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19100000011

第11章 创业时代:在黎明前摸索前行(2)

当然,即使是区区2万元,马云的中国黄页最多也只能拿到8000元的“咨询费”,大头儿还是被“坐收渔翁之利”的美国公司剥削了。

通过多方努力,笔者最后找到了这张1995年由中国黄页做的网页。在今天看来,它简直太普通了,普通到丑陋的程度。但是,这张网页的意义绝不仅仅在页面是好看还是丑陋的层面上。而那区区2万元,相比今天阿里巴巴每天“纳税100万”的业绩,简直是九牛一毛,但这是中国黄页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网站收入。最重要的是,这是中国黄页自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突破,也第一次向公司3个创始人证明马云臆想出来的这个史无前例的商业模式是“有戏的”。

还有一次,为了做成当地一家企业的生意,马云一连跑了5趟。但这家企业的老板总是怀疑电子商务是个“骗鬼的东西”。为了说服他,马云为这位老板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商务的资料,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介绍和讲解电子商务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并告诉他“在网上作广告比在其他媒体上作广告有更广泛的效应”。

然而,任凭马云费尽口舌,这位老板还是将信将疑。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马云依然没有放弃,临走的时候,他要了一份该企业的宣传材料。数日以后,他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又杀了回来。当这位老板看到了电脑上清晰显示着自己企业的网页时,终于“无奈”地开出了支票……

初创时期的每一笔业务几乎都是如此艰难。随后,马云又艰难地陆续敲开了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等单位的大门……

3.“骗子”与被骗

从下海的第一天开始,马云就注定会被舆论和业界相继冠以“疯子”“骗子”“狂人”之名。“疯子”之名,是最早出现的,始于那次“我要做Internet”的“24人大会”上;“狂人”之名,还要再往后延迟数年之久;“骗子”之名,正是始于推销互联网和黄页的时代。

中国黄页草创时期的前4个多月里,也就是1995年4—8月,马云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难题:他要向人们兜售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在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刚刚传入中国的早期,人们到底对它了解多少?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看一个当时行业内广为流传的笑话:一个互联网公司的销售人员到一家公司去推销业务,找到了公司的两位老总,并给他们讲了一大堆互联网、电子邮箱方面的知识。一位老总听了半天似懂非懂,便问道:“你们说了做网站页面的正面,我想看看这反面有什么东西。”另外一个老总也疑惑地说:“你说我可以有三个邮箱,那我把一个邮箱放在办公室,一个放在家里,还有一个往哪里放呢?”

这就是互联网早期在中国的困局,除了专业的从业人员,门外汉几乎就是“网盲”。事实上,在马云创立黄页的1995年,也没有多少从业人员,在杭州,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甚至比远在北京的张树新还早两个月,可谓是“前无古人”。当然,历史总是富有戏剧性:马云和张树新既是最早的开创者,也是最早的出局者。出局的原因很简单——生不逢时,只不过马云的生命力更旺盛,而“张女侠”却从此淡出网络“江湖”了。

对于Internet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普通百姓不理解倒也无妨,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商人、企业的老板也不理解。而马云又恰恰把互联网当做一个生意来做,把推销Internet当做义乌、慈溪的小商品一样来卖。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顾客会轻易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买单吗?

显然,仅凭着几份美国寄来的打印纸和一个越洋电话,马云并不能让所有的客户信服。于是,很多人都怀疑马云是个骗子。他们认为,这些打印纸上的东西,仅仅是马云自己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根本不在他所描述的Internet上。

实际上,即便是在杭州望湖宾馆、杭州电视机二厂等单位成了中国黄页的第一批客户之后,他们对马云和他宣传的互联网还是持怀疑的态度。当时,马云把这些单位免费搬上网以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些客户不久以后就收到了来自国外的电话或传真询问。然而,由于他们不能亲眼所见,看到自己的企业在互联网上,所以他们不认为这些来自国外的传真、电话与黄页的宣传推广有必然联系。

那时候,还发生过一件颇有“文字狱”色彩的事情,让马云感到哭笑不得。当时,为了照顾国人英文水平的参差不齐,从一开始他就把Internet直接翻译成了一个中文名字——“因特耐特”,尽管老土了些,倒也算地地道道。结果,在一次外出游说时,居然有人警惕地问他:“你说的‘因特耐特’,跟《国际歌》里的英特耐雄奈尔是什么关系?”

尽管马云是真诚的,在老老实实做生意,在不辞劳苦地义务宣传互联网,但他还是不能被人理解,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当成骗子。

马云心里非常委屈,但他只能等,等待上苍给他一个“洗冤”“平反”的机会。而上苍也绝非虚幻的“救世主”,它是不可逆转的互联网大势,是中国一部分先知者的觉醒。

1995年7月,在原邮政部电信总局(当时是中国最高的电信主管部门)的批准下,上海率先在中国内地开通了44K的互联网专线。从那时起,杭州城里一个比窦娥还冤的小个子以及他的一帮伙伴们,总算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

就在上海44K专线开通的一个月之后,在杭州西子湖畔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一件事,将在此时此地拉开它迟来的序幕。

那天,杭州明珠电视台的一台摄像机对准了这间民房,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黑暗的屋子里,小个子马云摆弄着一台486笔记本电脑,旁边站着的是望湖宾馆的老总和明珠电视台的记者。在人都到齐了以后,马云开始用长途电话拨号到上海电信——大约过了五分钟后,电脑联网成功!

接着,马云打开Mosaic浏览器,敲入了一行让当时大多数人都感到如“天书”般的英文字母——“http://www.chinapages.com”。

三个半小时之后,网页下载完毕,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幅让在场的人都感到熟悉而亲切的宽大画面——杭州望湖宾馆的主页……对马云和黄页的伙伴们而言,这三个半小时,比三天、三个月似乎更为漫长。

指着从美国西雅图传回来的图片和简介,马云对在场的所有人尖叫:“看哪,这就是我们的网页!望湖宾馆的网站!”

客户兴奋了,来宾兴奋了,记者兴奋了,但最兴奋的还是马云和他的伙伴——经过四个月的煎熬,他们终于从网上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网页,终于摆脱了“骗子”的骂名!

刹那间,委屈和幸福的泪水,从这些年轻人的眼眶中喷涌而出……

电视镜头上的真实一幕,让杭州人总算相信了马云,相信了Internet不是个骗人的、莫须有的“鬼东西”。然而,对马云和他的伙伴们而言,万里长征仅仅走完一小步而已,爬完了雪山,还要过草地,还要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

这种信任所带来的知名度也仅限于一个小小的杭州,而当时的中国黄页已经开始在外省拓展业务,所以怀疑马云是骗子的也不仅是杭州的客户。后文我们还要讲述,当马云第一次北上到京城游说中央各部委和新闻媒体时,仍有人怀疑他是骗子;甚至当上海、杭州开通了互联网业务后,马云带领团队在那些没有开通的省市拓展业务时,当地人还把他当骗子;一直到1998年网络潮起,马云才最终彻底摆脱“骗子”的罪名。

当然,说马云是骗子的人,到后来肯定会感到抱歉和愧疚。在1995年那个时候,互联网上能看到的中国网站寥寥无几,而中国黄页的“企业名片”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种优势让上网的企业受益匪浅,经营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前面提到的望湖宾馆,既是中国黄页最早的客户,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实现上网的宾馆,又是当时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上所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国宾馆。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当时的许多世界妇女代表到杭州后,还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

再比如,钱江律师事务所上线之后,由于在网上留了老板的家庭电话,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那位一开始还抱怨业务冷清的老板,此后却经常“苦恼”了,“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到家里谈业务”。

1995年8月之后,黄页的处境开始逐渐好转。媒体也开始争相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比如《中国黄页闯世界》。再加上后来做的“金鸽工程”一度惊动美国参议院,马云在杭州百姓和政府心中也算是个有名望的人了。而名气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中国黄页的业务局面开始打开,亏损的坚冰也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媒体对中国黄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国贸易报》《杭州日报》等一些大报相继对中国黄页予以报道后,中国黄页发展势如破竹,代理商遍布全国。

看起来,命运似乎向屡不得志的马云绽放了一缕灿烂的阳光,总算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然而,命运却时常喜欢捉弄这个男人,他脸上那激动的泪水还没擦干,厄运已经悄悄地降临了……

1995年9月的一天,突然有五个来自深圳的生意人(马云称他们是“大老板”)来到杭州。经人介绍,这几个“大老板”很快找到了马云,希望能跟中国黄页合作,号称可以做中国黄页在深圳的全权代理商。他们开出的价码很诱人,一次性就出资20万元。

如果真能合作成功的话,深圳老板开出的条件无疑是极其优厚的。在中国黄页的草创时期,最缺的莫过于资金的支持。没有运营资金,就没法广泛拓展业务,就没法做大规模宣传、推广。所以,如果说马云的创业生涯中也曾产生过“有奶就是娘”的想法,这大概是唯一的一次。于是,送上门来的好事自然让马云喜出望外,甚至有些“感激涕零”:终于碰到“识货”的“伯乐”了。

然而,刚刚30岁出头的马云,到底还是缺乏老到的“江湖”经验。仅仅凭着这几个深圳“大老板”的口头承诺,连个像样的书面协议都没有,马云就把“底牌”露出来了——他将中国黄页的核心商业模式、技术精髓一股脑全都给搬出来了!

同时,为了让几位老板满意,也为了展示其团队做事的高效率,马云还专门挑选了中国黄页的几位骨干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飞到深圳。到了深圳之后,一下飞机,那帮工程师就开始忙活了,昼夜不停地为人家架构、设计、开发系统。

深圳的项目做得很漂亮,几位“大老板”终于满意了,同时,他们还告知马云:三天以后飞到杭州跟中国黄页签合同。

于是,马云在杭州怀着满心欢喜开始等待“好日子”的到来。如果合同顺利搞定,这大概是中国黄页创办以来他做得最大的“大单”了,他甚至开始想如何花那20万元的资金了……

三天三夜过去了,深圳方面依然杳无音信。

马云有些坐不住了,便打电话给对方,对方却一直支支吾吾,以各种理由搪塞,签合同的时间也一拖再拖。马云虽然着急,却也学会自我安慰了:好事多磨,人家那么大的老板,那么大的公司,肯定会很忙的。

终于,又过了几天之后,前方传来“捷报”。那几个“大老板”,刚刚在深圳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的企业已经成功上网并成为一家商业网站,而对方演示的网页与系统,与中国黄页的一模一样!

直到此时,马云才如梦初醒:上当了!

的确,他是被人家当猴耍了,自己连同伙伴们就这样给人家当了回“义务苦工”,居然一分钱也没得到。

刚刚洗清骗子的罪名,就遇到真骗子了,真是“李逵撞上了李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提起那次被骗的经历,马云感到心酸:“当时真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

那么,那几个号称“大老板”的奸商又是何种结局呢?

在若干年后的一次演讲中,马云曾提及此事:“我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刚开始创业时,我被几个深圳老板骗得晕头转向,人家把你当3岁小孩耍。可是今天我马云的企业还在,并且活得很好,而那几个人连同他们的企业早已销声匿迹。”

情理之中,预料之内。

4.“十八罗汉”

1996年年初,杭州一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个愣头愣脑的学生想凑凑热闹,挤了进去,他走到一个人数不多的公司面前,想咨询一下。而这家公司就叫“中国黄页”,负责面试工作的,是它的技术总监——何一兵。这个学生又是谁呢?他就是阿里巴巴大名鼎鼎的李琪。那年,李琪刚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回到家乡杭州探亲,无意中看见了这场招聘会。

这次是中国黄页第一次大规模招新人,当时,它的业务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就是在那场招聘会上,亲自参与那场面试的黄页技术总监、副总经理何一兵,立马相中了技术扎实、严谨、务实的李琪。几天之后,李琪就到中国黄页去上班了。那时候,马云还在外地出差。

不久,何一兵率中国黄页的一批技术人员到上海参加一个培训班,在那里,李琪才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同事们常跟他提起的马总。李琪个头不高,看长相就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站在人堆里一般不会太引人注目。当时事务缠身的马云,也只是注意到公司里多了个“小个子”,主动上前打了个招呼:“你是新来的员工吧?欢迎你,好好干!”

李琪虽然长相普通,也不太爱说话,但非常喜欢钻研技术,他的技术天赋也很快在公司里凸显出来。加入中国黄页不久的他,很快成为一员干将,并融入了中国黄页的氛围与团队中。后来,马云去美国出差(当时中国黄页的服务器在那边的VBN公司),便把已经是中国黄页技术骨干的李琪一起带上。在那里,他们一起参观了中国黄页租用了一年多的服务器,并到硅谷考察,参观了当时蒸蒸日上的网景、雅虎等公司,接触到了许多国内没有的新东西、新技术。

在当时,相比美国,相比硅谷,互联网对中国仍属于新鲜事物,但这个新兴产业的技术含量并非有多么深不可测,只是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拓展应用而已。这些新技术,对门外汉马云而言,也许是隔座山;而对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李琪来说,仅仅是隔层纸。

回到杭州以后,李琪立即着手建设中国黄页自己的网站和服务器,并很快做出了中国黄页自成立以来自主开发的第一个页面。日后,马云回忆说:“现在再看看当时那个网页,真是丑得要死,但那是我们自己做的,大家都很兴奋。”

另一个要提到的大将,是孙彤宇。1995年下半年,正在杭州一家小广告公司上班的孙彤宇,在报纸上意外发现了一篇报道——《中国黄页闯世界》,广告人的敏锐直觉告诉他:“这有可能是个大客户。”放下报纸,孙彤宇立马去拜访中国黄页,想“搞定这个大客户”,为其做广告宣传。而当时的中国黄页处境仍非常窘迫,赢利局面迟迟不能打开,根本没有大规模做广告宣传的资金实力。

同类推荐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客观叙述了卢梭的一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他传世的经典之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伟大思想家灿烂辉煌的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李光耀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名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华人,还因为他是世界瞩目的政治领袖。但中国人对李光耀的了解但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领导的新加坡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念形成有什么样的背景,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人生?他的治国理念对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书中将用客观生动的笔触一一揭示。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热门推荐
  • 追仙奇遇记

    追仙奇遇记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一部,追寻传统神仙源起的小说。一部,有着人世间温度的小说。
  • 毁坏王

    毁坏王

    天道之下有八大道系,八道各有千秋,各有天赋特技。空行道,陆战道,御海道,御兽道,鬼灵道,天愈道,御宝道,御阵道。主角穿越而来,开启第九毁坏道。作为毫无根基的新道,面对古老八道欺压不屑,如何上位成功,是个艰难挑战。既然成了毁坏王,那势要将自己毁坏道,推向至高神坛。
  • 末世危机之魅影

    末世危机之魅影

    这是一本已英雄联盟的人物,无限的框架,网游的载体,末世的主线,再结合一点变身元素。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网游,在里面进行一个个恐怖的故事,当然也会有许多的异界冒险。然而为什么主角每次都要变身啊,还是英雄联盟里面的人物,最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每次都是女孩子。咦,打两个丧尸就到一级了,这可以有。等等,为什么到下个故事就要重新升级了,教练,这不对啊。装备什么的,皮肤什么的都会有的。ps,这本书,偶尔更新,因为在连载着《雪花女剑》ps猪脚经历的故事生化危机第一部,变身光辉拉克丝————???
  • 同源通灵师

    同源通灵师

    在无尽轮回的世界里黑暗与光明交替出现。一个从《神奇宝贝》开始轮回的新人,将带领自己的召唤兽伙伴开启一个属于他们的传奇。他们能否打破无尽的轮回,探寻这无尽轮回的秘密。一个从小火龙开始的召唤师……“落峰你什么职业”“召唤师”“啥,你的攻击力比我这个刺客都高,你跟我说你是个主魅力的召唤师”“落峰你什么职业”“召唤师”“啥,刚才跟我一起抗伤害的是谁?”……
  • 我和老爸老妈那些事

    我和老爸老妈那些事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大人们,怎么说呢,有时候可能要维护一下自己的权威,因此一定程度上习惯于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误读误判你们,给你们定性。随着你们长大,父母们遇到青春期的你们时,他们多多少少开有所怀疑自己的看法和作父母的能力,你们可能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亲子间“拉锯战”就此开演。在这一时期可能每个家庭都会上演一些大同小异的悲喜剧,当然我们更喜欢喜剧谢幕。
  • 山海经上古狂想

    山海经上古狂想

    每读《山海经》总有新奇的猜想,常读到相关都市传说,各种压抑不住的猜想涌上心头,只得随之狂想漂流而去,重回洪荒上古探究山海之间与大荒之地的诸多神奇。
  • 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传习录

    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传习录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都市绝世神医

    都市绝世神医

    【都市精品,百万订阅!】天庭御医重生花都,掌控世间病毒,吸收魂魄意识,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美女如云。
  • 不愿陪你枯骨成双

    不愿陪你枯骨成双

    他为救心上人,欺她疯魔无理智,日日取她的血,做他心上人的药引。折她辱她,最终,她连命都被他害没了……裴弘兴以为他没事,仇人死了便死了,有什么可难过?可独坐凉亭时,耳畔间恍惚响起她清浅的笑声,“王爷,我今天好不好看?”他才明白,有些人早已入驻心尖,再难磨灭……却再无机会来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昙花如梦开

    昙花如梦开

    她,当代大学生,一次意外竟穿越至明末清初,回到现代的她想改变那个错误的结局,穿越回去,再遇真爱,殊不知她们早已陌路,上一世的牵绊纠葛还历历在目,总是突如其来,她竟爱错了,错付的爱收不回可真爱这一世又辜负了,百感交集的她再次回到现代,经历了那么多早已心如死灰,意外再次出现,他来了,来到身边了,可是他是否真的是那个让她爱了两世牵挂了两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