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5700000017

第17章 长兵器(1)

矛在隋唐时期又称“槊”。一种形状直而尖的刺击长兵器。分矛头和长柄两部分。矛身一锋两刃,两刃之间的中线隆起部分称“脊”,有的在脊两旁开有凹槽。脊往下延长称为“銎筒”,用来装柄,銎侧有环和孔,用来装缨。整个矛长2~5米。矛和枪相似,一般矛头比枪头更长,矛头锋利,柄又长,刺杀效果比戈好,适合于步兵、车兵和骑兵使用。

矛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最初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绑在竹木长杆上,就成了原始的矛。商、周时代有了铜矛,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时又出现了铁矛。到汉代,矛非常盛行,并出现了用清一色的长矛武装的军队。公元199年,孙策进攻黄祖,刘表曾派5000长矛兵去援助黄祖,可见长矛是当时军中的主要兵器。矛在三国时期仍然盛行,如蜀国猛将张飞就善于使用长矛。

由于枪制造简易、节省材料、使用轻便,而杀伤效果并不比矛差,所以到晋代枪兴起以后,矛渐渐衰落。

戈是一种可钩可啄的长兵器。由戈身和长木柄组成。戈身呈“T”字形,横出的一边叫做“援”,长约24厘米,内外有刃,内刃可以钩割,外刃可以推割,前锋可以啄击;横出的另一边叫做“内”,长约12厘米,上面有小孔;竖直部分名为“胡”,长约18厘米,有排孔。戈身用牛筋等牢固绳索穿过“内”和“胡”的小孔缚在长木柄上。整把戈就像一把长柄镰刀。

戈由原始时期的狩猎工具演变而来。原始人看到鸟兽打斗时用嘴啄或用角抵,便模仿着将兽角绑在长杆上,以延长人的手臂,这就是最原始的戈。后来吸收镰刀的钩割特点,便形成了具有钩割和啄击性能的兵器。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戈已成为军队中的主要装备。当时作战方式是车战,每辆车上有兵士3人,右边战士持戈或矛,他的任务是近战刺击。

战国以后,甲盔坚度提高,戈不如戟的作用大,所以戟逐步在军队中代替戈。步骑兵兴起,并逐渐替代战车后,戈就在战场上被淘汰,成为仪仗、门卫的饰物。

枪亦称“长枪”。冷兵器时期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金属尖锐枪头的刺击兵器。古代实战的长枪和现代红缨枪一样,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枪缨多用犀牛尾、牦牛尾制成,扎于枪头与枪杆的相接处,作战时,枪缨抖洒开,可以迷乱对方的视线,当刺中敌人身体时,敌人伤口的血被枪缨阻挡,不至于顺着枪杆向外流淌,使枪杆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枪杆用白蜡杆、竹竿,也有用铁杆制成。枪头与枪杆的重量比例必须合理,枪杆长则枪头轻,枪杆短则枪头重。

枪为“百器之王”,是在战场上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兵器。相传,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就削木为枪。后来出现铁枪头,刺杀威力就更大了。从唐代到清代,都以长枪作为近战的主要武器,宋、明期间更为盛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常用的兵器就是枪。明代军制规定,每100个士兵中铳手10人,刀牌手20人,弓箭手30人,枪手40人。戚继光创造的12人的鸳鸯阵中,枪手4人,名为杀手,可见枪在战斗中的地位。

长刀

长刀是我国古代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后期就出现了多孔石刀。多孔石刀,长约30厘米,厚却不超过1.1厘米。石刀的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是非常平直的刀背。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圆孔,用于穿绳绑扎。安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在一条直线上,而江苏南京出土的7孔石刀上,7个孔排列略呈一弧形。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在长柄的一端竖直开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用麻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固。安徽潜山出土的13孔石刀,也十分罕见。长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刀厚1厘米。

这种长刀是由汉代的佩刀发展而来的,(佩刀又叫横刀,是古代军队中常备的一种短柄战刀)。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锋,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因而历来为兵家武将所推崇。相传,三国时大将关公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又叫“冷艳锯”就是特制的;曹真步将王双使60斤大刀;孙坚横古锭刀,骑花鬃马;还有典韦、韩当等猛将都曾横刀纵马,血战沙场。长刀的砍杀威力相当大。《前汉演义》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秦将章邯袭劫楚营,项梁觅路逃生。章邯金盔铁甲跃马舞刀,锋刃所及,血肉横飞。项梁身着常服,执一把短剑,仓皇出帐,逃出大营。二人狭路相逢,一个长刀乱劈,火焰逼人,一个短剑难支,心胆已落。”

偃月刀

偃月刀是一种刀面好像半弦月牙状的长柄大刀。刀刃长约4米,刀背有一至数个翘起的脊突,脊突上有小孔,可穿缨穗。刀身下的木柄长约1.5米。柄的一端还装有铁鐏,既可插地,又可以增加木柄的重量,使整把刀不会头重脚轻。偃月刀是骑兵和步兵都能使用的长重兵器。有的重达40千克,使用时必须双手握把,可劈、砍、剁、抡砍起来落刀的力量很大,如猛虎扑羊,很难招架。一些勇猛健壮的将士都喜欢使用它。

传说三国时关羽曾用这种刀,所以偃月刀也称“关公大刀”。但事实上三国时根本没有这种长柄大刀,《三国志》等所有史书也没有关羽使偃月刀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创作描写了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因此关庙塑像旁、戏剧舞台上都以讹传讹,让关羽使起了偃月刀。

佩刀

佩刀是一种砍劈兵器。属短柄长刀。带有刀鞘,可以将刀放入鞘中佩带,故称佩刀。

刀身呈尖狭条状。刀刃较直,刀端尖锐,刀背厚实,由柄的末端至刀尖渐渐变薄。刀柄为木质,呈弯弧状。佩刀的种类很多。长度、宽度不一,一般全长约0.9~1.6米,刃长约0.7~1.1米,刃宽约3~5厘米。

佩刀使用灵活,既可以砍劈,又可以刺击。是步兵、骑兵近战格斗的主要兵器,常与虎头盾牌配合,一手持刀,一手执盾牌,可攻可守。

在唐代军队的装备中,佩刀占80%,它成为随身护卫的一种兵器。清代时,佩刀种类很多,有皇帝大阅佩刀、皇帝随侍佩刀、绿营佩刀、兵丁佩刀等。

槊是古代最重而长的冷兵器。兵书记载有“重而长的矛和棒称为槊”。

据《古今图书集成·戈矛部·马架谱序》载,梁简文帝萧纲对马上用槊技术“搜采抑扬,斟酌繁简”编制成谱。今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

槊的种类很多,技术要求不高,镋、钯、锤、槊,力猛之人始能使用,因此,槊近于失传。架柄长约6尺,坚木制,柄端有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6~8行,栖下有三菱形铁钻,故名“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未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者,大抵皆棒之一种”。除狼牙槊外,还有指槊、槊架、双槊、横槊等。

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中有关于槊的记载,且绘之以图,其柄端系三节似锏,并谱曰:“使槊却有四面刃,出入进道八方巡,心灵眼快手腿疾,一反一复似年轮。”由此可见,其技击方法与大刀相同。

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就使用这种槊南征北战,横扫千里沙场,建立了赫赫战功。后因“鸿门宴上心肠软”,最后只好“挥泪别姬”,自刎乌江。

隋朝末年,在潞州府天堂,二贤庄上住着一位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他的名字叫单雄信。此人专攻狼牙槊,舞起来石破天惊,鬼泣神嚎。

由于隋炀帝景昏庸无道,坑害百姓,使百姓陷入水火之中,无以为生。饥寒交迫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单雄信参加这个起义的行列,为民除害。后来被官府收买,成为洛阳王的附马公。王世充利用他反对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捕获,李并不想杀害他,劝他投降,他无地自容,最后抽刀自刎。

戟是一种将戈和矛合为一体的可钩、可刺的兵器。

它的形状像“十”字。前端有矛锋,两面有刃,长约12厘米。矛锋下面横枝的一端称“援”,也是两面有刃,长约15厘米;另一端称“内”,长约9厘米。“援”向下延长的部分称“胡”,长约12厘米。“胡”和“内”都有刀,并凿有几个洞孔,以便穿绳将它固定在柄上。柄的下端装有圆锥形的金属套鐏。整把戟长约3.2米。

戟既有矛的刺击作用,又有戈的钩砍、推割、啄击等作用,一种武器能当两种使。戟自商代问世后,逐渐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战国时,人们常将拥有戟的数量作为国力强弱的标志。

戟在古战场上曾风行2000多年。它的内质和外形不断改进。早期的时节是矛、戈联装的青铜戟。战国时出现铁戟,形状也有变化,矛锋变得窄长尖锐,并和横枝联铸在一起,“内”已消失,整个戟体近似“卜”字。汉代出现方天戟和青龙戟,后汉和晋代又出现了手戟和双戟。

唐代以后,由于盔甲日趋坚固,戟的钩啄杀敌效力大大降低,它在战场上逐渐被枪所替代,加入了仪仗和门卫的饰物行列。

镋这种兵器,似叉非叉,似刀非刀,似戟又非戟,它可勾,可砍,可刺,可劈。

镋属古代杂兵器。在《古今图书集册·经济汇编戒政典·杂器械部》中有关于锐的记载。此器械形似叉,上有利刃,称“正锋”,长一尺半,横有月牙,月牙朝上,上下均有一定间隔的利刃。锋与横刃互镶并嵌在柄上,柄长约七八尺、尾端有棱状铁钻叫砧。

同类推荐
  • 谍海鸳鸯刀

    谍海鸳鸯刀

    1939年秋,潜伏在76号侦辑处、代号“钉子”的三栖特工陈洋,在虎视狼顾的险境中,巧妙利用各派势力之间的微妙缝隙,多次挫败了鬼子的阴谋,沉重打击了敌特的嚣张气焰,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本书节奏快,对白幽默,感情细腻,笔触优美,角色分明,人物鲜明。
  • 洛川县军事志

    洛川县军事志

    洛川县南有金锁之险,北扼延绥三边,东临黄龙山岭,西临洛河之畔,古今为中原、关中通往延绥、内蒙之咽喉。因此,塞外少数民族的铁骑今日在洛川原北驰骋,汉民族的兵将明日在洛川南原屯扎,还有洛川的农民义军不满封建王朝的统治,揭竿而起,举起造反大旗……其刀枪剑戟丁当,拼搏厮杀呐喊,你来我往,战事频繁。到了近代,我党领导的地下工作者在洛川原上神出鬼没,四处游击;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国民党军为消灭红军,凭借洛河、界子河天堑,与红军隔河对峙;抗日战争初期,我党在洛川冯家村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制定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发布了改编中央红军的命令……这些都是洛川县军事史上的一笔笔亮色。
  • 异界帝王传

    异界帝王传

    讲述一个穿越位面,来到异世的军事发家史,看主人公如何从一个小兵,到王侯,到帝王,到征服世界,如何开展的工业革命,如何推翻的各种制度,如何跟神殿以及邪恶势力做斗争的一代传奇帝王。
  • 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在一个穷困的家,一个不起眼的少年。对于父母的期望,妹妹的高昂的学费,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军。他是一个平凡的少年,但在部队里他是一个传奇,是一个永久无人超越的强者。他就是徐阳。想看他怎样从一个弱者一步步变为强者的,就请大家关注《同生共死》。谢谢大家的支持。
  • 生死狙击

    生死狙击

    “距离两千五百码,修正,风向东北,横向向偏移,8.5角分。”一个高耸的山坡上,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挺立在两块石头中央。不得不说这个制高点选的堪称完美,准确来说是一个火山口。前方两块巨石挡住豁口,可以让任何方向射来的子弹都无法打中两人,后方被早期喷发的火山熔岩烧出一个沟壑,撤退相当方便撤退。此时一只手伸向狙击枪上十五背镜的位置,根据数据稍作调整。“锁定目标!”“随时击毙!”“咚……”由于距离过远,子弹在空中飞行了将近三秒才击中目标,强大的空腔效应,让这个人炸的粉碎。
热门推荐
  • 一等寒门妃

    一等寒门妃

    穿越到被害的奄奄一息的人身上怎么办?全部还回去!继母狠毒,妹妹凶残,迷恋权财的渣父,吞了她娘的丰厚嫁妆,将她娘关押在井里数年!还将她推出去当替死鬼!她勾唇轻笑,好,太好了!这些人真是活得腻歪,飞蛾扑火般的要跳进火坑,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老师当官

    老师当官

    一位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青年教师,因缘巧合进入官场。当官和当老师完全是两码事,他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民造福?最难的是,他要怎样处理几位深情女子的情感?老师当官也疯狂!
  • 记情成卷

    记情成卷

    霸道深情,冷酷无情,温润如玉,假面真情,热情如火哪一款是你的爱。请赎本简介无能。
  • 科学碰上修仙

    科学碰上修仙

    我倒要看看是我手上的ak厉害还是你的大宝剑厉害!
  • 穿书之昭如日月

    穿书之昭如日月

    李昭昭穿书了。李昭昭:我是谁?我在哪?这个帅哥好眼熟?什么,他是臭名昭著的boss?众人:你也没比他好到哪。
  • 盛世幻影

    盛世幻影

    无敌,长生,是美梦还是诅咒。长生不老的人还能算是人吗?黑暗从来都不是世界而是人心。大唐天宝年大唐盛世走向了巅峰,物极必反。那一年杨玉环死而复生,古灵精怪。那一年纨绔皇子性情大变,风姿卓越。那一年江南烟雨奇珍异宝,层出不穷。那一年……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又是否能扭转乾坤,阻止盛世大唐走向衰亡。是偶然?还是必然?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操纵着这世间的一切。
  • 无限之宇宙生灭

    无限之宇宙生灭

    意外身亡,在神秘的‘诺亚空间’里获得新生不甘听从命运安排的刺客组织人命如草芥的古罗马奴隶时代被邪恶势力所掌控的魔幻世界伴随着无数未知的恐怖敌人在这里,你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活下去
  • 心灵感悟

    心灵感悟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用美好的心灵去坦然面对,不如意中也有收获。请打开心灵的窗户,为梦插上翅膀,相信在无数次跌倒后,你会飞的更高。用一颗美丽而纯洁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 农夫当国

    农夫当国

    战国时代是急剧变革的大时代,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世卿世禄不敌军功授爵,没落的奴隶制度不敌新兴的封建制度。农业学院高材生李阳魂穿战国末年,成为秦国最底层的一名农夫,秦国农战立国,重视农业,专业对口,农夫也能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