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2700000022

第22章 政治衣钵:只因生在帝王家(5)

昭宗复位以后,鉴于刘季述之乱,迫不及待地想要尽除宦官,便命崔胤和陆宸分掌左右神策军,尽夺宦官兵权。但神策军将领都是宦官心腹,大力反对,昭宗的诏令不能施行,只得任宦官韩全诲为神策军中尉。

一朝一宦,让崔胤急得乱投了医,竟然想利用被朝廷一度征讨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来制宦官。于是,崔胤暗中邀请他遣兵三千进驻长安,以为援助。谁知韩全诲做过凤翔监军,与李茂贞私交极好,二人早有勾结。凤翔兵进驻长安,反而助长了宦官的气势。

无奈下,崔胤只得又一次求救于朱温,催其速到长安,从宦官手中夺取昭宗。这正中朱温下怀,他立即带兵出发,到河东时,先上书请昭宗去东都洛阳。

宦官韩全诲等人闻讯后大惊,决定干脆先下手为强,劫持昭宗及其家属到凤翔投靠了李茂贞。朱温率兵入关中后,首先打败华州节度使韩建,取得华州,随后进入长安城。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朱温带兵围困凤翔,与凤翔李茂贞为争夺昭宗展开了激战。凤翔孤立无援,城中粮食断绝,又遇严寒大雪,城中军民死伤过半。昭宗也不得不在行宫自磨粮食,每天磨豆麦喝粥,以求生存。凤翔的百姓更惨,竟出现了吃人的现象:“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凤翔肯定是守不住了,李茂贞只得接受朱温的条件,同意主动送出昭宗、韩全诲等人。

昭宗等人出凤翔后,朱温就地诛杀韩全诲等宦官数百人,将昭宗像战利品一样带回了长安。在朱温从凤翔迎昭宗回长安时,昭宗假装鞋带脱落,对朱温说:“全忠(朱温)为吾系鞋。”朱温不得已,只得跪下为昭宗系结,汗流浃背。当时昭宗身边还有卫兵,昭宗故意如此,是让左右擒朱温而杀之,但左右竟然没有一个敢动手的。

回兵长安后,朱温尽诛宫中宦官800余人,只留下黄衣(品级最低的宦官)幼弱30人,供宫中打扫。同时,朱温还下令各地藩镇将担任监军的宦官一律杀死。唐朝持续100多年的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铲除。谁也没有想到,中唐之后持续100多年的宦官乱朝的问题,最终竟被朱温解决了。朱温因诛杀宦官有功被封梁王,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中央政权。

有了权力,再加上本就有巨大的野心,朱温的眼中便容不下半粒沙子。而重新成为德王后的皇帝李裕此时便成为了朱温政治仕途中最大的“眼中钉”。可怜这位仅仅过了几个月皇帝瘾的傀儡摆设,最终也没能逃脱权臣给自己设置的厄运,被朱温缢死荒外。

千秋评说

李裕这位本来就缺少真才实学的一国之君,被人们很快淡忘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想搜集他相关材料的学者们,也很难从历史的海洋中将他完整地勾勒出来,他在大盈利唐的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李裕毕竟填补了那段跌宕起伏、风雨飘摇的大唐历史终期,成为宦官专政的政治代理人。虽然,他也曾经有过政治野心,但他继位也并非出自自己的本意。他深知,逼父让位,在那个封建帝王时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他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宦官势力的摆布。因为,当时情势的发展已不是他自己所能左右的了。客观地讲,李裕的继位完全是被宦官势力劫持的结果。尽管继位后,他也企图挽救大唐的颓废,但他所能掌控的权力毕竟有限,再加上缺少足够的政治谋略,自然也就回天乏术了。

当他的父皇在占据上风的另一势力的扶持下复辟皇位后,并没有对他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将他重新还原到德王的位置,足见父子之间并无更深的芥蒂——实际上,他们父子只不过都是大唐各种势力博弈的两枚棋子。

遗憾的是,那位曾经受父皇器重的藩镇军阀朱温,不但是他李裕父子性命的克星,也是大唐历史的终结者。

5.朱高炽——在险象环生中继位的明仁宗

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也是明代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8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

在历史上,朱高炽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那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他因大力巩固帝国和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得人心的经济计划而受到一致的赞誉。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一种对为君之道的理想主义的和儒家的认识。

继位内幕

尽管朱高炽从小就因仁爱和博学而深得皇爷爷朱元璋的喜爱,被立为燕王(即朱高炽的父亲朱棣)的世子,却一直不被嗜武的父亲朱棣看好。按说,在明前期这种政权相对稳定的时代,不被父亲看好的皇子是不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的。但是朱高炽偏偏打破了这一常规。那么,他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呢?

儿子聪明,老子借光当太子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与其嫡妻徐氏所生的长子,从小便因身体肥胖而行动不便。在朱高炽的儿童时代,他一直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学会了箭术,但总体而言,他对武术所表现出的资质一直因“健康不佳”而平平无迹。相反,让老师们十分欣喜的是,朱高炽却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儒雅博学之气渐渐形成。

朱高炽的祖父朱元璋亲自关心燕王(即朱高炽的父亲朱棣)的几个儿子,单单对这位性格温和而喜习政文的皇孙宠爱有加。一次,朱元璋有意派朱高炽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朱高炽回来报告之快令人吃惊。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餐以后。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审阅几份官员的奏章,他小小年纪便能有条不紊地把文武两类分开,并相应地作了报告。就这样,朱元璋不断被他这个皇太孙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干脆立为燕王世子。

但是,他父亲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由于明成祖朱棣本人是一个受过锻炼的指挥将领,他自然更偏爱自己两个较为年幼且更好武的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并常常带他们去参加征战。这样,朱高炽在早年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了儒术研究上,并接受他父亲挑选的学者的指导。其中就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等人,他们都培植了与朱高炽之间的情谊,并在其登基后担任了重要的行政职务。

另一方面,朱高炽也逐渐直接介入了地方政治,并且在必要时不只是以一个“儒雅书生”之态咬文嚼字。比如“靖难之役”时的表现。

说起“靖难之役”,则要追溯到朱元璋当政的时期。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便立太子的次子朱允(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后,朱允即帝位,是为建文帝。在做皇太孙时,朱允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便立即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至此,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趁机将其逮捕。朱棣提前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7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战”爆发后,一向被父亲认为毫无“武资”的朱高炽只得留守京城,朱棣则带领朱高炽的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开始征战。这样,皇二子朱高煦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朱高煦英俊高大、作战勇猛,与明成祖朱棣颇有几分相像,在武将中威信很高。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鼓励他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之战”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另一方面,守城的朱高炽表现也颇为突出。当时,他手下只有一万士兵,却巧妙地组织了城防,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京城。在此期间他表现出的责任感和正确的判断力,有助于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之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企图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接到书信之后的朱高炽看也没看,就原封未动地送到明成祖朱棣面前,使建文帝朱允的反间计失败。

靖难成功后,朱棣登上了皇位,然而却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难。从情感上,朱棣自然想立高大威武且在靖难中立下大功的次子朱高煦为太子,况且自己也有过多次许诺。但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自己选定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一点在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想到长子朱高炽,明成祖还想到了一个人,便是自己的孙子、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就像朱元璋很欣赏朱高炽这个孙子一样,朱棣也很欣赏朱瞻基这个孙子。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远征沙漠,把留守北京的重任托付给朱瞻基。第二年,就将他立为皇太孙。早在朱瞻基刚满月时,朱棣见到后就称赞他道:“这个孙儿长得英气溢面!”朱瞻基成了皇太孙后,朱棣经常向朱高炽称赞他道:“你这个儿子是以后的太平天子!”

就在为立太子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时,朱棣向文渊阁侍读学士解缙征求意见。解缙认为:“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话音落后,朱棣却不作声。

解缙见状连连叩首,劝说道:“还有一个好圣孙!”意思是指朱瞻基是以后继承皇位的好人选。

此话一出,真可谓是说到朱棣心里去了。于是,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采纳了解缙的意见,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突降变故,朱高炽登基之路一波三折

在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后,立太子的风波并没有就此停息,而是暗流涌动。朱高炽的二弟朱高煦并没有就此屈服,他迟迟不肯就藩,而是留在京城伺机行动。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太子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继而惨遭杀害。同时,私养了许多武士,伺机图谋不轨。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最终剥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乐安。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过多久,朱高炽的三弟朱高燧便在成祖得病期间密谋杀死成祖,然后矫诏即位。幸好有人告密,一场灾难才没有降临。事后,由于朱高炽为朱高燧求情,明成祖总算没有再予追究。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7月,64岁的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随行的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决定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其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过,皇帝也再没有说过话,而军中其余事项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给朱高炽。得知消息后的朱高炽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十个月,朱高炽奠定“仁宗”名号

朱高炽即位后,改元洪熙,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他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其次,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3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了宝船下西洋为皇家采办珠宝。为政上,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予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也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由此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在短短不到一年的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还下令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

对于后宫之行,朱高炽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爱;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谥号昭容恭禧顺妃。

除此之外,朱高炽对科举制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只是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南六十、北四十”的取中比例。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不曾想,仅仅执政10个月的朱高炽,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5月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谥号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千秋评说

明仁宗在位时间虽然不到一年,但他对明朝所作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由明仁宗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也算得上经历了一些政治的历练,这为他后来推行自己的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遗憾的是,由于明仁宗的过早死亡,却阻碍了他最终目标的达成。尽管如此,但他留下来的遗产却是厚重的。除了人道主义的社会活动外,他对儒家的政治理想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其统治时期,他十分信任翰林学士,把他们提升到负有很大责任和有很大权力的职位上。当然,他所建立起的内阁虽然还存有某些缺点,但在维持文官政府方面,其作用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明仁宗不失为一个让人称道的开明帝王。

6.朱由校——木匠皇帝明熹宗

朱由校出生于公元1605年,是明光宗朱常洛与嫔妃王才人所生的长子,史称“明熹宗”或“天启帝”。

同类推荐
  •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还是熟悉的剧情,还是熟悉的配方,开局一艘舰,同时辅助系统加身,坐看西周灭亡,洗劫诸侯,阻管仲,救小白,坐看春秋争霸,系统提示:“宿主满足双制霸路线,开启双路线,请宿主注意查收!”我就顺便救了个被史书抹掉的人物,系统你至于吗!拥有悠长寿命的我只想做个幕后的祖师,哎,现在只能迎娶白富美,当上总boss,走上权利巅峰。。。。
  • 游梦旅记

    游梦旅记

    不抄袭,不逛青楼,不三妻四妾还穿越了干什么! 不练兵,不考科举,不封侯拜相拿什么实现梦想!一个俗人,一个孤独的灵魂!是梦境还是现实,是幻想还是归宿?
  • 红流纪事: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红流纪事: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带着仓库到大明

    带着仓库到大明

    新书《北宋大丈夫》已经发布。……方醒穿了,带着两个仓库穿了!别人穿越是带着王霸之气,方醒却是只想种田!“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坐拥大别墅,顺便教几个弟子,努力让他们往上爬,好给自己当靠山!可谁想弟子有些不靠谱,居然是......
  • 种唐

    种唐

    王睿,一个现代人,无意中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大唐王朝,他的愿望很简单,无非就是种种地,挣挣钱,可是实力不允许啊。且看他怎么在这大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各位兄弟姐妹,我现在在唐朝,该怎么活下去,在线等啊!新建的书友群:1070975256有兴趣的加一下
热门推荐
  • 修真超神录

    修真超神录

    公司老板连续2天玩游戏猝死,醒来发现变成游戏角色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修真文明世界。我靠,这到底是游戏还是现实,这里的人也太弱了吧!且看主角的无敌超神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情道

    有情道

    无情至简,有情至繁。天道不公,一切随心,无分正邪。傲视洪荒
  • 总裁的命中注定

    总裁的命中注定

    是他网络中他的知音好友,他们虽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也没有用相近的生活环境,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爱好,那在现实生活之中相遇却不知道对方身份的他们又会碰撞出怎样火花呢?产生怎样的爱情故事
  • 噩梦都市

    噩梦都市

    当异界之门打开时,怪物们破坏着原本属于人类的一切。一名少年为了生存却背负上了拯救整个人类和斩断幕后之手的命运。
  • 末世风云纪

    末世风云纪

    【科幻新书,万人之求】胖子,我问你,你知道末世中什么最重要吗?胖子:女人。我去你妹妹的,范江上来给他一巴掌,骂道:是实力!读者/作者想跟我交流的,可以来QQ群:612930294
  • 九九情死

    九九情死

    一本神奇的功法,九个绝世的女人,九次危难中的生死,成就九情九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恨秋风伤落叶

    长恨秋风伤落叶

    天道有始,名之曰初,天道崩毁,初心已变,遂生灵智,一分为二,一为仙主,一为魔王,相互吞噬,便可称霸
  • 惊世废女:除魔卫道天才妃

    惊世废女:除魔卫道天才妃

    她,二十一世纪末金牌杀手,遭到爱人闺蜜背叛,绝望死去,却来到另一个世界,想她堂堂杀手女王,竟曾是一个废柴?她不甘心,在师父朋友亲人的帮助下,突破重重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北耀国三皇子,杀人不眨眼,有强烈的洁癖,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各国万千少女都为之神魂颠倒,却对她情有独钟,最后为护她而中奇毒,寿命仅剩十年;他,背后有个实力雄厚足以对抗四国的家族,总喜欢披着黑色斗篷,脸上带着一副白花花的面具,身份不详,修为不详,各种不详,喜欢沉默,总会在她需要帮助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