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7300000008

第8章 孤陋寡闻看美国(2)

大部分人都是生于斯老于斯,有些人旅行过很多地方,甚至在他乡工作数年,但最终都会回到故乡。每当我说想念中国的山水,这里的朋友就说:“美国也有很美的山脉和河流,还有农场,又有很宜人的城市。”美国人热爱故乡,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他们喜欢在门前插国旗,汽车轮胎上也会写:“I LOVE USA”。

由此我再次为中国感到迷失,为什么家园情结最深的民族如今大部分人都离乡背井,为什么被热爱被书写了几千年的大自然如今陌生而遥远?很多美国朋友都觉得中国不自由,我每次不得不强调,当我们说中国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一个民族,而不是一个国家。

百年来的发展扬起的漫天尘埃埋葬了真正的中国,埋葬了让西方人肃然起敬的古中国。

美国是基督教国家,不管是否读圣经是否去教堂,基督教传统深入到了他们的骨子里。和美国人交往,哪怕只是萍水相逢,感觉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作为一个人的温度。不管是什么职业,亦不论贵贱贤愚,都是一个独自的人,有心,有情感。他们没有成为职业的机器,有时你甚至感觉职业只是身外之物,他们仍是素心人。

美国社会学家首先使用了“单向度的人”这个称谓,我想这是工业时代崛起时的一种恐慌,或许适用于纽约或其他的城市,但新英格兰地区依然飘散着田园牧歌的气息。这里很多人都是多向度的:在闹市区写字楼里上班的人,回到自家花园劳作时宛然农夫;蓝领工人闲暇时读爱默生或米沃什;保险业务员可以是兼职的音乐电台DJ……

和美国人沟通,你会觉得简单容易,他们待人多有一种体贴和宽容。如果不是误解,这种体贴和宽容应当来自基督教教义的主旨:爱。或许保守的东方人觉得过于夸张,美国人喜欢表达情感,哪怕只是一时的爱意,他们常常把HONEY、SWEETHEART挂在嘴边。

在美国很少听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种高调,人与自然两相忘,这倒是很像几千年的中国。踩下草地,折枝杨柳,不必担心破坏大自然。在NEWTON,随处可见参天古木,树龄至少百年甚至数百年,但都是自自然然地长在人家的院落,没有人会竖个牌子上书“古树名木”。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慨其叹矣。

黑大婶二三事

在长达一年的诉讼后,黑大婶终于黯然搬出了Walker中心。

Bill和Carolyn总算松了一口气。“想想看,没有人可以九个月不交房租,九个月!”提起黑大婶,Bill就义愤填膺。

黑大婶在Walker中心,每每处于舆论的焦点,其他人碰巧一桌吃饭时,她总是一个方便的话题。关于她如何拖欠房租还反咬一口去告中心,关于她待子女怎样刻薄,以及她那些颓废的往事,大家纷纷摇头叹气。

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虽然我也觉得黑大婶状告Walker中心此举不仁,但平心而论,又觉得她就是居于下流,所以成了众矢之的。

住进中心第三天早上,我在厨房遇见黑大婶,她拿了张两美元找我换洗衣币,我没钱找她,于是就给了她六个币,说日后有了再给我。过了一个月,黑大婶也没给我,大家见面她也不提。我想或许是她没有币,但耳闻有关她的传言后,又不免时而疑心她不想给我。

有一次我要洗衣服,币不够,犹犹豫豫不知要不要去找她要。正好遇见Bill,便问她黑大婶住哪间。“找她有事?”他问。“是的,她借了我六个洗衣币,我现在需要。”我说。他略一踌躇,说:“我看你还是算了,她不会给的。”这正是我担心的,因为黑大婶自借过之后,大家日日见面,她绝口不提,好像根本没这事似的。

听他这么说,我不知道忽然从哪里来的决心,立即就去敲她的门。没有人应。平日她都在的呀。正纳闷间,抬头看见黑大婶从厨房过来。“April,你还记得你借过我六个洗衣币吗?”我努力笑得满面春风,心里其实很害怕与她交锋。

“哦,是的,我记得,实在太对不起,这么久没有给你,我每天忙忙碌碌,有时想起,见了你又忘了。”她诚意可掬,立刻进屋拿了六个币出来,并问我够不够。

黑大婶的爽快让Bill十分吃惊。“真是难以相信!无论怎样,我很高兴你拿回了你的币。”他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我只是侥幸。

对于黑大婶的往事,我所知道的不过是传言,比如她年轻时如何吸毒,又如何挥霍掉丈夫给的抚养费害得子女被迫辍学。还有她平日与其他住客相处时,又如何小气刻薄等。

对于这些,我听听而已。没有谁是完美的,可能大多数人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有过即改是为无咎。黑大婶在我面前,就是此时的她,我甚至暗暗欣赏她。

她大概五十岁,虽然韶华已颓,但仍风韵十足。虽然和女儿寄居在Walker中心,但她吃穿度用,都颇为讲究。她穿衣自成风格,各样饰品配得很有味道,常常让人忘了她的年龄。她做饭时气定神闲,须臾,几道丰盛的饭菜便上了桌。

从她女儿India身上,依约可见黑大婶年轻时的模样。每次看到India,我都觉得惊艳,她在厨房一走,或往餐厅一坐,其他人即刻被她的光辉隐去。棕色皮肤、瘦高身材、消瘦脸庞、野性长发,她就像一个模特,美得没有任何异议。

India在黑大婶的呵护下,宛然公主。十八岁的她非常娴静,养在深闺,偶尔出来,亦如娇花照水。黑大婶每天做饭,饭菜上桌了,女儿才逶迤而出。

有一次吃饭时,我坐在她们母女对面,大家闲聊,我说India这么美,可以去当模特。India摇头说不知道门路何在。坐另一桌的Jane,据说是黑大婶同而不和的党人,接我的话说时尚界不是那么好混,说不定India很快就结婚了,有了孩子人生就辛苦了。其实她不过是现身说法,但黑大婶却闻言大怒,厉声道:“谁说India要结婚生孩子的?India也不会去当模特,她很聪明,她每天刻苦学习,她会拿PHD的!”

丁宝住在Walker中心的半个月,关于我们的去留也一时成为公共话题。我一边在找房子,一边在向Carolyn经理争取留下,但她需要征求董事会的同意。黑大婶见我总会问及房子的事,我说恐怕不行,毕竟麻省法律规定六岁以下不能住,再说此前有孩子油漆中毒,我想董事会不会答应的。我是做好了走的打算的。她却很打抱不平,说中心这样做实在是不讲人情,“五岁和六岁能差多少?丁宝不会从地板上拣东西吃,也不会去舔窗户,之前的小孩完全因为是个婴儿,到处舔到处吃,所以才会油漆中毒。”

黑大婶对Walker中心起诉的理由是种族歧视。以我在中心的感受,不可能存在种族歧视。她第一次起诉输了官司,但她不交房租也拒绝搬走,中心无奈只好请警察过来。传闻警察来的当天,她调侃中心实在太不专业,因为没说具体几点让她搬走。大家因此都觉得她不可理喻。后来那边的公寓没有联系好,黑大婶又光彩地回来了。她心有不甘,找律师再打官司,在各项程序进行的大半年,她就住在中心,拒交房租。

我不知道她究竟和Walker中心有什么过节,她被很多人认为不过是借此敲诈一笔钱而已。她对丁宝能否住在中心的关怀,也有多人提醒我勿被她利用。

老公走之前那天,我急匆匆地去波大附近看了个公寓房,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太贵。一时不知该不该租。下午五点多,Bill慌慌张张地过来说:“刚才Carolyn打电话说,April在诉状里加入了丁宝的事,说中心歧视孩子。如果这点成立,有可能她会赢了官司,中心将不得不赔她一大笔钱。”

我有些没弄明白,但很紧张,因为我们也被扯进这场官司了。“你是说April帮了我?”我问。

“经理刚刚给董事会说了这一情况,尽量争取让丁宝留在这里。”他说,“我来就是告诉你,先不要和那边签租房合同。最后,请帮个忙,千万不要觉得April在帮你,她不过是想抓住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把柄,以此讹我们一笔钱。”

不管黑大婶是不是在利用我们,客观上说,至少我们可以多待一段时间慢慢找房子,说不定董事会就同意呢。

黑大婶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件事,直觉告诉我她是在关心我。从玛莎岛回来之后,丁宝手上扎了根刺,黑大婶见状,二话不说就回房间拿了消毒水和软药膏,后来去超市又顺便给丁宝买了创可贴。

我和黑大婶的交往始终很友好,可能因为我从不站队,每一个人在我面前都是当下的鲜活的,她曾指责某朋友站队而疏远她。我常常夸她们娘俩漂亮,素心待她,所以她对我也无怨。

听Bill说,黑大婶走得波澜不惊,律师说败诉了,事情便到此为止。之前Walker中心担心我们搬走了到时会给黑大婶作证,我写信给Carolyn说我们中国人最重人情,不论April怎么看这件事,亦不论她是不是关心我,事实是中心并不存在对孩子的歧视,中心待我们甚善,所以即使我被传唤出庭作证,也不会站在黑大婶一边。

少了黑大婶,Walker中心一定会冷清许多。那时候,她总说丁宝可爱,我们搬走时她说记得要回来看看,但我们还没有回去,她也走了。她和女儿那么多东西,不知是怎么搬家的,也不知每个月领食品券补贴的她们,又会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各人自有各人的命。我想黑大婶永远都是黑大婶,众人眼中的“麻烦”女人。祝福India念完她的大学。

国人丑态种种

甲国人论乙国事,总是百不得一。单纯的美国人论中国,亦每每让人发笑。

比如,美国朋友问:“是不是大部分中国人都说广东话?”他们以为昆西的中国人就可以代表整个中国。

每当此时,我都会欲吐为快,说广东话只有南方一两个省份,绝大部分中国人说普通话,然后再解释中国文化更多沉淀在北方,广东人其实是很不能代表中国人的。

这样说固然是由于我的北方情结,但也有对华人的微词。昆西的华人,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福建两省,也有些是香港人,但广东较多。

没来美国之前,感觉中国很现代,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国民、现代化的思想。来了美国之后,对照之下,更加惊喜于中国很多方面的先进与强大。但昆西的华人,却仍似行走在中国七八十年代,穿着举止、谈吐思想,让人不敢恭维。

究其原因,因为大多数都是生意人,受教育程度很低,只因敢闯能吃苦,所以陆续移民过来。虽则瓶换成新的,酒却仍是老的。他们在美国,不经意间常丑态百出。

麻省暑假期间,每所小学都有免费午餐,凡十八岁以下者皆可去吃。吃免费午餐的全都是中国人。房东每天中午开车带着五个孩子准时前往,这本来也无可非议,毕竟省了不少事。

有一次,我去问给丁宝报名的事,正在和发放午餐的美国老师交谈,房东见我来了,便带着女儿小小走过来。“再给一份。”她指着小小说。美国老师先是一愣,然后摇了摇头,不耐烦地递给她一份。

问完之后,她招手叫我过去,让我把包打开。纳闷间把包打开,她将餐盒放了进去。虽然这份好意让人感动,但着实令我十分尴尬。再三推辞无效,她说拿回去晚上给丁宝吃。担心推来让去给美国老师看见,只得收下,背包往出走时,心里十分不安,不知美国老师会怎么想。

我带丁宝去过两次,每次都是满满一大厅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家庭妇女,粗俗不堪的样子,坐无坐姿,站无站相,叽叽喳喳的。本来每人只能领一份,但有些人好占小便宜,总是两次三番去要,美国老师只能摇头叹气。

有一回在地铁上,对面坐着一个中国老头。老人家神态安详地在吃话梅之类的东西,但见他送了一个在嘴里,嚼了半天,吐核在手上。在地铁上吃东西是很少见的,我旁边的美国男子一直在注视他。老人家的目光略微左右一扫,然后将核扔到座椅背后,那神情似乎是神不知鬼不觉,但我们都看到了。我多么希望没有人看到这细节,美国男子扶了扶太阳镜,很明显诧异而愤怒。

平日乘车时,不等别人先下就抢着上,或者车开到十字路口不停下来看看再走的,都是中国人。大多是中国老人,恶习既久,也难以一时除去。

最丢脸的是在纽约的法拉盛中国城,有一次我们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看见有一交通事故,911救护车停在那里。我们便围观了一下。当然,围观的也差不多都是中国人。一个中国女子过马路时被车撞了,三个美国白人正在施救,女子似乎撞了腰,动弹不得,所以很难把她放到担架上。

围观的几个中国老太吃吃地笑着,很开心的样子,笑了好一会儿。911的三个美国人实在听不下去,很生气地说有什么好笑的,三个人似乎不懂英语,依然在笑。连我们中国人都听不下去了。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大叔说:“不要笑了,人家在说你们呢,说有什么好笑的。”

老太们听了,先是讪讪地一怔,即刻掩过饰非,生气道:“笑一下怎么了。她又没有多严重,刚才自己还报的911呢。”“能说话不代表不严重,你看她动也不能动。”另一个中国人说。

老太们面面相觑了片刻,欲言又止,最后怏怏道:“走了走了,有什么好看的,真是的。”

遇到这种情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平日不管怎么宣传,国人在外面,本身就是形象。因为文化差异闹出的误会或偶尔的有失体面,都可以理解,像这样严重有损华人形象的事,真应当棒打制止。

我还是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昆西的中国人基本上在华人圈里活动,与美国人井水不犯河水。虽然在这里定居了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却依然与白人邻居老死不相往来。也没法往来,因为他们大多数不会说英语。

有时看着街上一些相貌委琐的中国人,我心里实在担忧他们会给美国人留下怎样的中国印象。年轻一代在美国长大,不会有那些尴尬事,但又完全美国化。

像我这样的匆匆过客,爱国之心拳拳,唯恐做出有损国人形象的事,虽然小过不能没有,只希望不要出什么大错了。国人种种丑态,希望引以为鉴。

不只是你家的事

虽然美国是个很保护私权的社会,但同时公权又无处不在。用房东林姐的话来说,就是甚至上个厕所也要给政府汇报下。

前些日子,林姐他们想把二楼的平台改造成一个阳台。若是在中国,这事完全是家事,因为他们所需要做的不过是修个围栏搭个顶而已。但在美国,却关系到整条街。

早早的,他们便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等待政府组织听证会决定可否。期间,政府会将此事告知四邻及整条街的住户,房东他们也请翻译写信,然后送给左邻右舍。

信写得很动人,完全合老美们的口味,大意如下:

亲爱的邻居们,我想把家里二楼的平台改造成门廊,如此则无论风雨寒暑,孩子们都可以坐在那里尽享大海美景。茶余饭后,房客们也可以在此闲坐,享受明月清风。我需要大家的支持,我们全家为此感激不尽。

同类推荐
  •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本书共收录莱蒙托夫的爱情诗、浪漫诗、英雄诗共200余首;译者是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顾蕴璞先生。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脱离行动后的静现对普希金是一种得救,对莱蒙托夫来说却是诗人的死亡,刀刃的生锈。在普希金笔下,生活渴望成为诗;在莱蒙托夫笔下,诗渴望成为生活。”莱蒙托夫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 时代幻象

    时代幻象

    当代著名诗人南野从事诗歌写作与理论研究三十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以及诗理论,他以“后工业时代的诗与诗学”界定自己的写作,这是他内心的镜像,也是书写的命名。《时代幻象》辑入的主要是南野2000年之后和1992年之前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实在界的言说》、《时代幻象》、《无记忆的体会》、《犀牛走动》、《鱼鹰的复杂性》、《描写一个冬晨》、《蓝色桌布》、《白窗》、《酒神的花》、《雪夜》、《城市雨后》等。
  • 到南方城市暂住

    到南方城市暂住

    在成都,最轻松的活儿就是把自己往报社里一塞,领着饭钱茶钱,没日没夜地混——所谓混,是一种很文化的说法——早年我在成都就是这样生活的。你要想看成都人打架真是比登天还难——空口可对骂一整天,第二天再接着对骂,就是不动手。不动手是一种比喻,不是说他们都是君子,而是说,只要条件许可,或暂时尚可,他们才懒得动手。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热门推荐
  • 古今:前世今生的约定

    古今:前世今生的约定

    本书说白了就是故事集,有古代,有现代,故事或笨拙,或引人深思。它们是泪水与笑声的交集,是自由和背叛,白昼和黑夜,友情和爱情,人性的百般丑态和美好都乔装混在其中。有份爱情从小学到大学,跨越了整个青春,有份思恋从古代到现代,跨越了整个沧海桑田。但愿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能作为你一个个故时的友人,给你送去那岁月的问候。
  • 回归田园生活

    回归田园生活

    退隐乡村,回归田园生活的苏婉盈。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获新生的她,将怎么带领着家人迈向成功的道路?......“大哥、二哥,快来救人。”......苏婉见床上的男人醒了过来,爬上床,与床上男子对视着。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双双开口问道:“你是谁?”因为他的态度,苏婉一度看他不顺眼。.....两人冰释前嫌后,苏婉的态度360度大转变。“瑾哥哥~你能帮我做一套工具吗?”“瑾哥哥~你来帮帮我做糕点。”“瑾哥哥~我该怎么创业。”“瑾哥哥~有只沙文猪欺负我。”从此,苏婉有事“瑾哥哥”,无事“瑾哥”。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雕塑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雕塑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霸道皇帝:皇后你敢逃

    霸道皇帝:皇后你敢逃

    睡个觉都能穿成皇后,她这运气未免太好了点?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一个高冷型的帅比皇上到她这里就变成死皮赖脸抱大腿的无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点名册

    万界点名册

    「三年后的我会是什么形状?」大学宿舍中,失眠的许奇寂在思考。次日,清晨。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书友群1号群1121579815(普群)2号群1139981904(普群)
  • 行尸走肉—生存

    行尸走肉—生存

    在这个地球上,本是主宰的人类被人类的变异体灭的只有那么几个。在这个地方,只有——活下去!
  • 黑暗精灵的城

    黑暗精灵的城

    谨以此书致明天的我们!故事发生在人类因欲望毁灭了世界后,即文中提到的大破灭时代后。各种族为了和”使者“周旋以及生存,建立了各族的城池。本部小说以东大陆精灵的分支建立的黑暗之城为背景,讲述了城内精灵们的爱恨情仇。
  • 樱满四时语

    樱满四时语

    天才小提琴手和少年钢琴师互相救赎的故事。在命运的安排下,郗凌落作为音乐祭的六位负责人中的唯一女性,与五位男生开展了一系列互相鼓励,成为音乐界顶级的存在
  •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豪婿

    我要分亿万家产,给女儿和老婆更好的生活!主要人物:赵旭,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