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80000000006

第6章 时代之书:《庄子》如何在魏晋大盛(3)

王弼的“得意忘言”可谓采“言不尽意”和“言尽意”二说之长而加以升华的结果。意在言外,然而非言不能达意,但旨归在得意,一旦得意,则忘言可也。此说在魏晋影响极大,首先启示了魏晋人新的注经之法。由于悟及“得意忘言”之道,故魏晋人重新审视汉代经学,对汉儒解经的繁琐不堪大皱眉头,认为汉人泥于章句,以至于以文害意。与王弼生年相近的杜预(222—285),在注《春秋左传·隐公元年》中说:“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君子论之,不以文害意。故《春秋传》引诗不皆与今说诗者同。”《春秋左传》的引诗,所取者正在其意,即杜预所说的“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得其情、得其意,便可以忘言。比较汉人和魏晋人所注的儒家经典,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汉人的功夫在字句之上,兢兢业业不敢离开文字一步,以至迷而不返,最后经文淹没在冗长的注解中,造成文意割裂。而魏晋之人以文会意、得意忘言,其所注则点到为止、简约传神,注解往往与经文互相辉映,而多言外之旨、弦外之音,令人味之无穷。

“得意忘言”在魏晋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融合了儒、道二家,因此而产生了中国学术史上独特的玄学。虽然魏晋之际学风已变,儒家不再独尊,道家渐盛,但儒家经典仍然是基本教育必不可少的书籍。像何晏、王弼二人作为玄学之宗,其注《论语》、《易经》虽然采用了道家之旨,但仍然推崇孔子为圣人。东汉末王充于《论衡·问孔篇》对孔子见南子一事进行非议,认为孔子当着子路的面所发的誓,即“予所鄙者,天厌之!天厌之!”不足以自誓,不足以释疑于子路,因为世人有为鄙陋之行者,并未见天厌杀之,所以发这样的誓言有点虚而不实,因此难以取信于子路。对于此事,王弼在《论语释疑·雍也》中曲为之说,称孔子见南子是出于不得已:“案本传,孔子不得已见南子,犹文王拘羑里,盖天明之穷会也。”对于孔子发的誓,王弼又道:“否泰有命。我之所屈不用于世者,乃天命厌之,言非人事所免也。”这样一来,孔子则不像发誓,而像在感慨自己命运不济。王弼的皇疏与《论衡》所引《论语·雍也》中此文有一个关键的不同,即“予所否者”和“予所鄙者”,王充作“鄙”,而今传本与皇疏均作“否”。这一字之差,解释则可以完全不同。(此乃手抄文化时代所有之事,文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庄子》三十三篇本的产生与此有很大关系,下章将作详细讨论。)

然而,何晏、王弼二人注《论语》和《周易》,只是在表面上推崇孔子,但其推崇孔子的方式,已经采用了道家之旨。如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中所称:“魏晋玄学之阳尊儒家,实解之以道家自然之旨,尤其是以老、庄解《易》之后,则是道家已阴夺儒家之席。”

以“得意忘言”融合儒、道二家,在向秀、郭象的《庄子注》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魏晋玄学也在向、郭二人《庄子注》的盛行下,逐渐走向高潮。

时代之书:郭象的《庄子注》

1、儒、道二家其道不同

《庄子》一书借重孔子而作的寓言很多,其中的孔子形象大多比较凄惶,而非毁儒家的地方就更多了。儒家重礼义与人事,而道家重玄虚与自然。《庄子》书中多处对儒家的礼义针锋相对地展开批评,认为儒家圣贤以仁义而蒿天下之目,仁义之用,不过是道德既废淳朴既散之后所不得已而为之。《庄子·胠箧》篇对儒家所谓的“圣人之道”提出了很多反思,认为此道并非至道,为善人所用则利天下,为不善人所用则害天下,如果窃国者所用,则此圣人之道不乃为大盗积者乎?如此则“圣人之道”便陷入尴尬的悖论,如果圣贤欲以其道救世,然而大盗亦以其道横行,所以此篇痛极而呼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庄子·外物》篇“大儒胪传”的寓言故事,引用《诗经》(所引诗句已佚,不见于今传《诗经》)对“以诗礼发冢”的儒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讽刺。大儒胪传与小儒二人在凌晨时分盗墓,大儒在上一边把风一边催促道:“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在下应道:“未解群襦,口中有珠。”并调侃厚葬的死者:“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这则盗墓的寓言故事,很有力地表现了儒家所奉为至宝的仁义礼乐,不过是先王之陈迹,苟非其人,其道不行,则善人可用之为善,恶人亦可用之为恶。

这样的思想在《庄子》的外、杂篇中很多,学界普遍认为像《胠箧》、《马蹄》、《外物》、《说剑》、《渔父》等对儒家礼乐猛烈批判的篇章,系庄子后学所为。的确,作为我们比较肯定为庄子本人所作的内七篇,其对儒家和孔子的态度则温和许多。尽管温和,但和老子以及庄子所认为的“真人”、“神人”相比,孔子和儒家的道德典范如尧、舜等则大为逊色,因为尧、舜、周、孔等儒家圣贤终生所孜孜以求的治国平天下,不过是“真人”和“神人”的余事。庄子认为,真正的圣人逍遥游于六合之间,活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宇宙境界,而儒家圣贤们守着六经这些先王的陈迹,蒿目时艰,不但落于人事的尘垢,且有《庄子·逍遥游》中“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的悲哀。

2、向、郭调和二家之道

那么对于儒、道二家这些难以调和的地方,魏晋人在注《庄子》时是怎么解决的呢?于此成就最大的首先是向秀。然而据《晋书·向秀传》和《世说新语·文学》的记载,在向秀之前已有数十人注过《庄子》,然而“莫能究其旨要”,而向秀在旧注外为之隐解,妙析其致,发明奇趣,于是“大畅玄风”。又据《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一则下刘孝标的注解,嵇康在读了向秀的《庄子注》后惊叹道:“庄周不死矣!”由此足以想见向秀的《庄子隐解》在当时的轰动效应。

可惜向秀的《庄子隐解》已佚,我们仅能从张湛的《列子注》和陆德明的《庄子音义》中拾得一些残片,但从这些残片也可看出其旨正与郭象同。向秀调和儒、道二家主要表现在他对“名教”和“自然”的调和上。他在嵇康遇难后走上仕途,对于文帝的揶揄:“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向秀答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对于富贵,向秀在《难稽叔夜养生论》一文中说:“富贵,天地之情也。贵则人顺己以行义于下,富则所欲得以有财聚人,此皆先王所重,关之自然,不得相外也。”这几句话概括了向秀的“名教即自然”论。谢灵运(385—433)在《辨宗论》称:“向子期以儒道为一”,其为一的方式就在于调和“自然”与“名教”。

“名教即自然”进一步升华则为魏晋玄学融合儒、道的“内圣外王”之说,此说主要体现在郭象的《庄子注》。首先不得不提及关于郭象注庄子的一段公案。《晋书·郭象传》称,郭象自己所注唯《秋水》、《至乐》二篇,并易《马蹄》一篇,其余则全部窃取了向秀的注,仅点定文句而已。《晋书·向秀传》亦称“惠帝之世,郭象述而广之。”不论郭象是否窃取了向秀的注,但他参考并认同向秀的庄子注是毫无疑问的。郭象的《庄子注》似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其问世后,向秀所注便更加零落,甚至连迁流的别本也渐渐消失了。

郭象在晋代被时人誉为“王弼之亚”。如果说王弼之注《周易》和《老子》开启了魏晋玄学,那么郭象之注《庄子》则将魏晋玄学推向了高潮。郭象“内圣外王”之说的理论依据仍然是“得意忘言”。对于《庄子·大宗师》一篇中孔子对子贡说:“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也游方之内者也。”郭象作了一段很长的注,这段注非常关键,集中阐释了郭象的“内圣外王”之说。其注曰:

“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弘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故(仲尼)超圣人之内迹,而寄方外于数子,宜忘其所寄以寻述作之大意,则夫游外以弘内之道,坦然自明。”

此注前半部分所说即“内圣外王”之义,后半部分教人读《庄子》的方法,即“忘其所寄以寻述作之大意”,简言之即“得意忘言”。得此妙方,那么《庄子》书中因非毁儒家圣贤而造成融合儒、道二家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则可以涣然冰释了。

3、以儒为用,以道为体

儒家的圣人,本质上就体道家的虚无之道,其治国平天下不过是寄迹于外、游外以弘内而已。是以《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一则,王夷甫问阮宣子老庄与圣教同异时,阮答曰:“将无同?”王夷甫善其言,并立刻让阮在自己幕下任职,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不仅如此,当时名士卫玠听了后说:“一言可辟,何假于三?”阮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亦可无言而辟。”二人遂莫逆于心、相与为友。由此可知“内圣外王”之道在当时多么深入人心。

融合了儒、道二家的魏晋玄学,仍然保留孔子圣人的地位。例如《世说新语·言语》“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一则,庾公问二人为什么齐许由、齐庄周,而不齐孔子,齐庄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而庾公闻言大喜。尽管孔子的地位没变,但玄学称圣人所体者虚无,并以此解释《论语》所载的孔子不言性命与天道,结合上述《庄子·大宗师》中一段注解,因此不难发觉玄学实质上以道为体、以儒为用,道家实质上已夺儒家之席。“内圣外王”顾名思义,即以老、庄为本,以儒家为末也。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自郭象的《庄子注》盛传之后,从此“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道家之言遂盛”,在这里主要指《庄子》。从魏至晋,《庄子》一书的传播概况,我们可以从清末姚振宗的《三国艺文志》与清末秦荣光的《补晋书艺文志》的对比中看出来。在《三国艺文志》所著录的二十一部道家类著作中,有关《老子》的著作有十七部,而有关《庄子》的著作则无。但在《补晋书艺文志》所著录的道家类著作中,有关《老子》的著作有三十一部,而有关《庄子》的著作则为十八部。这个变化说明《庄子》在晋代一跃而成为热点。

以儒为用、以道为体几乎成为晋人的共识,葛洪在《抱朴子·明本》中对此多有阐释,比如:

“或问儒道之先后。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为阴阳之术,众於忌讳,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不可遍循;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指约而易明,事少而功多,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

如此,则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实施之后地位衰落的道家,却在晋代再次升至最高。葛洪对儒、道的评价与西汉司马谈很相似,他在《明本》篇肯定了司马谈、司马迁对道家的推崇,并如此批评了班固:“而班固之所论,未可据也。固诚纯儒,不究道意,玩其所习,难以折中。”

儒家所行“外王”之事为迹,而道家所体的“内圣”为其所以迹。与王弼解《老子》的“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类似,对于《庄子·天道》篇的“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彫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郭象注曰:“夫在上者患于不能无为而代人臣之所司,使咎鲧不得行其明断,后稷不得施其播植,则群才失其任,而主上困于役矣。”这就是郭象对“无为政治”的解释。而“无为政治”的哲学依据便在于“以儒为用、以道为体”,郭象的理想人格就是“内圣外王”,这正是为什么他说庄子虽然知本,但能体而不能用,所以只能作为诸子之冠,而无法与圣人孔子相提并论。

郭象对庄子的看法直接影响他注《庄子》的思路,即以“内圣外王”调和儒、道的思路。在这一思路下,《庄子》一书对儒家礼乐的批判,便成了“寄言出意”,庄子并非真正鄙薄儒家圣贤,只不过以此驳斥俗儒之舍本逐末或知用而忘体。关于郭象对庄子的看法,我们还可以从他所写的《庄子序》中了解大半。

4、解读郭象的《庄子序》

郭象的《庄子序》一开始便抑庄子,称庄子虽然知本而谈“内圣外王”之道,但未能体而用之,徒然游谈乎方外,所以算不得圣人,故其书只能作为百家之冠而不能上升至经书的地位。郭象在序中曰:“夫应而非会,则虽当无用;言非物事,则虽高不行。与夫寂然不动,不得已而后起者,固有间矣。”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即庄子知本而不能藏其狂言,既然不能藏其狂言,又独应无会虽高不行,而真正的圣人应当如天地不言,若不得已而后起,则亦应当体用合一,教化天下,这才是“游外以弘内”之道。所以他说庄子与圣人“固有间矣”,即庄子与圣人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未达到圣人的境界。

《庄子序》接着说庄子虽然不及圣人,但其言则至矣,“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表面上看来,郭象在扬庄子,但“造物无物”和“物之自造”只是郭象对庄子的解读,而在魏晋时期,关于“无”和“有”是有着激烈争论的。玄学之宗何晏、王弼对此的看法就与郭象不同。《晋书·王衍传》曰:“何晏、王弼立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王弼注《老子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一段曰:“物皆各得此一以成。”“一”就是万物的本源,就是万物之本的“无”。“无”因为是道之全体,所以超乎言象之外,无以名之,强名之为“无”。王弼认为万物各得此“无”而有。但万物之有不是一种实在的有,如同佛法所讲的“实相非相”,故不得认万物纷纭的形式为一种实有。如果认为万物为实有,则如王弼在上文之注中接着所说:“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一旦万物以己为实,而忘记其本从“无”所生,又必将终归于“无”,则是“失其母”。王弼此解与庄子的大化思想一致,庄子与造物者游,与万物为一,达死生之变,就在于他“物化”的宇宙观。

然而,郭象称“造物无物”,即是说万物并非从一个本源所生,而是“有物之自造”,即万物自有。郭象在《庄子序》中又说:“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独化”正是郭象崇有思想的核心概念。以此崇有之“独化”思想解读《庄子》,郭象自然就将《逍遥游》篇鲲鹏与蜩鸠的寓言注成:

“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郭象的适性之说虽然自成一家之言,但恐怕庄子很难将他视为知己。《逍遥游》篇分明说:“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不但没有否定小与大的区别,相反对小与大之无法抹杀的区别感到无奈和绝望。因为朝菌不知晦朔,夏虫不可语于冰,“小”完全没有可能了解“大”的世界。而郭象却以他的“独化”理论将庄子深刻的哲学庸俗化。《庄子·逍遥游》历来难解,即使晋代注《庄子》者数十家,但对于此篇的意思,仍然很难有十分令人心悦诚服的注解。虽然郭象的《庄子注》出来之后一时风靡,以至于玄风大振,但是对于《逍遥游》一篇,其实远没有到令人观止的地步。对于郭象的适性说,晋代就已经有达人提出了异议。《世说新语·文学》曰:

“庄子逍遥游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遁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议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同类推荐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梁漱溟最得孟子真传。这里不是说他学问好,而是说他有骨气。梁漱溟之与冯友兰,好比鲁迅之与胡适,不是一个档次。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当然是生命境做主!这是一本呼唤全人类正视生命境的书。生命最初是什么?为什么会活?如何理解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等重大问题,尽在此书中。现代生命科学把生命规律搞得庞杂而繁复,那是因为把生命现象“看走了眼”。人类再智慧,科学再万能,如果不认识思维是什么,不纠正思维中的动物性缺陷,就很难闯出误区。当今社会,用主观的遗传基因概念解释生命的一切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坏习惯。人们为什么不换个视角重新审视生命?请还原生命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吧!这本书以生命境为主题,正确认识人体在生命体系中的地位,正确把握人体在生命境中的“雕塑规律”,我们的身体将天然健康,人类的前途将借助“生命境大爆发”跳出灭绝。
  •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守望者)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守望者)

    《康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按从自然领域出发,再进至自由领域,最后达至自然与自由之统一的进路进行。其结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揭示出一个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学。它是道德的、属于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这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枢纽在于人类乃至全宇宙发展的终极根据——意志自由,及其最高原则——自由之原则。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实,同时是人的未来。自康德的同时代人——包括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哲学提出批判至今,种种责难都借着“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学术界成为公论。本书着眼于康德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问题,逐一拆穿这些公论所包含的假象。
热门推荐
  • 邪魅三少,爱上百变三女皇

    邪魅三少,爱上百变三女皇

    无论在娱乐圈,还是黑白两道犹加女皇一样的三个'女孩,一个冰冷,一个随和,一个火爆,当她们遇见和她们一样的三个帅气校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神马?同居!π_π”某三美女崩溃,日久生情,某三少“来,老婆,睡觉,”某三少邪魅一笑…………他们的结局会是怎样?
  • 夏言蝉声微笑着说再见

    夏言蝉声微笑着说再见

    你有爱过一个人吗?不是单纯的有好感和喜欢。是你想把他刻进心扉,你看到他受伤你会恨不得比他伤的千万倍,你看到他难过你会比他很难过。我有,我和爱他,恨不得把命都给他。你还记得我们在夏天的誓言吗?时光荏苒,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 和平精英你我的青春

    和平精英你我的青春

    子弹暗痕,彰显一片赤血青春。在这充满刺激的世界里,你我都是追梦的少年郎。
  • 无限中二

    无限中二

    游戏?NO,NO,这里可能是美妙的异世界。异世?No,他只是场游戏。
  • 魂起缘何处

    魂起缘何处

    有一种命运不知缘起何处;有一种灵魂惊心动魄,为之震撼;有一种宿命无人可解,你可知天涯何处是归途?
  • 时光仍在

    时光仍在

    长生不老?谁都想啊。可是,生老病死怎么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呢?细胞在不停分裂,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然后慢慢衰老。只要找到了细胞衰老的原因,针对这个原因进行研究,就能实现不衰老的愿望。生物衰老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内,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一个很大的圆柱形玻璃缸旁边。那个玻璃缸里盛着淡蓝色的液体,一个皮肤显得有些病态白,脸庞精致的少年蜷缩起身子安静的待在那种蓝色的液体里,随着他微弱的呼吸,有小气泡向液面漂浮。玻璃容器的下方贴着一个标签--姓名:鹿晗编号:0420
  • 心冷空寂遍步舟

    心冷空寂遍步舟

    一个女孩的故事!一个逆天的决定!一路坎坷与磨难,不曾再痛……一生事迹真实故事改编请勿乱喷
  • 恋爱攻身计

    恋爱攻身计

    孩子爹地走进夜店,孩子妈咪谄媚地赔笑、热情地款待,孩子爹地的脸色却黑得难看。这男人的脸可不可以不要这么黑?这男人的目光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犀利?这男人可不可以不要一副要扭断她脖子的表情?呵呵,恋爱先攻身,再攻心,然后生个爱的结晶呐喊助威,乐趣多多……
  • 天古录

    天古录

    宇宙初,诞古祖,其力可撼玄宇,后身化万道,开天辟地……
  • 青岛亚美国际医学美容抗衰中心

    青岛亚美国际医学美容抗衰中心

    青岛亚美国际医学美容抗衰中心的一生,由他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