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1300000011

第11章 唐高祖——武力逼迫下的太上皇(1)

我们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伟大,他是我国帝制史上最优秀的帝王之一。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他的皇帝权力是用武力逼迫得来的。我们当然更不能忘记李渊,这位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开国之君的身份而得到“太上皇”名称的人。

他是一面镜子,映出了唐初那段温柔的血腥的历史。

一份可疑的报告

唐朝的历史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一边是太平盛世,一边是皇宫血腥。在最污秽的坟池里开出了娇艳的花朵,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大唐帝国的辉煌史开始于玄武门之变,就是在这个污秽不堪之地开出了后来的贞观之花。也正是这一次政变,唐王朝第一任皇帝李渊就成为了武力逼迫下的太上皇。

公元626年,在东宫李建成手下做官的王晊向秦王府的李世民秘密报告说:“太子准备要请您吃饭,并且在饭桌上把你干掉。接着就跟皇上说你突然得了急病死掉了。至于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既然落入你手,最好全部坑杀,谁敢不服?”

李世民安静地听着这个叛徒的话,而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等却坐不住了。因为他们还不想被坑杀,每个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跳起来要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其实,王晊这个叛徒是李世民早就收买过来的。他的这份报告是否属实还真让人怀疑。李世民想要拿下李建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要王晊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上面那些话说出来,原因之一就是,李世民对除掉太子李建成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在秦王府所有人的力劝下,李世民“无奈”地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赴太子为自己准备的鸿门宴。长孙无忌觉得这是扯淡,明知不是好饭局还想办法怎么去吃,干脆先下手!

李世民摇头叹息说:“骨肉相残,无论古今,都是不可原谅的罪恶。我当然知道早晚之间,灾难就要出现,不过总盼望对方先行发动,然后以正义之名攻击他。”

火暴的尉迟敬德大叫道:“人之常情,谁不怕死。而今大家愿用一死拥护大王,应是上天旨意。大祸立刻就要爆发,大王居然认为不必忧虑,纵使你看轻自己,可是国家前途和皇家祭庙,又怎么办呢?大王如果不采纳我的建议,你这个地方我也不想呆了。干脆我还和从前一样进深山老林去,如果留在大王身边,不是等着送死吗?”

长孙无忌很认同尉迟敬德的意见,“大王真要等待的话,恐怕大势一去不返了,尉迟敬德等定必远走,我也不可能在这里等死,我也要跑。”

李世民还装蒜:“我想我认为的没有错,你们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考虑个屁啊!”尉迟敬德心说:“大王今天处理事情,一直犹豫,没有智慧;面对危难,无法迅速决断,没有勇气。您平时训练的八百勇士,在外面现在已经进入宫城,随时为你而牺牲,你现在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冷了兄弟们的心!”

李世民见时机差不多了,就再一次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大家一致要求先下手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总得把戏做得圆满,就要求卜卦,他的幕僚张公谨大概知道主子在装蒜,就把龟壳扔到地上,“占卜的目的是要神明决断,现在既无怀疑,要什么决断!占卜的结果如果不吉,难到你还不做了吗?”

李世民这才“终于”下定决心打动政变。傻子都能看出,这场会议纯粹是李世民在装蒜,其他人对这种装蒜有不知道的也有知道的,无论是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都认为应该发动政变,诛杀太子李建成。

王晊的报告有很大的疑点,李建成作为太子并非是屠夫,而且,李建成很明白“树倒猢狲散”这句话,即使他真想杀掉李世民,也根本没有必要对他的手下进行诛杀。所以,王晊的报告很可能是李世民伪造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手下人逼上不得不跟着他发动政变的绝路上来。事前,这些人可以为自己抛头颅;事后,这些人也脱不了政变的干系。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李世民是个天才,即使是发动一场完全可以用武力来解决的政变,他也要一份绝对周密的计划。他想到了自己的两个狗头军师——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如今不在自己身边,早在一年前被李建成设计把两人从他身边调开了。

他派出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唤二军师回府,但让他意外的是,这两个人坚决不回。房玄龄不回的理由很直接:“皇上命令,不准再听大王(李世民)的命令,今天如果私自晋见,定被处死,所以不敢接受。”而杜如晦什么都不说,只专心的喝茶。

李世民心想,不愧是军师,他们这是不敢确信自己真的要发动政变,所以不敢回。他把尉迟敬德找来,又把自己的配刀交给他,说:“你去看一下,他们如果真的不肯来,就拎着他们的脑袋来见我。”

二位军师看到了李世民的配刀,害怕了。因为他们二人对李世民早就想发动政变的事了如指掌,如果自己不去,即使没有把消息传递出去,李世民也不可能相信。唯一让李世民安心的就是,让他们变成死人。另外,二人见李世民果然是想杀兄诛弟了,这才跟着尉迟敬德回到了秦王府。

一切事情都在稳步进行中,谁想,就在武德九年(626年)6月3日,发生了一件让李世民不得不提前发动政变的事情。

天文台长的报告

如果说,王晊的报告给了李世民集团发动政变借口的话,那么,记载在《旧唐书》里唐王朝的天文台长傅弈向皇帝李渊的一份秘密报告就是是李世民迅速发动政变的催化剂。

这也是一份相当可疑的报告,在武德九年(626年)6月3日早上,傅台长向李渊秘密报告道:“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陕西省)地带,秦王李世民将登上宝座,治理天下”。

表面来看,这是一份对李世民极其不利的报告,这一年是武德九年,也就是说,李渊这时才当了九年的皇帝,而且,他并没有老化的迹象,他在皇帝岁月里是相当的舒心,吃喝玩乐要远远大于他对开疆拓土的热衷。一个人如果特别喜爱一种东西,而当有人告诉这种东西就要被某个人抢走时,其担心的程度可想而知。

古代观测天文的官员对于一个王朝来讲,其一言足可以扰乱朝政。所以,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除了要有必备的观测天象的技能外,道德水准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他不会为任何人办私事,说假话,包括皇帝。

傅弈自然就是这样的人,更何况在古代,观测星象的人所说的话就是科学,没有人敢怀疑,也不可能怀疑。当李渊听到这份报告后,震惊异常。他对李世民的怀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李世民在朝中功劳太大,以至于完全遮盖了所有人,当然也包括他这位皇帝。如果不是帝制时代皇帝的神圣不可侵犯,他大概早已经不是皇帝了。

李渊把思路稍作整理,他的眼前就出现了李世民这几年来绝对算不上安分的一条线。公元622年,李建成的命令,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的“教”和他自己的“诏敕”并行。各个部门对这种没有级别的指示只好根据收到的先后来决定执行哪个。

当时,李世民因为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功劳大,赠给他几十倾田。而李渊的小老婆张婕妤向李渊求取这些田地,李渊手写敕令赐给她。矛盾就发生了,李神通仗着李世民的“教”在前,坚决不肯把地让给张婕妤。张婕妤只好再向李渊告状,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在皇帝的床上告别人的状,绝对都以成功为结束。

李渊在气愤之下把李世民狠狠臭骂了一顿。然后对自己的亲信、当时的宰相裴寂说:“这个儿子常年在外带兵,被书生们教坏了,跟以前完全是两个人了。”

裴寂不好说什么,因为父子之间的关系无论好与坏,外人都不能干涉。而李渊在这时就已经对李世民生出疑心了。但这种疑心还并没有上升到政变的层面上来,李渊只不过觉得李世民有些不听话罢了。

但是两年后,公元624年,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李渊觉察出了李世民的“野心”。这一年,李渊带着儿子们出去打猎。在休息时,他命三个儿子比赛骑马射箭。下面的事情就是被李世民修改过的《旧唐书》的记载了:李建成有一匹十分膘悍的马,但是这匹马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它飞奔时脚步不稳,容易栽倒。如果人骑在马上飞奔的话,很容易从马上摔下来,在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从上面掉下来的人很容易就被摔死。

李建成就把这匹马交给李世民来骑,想要摔死李世民。但李世民武功盖世,摔下来后一个鲤鱼打挺稳当地立住了。于是,他对部下感慨万千:“建成打算利用马来杀我,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怎么能够伤到我!”

《旧唐书》接着写道:这句话到了张婕妤那里就被她理解成了这样的意思:“秦王自己宣称‘我有天命,要当天下之主,怎么会白白一死。’”

她不但这样理解,还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告诉给了李渊,李渊气就不打一处来,找来李世民大骂:“天子自有天命,单靠人的智慧和力量,无法夺取,你追求宝座,为何这般急迫!”

“李世民不作一语,任凭李渊冤枉他,却毫无怨言。”这也是《旧唐书》的记载。也是这一年,突厥犯境,李世民上表请求带兵抵御突厥,可李建成和张婕妤又诬告李世民表面上要抵御突厥,实际上想总揽兵权,实现篡夺皇位的阴谋。李渊再次大怒,这一次大怒毫无来由,只不过是前两次的集结成愤。

当第四次,也就是天文台长傅弈的报告钻进他耳朵里后,他更为恼火了。这种恼火已经突破了人所承受的极限,确切地说,他虽然相信科学(当时的天象),但他绝对不能忍受李世民以科学的名义做出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来。

他找到宰相陈叔达问对策,陈叔达很明白李渊的心情,也知道李渊要做什么。这位宰相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却这样说道:“秦王对帝国有大功,不可以废黜。而且他性情刚烈,如果受到打击挫折,恐怕无法负荷忧愁悲愤,万一发生无法预测的意外,陛下后悔已来不及了”

李渊无可奈何,但还是把李世民找来,把天文台长的话告诉了他。但他并没有骂李世民,他似乎想在一举一动中告诉李世民:有雄心是好事,但我还在呢。希望你不要轻举妄动。

李世民在听到天文台长的话后,几乎是魂不附体。这个时候,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提前发动政变。他不是不相信老父亲,他明白老父亲不会对自己下毒手,他担心的是这份报告被李建成得知后会蛊惑老父亲杀自己。既然无路可退,那就趁势向前,反正,自己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傅弈的那份报告,在今天看来,“观星象知人事”简直是无稽之谈。但在古代,这就是科学,如同我们今天照X光可以知道肺部是否发炎一样的让人深信不疑。有人说,傅弈很可能是受到了李世民的贿赂而伪造了那份报告,这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傅弈没有这个胆量,即使有,他也不会对自己热爱的天文事业进行亵渎。

那么,这份报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是李世民制造出来的。《旧唐书》经过李世民的翻阅与修改后已经完全失去了它本来面目,所谓傅弈的报告不过是他为了证明“自己权力天授”而伪造在《旧唐书》的一篇垃圾文字而已。

倘若真是这样,发生在武德九年(626年)6年3日的这次事件就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写一个虚幻的事件呢?因为玄武门之变必须要发生,只不过李世民希望找一个非常好的借口,这个借口就是天示警,人不可违。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绝对是个天才,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在发动政变之前,这位天才首先做得并不是对付老子,因为他太明白一个道理:老父亲无论如何无能,他始终是个皇帝。自己如果把刺刀直接对准皇帝,不但证明自己的愚蠢,而且很有可能得到失败的下场。

他回到王府,立即写了一封信送给李渊,这是一封绝对可以置李建成于死地的信。在信中,李世民把“正义”一直向自己这一方面拉,把“邪恶”与“无耻”慷慨地送给了李建成。他指控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和后妈也就是李渊的小老婆们通奸,并且严厉抨击说:“作为兄弟,我并没有对不住他们两个,可是他们兄弟二人一心一意要致我于死地,好象是要为王世充和窦建德报仇。如果我含冤而死,永远离开父皇,在九泉下见到王世充等人,实在感到羞耻。”

这一切纯粹是造谣,但这个谣言制造的非常绝妙。把李渊的每一根神经都挑得要蹦出身体,他老婆被别的男人睡了,不要说他是一个皇帝,就是玉皇大帝,也不可能平静视之。

李渊并不是傻子,气愤归气愤,但他还是不太相信这种事。他决定把当事人都叫来,当面对质。他跟李世民平静地说:“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我明天就来审问他们二人,你也要到,早点来入朝。”

就在这天夜晚,李渊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小老婆张婕妤。当然,李渊肯定不是好言好语地告诉这位小老婆的。他肯定是用了威胁甚至是恐吓的手段,想要探察出他特别想要知道又非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结果,张婕妤不承认。即使有,她也不可能承认。

武德九年(626年6月)4日清晨,张婕妤派人飞奔进东宫把李世民昨天所做的报告告诉了李建成。与此同时,李世民率领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大将和平时训练的敢死勇士悄悄地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埋伏下来,静静等待自己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到来。

李建成听到张婕妤的消息后,很是惊讶。他立即找来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认为:应该组织两宫的军队备战,一面声称有病不要入朝,观察形势变化。

李建成则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没有做亏心事,现在就找父皇去和李世民当面对质,正好趁势戳穿他,将他拿下。

两人并不是玩诡计的天才,所以,他们只带领着几百名兵丁直向玄武门走来。

当两人走到临湖殿嗣,发觉情况很不对,首先是父皇的卫兵没有在,而且,风一吹过,总有杀气袭来。李元吉说,我们还是先回去吧。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头。

李建成就说,正合我意。

两个人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出玄武门回东宫。李世民呼啸一声,所有埋伏的死士发一喊,向二人冲杀过来。李世民首当其冲,一面拍马追上,一面大喊:“大哥,哪里去!”

李元吉扭头举弓要射李世民,但因过度紧张,三次都无法拉满弓。李世民在马上瞄准了李建成,飞出一箭,李建成当场毙命。

猛夫尉迟敬德率骑兵七十余人向李元吉冲杀,李元吉被迫从马上栽下来。他直接就冲向了李世民,并用弓抽打李世民的坐骑,李世民也被受惊的麻摔下地来,李元吉上前要杀掉李世民,但李世民浑身铠甲,无从下手。他只好想用弓把李世民勒死。

兄弟残杀,其景象不忍目睹。就在李世民要被勒死之时,猛夫尉迟敬德飞马赶到,厉声大喝一声,挥刀冲向李元吉。李元吉只好扔掉弓,扭身逃命。尉迟敬德哪里能让他逃走,取弓搭箭,把李元吉穿了个透心凉。

李建成手下大将冯立听说太子李建成被杀的消息后,仰天长叹息道:“太子生前我们接受他的恩惠,他死之后,怎么可以逃避他的灾难呢!”

同类推荐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比尔·盖茨对话录

    比尔·盖茨对话录

    关于比尔·盖茨要说的和已说的,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话题,世人对这么一个当今世界传奇式的人物,关于他的一切,都充满着兴趣。人们在仰慕他的成功,也在探寻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此时的比尔·盖茨就成了一个专门研究的课题。众多的经济学家以及成功爱好者,都在乐此不疲地探讨比尔·盖茨和比尔·盖茨所打造的商业帝国——微软公司。
  • 尼采传

    尼采传

    《尼采传》以时间为线围绕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
  •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在诗风泛滥的唐朝,李白的乐府、歌行以及绝句都达到了当世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游踪遍及南北山川各地,诗歌豪迈清狂,偏偏文采斐然的李白又剑术高超,道法超然,上天给了他所有的才华,却将他的政治生平勾勒的曲折纵横,他纵有指点江山的梦想,却不断的输给严峻的现实。本书就是通过诗歌对李白的一生进行了诉说。
热门推荐
  • 开局一个全家桶

    开局一个全家桶

    皮特,《皇室战争》资深菜鸟级玩家,被对手的「哥布林飞桶」(俗称全家桶)一路完虐,连崩数局。正欲卸载游戏之际,却意外被一股神秘力量扔进一个完全陌生的奇幻大陆,成了一个背负着重振家族使命的没落贵族子弟。如果没有后面发生的事,这就是一部剑与魔法题材的游戏小说。什么?居然绑定了「皇室战争卡牌系统」?「开局你有一次免费抽卡机会。」卧槽!竟然抽到了「哥布林飞桶」!!!额,居然还有部落聊天群,以及各种宝箱活动。至于令人瞩目的「对战」功能,系统提示将会在合适时间点自动开启。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皮特逐渐发现群里的成员竟然也是穿越过来的,这下局势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了……
  • 剑仙之千年轮回恋

    剑仙之千年轮回恋

    “落凡尘”第一部作品《剑仙——千年轮回恋》即将问世。比张小凡还孤独,奔波六界只为守护他千年的女子,神魔大战只为那昨日的朱颜……紫穹现,天地变;风云起,仙魔战;蓦回首,落红颜;寻前世,轮回转;……规模堪比盘龙,情节胜过诛仙,人、鬼、魔、仙,何为经典——尽在《剑仙-千年轮回恋》!
  • 夫诸列传

    夫诸列传

    暗潮涌动、危机四伏、步步悬发。一幅悲歌封建政治残酷的画卷、一曲悯怀大义贤主的长歌。封建官场,阴暗权谋,体验只手遮天的权力,畅饮一剑封喉的烈血。
  • 绝世神医之腹黑鬼公主

    绝世神医之腹黑鬼公主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医,人称鬼公主……却不想穿越后,救了一只跟屁虫,他是人人惧怕的中灵界魔帝,妖魅,心狠手辣,却唯独对她……
  • 易天变道

    易天变道

    天道变故,本源动荡。世间万灵有寂灭之危。天下可易天变道奇人有五:遁一、武极、通灵、皇权、轮回。是卫道保卫世间,抑或灭道奴御万灵,皆在一念间
  • 荒原部落

    荒原部落

    无尽的蛮荒原野,数不清的人族部落,在人皇的庇护下起起落落,分分合合…
  • 我们可曾爱过

    我们可曾爱过

    我曾经爱过深爱过可你呢?一次次的伤害我为什么我对你是真心的干嘛要这样?呵呵就当我犯贱
  • 恐怖侵袭

    恐怖侵袭

    苏寒的直觉一直很准。大到吉凶祸福,小到考试题目答案的对错,买彩票时哪个号码会中奖……他都会产生感应,虽然只是偶尔出现,但他借着直觉,也得到了一些好处,规避过一些危险。直到有一天,他牵扯进了灵异事件,被选入主神空间,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险之路,需要前往其他世界,完成一个又一个困难绝望的任务。轮回者有等级划分,完成一定数额和难度的任务后,轮回者便会升级,同时获得相应奖励,解锁一些权限。据说,等级升到最高,才能窥到种种真相,得知离开这里的办法。人性的交织和碰撞,无尽的诡异与恐怖!在生死间挣扎,领略最深沉的恐惧!
  • 豪门猎爱:宝贝儿,求再嫁!

    豪门猎爱:宝贝儿,求再嫁!

    离婚时,他冷笑道,“余浅浅,以后别让我看到你。”她毫不犹豫转身,刚好,她也不想再看到他。谁知道,无论是下班,逛街,吃饭,聚会……只要一转身就能看到他站在她身后。终于她受够了,抓狂,“霍祈深,你到底想做什么?”“我说过了,以后别让我看到你。”他一步步走过来,将她堵进墙角,壁咚,“否则,我见你一次就爱你一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