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1600000010

第10章 剑桥流年:轻薄的愁云(2)

不曾经历过精神或心灵的大变的人们,只是在生命的户外徘徊,也许偶尔猜想到几分墙内的动静,但总是浮的浅的,不切实的,甚至完全是隔膜的。

——徐志摩《我的祖母之死》

沉浸在工作、聚会与游玩的快乐中,徐志摩心灵上的伤口渐渐愈合。友情与文字的力量拯救了他,也是这个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诗人自己拯救了他。

转眼到了1923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民间称之为“乞巧节”,传统上这是女孩子们的节日,她们会在那天晚上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向美丽的仙女祈求灵巧的双手与美满的姻缘。在新旧冗杂的民国时期,旧时的文化传统固然浓厚,新兴的文化气息也渐渐繁荣。青年人总是时代的先锋,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给沉闷的生活寻求一些新鲜的刺激。

节日往往是交游最好的理由。那一天志摩和很多朋友去了山海关游玩,看那迂回曲折的绕登角山的柄贤寺,望那残圮的长城如巨龙似的爬山越岭,隐入烟霭的迷茫。等到他们尽兴而归,回到北戴河海滨住处,已经是半夜了,他们还打算天亮四点钟上莲峰山去看日出。

仿佛是一种心理感应,志摩忽然想到会不会有自己的信。于是他赶紧去问。果然,差递说有一封电报。在那个年代,电报都是紧急时候才会用的。听到是电报,志摩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感觉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骨血相连的亲人,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在心灵上往往会有一种相通的感觉,这就是亲情,融进骨子里的亲情。志摩看了那封电报,呼吸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上面只有6个字:

祖母病危速回

心知不妙的徐志摩,立即打点行装,在第二天一早赶上六点的车到天津,经过一天等待的煎熬,才赶上晚上的津浦快车。心急如焚的徐志摩,正嫌路远车慢,半路又发了洪水冲坏了铁轨,火车停了十二个多小时,直到第三天的中午才过江,然后又上了沪宁车,本来他可以到站后直接转沪杭的夜车的,结果车又晚点了,不多不少的正好晚了一分钟。志摩的车进站,沪杭的车就呜的一声叫出站了。心焦如火焚的徐志摩在那一刻甚至想夺窗而出,奈何行李又困住了他的脚步。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与煎熬,直到8月22日中午才到家。

到家里才知道,祖母是突然患了中风而病倒的。“她的病是脑充血的一种,中医称为‘卒中’(最难救的中风)。她十日前在暗房里踬仆倒地,从此不再开口出言。”

已经84岁高龄的老人,迟迟不肯合眼,似乎就为等着孙儿归来好见上最后一面。志摩一路上都在担心会见不到祖母的最后一面,好在他终于赶在老人合眼之前回到了家中。

见到祖母的一刹那,志摩心神恍惚,看到祖母安详的睡容,他几乎不相信这就是垂危的祖母。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他,这是真而切真的。他想起曾经的林林总总,小时候,他总是喜欢跑到祖母的床前,甜甜地叫一声“奶奶”,祖母也总会回应一声,然后伸手到床里摸一个蜜枣或是三片状元糕来给他,然后他再叫一声“奶奶”,就跑出去玩了。那样可爱的时光,却再也不会回来。

老祖母终于在见到孙儿的面后,心满意足地安详而去。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别人的笑声中哭着来,走完生命的旅程后又在人们的哭声中笑着去。人活百世,最重要的是在临走时可以对着前尘往事说一声今生无悔。徐志摩的祖母一直是精明干练的,嫁到徐家后一直恪尽职守,把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她劳碌了一生,用青春换来子女们的健康成长。这位慈爱的老人成了志摩心中永远的挂念,也在志摩的文字里给后世人留下了永恒的猜想。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相似的情结,它让你产生无尽的联想,那种感觉就像是穿透了前世今生的界限,陌生而又熟悉。

徐志摩第一次经历的亲人的离去,还是二十年前祖父的去世。那时候小志摩还不满六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整天和私塾里的老先生念着“之乎者也”的拗口古文。关于死亡,那时的他还不知如何诠释。他清晰地记得祖父去世时的场景,楼下有奔走的急步声、碗碟声、唤婢仆声、隐隐的哭泣声,各种声响交织成一片混乱的悲伤。小小的志摩在一种恐惧中慢慢地捱近祖父的病榻,“他接着又说了好几句话,随讲音随低,呼气随微,去了,再不醒了,但我却不曾亲见最后的弥留,也许是我记不起,总之我那时早已跪在地板上,手里擎着香,跟着大众高声的哭喊了。”

记忆越是清晰,那痛彻心扉的感觉也就越是清晰。决堤一样的悲痛在志摩心里开始泛滥。他提起笔,给好朋友陈西滢写了一封信:

我的祖母死了!从昨夜十时半起,直到现在,满屋子只是号啕呼抢的悲音,与和尚、道士、女僧的礼忏鼓磬声。二十年前祖父丧时的情景,如今又在眼前了。忘不了的情景!你愿否听我讲些?

……

许是沉痛压抑的心情,志摩最终没有写完这封信,也没有寄出去。后来在日记本里发现这封信,当时的悲痛再次浮上心头。满怀对祖母的哀思与追念,志摩写下了真挚感人的《我的祖母之死》:

……

我的祖母,在那旧式的环境里,到我们家来五十九年,真像是做了长期的苦工,她何尝有一日的安闲,不必说子女的嫁娶,就是一家的柴米油盐,扫地抹桌,哪一件事不在八十岁老人早晚的心上!……她爱我宠我的深情,更不是文字所能描写;她那深厚的慈荫,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蔽。

……

在悲痛的同时,志摩也深深地敬佩这位八十四岁的老人,为她一生的辛勤劳碌与任劳任怨发出由衷的赞美。他为拥有这样一位祖母而倍感骄傲,也为操劳一生的祖母而深感心疼。

碧落黄泉,天人永隔。心的沉重,是因为曾在了太多的悲伤。那悲伤如同奔涌的洪流,淹没了曾经朝夕共处的光阴。感恩的心在泪水中绽放爱的灵光,徐志摩只能在满腔的哀悼中为祖母送上最后的祝福,愿她的灵魂在天国安好。

4、人间画境西湖游

我抵拼命喝他一个醉,回头到梦里去访中秋,寻团圆——梦里是甚么都有的。

——徐志摩《西湖记》

在为祖母守孝期间,徐志摩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一向好动的他,自然是闲不住的,他经常邀几个好友,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消遣时光。

这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态度也骤然变了许多,虽然不能从忧愁变为快乐,但至少也是从沉闷转为活泼。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徐申如将游船收拾干净,找了沈叔薇等一群人,出去游玩。

那个愉快的日子似乎是一个开始,让挚爱大自然的徐志摩在两片红色的枫叶中寻到了别样的韵味。此后,他经常和朋友们一起游山玩水,或是寻红叶,或是去松亭里喝烧酒,或者划着船到菱塘买一堆青的红的菱角来吃,有时也会带一些回家给母亲吃。

转眼间又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徐志摩本打算到胡适之那里去赏月的,结果时间又晚了,便临时决定泛舟西湖。患上了痔瘤的胡适之,从那一年的6月就请了一年假,在杭州烟霞洞休养,徐志摩便经常前去探望。

若隐若现的明月,满天堆紧的迷层层的乌云,似乎把中秋的信息悄悄隐藏了起来。又是一年春华成秋碧,徐志摩忽然想起去年从英国归来时的情景。那时候明月高悬,却是月圆人不圆,一时间心酸的感觉几乎让他落泪。

也许很多人都是这样,身在苦难中往往能坚强地撑过来,然而回首望的时候又往往为曾经的自己心疼得想流泪。

在清华开好了房间,大家就立即坐车到楼外楼去了。皎皎月轮终于在云层里奋战而出,满身挂着胜利的霞彩。看到彩云逐月的美景,志摩喜不自胜,不禁大叫起来。

那样美的月亮,像极了他心中的理想,不畏层云,用满腔热忱为着爱的希望而奋战。他想要喝个大醉,然后到梦里去访中秋,寻团圆——梦里是什么都有的。也许在梦里,他就不会处处为冰冷的现实所寒心,在梦里,他可以牵着知心人的手,共赴美好的理想之旅。

站在美丽的白堤上眺望静谧的西湖,遥望那皎洁的玉兔。月华拢地,仿佛满世界都是那银色的清辉。然而没多大一会,刚刚拨开云层的月亮又被乌云吞没了。浪漫又可爱的诗人着急了,他为明月祈祷着,希望它快点战胜云魔,若能让乌云尽快放开月亮的清辉,给他们这些爱月的人深沉的陶醉,他就情愿“在三个印月潭和一座雷峰塔的媚影中做一个小鬼,做一个永远不上岸的小鬼!”

守望着天上与心里的明月,志摩和朋友们雇了船,一直向湖心进发。在三潭印月,他们上了岸,买了栗子、莲子来吃,坐在九曲桥上谈天说地,评古论今。

夜风悄悄吻着苏堤的垂柳,岁月的光晕在那个中秋渐染成美好的眷恋。那时的雷峰塔还没有倒掉,那时的西湖边也没有满身铜臭味的导游。那时的西湖,有着最纯净的美,古老而静谧,在白娘娘与许仙的传说中扬着清高而娟秀的眉毛。在那夜的月色中,徐志摩和朋友们谈理想,谈爱情,谈他最单纯的信仰。

若能沿着历史的年轮回溯,在那一夜的风景里,你会看到最纯净的西湖,和最纯净的诗人。那样唯美的境界,那样干净的情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又有几人会拥有呢?

第二天,他们起来时已经不早了,志摩便和绎义一起去烟霞洞看望胡适之。路上,他们一起去逛了雷峰塔。“这塔的形与色与地位,有说不出的神秘的庄严与美。塔里面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圆锥体形,看看危险极了。”那时的雷峰塔还是建自北宋(公元977年)的,近千年历史的烽烟在它身上涂抹了无数的岁月痕迹。也许那时雷峰塔的岌岌可危,就在预示着第二年(1924年)的轰然倒塌了。

轿夫告诉他们,“白状元的坟就在塔前的湖边,左首草丛里也有一个坟,前面一个石碣,说是白娘娘的坟。”一向都充满着儿童一样的好奇心的徐志摩,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然而没想到满路的荆棘挡住了去路,他也只好望坟兴叹了。

充满梦幻情调的徐志摩,为白蛇与许仙的传说而感叹。他感叹那历史上悲剧的爱情,也许,他也想到了自己凄苦的爱情。他将所有的感情融在诗里:

那首是白娘娘的古墓,

(划船的手指指着蔓草青处)

客人,你知道西湖上的佳话,

白娘娘是个多情的妖魔。

……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总会有一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做起行乞的事来,但行乞也要讲究方法,正所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想做到行乞事业里的状元那也是要有一定法子的。而兴致盎然的志摩就遇见了这样的人。先是在雷峰塔下面,他们遇见了七八个鹄形鸠面的丐僧,一看到他们就一齐张起身上的破袈裟,念佛要钱。这位乐天派的诗人见了这场景,反而觉得这倒颇有诗意。然后再上桥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一个人,手里握着一条一丈余长的蛇,叫着放生,说是小青。善良的志摩不禁动了心,给了两角钱。然而他又担心等不到夜它又落到那人的手中。

很快到了烟霞洞,浓浓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志摩忽然想到,好几年不曾闻到这香味了。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胡适之和高梦旦一早去游花坞了。俩人只喝了一碗茶,捡了几张估计是香樟的大红叶,就急急地下山了。

此后在家的日子,志摩一直忙于和朋友们的游玩与聚会。诗朋墨友之间互相请客,书生意气在葡萄美酒中舒展得酣畅淋漓。他们在繁华的大上海聚会,在狭小的游船里宴饮,在庄严肃穆的天宁寺感受一二百和尚的礼忏,在美丽的盐官镇海塔下观看动人心魄的涨潮。在这段时间,徐志摩与胡适的友情也迅速笃厚起来,他们互相钦佩着,也互相敬重着。

热爱交游的徐志摩,还曾经在10月11日与胡适、朱经农步行到民厚里121号拜访郭沫若。那时的郭沫若“手抱襁褓儿,跣足,敞服(旧学生服),状殊憔悴,然广额宽颐,怡和可识”。进去的时候本来田汉也在的,也是抱着个小孩,但似乎是看到郭沫若这里有客人来便马上离开了。

一代文豪郭沫若,在生活上是不拘小节的。他的屋子很狭窄,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好几个小孩子在里面玩耍着,一会儿这个摔倒了,一会那个又嚎哭了,郭沫若就只好哄哄这个又哄哄那个。孩子们都说着日语,而不是汉语。在厨房里隐约有木屐声音传来,志摩猜想,大约是他的日本妻子了。

刚刚寒暄坐定,成仿吾也从楼上下来了,因为几个人说话不太投机,主客之间仿佛结了冰,徐志摩感觉怪怪的。五点半的时候他们告辞回家,一路上胡适对这次不愉快的拜会而感到惊讶,而那时的郭沫若家里还是非常整洁的,与郭沫若谈起话来也很开心。徐志摩倒是很理解,毕竟忙于工作的郭沫若家里并不富裕,“其情况必不甚愉适”。

第二天,郭沫若带着大儿子去徐志摩家回访,这次的聊天轻松自然了许多。在了解到郭沫若的穷困潦倒后,深感同情的徐志摩还写下了《灰色的人生》一诗。

与朋友们的欢聚,冲淡了志摩痛失爱情与痛失祖母的悲伤。秋高气爽的季节,风平澜静的西子,美好的时光在志摩的指间涓涓流淌。

岁月的痕迹,以一种眷恋的姿态停留在他的文字里,书香如蝶,那些浩瀚的字海里镌刻着爱的永恒。

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在志摩的笔下成了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学价值的《西湖记》。他在文中把这一段生活的结束时间定在1923年10月28日,经农走了,而此时的胡适也要回上海,志摩自己也又要离开家乡了。他不禁怅然,“沉沉的宇宙,我们的生命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又摸住了我的伤痕。星光呀,仁善些,不要张着这样讥刺的眼,倍增我的难受!”

同类推荐
  •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从老舍全集中遴选出来的若干篇文章组成,这些文章能勾勒出作者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去世的全过程。为了做好《老舍自述》,编者在遴选过程中,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力求选出能反映他生平的作品。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汽车王国里的愚公:郑周永

    汽车王国里的愚公:郑周永

    郑周永,韩国现代的创始人,拥有43家关系企业,15.5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512亿美元(现代汽车为92亿美元),除汽车、建设等核心企业,还包括造船、重电机械、电子等关系企业,韩国现代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国资金最低,最具“韩国色彩”的企业团体,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为特立独行的一匹车坛黑马。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本书内容包括:乱世出英雄、驼峰山义结十兄弟、陈桥黄袍加身、建霸业南征北战等。
热门推荐
  • 虞小姐的暗恋日

    虞小姐的暗恋日

    在虞小姐搬家的这一天,她遇上了一个让她记忆终生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她的邻居乔杲,乔杲这个男人,人性格高冷,但耐不住人家帅啊,还有个一米九的大高个,于是虞晴卿就开始暗恋人家了,于是一步一步踏进了乔杲的圈套。
  • 花千骨之不弃爱你

    花千骨之不弃爱你

    白子画,今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可若能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要爱上你……我再也不等了,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没爱过……再不奢求你什么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渊觉

    青渊觉

    故事主要讲解凡间发展的太快,鸿均老祖以天道群仙下凡渡劫,让凡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保留好的文化习俗。文章是短篇小说。
  • 兽满天下

    兽满天下

    前世一部奇书,成就今生万古传说......前世三字真言,今生各显伟力。幻师与幻兽的融合,让他们脚踏星辰,手摘日月。融合幽灵蛇,他们是天生的刺客。融合九爪恶蛟,他们上可飞天,下可入海。融合迷幻天鼠,他们一念之间,控人生死。融合反天龟,他们不动如山,幽幽万载。可当三只幻兽降临后,他们却慌了......
  • 侠的传奇

    侠的传奇

    四个出身,经历,性格完全不同的江湖刀客因为种种原因走到了一起,成为一支弘扬正义的异军。功德圆满的时候,他们竟发现被人利用了。鸟尽弓藏,他们成了通缉犯,一只隐藏在黑暗中的魔掌伸向了他们。
  • 重生红楼巧儿

    重生红楼巧儿

    李巧巧投胎到红楼梦中的世界,她娘是王熙凤,她爹是贾琏。李巧巧那个黑线啊,可能怎么着,胎已投,也没地去投诉,只能认了。不过她的结局要换个,可不能让自己过的那么怂。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 掠夺之环

    掠夺之环

    茫茫星海,宇宙联邦。他是联邦机甲部队最精锐的战士,也是星海之中新晋的星际掠夺者,航行在茫茫星海之中,寻找尘封已久的故事答案。
  • 湖岛求生

    湖岛求生

    一座孤岛,只一户人家,名画家江琴从欧洲参加完画展回国途中,一头栽到了这个家里的小女孩江妮妮身上!奶奶瘫痪,父亲残疾,兄弟年幼;不怕!江琴说:因为,我来了!抓鸟卖药画画、、、,十年后,江妮妮带领家人脱贫成了当地巨富!当年的女娃变得丰姿卓绝,人蛇龙三王为她针锋相对,江妮妮表示很头疼!却原来,自己也不是一般的主!
  • 活动铠甲克夫因

    活动铠甲克夫因

    欢迎来到蒸汽朋克时代的魔法世界!风云激荡的19世纪末期。魔法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并列基础科学之一。但是保守的魔法师们却闭门造车,不与其它学科相互交流,使得古老的魔法逐渐消失。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各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各个帝国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魔法工程、化工、钢铁、内燃机、东方魔法、古代魔法在这个世界相互碰撞,将欧洲与世界引导向一个无人可以知晓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