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1800000014

第14章 无可奈何下的决定——唐太宗遗嘱(2)

武氏应该是李世民的小妾,在李世民身边当了12年才人。后来,朝中谣传有武氏该当天下,李世民又不忍心杀她,就把她赶到了感业寺出家。据说,李治第一次见到武氏时就心有所动。但并非是武氏的青春美貌吸引的他,而是她的成熟、丰盈和稳健,这种样子象极了李治八岁时就死掉的母亲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个好母亲,许多史书上都说,“贞观之治”有她的一半功劳。但生的儿子都不怎么样,长子李承乾,想要革自己老子的命,次子李泰也和他哥哥一个德行,三子李治却不想动刀动枪,但好像是物极必反,他居然文弱的过了头。大概也正是李治这样的性格,才让长孙皇后对他过度喜欢,从而造成了懦弱性格的李治的恋母情结。这种情结更是随着长孙皇后的死而根深蒂固。失去母亲后的李治痛不欲生,若不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时常开导,他恐怕早就变成抑郁症患者了。

而当了皇帝的李治再次遇到武氏时,武氏的成熟和李治心里所渴望的“母亲情人”更加接近了。唐帝国的命运由此而发生了改变。她被李治毫无悬念地接进了宫,生子、封宫、晋后。李治对她真是一见钟情,并专宠终身,直到死都没有改变。

当武氏给自己改名为则天后,并将李氏江山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时候,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她?即使她有超绝的智慧,在男权社会,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唐代是中央君主专制集权的发展成熟期,李治作为一国之君,性格虽欠缺果敢刚强,但决非昏庸无能之辈,在武则天一步一步走到帝国舞台前面来的路上,都是他一手扶持的。也就是说,李治是心甘情愿让武则天干预朝政的。那么,李治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首先,武则天的母性让李治把武则天带到了自己身边;其次,他给了武则天太多的机会,最主要的一个机会就是由于自己的身体不适而让她干涉政治。但是,身体不适,完全可以把一些朝政事宜交给辅臣来处理,可李治为什么要选择武则天而不是长孙无忌呢?

事实上,李世民早就料到李治成为接班人后的日子不好过,这也就是我们上面谈到过的,李治在朝堂之上有很大的压力。他比他的父亲要差出很多,正如一个机动车驾驶员不能驾驶飞机一样,李治没有能力驾御父亲的旧臣。

他必须要寻找一个心理上的靠山,而武则天跳了出来。在李治眼中,武则天是妻子,又是母亲,是红颜,又是同道。有了她,他就可以在群臣面前满怀信心地挺起腰杆;有了她,父亲和母亲开创的“贞观之治”就可以重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李治竟然不顾天子之尊,亲自到舅舅长孙无忌那里行贿,希望在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的问题上得到舅舅的支持,可长孙无忌打死也不合作。

他当然不会合作,因为这俨然违反了太宗皇帝的嘱托。况且,废后之事是朝廷大事,怎么能随便就废呢?

李治召开会议,坚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褚遂良先跳了出来,拿出太宗皇帝的遗嘱,并且把帽子摘了,像无赖一样用脑袋去碰地,流了满地的血。李治虽然气得死去活来,但又碍于他是托孤大臣,不得发作。

这个时候,李世绩站了出来,他做了最缺德的一件事。他对李治说:“这本来就是您的家事,关别人屁事!”

就这一句话,让李治有了心理凭借,他顶住了各种压力立了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的辅臣之名就在这个时候被李治判了死刑,李世民的政治遗嘱也化为泡影。

也许,这一切都是大唐的劫数。当初,李世民是何等的英明,识尽天下英雄,将天下豪杰尽赚彀红,却偏偏对身边这个相随十数年的“真凤天后”视而不见。李治却与父亲恰好相反,他慧眼识珠,对武氏一见钟情,并确信她能帮助自己。想不到却把自己的家族送进了油锅。这一切真可谓是鬼使神差,即使是李世民也难以预料。他虽然预料到了李治的性格懦弱,但绝对预料不到,李唐天下会因为儿子而半路夭折。

事实上,到了贞观后期,李世民无论对接班人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安排,都不能达成所愿。他不可能对朝堂之上的情况没有了解,虽然找了两个辅臣,但任何人都知道,关键还在于接班人本人,是否是那块材料。李治显然不是那块能保住李唐天下的材料。

可为什么还要选李治作为接班人呢?

5、无可奈何选李治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却成为唐太宗的接班人,按照封建皇位传递方式,如果不是他前面的八个哥哥纷纷落马,李治恐怕抽签都抽不到自己。有一种假设是:如果不是李治成为太宗皇帝的接班人,唐朝历史不会有武则天这个人。这种假设完全成立,因为太宗的儿子们没有一个会像李治那样喜欢上武则天。

那么,唐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李治作为接班人?从历史来看,他不是因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是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李治。

李世民精力充沛,一生共生了14个儿子。按照封建“家天下”惯例,立太子以长,其他都封为王。但是,这种惯例在唐朝首先就被李世民打破了,他就不是长子。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认为长子一定就是皇帝,非长子一定就不是皇帝。

李世民的儿子们下场都很可悲: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旧唐书》在《太宗诸子》后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我们知道,皇帝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外姓人,所以,宽容一点来讲,李世民也只有这14个“候选人”。而第二、第十一、第十二子又“早夭”,所以只剩下了11个“候选人”。而这11个中有10个却陆续出局。

首先出局的就是大儿子李承乾和第四子李泰。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小时候的李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谁知长大后却喜好声色,漫游无度,而且特别善于伪装。在他老子面前,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这样的人注定要搞出事来,果然,他最终选择了革他老子的命。关于他造反的说法有两种:第一,此人腿脚不好,又加上父亲对四弟魏王李泰很看重,他很怕被废;第二,父亲当年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对他影响很大。但最终他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魏王李泰自然也不是好东西,他对大哥早有成见,并且私树党羽想要夺太子之位,李承乾被废,李世民想立他为太子,但他不满足,也想革命,结果被老子“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痛心的要死,他后来的死也跟这件事有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报应一说,那这件事就该算是老天对他的惩罚了。为了不让悲剧再重演,他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着为令。”

太子是一国之本,唐太宗对此深为了解,他把目光投向了第三子吴王李恪,李恪是隋炀帝的女儿阴妃所生。此人文武兼备,和唐太宗很像。并且在大臣、百姓中的威望很高,唐太宗很想立他为太子,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却强烈反对。因为他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出局了,就想把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推上来。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不立。而李恪也没有因为未被立为太子幸免于难。后来,长孙无忌辅立李治,借口“谋反案”杀掉了李恪,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以绝众望”,从而稳定外甥李治的统治。

最终,唐太宗无奈之下把目光投向了第五子李忻,但这个儿子也不是好人,为了让他成材,他把李忻身边的长史换掉,让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可就在贞观十七年,李忻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失败被杀。第六子李情是个享乐主义者,他所在的州县百姓恨不得杀了他,这样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江山交给他的。第八子越王李贞,听他讲话是个绝对的好人,但看其做事却是个绝对的小人。唐太宗最终还是把眼光投向了最后三个儿子:第十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第十四子曹王李明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本事,而且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被贬黔州。

那么,剩下的也只有李治了。

由上可知,唐太宗选择李治是无奈之举,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手中已经没有了候选人,其次就是朝廷重臣长孙无忌的影响力。

中国有句俗语叫“有其父必有其子”,可为什么唐太宗的儿子们却如此不争气呢?当初,唐太宗不是没有对他们进行教育,他经常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告诫他们不可忘了李氏家族的传统。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这位英明盖世的皇帝肯定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全在“家天下”的宗法制度。

尽管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规定出了不可违犯的嫡长传世的办法,但它根本不可能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换作是另一个朝代,这种和平过渡还有可能。但在唐朝,由于李世民开了个“非长子而得到皇位”的先河更让这一规定雪上加霜。

原本,皇帝的儿子们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家天下”制度本身就认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东宫内,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他曾对人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正是这无数的“优势”,让唐太宗的儿子们都不成器,也让他在选择接班人时不得不选择李治。也就是说,李世民不得不犯这个错,对于大唐帝国来讲,这也许就是个命数。

6、遗嘱的玄机

众所周知,但凡一个能创建丰功伟绩的人,必有过人之处。李世民能创造出贞观之治这样前无古人的建树,其智慧之高超,心思之缜密,恐怕天下无二。这当然有他的政治遗嘱为证,他临终前对那三个人说的话,都有深意,因为这些话,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非是随便说出来的。

首先,他对长孙无忌说:朕今悉以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意思是说,既然你死皮赖脸地要我立李治为太子,我已经立了,并且现在他将要成为皇帝,你做出来的事,你就必须要承担责任。长孙无忌这个人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能当上皇帝,他功不可没。贞观时期,他作为朝廷重臣之一,为贞观之治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此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敢直言。确切地说,就是善于避嫌。一旦遇到大事,他肯定会先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李世民把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看重的是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集团,而并非是长孙无忌本人。

然后,他又对褚遂良说:我有天下,无忌力也。尔辅政,勿令谗毁者害之。意识是说,你当此辅臣,最主要的任务是不要让小人谗毁长孙无忌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其实,这话是说给长孙无忌和李治两个人听的。长孙无忌是外戚,外戚往往是干政的代名词,但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没有这个想法,可别人很可能有。同时,他也告诉李治:你舅舅是个忠诚之人,不会危害我李家天下,你放心用他。不可听外人的说法。

褚遂良是个书法家,他能得到李世民的重用与此或多或少有点关系。此人也是帝国的忠诚之徒,在成为李世民亲自指定的参与政权裁决的最高决策人后,与长孙无忌悉心为国,以天下安危为己任,所以才出现了后来的永徽之治。但李世民选他为托孤大臣,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曾多次参与废立太子、决定王储之大事。最终,他所推荐的李治成为帝国的储君,李世民也想让他对以后的事情负责。

最后,李世民对李治说,有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这话说得有点托大,或许,当时的他真的就以为有二位托孤大臣辅佐,李唐天下就可延续万年。事实也正如他所料的那样,当武则天要被李治立为皇后时,两人看出了武则天非池中之物,坚决反对。但无济于事,最终,两人都被武则天直接或间接害死。他们二人并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临终嘱托,长孙无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坚定立场的。

李世民的遗嘱最终没有成功,主要原因就在李治,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他不死或者晚死几年,事情可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虽然许多该发生的事情都得发生,李治肯定是他的接班人,而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也一定会爆发,但是,如果李世民在的话,李唐天下就不会被武则天窃取。如果他在,李治还敢跟武则天接触?!

总的来讲,从宗法制度的角度来讲,李世民的政治遗嘱是破产的。因为他并没有维持住李氏天下,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份遗嘱是成功的。因为李治的确是听从了他的教诲,并且延续了贞观之治。

这可能就是泉下的李世民的一丝安慰吧。

7、一丝安慰

李治登基后,改“贞观”为“永徽”。同时宣布“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辅佐之下,李治大有乃父之风,继续推行贞观晚年一度中断过的休养生息政策和“贞观之治”所体现出来的“仁政”原则。

在永徽初年,朝中大臣虽然从心底并不服年轻皇帝,但在帝国基础建设的恢复上,他们出奇的一致。因为这些臣子们的努力和李治的许可,永徽初年,唐帝国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再度繁荣。在经济基础稳固后,帝国又推行以诗赋取士的政策,扩大进士科的人选。在这一时期,帝国颁布的《唐律疏议》完善了贞观法制。李治在对西突厥判乱的平定问题上,始终坚持父亲的思想,坚决要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这一切足以说明李治在继承“贞观之治”已有成果的同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成果。

大唐帝国虽然没有从李世民的“兴风作浪”中彻底恢复过来,但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是在社会、法律及军事方面的成果,都比贞观后期有所拓展。后世史家称之为“永徽之治”倒不是虚夸。

而李治在其统治的30余年里,始终以《帝范》为指导思想,即使是在武则天已成为帝国的实际领导者后,《帝范》里的思想仍旧在帝国政治经济上闪烁着光辉。我们知道,武则天在位时期,唐帝国并无衰落,只不过是改了个“大周”的别名而已。

可以说,李世民的政治遗嘱以《帝范》为主干,以两辅臣为枝叶,以李治为水分,最终,成长为一棵欣欣向荣的大树。大概,最值得他可惜的就是,这棵树最终落入他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进步的角度来看,这棵树并没有倒下。

所以,李世民政治遗嘱的失误与否,已经并不重要了。

同类推荐
  • 混在末唐当军阀

    混在末唐当军阀

    (本书因为大纲笔记丢失,暂时完结,等有时间再继续写。)赵凡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居然会穿越,毕竟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比较扯淡的。本来只想做个普通人,没想到命运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竟然就是未来的末代皇帝,唐昭宗!为了活命,赵凡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王者之路,灭宦官,练军队,兴商业,养民生,且看他如何从头开始,收拾旧河山!
  • 唐朝小庄主

    唐朝小庄主

    在一个诗仙、诗圣、诗佛并立的时代,在一个豪放与腹黑到了极致的时代,穿越过去的吴天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只能看着别人风骚显摆,自己默默的转身种田、赚钱
  • 广东举人黄虞龙

    广东举人黄虞龙

    黄虞龙,广东举人,崇祯末年知清平县,时值苗乱,内抚字而外御侮,备极苦心,后擢黄平知州。土贼蓝二攻陷州城,死之。-----------嘉庆《黄平州志》黄虞龙,广东高明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顺治四年(1647年)卒。少时受先生及名士区大伦影响,心中萌生以范文正公为榜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根植心中。天启四年(1624年),黄虞龙以乡试第一中举。天启七年(1627年),发动乡贤筹集银两修建横桐堤官窦,以节旱涝,一方至今食其利。崇祯十三年(1640年),崇祯帝慨叹无人可用,颁旨“特用”贡士二百六十三人,黄虞龙列其中,知清平县。任内,时直苗乱,虞龙内抚字而外御侮,备极苦心,抑恶扬善,拓荒开垦,爱民如子,清平县现历年少有之太平。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黄虞龙擢任黄平知州。时崇祯帝吊死于煤山之上,大明朝廷崩析,清兵入关,农民军混战,苗民作乱甚。清顺治四年(1647年),苗民蓝二率众攻城,黄虞龙与百户长刘三牛奋力守城,拼死杀敌,城破身亡。黄虞龙,兴修水利,拓荒开垦,守土安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乾隆四十年(1775年),赐谥“节愍”,祀忠义祠。
  • 长明天

    长明天

    鱼肉,刀俎,鱼肉是我,人为刀俎,为何?这是为何?前世,公子无愧于天下,今生,书生上路,只求长明天。罢罢罢我本性如此,求得,求不得,疯语焉……
  • 杀殇

    杀殇

    我由家产万贯变成一无所有,也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转变成成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她的出现.让我沉沦,让我堕落,甚不惜扰乱正史只为寻觅她···殺戮与情殇,且看我如何抉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迹流年

    星迹流年

    芎木母亲身死,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了寻求真相,芎木踏上征途,却遇到各种伏击,是单纯的巧合,还是陷入了某人的阴谋?在大陆开始动荡的时候,芎木得知了那残忍的真相,为了复仇,向黑暗走去。归来之时便是手握力量之日,与你一战,不是宿命,是彼此必经的道路!这是所有人的星迹,这是他的流年。流年悲痛,星迹暖暖。最棒的紧张感,未知的大冒险就在这里!
  • 万界之最强仙婴

    万界之最强仙婴

    神话背景为基,各类上古神仙人物为骨,无比恢弘庞大的世界体系,这是一个部不一样的幻想修仙。八人同穿,总有你喜欢的小主。主人公拥有游戏辅助系统,在这个正统修仙的世界中注定踏骨前行。神魔乱舞,仙人不义,一切的背后都是利益在作俑。当敌人越发的强大,他终究会不敌。召集伙伴,号令门徒,铲尽天下不平路,屠尽天下奸邪魔,最终推翻天庭,成立新的秩序。可这一切都只是开始。QQ粉丝群:887416139本小说前40章节奏比较缓慢,希望读者耐下性子看下去。后面各种的情节保证让你满意。
  • 燃烧吧!蔬菜超星神!

    燃烧吧!蔬菜超星神!

    这是超星神格兰赛沙兼燃烧的蔬菜的后续,分前传和后传,因为动漫燃烧的蔬菜的角色们有星座,所以作者就脑洞大开,写下了这篇作品,作者刚开始只想把原作的集数改编,但之后贴吧的一位网友提供了素材,所以作者又写了一片后续,将之前的列为前传,讲的是超星神格兰赛沙的力量有传到了蔬菜家园,并分为正邪两方,而后来蔬菜们按照剧情发展沉入海底,又进入了人类世界,对抗了宇宙来的敌人。
  • 我有一座灵山岛

    我有一座灵山岛

    【恭喜您继承了一座灵山岛】【本岛自由度极高】【无任务,无限制】【可在岛上挖灵药,捕捉灵兽】【岛上获取的物资,能带回到现实世界】【注意,每天只有一次进入灵山岛的机会】【特别提醒,进岛后,八小时才能离开,若在岛内死亡的话,我们将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最后,祝您种田愉快】-----意外获得一座灵山的陆垚,开启了一条种田致富之路,直到有天,他挖到不该挖的东西。本想给他埋回去,可惜来不及了。因为她在使劲卖萌。冲着我喊:爸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悲秋迹

    悲秋迹

    两年前,他失去了很多,独自一个人穿行在另一个世界。两年后,他再一次回到这里,却失而复得了很多东西......
  • 这就是灵魂的归所

    这就是灵魂的归所

    有一鱼,色银白,可见骨,常栖于洞穴岩壁之中,处休眠状态;有水,色呈黑,终日于洞穴地底移动
  • 321为爱向前冲

    321为爱向前冲

    “哇-哇,脸皮真厚啊……如果递递情节就能打动王子信,我估计三年级的教室都要被情书淹没了……”又一个女生尖声嚷嚷道。“啊呀呀,她暴走了’众人一阵惊呼。什么情书?什么王子?不如凑过去瞧瞧吧!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正想转过身去看个究竟……”全宇宙超级无敌的冷酷自大男景祈信,全星球嗜财如命的古灵精怪女袁菲儿全场了,本书将展现给读者一个浪漫幽默的校园爱情故事。
  • 毁灭教皇

    毁灭教皇

    公元2020年,一场烂漫的流星群降临地球。正当所有人沉浸在流星群滑落天际的那一刻浪漫之时,没有人会知道,地狱一般的世纪毁灭也正在悄然降临!无声无息,随着那美丽的天降之星,充满恶意的死亡病毒也随之出现,是进化还是毁灭?丧尸,感染兽,未来进化者,恶魔,天使???????这些慢慢降临在大地之上的恐怖存在,他们将带来毁灭,还是更加恐怖的灾难?星球的意志即将苏醒,这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开始?还是诸神死亡游戏的角逐?在这如同地狱的恐怖时代,从废墟之中爬起的人类,又到底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