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86000000038

第38章 37谋划攻夏,策成变法

自从王安石在迩英阁侍讲以后,改革心切的赵顼便没有了继位之初的忧虑和焦措,他逐渐变得精力饱满、气血旺盛、神采飞扬,精、气、神的格外充实,源于久积心中的宏伟志愿将会有望实现,这真是风虎云龙,志在九天!

一个桃李盛放的春雨连绵之日,王安石又被单独宣进宫中,赐坐以后,赵顼笑得满面春风:“出草屋,入金殿,朕的大学士还真是看淡浮华呀?”王安石却是卓然淡定地自我点评:“臣不过就是个生在土炕上,睡在竹席间,长在泥巴里的农村野娃。”赵顼听后,不由仰面高笑:“朕早就知道令尊是前朝州县的一名小吏,我大宋代复一代都是仁慈之君,岂能如此薄待为民操劳的地方官吏呀?”王安石则是隐含别意地谦然感慨:“臣祖籍临川,自幼兄弟姐妹众多,家父各地居官不定,臣随家父走遍大江南北,直到自己居官数十年后,只叹一事无成,也真是无用之人。”听其口吐惆怅,赵顼竟是言含赞赏:“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朕倒觉得你是生在质朴里,睡在天地间,长在自然中的纯正智者,岂能用庸陋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志向?朕绝非流俗之辈。”王安石借机高谈为君之道:“不庸不俗才是真人,圣明的君主不是简单的真人,处在百姓之前,百姓不认为有妨碍,处在百姓之上,百姓不认为有负担,更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做到民贵而君轻。”王安石对于年轻的皇上怀着殷切期望,他如同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即将普照万丈!

耳听圣君之作为,赵顼更是信心百倍:“贤卿正是朕,求如春雨、盼如红日,以国盛兵强、万民安康为重任的大用之臣。朕要拜你为参知政事,这样你才能够放开手脚,全力以赴地助朕兴革除弊、励精图治。”有幸得到皇帝支持,王安石终于能够飞扬壮志,想到做官多年而朝夕未泯的求治改革之愿,今朝有望施展,他目烁光辉地起身而跪:“臣,尊旨。”赵顼连忙将他扶起:“朕的参知政事岂能因为身居草庐而被世俗嘲笑,朕的故居颍王府,此后就赐给贤卿做为家宅,也好让你全家有个正儿八经的安身之处。”淡然含笑的王安石拱手敬拜:“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想到曾经的壮志空流、抱负莫求,埋藏宏愿王安石依旧矢志不休,直到如今人将白头,才终于将兴国之愿洒向华夏神州!

重新入坐之后,赵顼说出了压心已久的肺腑之忧:“一直以来,朕的心头大患,就是西北邻国连年不断的嚣张进犯。日夜都被狼虎窥探,最让朕寝食难安呀。”深谋远虑的王安石此刻便将计划已久的心中韬略,倾然坦露:“陛下,若想扫平西北,恢复汉唐旧疆,绝对不可操之过急。朝政如今弊病积深,以至深入人心,且有波澜处处,尚未平复,臣以为,对待西北,一是固守边城,勤整军纪,二则应在安定现状的同时,暗中策划对敌之计。”赵顼顿然振奋地开口咨问:“如何暗中策划?才能成功治敌。”王安石慧眼如炬地明确推举:“陛下,大将王韶,安守边关多年,仁宗时期,还曾参加过三川口和好水川之战。王韶文武兼备,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乃是有勇有谋的难得帅才。西夏谅祚突然归天,陛下前些时日,诏令边将入京问事,王韶随行而回,如今正在枢密院候旨,陛下不妨宣旨诏见,先来听一听他抗击西夏的对敌之策。”心潮暗涌的赵顼毫不迟疑地点头下旨:“就依贤卿之言,来人,宣王韶晋见。”内侍官李宪匆忙遵旨而去。

时间不长,全副戎装、身姿雄壮的武将王韶,便是满怀期待地来到殿中,他向上深施君臣大礼,双眼含满忠诚仁义。日月穿梭,数年已过,小将王韶变成大将王韶,当年在三川口宋夏血战之时,王韶因为奉命追截落荒而逃的丧家之犬黄德和,所以死里得生,如今已经成为治军有方的英锐将领。

目光赞叹的赵顼免礼之后,直言而问:“卿家多年戍边,此次回朝,有何平戎良策,为朕分忧?”王韶再次躬身向上施礼,然后才献上抗敌大计:“皇上,西夏谅祚归天之后,其子秉常继位,秉常年方十岁,全由其母梁太后掌管西夏国事,虽然女流当政,外亲专权,但我大宋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臣与西夏交战数十年,深知夏人勇猛好战且狡诈多疑,我朝不宜正面直击,但却可以运用策略,迂回治敌。”赵顼专注倾听,连忙追问:“如何迂回治敌?”一国之君赵顼一心恢复汉唐旧疆,成就辉煌伟业,他此时凭着满腔热血,可谓荡平西北心如铁!

在一国之君面前,边将王韶恭敬而稳重地取出地图,展开之后,将久积胸中的一番远见,侃侃而谈:“臣以为,想要攻占西夏,必须首先收复河州、湟州等地,这样可以迫使西夏腹背受敌且无力还击。如今西夏连年攻占青唐,我朝应知,万一青唐被夏人攻取,想必西夏定然大举南下,继而侵占秦州、渭州一带,夏军贪婪好战,如果湟州及西宁州不保,整个西北部,将会沦为敌域,那样,夏人就会进一步威胁吐蕃。纵观四分五裂的吐蕃,只有董毡、木征等部稍有势力,但其归根结底,并非夏人对手。所以臣以为,如果争取吐蕃的各邦力量,为我大宋所用,那么不仅可以减少内患,又可防止西夏对吐蕃的觊觎,更能借助吐蕃之力来防御和抵抗西夏,等到夏人孤立无援以后,正是我朝举兵灭夏之时。”王韶道出慷慨激昂的一番陈词,可谓计划得当且胸有成竹。

听完以后,赵顼目放异彩地看向王安石:“古人说,赠送国宝不如推荐贤才,如此明言至理,果然一点不错。”王安石含笑而答:“贤才效忠明君,才是真正的用武之地。”如此恰当赞许,最合圣意,赵顼颔首而笑地再问王韶:“卿以为,吐蕃诸邦,如何才能为我大宋所用?”深思熟虑的王韶,连忙献计献策:“皇上,臣的平戎之策,需要先用合纵之法,臣愿前去游说诸蕃,然后合力抗敌,如今只请陛下对吐蕃边邦,施恩信,行教化。”赞同此计的赵顼拧眉片刻便下定决心:“国库虽然困乏,但此等护国安邦的天下大计,朕定然全力支持,若对吐蕃边邦,施恩信,行教化,不知需要多少的钱财米粮,来赏赐安抚?”却听王韶长远打算地向上奏言:“陛下,钱财米粮总有花光用尽之时,臣请皇上开市互换,贸易互通,如此一来,两厢方便,使朝廷不费分文,便可促进双方融和。”王韶目不转睛地看向皇上,因为如此策略可谓互利双方,倘若一旦成真,便是皇恩浩荡。

对此贸易互通,王安石竭力赞成:“陛下,这个市易之法,真是一举多得,既可为连合诸蕃打下良好基础,又可避免吐蕃诸邦的犹豫多虑,如此一来偏小邻邦就可以放心依附我朝,而且便民互益,各取其利,最是生财有道,敬请陛下恩准。”龙心大悦的赵顼立即决断:“好一个互惠双边的市易之法,既然利益诸多,朕当然从其所请,王韶听旨。”喜出望外的王韶连忙屈膝而跪,只听赵顼深切厚望地金口传旨:“朕以你为‘管干秦凤路机宜文字’,回到边境以后,定要为游说蕃邦、联合攻夏而早做准备,爱卿放手去做,朕愿静候佳音。”面对胸怀伟志的王安石和宏图欲展的一国之君,‘保家卫国愿成真’的王韶可谓不虚此行,他带着一颗激切之心,急忙领旨谢恩。赵顼此时的改革之志,更加沸腾汹涌,对于一雪前耻和复兴大宋,他助长了百倍锐气、千般豪情!

此日常朝,紫宸大殿当中,文武百官,楚楚衣冠,整整齐齐,无一缺席。皇上赵顼登玉阶,坐龙椅,目视群臣,龙威凛凛,他的口中玉言,惊煞了众臣之耳,震撼了元老之心:“自从先帝大丧以后,国家至今没有宁日,列位臣工接连奏言:弊政沉积害国,朝廷财用艰难,百姓困苦乏力。如今,众卿各就各位,两府两制人才济济,富弼、曾公亮领衔中书,另有唐介、赵挕⑼醢彩?菸?沃??拢?咽切酥未笏沃?薄k抟丫鲆猓?赡砂俟僦???秤ν蛎裰?模???贾巍⑷褚飧镄拢?弧⒃??幌颓湟晕?绾危俊鄙聿√逅サ母诲龅阕阕?恚?诔龀麓示陕郏骸盎噬鲜ッ鳎?笔辈煌?裥顺?伲?泶?蛎瘢?四松琊⒅?笮摇5?氡菹拢?鹗ハ椭晾恚?刈孀谥?ǎ?榷苏?闹荆?傩廾髡?危?娇稍旄:笫馈!痹??敛喽?柑??螅?曰杌ɡ涎郏?补燮浔洌??钪?J刂?圆缓鲜バ模?挥煽?谧辔剩骸叭缃瘢??写蟪几龈鲋艺??∶癜傩杖诵南蛏疲?娜肥钦?俦渍?拇蠛檬被???恢?噬希??馊绾涡烁镏伪祝俊痹??了低甏搜裕?阌肴撼季蔡?鹂谟裱裕狘BR>

面对殿中百官,赵顼表明兴革之愿以后,深知必有障碍所阻,但却心志唯坚:“改革兴国,既是先帝的心愿,也是朕的志愿。如今,王爱卿每日在迩英阁为朕论解兴革之道,颇有见地卓识,可由王卿代朕而言,说说治国除弊之法。”王安石慨然无讳地应声答对:“臣遵旨。我朝多年国弱民乏,财力枯竭,其中冗兵、冗官支出无度,正是穷国败政的极端要害。财用乃是国之根本,整顿财政最为急迫,所以朝廷上下在节流俭省的同时,重在开辟财源。如今税法不当,兼并害民,导致农村凋败,农民困苦不堪,因此必须抑制兼并,实施兴农大计。另外,针对冗兵,需要多置良将且多方训练,然后,兴民兵,设保甲,固国防,行保马,使得全民皆兵,合为一处,方能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元老重臣听在耳中,字字皱眉,句句失望,人人都在暗暗揣测,细细衡量。

同类推荐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旧世纪黎明

    旧世纪黎明

    最动荡、最血腥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各自为政的亚尔大陆,蛮人的铁蹄势不可挡,北边维斯顿人的艰难求生。红海降临,崛起于克比利,迷失于哈罗顿之巅,英罗人的生命之旅未曾停歇。王权还是神权,旧势力还是新时代,是委屈成全还是誓死反击?在命运之轮的牵引下,分裂的英罗帝国滑向了未知的方向。踏过血与沙,谁将会坐上铁皇座!
  • 图说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图说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三国两晋南北朝起止时间,从确切的意义上来讲,是从公元220年曹魏立国,东汉正式灭亡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陈,统一全国止。但习惯上,人们通常将其上限延伸至公元184年,汉末黄巾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混战开始,以便于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动荡不安历史的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共历四百年,这四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经历了痛苦的煎熬,又重新再生的四百年。在这四百年中,战争的腥风血雨涤荡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董卓之乱到隋文帝灭陈,每次战争,都饱蘸着无数百姓的血泪。
  • 汉明

    汉明

    大明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那就一个一个地解吧!
  • 功名簿

    功名簿

    将军一生为君战,三十余年洒热血。千军万马奔朝堂,一心猜忌误终生。无可奈何兄帝王,流言蜚语第臣将。
热门推荐
  • 我每天都带着系统去装逼

    我每天都带着系统去装逼

    我,堂堂一代‘今天败家了没’系统,还没遇见过这么戏精的宿主——”哎,我怎么能这么好看么””以后请叫我仙女””……”“宿主……”“叮——您已被关进小黑屋”————机生太难了,动不动就关小黑屋
  • 快穿之宿主她又又又开挂了

    快穿之宿主她又又又开挂了

    病娇少年:“这个世界真是不友好呢,还是毁的吧。”砰的一声,门被踹开,将夭夭淡定的收起脚:“开门!社区送温暖的。”病娇少年:“……”
  • 北美之公分母

    北美之公分母

    通过一个MCC社区大学的华裔男女学生交流群,带出来的一群北美征婚交友的故事。所有的男女同学,都是期待爱情,梦想幸福的婚姻,不过,地区差异,风俗差异,三观迥异,让一帮MCC的同学们尝尽了酸甜苦辣,也更愿意回望天朝的美好婚恋
  • 在人间

    在人间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之一。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就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去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一有机会就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走出舒适圈

    走出舒适圈

    讲述一个少女是怎么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一步步向自已的梦想进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吹万禅师语录

    吹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残刀与苦酒

    残刀与苦酒

    原本那快意恩仇的夜,伴着一场血雨,再也不一样了……修道?修法?还是修心……那末世的修者,那江湖中的修者,他如此迷茫……
  • 君临天上

    君临天上

    偶然之间,命运完全改变。平凡少年,踏上修仙路。重重危机,步步走来,又是一场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