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1800000026

第26章 遗嘱写给谁——崇祯皇帝遗嘱(3)

崇祯接手的大明帝国是个彻底的烂摊子。当他接手后,明王朝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诸多方面,都暴露出难以阻遏和克服的危机。政治上,万历中期以来日益加剧的党争,愈演愈烈。朝廷中的任何事件,都会成为党争的口实。同时,昏暗的政治又与凋敝的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万历年间的三大征和万历本人的挥霍,让明王朝捉襟见肘。社会经济的崩溃,直接受害者就是广大百姓。在军事上的反映,将多而贪而骄,士寡而弱而惰,防御能力几乎等于零。这只是崇祯面临统治集团内部的严重形势。还有国内此起彼伏的、日益壮大的农民起义,尤其是后金的兴起,不断南下入侵,直接威胁和影响着明王朝统治的安危。

内忧与外患并生,形势已十分险恶,崇祯一上台后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他当然意识到有这么多问题,可是,他的处理方法却让人很疑惑。他太着急了,急着处罚办事不利的大臣,大臣稍有不慎,脑袋就可能搬家。他急着迫切解决后金问题,却又碍于情面,处理不好“合”与“打”的问题。他对农民起义的严重性并不重视,他杀了明朝最出色的干将,最终,他把自己扔进了孤家寡人的境地,留给敌人近乎命令又似乎恳求的遗嘱。

他当初在御案上写的“满朝文武皆可杀”几个字很直接,就像他想达到他的目的一样。他说对了,满朝文武是该杀,可是,是他自己让他们有了该杀的理由的。

因为他的性格,他的努力,大明帝国只在他手里十七年就灭亡了。大明帝国的灭亡并不怪他,因为这是一个必然。他祖宗万历皇帝时期的所作所为就注定了这个必然,但帝国在他手里只存在了十七年,他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数人的观点都强有力地证明一点:崇祯皇帝急躁、多疑的性格提前毁了明帝国。我倒觉得是他的思维害了明帝国。

他的一根筋思维方式是明帝国的不幸,也是他本人的不幸。另外,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厨子跑进了屠宰场,他想的是怎么样烧出最好吃的红烧肉来,可是,猪还没有杀掉呢。崇祯皇帝面对的就是一头猪,而想的却是怎样做出最好吃的红烧肉。

于是,他生火、烧水、磨刀,洗菜板子。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猪还活着呢,他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根本就不懂得杀猪。

大明帝国从朱元璋1368年建国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结束,共历16位皇帝,276年。如果我们对首尾两个皇帝的遗嘱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遗嘱中所确立的接班人建文帝也违背了他的遗嘱,并且后来被人赶出了京城,不知所踪。末代皇帝崇祯的遗嘱中让李自成不伤百姓,李自成也没有遵守,结果后来也被人赶出了京城,也不知所踪。

当初,朱元璋不允许各地藩王进京,可崇祯却是让人进京而不得。一位古代史学家说,明只一帝,太祖是也。这话非常有道理。因为朱元璋对后代的所有嘱咐,后代人都没有遵从。比如不允许宦官干政,明朝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闹得最凶的;比如要对同姓王友好,可明成祖和后来的宣宗皇帝,都对藩王进行强有力的压迫。比如在做事风格上,朱元璋的暴戾举世无双,他的后代却把这种暴戾用反了,以消极的暴戾来治理大明朝。

和朱元璋的遗嘱一样,崇祯皇帝对自己的自责和对李自成的“恳求”最终都没有得到任何承诺。虽然在后来,许多士大夫对崇祯皇帝死社稷的行为表示出了极大的赞赏。但他们不过是怀念明朝而已,真正头脑清晰的士大夫还是对崇祯皇帝十七年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他们认为,听他说,大明若亡,是无天理;看他做事,大明若不亡,是无天理。

李自成不能尊重他的遗嘱,只能说明这个农民没有当皇帝的命,也同时说明了崇祯的幼稚。末代帝王的遗嘱,之所以属崇祯皇帝的最有名,原因只有一个:他被农民所灭,从始至终都没有甘心过,他一直认为是大臣们在误他!而后来的许多士大夫也不甘心。因为他们看到了崇祯皇帝一直在努力,但他们或许看不到崇祯一直在给大明用反力。

6、应该写给谁

客观上看,明王朝树敌过多,是其最大的要害。努尔哈赤为报明将领杀祖、杀父之仇,于万历年间向大明王朝进攻。崇祯初年,因天灾和人祸(朝廷过度征发),陕北农民起义军蜂拥而起,致使明王朝腹背受敌。历览中国的所有朝代,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朝一样,在同时对付两个敌人。一个是农民军,另外一个是满洲人。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使是对付一股力量,许多王朝都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更何况是两股力量的左右夹击呢。伟大的战略家、兵部尚书杨嗣昌曾提出“高招”——攘外必先安内,但做起来实在太难,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安内的力量总是为外敌所牵制。崇祯九年至十一年间,农民军受到明朝将领卢象升、洪承畴等人的合力围剿,几临灭顶之灾。可辽东的清军南下袭明,威胁京师。卢、洪大军先后被抽调到抗清前线,后来两人一死一降,使农民军得以借助喘息之机东山再起。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离开蛰伏多时的陕南山区,挺进中原,五战五捷,大败明军,并于崇祯十六年率大军东征,直捣北京。可见,因人力、物力有限,明王朝既安不了内,更攘不了外,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灭亡。

细究起来,满清这个敌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崇祯皇帝的祖宗制造的;而诸如李自成等造反大军的崛起,一方面可能是老天爷故意要与新皇帝作对——从崇祯皇帝登基始,陕北的灾荒就十分严重,更主要的原因是万历以来的朝政荒废以及对清作战需要大量军费,不断的“加派”造成民不聊生——仍是祖宗种下的祸根。可以说,崇祯皇帝的命真是太苦了。他的祖父万历皇帝,还有他的“木匠哥哥”天启皇帝荒淫、怠政,都是十足的亡国之君,却在享尽清福后寿终正寝。崇祯为收拾万历、天启留下的烂摊子不遗余力,登基17年,日夜操劳,寝食不安,最终的结局却是走上煤山,把脑袋伸进了绳套里。

实际上崇祯皇帝最难对付的并非是外敌和起义军,而是朝廷中的大臣。尽管他一举消灭了魏忠贤阉党,却无法根除党争的土壤,到后来,他却培养这种土壤。17年里官僚们意气用事,党同伐异,演出了一幕幕自相残杀的悲剧和丑剧。崇祯皇帝在临死时痛心疾首地说过一句话:“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可见,一个皇帝倘若不是对大臣太恨之入骨,岂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假如明朝君臣能够同心同德,一致抗敌,或许不至于输得这样惨,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袁崇焕受命收复辽东,还没与清军作战,却先导演了一场“同室操戈”的悲剧:他用先斩后奏的手段杀死驻守在鸭绿江口皮岛的总兵毛文龙,实际上解除了毛文龙长期以来对清军的牵制作用,为皇太极发兵南下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后来清军入关的三大先锋就全是毛文龙手下的强将。袁崇焕的下场比毛文龙还惨,由于皇帝听信谣言,加上朝中某些官员的诬陷,袁崇焕以“卖国欺君”之罪被凌迟处死。书中说,崇祯皇帝“自斩手足,自毁长城,以后再难谋求足以克敌制胜的帅才,辽事更加难以收拾。《明史》给出定论:“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决矣。”

既然力主抗敌的皇帝、官僚都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那么,由他们主宰的大明王朝又怎能逃脱覆灭的下场?

崇祯十七年上演的既是明王朝的悲剧,也是明朝君臣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和民族的悲剧。从大时代的角度来看,世界历史舞台的那一面,西方各强国纷纷崛起,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而号称“天朝”的中国大地上却在血雨腥风地自相残杀,重演那延续了几千年的改朝换代。

最后,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崇祯皇帝的启齿悲叹不是没有来由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集权制发挥到极限,但从百姓的立场出发,他是一位好皇帝。他重典治国,在官吏铨选、考核、监督方面也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制度。可到明朝中后期,皇帝素质与品德的逐渐下降,整个国家机器日趋失灵,这些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是必然的。大明官场开始贿赂盛行,官员开始大肆贪污受贿。到了崇祯时期,已是积弊难返,连他自己都不得不哀叹:“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

一个明末官场,已俨然成了权钱交易的大市场。这些通过走门子、塞票子上来的无耻之徒,其道德品性之低下不言自明。谁要是指望他们忠心国事,有所作为,谁就是白痴。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面对的又是这么一批贪才、庸才、蠢才,他怎能不陷入“任用一人,失望一人”的怪圈,并且直到临死还牢骚满腹呢?

我想,他的遗嘱应该写给他的那些祖宗们。

又,帝王们的遗嘱到了崇祯皇帝时,可以算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满清入主中原后,虽然也在接班人问题上做出种种规划与指导,但终究没有遗诏这一说。

从秦始皇开始,到崇祯皇帝终,皇权更替似乎始终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任何皇帝,即使英明贯彻天宇,也无法真正让皇权永恒而在。

如果说,物质决定意识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只要帝制的集权与专制存在,任何帝王就不可能把身后事规划得完美无缺,哪怕是短时间内的完美。

当清王朝登场时,帝王的遗嘱已经变了味道。皇帝权力的更替,已经远不是崇祯皇帝以前的模样了。

同类推荐
  • 重生之三国王者

    重生之三国王者

    郭盛是一名普通大学的学生,但是在熬夜写论文之后,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前两年。“二流世家郭氏的继承人,琅琊郡都尉之子?“郭盛舔了舔嘴唇,似乎还不错!但是,现实却和记忆中的三国有些偏差!这个世界热衷于阵前斗将!也就是单挑!不一样的三国,从阵前斗将开始!
  • 斥候的美差

    斥候的美差

    老爹用十年牢狱换了一趟善人国之旅,被抓之后还美滋滋的,张又年不禁好奇,那个善人国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而他想从恶人国出发,是必须先成为一个斥候的……千魔山两分天下,三药师手握风云!
  • 异界飘渺行

    异界飘渺行

    带着外星智能穿越的云飞不知是感叹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倒霉还是该庆幸,既然这一切都无法扭转了,自己也不能回到熟悉的世界了,那么何不让自己在这一个陌生的世界做出一番事业来呢?我有高科技文明在手,这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可去?
  • 新秦

    新秦

    21世纪,一个普通的少年杨欢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秦朝,自此,他的人生就变得不再普通.秦始皇,张良,萧何,韩信,刘邦,项羽......一个个名动千年的历史人物在主角的身旁出现,但是各怀心思的他们,是否还将要继续重踏历史的老路呢?海外求仙,焚书坑儒,太子之争......一件件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而身处秦朝的杨欢却成为了这些事件的帮凶,到底这些影响秦朝命运的大事真相如何?PS: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我在乱世求生存

    我在乱世求生存

    霍逸无意中穿越到了隋唐乱世时期,反王混战,异军突起,血战沙场,乱世中,霍逸要如何要如何生存下去。
热门推荐
  • 潇潇岁月只愿你还在

    潇潇岁月只愿你还在

    都说乱世中有着惊心动魄但凄婉悲凉的绝美爱情,在那段被时间打磨过的岁月,每个人都在用力去爱。毕竟人生只有一次,而你也是唯一。我们在岁月里磕磕碰碰,被现实弄得遍体鳞伤,但是我们也同样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想去做,我们偏要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的活着。
  • 我在异界真是太难了

    我在异界真是太难了

    苏小斜穿越到了一个修士飞天遁地的世界,发现生存下去简直……太难了!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一路示弱装傻,甚至连女孩的表白都不敢接受……他真是太难了!郑重提示:本书风格不稳定,有时挺闷,有时会有脑洞,书中男女行为有时不太正常……写书的多有病,望读者老爷们给与包容。——一个病人的请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十九枝蓝色妖姬

    九十九枝蓝色妖姬

    她是L组织第一杀手,也是名义上豪门林氏千金,一次杀手任务,她与他相识,却有一种熟悉感,丢失的那段记忆里到底有什么?明明知道他的身份,她却还是被吸引,为了救月陌,她最终还是要下手吗?青春非要给她一个玩笑,没有他,她怎么活下去。“夜,如果有一天,我欺骗了你,还……想杀你,你会怎么样啊?”林月儿睁着漂亮的眼睛说。面前的男子,却只是轻轻一笑:“我会心甘情愿。”
  • 盗墓之秘术江湖

    盗墓之秘术江湖

    一套西周神秘古墓的青铜编钟被长沙一群土夫子连夜盗掘,一起简单的文物走私案背后,掩盖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过去?盗墓贼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盗墓之秘术江湖给你答案。
  • 名医童养媳

    名医童养媳

    古代陈世美型的父亲?为娶公主,抛妻弃子!看老娘如何泼你一身狗血!拍案起,对薄公堂,讨回公道,谁知母亲一病不起,不得卖身为奴,却被铁口断命,旺夫?成了童养媳,才打造好的相公,考上状元,居然也当陈世美?当就当,老娘不要你!还要打你个满面桃花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医弃妃:殿下请自重

    神医弃妃:殿下请自重

    她,是帝都第一花痴草包,丑颜无能,人人避如蛇蝎。他,是当朝七皇子,百年来天赋最高,奈何不学无术,十足的纨绔子弟。当她碰上他。她:“长得不错,比太子顺眼。”他:“帝都一次丑女果然名不虚传。”
  • 庶女不容欺

    庶女不容欺

    她没有绝世倾城之姿,却因为爱憎分明、隐忍大度、满腹才情的绝俗气质,一手清音妙曲可令人喜可令人哀,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她打破庶女悲惨的命运,一步步爬上高位,他……爱她,宠她,护她,英雄逐鹿,宫斗天下,世间皆乱,唯有他执她手许她一世安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