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8700000026

第26章 方以智:从思想者到黑社会大哥(2)

这段文字主要写崇祯末年方以智少年时在南京是一个家门鼎盛,仆从喧阗的乌衣子弟,而从两广北归在天界寺皈依觉浪以后成为一个自甘淡泊,特立独行的面壁头陀。方以智对夹有糠秕的粗饭和俭恶的蔬菜,不但自己能“尽七,八器”,而且强要“故人之子”(指陈维崧)与他共同享用。

乱世,让一个吃香喝辣的贵公子变成了一饥不择食的头陀。但同时,也让他由一个文人变成了一个思想家。

在《自题游山小影》一诗中,他就有了成为思想家的悲愤潜质:“自来自往,一叶指掌,浑身苍苍,日出眉上。踏碎青天,众山自响,何不归欤?问臃肿杖。”“奇不奇,痴不痴,大地无寸土,曳杖何所之……游戏还登临,老病路险巇。不如一笔扫落五岳十洲之烟云。”

这是自我写照,同时,也将他的思想情况完美地刻画了出来。“大地无寸土”一句反映出明亡后普遍存在于土大夫思想中的一种民族意识。“老病路险巇”是料及此后道路的不平坦。“踏碎青天”“一笔扫落五岳十洲之烟云”等句,以恣肆放纵的笔调写出壮怀不已的心情。

看来,方以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和尚了,他已经让生活和时代锻造成了一个倔强坚毅,不为环境所左右的生气勃勃的有志之士,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泰然自若,追求理想的思想家。

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方以智在当时的生活细节和对生命的抗争情景。但从侧面,诸如许多人写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和尚思想家的佛门生活。

很了解方以智的遗民李世熊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据说,他在自家客厅的桌上放了一杯清水,一盏油灯,客人来到后,要是懂得把杯里的清水倒在地上,把油灯点燃,就会受到主人的加倍欢迎。这两个动作含了一个哑谜,正是:反清复明。

他在其著作《数度衔》中谈到方以智时,说:“密之(方以智)先生遭变出世,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乃集三世大成,仔肩圣学,继往开来,俾益方世,岂偶然哉。”

他的老友古文家和诗人,清朝官员施闰章这样写道:“无可大师,儒者也,尝官翰林,显名公卿间。去而学佛,始自粤西,遭乱弃官,白刃交颈,有托而逃者也。后归事天界浪公(即天界寺觉浪道盛)闭关高座(指天界寺)数年。刳心濯骨,涣然冰释于性命之旨,叹曰‘吾不罹九死,几负一生,古之闻道者,或由恶疾,或以患难,类如此矣’。盖其先父廷尉公(方大镇)湛深周易之学,父中丞公(方孔炤)继之,与吴观我太史(方以智外祖吴应宾)上下羲、文,讨究折衷,师少闻而好之。至是研求,遂废眠食,忘死生。以为易理通乎佛氏,又通乎老庄。每语人曰:‘教无所谓三也。一而三,三而一者也。譬之大宅然,虽有堂奥楼阁之分,其实一也,门径相殊,而通相为用者也。’”

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方以智当时的思想变化过程和他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张。方以智后来把早年家传的周易象数之学与佛、道思想综合起来,“通相为用”。他晚年,杂揉了《周易》,《中庸》,京,关,邵,蔡的象数学以及佛教和老、庄的思想资料,形成所谓方氏独创的“中五说”和“公因反因说”。又编定了父亲方孔炤的《周易时论》十五卷,自己又创作《周易图象几表》八卷。两书合称《周易时论合编》共二十三卷。

由和尚到思想者,方以智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艰辛。但我们不要被这一假象所迷惑,至少,方以智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者,因为反清复明一直就是他的志愿。

最后人生

方以智在天界寺注定就不会“老实”,因为那个叫觉浪的主持就是一仇视满洲的典型。作为佛教曹洞宗的前辈,在一篇文字中,他称朱元璋为“太祖高皇帝”。清政府将其捉到狱中后,由于各方舆论压力太大不得不将其释放,后来有人称,觉浪和尚的那篇文章是明亡以前作的。天界寺里明朝遗民太多,并且是有组织地在一起谈时政谈复兴。

方以智到天界寺后,就引见了“易堂九子”之一的曾灿和觉浪的门徒大汕一起到过安南(越南),所谓“易堂九子”是指当时在庐山山中,以魏禧为首的九个人结庐读书讲学,人称“易堂九子”。

他们去的目的就是试图搬取救兵;大汕行事豪迈、夸张,被安南国王封为国师,据说,他一次就授戒1400余人。方以智为了反清复明,可谓不遗余力,在寺院中,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从事一些隐秘活动进行联络和沟通反清人士。

方以智的二儿子方中通也被他派到楚地去,在一年多之后,他二儿子回来,欣喜地向父亲汇报工作:“楚国逢遗逸,人人感至今。云沾王父泽,聊慰老亲心”。

方以智虽然是和尚,但人际关系很是复杂。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明亡前曾任湖北巡抚,是曾与绰号“曹操”的农民军罗汝才一起八战八捷的明末名将。后仅因一次失利就被下狱,楚地和粤地多散落有方孔炤的军事旧部。在广西时,他们还曾想推举方以智出任军事;这样的“身份”和经历,纵使匿身寺庙,清政府当然不会对他掉以轻心。

在1664年,方以智五十四岁,迫于清政府的压力,他只好离开天界寺,去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当了主持,从1664年到1671年,这七年时间,方以智虽然在思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反清复明这一主题上也并没有松懈。

在这七年里,他写了《禅乐府》,并有《愚者智语录》,而主要的成就是继续啸峰大然编成《青原志略》。这儿应指出,在江西西部,赣江东岸的这个青原山,除了是佛教胜地相传是所谓七祖道场(七祖指唐开元时的弘济禅师)外,又是明代王学江右学派理学家讲学的中心。山中有“五贤祠”,所祀就是王守仁、邹守益(东廓)、聂豹、欧阳德、罗洪先(念庵)等五人。除了潜心抒发他的思想外,就是他的交际了。

一位遗民叫魏禧的对方以智晚年交游太广,社会关系非常复杂曾提出了婉转的讽喻。在方以智遭难去世前四年,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魏僖在《与木大师(方以智借名墨历,又名木立)书》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方当时的活动,是探索方以智晚年思想行动的史料:“迩者道誉日盛,内怀忧谗畏讥之心,外遭士大夫(指官吏),群衲(指僧众)之推举,于是接纳不得不广,干谒不得不与,辞受不得不宽。形迹所居,志气渐移。”

王夫之谈到方以智交游广泛时,也说过这样的话:“(方以智)乃披缁以后,虽住青原,而所延接者皆清孤不屈之士。且复兴书院,修邹、聂诸先生之遗绪。门无兜鍪之客。其谈说借庄、释,而欲檠之以正,又不屑遣徒众四出觅财。”

还有一位遗民肖伯升对方以智待人接物态度的评价是:“行处则乎实,待人则春风”。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他学佛在深山古寺,但仍是与各方面诗文往还。虽然交游广泛,但“门无兜鍪之客,又不遣徒众四处觅财”。这些说明他一如既往,不结交权贵,而忠实于自己的学术与理想。一方面无可奈何,静耽禅说,一方面广通声气,壮志犹存,这就是晚年的方以智,一个矛盾的方以智。

或许正是他的交友广泛,最终引起了清政府的疑虑。于是,康熙十年(1671年),大祸临头了。正准备回桐城老家主持浮山佛事的方以智,因列名“粤难”,受到清政府的通缉。这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讲,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是一个极为严酷的打击。为了不牵累亲友,他带病到庐陵“自首”,随后就被押往南昌。他的二儿子方中通想用他自己来换父亲一命,可惜清政府觉得这是不等价交换,不但不换,反而也将他捉了起来。许多方以智的朋友都在为他奔走,但无济于事。

清政府不久就下了命令,方以智作为粤案的要犯,将押到岭南。十月初七,囚船在南赴途中到达了万安惶恐滩。

惶恐滩之所以非常有名,一是因为它处于赣江十八滩中最险要的地段,二是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诗句一出,这里就成了遗民的圣地。当方以智走到此地时,他非但不悲伤,反而很高兴。

这一高兴,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确切地说,方以智在汹涌的江水中,得到了永恒的解脱。

方以智死后,被时人冠以“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的美名,但这毫无意义,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这位思想者的这些美名不过是为那个王朝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而已。

天地会大哥

天地会,通称“洪门”,外称天地会,因会内成员“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拜日为兄,拜月为姊”而得名,载于正史的有着“三点会”“添弟会”“小刀会”“袍哥会”“哥佬会”等十多个异名,是近世华人世界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青帮也只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

许多人都无法把这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体与方以智联系起来,但历史事实却证实,天地会,尤其号称三点会(∴符号是方以智设计出来的)的这一组织,开创者正是方以智。

我们暂且看下面这两件带有疑点的事件。

1658年,方以智为父守墓期满回到江西后,在建昌府周围四处走动,惹得议论纷起,这时的议论大都指向他交友广泛,其间有闲杂人等;还有他长达一年之久的武夷山之游也给后世留下谜团……这一年,他去了哪里,谁也无从知晓。

如果这只是猜测,那么,发生在清中期接连查获的会簿中留下著名的“木立诗”事件就是铁证了。当时,天地会会众中多有“木立斗世知天下”、“木立斗世六十年,太子十三来结义”之类的歌诀流传,还有“攻打木阳城”的入会仪式,考古界在据信为天地会发源地的福建漳州碑亭上也发现有“木立斗也清皆绝,万里和同再复兴”的模糊碑文,多处提到“木立”。

方家和广东、福建沿海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天地会就在这附近活动频繁,而且,晚年方以智变幻无常的名号中,正有一个“木立”。再联想到天地会的暗语“三点暗含革命宗”,“木立斗世知天下”正是说天地会开创者木立知彻宇宙人生,敢于逆立斗世!

我们再从方以智的化名联想到重重云遮雾罩的天地会传说中在襄阳“万云山万云寺为僧的万云龙”,方孔炤曾任湖北巡抚、明亡后粤地和楚地又多散落有他的军事旧部等历史事实,“万云龙”未必就不是“方”氏去点为万、入云成龙的另一“马甲”。

我们把目光拉到19世纪中叶,天地会“洪船”出海,成为近世中国最早的华侨;天地会对中国近现代史走向发生过深远影响:孙中山先生1904年去美国檀香山,经叔父钟水养介绍加入洪门。辛亥革命中的同盟会员很多同时也是天地会会员(洪门成员),“黄花岗起义”死了72人,其中有69人是天地会门徒。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其实是一场黑社会当家作主的革命。

其实,就算方以智不去犯粤案,但远在千里之外的粤案未必就不会来找他。历史上清楚地记着,东南复社文人屈大均,在1653年北游南京、北京、山海关等地后,不久就被查出曾参与导引郑成功、张煌言部攻入长江,曾遭到通缉。

方以智临死前恐怕是不相信有来世的,用今天的话来讲,他应该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那些相信死后有鬼的观念是由于心理作用产生的,是走机欺骗走机,看到人死后的可怕样子就疑神疑鬼。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也是他被称为思想家的原因之一。

我想,在他死之前,一定想过,自己的死会给明朝遗民留下向上的动力。这种向上在他看来就是誓死也不愿跟清政府合作。但是,他错了。事实上,所有的明朝遗民都错了。

我们把目光放到康熙19年,这一年,著名的遗老黄宗羲71岁。他写信给朝中高官徐乾学,在信中这样说到:“又小孙黄蜀,余姚县童生,稍有文笔。王公祖岁总科考,求阁下预留一札致之,希名案末。”他的意思是想让走机的孙子去考秀才,请徐乾学给主考官一信,使小孙子榜上有名。

四年后,康熙23年,北方大儒傅山,在儿子傅眉死后,就在自己也要死掉的时候,他给当时的朝廷大员魏象枢写了封信,信中说道:“两孙孱少,内外眷属无可缓急者……(请求您)使此两两孱少得安田亩间……”同时还给李振藻一信云:“愚父子怛焉长逝,特以两孙为托。孱弱无依,穷鸟不能不投长者之怀也。”

黄宗羲和傅山的信都说明了一点:遗老、贤士,不管多么清高孤傲,但是那种态度和处世方法,只能用于一时。也就是说,以刀兵相见,义旗招展的时候可以。但当满人定鼎中原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呢?遗民也要吃饭!全家活,子孙活,柴米油盐、住家耕地,官司税务,你免不了就要托人办,或讨一个公道公平。还是那位傅山,有一次,他家中来了一位亲戚,玩秋千,突然就猝死于秋千架下。有人觉得他这个亲戚死得不明白,就去告他,傅山慌了,急忙找人。找谁有用?只能找官员,而那些官员是清朝的。

所以说,遗民只是个时间问题,并没有永远的遗民。他们不过是前面一个帝国留下来的孤儿,要么死去,要么被人收养。至于死去还是被人收养,绝对是个时间问题。

方以智从和尚到思想者的过程是明朝遗民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所言所行从来没有一致过。一方面,他说出世,另一方面,他却入世去反清。在整个遗民史上,方以智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因为他的确用“出家”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晚节,并且矢志不忘复兴大明,由此而创建了天地会这一反清复明的社团。

同类推荐
  • 玉笛横空

    玉笛横空

    月高风混,一代词人,因直言犯忌,屡遭斥贬,大风过后,可天色己变。
  • 告唐

    告唐

    整天一口一个师傅,感觉人生不要太完美。毕不安来到唐朝,想靠点技术,蒙一个爵位,开开心心过一辈子,可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被迫加入他的团队,一路上历经风雨,都忘了,最初来长安只是为了找他的徒弟,经历了很多事情,最后他发现他的穿越竟然是个阴谋,这个阴谋还是自己想的,自己居然还要............
  • 幽冥谍弑

    幽冥谍弑

    有人说老朽说的是暗谍求生的故事,不过他只是无奈的选择,谁让他长了一张小侯爷的脸,拜了一个倒霉师傅呐!有人说老朽说的国破山河乱,草根救天下的故事,这就错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非神人,谈何有本事拯救天下,最多是黑暗中的一点火光,算是一丝活着的希望吧!有人说老朽说的是底层混混升职记,他一个双重临时间谍,走一步都付出巨大代价,钱权没见到,阎王爷到是见了不少次。还有人说老朽说的是凡人修仙故事,这也不对,这世间修仙是传说,他有修仙之机,却无修仙之缘,终究是凡俗子。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谋明

    谋明

    穿越崇祯十七年,踏踏实实种田,行正道,练强兵,挽天倾。
热门推荐
  • 蝶楼纸香

    蝶楼纸香

    梦中浮现的画面,婆婆留下的迷香手帕,脑海里若隐诺现的记忆,苏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到底是什么……一步步接近真相,转世轮回真的存在么?
  • 神灵诸天行

    神灵诸天行

    本书其实就是把左道之士五百一十六章到六百章,还有番外前一百章抄袭了罢了。因为这两段我非常喜欢单独看,所以抄袭出来自己看。
  • 魂禁:白发小新娘

    魂禁:白发小新娘

    她从未做过一件真正的恶事,却被视为“白发妖女”不容于世。一朝迫为帝君妻,从此日夜更难宁:他们是夫妻,却更象是仇敌!小语:从前世走到了今生,有些话,似仍开不了口,开不了口的,我多么想对你说:可以吗?活在我的视线内,陪着我,永不分离——
  • 王妃是痞子

    王妃是痞子

    他,容昭国背负血海深仇的皇子,隐忍蓄势,十年一剑!她,21世纪女警花,一张痞子嘴说遍天下。他,残忍过后却是如此不舍,恨已不是恨,爱已不成爱。她,痛过之后便是刻骨的恨,蔓延泛滥!战场,旌旗,硝烟,残骸……她绝美的容颜陨落在血泊中……千帆过尽,相守,尤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徐文长文集

    徐文长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无双之替换人生

    天地无双之替换人生

    单纯可爱的嫡出女洛安,抱怨世事的私生女佳乐,二人互换人生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 拐个贵族少爷当男友

    拐个贵族少爷当男友

    惊人消息,“尼姑庵”竟然天降两大极品美少年!某女一个把持不住误惹校草。切!长得帅就了不起啊!就能欺我,坑我?某女翻身农奴,刚要驯服两大校草……不料,狠心教训变深情告白?到底是在闹哪样?什么,还说一定非她不娶?!
  • 樱花泪之天使的芭蕾

    樱花泪之天使的芭蕾

    楔子又是那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他亦花心却只宠她,她淡然回应,心中却充满悸动.他与她相遇在六年前那个遍满樱花的地方,依旧是那樱花盛开的季节.那年他九岁,她七岁.
  • 殿下的钢铁直女

    殿下的钢铁直女

    顾家有个“少爷”顾于冬,从小到大都是呆呆傻傻的不爱说话,后来被封为吉师,大云朝第一吉祥物,屁股后头还有跟着一个人形影不离顾于冬看着衍笙,这个人为什么跟着自己?这个吉祥物是什么鬼?好麻烦啊!早知道就不出去了。衍笙看着顾于冬呆呆傻傻的样子就觉得可爱,果然是自己看中的女人,但是就是因为呆傻一直没有理解自己的行为是在追求她,真不知道怎么长这么大的。“小傻子,看在你这么蠢的样子,本王允许你一直在本王身边。”“谢谢,不用了,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的。”“……”某王爷追妻路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