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1600000003

第3章 初踏尘世:富贵门庭的明珠(2)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

——徐志摩《雨后虹》

山长水阔,儿时的记忆是一弯浅浅的虹,那些冗长的岁月里岑寂着无数喧嚣的尘土与蝉鸣,沥干春雨,幻化闷热的酷暑,折尽秋风,扯一尺素裹寒冬。

志摩在江南水乡的柔和秀美中渐渐成长,大自然之钟灵,给予了志摩无与伦比的灵感与诗情画意。那山,那水,那林间淙淙溪水,枝上啁啾鸟鸣,唯美的大自然赐予了志摩诗一样的灵魂与气魄。

志摩在大自然中凝望着,聆听着,陶冶着,所有诗一样的情愫在他的心魂里徜徉。

爬满苔痕的青石古路,刻满岁月纹路的幽深小巷,远方古寺的钟鸣,亘古恬静的落日,甚至是市井的嘈杂,红尘的喧嚣,一切入志摩之眼,皆是无与伦比的风景。

志摩心中的,有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浪漫,温暖,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美玉,温存凝香,因而即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依然看到的是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是充满着浪漫与美好的凡尘仙境。

塾前是一个方形铺石的“天井”,那里有石砌的金鱼潭,有杂生的花草,加上几盆应时的鲜花,就构成了志摩童年时代的“大花园”。

每每酷暑来临,志摩总是和小伙伴们在夏日的午后祈祷暴雨的来临。当雷声轰隆,大雨滂沱时,志摩就可以暂时告别读书写字的困扰,全神贯注于对大雨的凝视与倾听中。甚至他会盼望天从此再不要清朗,雷电从此再不要休止,让大雨一直淹没台阶,淹没教室,那样他们就可以永远摆脱读书的烦恼了。

雨过天晴时,总会有一抹绚丽的彩虹绽放在东边的天空,四周浮游着被暴雨洗涤过的清甜空气,所有酷暑里的燥热都一扫而空。那是小志摩最开心的时候,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在那夏日的暴雨后开始肆意地疯长。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日子一如既往。当历史的指针转到1905年9月2日,中国传承了上千年的教育制度出现了转折。这一天,袁世凯、张之洞向清政府奏请立停科举。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的废除,是我国教育的一大改革与进步,新式学堂也应运而生。

小志摩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革新的年代。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907年,11岁的志摩被父亲送到了开智学堂。这是自废科举后硖石开办的第一所洋学堂。

开智学堂在西山脚下,那里风景奇美,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有绿树成荫的小石潭,有细水长流的清浅小溪。那里,成了志摩和小伙伴们的理想的乐园。

吸引志摩的除了那些绝美秀奇的风景,更有学堂里不同于传统私塾的课程。学堂的办学规章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的中学,开设了国语、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课程。学堂里大约有一百多名学生,有富家子弟,也有贫寒子女。

丰富有趣的课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私塾里古板、单调的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入开智学堂的志摩,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在这所新式学堂里,志摩如鱼得水,充分表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与聪颖。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甚至常排名第一,同学们都惊呼其为神童。

在这些课程中,他的国文成绩尤为优异,国文老师张仲梧(名树森)先生非常欣赏志摩的文章,据志摩的表兄,也是他的同门吴其昌先生后来回忆到:“据旁人的估计,张先生古文的高足,前后应该有三位:第一位一致的推戴志摩。”

张老师对志摩的鼓舞与指导,也让志摩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文学的教养上,志摩深受张先生的影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志摩出神入化的诗歌写作手法,当年在开智学堂张先生悉心的教诲起着重要的基础与铺垫的作用。

文采飞扬的志摩,经常受到老师的赞许与表扬。他的作文常常在国学课上被张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他的文笔风格也被大家争相模仿。13岁小学毕业时,志摩写下了《论哥舒翰潼关之战》这篇论文,在文章中对历史上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中的潼关之战这一事件进行了评述,以一个13岁少年的目光与志气写出了他独到的观点与道理:

……夫禄山甫叛,而河山二十四郡,望风瓦解,其势不可谓不盛,其锋不可谓不锐,乘胜渡河,鼓行而西,岂有以壮健勇猛之师,骤变而为羸弱顽疲之卒哉?……

志摩论述了潼关失守的根本原因在于皇帝李隆基听信杨国忠谗言,而强令以守为攻的哥舒翰主动出击,最终导致战争失败,潼关失守。并且以严峻的口吻指出,潼关失守不是哥舒翰的过错,而是杨国忠的过错。一个年仅13岁的小小少年,能够这样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历史,展示的不仅仅是志摩敏捷的才思与横溢的才华,更是他不同于同龄孩子的智慧与成熟。

字字铿锵的《论哥舒翰潼关之战》,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赞许与欣赏,更让徐父更加以爱子为骄傲。在志摩的小学毕业店里上,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被以优秀毕业生家长的身份请上了贵宾席。徐父开心得几乎合不拢嘴,这也更让他坚信,志摩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业,成为一颗众人仰望的璀璨耀眼的明星。

开智学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深深印在了志摩的心海中。在那个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年纪,学堂里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时时刻刻都在诱惑着这个天真烂漫的少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每一个生命,乃至每一个微小的尘埃,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

志摩以少年特有的洞察力,给予大千世界里每一个生命炽热的诠释,让一只蚂蚁,一粒尘沙,都有了鲜活的存在感与生命的意义,那种对生活热烈的情感,冰释了凡尘的冷漠,大人们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在志摩的文字里轰然崩塌。

西山钟灵万千的迷人风景与开智学堂里的悠悠岁月,开启了志摩灵性的天窗,这个纯净的小小少年,满怀一腔赤诚,开始用自己少年特有的明朗开眼看向历史,看向这个混沌的世界。

稚嫩的肩胛骨仿佛迎风就能生出翅膀,他始终在不停地奔跑着,骄傲着,疯狂着。那是一种飞翔的姿态,以生命的名义,灌溉着志摩年少天真的心灵。

3聪慧少年书海行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徐志摩《为要寻一个明星》

志摩喜欢博览群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皆为其所好。

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全国的反清抗暴斗争已成燎原之势,风火自然燃至志摩的家乡。当地人民响应全国的号召,爆发了大规模的抗阻暴动、捣毁洋教堂以及游行起义等斗争。开智学堂的许多老师也燃烧器爱国的热情,不惜利用上课时间向学生宣扬反清思想。

志摩的一位名叫庶仲坚的体育老师就是一名典型代表。他原在武备学堂任教,因不满清政府的黑暗统治而来到开智学堂任教。他常以强身健体为名将学生组织起来,然后向他们宣扬清政府的黑暗统治与帝国主义的殖民野心,将激进的思想传授给青年学生们,并号召他们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奋起反抗。

志摩年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不仅常常听老师们的激进宣讲,还经常阅读书籍报刊,包括当时孙中山在日本刊行的激进刊物《民报》。一颗少年的心,就像蠢蠢欲动的星火,在那些激进思想的点燃下瞬间燃成熊熊大火。

他将那些激进的刊物推荐给同学们,并告诉他们中国的社会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他用青春年少的热血,沸腾起一片火海。

那时的志摩还不懂愁为何物,满心承载的,是激愤的雄心壮志。祖国万里锦绣河山,都装在了他小小的心窝里。他默默地守望着,祈祷着,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然后扛起长枪,冲上战场。

青春的热血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开始燃烧。屋檐下的爬山虎,悄悄睁开了眼睛,紫色的温暖,仿佛在为志摩唱一首冲锋的战歌。

小学毕业的时候,志摩发现视力愈发下降,原本清晰的世界在他眼睛里却越来越模糊。经检查,志摩的眼睛本就患有先天性近视,加上他的刻苦读书,如今已经发展到高度近视。徐父心疼儿子,带他到上海配了一副近视眼镜。清晰的世界,终于又回到志摩清澈的双眼中。

小小的眼镜,带给了志摩莫大的愉快与自信。从此以后,眼镜成了志摩生命里的一部分。但志摩也清醒地意识到:眼镜虽好,只能助你看,而不能使你看;你若然不愿意来看来认识,来享乐你的自然界,你就带十副二十副托立克,克立托也是无效!

1910年初春,大地复苏,沉睡了一冬的希冀开始发芽。在和煦的春风里,志摩迎来了他学海生涯里的第三次转折。在沈钧儒先生的介绍下,徐志摩和他的表兄淑薇进入浙江最好的中学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为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读书。

这又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青山秀水,孕育了无数的名人志士。比起志摩的家乡硖石,这里的美丽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刚刚来到省府大城市的志摩,兴奋激动的心情让他难以入眠。

青春易老,韶华易逝,书籍依然是志摩最好的伙伴。他在书海里徜徉着,遨游着,思维仿佛插上了翅膀,漫无边际地在夜幕里展翅飞翔,每一个思维的火花都是洁净的翎羽,蘸着青春的墨水,在历史的天空书写下绚烂的奇迹。

杭州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以笔为枪的鲁迅,以赤诚之血荐轩辕,一身傲骨的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顿悟佛缘的丰子恺,画中有诗情,还有陈望道、叶圣陶、俞平伯、夏衍、冯雪峰、潘天寿等等,都出自杭州。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许是杭州独特的天地灵气,深深地感染了志摩,让这个本就聪明伶俐的少年,来到这里后更是如鱼得水。

虽是初出茅庐,对于这个热血少年来说,一切陌生的事物都充满着新奇与诱惑。他潜心学习着自己的课程,同时又努力抓住每一个读书的机会。他活泼开朗而又善于言谈,虽然相貌上“头大尾巴小”,在学习上却毫不输给别人。时光的沙漏在斜阳里描上了金色的光环,记忆在那个年代里涂上了快乐的年轮。

也许当时的志摩怎么也想不到,年少的时光,被他的挚友郁达夫于1931年12月11日写进了《志摩在回忆里》这篇纪念文章中:

……

一个是身体生的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的特别大的小孩子。我当时自己当然总也还是一个孩子,然而看见了他,心里却老是在想,“这顽皮小孩,样子真生得奇怪”,仿佛我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似的。

……

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着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

……

郁达夫的回忆,生动再现了当年志摩进入杭州府中学时的情景,也正如他所言,那是的志摩对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对郁达夫说过:“这些旧诗词,我在书塾时也学过,总感到受的限制太大,写不好。我现在对小说发生了浓烈兴趣。什么社会小说、警世小说、探险小说、滑稽小说,我都读,读得简直着了迷。”

精彩纷呈的小说不仅给志摩带了精神上的享受,更让他独特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迅速形成。除了小说,志摩还喜欢自然科学读物。正如他后来在《猛虎集》的序文中说:“在二十四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他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地球为何转动,宇宙如何形成,都成了他不停思考的问题。他甚至时常“想感受神秘的冲动”,“飞出这沉寂的环境”,“去寻访更玄奥的秘密”。对于科学的求索,他还写下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这篇科学论文,并发表在府中的刊物《友声》第2期上。

徐志摩的好友张奚若曾经回忆说:“他对于科学有时也感很大的兴趣。当我一九二一年和他在伦敦重聚时,他因分手半年,一见面就很得意地向我说他近来作了一篇文章,料我无论如何也猜不着他作的是什么题目。……原来他作了一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在1921年4月15日出版的《改造》(梁启超主编)第3卷第8期上。据说梁启超先生对爱因斯坦哲学的理解就是通过志摩的这一篇文章。对科学的钟情,为后来志摩在诗歌上的造诣打开了一扇天窗。他的思维在科学的长空里信马由缰,仿佛胸腔里跳动的心脏迎风生双翼,舞起了懵懂华年里最动人的旋律。

1911年,清政府对外的软弱无能与对内的压迫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全国上下奋起反抗,辛亥革命由此爆发。这场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掀开了历史上新的篇章。

波及全国的革命热浪席卷杭州,杭州府中学也因此停办,志摩只好暂时休学在家,等待复学。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是无论如何也闲不住的,志摩利用这段闲暇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与报刊,那些激进的思想在他的胸腔里再度燃起熊熊的烈火。

清政府的无耻卖国与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让他愤怒不止,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也让他看清了社会的黑暗现状,与此同时,提倡民主、自由、博爱的新思潮给了他莫大的影响,而后清政府的被推翻,也让他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种充满着诱惑的曙光。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对戊戌变法的倡导者之一梁启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钦佩梁启超的才学与胆识,并默默地以他为榜样,甚至在问校长写作上都刻意去模仿梁启超的风格与文风。梁启超,成了志摩少年时代顶礼膜拜的偶像。

1913年,辛亥革命的热浪已渐渐冷却。这一年春季,杭州府中复办,志摩也得以返校继续读书,然而郁达夫却没有回来,他随着兄长离开故土,去了日本。

就像刚刚复苏的万物,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一股希望的味道。校刊《友声》在这个时候创办了,它也成了志摩施展才华与抱负的阵地。他模仿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的文风与内容,写下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对梁启超先生从改良小说着手进而改良社会的主张加以诠释,同时又把新小说的创作与改良社会加以联系起来,志在倡导促进改良社会的新小说。该文发表在了校刊第一期上。同学们阅读之后,都对志摩大家赞扬,惊呼其为天才。

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这样说道:“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小说始。”这更加激发了志摩的阅读与创作热情,他的思想也在这样的文章与书籍中洗礼着。

志摩的书生意气,在杭州府中挥斥方遒。志摩的才名也渐渐传播开去,他是青年朋友中的翘楚,也是同学们中的明星。光阴流转,西子湖畔的金柳沉淀几匝年轮,志摩在才华与名气的光环里成长着,也成熟着。

同类推荐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

    一个沉醉于冒险的顽童,怎样种下毕生追寻的理想?一个叱咤田径场的少年,如何成为妙手仁心的医者?一个久别医坛的中年人,历经哪些磨难涅槃为业界泰斗?一位历尽坎坷的老人,凭什么两次在病毒肆虐时力挽狂澜?……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他以诚信做骨架,以大爱为经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完美诠释了院士的职责,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
  • 现代舞蹈之母邓肯

    现代舞蹈之母邓肯

    本书内容包括了生来具有舞蹈天赋、倔强不屈的小学生、到芝加哥异地求生、开始正式舞台生涯、离开美国来到伦敦、畅游巴黎艺术海洋、探索舞蹈改革之路、柏林之行刻骨铭心、过意大利赶到希腊、醉心探索舞蹈音乐、与黑格尔一见如故、首次进行俄国之旅、开始创办舞蹈学校、品尝初为人母滋味、巡回演出回到祖国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
  •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基础,开启了康乾盛世。康熙在位期间,清朝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仍是当时世界的强国,并开启了康乾盛世。本书以康熙的一生经历为脉络,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康熙,力图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康熙,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一个复杂、多元的康熙皇帝。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地走。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一天,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唯一的念想。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热门推荐
  • 我的穿越者老婆

    我的穿越者老婆

    从来只有穿越者女主做主角,而本书穿越者女主是主角夫人!玄黄大陆!一个冷酷霸道腹黑男,遇上果断狠绝的穿越女!会发生什么?还是会发生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元剑歌

    玄元剑歌

    诸天万界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天道衰落,轮回崩坏。在这阴谋与诡计的罗网中,林宇轩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剑道,他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爱与恨的离歌,因与果的轮回。我只愿用三尺青锋,来斩断这世间一切虚妄!
  • 非常重要的你

    非常重要的你

    作者懒!!更新慢!!见谅!!关键是作者还没对象!
  • 冰结

    冰结

    这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此的奇妙,让我不由感到绮丽无比。
  • 生活系主播

    生活系主播

    观众:老铁,今天有什么新食材?铁山:乌鸡不听话,一刀干掉。观众:老铁,今天有没有上山?铁山:采了松茸小半斤。观众:老铁,今天有没有潜水?发现什么好玩的了吗?铁山:水深八百米处,有一群红毛大王八!爱生活,爱主播!
  • TFBOYS左上角的心跳

    TFBOYS左上角的心跳

    TFBOYS之左上角的心跳的另一本,那本不能写了。本书写了娱乐圈的浪漫爱情,爱与恨的交错,轰轰烈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