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7900000014

第14章 触犯门规(1)

A

离开内蒙古回北京的路上,陆钟他们很有些得意。不仅赚了钱,马鬃山下的牧民们从此改变了生活和环境,孩子们即将有新学校,这些比钱更重要。离开额济纳之前,他们还去了趟呼和陶来的那座真正喇嘛庙,布施五十万,让他们把原有的庙好好修整修整,再给佛像塑个金身。

司徒颖扮演贾梅,陆钟扮演大龙,曾洁扮演董丽,这三个人的小恩怨和儿女私情扰乱了罗华龙和鲁道魁的判断能力。加上一开始进入额济纳的成本并不需要多少,而那个传说又显得格外真实,于是贪财的他们动了心。

已经变得不那么灵光的老韩不仅参与了整个骗局还扮演了两个角色,照片上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牧民,以及呼和陶来的痴呆老喇嘛。借由梁融的妙手化妆,再往嘴里塞了两团棉花,老韩看起来就像是两兄弟而不是同一个人了。

另外还有梁融扮演的地质队长,单子凯扮演的老知青儿子,整个寻宝历程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鲁道魁和罗华龙的利益冲突,一次次的夺宝竞赛,三枚琥珀印章问世的过程中,不断被人为带领走了少许弯路,就像钓鱼时大鱼上钩后轻轻提一下鱼竿并不马上收线,让鱼儿把鱼饵吞得更深,最终这场骗局才完美呈现。

更重要的,是不断保持两位买家的新鲜感,新鲜的环境,新鲜的传说,以及一路上宝物听得到却得不到,或者差一点就得到。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占有欲被大大激发,想要获得的欲念在脑海中不断重复。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整个过程中,他们花费的钱并不算多,可就是这些引诱着他们最后毫不犹豫地要占有那块最后的印章。

不用说,所有的印章全都是假货,这个传说也是杜撰出来的。真实的部分在于用来制作印章的材质,的确是上好的红玉髓。红玉髓作为中档珠宝,本身的价钱并不算太高。整整四套印章全部加起来,连同请老师傅雕刻的工钱在内,也只用了二十来万。这二十来万,最终换来千多万的回报,不能不说很成功。

“这个大趟子做得太完美了,六哥,你该拿本年度最佳编剧奖。”梁融开心地看着电脑上账户余额,恨不能抱着陆钟狠狠地亲上两口。

“是你们都演得好啊,细节,所有细节都那么漂亮,那两个老油条才肯信。”陆钟冲大家一笑,不肯独自居功。

“下一步咱们去哪儿?”曾洁是第一次跟随这个团队,算得上顺风顺水。

“问问大小姐吧,她最了解师父,咱们现在得把师父摆在第一位。”陆钟在后视镜里看了眼司徒颖,她看着车窗外,眼里毫无神采。自从得手后,这种状态就没变过,从前那个温柔不足泼辣有余的大小姐似乎根本就不是她。

“司徒,司徒。”曾洁唤了两声,司徒颖才回过神来。

“干爹以前跟我说过,如果他要死,希望死在拉斯维加斯,全世界最豪华的赌城,做个真正的赌鬼。”司徒颖担心地看着老韩消瘦得凹进去的眼眶,轻轻地说。

“拉斯维加斯,那可是高消费啊,咱的钱不够吧。”曾洁有些担心,虽说这一单收入千多万,但分到每个人头上只有几百万而已。

“去美国好啊,咱们赚多点钱的搞个投资移民,去体验体验资本主义到底有多腐朽。”单子凯第一个答应。

“我也同意去美国,美帝那么多资本家,绝对是全球第一的高品位富矿,咱们可以好好挖掘。”梁融也很愿意。

“既然大家都同意去美国,那得尽快赚多些钱才行啊。”陆钟见大家恢复了往日的斗志,似乎走出了澳门那个人留下的阴影,“我有个想法,既然这次的趟子这么成功,不如再接着做一笔。可师父曾经交代过,门规里规定,同样的手法不能连着使。”

“这有什么,换个地方,再重新编个故事,就不算同样手法了吧。”单子凯皱皱眉头,想来对门规之类的老传统比较抗拒。

“我也觉得这个局里,关键是故事,其他一切都是为这个故事服务的,只要换了故事,就像拍电影的换了个剧本,应该不算犯规吧。”梁融也附和道。

“嗯,中国那么大,上下五千年,有过多少人就有多少传说,编个故事不难。既然没人反对,那咱们就先找个落脚的地方,把这事尽快落实。”陆钟见大家支持,赶紧应承下来。

“可是,老前辈要是知道,会反对吧。”唯一持不同意见的是曾洁,虽然刚刚经历了一次成功,但她显然过于保守。

“干爹的日子不多了。”司徒颖没有反对,但事实摆在眼前,老韩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车里没人再说话,陆钟虽然没有回头,却在后视镜里认真地看了看师父。

老韩正木讷地看着窗外,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他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了,除了选择吃的,他几乎很少说话。但是陆钟知道,如果师父不是遭受了那场他至今不了解的伤害,不是他还是清醒的,大概最着急的不是去拉斯维加斯,而是亲眼看到他把秘籍的最后一本《英耀篇》拿到。关于秘籍,刚才没人提起,不知大家根本不信那个失落的门派会被振兴,还是大家根本不在乎,这只是师父一个人的心愿,甚至,不是他的。

B

呼和浩特这个地方很适合暂时落脚,地方够大,市区人口才一百多万,只要不张扬,不太容易引起注意。距离远在澳门那个人的一千万悬赏,有了几千里的距离,至少心理上也安全许多。

司徒颖和曾洁陪老韩去医院了,做检查,做必须的治疗,虽然没有多少效果,但至少能帮老韩延长几天生命,让他能去拉斯维加斯。陆钟和单子凯梁融,留在酒店里,构思着下一个传说。

有了额济纳的经验,这次再编起故事来就更容易了。要有历史,出过大人物,又有过传说的地方,符合这三个条件就是最理想的宝藏之地。再结合自己的想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混在一起,就会真假难辨。

只用了几天时间,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地方还真的被陆钟他们给找到了。这个地方就是远在湖南跟广东交界的地方--韶关。

韶关是个穷地方,但穷地方怎么会出宝藏呢?这还得从太平天国说起。无湘不成军,曾国藩的湘军赫赫有名。曾国藩有兄妹九人,他是老大,家里最小的九弟是曾国荃,这个曾国荃就是攻破太平天国南京府的人,因攻城大功,官至一等伯爵,太子少保,善于围城,外号曾铁桶。曾国藩上报朝廷,说南京府里藏着的金山银海全都被一把莫名其妙的火给烧没了。当时朝野上下,没人相信,但曾国藩曾国荃手握重兵,连皇上也不敢过问,此事成了悬案。

清朝野史上写,有人在曾国荃家见过一个翡翠西瓜,那西瓜曾经是洪秀全的。还有人说,曾国藩的夫人从南京返乡时,居然带了两百多艘船。许多人怀疑,那把火根本就是曾国荃放的。至今,韶关一带都有人说,当年韶关东湖坪因为靠近曾国荃的老家湖南,又距离京城够远,而被看中。曾国荃把从南京府里弄出来的宝贝分成九份,藏在东湖坪一带。

更让人确信的是,东湖坪的曾氏先人,不仅在县城开设银号,还在自己的家乡修建了银库,那银库至今还在,其设计和结实都表明当时的确储藏过大量财宝。不仅如此,关于这笔宝藏还有个口诀:两江夹一河、江江十八箩。左一丈、右一丈、前一丈、后一丈,跳一跳、让一让,一脚踢出个元宝缸。

起来口诀似乎有些没逻辑,但细细分析,这里面信息量还是很大的。第一句说的是宝藏位置,第二句说的是宝藏规模,后面的应该就是怎样寻找宝藏的方法了。可按照这个逻辑做一遍,很快就会发现跳来跳去最后会回到原地白耽误工夫。

可真的是口诀吗?还是经过人为处理的口诀?或者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些让人一头雾水的部分就正好是陆钟他们好下手的部分。

不过既然要制造一个故事,而且是靠谱的故事,实地考察是必须的,另外还需要物色合适下手的对象。这一次,陆钟提醒大家尽量避免黑社会背景,或者跟黑社会有来往的一哥(被骗的人)。对他来说,额济纳的成功远不能抹去他心头的澳门阴影,现在他是这支队伍的话事人了,曾经属于师父的责任完全落在他的肩上,他必须带领大家远离危险,再赚到钱。安全第一,每天大家出门他都再三叮嘱小心。平平安安出门去,再高高兴兴回家来,绝对不是笑话,而是他挂在嘴边上每天必说的话,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出门要化妆,包里带着假发假胡子,他变得自己都觉得自己唠叨婆妈,可一旦真忘了说,心里一天都不踏实。他恨不能把这句话做条大大的横幅,挂在车里,挂在床头,做成壁纸做成每个人开机关机的屏保。师父的现状,时刻提醒着他,再也不能承受任何一个伙伴遭遇危险的考验。

制造那个故事的素材准备得差不多了,其余的部分会在陆钟赶到韶关之后准备好,硬件和软件,每人的角色分工,在陆钟心里依然有了大概的轮廓。为老韩带上药,还有便携制氧机,这队人马再次踏上旅程,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让陆钟觉得心里很不痛快的是,司徒颖对他的冷漠。冷到甚至不愿跟他说话,不愿坐在他身边吃饭,甚至也不会看一眼他,就像他是透明的。有话她只对大家说,她不仅不看他,还刻意回避他关注的目光。她瘦了,她总是一个人抱着双臂坐在沙发最里面,她根本不是在看电视,而是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失常。

其实早在老韩告诉陆钟,他必须接过复兴江相派的任务,不能跟任何女人结婚,更不能跟司徒颖暧昧的时候,他就告诉过自己,迟早这一天回来。直到澳门小教堂里,那个晚上他正式把话挑明,拒绝了她,他做了长时间的思想准备,也相信自己可以面对这一切的。可事到如今,他已经面对这一切几个月了,却还是不能适应。就好像体内某个器官出了毛病,虽然他还活着,可他已经不健康了。他的感情生了病。听起来太矫情,可陆钟觉得事实如此,他的感情真的生了病。他还不能把病情告诉任何人,也找不到可以医治的方法,只能任由自己继续不舒服下去。

如果……如果师父真的在拉斯维加斯去世,如果大家都愿意留在美国,是否关于秘籍,关于江相派,可否到此为止?而他和司徒颖……

这念头在他脑子里冒了出来,只露了个头就被他打消了。师父还活得好好的,怎么能这么想呢,未免太自私。可世界上只有一个司徒颖,他真的不愿意再这样跟她冷淡下去。他需要寻找一个话题,一个适合目前这种关系,提出来不会尴尬不会伤害到她的话题。

好在还没到韶关,这个话题就出现了。

C

话题是关于一则新闻。

一家新成立不久的拍卖公司,居然在最新一期的拍卖中成交率百分之九十,成交额破了千元大关,但该公司的一幅山水画随即被人爆出是赝品。赝品也就罢了,但该画原本的主人是位官员,买方和卖方还有拍卖公司的鉴定师正在为是否赝品的事进行进一步鉴定。

白天开车,大家都乏了,这晚早早睡了。司徒颖睡不着,守在电视机前想心事,陆钟也睡不着,悄悄地站在司徒颖身后假装看新闻,其实是看她。偏巧,这则新闻忽然冒了出来,这可是个聊天的好机会。

“新闻有点意思。”做上千万的大买卖陆钟眼睛都不眨,现在却局促得不敢坐下,还好司徒颖对他没有任何反映,他才没话找话地扯开了:“听说过一个笑话,讲一个人给当官的送礼,求他办事。礼物呢,是一幅价值几十万的名人字画,这人当宝贝似地献出来。当官的有眼无珠,非说字画是假的,跟地摊上一百块钱两幅的差不多。这人还怕当官的不喜欢,正心虚呢。当官的却把画收了,还给了他一百块钱,开出一张收据,让对方签名,表示自己不是受贿。最后还安慰此人,说人人都有打眼的时候。结果没两天,这人求的事妥了。这事啊,其实反过来想就知道拍卖公司八成跟当官的串通了,画八成是假,有人找当官的办事,高价买下,合理又合法地把钱给洗白了,还给当官地送了钱。准是当官的后来没帮人把事办妥,结果人家不干了,要退钱。如果是行贿,人家可不好明着要,但是通过拍卖公司的话,就可以说这是假货,把钱给退了。这当官的,买画的,开拍卖公司的,全是黑的,狗咬狗罢了。”

陆钟说完这一大通,司徒颖却依然无动于衷,一个字也没说,更没看他一眼。陆钟心里叹了口气,看来她还是当自己不存在。木木地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回房:“我去睡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我会一直等到干爹去世,帮他办完最后的丧事,就回北京的家。”司徒颖终于开声了,可她说的却像是另一个频道。

“咱们做了这么多趟子,还没对拍卖公司下过手,不如下一个买卖就对这家公司下手,先摸摸底子。”陆钟假装没听到,继续在自己的频道里说着话。

“以后我们不用再联系了。”司徒颖定定地看着电视,始终没有回头。

“你要是没意见,我明天就跟大家说说,去韶关之前,先赚点零花钱。”陆钟的脸色难看得厉害,他不想再继续谈下去了,回避地站起来,最后说了句早点休息就匆匆进房,生怕司徒颖再说出更让他伤心的话来。

门被飞快地关上,陆钟把头重重地磕在门板上,心如刀割。有多爱就有多恨,他理解司徒颖对自己的感觉,她是在自我保护,避免承受任何的伤害。她究竟遇到了什么?陆钟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但就算想出来了,也不能对司徒颖做出任何弥补,只能加剧自己的心疼。更何况,他现在是这支队伍中唯一的话事人,他完全知道不该这样儿女情长,感性是理性的死对头,也是千门大忌,会严重影响判断力。

作为备受信赖的负责人,陆钟不能由着性子来,把心痛埋在心底,第二天一早他果然吩咐大家暂缓行程,改道去上海,先对昨晚那则新闻中的拍卖公司做调查。已经换上了新身份证,新租的车,走高速从呼和浩特去上海只用一天就够了。大家出门调查的同时,他留在酒店照顾师父,打开笔记本在一个私密博客上浏览起来,老韩讲过的古老骗术都被他记录在此,不对任何人开放。

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确博大精深,就连小小的千门一行都有无数经典,毒骗,虐骗,购物篇,丹客骗,色骗,盗骗,连环骗……每一种骗法后面都有无数种可能和变化。套用易经中的说法:骗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骗,只要抓住每种骗法的关键,即可万骗不离其宗。为了让自己更静下心来,他捧着笔记本坐到了老韩对面,师父虽然闭着眼睛在打盹,但也能让他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不再走神想司徒颖。

看着看着,一个连环骗的骗局吸引着陆钟看了一遍又一遍。

同类推荐
  • 中年革命

    中年革命

    林正英是今古传媒集团某杂志的主编,属于集团的中层干部,在竞聘集团高层领导岗位的过程中,遭遇了事业上的挫折。与此同时,妻子卓嫣然却与初恋情人王子奇重逢。王子奇刚从法国归来,已经成为身家千万的钻石王老五。为了得到卓嫣然,报林正英当年的夺妻之恨,王子奇无所不用其极,在事业上打击林正英,林正英面临失业的危机。在婚姻、事业、友情多方受挫的情况下,林正因奋起革命,决定开启自己的又一春!
  • 上东城晚宴

    上东城晚宴

    这是一个奋斗在纽约的华人艺术家的故事。害怕在平庸人生中浪费生命的上海姑娘里约在一次圣诞节聚会上结识了精明能干的画家“于连”。这位拥有非凡成就的年轻艺术家就像“于连”一样,野心勃勃、意志坚强,是华人艺术圈子里的传说。好奇热切的里约沉迷于璀璨耀眼的于连的魅力,也沉迷于于连带给她的激情,与其说里约难以抵挡于连的魅力,毋宁说她难以抵挡澎湃的激情、璀璨的成功、无以伦比的优越感带给她这个都市女孩的诱惑。但是于连的忽冷忽热让她怨怒,她做了种种努力试图摆脱这种无望的关系,然而于连过人的魅力、强悍的实力又一次次让她那武装起来的心卸下盔甲。最终,不能接受游戏规则的里约决然离开了于连,离开了这个像于连一样光芒万丈又冷酷无情的城市。一段恋情戛然而止,然而,命运弄人,几年之后,里约又回到了这里,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唐颖,以书写上海题材小说闻名,被认为是对上海都市生活“写得准确的作家之一”。《红颜》、《无性伴侣》、《冬天我们跳舞》、《理性之年》、《告诉劳拉我爱她》、《丽人公寓》、《多情一代男》和《纯色的沙拉》等脍炙人口,部分作品被成功改编搬上荧幕。《红颜》被改编成电影《做头》。
  • 话说官场

    话说官场

    官场,乃官者活动之场所也。大到机关单位,小到三尺圆桌,凡是官员聚集之地,都可称之为官场。社会不能没有官,官是社会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者,人民赋予他们权力,他们也服务于人民。可是,有些为官者却忘了自己的责任,忘了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从春秋战国到明清两代,历朝历代的昌盛兴衰都与吏治有关,吏治严厉,国运昌隆,吏治腐败,国民遭秧。但是,光靠以法治吏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应该是官吏自治。只有形成一个人人自廉的氛围,官场才会清如水,平如镜。《话说官场》说的是官场中的奇谈怪事,在揭露脏官的同时,也颂扬了鞠躬尽瘁的好官,让人们以贪官为警,以好官为荣。
  • 乌龙女追夫记

    乌龙女追夫记

    外表清秀乖巧的郑窈娘实则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为了避免嫁给八十老翁做小妾的悲惨命运,她毅然离家出走,上京追寻她梦里的完美夫君——名动天下的如花公子潘沉玉。然而,这追夫大计从一开始就厄运连连:先是被迫带上小弟这个拖油瓶,而后又遇见死不救的黑心男,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坚强的郑窈娘继续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眼看就要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时,怎知黑心男再度出现,硬是搅黄了她的好事。可怜的郑窈娘面对恶势力仍然不曲不挠,进不了潘府,她就曲线救国,到潘夫人的娘家定远侯府就职行不行?没搞错吧,定远侯的世子怎么和黑心男长的一样。
  • 时间的残片:未来增援计划

    时间的残片:未来增援计划

    陈常青冬眠前曾被安排任务,要在大低谷后给章北海铺路。百年后的总参会上,陈常青为章北海刻意美言,而后负责解除章北海冬眠等事务,在不知不觉中将章北海送上了“自然选择”号代理舰长之位。
热门推荐
  • 废柴小仙

    废柴小仙

    他,是众人眼中的废柴;他,是家人眼中的蠢才;他,是同伴眼中的辣鸡。已经躺在棺材里的万古第一废柴,带着他的三神之体,强势归来!!
  • 调皮俏王妃:遇见你真好

    调皮俏王妃:遇见你真好

    她,孙雪宁,去爬个山,却被人骗着穿了越,糊里糊涂的变成了长孙雪宁,遇上了一对有着小说情节而在一起的父母,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又被扣上了另一个身份——月族的圣女,她要承担起她的使命。而她爱上的人却是他们的死对头魔族的人。经历过一场生死之恋,他们的爱将何去何从
  • 踏歌笑长天

    踏歌笑长天

    一场无声息的阴谋夺走了他的生命,却让他在一个莫明的世界里演绎出一段传奇...
  • 君上墨

    君上墨

    三千年的守护,三千年的期盼,换来的终究不过一场梦。三千年之前的我们为何拥有一份执着的爱,为何过了三千年,我们的爱却已经不在。
  • 如何掌控自己的财富和生活

    如何掌控自己的财富和生活

    掌控自己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在财富上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学习。本书概括了数十位亿万富翁的财富理念,他们是: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萨姆·沃尔顿、李嘉诚;犹太人、美国人……这些精彩实用的财富理念,将使你真正掌握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 猩猩王非比

    猩猩王非比

    本书是童话作家冰波的童话集,包括《猩猩王菲比》、《窗下的树皮小屋》、《秋千,秋千》、《神仙村和仙女村》、《绿色的帆船》、《永远的萨克斯》、《长头发狮子》、《红纱巾》、《怪物咕吧》以及《九叶草》等故事。
  • 名人成功启示录:每天一个小故事

    名人成功启示录:每天一个小故事

    古今中外的名人,不管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亦或是富甲天下的商业巨头,再或者是点亮人心的艺术巨匠……他们几乎都拥有豪情的壮志、坦荡的心胸、崇高的理想,阅读他们便会在无形中斩断荆棘环绕,搬开前进的障碍。
  • 法定幸福

    法定幸福

    《法定幸福》包含了四篇中篇小说,展现了罗马尼亚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官员、工人阶级等形形色色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希望与恐惧、挣扎与迷茫。四篇平凡人的故事,呈现一个时代的伤疤与记忆。
  • 被雨淋湿的玻璃

    被雨淋湿的玻璃

    因对烟花的钟爱,便也曾一度感叹烟花的寂寞,它繁华了自然,装点了夜空,美丽了许许多多的心情,但是它自己呢,怦然的释放,瞬间的枯萎,须臾的弥漫,将刹那的夺目的美融入天地之广袤和永恒。烟花的生命更像是一场默默的浮光掠影,越是短暂,便越是永久;越是不经意,便越是惊人。“在肚子里种西瓜”,你听说过吗?尝试过吗?我可是亲身体验过其中的酸甜苦辣哦。这时的你肯定在瞠目结舌吧,“这怎么可能?”对不对?不要着急,听我一番解说你就没有打不开的死结了。
  • 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

    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

    《回访历史》是伊娃·霍夫曼在东欧游历的记录。她在1989年返回故乡,见证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正在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如何“创造他们的历史”。借由与当地各阶层民众的谈话,以及对所见所感的忠实记录,本书呈现了当时东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在霍夫曼游历的国家里,改变几乎是大家共同的渴望,而除了罗马尼亚外,改变都是在全面非暴力且几乎没有遭遇统治力量丝毫反抗的情况下完成的。随着历史改变的推演,这是最佳状况的剧本,是披着柔软光滑外衣的革命。然而发生在那里的更深层的转化,其实是更戏剧化,也经常是没有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