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6200000028

第28章 贪婪之九十年代(6)

吴振海是我所熟悉的同代人中,更进一步说,是当年全班54名中学同学中,获得过最巨大的成功的人,也是和我曾有过亲密关系的人中第一个被通缉的人。雄伟的哈克森大厦已经易主。逃亡之前,他有次从国外回来,送给我妻子一条金项链,送给我儿子一个计算器。那是他第一次到我家。计算器还在,项链却已被我妻子丢了。我曾给他买过一套木刻八仙,价值比一条金项链还略贵些,它们还在他豪华气派的办公室的柜上摆着。八仙们并没能保佑他一帆风顺。我常想回哈市时将八仙们带回北京。我的作品《年轮》中的男主人公叫刘振兴,就是由吴振海的名字演化来的。吴振海当然没有刘振兴那么好,刘振兴身上寄托着我对某些平民儿子们的理想和希望,那理想和希望也是最初我从吴振海身上似乎看到过的。吴振海一度实现了它,也最终破灭了它。他令我感到的遗憾也是相当巨大的。

2.商业时代从我的亲情“领地”掳去的人我和吴振海的关系大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学时期。呈现在我记忆底片上的色调永远是友好温馨的,尽管中学时代的他,绝非是每个同学都喜欢的。事实上有些同学极不喜欢他,有的同学甚至很反感他,而我在班里是一个无人反感的同学。我和普通的男同学友好,和他之间的友情也就不奇怪。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已是大老板,我已是小说家。他似乎格外尊敬我,但我知道他内心里其实是不大瞧得起小说家的。我想,可能任何一个人,无论扬扬得意到什么程度,总归还是希望这世界上有某一个人能多多少少地对自己拥有些批评资格的。这也许属于一种心理需要,会从另一侧面备感自己的社会存在的的确确是重要的。他的弟弟、姐姐、姐夫以及老母亲,对他来说,似乎都不能承担起如此特殊的角色。于是他选择了我这个他可以接受并且不至于使他感到羞辱的人扮演这种需要的角色。而我曾一度很愿意扮演这一角色,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同时自己也获得一种满足。不是每个大公司的老板都随随便便地给予别人可以诤言批评和告诫自己的权力。也许我常替他扼腕叹息,恰因他曾给过我这种权力?

有几次他当着客人们介绍我时,竟搂着我的肩说:“大作家!我中学最好的同学!全国著名!全世界也有名气!”往往搞得我瞠目结舌,恨不得当众推开他,狠狠扇他一大嘴巴子,使他从此变成结巴,不再能那么顺口就胡说八道。

然而那时又是他较可爱的时候。

他可爱的时候往往是他真诚地表达与一个人友情深厚的时候。那时对他而言,夸大其词的程度恰恰和真诚的程度成正比。

他每次见面都必向我讨书。讨了去就摆入书架。永远也不会翻一下,但会指给别人看。

而另一些时候,往往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又常对我说:“晓声,拉倒吧!别当作家了!整天写什么呀?给我当位副经理来吧!我保证你下半辈子生活幸福不就得了嘛!”那时他这位大老板显出对一位作家的生活状态的极大的怜悯。而这常常惹我暗自恼火。我则反唇相讥:“你弟弟振庆是经理,让我看振庆的眼色办事?”他就会红了脸,接着自语:“唉,振庆……振庆……你要是我弟弟就好了。

你他妈怎么就不是我弟弟呢?”幸亏我不是他弟弟。果而是,我今天的下场不堪想象。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他逃亡国外至今了。那些日子似乎将我们的关系一刀斩断了,斩断为“法”和“情”两半。我不可以不受法的制约而一味儿地重情义。我必须对法保持一个公民应有的敬畏。但我又没法儿对他在国内的亲人们的命运完全漠视,使“情义”二字在我这儿变得一钱不值。

他使我处于两难之境。

那些日子也仿佛将吴振海这个人剁为三截了。一截是他的中学时期,留给了我,留给了当年我们初三九班的54名同学,留给了我们的老师以及母校;一截记载着他从创业到发达、到逃亡的履历,留给了中国的商业时代,以及某些曾和他发生过极具金钱色彩的利益关系的人的回忆;第三截留给了我的家乡的公检法,毕竟因他的逃亡案子还没画上最后的句号,它总归是要画上一个句号的。

而我常想,留给我的那一截,是否被我过分浓重地温情化了呢?也许只不过就是一些谁都经历过的片片断断的仿佛小猫小狗间的友爱,被我这个小说家太理想化、太诗化了。然而我又是那么的不愿轻论留给我的这一截。因为我总感觉到我必须为自己保存某些哪怕是被自己理想化了、诗化了的东西。现实已不怎么可能向我提供这些东西,我只能从过去找到,并倍加看重。我没法儿不以仁义对待之。然而我又非常清楚,这仁义万不可延伸入第三个阶段;否则,我自己也将走向反面了。那么所谓仁义也就该站在被告席上而同时走向它的反面了。

如果某一天我真的见了他的面,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其实最想对他说的是:比起你不能尽一个儿子对高堂老母的义务这一事实,雄伟的哈克森大厦不过意味着一个靠高标号的水泥和金钱凝固在那儿的冷冰冰的梦罢了。那原本华丽的梦倒也是可以做得较长久的,是他自己在“夜游”的状态下撞了,撞到头破血流,不复再能将梦做下去。

由吴振海我想到了另一个人,他对我的人生起过大的作用和影响,在我是知青时给过我兄长般的呵护和关怀。他当年曾是那么真挚地勉励我成为作家,正如我曾企图以“商的至高境界即仁善”这种纯粹迂腐的理想主义的观点对吴振海施加作用和影响一样。区别在于那个人对我的影响在我身上体现着,而我企图施加于吴振海的影响,一丝一毫也没在他身上体现过。

关于这个人,我已在《十月》1997年第1期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又是中秋》,等于为他的人生历程立了一个简传,等于替我自己整理了一份“为了忘却的纪念”。

他是商业时代从我的亲情“领地”掳去的第二人。他现仍关押在哈尔滨市。

我不知他能被判几年。

我密切关注着他的命运。

我并非没什么可写的了,才以我和他的关系做素材炮制一部小说赚稿费。恰恰相反,我的创作计划是早已排定了的,为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一计划,我惜时如金。但是他的案子发生以后,我常感到我的身体又多了一种病似的。他这个人几乎每天都会浮现在我脑际,使我根本没法儿不去想他,而写另外的我虚构出来的人和故事。患病就得求医,或自疗。我的病非是医生所能诊断明白或开出有效药方的。自疗的方法就是靠了笔和稿纸,将如块垒般堵塞胸间的情绪、情结导引和泻泄于字里行间,一吐为快,以舒气息,以畅襟怀。仿佛不这样,便不能回归到起先的写作之中去了似的。如同被从自己的家里推出,而家门在身后关上了。而每每一吐为快,心态才能渐渐平定,才能继续起先的写作。

是的,这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啊!我常扪心自问--我是否太自私了呢?

当然,对于《又是中秋》中的“老隋”,我内心也怀有不那么自私的善良的一厢情愿--将那一期《十月》寄回哈尔滨,求人转给负责“老隋”一案的司法人员,希望他们看了,感慨于以前他的事迹,而对现在的他尽可能地给予宽大处理。

由吴振海而“老隋”,进而联想到朱胜文。朱胜文是我的北大荒知青战友。当年在兵团时我们就曾见过几面,彼此留下很好的印象。后来他在商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大约是中国恢复学位制后的第一批学位获得者,并曾出国留学。继后分配到哈尔滨市经委,升至主任,再后来成为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主管工商企业界。

他能干,肯干,日夜操劳,全力以赴。如果单从他的工作热忱和工作业绩方面来评价的话,我认为他这位副市长是对得起哈尔滨市的。

在他初任副市长的那一年,我回哈尔滨看望老母亲,他曾嘱秘书与我联系,在市政府小食堂请我吃了一顿便饭。只我和他两个人。记得他曾对我说:“晓声,你清楚了,我也有过当作家的梦想啊!”而我当时的回答是:“对于中国,能从我们这代人中产生几位市长,比多几名小说家有更实际的益处。”我又真诚地对他说:“胜文,工人的儿子而成为市长,是中国老百姓的欣慰。可要多为咱们家乡的老百姓办些实事啊!”他向我默默伸出一只手。我握住他手,他注视着我说:“咱们都记住今天这个日子,今后互相多提醒,共勉!”再以后我回哈尔滨,总要带几本我写的书给他。因为他不但要,而且认真读。我往往是将书放在收发室,请收发室工作人员转告他的秘书替他取。我不忍打断他的工作,侵占他的时间。

大约是1991年,我陪几位作家回哈尔滨参加冰雪节,他到住地去看我们,赠我们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概况画册,希望作家朋友们能常到哈尔滨做客,给作家们留下极深印象。他走后,作家朋友们都对我说:想不到你的知青战友中还出了这么一位挑重担的副市长。

听说他老父亲生病住了院,我委托人给他捎去了几盒“851”营养液。听说他因视网膜严重受损去上海治疗,我给他寄去了几盒中外古典音乐磁带,希望他能在养目之际听听,同时感受我对他的友情。除了书,我只送过他这两样东西,正如那句老话说的,“礼轻情意重”。我的弟弟、弟妹下岗,希望我出面求求他,帮助解决工作问题。我没求他。我想,哈尔滨市下岗的工人太多,我不可以利用我的特殊关系,给他添麻烦。

今年春节前,他因受贿被收审,这消息震得我呆若木鸡。

最初的传闻说数目很大--100多万。

后来的传闻又说其实没那么多。然而有一点是确凿的,他的案子是由中纪委直接介入审理的大案。我首先想的是应给他的家人打电话,在此时表示一种关心。却没人敢告诉我他家的电话,都怕受嫌疑。接着我想到了他的女儿,她在北京读大学。我想这姑娘一定承受不了如此突发的巨大的事件对她的刺激。我想了解到她在哪一所大学读书,去看望看望她,安慰安慰她。

但也没人愿告诉我。中国人习惯了谨慎避嫌,习惯了划清界限,习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知道的关于他的最新情况是,他双眼的视网膜已彻底脱落,完全失明了。

我还听说,他的大学母校,对他也予以极大的关注,表示愿意接收他回校任教,发挥一技之长。当然这只能在两种前提并存的情况之下方可考虑--法律对他免刑和他双目没失明。

第二个前提已经不存在了。对一个在收审时期双目失明的人,法律究竟会怎样判处呢?我向一些律师请教过,律师都说太特殊,尚无先例,也就都无可奉告。据我所知,哈尔滨市的人们并不拍手称快,幸灾乐祸,普遍非常地惋惜。都说:“唉,朱胜文太对不起咱们哈尔滨市人了!”我这个哈尔滨市人,理解家乡人的话的深层意思是--他令人们失望的方面主要还不在于他受贿,而更在于他不应该自己将自己打倒了,使哈尔滨失去了一位能干又肯干的副市长。

他双眼失明是由于延误医治。第一次手术后,视力还没恢复正常,就又开始工作了。为了工作,他一次次推迟住院手术。

他被收审的前两天,亲批十万元支持哈尔滨市作协主办的文学评奖活动。

那是他最后一次行使常务副市长的权力。与他翻身落马的同时,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商局局长王英文亦“东窗事发”,衫难遮“尾”。王英文也是我的北大荒知青战友。我们曾同属一个团,当年他是团组织股干事,作为团政委亲自挂帅的工作组成员,曾在我的连队“蹲点”两个月之久。

那时我是男排一班长。他常召集班排长开会,学毛主席语录,“斗私批修”。他很能说话,每每说得兴奋,口吻就有几分盛气凌人、“谆谆教导”的意味儿了。我颇看不惯他那种“官不大,僚不小”的架势。记不太清有次究竟因为什么,我们当众发生了冲突,似乎是他指摘我班里一名战士装病,不出早操。而我顶撞他,认为他诽谤我的战士,也就是诽谤我,也就是诽谤一班。他说:“轻伤不下火线。”我讲“官爱兵”的道理。他说:“你还是官呢!班长算什么官?”我端起炉上的一盆热水要泼他,被人及时阻拦才没泼成。

我一直认为,对他个人而言,当年在我们连“蹲点”的最大收获,便是我们连女排的一班长后来成了他妻子。当年我们全连都对女排一班长持有良好印象。

我和他再见面已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来北京,请当年的一些知青聚会。那时他已当了局长。他显得很高兴,喝了不少酒。

我某次回哈尔滨,也见过他一次,但完全记不得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见的了。他对我倒不计前嫌,每次相见格外热情。我猜想,相当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我与朱胜文的特殊关系。

他的事发生,我倒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相信许多认识他的人,都不会感到惊讶。

我分明记得,曾有人对我说:“他呀,‘栽’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他的家被搜查那一天,人们用锤子到处乱砸装得豪华考究的墙壁。他家的马桶是几万元的那种,智能控制,有烘干功能。我想不通人为什么非要用那么昂贵的马桶,也想不通厂家有什么必要生产那么复杂的马桶。现在的中国人,虽然开始重视贫富贵贱之分了,但毕竟排便对谁都只不过是排便,无论多么讲究也够不上是仪式。就算真的讲究到接近仪式的地步,麻烦的还不是自己吗?

据说人们不但用了锤子,还用了镐头,像拆房似的。理由又是那么的正当--抄寻赃款。

足见他这位前工商局局长,在位自迷的几年间,早已是积怨多多之人了。不久前,家乡来的一位领导人物与我交谈中忽问:“晓声,你的知青战友和朋友,怎么接二连三地‘折戟沉沙’了啊?”此话问得我发窘。我红了脸回答:“轮到我们这一代犯错误了。”我也仅能如此作答而已。

是的,轮到我们这一代人犯错误--不,是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接二连三地犯罪了。

某类罪,要犯,先得有犯的条件和犯的资格,不是谁想犯就能犯的。比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之类。

今天,在大批同代人面临下岗和第二次失业的严峻的人生考验的同时,时代也出于需要,将我们中的极少数人推上了官位。

同类推荐
  • 我的大脚夫人

    我的大脚夫人

    付小天无意间穿越到了异界的汉国,开局就送了一位十分漂亮,武力值爆炸的大脚夫人。接着就是一路顺风顺水,不断的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后来他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别人的一颗棋子,这其中,也隐藏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且看小郎君付小天如何一步一步的揭开自己的身世以及推翻一个早已破败不堪的王朝。(本书又名,我夫人很彪悍,小郎君升迁记,小郎君从军记,小郎君破案记,夫人救我以及不断挖坑的作者)
  • 明末凶兵

    明末凶兵

    天启七年,天降大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蒙古袭边,后金崛起,流寇四窜,大明风雨飘摇。这一年,一个灵魂穿越而来,成为宣府暗庄堡一名凶狠的卫所小兵。他起于微末,血战北地,促进贸易,建强军,讨蒙古各部,血战后金,征伐流寇。一场场厮杀,一个个外号!终成一代枭雄!
  • 穿越战国成白起

    穿越战国成白起

    现实世界的死宅少年被一个系统带到了一个平行世界,他的记忆被修改,他将抛弃过去的一切,从今往后,他即为白起!用鲜血铸就的丰碑,将在这以武称王的年代永远矗立!哪怕面对百万虎狼之师,都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名字是——白起!
  • 晚清——黑暗与希望交织的年代

    晚清——黑暗与希望交织的年代

    本书内容包括:坚船利炮于欧风美雨、晚清社会的改良与革命、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新式文明浪潮中的社会风貌、潜变中的晚清文学艺术、历史探微。
  • 天下方

    天下方

    勇者好武夺天下,策者善谋定乾坤;成王败寇古今有,巧取豪夺经史论。振臂一呼宣天道,青灯伏案求良方;醉谈英雄为壮举,谁怜枯沙葬忠魂。
热门推荐
  • 我就是大大佬

    我就是大大佬

    大佬?很厉害吗?很厉害,所以忘婠立志在这个修仙的世界做个真大佬,这样就会有软妹子来抱大腿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的糖真甜

    他的糖真甜

    表面温柔的苏木每天都在装普通人,因为一场游戏她被一个壮汉看上了,壮汉太纯,为了追她消失三年只为把自己打造成温柔有型的完美男人。蜕变成帅气型男的壮汉每天都在装温柔,一步两步地紧逼单纯苏医生,死皮赖脸地利用上下级关系“缠绕”她,一弯腰就能把她困在怀里。黄天不负厚脸皮,壮汉得到了娇娇苏医生的心,本来以为要和娇媳妇过上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时,他却发现了苏医生的秘密……壮汉与淑女的日常——初遇,她拉着他的袖子,藏在他宽阔的怀里,弱弱说:求求你,别说话。他低头一看,心想:这软东西真有意思,再见时,他看似温柔实则霸道地给了她两个选项:接受他,或者开心地接受他,她拒绝了,但他却自欺欺人地认为她答应了!【壮汉+京都神秘太子爷+闷骚男+恶魔属性+装温柔=唐棠,爱笑天使+幼稚孩子心+坚韧+冰冷版第二人格+魔都神秘贵小姐=苏木,】【这是两个不平凡的人以平凡身份相遇相爱的故事,前期平凡的恩爱日常,后期回归家族两人携手为未来铲除一切障碍,女主表面柔弱实则强大,男主看似温柔实则腹黑,无误会,甜宠励志文,感谢收藏送票哦,爱您。】
  • 食品添加剂学

    食品添加剂学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第六章从延长食品的储藏期限、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强食品的可接受性和方便食品的加工操作五个方面阐述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作用,以向学生提供为什么使用添加剂、怎样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新颖、内容前沿。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基本教材,还可供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 长宫忆

    长宫忆

    长宫,离;长宫,惜;长宫,忆,忆起一段盛世情愁。南成的雪下如雨,飘荡在盛京城的街巷屋檐,悄悄落满长宫的琉璃瓦结,轻轻拂在他的掌心,将他身上唯一的余温都给抹了去。面具上,他是她的穆十七,她的狸猫大侠,那个护她,爱她,每次救她脱离苦海的大侠。面具下,他是南成九皇子,九年归期,心狠手辣,夺太子,弑亲父。“以后戴上面具,我就是你的狸猫大侠。”芦苇荡的许诺,终是破碎。“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刻骨铭心的誓言,终是销毁。一场密谋九年的大屠杀,是棋盘开局,你我都是棋子。刀柄离鞘思弦破,断发断情断绮梦。生死两隔勿相望,命薄红颜苇花旁。胡桐非梧桐厮守,树下盼人归不归。暮色灯火酥花影,狸猫奴扑小流萤。彼此扰红尘?不不不!红尘扰彼此?不过又是湮没无闻,爱恨莫问……罢了罢了!
  • 众天星河

    众天星河

    在哪遥远的远古,星河无尽,各族争锋,一名少年该如何去面对。
  • 诡异神探

    诡异神探

    每个城市都有一群另类的维护者,他们的职责是解密,更是保密,本书将带领你们进入一个灵异的世界,这里他们将面对灵异与亡灵,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 乱斗乾坤

    乱斗乾坤

    赵家村族长独子,赵易,生来具有九阳之体,曾被断言为活不过16岁的废人;以大毅力走上炼体之路,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先天妖灵,赤火鸟,从而修炼才算走上正轨,进而一发不可收拾;一国之下二十郡,一郡之下治百城,一城之下有万庄。但是国远远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大的组织,这个世界千国林立,人妖共存;修炼之路漫漫:后天,先天,修仙,成仙,成神……主角真性情,热血,敢作敢当,视世俗规矩如粪土;正所谓:热血只为知己洒,冲冠一怒为红颜!
  • 进入荒野后变得强大

    进入荒野后变得强大

    多元化大道世界,由系统主导,每个人生来便拥有一定量的生命时。生命时耗尽,则代表一个人生命终结。生命时源源不断,则意味着他将获得永生!叶陌与朋友聚会,期间幸运抽到一个进入大罗世界的机会,为了改变命运,他不惜倾家荡产……归来后,因为一个决定,他只剩下不足一年的寿命。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从零工做起,替人栽植灵树,创造世界……ps:建议从第二卷看起!
  • 一生一念:秋语燕然

    一生一念:秋语燕然

    她曾经以为,他们之间是父亲的一己私欲,自己的往后都不过是牺牲品,所以她要活得更好...可当她发觉这一切其实早早注定,他们的缘分早在她还未降世就紧紧相连,她却开始惧怕,怕自己毁了这一切,那么这一次,我们从头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