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8700000011

第11章 有没有这样一个世界(1)

1.一只蝴蝶吻过心尖

两只斑斓的蝴蝶,在明媚的阳光下相遇了。他们吮吸着雨露的滋养,吸收着阳光的热量,在温暖的风中翩翩起舞。是的,杨绛和钱钟书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开始了,新的篇章是从订婚那日开始的。

两个人,一个忠厚文明,一个贤淑聪慧。所以他们的世界里几乎没有矛盾,没有争吵,以至于直到订婚之前,他们竟然没有吵过架;以至于订婚的种种好笑与尴尬,丝毫没有影响的两个人的心情——

关于订婚,杨绛是感觉又无奈又好笑的。据她回忆到“我们那时候,结婚之前还多一道‘订婚’礼。而默存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绍给我爸爸,爸爸很赏识他,不就是‘肯定’了吗?可是我们还颠颠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时两家都是恪守中国礼节的书香世家,无论对新思想多么提倡,在礼节方面还是希望按规矩来的,从杨绛的话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到她和钱钟书当时的无奈与好笑。其实钱钟书就此问题也向他的父亲钱基博征求过意见,按他的说法,直接结婚就得了,这么多俗套不好,可是钱基博十分严肃地批评了钱钟书,说这是规矩,无论如何是不能改的。钱钟书没有办法,只得照做。

钱基博专门找人给钱钟书做了一套新衣服,尤其是鞋子(钱钟书不喜欢区分左脚和右脚),他一直叮嘱钱钟书不要穿错了,钱钟书认真地听着,对于这么一件事,他还是有些担心的,这完全不像在课堂上背诵什么诗词,或者没事的时候给人写写字写写文章,这是从没经历过的事,可无论如何,他还是忍着自己的惶恐,跟着钱基博去了杨绛家,因为第一步照例是求亲的。

钱基博当时是兴高采烈的,任何一个从封建传统走来的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兴高采烈,自己的儿子订亲,就代表着一个家族血脉的源源流淌。杨荫杭对钱基博的才华十分钦佩,他盛情接待了钱钟书和钱基博,请了二人坐,然后观察钱钟书。钱钟书对这个陌生的丈母爷笑也不是,绷着脸也不是,只得低下头看自己的鞋子,他还在想自己的左右两边区分好了没哩!钱基博和杨荫杭如同亲兄弟一般,一见如故,聊得非常高兴,就这样钱基博甚至几乎连求亲的话都没说,两家就订下了,而且出乎别人意料的是,钱基博与杨荫杭长谈起来竟然没完没了,从中国古典文学到当今的文学流变,从国际局势到中国的时政……

只剩下钱钟书可怜巴巴地瞧瞧自己的鞋,又看看两位长者谈话……

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两位终于想起来“正事”了,钱基博按照计划,将朋友请来,和杨荫杭的朋友们一起,做订亲的证明人,也就是传统的媒人,这可能是当时两家打破传统的地方了吧。

两家在苏州的一家饭馆请客人们吃饭,至亲好友们都来了,男女分席,热热闹闹的,可是钱钟书和杨绛却对这个订婚没有什么感觉,他们一是害羞,二是从没经历过,只顾着去敬亲朋好友们酒。

杨绛在回忆中开玩笑似的说道:“我茫然不记得‘婚’是怎么‘订’的。”

作为一个新的进步女青年,杨绛对于旧社会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订婚方式颇有微词也是人之常情,但念及她尚未从清华毕业,订婚这一举措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办法。

订婚后,杨绛仍在清华继续自己的学业,钱钟书则仍在南方任教,但出国留学的梦想仍在钱钟书心中不曾散去。终于,在1935年春,钱钟书参加了教育部公费留学资格考试。当时国民党教育部将英国退还的庚款用做国内青年去英国留学的奖学金,但这种公开招考的录取名额极为有限,英国文学就只有一个名额,虽然机会难得,但广大学习外国文学的学子无不雀跃不已,纷纷摩拳擦掌打算为自己赢得这个极其宝贵的就会。但在得知钱钟书报考后则纷纷放弃,连日后的大剧作家曹禺也认定这一名额费钱钟书莫属,因而放弃了报名参加。果不出所料,钱钟书以绝对优势名列榜首,平均分高达87.95分,顺利地拿到了这个名额。

消息传来,杨绛极为高兴,钱钟书告诉杨绛准备结婚,二人连袂出洋。有哪一个念西方文学的人不向往英国呢?这不仅对于钱钟书而言是极好的,得到这个消息后,杨绛的心也快活的要飞起来了。钱钟书打算两人尽快结婚,联袂出洋。这个消息简直是太振奋人心了,对于杨绛而言,一个女人只要能陪在心爱的人身边就是幸福的,而她不仅可以与一起,还将踏上英国那块她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土地,学习自己钟爱的文学,何其有幸!她甚至闭上眼就能看到伦敦教堂上的尖顶,仿佛睫毛一动,便能拨开泰晤士河上层层的迷雾,如绿毯般茵茵的草地,美丽的少女与忧郁的骑士时时萦绕在她的脑海。已是向往了太久的心怎经得起这哪怕一秒都如煎熬的等待呢,与心爱的人远赴圣洁的文学殿堂去进修的愿望是如此迫切,她连毕业都等不及了。她同教师商量,用论文形式代替考试,提前一个月毕业了,迫能和志同道合的心爱男子,去梦想之地游学,这当是年少时最叫人愉悦的事了。她对离开清华回苏州的情形有一段很生动的描写:“我立即收拾行李动身,不及写信通知家里。我带回的箱子铺盖都得接票,火车到苏州市略过午时,但还要等货车卸下行李,领取后才雇车回去,到家已是三点左右。我把行李撇在门口,如飞的冲进父亲屋里。父亲像在等待。他‘哦!’了一声,一掀帐子下床说‘可不是来了!’他说,午睡刚合眼,忽觉得我回家了。听听却没有声息,以为在母亲房里,跑去一看,竟无一人,想是怕搅扰他睡午觉,躲到母亲做活的房间里去了,跑到哪里,只见我母亲一人在做活。父亲说,‘杨绛呢!’母亲说:‘哪来杨绛?’父亲说,‘她不是回来了吗?’母亲说:‘这会子怎会回来。’父亲又回去午睡,左睡右睡睡不着。父亲得意说,‘真有心血来潮这回事。’我笑说,一下火车,心已经飞回家来了。父亲说:‘曾母啮齿,曾子心痛,我现在相信了。’父亲说这是第六觉,有科学根据。”

七月中,他们正式完婚。婚礼仪式一共两场,杨绛娘家的那场采用西式,新娘披长纱,有为新娘提花篮的花女、及提拖地长纱的花童,有伴娘伴郎,还有乐队奏曲。新郎新娘鞠躬为礼,戴戒指,并在结婚证书上用印。而迎娶至无锡后,钱钟书家的那场,拜天地,敬高堂,入洞房,一切礼俗和仪式都按照中国传统的来。

在神圣的天与地之下,在父母亲人的祝福中,一对璧人开始了伉俪人生。他们都不是浪漫矫情的少男少女,没有煽情感怀那日的与众不同,没有觉得那日太阳星星都格外明亮。可是,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无论贫穷富贵,顺途苦难,健康疾病,都毫不动摇地相依相伴着。

2.让我如何,不起波纹

古往今来,凡人描述起婚礼,皆是唯美向往的口吻。才子笔下,自然更多了几分浪漫优美。钱钟书却非如此。

与两人平实的相伴相比,钱钟书对婚礼仪式冗长繁琐的礼节并无好感。他们的婚期正当酷暑,正如钱钟书《围城》中描述的诗人曹元朗与苏文纨的结婚场面。

在书中,方鸿渐说:“这准是曹元朗想出来的花样。”因为结婚的日子是曹元朗挑选的,挑在星期三,而这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然后辛楣笑道:“总而言之,你们这些欧洲留学生最讨厌,花样名目最多。偏偏结婚的那个星期三,天气是秋老虎,热的厉害,我在路上就想,天之幸,今天不是我做新郎。礼堂里虽然有冷气,曹元朗穿了黑呢礼服,忙得满头是汗,我看他带的白硬领圈,给汗沁的又黄又软。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苏小姐也紧张难看。行婚礼的时候,新郎新娘脸上哭不出笑不出的表情,全不像在干喜事,倒像--不,不像上断头台,是了,是了,像公共场所‘谨防扒手’牌子下面那些罪犯的相片里的表情。我忽然想,就是我自己结婚行礼,在万目睽睽之下,也免不了像个被破获的扒手。因为我恍然大悟,那种眉开眼笑的美满结婚照相,全不是当时照的。”

在写到回忆钱钟书的文章中,杨绛从来都带有一种轻松的口气,这一点像极了幽默的钱钟书,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总是乐观的,而他们也相信这种了光带给了他们好的运气,比如在五七干校劳动的时候,二人还经常有见面的机会,而呆得时间越长,二人的宿舍就越近,最后竟然只相距五分钟的路程。

话说回来,《围城》里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钱钟书根据自己的结婚典礼写的,杨绛回忆起在钱钟书老家的旧式婚礼时笑到:“不知磕了多少头”。但虽然婚礼在忙乱和喧哗中度过,但两人终成眷属。席间偶尔相顾一笑,纵然天气炎热,彼此的眼神却格外清明,纵然浑身上下都是汗水,但两个人的心中却充满了甜蜜,一个是才子,一个是佳人,世界上令人羡慕的结合就是如此了吧。钱钟书心性是醇厚的,就像一杯浓浓的红茶,杨绛的心性是善良而温和的,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两个的兴趣又全部集中在文学方面,这无疑是上帝的安排。

杨绛曾经笑称,自己和钱钟书的姻缘是上帝的安排,这个柔雅的女子,从始至终都自认为是幸运的,在家世上,他父亲博学多识,在成长的道路上,她没有遇见多大的困难,凭借着深厚的家学功底自己的勤奋用功,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成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关于杨绛的父亲,还有一段很传奇而有趣的故事,话说清末状元,同时是当时最大的企业家张骞认识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而且在一次写信中,曾称她的父亲杨荫杭为“江南才子”,被状元郎这么夸奖,自然是一件值得全家高兴的事情,杨绛把这事情给钱钟书说了,不想钱钟书听完之后哈哈大笑,也把张骞写给他父亲的信拿给她看,原来在信中,张骞也称钱基博为“江南才子”,她哑然失笑。“江南才子”是否张骞敷衍送人的,不得而知,但她自认与这赞誉却是缘分非浅,她“从一个‘才子’家到又一个‘才子’家,而且,不管怎样,她嫁的男人,也一样担当得起这四个字。自此,夫妻携手,共同奔赴英国牛津大学开始全新的生活。

绿草萋萋,空气清凉。牧羊犬飞奔着接住主人掷出的飞盘,欢乐跳动的阳光,按摩着酸涩的眼睛。一杯新鲜的牛奶,一块刚出炉的土司,两个人,一本诗集,一把大榕树下的椅子,这是最初的期待,也是最美的回忆。

1935年8月13日,一艘驶向英国的航船吻别了上海码头,穿过红海,经过苏伊士,再经由地中海,终于到达了彼岸。码头上每天上演离别,但也昭示开始。拖着行李箱的人群中,挤着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妇,虽然他们在船上不同舱,但人们早已从热烈的空气电波中感知到了二人的亲密关系。更所幸的是与李四光先生异乡相见,分外温暖。黄昏时三人共进晚餐,在席间,李先生也开玩笑对杨绛说道:钱夫人了。”

需要提到的是,杨绛和钱钟书的婚礼尽管是以这种紧张甚至有些茫然的的情境开始的,但是两人相濡以沫,这样的开始并没有给结婚后的生活带来任何的不良影响。钱钟书晚年定稿出版的诗集《槐聚诗存》,最后压卷之作为杨绛代拟的《无题七首》,诗前有其模仿钱钟书古雅文言文风格撰写的“缘起”,可见作家夫妻俩情投意合,夫唱妇随。钱钟书先生是幸运的,不仅因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与杨绛是少有的文坛佳偶,更是撰写了一段羡煞旁人的佳话。

3.脚在异乡路上

陌生的土地上,遇见熟悉的面孔,两人方觉得双脚站在了地上,可以仰望满天繁星,并在其中拼凑出了龙门的形状。

抵英后,钱钟书照事先安排进了牛津大学。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了历史之中吗?这风情万种的建筑,这云飞浪卷的校园,这几百年积淀的斑斓文化。英国人把牛津大学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能作为这百年名校的一员,年轻的钱氏夫妇无疑是十分幸运的。这种幸运更可以说是一种缘分,说起与牛津大学的渊源,钱钟书尚在清华求学时,教英文的叶公超便曾在课堂上对这位爱徒说:“你不该进清华。而应该去牛津。”没想到一语成谶。

假如不以传奇的笔触描写牛津,便可说:这是一座中世纪建立的城市,当初一帮被巴黎大学驱逐的英国人选择在这里自立门户,继续研习传教授业解惑,并把它发展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学。

可太多的轶事,让这所学校已然成为传奇。它的每一个学院都有独特的名字,除了精致的教学建筑之外还拥有自己的哥特式教堂、花园、草地、健身房以及超大足球场。

比这些更牛的,还有牛津的人。一本英国名人录,几乎就是牛津和剑桥两所学校的天下。光说出身于牛津的首相,就是其他大学所望尘莫及的。

同类推荐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是一部人物传记,讲诉一个在祁连山长大的任文锦医生磕磕碰碰的故事,年老中旬与蒲珠结为连理。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尘扬古战场: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

    尘扬古战场: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

    内容包括长平古战场——沉睡两千多年终见天日,巨鹿古战场——依稀可见巍巍大秦轰然倒下,垓下古战场——越历史迷雾向后人诉说着什么,白登古战场——汉民族与匈奴的第一次交锋等。
  • 李煜:血泪凝成春水流

    李煜:血泪凝成春水流

    李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的词,留传下来的虽仅仅三十余首,但首首脍炙人口,皆为文学创作的珍品。他的词风情旖旎,妩媚溢芳;抚心凝神,细微有致;深哀结郁,真率、真切、自然隽永。本书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使读者感到无边的愁结笼罩下的作者本人,也笼罩着千年后的我们。而李煜,也为此付出了生命。他在饮下宋太祖赐的毒药,心里一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悲哀,一是为帝王的悲哀,一是为诗人的悲哀。本书将此情书写到了极致。
热门推荐
  • 我会等你哪怕一辈子

    我会等你哪怕一辈子

    高三十五班李毅与高二十五班李雪的故事……
  • 天子魔途

    天子魔途

    魔道,损人利己之道。天子之道,夺万物之气补自身之道。一道天子望气术,造就一位魔门天子,君临天下。书友群:466619813(欢迎各位进群讨论)
  • 帝国时代之开局一个农民

    帝国时代之开局一个农民

    意外穿越到帝国时代的世界,但是开局却只有一个农民,而且野狼环绕,危机重重……为了生存,王轩昂斩野狼,建兵营,找矿源……终于是不断壮大,生产许多人口。但是随着系统的第一个任务发布,他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 流颜妃语:帝君魔王不要钱

    流颜妃语:帝君魔王不要钱

    现代世界著名的第一奇才——楼婳宸,接受了国际秘密任务,前往大洲总部编写一组能够颠覆世界的代码。却不料这代码竟然是一个穿越的系统,一不小心一代天才就被亲爱的祖国坑到了古代!What?战王的独女不受宠?没爹没娘没兄妹?皇帝皇后看不惯,要灭了她?嗯……系统君!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天大地大系统最大!可是……不是说是古典架空吗?这两个男人哪儿来的?一个魔王?一个帝君?Oh~no!!!!系统君,咱们谈谈!
  • 无射于人斯

    无射于人斯

    在古代,我是大夏天王赫连勃勃第八子赫连无射,流着匈奴血却行汉人之事,身着白衣,腰系酒壶,配短剑,孑身一人,游走于五胡乱世,被逐出家门后,饮酒赋诗广结好友,无乐不作。直到遇见她……出山复国平天下!在现代,我是女大学生金于斯,有着“赖床能手”、“刷剧狂魔”、“宅女终结者”多项外号的小学渣,相貌平平成绩平平恋爱经历为零的丑小鸭。直到遇见他……决心相助促奇缘。梦境成了我与“我”穿梭千年的秘密。本来井水不犯河水,怎奈得我恋上了“我”?故曰:“含情之梦皆为真,何觅庄周蝶?相恋即若难相见,无射于人斯。“
  • 盛宠纨绔世子妃

    盛宠纨绔世子妃

    她,玫瑰牡丹傻傻分不清楚,硬是闯入了摄政王二世子的房间将二世子当作了敌国奸细送入牢房。他,被人下了猛虎之药,趁她闯入之际竟在凝香阁与她一夜良宵。聘礼临门。“我是绝对不会娶一个荡妇进王府的门的!”“你想娶我,还要问一问我要不要嫁!”她分毫不差送回聘礼,他步步紧逼。“你别欺负我现在受伤了!是男人等我好了再战!”他眉峰一挑,再提往事。“等你伤好,我们天字号玫瑰雅间再战!将军嫡女驯夫记,摄政王二世子的追妻血泪史。奸人横插,举步维艰,她坠入山崖,从此消失不见。他抱着孩子在怀,“爹没有在想你娘。”可眼眶却已湿润。三年后,还是凝香阁,还是天字号玫瑰雅间。她还是玫瑰牡丹傻傻分不清!“君紫,你这是谋杀亲夫!”
  • 逆袭女皇之弃夫别逃

    逆袭女皇之弃夫别逃

    出生废材,逆袭成女皇,今日之仇我会报的,他,走了,她却后悔了
  • 幼学分年课程

    幼学分年课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磨平了我们的棱角

    青春磨平了我们的棱角

    “赛琪,你后悔吗?”“我没有后悔的资格”
  • 寻忆请往昔

    寻忆请往昔

    上一世,我用了一窍救你...这一世,你用了六窍护我...看着你的挣扎无动于衷...心甘情愿你忘记我的名字...我希望...你爱的是真正的我...而不是救你的那个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