上市公司、优势企业以及邮电、通讯、电力、交通等垄断性行业贷款,贷款偏好度几乎为100%,使得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也不得不让出一片天地。与此同时,对大多数的小企业资金支持明显弱化。中小企业本来融资渠道就比较少,银行贷款几乎是唯一可行渠道,而支持越来越少,使本不通畅的融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尤其突出的是农村。过去既有农业银行,又有农村信用社,还有合作基金会。现在农业银行正在撤出农村,农村信用社虽然还在农村,但在许多地方根本不为农民服务,而且资产质量很差,合作基金会又被取缔关闭了。邮政储蓄存款只存不贷,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紧缩因素。

1.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方面

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创办中小企业是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中小企业在民营资本中占99%,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只靠自己的钱是不够的,必须要借钱。当前民间投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拥有我国80%信贷资金的四大国有银行给民营企业的贷款过去就少,随着几家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惜贷现象日益严重,而且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渠道不是很畅通,从银行贷款需要担保、抵押,如果没有就借不到钱。企业内部筹资和社会集资曾经是民营企业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经过多年的金融整顿,原有的金融渠道关闭了,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融资体系又没有相应建立。尽管我国近几年来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收效甚微,甚至是一厢情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发展战略定位于“大行业、大企业”,虽然都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但受自身利益所限,政府要求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做法往往难以得到响应。近几年我国新发展的各类担保公司和基金,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也只是杯水车薪。

另外,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利用银行贷款仍较闲难。从调查情况看,实力强、规模大的民营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困难不大。与大多数处于调整转型期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既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也没有投资经营上的诸多干预,发展前景良好,已经成为银行主要的放贷对象。民营企业的贷款率比较低。在抽样调查的150户企业中,完全不利用银行贷款的企业占44%,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且占投资额50%以上的仅为15%,其中绝大部分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调查显示,向银行贷款有较大困难的企业占调查企业的43%,但在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仅为15%。与以前单纯将贷款困难的原因归结于所有制歧视不同,很多企业认为目前面对的大多是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使银行逐步摒弃了“成分论”的经营观念,但银行对民营企业仍有意无意地沿用了传统的评判标准。从问卷调查情况看,认为银行贷款困难的症结是所有制歧视的占27%,认为是贷款抵押与担保条件太严的占58%。一些企业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某些指标却不符合银行评级条件,贷不到款。有的企业因注册资本较小,达不到银行的最低标准而造成贷款困难。也有企业反映,银行要求完全还清前一笔贷款后再放贷,他们形象地将此比喻为一瓶盐水分两次吊,扎两回针。当然,民营企业贷款率低也有自身的原因,由于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习惯于依靠自有资金,对使用银行贷款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并尽量维持较低的贷款水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厂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最后,由于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目前成立的许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担保费率问题。由于各地担保公司的组织机制不规范,有的是民间资本为主,有的是财政资金为主,较高费率的维持只能加重民间投资的成本,甚至使以担保获取资金的愿望仍然是空中楼阁”。二是担保体系中各组织要素的支持配合问题。光有担保公司的担保还不能真正扩大资金供给,突破融资瓶颈,只有政府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企业管理与服务机构、再担保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及担保监督机构的通力协作,健全法律、制度、规程,并建立完善全国统一规范的信用担保体系,才能架起一座真正高效率的“信用之桥”。

2.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方面

同类推荐
  • 公共经济与管理评论

    公共经济与管理评论

    本书共10篇文章,其中,《民主与自治相分离》、《民主听证的过程与逻辑》、《构建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和谐关系的思考》三篇文章主要聚焦基层组织的民主治理;《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国内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效应研究:综述与展望》、《地方政府施行“科技创新券”政策大有可为》四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公共产品、地方政府采购、公债及债务管理问题;《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中国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1998—2011》、《国内外关于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经验与启示》三篇文章着重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卫生状况。
  •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全书共分为六章。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跨国企业理论;探讨了经济发展赶超性加快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和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机制等内容。
  •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从集装箱的发明史娓娓道来,将一个看似平凡的主题衍变成一个个非同寻常的有趣故事,展现了一项技术的进步是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形态的。它的价值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怎样使用。在集装箱出现之前,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成衣绝对不会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货运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来得划算。中国也从此登上国际集装箱海运和世界工厂的舞台。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还会有趣地发现,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创新,也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 决策闪电计划颠覆

    决策闪电计划颠覆

    本书共八章,即:霸占理论,市场霸占,霸占时机,霸占策略,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合伙竞争,名牌竞争。
  •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会计与税收有着不解之缘。不论是在税务征管方面,还是在纳税人方面,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将是一片混乱的;同样会计也必然会涉及税收,并总是和税收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霍少今天又戏精了吗

    霍少今天又戏精了吗

    A市所有人都知道两件事情。南宫锦喜好女色,所行之处,皆有女人相伴。霍庭深则是反过来,不近女色。两人臭味相投的人联合起来,在A市横行霸道,所以A市流传一句话,宁惹阎王,莫惹南宫。惹了他,霍庭深肯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某日,纠结了许久的霍庭深终于鼓足勇气,然后拦住了南宫锦:少爷,即便你是男人,但是只要你愿意和我在一起,谁敢说什么,我让他全家都不好过。南宫锦单纯的眨了眨眼睛:那你找我干啥,我又不是男的啊,你去找莫云寒哈,别挡路哈。霍庭深顿时石化,等反应过来直接扛回家再说!
  • 与男明星合租的日子

    与男明星合租的日子

    从小不合群的丁令柃碰上了脸蛋和性格都完全使她着迷的异性合租室友,一边控制不住撩拨他,一边又介意他演员的身份而保持距离。他们的命运该是如何呢?
  • 弑犯

    弑犯

    一个人生活在隐匿黑色世界里,仿佛持有沧桑的寂寞。他的感觉犹如只被唾弃的落水狗,再一次邂逅,那是黑色的转机!
  • 摊牌了我是北美农场主

    摊牌了我是北美农场主

    安浪继承了位于安大略湖北岸的一座庄园。从此,放牧野猪山,垂钓五大湖,养点鸡鸭,顺便割一茬韭菜,成了人生必备操作!
  • 云岛谍中情

    云岛谍中情

    故事发生在二百零三年后的2222年。这一年的2月22日22时22分22秒,全球海平面骤然升高,给地球带来重大公共危机。各海洋国家纷纷采取应对之策,在合作的同时,又充满着海洋权益的争夺和科技、军事、情报上的较量。中国是海洋大国,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实施了庞大的“海长城”计划。整个故事视野宽阔,场面宏大,别具一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妖阿狸

    狐妖阿狸

    妖界公主终于修成人形,踏上了游历人间寻找妖王哥哥踪迹的漫漫长路……
  • 炮灰的日常变美生活

    炮灰的日常变美生活

    〔1v1系统甜宠文]许若雨穿书了,但是如果不是穿成一个无盐丑女还妄图肖想男主陷害女主的女炮灰就更好了,不过幸好有一个可以变美的二货系统在这,但是为什么任务是这样的?“给男主做一顿爱心晚餐,给男主表个白,给男主一个么么哒”。这些也都算了,反正原主之前没少做,只是没成功就是了,但是跟男主高考前在一起是什么鬼!!!男主可是单纯美丽具有光环的女主的,岂是我等炮灰可以肖想的?但是那个男主你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在我面前晃悠,注意你的高冷形象。ps:本文虚构,请不要人身攻击,愉快阅文就好,博大家一笑。
  • 与你度过的四季

    与你度过的四季

    春夏秋冬,都有我们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着我们满满的回忆。。。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融合《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文本,同时结合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实用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第二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的职场风气、喧嚣的职场环境、只说不做的的低执行力等职场问题入手,对原文进行最新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