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5700000010

第10章 军事趣话(1)

将军的由来

古代没有将军,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由于军队数量很小,天子也只有6个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3个军。当时每军的统率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侯常常拥有3个军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他只有3个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大,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通的。

入伍的典故

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队编制有关。

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5人为伍,5伍为两,4两为卒,5卒为旅,5旅为师,5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5户为一比。当兵时,5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5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5人总是在一起。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但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作“入伍”。

古代军中的旗帜

古代军中旗帜很多,这些旗帜颜色各异,大小形状不同,图案装饰繁多,各标志一定的意义。

表明身份;国王的旗帜叫“常”,上面画的是日月,表示天明。主帅在军中居于中央,用黄牙旗,为青、赤、白、黑四旗之首。

表示方位:青旗表示东方,赤旗表示南方,白旗表示西方,黑旗表示北方,黄旗表示中央。

指挥队形阵势:在战斗操练时,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曲阵,举黄旗布环阵。

用于指挥和开道的旗,旗杆头上缀有牦牛尾,下面有五彩折羽。

古代军乐凯歌

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是古代军礼之一。而凯歌也就是军乐,亦作“恺乐”。“恺”与“凯”通。《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说:“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又云:“王师大献,则令奏凯乐。”可见这是一种蔚然可观的礼乐制度。为什么有这一套排场?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编辑的兵书《司马法》说:“得意则恺乐,恺歌示喜也。”原来是表示向皇天后土、祖宗神灵报喜,可以起到鼓舞军心、提高斗志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艺术宣传手段。

从春秋战国起,奏凯歌的军礼代代承袭下来。最早的“左执棒”,说明有一排手执十二律乐器的军乐队在吹奏,列队在左边,与执黄钺的队列形成仪仗,作为先导走在前面。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有待考证。不过《晋书·乐志上》记载明白:“其有短萧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今军中凯歌也。”由此可知,时至晋代短萧是凯歌的主奏乐器。

大约是从宋代开始,不一定局限于在王师凯旋献俘时才奏凯歌,只要是一个战役或者一场战斗取得胜利,士卒们是可以高唱凯歌的。既然是唱,就有了歌词。古代只有诗人、词人、文学家,而没有专业军歌作家,所以凯歌词一般是士卒自编的,不外乎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只要能表达胜利喜悦的心情就行了。北宋时,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元丰5年前知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夏常来侵扰,他加强防御,时得胜仗。他发现“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但是“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于是这位支持王安石变法、颇有改革精神的州官,一气呵成,“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不用说,边防军是普遍引吭歌唱了。他晚年回忆还粗略记得5篇,现全文抄录如下:

其一: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

渐见黄河直北流。

其二:

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

从教西去作恩波。

其三:

马尾胡琴随汉车,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

其四:

旗队浑如锦绣堆,

银装背魅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

待向河源饮马来。

其五:

灵威西凉不用围,

蕃家总持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

每篇都是四句,七言句式,音节二二三,分明采用了方言俚语,朴素,顺口,使歌词增色。具有七言近体诗和民歌浑然一体的格调。体味歌词的主旨,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收复失地,团结西北方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的思想。从现有资料看,这5篇是今存唯一的一组凯歌词。沈括是历史上可知的第一个凯歌词作者。南宋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明代于谦《纪梦中作》诗:“来年二三月,宁听凯歌还。”凯歌历代皆有,而老资格的完璧凯歌词,只有沈括这五篇了。它是可以作为研究北宋与西夏关系史料来看待的。

阅兵

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和大型军事演习时进行。阅兵仪式起源很早,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便已有阅兵的活动。我国春秋时期亦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如齐桓公6年8月,曾举行“大阅”。近年挖掘出来的秦陵兵马俑,就很像古代阅兵的阵式。18世纪以后,在西欧等国广泛普及阅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统帅如斯大林、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都很重视阅兵,经常举行各种盛大的阅兵活动。

现代的阅兵,受阅部队多,礼仪时间较长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的检阅。受阅时,受阅的地面部队编组成若干徒步或机械化方队,以护旗方队为前导行进,并配置有司礼部队,军乐团(队)等。阅兵进行时,受阅的空中飞行梯队也依次飞过检阅台上空。

我国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1984年10月1日35周年的国庆大典时,都曾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

最早的军校

宋代武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正规军校。庆历3年(1043年)5月,为了改变军事人才缺乏的局面,初设武学,但在某些臣僚的反对下数月即废。宋神宗继位后,任用王安石变法。熙宁5年(1072年),复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从此开始了我国正规军校教育的培训体制。

宋代武学有比较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其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军事历史、军事学术和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设有实兵演习课。《孙子》、《吴子》等7部兵书,作为武学的经书和教范。

武学学员的来源是未授职的使臣(八、九品武官)、荫补的官将子弟。有一定军事知识和技术的平民百姓,经地方官推荐报考,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入学资格。

武学学制3年,分为上舍、内舍、外舍3级培训体制。如果武艺、策略等各科考试成绩多次居于下等,则逐步降级,直至最后开除学籍。

学员毕业考试合格后,按成绩好坏和资历深浅实授官职。才能特别出众的上舍生,由枢密院严格审查,情况属实者准许提前毕业,并立即录用为军官。同时规定,所有学员必须分配到边远地区任职一段时间,如果在职3年无差错,依例升迁。

宋王朝规定武学由兵部主管,“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设“博士”“学谕”具体负责教务。宋代武学的基本传统和经验,对于后世军校建设和军事人才培训,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兵符

符牌中的重要角色,莫过于古代的兵符。兵符的佼佼者,则莫过于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有关虎符的最早的故事。考古发现的秦杜虎符,是今日所见的最古老的虎符,已有2300多年了。

虎符在汉代,铭文始铭于虎脊,符分字也分。它是今日凭信物普遍在骑缝上盖章、编号的祖型。

虎符到宋代,改成牌状。辽金元也加以模仿。元虎符,牌顶饰一虎头,俗称“虎头牌”。从此,凭信物的雅称“符”,逐渐让位于俗称“牌”。今日称“牌”,而不再称符了。

牌源于符,符源于节。古代节的质料、形制、用途很多。诸如玉节、角节、虎节、龙节,或调兵,或用之外交,然而最古老的是竹节。考古发现的鄂君启节,形若带节竹板,却是用青铜铸成。有趣的事,其节共有5枚,合起来恰是一个带节的竹筒。它生动地揭示,断竹为节,剖节为符,这就是符节的发展史。

剖物为信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符牌文化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

烽火报警

有文记载说,宋末元初,烽火报警已变成历史遗迹,其实此说不确。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9年……分兵守古北口、居庸关、喜烽口、松亭关烽堆百96处……建文元年,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可见,做报警用的烽火台在明初仍是北部边疆的重要军事设施,用以防备蒙古贵族入侵。这种烽火台很多与长城连为一体,同时也有一些仍是单体建筑。这种单体的烽火台,在我国沿海一带设置尤多。

同类推荐
  •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德国特种部队的组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国希望在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的今天,在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所作为,为提高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增加筹码,于是着手组建及发展特种部队。
  • 铁血女英

    铁血女英

    女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却成了日本鬼子奢侈的掠虐对象。不论是国军或是共军的女军人,一旦不幸被俘,她们的命运生不如死,结局几乎是不堪设想的。以国军第九军情报处长许轶初为首的女军人群体和以共军滇西南第一军分区政委周洁的为首的女军人们,让日军又恨,又怕,甚至痴迷!她们也因此被宫本列为誓要抓到手的“七仙女”,迎接她们的将是一曲曲悲壮之歌。
  • 铁血人生

    铁血人生

    主人公临飞十五岁参军到部队,然后在部队默思进取,奋发图强,刻苦学习,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磨练,逐渐由普通的士兵晋升成为一名经过千锤百炼的特种兵。然后又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和全能的综合素质,使他能成功地被选入中国安全部门,成为一名为保卫国家安全、为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而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优秀特勤人员。在这条战线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在国际上同反华恶势力作顽强的抗争,并同各类狡猾多变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
  •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不仅继承和发展厂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1645年间散见于21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例百则,并且这百则战例,大多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为后人检索战争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 抗战之兵王系统

    抗战之兵王系统

    重回抗战年代,看着原本美丽的华夏,战火连天,百姓受苦受难,获得兵王系统的柳枫心痛无比,他下定决心,定要将鬼子赶出华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可是名侠客番外篇

    那可是名侠客番外篇

    随缘更新,那可是名侠客的番外,也算是原来剧情的补充。
  • 绝世傲妃,天下为媒

    绝世傲妃,天下为媒

    她本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小姐!却因为皇帝的一道圣旨,惨遭灭门。她原本以为自己会死在那场灭门之祸中。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再次醒来,她被他救下,并还成为楚云国独一无二的郡主!无比殊荣,恩宠万分!他教她忍辱负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忍!可为何一步一步的走着!她却忘了初衷~
  • 水浒之我是武大郎

    水浒之我是武大郎

    你见过卖烧饼提升武力值的么?你见过打架杀人获功法武技的么?你见过败家散财提高声望性能力的么?武植带《征战天下》系统重生水浒武大郎,从此潘金莲夜夜不离身,还抢了西门庆的漂亮小妾,那火辣扈三娘也一并收了,顺便睡了李师师给皇帝老儿戴绿帽。有了这逆天系统,各路英雄好汉见了纳头便拜:“哥哥,今晚一起捡肥皂吧?”
  • 斗罗之元气驾驭

    斗罗之元气驾驭

    当侠岚碰撞斗罗………当侠岚卦印成为武魂………当唐七夜被神祗所排斥……他,将何去何从?百级之下无敌又有何用?我要我的女人永远的留在我身边,神界不容?我便打破斗罗的桎梏,打上神界!书群(959774106)喜欢的朋友们可以进去聊一聊,更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此外,本人有颗玻璃心,初次写作,意见接受,无脑喷者请离开。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金家湾

    金家湾

    青山色不改,英烈魂永存,面对凶残的日寇,金家湾全镇人民,以血肉之躯,筑成钢铁防线,狂妄的日军,前进的步伐就此打住,丑陋的身躯连同那肮脏的灵魂,全都埋葬在这里,永远逃不出那万丈深渊。草木作笔,青石当碑,记载着一个个寻常百姓英勇抗战的故事。战乱年代,民不聊生,许多人为了生活,曾经做过一些违背道德,违背良心的事情,一旦外敌入侵却能一致对外,并肩作战,不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两骑飞尘到,双枪左右开,翩翩彩衣随风舞,闪闪龙剑刺骨寒,外公胯下“赤碳”,外婆驾驭“飞雪”,所到之处,杀敌如风卷残云,惊天地,泣鬼神。大敌当前,巾帼不让须眉,夫妻共同抗倭,留下无数佳话,从此,天上人间双比翼,五湖四海美名扬。
  •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有一种心灵修行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圣雄甘地唯一的生活方式,智者,因斯坦最终的生命境界,最适宜21世纪环保法则的健康法则和人生法则,最博大深刻的佛教文化在最简单易行的佛餐方式中
  • 许是唯一倾慕你

    许是唯一倾慕你

    直到生死将彼此的距离拉开,恍然发现,曾经的一切,苦难、委屈、怨恨、痛苦、内疚乃至尖酸刻薄的悲愤和绝望,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像是空中漂浮着的尘埃,大雨洗刷之后就跌落进了泥土,然后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最后浑身一颤,冰冷刺骨的凉意中发现,我依然对你情根深种,从未改变。王青唯:“许木一,你为何就是不肯放过我?”许木一:“大概是因为从始至终唯一倾慕的只有你吧。”
  • EXO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

    EXO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

    那天,他们就此别过,以诺留给伯贤的只有一句话:“我不会再回来了!”伯贤没有说什么,头也不回的离开他们分开的公园。几年过去了,伯贤没有忘记以诺,他后悔当初没有挽留她。现在,以诺回来了,她有一个新的名字,林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