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36700000018

第18章 赵匡胤篇(1)

勇于改正错误

在帝制时代,皇帝就是真理,皇帝就是一切。然而赵匡胤能承认自已有过错,并能改正过错,甚至能做到“闻过而喜”这在当时确实难得。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曾令翰林窦仪起草制度。窦仪来见太祖,一进门,见赵匡胤正露着头额,光着大脚坐在那里。窦仪于是止步不进,太祖意识到自己失礼,便急忙要来头冠,穿好鞋袜重新召见。窦仪毫不顾虑地说:“陛下您创立大业,世代相传,应以礼示天下,如不能以礼待人,恐怕豪杰们,就会一哄而散。”赵匡胤知道自己错了,觉得窦仪说得对,于是严肃地向窦仪致谢并表歉意,从此以后再接待近臣时,总是衣帽必穿戴整齐。

赵匡胤在位初年,很是喜欢打猎。有一次打猎时,从马上掉下来,一怒之下,便拔出佩刀把马杀掉了。事后一想,又觉得很懊悔,自责地说:

“我贪恋玩乐,骑马敢于冒险。从马上掉下来是我的原因,马有什么罪过,怎能把它杀掉呢?”

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休憩弹雀,这时有个臣子说有急事请见,赵匡胤急忙接见了他。结果所奏之事乃是平常之事,并非急事。于是赵匡胤大怒,斥问为什么把非急事说成急事,臣下回答说:“我以为此事比弹雀急。”太祖听了这话更加忿怒。举起斧柄向他的嘴撞去,意思是看你还敢胡说不,结果撞掉两颗牙齿。可是那个臣下却慢慢弯下身去,把牙齿拾起来,揣在怀里,赵匡胤更怒,大骂说:“你把牙齿收在怀内,还想告我吗?”臣下回答说:“臣不能告陛下,自当有史官将此事写上。”赵匡胤这时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他立时承认错误并赐给臣下金帛,表示慰问并致歉意。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赵匡胤对臣下的进谏,只要认为说得对,大都会立即采纳,甚至不考虑进谏者的态度如何。

提起历史上的纳谏帝王,自然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

遍览古代帝王纳谏事迹,能与唐太宗媲美者寥寥无几,而赵匡胤则是与唐太宗不相上下的人。宋太祖也有一个得力助手,那就是宰相赵普。赵普也是大宋的开国功臣,他给赵匡胤出过很多主意,许多主意被赵匡胤采纳。宋太祖每遇到重大难解的问题,总愿与赵普商量。但宋太祖对赵普的勇于进谏。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态度,有时也很生气。例如,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进谏应用某人为官,而宋太祖不同意。赵普见赵匡胤不同意,于是第二天又谏。宋太祖对赵普的再谏,仍不采纳。赵普见太祖仍不采纳,第三天接着又谏。这样一来,可把太祖惹怒了,竟然把赵普的奏文撕成几块扔在地下。而赵普脸色自若,就像没出过什么事似的,慢慢地把撕裂的奏文拾起来,回去后用糨糊补缀起来,第二天上朝,又把原来的奏文,照样进上。宋太祖一看赵普这种不准奏决不罢休的态度,忽然悟到,所荐之人大概可用,于是采纳了赵普的意见,经用,果然称职。

有一次,有个大臣立了大功。按规定应当升官,可是宋太祖平时看他不顺眼,就是不给他升官。赵普觉得宋太祖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极力请求宋太祖给此人升官。宋太祖见赵普什么事都好管,总好提意见,于是便怒气冲冲地对赵普说:“我就是不想给他升官,你打算怎样吧?”

赵普说:“刑,是用来治罪的;赏,是用来奖功的,这是古今的通理。况且刑赏,是国家的刑赏,不是陛下你个人的刑赏,怎能从个人的喜怒出发。愿意怎样就怎样呢?”

宋太祖对赵普的尖锐批评,听不进去,起身就走。可是赵普紧跟不放,太祖人宫,赵普就立于宫外,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宋太祖一看赵普态度如此坚决,感到不赏是不对的,于是终于答应了赵普的请求。

群臣之所以对宋太祖敢直言进谏,也说明了太祖做事并非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讲道理。不论什么事,只要他真正明白应当怎样做,他会立即放弃原来不正确的态度,听取他人建议做。更为可贵的是,会马上改变原来的态度,毫不考虑是否损伤自己的尊严,反而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有一次,在宫中举行宴会,令人扫兴的是,天忽然下起大雨,宋太祖心中很不愉快,脸上怒气横溢,嘴里大发牢骚。左右臣下都为此而感到惊恐,个个小心翼翼。谁都不敢说什么,唯恐惹祸。而以直言敢谏出名的赵普见此情景,便对宋太祖进谏说:“外边百姓正盼望下雨,而对我们来说,下雨只不过是淋湿点儿供帐、乐衣罢了,既不影响吃,也不影响喝,对大宴有何损失?这个时候,雨是最难得的,百姓个个欢喜,应当奏乐庆贺才是,望圣上最好能下令让乐官于雨中奏乐!”

赵匡胤一听,认识到自己错了,当即改怒为喜。

赵匡胤对臣下的进谏,如果对其意义所在没有弄清,是不会轻易听从的。但如果自己的主张和众人全不一样。必要时也能屈己从众。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很喜欢故乡的风土人情,曾有迁都的意思。起居郎李符知道了太祖的心意,在太祖西幸时,向太祖提出八条反对迁都的意见,李符说迁都有八难:“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

赵匡胤觉得此八难算不了什么,不足以成为不迁的理由,没有听从。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又进一步进谏说:“都城设在东京,有汴渠可以漕运,每年可运来江淮之米数百万斛,都下数十万兵,全都依靠这些供给。陛下如果西迁,将向哪里取用这些粮食?况且府库重兵,全在大梁,这里长久以来根基牢固,不能动摇。如果突然迁都,我实在没有看到便利在哪里。”宋太祖仍不听从。

晋王赵光义也进谏说,“迁都不便”。“迁都河南不算完事,从长久计当迁长安。”太祖说:“我打算西迁,没有别的意思,想依据山河之险而减去多余之兵。想效法周、汉的做法,来安定天下。”

晋王又说:“在德不在险。”太祖觉得晋王所言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迁的理由仍是不足。当晋王出去后,太祖看看左右说道:“晋王所说的道理固然很好,但还不足,今姑且不迁,但用不了百年,天下的民力就得用尽了。”

群臣的反迁主张并没有真正说服宋太祖,但宋太祖鉴于群臣一致反对,只好打消了迁都念头。

不计前嫌

赵匡胤的宽仁大度,不计前嫌,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君主。

当赵匡胤穷困潦倒不得势时,也曾受过冷遇,遭过欺凌;当他成为一国之君,有能力报复一切的时候,却宽仁大度,不计前嫌。像这样的君主,确实难得。

年轻时的赵匡胤初离家门时,因人轻势微,漂泊无定,到处遭到冷遇。当到复州(今湖北天门)时,去投他父亲的同事王彦超,王彦超当时为复州防御使。赵匡胤本想在王彦超的麾下干点儿事,可是万万没想到王彦超,只拿出十贯钱便把赵匡胤就打发走了。

建隆二年(961)三月,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从明德门来到作坊,请宴群臣。正饮到酒酣之时,宋太祖一回头看见了王彦超,十六年前被王彦超仅用十贯钱就打发走的往事,立即浮现眼前。于是,太祖忍不住问王彦超说:“你从前在复州时,我前去投奔你,伽为什么把我拒之门外?”

王彦超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叩头请罪。说:“当时臣下只不过是一个刺史罢了,一勺之水怎能容纳下神龙呢?假使臣下当时收纳了陛下,陛下怎能有今天呢?”

赵匡胤听了大笑,以后再未提起此事。并且他对王彦超照样重用,毫无报复的意思。

当初赵匡胤在穷困中还曾到随州(今湖北随县)投奔过随州刺史董宗本。董宗本看在赵匡胤父辈的面上虽然暂时收留了他,可是董宗本的儿子董遵海却十分瞧不起这个远道来投的流浪者。他凭借父亲的势力,对赵匡胤任意欺凌,冷言冷语如同家常便饭,稍有不满,便拂袖而去,常使赵匡胤处于难堪之中。

董遵海也没想到,被他凌辱的人竟然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后,董遵海虽然仍在朝中为官,但想起往事总有些胆战心惊。

有一天,太祖在便殿召见董遵海,董遵海惶恐万分,想到这一定是要报复往事了,定死无疑。他一进殿,便立即伏地请死。这时,有的臣下听说董遵海被召见,也乘机上奏其罪状十余条。董遵海没有想到赵匡胤竟让左右把他扶起来,并对他说:“我现在正在赦罪赏功,岂能计较那些旧恶呢!你不必忧虑,我还将照旧用你。”

董遵海深受感动,赵匡胤又问董遵海:“你母亲在哪里?”

董遵海说:“母亲在幽州(此指今北京西南),患难远隔,不得相见。”

赵匡胤派人设法把董遵海的母亲从幽州接来,又令董遵海去守边。董遵海出于感念宋太祖的大恩,戍守边地十分尽力,屡立新功。董遵海派刘综向赵匡胤进贡良马,当返回时,赵匡胤竟然把所穿的珍珠盘龙衣一件脱下来赠赐董遵海。

刘综惊讶地说:“董遵海只不过是人臣,哪有资格享受这样的赐物呢?”

宋太祖说:“我与遵海的关系不同于一般人,用不着分这个那个。”

一个与赵匡胤素有前嫌的人,然而却在赵匡胤面前受此意外的殊遇,怎能不使其产生无限的感恩深情,怎能不使其心甘情愿地去为之效死。

不贪女色重名节

在名节问题上能听他人意见,并改过,这说明他的头脑是清醒的。

宋皇后对赵匡胤十分体贴恭顺,是一位十分贤德守礼的皇后,但她过于文静儒雅,不喜游乐。作为皇后,正是要求这样贤明庄重的人,无可挑剔。但是皇帝还需要有擅长声乐,有色有艺,善于陪皇帝娱乐开心的妃嫔。宫中却缺少这样人,原有几个妃嫔,都不能令赵匡胤满意。

小周后和花蕊夫人原是南唐之君李煜的妻妾,小周后文才出众,体态轻盈,能歌善舞。小花蕊夫人,媚态十足,对赵匡胤拼命巴结,也有色有艺。

一次,正当她们玩乐时忽然太监来报:“晋王和王妃到了。”晋王赵光义和赵匡胤不但一贯兄弟情深,而且,赵匡胤谨遵母命,早已打算将来把帝位传给赵光义,虽没向赵光义说明,但暗中却在努力培养赵光义的权威。现在已把赵光义提升为侍中,列班于宰相之上,一切朝政大权,重要决定,都交给赵光义去处理,以锻炼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平时,二人之间是无话不谈,也不拘泥于君臣之礼。

赵光义和符云霞夫妇二人走了进来。

赵光义看见小周后也在那里,心中便不高兴,对赵匡胤道:“哥哥,你是我们大宋开国皇帝,兄弟十分希望哥哥能做出一番辉煌事业,为我大宋奠定万年基业,功勋超过唐朝的李世民,为后人万代称颂。可是近来京城中却有人说哥哥有点儿像殷纣王、隋炀帝!”

赵匡胤一听。脸色一变,说道:“哪个胆敢污蔑朕躬,兄弟你说出来,定把他严惩。”

赵光义道:“这没用。人言可畏,杀一两个人,又怎能掩天下人之口?”

赵匡胤问:“说朕是殷纣王、隋炀帝,有什么证据?”

赵光义道:“比如说李煜这二个妻妾,哥哥,你把她们留在宫内,求一时之快,可知为此使你英名尽丧。”

赵匡胤说:“李煜不过是个亡国之君,有什么了不起,值得大惊小怪。”

赵光义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哥哥这一时不检点,使那过去救张老女儿,送赵氏京娘,火烧万花楼,那传颂天下的侠义美名,都要付之东流了。一旦民心丧失,社稷危矣!”

赵匡胤听了低头不语。赵光义又说:“自古以来女人是祸水,纣、吴都亡于女人之祸,这例子多得不可胜数,前几年你纳了孟昶的妻子,差一点儿身蹈危境;如今又留住这两个女子,谁知又会产生什么事来。哥哥啊!

你乃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难道不想当个万古流芳的圣君,却要自毁名节,惹人笑骂百世吗?”

这一席话,说得赵匡胤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忽然吼叫道:“兄弟,你别说了!”

扭头叫过司礼太监,说道:“备轿,把这二位夫人送回李煜家去!”

赵光义见小周后等随着那太监去了,才对赵匡胤说:“这样做才不愧为大丈夫。目前,北有契丹强敌虎视眈眈,北汉时出兵扰我边境,希望哥哥把精力集中到政务上来,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传颂千古。”

赵匡胤被赵光义说得豪气横生。对赵光义说:“兄弟,朕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创立大宋,岂甘心自暴自弃,当尽力而为,誓作千古英主。兄弟今日这番金石良言,为兄十分感谢。”

赵光义说:“痛快!兄长能有这番话,使我做兄弟的也感到光彩。”

说毕,举起酒杯又说道:“为了我大宋万年基业,为开国英明君主,兄弟敬你一杯!”

赵匡胤也举起一杯酒,与赵光义对饮。兄弟二人豪饮一会儿,赵光义与符云霞才告辞出宫。

学习知识转换角色

赵匡胤是军人出身,长期在军营生活,他的知识并不多。但他能认识到这一弱点,并能坚持学习,这是可贵的。

赵匡胤是武夫出身,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于读书没有什么兴趣。除小时候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外,此后再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从军之初,戎马倥偬,心里想的是如何靠军功博取赏识,根本无心读书。但是后来,仗越打越大,地位越升越高,赵匡胤这才感到分析形势、制定战略、给朝廷官员下达任务,原有的那点儿有限的知识已满足不了需要,读书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问题已引起了他的重视。

后周显德三年(956)十月,赵匡胤因从征淮南攻克滁州的战功,被周世宗晋升为匡国军节度使,由一名普通士兵成为统治一方的藩帅,赵匡胤在政治上获得了成功。节度使乃是朝廷重臣,军方大将,除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外,还需要具有参与和介入朝政的本事和能力。赵匡胤再次强烈地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从此赵匡胤治军之余,“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出征淮南时,南唐国主曾私进白银三千两以图收买,赵匡胤悉数送交内库。攻克寿州,面对府军堆积如山的金银财货,赵匡胤不为心动。相反他细心地购了一批书籍,仔细包装整理用车子运回京城,为此,有人给周世宗打小报告,称“赵某下寿州,私所载凡数车,皆重货也”。周世宗于是派人搜查赵匡胤的全部行李,却发现车中所载,除书籍之外,别无他物。

周世宗召见赵匡胤,问:“卿身为将帅,有守边疆之责,带兵打仗,书有何用?”

赵匡胤回答:“臣知识有限,收罗这些书是为了学习,增长智慧。”

赵匡胤与他同时代武将的区别就在这里:一般武将只留意于流血和杀戮,而赵匡胤却懂得战争之外还有政治可图进取,因而需要比领兵打仗多得多的本事。应该说,随着赵匡胤由无心读书到自觉读书的转变,他便完成了从一介武夫到一名政治家的角色转换。

赵匡胤取得帝位后,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统兵打仗的将帅变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由一名以作战为能事的职业军人变成了总揽军国大事的一国之主,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规劝武臣读书。

其实,像翰林学士卢多逊就是揣摩赵匡胤喜好读书的心理,投其所好地预先熟记赵氏所读的内容而取得信任的。对于不喜读书的宰相赵普,赶匡胤曾多次予以批评和规劝,宋人记载说:“太祖尝谓赵普曰:‘卿若不读书。今学臣角立,隽轨高驾,卿得无愧乎?’普由此手不释卷,然太祖因此广阅经史。”

同类推荐
  •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放下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放下

    悠悠数十年,生命恰如一次旅行,我们背负的东西越少,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衡量一下怎样做才能简而易行地到达你的目的地。但是,请记住,在每一次停泊时,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该舍,什么该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来,让自己真正地轻松起来。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统一。
  • 情商左右女人的命运

    情商左右女人的命运

    本书是一部有关女性情绪管理,平衡生活与思想成长的生活指南。它透过对情绪世界的分析,引导每一位女性自如地应对风云变幻的情绪气象,从而提升自身的气韵、潜能及精神状态。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仁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仁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者,仁义也。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 草根巨富:赢在创业

    草根巨富:赢在创业

    胡芝容——“亿元富姐”,她的企业占据了全国足疗保健市场85%以上的份额;刘益谦——20年累积财富超过百亿,曾经的“法人股大王”,如今的“增发股大王”;谭长安——国内餐饮界传奇人物,他的火锅店“吃贵全国鱼头”;何思模——个人身家超过14亿元,他的企业是中国UPS电源行业最大的企业。
  • 不必求职

    不必求职

    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求职者都不知道该如何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获得更好的职位,先择业,后就业的观点一直在大众中流传。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介绍未来10年内紧缺人才的行业,告诉求职者如何跻身这些行业,由主动求职变成猎头猎取的对象,从而实现由“蓝领—白领—金领”过渡的职业目标。
热门推荐
  • 15秒造物主

    15秒造物主

    造物主在自我毁灭的最后15秒内突然入住了一个异世界的灵魂,祂答应为其实现一个愿望?喂,有大佬知道啥金手指最牛X吗?有点急,真的@@!本书又名15秒金手指预定时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探太司懿

    神探太司懿

    一天深夜,因为家人睡得特别香沉,小男孩不忍心打扰,随着害怕黑暗的心理起床方便,来到了屋外,看见一群蒙面人闯进房子,对着自己的家人挥动大刀,从此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仇恨,开始长达二十二年的复仇之路。然而,正当无名无法自拔的时候,有神探之称的太司懿出现在眼前,带着看穿行为不轨的目光,暂时阻止了无名。接下来,无名为了完成复仇,只能装作一个武生呆在太司懿身边,帮忙侦破一些离奇古怪的案子,却在背地里想尽办法,来除掉最后的猎物。
  • 你是我的山河万千

    你是我的山河万千

    婚礼上主持人问到两人缘分的开始,秦倾倾自以为浪漫地回答:“日久生情”跟这面容帅爆的毒舌竹马朝夕相处那么多年,想不生情都难!顾成渊冲她淡淡一笑,“一见钟情”众人:???顾成渊见秦倾倾的时候还没一周岁吧?!而且那个时候秦倾倾貌似才七斤重......就钟情了?秦倾倾表示......挺突然的......论两个互相暗恋的人何时捅破窗户纸?十七岁?十八岁?还是十九岁?顾成渊邪魅一笑,“我俩一向是捅破不说破”众人一脸了然,瞧人家这学霸夫妻,说话都这么有内涵!第三个问题,问秦倾倾有没有哪个时刻后悔眼瞎看上顾成渊?秦倾倾咬牙切齿,“呵,在某人每次物理都比我多三十分并且霸着成绩单的第一行寸步不让的时候”某人:“......”他的错......从开裆裤到婚纱西装,你一直都是我的山河万千。
  • 都市超级邪神

    都市超级邪神

    异世界秦墨意外穿越到新地球。作为一个邪神的传人,会炼丹,会炼器,会阵法,在这个科技为尊的都市,似乎也是有些有趣的。而且秦墨还发现,这个世界是新地球,而不是地球!什么奔跑吧兄弟,什么中国好声音,什么快乐大本营都没有了。随后秦墨就发现,自己穿越过的这幅身体,竟然是已经经历过一次穿越了!他拥有地球人的记忆!秦墨于是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作为一个经历了两个世界的人,秦墨打算建立起一个新的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灵少女绿化中

    精灵少女绿化中

    【日更8000】“只有男人才懂男人!”说完这句话,项人就出现在了异界。羸弱、娇小、可爱、翠发、尖耳,我竟然变成了个精灵!虽然外表是女孩,但内心却是成熟的中年男性!但这个世界精灵的地位似乎很低?没关系,那就利用好自己的外表,来统治世界吧!——本书又名《从精灵开始的异世界生活》、《转生成精灵又怎样》、《关于我转生成精灵萝莉这档子事》、《为美好的世界献上萝莉》、《萝莉战记》、《精灵OVERLORD》...——项人(像人)
  • 景隐

    景隐

    生于隐世,宗族景氏。殷亲难救,父母难移。看破云禅,生而为人。不宗不受,百转千回。岁五而成,八载而立。破落生死,天下雄战。厉兵秣马,名垂无留。再若云内,望复丹田。甲子之约,荣归故里。一部从氏族到流浪,从入伍到归族,从过去演绎未来。野外求生,拜遇恩师。光荣入伍,特种生涯。念书入学,再起纷争。一场凡人与修士的碰撞,开启,科技与自然的极限对战,百年时间,外星科技降临,看主角如何从人到神。
  • 穿越到大唐当和尚

    穿越到大唐当和尚

    唐三是一名地球小伙。一次意外中,他穿越到大唐的唐三藏身上,从此踏上取经的这条不归路!唐三是如何面对不听管教的猴子的?猥琐的唐三在女儿国是何想法?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唐三是如何面对抓他的那些漂亮女妖精?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唐三是如何西游之路一路装逼嘿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