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36700000024

第24章 朱元璋篇(1)

好功不如好德

以德服人,以诚信做事,未元璋大力表扬这种作风,实事求是,为世人所称道。

朱元璋曾这样说:

君主的爱好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上行下效呀,如果自己品德不正,将会误国。

当了皇帝之后,他个人认为,自己仍然是好德的,被杀者都该杀,被刑者也皆自找罪过。在一次谈论此事时曾说:“今后委任官员,要看他的品行,看他是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朱元璋以宋代皇帝为例。宋太宗曾见到左藏库“金帛如山”,顿生好意,命分左藏北库为内藏库,并以讲武殿后之封椿库归其所属,改封椿库为景福内库。

朱元璋不赞赏宋太宗好财的行为。他在阅读《宋史》时看到宋太宗改封椿库为内藏库,对侍臣说:“人君以四海为家,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为什么还要分公私呢?”

据历史所载,朱元璋个人既没有遍置皇庄,也没有另设内藏宝库。他曾说:“我于花木结实可食用者种之。无实者不用。如桑、枣、柿、栗有实,及棕树、漆树尤用心栽种,盖因有益于公私之用。花园亭馆、珍禽异兽无益者,并不留心。”

在用人上,朱元璋惩治了大批贪官污吏,而对廉能者却另眼相待。有位奴隶出身的王兴宗,先被任命为金华知县,李善长、李文忠等皆以为地位卑贱,不可派为牧民之官,朱元璋坚持己见,提拔了一批社会地位低,但却很清廉的人为官执政。

三年之后,王兴宗以治行闻名。升为南昌通判,嵩州知州。当时正赶上籍民为军,兴宗提出异议,认为元末聚民为兵,散则仍为民。现在不同了,军与民已分,如籍民为兵,将会没有民了,无民向谁征税?朱元璋觉得说的有理,接受了他的意见。

“术”,在中国古代是指国君驾驭群臣的一种方法或手段。在群臣方面也用各种方式干扰国君的决策与施政。

朱元璋欲控制群臣,不愿意受到蒙蔽,与历代帝王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在治理大明国时,不强调好术。而主张好信,原因在于只靠用术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在君臣之间,要求忠诚老实。

范常是一位敢于在朱元璋面前说真话的人,曾提出攻城掠地,不要使人肝脑涂地。无论在地方上为官,还是在朝廷上议策,他都能体现皇帝的意图,因此,朱元璋对他非常满意。同桌共饮时,列坐赋诗为乐,他做得快,语言率直,朱元璋笑着说:“老范诗质朴,殊似其为人也。”范常越发得到信任,于是被提升为起居注官。

宋濂更是一位“诚谨”的学者。他在朱元璋身边二十来年,从不会说别人坏话,所有召问,具以实对。朱元璋笑着说:“卿不欺朕。”

茹太素上万言书,朱元璋大怒,问廷臣,有的指着书说:“这是大不敬,这是诽谤。”

宋濂则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他说:“这些都是忠臣的表现。不可深罪。”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再览其书,发现其中有可采纳的意见。把廷臣都召来说:“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濂跟随朕十多年,从不说假话,也从不说他人坏话,这是正人君子呀!”

从对宋濂的态度上反映出,朱元璋有把君臣关系建立在忠诚之上的愿望。如御史、给事中等官的设置,都属于皇帝耳目之官。但朱元璋提醒他们,做事要公正,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

洪武二年(1369),处理监察御史谢恕的案件就反映出了这种倾向。巡按松江以欺隐官罪名,逮捕一百九十多人到京师,其中许多人宣称是冤枉,侍书侍御史文原吉等把此事通报给朱元璋,审问结果的确有被冤枉的。

朱元璋严厉责问说:“御史是耳目之官,应当明辨是非,做事要尽职。不能办错案,如果自己糊涂,他人岂能服气?”

于是,把逮捕的人全释放了。

节俭是廉政之本

天下一家,民犹一体,有不得其所者,应当考虑如何安养他们。这就是朱元璋对人民的感情。

在朱元璋看来,节俭是廉政之本,他非常注意以身作则,试图养成一种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早在江南行省政权建立之时,他所穿的衣裳破旧了,便改为内衣来穿,并逐步改穿,直到不能再穿为止,不肯浪费。

有一名叫宋思颜的参军见到这种情景,忍不住感慨道:“主公如此节俭,真值得让后世的子孙来好好地效仿。”

他曾对侍臣说:“自古帝王的兴起,都是由于勤俭;而他们的败亡,则是由于奢侈。前代之得失,正好成为今日之借鉴。后世昏庸之君,纵欲无度,不知警戒,终于走向灭亡,令人感慨不已。大抵处心清静,则无欲,能做到无欲,自然就不会骄奢淫逸。欲心一生,则骄奢淫逸无所不至,败亡也将而至。朕想到这一点,朕心中就充满警惕戒惧。所以朕必须躬行节俭,给天下树立一个榜样。”

朱元璋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善于抓住现实中的正反事例,惩奢褒俭,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正面的例子比如洪武三年(1370),河南蒿县一刘姓典史入京朝觐,朱元璋见他衣服布满补丁,非常高兴,说道:“官员们往往为了锦衣玉食,侵害百姓,这个典史如此贫寒,为官能不清廉吗?”

中书省官员忙将刘典史的廉谨事迹奏上,朱元璋遂命赐给刘典史一些布帛,作为奖赏和鼓励。

反面的例子也有,有一次。朱元璋看到一个小官史穿了一件很华贵的衣服,价值五百贯,朱元璋就批评他说:你靠着父兄的恩泽,从小吃穿不愁,知道农田劳作的辛苦吗?从你身上看,一件衣服就值五百贯,这可是一个数口之家的农民一年的生活费用啊。你却用这么多钱做一件衣服,真是太奢侈了,今后一定要注意,不要再犯了。”

除了教育官吏们应当节俭之外,朱元璋还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应当心存爱民之念。

朱元璋认为,有的官员们因出身不同,高高在上,不知百姓的辛苦,更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关心百姓的疾苦,便教导臣下说:

“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农民最辛苦。他们终年勤奋地劳作,很少休息。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一家人可得温饱;而不幸遇上水旱灾害,年成不好,全家人就会挨饿受冻。朕一食一衣,都会想到农夫种地的辛苦。你们这些做官的人,住的是广厦,乘的是肥马,穿的是锦绣,吃的是美食,必须时刻不忘农民的辛劳!”

有时地方官员来京朝见,他告诫说:“天下刚刚平安,百姓财力俱困,就像小鸟初飞,树苗初栽,不要拔去鸟的羽毛,撼动树的根苗。廉洁能够约已爱民,贪赃必会肥己害民,你们要引以为戒。”

为了惩治腐败倾向,除了重在教育在口头宣传外,还应讲求实效。因此,朱元璋实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唤起官员们对下层百姓的同情怜悯之心,使天下治置于安稳。

洪武二年五月,朱元璋从郊外回城,见几个老农正在田间挥汗耕作,立即下马步行,边走边对大臣们说:“朕好久没有在田间干活儿了,见到农夫冒着酷暑耕耘,心里很怜悯他们,不自觉地就下马步行。农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各种费用,都要由他们供给。他们如此辛勤,不知地方官们是否懂得怜悯他们?大家都是人,身处富贵而不知贫贱的艰难。古人常说,穿衣服时要想到织女的勤劳,吃粮食时要想到耕夫的辛苦。朕想到这些,侧隐之心油然而生。”

朱元璋时常挂念百姓的生活,每逢听到天灾人祸信息,心里总放不下。他曾经说过:“朕是天下之主,听到一夫受饥,吃饭便无滋味:听到一民受寒,睡觉便不安稳。”

他希望各级官员也能像他一样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曾命令地方官员访查贫苦无依的百姓,按月发给衣食,没有地方居住的给予房屋。他训诫官员说:

“天下一家,民犹一体,有不得其所者,应当考虑如何安养他们。过去朕在民间,亲眼见过他们的痛苦。鳏寡孤独、饥寒交迫者,常对生活失去希望,恨不能立刻死去。我在兵荒马乱中看到这种现象,心中甚为悲伤,所以才率统师旅,誓清四海,想让天下像朕自己家一样安定下来。现朕治理天下已十年有余,如果天下还有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不但不符合我当初立下的誓愿,也没有尽到上天赋予我的职责。所以你们都要体察我的心意,不能让天下有一个人流离失所。”

洪武五年十二月的一天,朱元璋到三山门视察城建工程,见一个服役的农夫在护城河的冰水中边淌边摸,就派人去问这个农夫在打捞什么东西。

大臣回来说:“督工把这个人的锄头扔到水里去了。”

农家出身的朱元璋自然了解一件农具在一个贫穷农民心中的重要性,立即命令身边的壮士下水代为打捞,并赏了一件锄头给农夫。他还下令把督工打了一顿板子,训斥说:“农夫服役一个多月,手脚都破裂了,已很够辛苦,你怎么忍心再害他?这要是你的父亲兄长,你能这么对待吗?”

接着,他又对随行的丞相汪广洋说:“现在正是数九寒天,我们穿着裘皮衣服。还觉得寒气逼人,这些服役的农夫当然更是辛苦了。”于是,他就传令服役的农夫们都停工回家。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为了教育官员清廉爱民,还专门编写了一本《醒贪简要录》,他说:“四民之中,农民最为辛劳。一到春天,农民听到鸡鸣就得起床,驱牛扶犁,翻耕土地。夏天烈日当空,农民被烤得身体难受。到了秋收时节,收获的粮食除了交纳租税之外,还能剩下多少?若再遇上旱、涝、蝗灾,则全家惶惶,不知靠什么生活下去。现在当官的人不体念百姓的艰难,刻剥虐害他们,真是一点儿仁慈之心都没有。”

《醒贪简要录》的内容,主要是详细载明各级官员的禄米数额,并将米数折算成谷数,再算出每亩田地出产的谷数和投人人力的多少,目的是唤起食禄者的良心。让他们能自觉地体恤百姓。

治天下不忘正后宫

朱元璋推崇“三纲五常”对后宫严加控制,不准参与政事。与此同时,注意与马氏的情感,坚守儒家思想。

倾心向往儒家政治的朱元璋,对三纲五常等十分推崇,对于历史上的后妃专权他也颇有了解。因此,他称帝之后,对宫闱之制相当注重。洪武元年(1368),他就命令儒臣纂修《女诫》,并选择古代后妃之贤淑事迹编辑成册,以供后宫学习。

他对翰林学士朱升说:“帝王要治理好天下,首先从正家开始,而正家之道,最基本的是要严谨夫妇关系。皇后尊为一国之母,昭仪天下,实际上只能料理宫中之事,领导嫔妃,绝对不可以参预国家政事。宫门之外,毫发事不预焉。嫔妃之属,只有侍奉皇帝的份儿。如果过于恩宠,她们就容易骄恣而不守本分,以致上下失序。历史上只要是发生后妃干预政事的现象,很少有不导致祸乱的。”

他规定:内宫不准私自与外面有书信联系,违者处死。宫嫔以下的妇女生病,医生不准人宫内直接诊治,只能凭宫内传达出来的症状处方开药。为了警示宫中妇女,朱元璋命令工部以铁铸牌,红底金字,将该谕有关后妃的条令刻印在上面,挂在宫中,提醒她们要时刻谨慎,违犯了是无比危险的。

后妃的日常生活,同样地受朱元璋的严格控制。后妃们无论大小开支,自衣食到器用供应,都要通过宫中管理机关,奏明皇帝批准支给,擅自领取的处死。

《大诰武臣》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祥符卫指挥郭祜,在进军云南时娶到一个小妾,大概这女人貌美多情,或很有魅力,竟使得郭枯将原配妻子及儿女赶出家门,另找地方居住,每天只供给他们糠米八升(据说邓妻及儿女等共有二十六口)。

朱元璋对郭的行为非常愤慨,他评论说:“郭祜是元至正十五年娶的结发妻子,至今已有三十多年,而且儿女成群。当初处离乱时期,郭枯从军四处征战,东奔西走,历尽艰难困苦,才熬出头来。今天下太平,郭粘做了大官,享受朝廷俸禄,正好患难夫妻过上一段快活日子;可他倒好,却将他们赶出去了。真是无恩无义!”

身为大明皇帝,人们无法从感情是否专一、是否喜新厌旧等立场去评估朱元璋的夫妇生活。从他对有关夫妇关系事件的态度看,他是重正室、原配关系、反对乱伦悖常的。

朱元璋在位三十多年,只有前十五年时间有皇后,她就是结发妻子马氏。

马氏于洪武十五年病逝后,朱兀璋就没有立皇后。

马氏与朱元璋的结合,在朱元璋刚刚投身郭子兴军伍不久,他根本还谈不上有什么大发迹的苗头。就当时状况而言,作为郭子兴的养女,无论从出身还是现状,马氏都比朱元璋优越。郭子兴将马氏许配朱元璋,显然有收他为死党的意图。朱元璋能娶马氏为妻,多少有些高攀之意。也许郭子兴当时确实看出朱元璋的奇异之处,但前途毕竟难说。从婚后的实际可以看出,马氏对待朱元璋是没说的,朱元璋对待马氏也不错,夫妻二人是情深意笃,相濡以沫。

朱元璋初人郭军,一心想出人头地,处处努力、主动,既受到郭子兴的器重,也得到不少军士们的拥护和信任。然而,在一个地方性很浓重的小军事集团中,他作为一个外来者,随着地位的上升,不可避免地引起各个方面的猜忌、嫉妒,甚至迫害。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朱元璋所经历的艰难可想而知。最终能够成功,这除了他善用心计、能临机应变等因素外,和马氏的扶持、帮助是分不开的。

群雄纷争的战乱年代,所谓仁义之师,多为标榜、宣传的官样文章,百姓遭受的灾难是深重的。据说当时别的将领打仗归来,总有大量财宝之类的“战利品”奉献给郭子兴,而朱元璋的“战利”所得,大多是分给部下士兵,拿不出什么财宝孝敬他的老丈人。郭子兴自然会有想法,加之他人的挑拨,猜忌之心就油然而生。为了保护朱元璋,马氏便将自己的积蓄贡献给郭子兴的小张夫人,请求她向郭子兴说情调解。为了朱元璋能够发展,马氏不惜委屈自己。朱元璋曾经被郭子兴监禁,没有东西吃,马氏为偷出一些食物给朱元璋,竟用怀揣烙饼瞒过他人,也不顾烫伤皮肤。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暗中在杯中放毒酒,想将朱元璋害死。是马氏知情后告诉朱元璋,使他免于一死。

马氏对朱元璋的支持,还不局限于上述方面。史称马氏不仅聪明,精于女红,且知书达礼,她并非是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朱元璋独立发展后,有关的命令、文书、记事之类的文件都由她保管,她能够整理得井井有条,随时供朱元璋取用查询,从未出现过失误。渡江以后,她曾告诫朱元璋说:定天下在于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用兵不能避免杀人,但只要不是嗜杀成性,则杀人就会少得多。

参军郭景祥总制和州时,有人说他儿子想刺杀父亲,朱元璋是极力倡行孝道的,岂能容忍这等不孝行为。他怒不可遏,想把这个不孝子很快抓来杀掉,马氏在旁边劝他说:“传闻不一定就是事实,而且郭景祥只有这一个儿子。一般情况下,他不会杀自己父亲的,你轻易杀了他这个独生子,谁来养待郭景祥呢?此事一定要慎重才是。”

朱元璋经过访查,果然是谣传。他对马氏说:“要不是你,差点儿误使郭家断了后。”

吴兴富民沈万三,曾捐资修筑皇城,又进呈聚宝盆,并请求出资犒劳军队,这引起朱元璋的反感:你沈万三还想犒赏天子的军队,真是狂妄至极。想杀了他,也是马氏适时劝解,沈万三得以免死。

同类推荐
  • 提升气质

    提升气质

    生活中的每个女人都不是完美的,老天也没有塑造那么多美人。而我们却需要展示自己那丁点的美丽,聪明的女性尤其懂得该如何打理和呵护自己,她们能游刃有余地从容在美丽之间,倍受大家的关注和称赞。她们都有什么秘诀吗?气质是提升女人美丽的关键因素!一个普通的女性,如果加上气质两个词,则成为一个美丽的神话。本书的下篇介绍通过改变妆容、身材、肌肤、眼睛、头发、指甲、腰腹、言行举止、心态提升美丽气质的方法。女性之美贵在细节,女性可以不必天生丽质,但是却可以通过细节的呵护出美丽气质。
  • 听大愿说禅(中册)

    听大愿说禅(中册)

    这本听大愿说禅(上中下)由释大愿讲述,内容包括:四会——六祖成就之地、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以六祖坛经为例、与心对话禅悟人生、禅与身心灵健康、如何照见五蕴皆空、经营管理中的佛法、禅宗智慧与企业发展、禅与中国民营企业传承之道等。
  • 工作不累,幸福翻倍

    工作不累,幸福翻倍

    职场考验的是应该、沟通、协调、处世能力等各种智慧。主要运用心理学原理解读沟通背后的深层次根源,总结出与领导、同事沟通的行为模式;给出高效的工作方法。如果拥有了这样的智慧,也就意味着你比其他人更接近成功。掌握办公室智慧心理学,练就办公室高手。
  •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本书教你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发掘你多年生活经济积累的智慧,用他们来创造你与自己的爱人、家人和朋友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 国文趣味

    国文趣味

    本书分为六章,以讲故事、杂谈形式,讲述文字、文体、文章、文人、读书、作文等语文知识。
热门推荐
  • 嫡女良医

    嫡女良医

    穿越奇异空间,她在贫寒小村庄逆境重生,乘着金鸾轿,荣华一身归帝都。掌大权,踢开二房、三房,成为实权大当家;开医馆,神医美名扬天下;做药膳,美食虏获男人心……嘻嘻,其实楚楚动人是假象,半推半就才能觅得痴情郎。
  • 今天太短

    今天太短

    在哆啦a梦的结局中,主角大雄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躲在病床上。原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过什么机器猫,没有万能口袋、没有可以飞的竹蜻蜓、没有任意门……一切不过只是主角的一场梦。现在,我也该长大了,是该梦醒的时候了!最后,还是要谢谢你,曾经让我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那段时间,是我此生中最美的时光。再见,多啦a梦君。
  • 龙珠宇宙商人

    龙珠宇宙商人

    秒天秒地秒空气又如何,我还是我,冰冻恶魔!
  • 蝶之驱魔师3帝国

    蝶之驱魔师3帝国

    他长剑在握,渴望交战寻觅对手,树鸣瑟瑟他伫立,拭目以待稍假思索。他豪情万丈,隐语带着光芒,清风徐徐渡水穿林,窍笑登场!——诗歌Jabberwocky节选
  •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喊一句天大的口号不如做一件切实的小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是你推动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与行动准则。
  • 毁灭黑暗的领域

    毁灭黑暗的领域

    几个故事,汇成两个世界,一个传说,汇成一个皇城,一次崩坏,汇成一个不死之人,越受伤,力量越强大。这个世界发生的故事很多,很多……
  • 一分落叶知秋

    一分落叶知秋

    听说体寒的人,心也寒,她更是寒到了骨子里
  • 百万敌国百万师

    百万敌国百万师

    男人的终极浪漫:匹马单枪破敌营,百万雄师横天下!为将,千JUN辟易,万夫莫敌!为帅,令旗挥处,铁骑漫野!这是只属于你的浪漫故事:千JUN万马来复去,五湖四海起还发。百万敌国终束手,一千名士不回头!
  • 革命世纪

    革命世纪

    太古时代,上古时代,远古时代,现在的练魂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革命,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少年,他该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又为何而踏上革命之旅。。。。。。
  • 太一仙界

    太一仙界

    秦鸿涯是被遗弃的孤儿,身上藏着许多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他去修仙,只为不再受人欺负。他资质低劣,却莫名其妙成为亲传弟子,同辈的鄙夷,师父的不待见,让他不再甘心做一名平凡的修士,可是这条道路凶险无比,机缘,劫难,都在等待着他······PS:历时七年,存稿百万的诚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