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0200000017

第17章 完美风暴(1069——1074年)(2)

吕惠卿早就听得不耐烦,人可以愚昧,但不能愚昧到这种地步。他走出来,用他标志性的福建普通话说:“祖宗之法并非一成不变。先王的法令制度,有一年一变的,比如《月令》中有言‘每年冬天结束的时候要修改国典,以适应下一年的需要。’《周礼》也说‘在宫廷外阙门开始宣布法令制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光的脑袋虽然还在摇晃,但节奏有些乱。吕惠卿又接着说:“除了一年一变的外,当然也还有几年一变的。史书上说,尧和舜都是五年之中修改了五次礼仪制度,《周礼》又说‘每十一年修订一次法则’说得也是这种情况。当然,法令制度还有一代一变的。史书上说的‘刑罚一世重,一世轻’就是一代一变的例子。当然,还有几十代才变的,夏朝的天赋叫做贡,商朝变成助,周朝又叫彻。它们各不相同。又如夏朝的学校称为校,商朝称为序,周朝的学校称为庠。它们一点都不同。这都是几十代才一变的。”

司马光的脑袋停止了晃动,指着吕惠卿,“你呀……”宋神宗听得正来劲,用手势打断了他。吕惠卿矛头放在了司马光脑袋上:“我刚才听司马光说,汉初的治理很好,就在于他们继承了萧何的法令制度。我记得曾经在史书上看到过,萧何虽然约法三章,但后来就变成了九章,由此可见,萧何自己也不能守着成法不变。汉文帝废除诽谤律和妖言律,废除秘祝法,这些都是萧何制定的法令制度,然而所有这些都被汉惠帝和汉文帝废除了。接着,汉景帝又因袭惠帝和文帝的做法。由此可见,汉初之治并非是一成不变地守着了萧何的法令制度而得到治理的。”

司马光的脑袋又开始动,是震动。吕惠卿话音刚落,司马光就站出来,大声说道:“吕惠卿这是在曲解历史。萧何变三章为九章,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增添。三代以前,诸侯如果改变礼乐制度,就会受到处罚。可见天子是不自行改变礼乐制度的。吕惠卿说,汉朝废除刑罚,那是因为在新兴的国家里,施行的刑罚是轻刑,而在混乱的国家里施行的则是重刑,这就是所谓的世轻世重,但并不是改变了已有的法令制度。”

司马光见宋神宗听的很认真,又见吕惠卿跃跃欲试,急忙说下去:“治理天下和国家,就像修理一个破房子一样,修破房子时一定要注意,这房子是否能住了,如果还能住,那就修理一下。如果实在破得不能住,就得改造。但是,改造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如果没有高明的工匠和特别好的材料,也是不可能把它改造好的。如今,好的工匠没有(王吕等人),好材料也没有,怎么能把房屋修好呢?恐怕会越修理越糟糕,最后,下大雨时,外面中雨,里面却是大雨,大家只好跑到大街上去避雨了。”

吕惠卿出离了愤怒,正人君子都是就事论事,司马光明显是在搞人身攻击。他指着司马光,“你这是谬论。”司马光立即回敬:“究竟谁的是谬论,不是你说我说,而是天下人说的。如果你们的不是谬论,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你们!”

司马光说的“那么多人”到底有多少,真不好估算。司马光是不是在一厢情愿的代表北宋人,这也不好说。吕惠卿立即反唇相讥:“天下人之所以如此,就是有你这样的人。”

司马光头脑冷静,从不进展,也不发狂。见到吕惠卿开始抓狂,他知道对手的修养的确不怎样。他话头一转,对准了改革委员会这个机构:“三司是掌管天下的财政,倘若觉得它没有本事,那就把它撤销,但不能让中书省和枢密院侵夺他们的职务。如今又设置个改革委员会,这究竟是什么鸟东西!老祖宗说,宰相当以治国之道辅佐皇上,何必要用一些所谓的条例。如果用条例能把国家治理好,那么朝廷有办理文书的官吏就够了,还要宰相干什么?”

吕惠卿对司马光的言论无法辩驳,王安石不出嘴,吕惠卿只好动手。他揪住司马光的衣领,却不知道是该揍司马光还是该骂。大家见两个人马上要把课堂变成菜市场了,赶紧上来拉架。

吕惠卿用福建话骂娘,司马光回到椅子上巍然不动,仿佛刚才跟吕惠卿辩论的根本就不是他一样。

吕惠卿辩不过司马光,并非因为司马光善于辩论。而是司马光长期治史,早就从历史经验中学会了该学的和不该学的。他是个绵里藏针的人物,经验主义极其坚挺。他知道如何在不动声色中把对手激怒,然后让对手暴露命门。

吕惠卿和司马光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有“据说”。

据说有一次,司马光在编辑《资治通鉴》时缺少可靠性的资料。当他听说吕惠卿的藏书丰富,并且恰好有他要找的资料书籍时,向吕惠卿开了口。

吕惠卿知道让司马光出丑的机会来了。他不怀好意的笑着说:“我的古书颇多甚重,您要借书,最好是找几十个大汉,再赶几辆牛车。”

司马光被带到沟里,“你太开玩笑了,区区几十册书,何必要车。”

吕惠卿等在这里,“竹简古书,数百上千斤重,你不搞个大车,如何拿回去?”

司马光知道自己中了吕惠卿的暗算,但还是要坚持下去,“你太开玩笑,自东汉以来,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早就不再用竹简了。”

吕惠卿“哦”一声,“可你不总是说‘祖宗之法不可变;,我以为你要的是老祖宗的竹简古书呢!殷商时代文字写在甲骨上,号称甲骨文,战国时代用竹简,据说当时有个叫惠施的思想家,旅行时要用五辆车子装他所带的书。秦始皇统一中国,每天看公文竹简,也有一百多斤。如果老祖宗用的方法不能变,你要借书岂不是要派大汉和牛车来?”

司马光脸上发红,指了指吕惠卿,“你!”但却没有第二个字。

吕惠卿正说在兴头上,“用竹简为书毕竟笨重不方便,我们的祖先后来改用丝织品写字画图,就是帛书,但价格昂贵,后来改进成丝绵纸,再后来又用麻来造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才逐渐有了今天的纸。有了纸,手抄书就多了。本朝的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才使书籍的印刷出现了一个辉煌时代。你说,古人的废旧立新的改革跟我们今日推行新法有什么区别吗?”

司马光在那里翻肠倒肚,准备反击,总算有了一个机会:“啊呀,你们搞的新法和造纸、印刷怎么能混为一谈?”

吕惠卿说,“道理是一样的。社会是不断前进的,不能死抱住祖宗之法不放。只有适应形势,实行新法,兴利除弊,才能通时势,利苍生,这同蔡伦改进造纸法一样,都是利国利民之举。”

司马光气不打一处来,“你们的新法是祸国殃民,我早就说了。你……”

吕惠卿打断了他的话,“你要的书,我会派人给你送去。我只派一个人就可以拿给你。哈哈。”说完,吕惠卿很怕司马光反驳,一溜烟跑掉了。

吕惠卿的书是否送到,这个“据说”没有结尾。司马光独自生了会气,突然就想到,反对新法是时下最迫切的任务,绝对不能耽搁。

他给王安石写了封信,要王安石悬崖勒马、重新做人。信中说,改革委员会的一系列新法必将置天下人于水深火热之中。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是变暴敛为巧夺,这是国进民退,是国家成为敛财机器,剥夺百姓的钱。

信的最后,司马光对王安石做了一个评价:你小子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把祖宗成法当成脚底泥,这是迟早要遭报应的。

信,如同投进坟墓,没有一点回音。这是王安石多日来对攻击采取最有效的手段:老子是死人。

司马光闲的无聊,又写了第二封,投给王安石,结果和第一次一样。司马光第三次写信,这一次比较狠,让王安石不得不回。

他在信中说,大家从前是兄弟,但现在连普通朋友都没得做了。你搞的狗屁变法,犯了四条严重错误:生事、征利、侵官、拒谏。你是否知道,现在读书人都把你当成五花肉,人人都想咬上一口。信的最后,司马光又把多年的友谊拾起来,做了一回先知:你现在手中有权,那些小人当然是围着你转,并且无时无刻不说你的好。当哪天有不测风云,一旦有一天你失势,必然有小人搞你。

王安石回信。王安石就是这样的人:你可以骂我八辈祖宗,但不能说我的朋友。这封信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名字叫《答司马谏议书》,立论明确,论据清晰,情绪饱满又不温不火,变法之志因受到强劲攻击而愈加坚定。这封信千余年后还被编笔试小学课本。信是这样写的:

窃以为与君实(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至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干入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矣……

王安石表示,现在前面有一条路,我告诉你,走到路的尽头就能春暖花开。而你们却不肯屈尊走一下,只在这里嚎叫,这路走不得。

司马光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不能如王安石所说,屈尊走上一走?

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保守派。保守派并不是贬义词,正如热狗不是狗一样。仅以北宋为例,王安石就写过本朝百年无事的论文。本朝为什么百年无事,肯定有原因。而这些原因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经验,这些经验是成功经验。保守派的任务就是护送这些成功经验到永远。

如果把王安石看成是变法派,变法派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保守派是在走了多年的桥上过河。保守派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过河。因为桥是祖宗留下来的,祖宗也告诉了他,顺着桥走就能过河。变法派则认为,桥已经腐烂不堪,如果继续走桥,恐怕会人仰马翻,不如开辟一条新路。

司马光早就说过,不是不要求变,的确,桥是有点腐朽,但可以重新修,不能跑到河里去摸着石头过河,万一淹死怎么办。况且,王安石等人太着急,太激进。根本已经失去了度。

宋神宗丝毫没有感觉到王安石失去了度,各种法规相继出台,整个大宋帝国所有机器都开动起来,大有拦路者死的架势。

枢密院的主任吕公弼就是被这架机器碾到了。

吕公弼是吕氏家族成员,跟王安石是特别好的朋友,王安石当年做宋仁宗的秘书时就说,吕公弼不做宰相,天下就不会太平。王安石变法开始后,吕公弼在枢密院担任一把手。开始的时候,吕公弼对王安石急躁冒进的行为方式就很反感,所以就经常旁敲侧击的劝说王安石应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王安石根本不理他,高歌猛进。但吕公弼像一只苍蝇,只要一有机会,就在王安石耳边嗡嗡。搞的王安石火冒三丈,就刺激吕公弼说:“当初,你们吕家玩命似的要推荐我为执政官,我现在如你们所愿了,你们又倒灶。这真令我莫名其妙。”

吕公弼被这句话憋了很久,一甩袖子,回家了。闭门三天,写出了一道奏折,他认为,变法之事已经进行了很久,但效果却未见,现在有必要重新审视变法是否可行,是否应该废除。

吕公弼当时是枢密院一把手,他的奏折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他的奏折上去,即使宋神宗不会把王安石和变法委员会如何,但吕公弼会成为一面反变法派的旗帜。王安石不希望有吕公弼奏疏送到皇帝这样的事发生,而这件事也正就没有发生,原因是,有人把吕公弼的奏折提前偷出来交给了王安石。

这个人叫吕嘉问,是吕公弼的孙子,是改革委员会的一名小科员。吕公弼在奏疏写好后,并没有上呈宋神宗,这个人是个慢性子,性格不温不火。他把奏疏放在家里是想再斟酌考虑一下。吕嘉问一般情况下是不来吕公弼家的,因为两人分属不同派别,一见面,先把亲情放在一边,争论的全是新法问题,而且一旦争论起来,最终都是不欢而散。

但那天,吕嘉问不知什么原因,就来到了爷爷的书房,爷爷不在,到别处去斟酌了。吕嘉问自然地就看到了那份奏疏。此人看完后,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个爷爷还很“狠毒”,居然深藏不露。他立即把这份奏疏带给了王安石,王安石又飞快地将他带给神宗皇帝。

结果就是,对王安石信任百倍的神宗很恼怒,当即把吕公弼调出朝廷,让他到太原去做市长。据说,吕公弼在被贬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经多方打探,原来是孙子吕嘉问。此老儿似乎最恨小偷,尤其还是亲戚。于是宣布,称吕嘉问为“家贼”,并将其永远开除出吕氏家族。

吕公弼走后,枢密院的主任由谁来当,王安石就认为,不设主任,只设个副主任就得了。宋神宗自然乐意。于是,王安石晋级为正宰相,而枢密院副使的职务则给了司马光。司马光不要。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要配合王安石的变法。所以,他向宋神宗递交了辞呈。

辞呈写的悲戚而豪壮: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等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司马光是在玩致命一赌,押上所有筹码——自己的名望和才干,促使宋神宗调整治国大略。如果皇帝采纳他的意见,他就留下。否则走人。留在枢密院,必定配合王安石,他做不到。

宋神宗只好把他叫来,当面问他,为什么不想做这个职务。司马光告诉宋神宗,他现在与王安石犹如冰碳不可放在一个容器里,寒暑不可同时,并提出坚决离开东京的要求。

宋神宗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司马光的要求,让他到洛阳担任御史台小官。这是个闲散到不能再闲散的职务,司马光就是在这个任上,领着中央政府给的薪水,闭门编他的《资治通鉴》的。

很多人都在王安石变法的相关事宜中,认为司马光是反王的一面旗帜。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实在是太高看他了。

反蛊往事

司马光走时,宋神宗特意请他吃了顿便饭。饭桌上,宋神宗给司马光一个面子,要他举荐一位谏官。实际上,这是例行公事,但司马光却当了真。自吕诲走后,御史台的价值就再也没有体现。司马光认为宋神宗这次是希望御史台再发挥作用,于是,举荐了苏轼。

传说永远都比事实更使人心动,苏轼就是这样的人。苏轼在北宋历史上的传说地位要远比他的政治地位、文学地位和思想地位高出很多

王安石当初与苏轼有过短暂的接触,无可否认,苏轼的文学才华使王安石震惊。据说苏轼思路开阔,运笔如飞,能玩诗歌,能玩音乐,能玩散文,总之,没有他不能玩的东西。与他同时代的才子,无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而苏轼最开始时也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可当王安石的新法推出后,他就开始反戈一击。

他就对宋神宗说:

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浅,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贵。道德诚深,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富且强,不救于短而亡。

只要是正常人,都希望国家富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是第一强国,而不是第一大国。不过,看苏轼上面的讲话,似乎不想让富强。其实,苏轼另有想法。

从大国到强国,这正是表面上王安石的变法目的。但苏轼却认为,中央政府挖空心思夺民财,只能是使国家富,而不能强。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得民心的。王安石的市易法是典型的官方资本垄断市场,民间原本就有自由贸易,官方垄断资本市场,那就意味着无论是资金还是权力,都很容易把民间自由贸易击垮。

同类推荐
  • 李煜

    李煜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唾珠咳玉,环佩叮当;学问超绝,而又骄纵自负;性格古怪而又蔑视权贵……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赵元任、刘师培、吴宓、刘文典、陈寅恪、钱穆。
  • 投笔从戎:班超

    投笔从戎:班超

    本书记述了班超定鼎西域的传奇一生,展现了他的风采和功绩。其内容包括:史学世家、初试牛刀、丝绸之路、出使西域、西域传奇等。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是一位个性鲜明,被人褒贬不一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底最后因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而被冠以腐蚀青年思想之名被迫饮毒堇汁而死。他长期靠教育为业,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独特,常常用启发、辩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

    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

    【新书《从废土开始疯狂进化》已发,求支持】地球青年王凯,穿越斗罗大陆,绑定无限武魂系统,开局抽取神级武魂修罗皇!入武魂殿,娶千仞雪,收服银龙王,败七怪,建帝国,战万神,灭深渊,临诸天......且看王凯如何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携无数武魂纵横斗罗大陆,成就那至高无上的世界之主宝座!【书友群:582546639】
  • 背叛

    背叛

    美国文坛第一人菲利普·罗斯最负盛名的作品系列“美国三部曲”之一。1998年问世当年即荣获英语联邦大使图书奖,2000年又入围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决选名单。一个苦涩而又略带诙谐的故事,重现了二战后的理想主义在自私、虚伪和背叛下的覆灭。艾拉·林戈尔德自幼丧母,早年辍学,只能长期混迹于社会底层。二战期间,他自学苦读,在机遇的垂青下,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广播剧演员。他娶了著名女影星伊芙·弗莱明为妻,但婚后不久,伊芙与前夫所生女儿的刁蛮任性,使他们的婚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此时麦卡锡主义正在美国盛行,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艾拉被列入政治黑名单。因婚姻问题而气急败坏的伊芙被政治对手利用,出版了一本回忆录,诬蔑艾拉为苏联间谍,给艾拉带来了致命的毁灭。
  • 妙因缘

    妙因缘

    森严地府却乌龙!勾错了魂怎么办?补偿了!怎么补了个假的系统!咦!~这金手指里有两个小帮手呀!一真一假挺有意思的!?看来也是缘份!吃着升呀!睡着升,快乐升级中!问偶怎么有这么好的事?没办法,偶现在还是一个婴儿呢!除了吃就是睡别的偶也干不了呀!等等什么情况!这些东西哪里来的...佛修系统,没说的缘份呀!语言翻译系统,能翻译万种语言太棒了!!天后商城,客服竟然是天后大大本人,上来就是幸运用户,免费购买,免费抽奖机会要不要这么好?什么?天后是假系统她妈!这算走后门吗?....不要告诉偶,偶什么也不知道!偶要快快乐乐的长大,然后开开心心的赚功德,别的都不重要!亲!~你要一起来吗?《妙因缘》书友交流群号:1031374794
  • 徘徊者

    徘徊者

    既然敏感点的蝴蝶的一扇翅膀可以带来一阵风暴。那么混沌系统是否可能出现一个点,否定一切。爱的,发现自己被爱,但当这一切都失去,是否会去挽回?这是一场寻找时间的游戏。深呼吸,闭上眼,下定决心,再阅览这个简短、漫长的故事
  • 帝王命

    帝王命

    傻子!准确的说,一个拥有‘帝王相’的傻子。看他如何和他的三位兄弟在这暗无天日的都市存活下去,及......夺取他应有的江山。
  • 无花斑之传世之旅

    无花斑之传世之旅

    一对情侣的传奇故事。奇幻事情有五花瓣开始的故事。
  • 完美青梅的霸道竹马

    完美青梅的霸道竹马

    白曦是一个拥有完美身材和超高颜值的歌星,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发光点,但却有一个不完美的家庭。阳光、霸道的青梅竹马夜墨含在五岁就被迫去美国十四年后,再次回到自己爱的女孩身边,他却忘记自己了,对于占有欲极强的夜墨含来说,绝不允许自己的女孩去爱别人……
  • 为濒毁的世界献上希望

    为濒毁的世界献上希望

    为了生存而承接下永恒的契约,自此行走于只存在于幻想的世界中,为那频临破灭的世界献上微弱的希望。(没有太监,只是换了一个平台战斗而已。)这是一个人不断变换着形态在世界间旅行的故事(那个...本书之前叫《都市之制卡者》,书友建立QQ书友群了,卡牌审判协会253025294。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玩。)
  • 魔女识途

    魔女识途

    “宫中失火,帝不知所踪……你们怕是跟着帝不知所踪的护卫吧?”“海兽妖风,福船不见片甲,徐姑娘怕不就是残本上记载的伏远大将军?”“严格说起来,你们也算得上是人造人,573的人比我的更先进。”“雷家是奴仆家族,等了一千多年,终于把主子等到了。”“故乡?时空断裂处就是我们的故乡。”识途系列第二部,时空交错篇。
  • 点点寒星伴孤月

    点点寒星伴孤月

    【高甜+高宠+掉马+虚拟+无逻辑】传闻墨城璟爷不近女色,家里却妻儿齐全。传闻墨城苏小夫人样样精通,那可不,苏少在家天天宠传闻辞城楚大小姐心狠手辣……璟爷:哪里有?我家夫人明明那么温柔!全球人民:咳咳……您是不是对“温柔”有误解?潇姐家的妹妹:我姐姐难道不温柔么?全球人民:......你们全家都是大佬,我们惹不起!她是美貌与智慧并存、人狠话少的冰美人;是世界上K洲楚氏、辞城韩氏宠爱的公主;也是诺茨亚皇室最尊贵的大殿下。她从小性子冷,七岁之前只是单纯的冷,而七岁之后不仅冷,且心狠手辣。直到璟爷出现,那个冰冷潇才变成了小奶潇……他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太子爷,他的长相和能力无人能及。狠毒、慵懒、权势以及不近女色都是他的代名词。他做事从来不计后果,活了十九年都没有人能让他吃亏。直到潇姐出现,他才彻底栽了……三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关系到生与死,他记了一辈子的是......那个小女孩儿眼中的杀意和身上的伤痕,那时起,他便发誓,若再见到她,定护她周全。三年前一场阴谋的背叛,让她毕生难忘的是......那个哥哥温柔的动作和安抚的语气,她想,如果能被这样的人护一辈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