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40700000013

第13章 :安史之乱(下)及“初唐四杰”等时代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沦陷,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

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已经利令智昏,不复年轻时代的英明果决。高仙芝和封长清采取固守的正确作战方法,使得远道而来的敌军想速战速决的计划不能得逞,而且潼关作为长安的屏障,也有力的护卫了长安;可是一些奸邪小人却在李隆基面前说高仙芝和封长清的坏话,诋毁他们与安史叛军相勾结,所以迟迟没有与叛军正面交战,李隆基不经过仔细调查,竟然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朝廷失去了两员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的将领!

之后李隆基又派上了年纪的哥舒瀚统领潼关的军队拒敌,当时镇守潼关的军队有二十万!哥舒瀚正确的判断了双方的形势,也认为坚守不出才是御敌之策,随着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唐玄宗对他们也失去了耐心,而且奸相杨国忠又在鼓动玄宗下圣旨强迫哥舒瀚出战,哥舒瀚在接到圣旨后知道此战必败,但慑于皇权的威严,不得已带兵出战,最后果然大败,自己也被手下绑赴敌营。

唐玄宗所在的长安得知潼关失守后一处混乱,甲午日,百官中上朝的不过一两个人,皇帝到勤政楼颁下制书说要亲征,众人都不信。这天,皇帝的禁军仪仗迁到了大明宫。傍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多赏赐钱财,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匹马,外面都一无所知。安史大军日渐逼近,乙未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后来行到马嵬坡,六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在得知这一切后相当无奈,毕竟不是自己愿意退位的)

经过左藏,杨国忠想毁掉这些财宝不让贼兵得到,唐玄宗说:“贼兵得不到财宝就会搜刮百姓,不如把它们留给贼兵。”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唐玄宗想迅速平定乱事,唐朝不可能在经过了六七年而且又是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才将安史之乱镇压下去,他最终的退位也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丙申日,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

玄宗幸蜀图 。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户部侍郎杨暄、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和魏方进被一并杀死。国忠妻裴柔同及儿子杨晞、虢国夫人及其子裴徽在陈仓被县令薛景仙杀死。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长安失陷,君储逃亡,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为诸将所推,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叛军。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至十月,唐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率军民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是抗击、牵制安禄山叛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史称“睢阳之战”。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为安庆绪手下之名将,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惟有军事重镇睢阳未陷(睢阳即今商丘县地内)。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因宁陵城小,难以抵强敌,故张巡率兵3000自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6800余人。尹子奇全力攻城,张巡率领将士,昼夜苦战,有时一天之内打退叛军20余次进攻,连续战斗16昼夜,共俘获叛军将领60余人,杀死士卒2万余人,守军士气倍增。许远因张巡智勇兼备,于是自己守城,将作战指挥交张巡负责,自己担负调运军粮,修理战具等后勤保障工作,战斗筹划都出于张巡。两人密切配合,使叛军久攻不下,只能围而不攻。

睢阳之战,张巡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最后,终因病饿力竭,寡不敌众,城被叛军攻破,张巡及其部将36人遭杀害。苦撑了十个月,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战乱十个月。而睢阳之战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以不足万人之众,屡败贼兵,无一败仗,杀伤贼兵十几万人,而敌首领也非无能之辈,这从尹子奇被张巡射瞎一目,而又因为壮其义、爱其才,欲要招降张巡,可见不一般了。睢阳之战,尹子奇为报屡败损目之仇,使安庆绪前后大兵几十万人被张巡所牵制。如此方使唐朝能够反攻、使郭子仪能够从容收复两京。

当时,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西京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这里插一句话,长歌四绝之一张巡就是以上所指张巡,从上面可看出,张巡所做出的贡献无愧担当四绝之一)

安禄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却没能摸到。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继承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

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城(今河南安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

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军攻占河内(今沁阳)等地,迫降安将严庄;陈留(治今开封)军民杀安将尹子奇归唐;唐将张镐率兵收复河南、河东郡县。但肃宗忙于迎太上皇还都,未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安庆绪至邺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间,其将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田承嗣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武令珣自南阳(今邓州),各率所部至邺城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招募的新兵,共约6万人。安庆绪忌史思明势盛,于十二月遣使至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调兵。史思明囚安庆绪使者,以其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被授范阳节度使;半年后复叛。安、史两军虽已矛盾重重,但对唐军仍构成威胁。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以弓弩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7万援军,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先遣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遥为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观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史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率部向唐军逼进,并截断唐军粮运。三月初六,号称60万之唐军,布阵于安阳河(今河南安阳北)之北。史思明亲领精兵5万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双方伤亡甚重。郭子仪率军继至,未及列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南撤却一退不可止,郭部退保洛阳。其余各节度使兵退归本镇。史思明收集部众驻邺城南,诱杀安庆绪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军,遂留其子史朝义守邺城,自还范阳。

此战,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发兵数十万竟不设元帅,无统一节度;久围城不下,粮秣不继,军心不稳,终于酿成一次大溃败。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 九节度使之60万大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以上为安史之乱,从中可看出,安史之乱的严重性。

安史之乱与本书开始时间相差十来年,但因其为重要的历史,故在此先讲。

好了,要开始说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了。

自690年开始吧,就开始出名人了。

“初唐四杰”时代:

“四杰”分别指的是子虚道人,渡会大师,吕祖吕洞宾,梁翠玉。

第一女豪杰,“玉仙子”唐老太太梁翠玉。

初唐四杰中唯一的非出家人,也是唯一的女性。但在那时的武林,梁女侠的光芒盖过了另外三个人,威震江湖!

四杰中的子虚和渡会都和她交过手。白衣僧渡会大师当年意气风发,武功盖世,结果和梁翠玉打了一架,败了。

不过渡会还算好的,就是输了一场而已。悲催的是子虚道人。

子虚到处沾花惹草,伤了很多女子的心。这些女子或许并不恨他,但是他们的亲友可不这么想。

其中有个女子,她有个好朋友,就是脾气火爆的梁翠玉。

玉仙子行走江湖,豪气更胜男子,眼中容不得沙子,见到好友为情而伤,当时就怒了。

越是强势的女性,越看不得男人欺负女人。她要铲除子虚这个祸害。

子虚的武功或许在翠玉之上,但是以他的为人,怎么会对女人下狠手?更何况他内心有愧。而梁翠玉又是武功绝顶,他只能落荒而逃。

这一路就从江南追杀到塞外。

梁女侠的固执极其可怕,穷追不舍,堪称武林中最可怕的女追男故事。子虚道人几次死里逃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万念俱灰。

于是,他终于看破了红尘,悟道了。

他不再逃,决定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不过,子虚命不该绝,他的好朋友乌有抢先一步找到了他。

乌有先生原名叫李冀。他原是李建成的后人,因不愿意别人知晓其真实名姓,自名乌有。李冀博学多才,通晓地理,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练了一身武功,点穴法出神入化,手上的扇子便是他的武器。但他从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武功,很少有人清楚他的功夫达到什么境界。乌有先生是个豪爽的人,喜欢结交天下英雄,常常易装行走江湖,白道黑道都有他的死党。

乌有和子虚从小就是至交好友。这次子虚有难,他急忙赶来,把子虚救走。

其实,就算梁翠玉最后抓住了子虚,他也未必会死。

是的,在这漫长的追杀中,梁女侠对子虚渐生情愫。

又是相杀相爱的桥段!子虚本就是极其出色的男子,更重要的是,他本性是善良的,并非歹人,梁翠玉一定发现了这一点。

但是这段情缘一开始就注定没有结果,子虚道人已经看破红尘,断情绝念。

总之最后,刚毅决绝的梁女侠果断放弃了这份感情,嫁入唐门,成为后来的唐老太太,武林的宗师北斗。

梁翠玉,真是绝世的巾帼!吾等见之唯有膜拜。

吕洞宾讲纯阳讲过了,四杰中还有一杰,就是传说中的白衣僧渡会了。

前面说到少林寺自唐代开国以来日益兴旺,到了武女皇当政时期,发展到了鼎盛。唐朝的国教是道教,不过武女皇崇佛。当时少林实力之强,也无任何门派可比。

当时少林那一代,是渡字辈。渡字辈高僧众多,除了渡如、渡会、渡风这三渡,还有内力无人可比的渡启、扫地僧一样的渡法,哪个不是绝世高手。

不过出家人一般是不到江湖上混的,像渡法大师,一辈子就出来打了一架,至于渡启,练了一辈子易筋经,就没出来过。

但是渡会不一样。

渡会大师年轻时候就是个武痴,武学进境极快。而且他不甘寂寞,26岁就打出木人巷下山俗世修行。那时候渡法大师还在读佛经练少林低级武功。

说是俗世修行,其实是闯江湖去了。渡会性情豪爽,与各路豪杰以武论交,不过数年,便成为当时江湖上有名的“初唐四杰”之一。(大师你为啥要出家的?)

渡会唯有一败,那就是输给了同样豪气冲天的梁翠玉。

渡会回到了少林寺,正遇上一件影响整个武林的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三挑少林寺”第一挑,师子光来砸场子。

这件事之前讲过,就跳过了。

但在这一事中,白衣僧渡会没有出过手,但看起来应该不是师子光对手。

公元694年,初唐四杰已经一一离开江湖。他们的时代宣告结束。

“初唐四杰”讲完了,到下一个时代:

“唐简时代”

公元694年,唐简29岁,他儿子6岁。柳风骨26岁,陆危楼14岁,阿萨辛13岁。方乾11岁,他未来的小三魔刹罗1岁。李忘生2岁。

唐简,自然要从他爸妈说起。

唐简他爸名叫唐仲玄,是唐仲枢的弟弟。当初仲玄以他惊人的武学才华被选作内定下代门主。

那个时候,连初唐四杰的时代都还没开始。

唐门喜欢包办婚姻(其实那时哪家都差不多,汗),唐仲玄他爸给他选了个媳妇。

可是唐仲玄不愿意。他在23岁的时候看上了一个西域外邦女子,非要和她成亲。老门主当然不肯,认为那外邦女子太过于柔弱,又不会武功,不能担当门主夫人,最多做个小妾。怎知这仲玄居然非那女子不娶,并且只要她一个。老门主大怒之下将仲玄赶出了家门,不准仲玄再踏入唐家堡一步。

唐简就是在父亲离开唐门后出生的。

老门主60岁的时候便卧床不起了,临终前想见儿子最后一眼,不想仲玄夫妇都已早逝,只留下12岁的孤儿唐简。老门主撑到最后见了孙子一眼便去了,从此唐简就留在了唐家。

继任唐门门主的,就是唐简他伯伯唐仲枢。唐仲枢的夫人很习惯这个小孩子,收他为义子,视如己出。

唐仲枢的夫人,就是唐老太太梁翠玉!

唐简三岁起开始修习唐家的内功心法,和一些简单的招式,显示出很高的天赋。比起暗器来,唐简更喜欢用剑。而且他的剑法,是母亲教的“剑意八变”。

回到唐门之后,唐简很快就脱颖而出。而且唐简人品极好,虽然是个“外来人”,但是大家都服他。之后,唐老太太一力坚持让唐简当了新的门主。

小野孩子逆袭成功了!

不过这并不是唐简事业的顶峰,他走出唐家堡,进入广阔的武林。

在唐门,他要克服族人对他的歧视,在武林中,他要面对的是武林中人对唐门的偏见。

他成功了。唐简光明磊落,行事坦荡,不但以仁义服人,而且武功也是卓绝,二十年未尝一败!

因此,武林中人对唐简心悦诚服,奉他为武林盟主。也是自694年至745年唯一一任武林盟主。

然而就在初唐四杰隐退,唐简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元703年,武林盟主唐简突然宣布退出江湖,从此销声匿迹。

那一年,唐简38岁。

公元697年,唐简退隐前6年,山东有个书香门第王家生了一个娃,取了个很文雅的名字叫遗风。

公元700年,唐简退隐前3年,霸刀山庄老庄主柳十员病了,把庄主之位传给了幼子柳风骨。

公元703年,唐简退隐当年,又有两个人出生了。一个是方乾之子方宇轩;另一个是胡人,叫做安禄山。

(都是些有名人物,之前都介绍过)

“唐简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开始:

“公孙柳五”

这个之前讲过,就此跳过。

710年,他们不再涉足江湖,他们的后人将继续新的传奇。

“公孙柳五”之后,便是“方乾时代”和“剑圣时代”。

第一次名剑大会遇挫之后,剑圣一声不吭,回去继续练剑去了。

天下第一奇男子——方乾。

后来的事在之前也讲过,他们两个后来都成为“九天”的成员(这算不算九天内扛)

在“方乾时代”期间,发生了几件事:

公元716年,唐傲天终于正式接任唐门门主。

当年他爹唐简失踪的时候,他才15岁,现在他已经28了。

这一年,70岁的唐老太太梁翠玉把重任交给了这个雄才大略的天才孙子,以为终于可以安心退休了。

(可惜后来她儿子、孙子、曾孙女太闹腾,近百岁高龄还得再次出山,老太太这一生真是辛苦了!)

事实上,唐门暗流潜伏,对唐傲天不服的人不少。

比如唐门四老中,唐老太太的大儿子唐怀义,对唐简很佩服。唐简失踪后他很怅然,只能辅助侄儿唐傲天,但是唐傲天的一些做法他并不赞同。

四老之一的唐怀信,对侄子唐傲天就很不服。因为他以为唐简失踪后继任掌门的应该是自己,结果唐老太太却立了唐傲天这个小毛孩。不过在老太太的威望下,他也无可奈何。现在,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孙子身上,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下一代门主。

(这个希望倒是很大,因为他孙子就是唐无影。)

四老之中,最喜欢唐傲天的是唐怀礼,他对侄子寄予厚望,反而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太重视。

其他如唐傲侠、唐傲生、唐傲骨(“天生傲骨”四兄弟)等同辈的人,也是各怀心思。

所以,唐门这一大家子,确实不容易管,也就老太太、唐简老大能镇得住。

唐傲天这个孩子,野心勃勃,心机很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从他上台之后,武林中开始出现一个个的神秘阴谋……

唐傲天是听着父亲的传说长大的,也是在父亲的光芒笼罩中长大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超越传说中的父亲,是他人生的目标。

只是他行事的方式,跟老爸大相径庭。

所以我们看到的的唐傲天,是和陆危楼一样想统一武林的野心家。只是陆教主的野心明目张胆,而小唐的野心则隐藏在暗处。

那一年,唐傲天还不坐轮椅,是个活蹦乱跳的青年。

少年时的他在江湖上结识了两个好友,一个是“威震天水”沈庆,一个是还没加入丐帮的少林俗家弟子尹天赐。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

但是这三兄弟后来的发展却十分诡异。

公元713年,吕祖收了第四个弟子。与其他弟子不同的是,这是个女孩儿。

这年秋天的一个清晨,纯阳扫地老道照常早起,打扫门前落叶。

在这一片静谧之中,忽然听到了婴孩的啼哭。老道发现,门外有个遗弃的女婴,便捡入观中。

吕洞宾见这婴儿眉宇间透着几分灵气,甚是喜爱,遂收她为四弟子,并起名于睿。

于睿的含义,就是眉宇间有灵睿之意。

于睿是谁的女儿?为什么要把她放在纯阳宫门口?没有任何人知道。

(一般来说,江湖中弃婴,男的扔纯阳门口,女的扔七秀门口,于睿的父母倒是另类。不过要是于睿被扔在七秀门外,那以后恐怕要叫八秀坊了……)

公元717年,明教第一代四法王上了华山,向纯阳宫挑战。

纯阳摆出了星野剑阵。这个剑阵在游戏里太极广场上可以看到纯阳弟子在演练,按北斗七星布阵,类似“天罡北斗阵”。星野剑阵此前从没有外人闯出过,相当厉害。

结果,四法王闯出星野剑阵,明教声望再度大涨。

不过仔细想下,当时布阵的纯阳弟子是谁呢?纯阳六子之中,谢云流早已不在,卓凤鸣、祁进还没入门,于睿才4岁,上官博玉15岁而且根本不喜欢打架,只有一个24岁的李忘生可以出场。吕祖根本不会下场和他们过招。

所以布剑阵的应该是一批普通弟子。四个BOSS级人物闯出几个普通弟子的阵法,似乎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值得一说的是,这一代的四王中,有三个正是大家熟悉的血眼龙王萧沙、白眉鼠王胡鞑、青翼蝠王武逸青。

好了,这690年至730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了好几个时代,但主角都很快地消失。

就这样吧,讲到这里。

同类推荐
  • 至道之行

    至道之行

    当今世界被道力所笼照,获得强道则成人上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远古时期,至上大能重生为富家子弟,记忆遗落,体质依在!遭人黑手,禁地求生,获得造化,开启道旅,重夺大道!
  • 血魔经

    血魔经

    一部血魔经,半数天下敌! 若这天下容不下我,我就只得翻天覆地! 江湖神话,武林绝学,尽在此间江湖!(书友群:558325398,欢迎加入!)
  • 未来之星际武者

    未来之星际武者

    父亲突然离世,顾小安不得不跟母亲搬到人口众多的外公家,因为不长记性而挨打,晕倒醒来,遇见了一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武痴鬼……(简介废~)
  • 长安不良人

    长安不良人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长安!长安!在哪贞观盛世之下,百鬼夜间借道……长安
  • 凤鸾佩:镇元丞相

    凤鸾佩:镇元丞相

    有这么一个传说:“这世上有一对名为凤鸾佩的玉佩,如若两人各持一半,那么不论身在何处,玉佩都会指引着他们相遇。”我们的主人公林澈轩就得到了一半,接着就意外地回到了古代,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稀奇古怪的事情之后,他又能否在那个陌生的年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热门推荐
  • 命运轮回之暗光

    命运轮回之暗光

    命运又在一次在这里轮回。李炎又会承担什么不同的命运呢?血液在这里抛散,激情在这里燃烧,爱情在这里绽放,命运在手里紧握,眼泪在这里抛散。不管怎样,一切为了燃烧,一切为了热血,一切为了命运。一个家族废材,不屈的他追寻着自己的力量,寻找那支离破碎的记忆。一步一步让自己走向巅峰。寻找那虚无的真相。为了兄弟他义不容辞。为感情他激情高涨。敌人在眼前不顾什么,就为着热血,真相必会战斗下去。总有一天会站在命运,世界之巅峰……
  • 王凡的奇妙逃亡

    王凡的奇妙逃亡

    少年与少女的相遇,开启一连串的逃亡故事接下来的故事,又将如何……——————————————————————新人第一作,求打赏推荐收藏点击!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主曹魏

    我主曹魏

    穿越三国,神鬼乱志。得太平三卷,谋天下大势。只身入曹营,定北魏江山。我辅曹操,我主曹魏!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他的小黑猫

    他的小黑猫

    务必请你一而再再而三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我于这世间水火。
  • 上古同盟的复仇

    上古同盟的复仇

    曾经的上古同盟重新觉醒,遗迹中沉睡的圣主、法老、教祖等人物的后代重新觉醒,为横扫整个宇宙尔做准备,而人类们,准备为你们祖先的背叛而承担上古同盟的一切愤怒!龙痕圣主:“醒来吧!我的子嗣!”永恒泰坦:“从深渊中出现吧!吾祖!”流沙法老:“时间在流逝,生命也在流逝。”人类!你将会为你们祖先所犯下的错误,而受到惩罚。
  • 大佬男友凭实力升职

    大佬男友凭实力升职

    傲娇,炸毛的小男主。豪气,爽朗的大女主。一个武力奇高,一个智力过人。女的在外负责努力挣钱,男的在家里负责管理银钱。对于感情,女主从来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讲究的就是开心就好。而男主,不过就是一年的包身合同而已,做完了就走,也是干脆爽利。只是羁绊太深,又或是在人群里多看了一眼。这相爱相杀的日子倒也是过的会很开心。
  • 单身公主恋爱记

    单身公主恋爱记

    一个刚从别的学校转学到了圣哲学院的凶蛮女生“邱紫冉”与比她大一届的女生眼中的两位王子的“安亦辰”“翎峻熙”发生的恋爱记......让两位帅哥的爱慕者羡慕不已却也气愤不已。其中,“安亦辰”是“邱紫冉”青梅竹马的辰哥哥,却因为一不小心在小时候分离了,至今没有见过面,他们之间只有一对小金锁来思恋对方。没想到在圣哲学院却相遇,却不知道对方就是自己一直思恋的儿童玩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相认了......而紫冉此时却已经爱上了翎峻熙,而翎峻熙和安亦辰是几年的死对头,他们三个人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邱紫冉:家境不富裕,脾气凶蛮,喜爱替人愤愤不平。翎峻熙:学校投资人的儿子。安亦辰:校长的儿子。
  • 爱上女巫的床

    爱上女巫的床

    记者木子为了揭开一个怀孕的男人——李二妹的秘密,认识了单纯可爱动人的女巫绿苑。绿苑告诉他男人李二妹怀的是鬼胎。当木子接近李二妹,想要揭开这个秘密的时候,很多诡异的事情一波接一波地发生了……木子与绿苑互生情愫,却遭美艳鬼女叶玲珑嫉妒,为了得到木子,她不惜将木子变为鬼奴,也要将其留在身边……
  • 诸天聊天群之永恒国度

    诸天聊天群之永恒国度

    从地球到平行世界帝球、从老男人到小鲜肉,同时绑定诸天聊天群。此后,小鲜肉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神奇。现实世界:唱歌写作开公司;其他世界:似仙似神似主宰。〈听说书名长人才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