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7200000018

第18章 诬陷的学问:断章取义(1)

断章取义的诬陷手法大都是通过窥探文字而进行抽取、压缩、望文生意来达到目的的。因这种诬陷而引起的案件就是文字狱,而这一类的诬陷者却不同于其他诬陷者,他必须具有专业知识,能从目标的文字中寻找到他想要的。所以,可以说,断章取义的诬陷的技术含量是相当高的。

1、可观的北宋文字狱

素有“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北宋一朝,其针对知识分子的文字狱数量可观,诬陷手段在这里得到极大的发挥,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专制社会特有的病态现象。但从诬陷的角度来看,诬陷者有意从知识分子的著作、言论中寻章摘句,望文生义,颠倒曲解的过程则是诬陷史上最有技术含量的篇章。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文学家兼改革家范仲淹与他的志同道合者们发起了庆历新政,新政的内容立即遭到了保守派枢密使章得象、台谏官王拱辰、张方平等人的反对。他们立即向新政成员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王拱辰抓住了改革派同僚诸人参加进奏院祀神宴会时,一位新政成员所做的《傲歌》为把柄,陷害新政成员,由此罗织了“进奏院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新政的一些成员到进奏院祠神,按照当时的风气,这些人找了一些妓女来欢乐,席上,一位叫的王益柔作了《傲歌》一首,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保守派成员立即抓住这一句,认为此人有“谤讪周、孔”的大不敬罪名。宋朝以儒学立国,周公与孔子都是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一诬陷立即奏效,由此而罗织成狱。案成后,王益柔与那些嫖友们遭到贬黜。明年,新政领袖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相继遭贬,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

熙宁四年(1071),御史中丞杨绘抽取了改革人士王安石《淮南杂说》中的只言片语,加以曲解,然后写了一封诬告信:今王安石于君尊臣卑,重熙累盛之朝,而显然再三丁宁于伊尹放君,周公用天子礼乐之事,臣愿陛下详其文而防其志。

但当时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信任,所以没有诬告成功。但杨绘的断章取义却让王安石冷汗直冒,在判定此人歪才的同时,上言神宗,认为“杨绘不宜在言职。”又曰:“臣事陛下即有罪,大臣、近臣理无肯蔽覆者,不必得一杨绘乃察臣所为。但如绘者使在言路,四方宣力奉法之臣,更疑畏沮坏,政令何由成?”神宗把杨绘的命运交给了王安石,杨绘被贬到了郑州。

元丰二年(1079)七月,大宋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文字狱“乌台诗案”爆发。被诬陷者是时任知湖州的卓越文学家苏轼。苏轼因在朝中得罪了人而被贬到湖洲,但被他得罪的那些人仍旧不放过他。于是就从苏轼在谢表——按惯例,官员到别地上任后要向朝廷献上一封谢表,以示皇恩浩荡——中和在湖洲所写的诗文中寻章摘句,联想发挥。

诬陷苏轼的人是台谏李定、舒掸、何正臣,这三人拿出了当初寒窗苦读的精神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到了证据。御史舒掸的上疏是这样的:“(苏)轼近上谢表,颇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志义之士,无不愤惋。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它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诋谤为主,小则镂板,大则刻石,传播中外,自以为能。”然后把苏轼所写的诗文呈上,以示他没有诬陷。他们最终得逞,苏轼险些有性命之忧,幸好神宗皇帝认为苏轼非大奸之徒,所以才将其再贬官了结。

最戏剧性的断章取义诬陷手段的当属发生在元丰八年(1085)的车盖亭诗案了。元丰八年,神宗病逝,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把曾经被王安石排挤出朝廷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起司马光起用,并改元元祐,是为“更化”。元祐初,元丰故相蔡确因曾经是王安石的门徒,所以屡被贬斥,后来在安州,他作了《夏日登车盖亭》绝句十首,被知汉阳军吴处厚和台谏吴安诗、张焘、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梁焘等人抓作把柄,轮番告讦其诗作语涉谤讪,讥讽太后,铸成狱案。蔡确“责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宰相范纯仁、左丞王存坐帘前出语救确,御史李常、盛陶、翟恩、赵挺之、王彭年坐不举劾,中书舍人彭汝砺坐封还词命,皆罢去”。这就是车盖亭诗案。

蔡确之所以被人诬陷,一是因为他是王安石一党,政治上他就该被无限,另一方面还和他的做人有关。诬陷他的主谋叫吴处厚,是他的老相识,二人当初还有过师生情谊,蔡确后来投靠王安石并位极宰辅,吴处厚希望他能仙及鸡犬,但蔡确认为吴处厚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吴就对蔡确嫉恨,“会得确《车盖亭诗》引郝甑山事,乃笺释上之……”

不可不谓吴处厚是个断章取义与望文生义的高手。且看他的专工:

蔡确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吴处厚:“睡觉莞然成独笑”,今方朝廷清明,不知确笑何事?

蔡确诗:静中自足胜炎蒸,入眼兼无俗态憎。何处机心惊白鸟,谁能怒剑逐青蝇。

吴处厚:“何处机心惊白鸟,谁能怒剑逐青蝇”以讥谗诬之人。

蔡确诗:风摇熟果时闻落,雨滴余花亦自香。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

吴处厚:“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是讥新进用事之人。

蔡确诗:喧虺六月浩无津,行见沙洲冻雨滨。如带溪流何足道,沉沉沧海会扬尘。

蔡确诗: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钓台芜没知何处,叹息思公俯碧湾。

吴处厚:郝处俊封甑山公,会高宗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止;今乃以比太皇太后,且用沧海杨尘事,此盖时运之大变,尤非佳语,讥谤切害,非所宜言。”

大宋朝廷并非只有吴处厚一个人是断章取义的天才,在他上疏不久,台谏中的元祐党人立即对蔡确群起而攻之。这些人甚至都没有看蔡确的那十首诗。“左司谏吴安诗上疏论确讥讪”,“左谏议大夫梁焘、右正言刘安世各已两上疏”。梁焘言:“臣风闻吴处厚缴进蔡确诗十首,其间怨望之语,臣子所不忍闻者。”又言:“臣近以蔡确怨望,见于诗章,包藏祸心,合党诞妄,上欲离间两宫,下欲破灭忠义,清议沸腾,中外骇惧,以为确不道不敬,罪状明白。”刘安世为了让事情真实,先是:“伏见吴处厚缴进蔡确知安州所制《车盖亭诗》十篇,多渉讥讪,”然后特意指出:“而二篇尤甚,非所宜言,犯大不敬者。”台谏的力量如泰山压顶,任凭蔡确如何辩解,都无济于事。即使是他辩解甚明,而用诬陷他的人的话而言则是:“罪状著明,何待具折?”在这一重复而激烈的弹劾下,最终成为车盖亭诗案的受害者,被贬到岭南,后在岭南与世长辞。

元祐党成员似乎天生就是诬告天才,四年后,元祐党成员又对自己内部的政治对手进行了诬陷。被诬陷的人叫刘挚,是当时的元祐党成员,也是丞相。他遭到了台谏弹劾与邢恕书信往还、接见章惇子弟事,后被贬知郓州。史料记载说:先是,邢恕谪官永州,以书抵处(刘)挚。故与恕善,答其书,有“永州佳处,第往以俟休复”之语。排岸官茹东济,倾险人也,有求于挚,不得,见其书,阴录以示御史中丞郑雍、侍御史杨畏。二人交章击挚,遂笺释其语上之,曰:“休复者,语出《周易》,以俟休复者,俟他日太皇太后复子明辟也。”又章惇诸子故与挚之子游,挚亦间与之接,雍、畏谓:“延见接纳,为牢笼之计,以冀后福。”以观文殿学士罢知郓州。

但是,元祐人也不是稳坐钓鱼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绍圣年间,一批新党上台。他们用的手法也是诬陷,目标就是元祐党。常安民书信案即是一个典型。常安民虽然不是元祐人,但在政治上却倾向于元祐党,与新党的主张背道而驰。《宋史》本传载安民“妻孙氏,与蔡确之妻兄弟也。确时为相,安民恶其人,绝不相闻。确夫人使招其妻,亦不往。”(元祐初,)“元丰用事之臣虽去朝廷,然其党分布中外,起私说以揺时政,安民窃忧之”。而在绍圣初年,“拜监察御史,论章惇颛国植党,乞收主柄,而抑其相反复曲折言之,不置。惇遣所亲信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安民正色斥之曰:‘尔乃为时相游说耶?’惇益怒”。常安民元祐间致吕公著书是遭章惇、曾布打压的主要借口,其书云:去小人不为难,而胜小人为难。陈蕃、窦武协心同力,选用名贤,天下相望太平,然卒死曹节之手,遂成党锢之祸。

常安民引陈蕃、窦武故事比之元祐辅臣,并把哲宗比为汉灵;章惇、曾布进谗陷害,激怒哲宗,进而“惇径拟(安民)监滁州酒税”,将其赶出台谏。后来“徽宗立,朝论欲起(安民)为谏官,曾布沮之”,“蔡京用事,入党籍,流落二十年”,多年以来竟然不能见谅于政敌,可见在政治上,敌人之间的斗争有多么冷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断章取义的诬陷并屡屡诬陷会屡屡成功呢,原因还在诗上。中国古代的诗歌,自诗三百以来,经过孔子的删削,均与国事相联,叫做诗中有道,诗以言志,这一志包括个人的志向和对国家的看法,由此形成了传统文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也就为一些诬陷者提供了断章取义的武器。加之诗律的限制,古代诗歌往往语焉不详,也就更增加了文字的弹性,倘若任何人去找,都能以象征为武器找到突破口,对目标进行打击。

2、宇文虚中不受欢迎

宇文虚中字叔通,四川成都人。在北宋中后期以地方官身份进入中央政府,为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同知贡举,在宣和年间,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金国想与大宋联合灭辽,宋徽宗派他去跟金人商议事宜,他觉得这不妥,就给徽宗皇帝上书说:“用兵之策,必先计强弱,策虚实,知彼知己,当图万全。今边圉无应敌之具,府库无数月之储,安危存亡,系兹一举,岂可轻议?且中国与契丹讲和,今逾百年,自遭女真侵削以来,向慕本朝,一切恭顺。今舍恭顺之契丹,不羁縻封殖,为我蕃篱,而远逾海外,引强悍之女真以为邻域。女真藉百胜之势,虚喝骄矜,不可以礼义服,不可以言说诱,持卞庄两斗之计,引兵逾境。以百年怠惰之兵,当新锐难抗之敌;以寡谋安逸之将,角逐于血肉之林。臣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也。”在宇文虚中看来,与金联合灭辽其实等于引狼入室,自毁城墙。徽宗皇帝不理他,让另外的大臣前去与金人谈判。

在与金人联合灭掉辽后,宇文虚中警告朝臣,提防合作伙伴金国。但没有人听他的。宣和八年(1119),金国果然大举兴兵南侵。宇文虚中当时在太原镇守,不过,他还没有见到金人的影子,就和主帅童贯跑回了都城。在守太原,两人还没有见到金兵的影,立即跑回都城。

童贯要比宇文虚中倒霉,被太学生陈东集结学生上书请求朝廷制裁他。而宇文虚中却因为官职卑微,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关照”。非但如此,徽宗还升他为资政殿大学士。

徽宗对着宇文虚中哀叹:“当初我不听你的话,如今金人两路并进,到了这个地步,可怎么办啊?”

宇文虚中觉得:“皇帝您先先降‘罪己诏’,然后把该杀的人都杀掉,这样做,可能会使百姓回心。天意一回,找一位得力将领执掌帅印,万事大吉。”

徽宗皇帝做得非常彻底,不但自我批评,惩罚了一群不得力的人,还把皇帝位也让给了儿子。但他的这种自我忏悔却没有感动金人。金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直逼京师而来。

到了京师城下,金军希望北宋朝廷开门投降。时已是钦宗在位,和他父亲徽宗当初一样,也是吓得魂不附体。只好把后来的高宗皇帝送到金营里暂时当人质,其他事情再议。当时的四方勤王之师陆续到达,有一勤王之师的首领半夜率领人马去劫金营,但没有成功。金人恼火,威胁要攻城。钦宗皇帝吓得连浑身发抖的勇气都没有了。他希望有人现在站出来,替自己去跟金人解释劫营一事。

但当时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有人愿意去,却趁火打劫钦宗,希望他能给自己最大的好处。只有宇文虚中站了出来,不计报酬前去。据后来一些人的见解,此时宇文虚中所以想去,是因为他见过高宗皇帝。据他自己说,高宗皇帝在还是康王时就显示出了与别的皇子不同之处来。此次前去,一方面是解释劫营事件,另一方面是看那位当人质的康王是否还活着。

宇文虚中几乎是欣然前往的,带着钦宗皇帝的议和文书,见到了金使王汭。在渡濠桥时,金人故意示威给他看,把身强力壮的士兵排满道两旁,两派人抽刀高举,宇文虚中就在刀云下缓缓而行。没有一点惧意。

到了金营,金人就让他一个人坐在那里,也不见他,也不杀他。偶尔有几个壮大的士兵走进来,把刀抽出,向着天空挥舞两下,恶狠狠地看他几眼,转身就走。

宇文虚中以为来到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心上倒有点恐慌了。几个时辰后,康王面色苍白地出现在门口,康王见到宇文虚中,非常兴奋。就如同老乡见老乡一样。

第二天,宇文虚中终于被招见,招见他的人态度傲慢,脏话总不离嘴巴左右。宇文虚中低三下四地陪着不是。直到晚上,宇文虚中才回到城中。带回金人话。要劫营事件的相关人等,如越王、李邦彦、吴敏、李纲、曹晟等人,还有金银、骡马之类。给了这些,就退兵。

钦宗总算松了口气,还是有做奴隶的可能的。他又令宇文虚中前往,宇文虚中告诉金人,所提条件都可以答应,但有个前提条件是,康王必须归。

金人不能总得寸进尺,就答应了宇文虚中。宇文虚中与康王回。朝廷上下兴奋异常,宇文虚中被任命枢密使。

钦宗皇帝等于是把与金人周旋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宇文虚中。宇文虚中再次来到金营,希望金人尽快撤兵。金人说要三镇。宇文虚中大哭,不语。

金人大怒。

宇文虚中道:“太宗殿在太原,上皇祖陵在保州,如何肯割弃。”

金人大笑:“你不是想要我撤兵吗,只要三镇给我,我马上撤兵。

宇文虚中回来跟钦宗皇帝说,把三镇给了他们吧。他们早走早好。

就这样,三镇割给金人,金人撤退。而宇文虚中却被言官劾,罢知青州,寻落职奉祠。

但即使是这种屈辱的和解也没有阻挡金人灭掉北宋的命运,不过在北宋灭亡的时候,宇文虚中在青州已经无能为力了。赵构跑到江南称帝后,第二年迫于舆论压力,就下诏募求能出使金国“祈请”当初被金人虏走的徽、钦二帝的祈请使。宇文虚中千里迢迢地赶到江南,说自己愿意充当祈请使。赵构大喜,恢复了他的资政殿大学士之职,宇文虚中在这年的十月带了一批人出使金国。

但是金人不愿意放回二帝,而且还经常将前来的祈请使或是放逐或是杀掉。宇文虚中自然也不例外。在祈请了一年后,第二年的春天,金人对宇文虚中的使团说,你们空手回去吧。

大家都决定回去,只有宇文虚中说道:“我是奉命北来祈请二帝,二帝不走,我就不归。”

同类推荐
  • 淮南鸿烈传

    淮南鸿烈传

    淮南王就是那个炼丹的淮南王刘安,不过炼丹是幌头,修书和造反是主业。《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是他组织人写的传世名著。门下客卿八千,道、法、儒各家高手云集。玩家将扮演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刘陵。师从身怀异术的八公学艺,在朝堂大臣、各国王侯间一力周旋。还要提防一心想把刘陵□□成趁手兵器的腹黑美男子:淮南小山。且看刘陵能否玩转西汉武帝一朝,乱世逢生,改写团灭命运。携琴载酒,一匡天下!笔者燕策三,历史系毕业,用最严谨的历史考证,最立体的历史人物还原,做最好玩的历史游戏。欢迎考据党留言切磋。
  • 郑国春秋

    郑国春秋

    郑国,一个中原小国,却经历了桓公建国、武公开疆、庄公小霸、祭足专权、厉公复辟、文穆之治、子产变法,最终被韩所灭。这部书以小说形式诉说郑国历史。PS:本书不穿越、不言情。
  • 穿越之纨绔小王爷

    穿越之纨绔小王爷

    “小生不才,见姑娘貌美如花,想请姑娘入府上一叙。”“小王爷,小女子已有婚约在身。”“有婚约啊,没事。”“啊,小王爷,快放我下来。”......“你敢和我抢花魁?来人呐,拖出去砍了!”“小王爷,饶命啊。”
  • 华夏全明星

    华夏全明星

    简介一:秦始皇雄踞咸阳,刘秀占领洛阳,大唐割据长安,朱元璋在凤阳仰天长啸,更有女真突厥鞑靼东瀛虎视眈眈,谁才是天下共主。项羽、吕布、冉闵、李存孝、李元霸谁才是举世豪杰。姜子牙,诸葛亮、王猛、赵普、刘伯温谁才是天下智囊。人生薄凉,生死无常,且看小人物李无常一步步成长,与中华五千年精英们斗智斗勇。简介二:潘郎掷果,荀彧留香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杀胡令冉闵白袍将军陈庆之十三太保李存孝西楚霸王项羽火烧赤壁周公瑾兵仙兵圣兵神人屠?或者诗酒剑仙李太白广陵散嵇康一曲胡笳就孤城刘琨?或者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亦或者是姬发,纣王,姜子牙,妇好…………你到底喜欢哪位?这里应有尽有。
  •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薛飞意外的穿越到了明朝,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锦衣卫小旗的身上,薛飞决定了,做一个朝廷的走狗,当皇上的舔狗,皇上说一,薛飞坚决不说二,皇上:“你给孤找得美人呢?”薛飞:“老大,在我家后院呢!”皇上:“......”这是一个逗比马屁精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一世情牵:凤随凰

    一世情牵:凤随凰

    她是景国不受宠的皇女,一生中最荣耀的那日,却也是最耻辱的一天,因为泰熙公主的封号,不过是为了远嫁赫图。此去故土万里遥,本以为不过郁郁老死他乡,怎料他途中杀出,如同灰霾里露出的金色曙光。即便不可能携手江湖远,默默相守也未尝不是一场美满,可最终却是恩爱全消,前情尽断……
  • 依然如故爱你如初

    依然如故爱你如初

    从小家境贫寒的女孩林依,成绩优异,乖巧懂事。一直以为生活在父母庇佑下的她,却在中考前夕察觉出了父母的偏爱。原生家庭的偏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时候是毁灭性的。经历了中考失利,高中辍学,工作失意,生意失败的林依,早已磨练出金刚不败之躯。而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青春至爱,却在他们快谈婚论嫁的时候,远走他乡,此时的她又该何去何从?请欣赏晓洛伊伊的小说《依然如故,爱你如初》!更多精彩,每日更新中......
  • 医妃难宠:病娇王爷太腹黑

    医妃难宠:病娇王爷太腹黑

    问:穿越后一介女流如何发家致富?云月柒答:挖掘当朝王爷恋爱秘史,出书成册,获粉丝万人,走上人生巅峰!可后来……某王爷坐在她对面,边看边读。“王爷万年不变冰块脸,注孤生。”云月柒不敢说话……“惊,王爷竟好男风,有图有真相!”云月柒瑟瑟发抖,“我可以解释……”“诶,这段不错,哟哟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云月柒:“……”王爷的人设,崩了……
  • 我不想当大王

    我不想当大王

    东海黄金塔,华夏紫金城。相约游神域,结伴共长生!
  • 诛神大陆邪刀

    诛神大陆邪刀

    邪刀,魔剑,生死书道弓,圣杖,幻化珠少年慕白从地球而来,报仇雪恨成了他人生的目标奇异的刀,奇异的面具,六大神器,集合一起会发生什么神,是用来崇拜的,还是,用来斩杀的
  • 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

    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

    《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精选88篇作者多年行走一线学校的观察笔记,围绕思维与课堂、思维与德育、思维与课程、思维与教科研等,提出不少原创性思考,如“聚焦‘课堂革命’”“好课堂只在一念间”“让爱变现”“课题是教师素养提升之道”“让教师发声”等。角度细微,接地气,兼具可读性与实用性。
  • 十二星座:天上繁星人间花

    十二星座:天上繁星人间花

    摩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哥哥会如此记仇。只是因为竞选宫主时,自己打败了他,他就打算集结其他落选的宫主,给她个一击致命吗?且先不提丧失记忆,且先不谈心脏绞痛,且先不说将她的自尊死死踩在脚下。为何,我已如此,你还要将我的朋友,一个个从身边夺走?挚友亡,朋友散,牵冷笑。她最信赖的人,却在那一刻给了她真正的致命一击。他是唯一的,他是唯一那束她生命中的阳光。希望是他带来的,斗志是他带来的。温情是他带来的,手心的温暖更是他带来的。终究有一天,她会昂起头,踏着血,浴着火,笑望世界千百险恶。“你说,我在天上,是什么?”“在天上,繁星相随。在地上,连体花伴。”
  • 一仙难求:女修士遇到完美腹黑小师叔

    一仙难求:女修士遇到完美腹黑小师叔

    陌天歌是个出身俗世的普通村女,父亲失踪,母亲早逝。她寄养于祖父母的身边,无意中触发了祖先留下的禁制,走上了修仙之路。天歌在飞云镇集市上遇到散修李玉山。李玉山发现她是纯阴体质,便欲把她拐走作为炉鼎。玄清门叶景文接受师叔秦守静的任务,欲将天歌母女接回师门,并带她去寻找血缘亲人——二叔叶江。谁料叶景文和天歌被叶江误解,他们两个无奈逃离,成为散修。天歌改头换面,女扮男装,通过仙台会进入云雾山成为正式弟子,开始修仙之途。从卑微的炼气小修士,到举手移山倒海的化神大修士,数百年的时光,天歌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渐渐得到了朋友、师长、爱人,继续坚定地走在仙路上。最后,天歌终于得窥仙机,却发现,世界变化的秘密……
  • 断肠词

    断肠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怪大饭馆

    妖怪大饭馆

    “老猪,这是你的红烧猪头肉。”“别啊,郭老弟,你这不是埋汰俺嘛?”朱刚彪陪着笑容,“俺保证今天绝对不赊账。”“你这是嫌弃我这里的伙食不行啊,成啊,虎妞,把菜撤了,换青菜豆腐上来,反正猪是杂食动物。”“哎呀,我说虎妞,现在你不能吃人了,而且还是个大美人,能不能不对着我流口水啊。赶紧把菜撤了。”虎妞龇着牙,倾国倾城的脸蛋上散发出危险的气息,说是撤菜,却是一口把猪头肉吞了下去。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郭川:“你的……肉香。”一个动作却把俩个人吓了一大跳,郭川自然不用说,倒是躺枪的朱刚彪一身冷汗,那可是猪头肉啊,朱刚彪感觉自己脸上的肉隐隐作痛。郭川也觉得头痛,这些刚成精的妖精,还真是让人不省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