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20900000014

第14章 寒冬之战:跪着也要找到出路(3)

对于吴炯而言,当初之所以没有离开阿里巴巴,感情因素远远超过理性的思考。一方面是马云的极力挽留,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朋友义气。实际上,从纯理性的角度分析,吴炯当时预测到阿里巴巴是必死无疑的。虽然后来的事实否定了他的预测,但如果吴炯当时选择离开了,也没有人敢肯定今天的阿里巴巴所拥有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感情、友谊、义气挽留了吴炯,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阿里巴巴。

2001年1月30日,大年初二,中国香港。

此前,马云和蔡崇信等高管一行人在杭州一起吃年夜饭时,就已经做出决定:香港要采取行动了。

美国是吴炯坐镇,香港则主要是蔡崇信留守。蔡崇信自从加盟阿里巴巴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香港办公。大家天天见面,感情是非常深厚的。现在要开掉这些同事、朋友,他内心深处承受着强烈的感情煎熬,但他还是要忍痛割爱。实际上,在关明生赶到香港之前,他已经提前下手“处决”掉了一批。

不过,与美国裁员时的暴风骤雨式袭击不同,因为香港的员工大部分是华人血统,而中华民族是非常重情义、讲感情的民族,在合“情”与合“理”之间,是需要一定的平衡的。

于是,到了香港之后,关明生他们就找员工们逐个谈话,跟他们解释公司的难处,希望能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当然,要向他们传递的信息也很明确:不得不裁!

而且,香港办事处的开支不比美国少多少,虽然比后者清一色的6位数薪水逊色了些,但是,众所周知,香港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几大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这不仅表现在物价指数上,更给阿里巴巴在香港的运营、推广成本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从人才构成和就业动机的角度来看,香港办事处的员工,有名校的MBA,有大投行跳出来的资深专家、高级顾问,甚至有大公司的高管。他们抛弃稳定的工作,来到阿里巴巴,就是希望能和公司一起成长,荣辱与共。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愿意与阿里巴巴这艘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小船”同舟共济,也不排除相当一部分人从一开始加入就是冲着股票、上市而来的。从时代背景来看,这也是互联网最疯狂时期的一种社会潮流:大批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的骨干、精英,为了踏上快速奔跑的互联网快车,主动“弃明投暗”,纷纷奔向正在成长的“.com”公司,为了追求一个高市梦率的回报……

但是,对当时阿里巴巴的香港员工来说,他们真是生不逢时。也许是命该如此,这也是个极富戏剧性的玩笑,时隔7年之后,就在他们的家门口——香港联交所,一个比百度还百度、比Google还Google的资本市场的宠儿——阿里巴巴(1688.HK)就横空出世了。笔者还记得,当年百度神话诞生时,有一位因一念之差而与百万(也可能是千万)富翁擦肩而过的、李彦宏的早期创业伙伴(后来选择离开)就说过:“得之,我幸也;弃之,我命也。”对于7年多以前急流勇退而离开阿里巴巴的人们来说,笔者想用这句话作为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又是一番轰轰烈烈的大封杀,关明生和蔡崇信裁掉了20多个员工后,香港办事处最后只剩下了七八个人。

当时,有一名上海籍贯的员工已经请假回去和家人过春节了,大年初二,他接到关明生的电话以后,很是吃惊:他被解雇了!他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当然,蔡崇信也“不甘示弱”,他自己也用电话解雇了一个来自欧洲的员工。这样的“拜年”方式,的确是另一番滋味。

大封杀进行得轰轰烈烈,大有快刀斩乱麻的气魄,也凸显了关明生等一批高管雷厉风行的领导作风,但收缩和封杀也使阿里巴巴的决策层陷入郁闷之中。

先说“铁血宰相”关明生。也许关明生会给那些被裁掉的人一种“杀人不眨眼”的畏惧感,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GE出身的高管,既有杰克·韦尔奇的雷厉风行之作风,又有一种侠骨柔情。他曾经回忆说:“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员工,有时我也是不忍心下手。”

至于蔡崇信,就更痛苦了,香港员工大部分被裁掉了,办事处也名存实亡了,他感到有些失落。在香港“大开杀戒”之后,为了调节一下心情,走出失落的阴影,他甚至一个人跑到上海休假。

而原本就属于性情中人的马云,更是深深感到愧疚,事情过去了很久,马云都不能释怀。

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都清楚,马云是重感情的人,看着一起工作的人离开他受不了。他骨子里是喜欢热闹的人,恨不得大家工作在一起,工作完了还在一起。

那时马云很沮丧,每次前方传来“捷报”,就意味着又有一批人告别阿里巴巴,这个时候的马云心如刀割。

实际上,作为一个(至少在大扩张以后是)跨国公司的老板,马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早在裁员之前,马云就给那些即将被裁掉的人留了后路:如果想留在阿里巴巴工作,回到杭州来,同样的待遇;如果离开,分给现金、股票。

当然,这也算是一种补偿,马云一直以为,造成2000年那场大裁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自己决策的失误,而“员工们是无辜的”。

在一次采访中,马云曾公开承认这一点:“冬天的时候,我们当时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可关键的时刻又要做决定请他们离开。我们清掉了很多高管,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个波音747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四分五裂。我们如果当时不做这样的手术,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

有的员工回忆,2000年那场大裁员之后,他们看到自己的老板有些“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沧桑;有的员工回忆,马云曾打电话问他们一个莫名其妙的“傻”问题:“你觉得我是个好人吗?”甚至,还有人看见过这样一幕:一贯有着钢铁般坚强意志的马云,在跟别人谈到那些被迫离开的员工时,竟忍不住黯然泪下。

这是阿里巴巴历史上第一次裁员,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大规模的裁员。

第.三节.纳斯达克“丧钟”长鸣,跪着过冬

在那个“最坏的时代”,马云和阿里巴巴成为“先驱”而非“先烈”,活着的唯一秘诀就是“跪下”。请听马云的呼喊:“即使站不住了我们也得跪着,跪着过冬!不要躺下, 不要倒下!不管多苦多累,哪怕是半跪在地下!”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最冰冷的时期,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做了3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和“南泥湾开荒”,借此,阿里巴巴才得以绝处逢生。

1.纳市哀鸣

2000年3月13—15日,大洋彼岸的美国。

随着一小撮生物科技股暴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续3天暴跌100点以上。随后,以“.com”为代表的网络股“不甘示弱”,更是成为股指急速下跌的“领头羊”。一个星期前还在大声鼓吹纳斯达克将超越6000点的“伟大分析师”们,此时也都沉默了。

指数在2000年3月10日触摸历史高点5132点后,随即急转直下、一泻千里;2000年11月底,纳斯达克跌破2600点大关,从9个月前5132点的历史高位上下跌近50%;到2001年4月4日时,指数跌至1619点;到了2001年9月,曾经超万点的纳斯达克指数一度跌到了1300点,曾经承载了多少“高科技”“.com”幻梦的纳斯达克彻底崩盘!

好梦是如此的短暂,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com”这个由众多追捧者一手推上去的巨大泡沫,同样以它膨胀时的速度上演着破灭的大戏……

投机资本,永远像潮水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些曾经宣称要用“鼠标统治水泥”的人,如同躲避瘟疫一样落荒而逃。当然,还带着没烧完的美金、港币、欧元……

这段时间,以及因此延续到纳斯达克指数处于低位运行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投资人都对互联网公司说“No”。从1998年开始的国际国内资本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热潮,仅仅维持了两年多,就急速地跌入了低谷,一落千丈。

究其原因,很简单。除了一些顶级的投资银行、大财团之外,大部分风险投资家们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并不做持久的持股打算,他们正是想赚一把就“砸盘”。除了依靠所投资公司自身的盈利之外,国际惯例的投资通道还有另一个出口——上市。早期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司上市套利,从而退出市场。

随着纳斯达克的彻底崩盘,互联网的“短暂春天”也随之宣告结束,中国的“.com”们也大都“香消玉殒”,或如“一江春水”而付之东流。大盘暴跌之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一路走低,中国互联网企业普遍受到沉重打击:新浪市值缩水40%,股价一度逼近5美元的“生死线”;网易和搜狐携手走进垃圾股行列,它们的股价也一度跌到冰点,在几美分上下徘徊。搜狐的股票价格居然跌到过公司现金量已经超过以股票价格计算的公司价值,为此张朝阳还动用自己的钱去买过搜狐的股票。当时,张朝阳经常形容自己是“孤岛上的弃儿”。与此同时,“网络泡沫”一词被顺势提了出来,大量中小网站没能挺过这一波巨大泡沫的袭击,或倒闭,或裁员,纷纷成为“先驱”。

这,就正是那场泡沫破灭之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尴尬而真实的处境。

纳斯达克的崩盘,同时浇灭了大洋彼岸对互联网的热情。资本市场的怀疑用实际行动切断了中国互联网商业化后的“奶源”。

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原本就是个“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的主儿,更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在全民追捧网络股的时代,尤其是1999年,那些和“.com”稍能沾上边的网络公司,是资本市场上的“宠儿”,是“香饽饽”;而一旦全球网络经济突然间“晴转多云”“多云转阵雨”,它们摇身一变就成了资本市场上最惨的“弃儿”。

作为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那些中国概念股的老大们,每日面对那些没完没了的公告发布都应付不过来,还要讨好六亲不认的美国监管当局——SEC和大大小小的股东、股民,还有多少精力去顾及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向呢?

当网站的钱快烧完时,当网站找不到盈利模式时,几乎所有的投资商都本能地捂住了自己的口袋。当“口袋”溜走时,弹尽粮绝的互联网公司只能悲壮地倒下。融资上亿元的瀛海威倒了,融资5000万美元的美商网倒了……

三年前,网站兴起如雨后春笋;三年后,网站倒下如纷纷落叶。于是,被网络大潮冲击得晕头转向的人们忽然明白了:新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是新经济的世纪,但也还是资本的世纪!

身处这样的环境,阿里巴巴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

2.三大运动

从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年底,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最冰冷的时期,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做了三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和“南泥湾开荒”。

第一把火是“延安整风运动”。

在2000年12月18日的全员大会上,马云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阿里巴巴的队伍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干劲大不如从前,士气大不如从前!

对一支团队而言,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吗?未必,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这正是阿里巴巴的最大问题,小富即安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已经悄悄地萌芽了,湖畔花园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渐渐被一股西风吹淡了。

想当年,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振奋人心!

人,是生产力的主宰;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先从改造人做起;要改造人,先从灵魂深处闹革命!于是,在马云的领导下,在一个看似和平却潜伏着一股肃杀之气的冬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如火如荼地拉开帷幕了。

阿里巴巴最早的那批创业元老常常说:“马云就像个教父,用思想、理念引导着我们这群人前进。”马云心中最早的革命场景就是如此:一个教父,带领一群疯子,人人扛着大刀,喊着口号,往前冲啊,冲!

然而,2000年大扩张之后,革命队伍里已经加入了一些不像疯子的不坚定分子,对整个队伍来讲,这有百害而无一利。幸运的是,经过一轮狂风暴雨般的大封杀,大部分两面派已经被赶走,可剩下的人就一定是真金吗?显然,那种人是“杀”不完的,仅仅用“大刀”是不够的,还需要“鸦片”!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马云别无选择——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目标,统一方向!在这场新时代的“延安整风运动”里,马云发表了一段经典的演讲:“如果你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精英,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

为什么要让“认为我们是疯子”的人离开?因为阿里巴巴需要一股疯劲,并将这股疯劲融入骨髓、血液中,如果你把别人当疯子,只能说明你还不够疯!

为什么要让等上市的人离开?因为阿里巴巴要成为存活102年的百年老店!

“延安整风运动”的效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立竿见影!

经历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之后,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该留的会留,该走的会走。走的人未必都是“狼狈而逃”的,只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留下的人也未必都是精英,但至少是阿里巴巴最需要的人。一句话:去留肝胆两昆仑!

湖畔花园时代和华星时代的早期,马云的教父精神一直是一面旗帜,引导着团队。作为一个现代企业,阿里巴巴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而且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

同类推荐
  • 华为文化手册

    华为文化手册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为什么成功的是华为?在无数的企业家中,为什么任正非是教父级人物?答案或许众说纷纭,但其核心与关键是三十年来华为塑造的强大的企业文化。正如任正非所言:“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本书从华为的团队合作文化、执行文化、竞争文化、危机文化等方面,深度解读华为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揭开华为公司三十年来持续壮大、不断腾飞的真正动力。读懂华为文化,才能真正读懂华为。翻开这本书,透视二十万华为人的强大凝聚力,领悟华为成功的真正基因。
  • 疯狂的简洁

    疯狂的简洁

    在《疯狂的简洁》里,我将分享的故事都是关于市场营销吗?是的。如果你正在做买卖,这本书会对你有帮助吗?是的,肯定会。如果你不是做市场营销这一行的,你能从书里获得至关重要的启发吗?是的,可以。《疯狂的简洁》关注的是创意和流程。它不仅关注如何创造最好的作品,如何为它争得发展空间,也关注如何高效运作、获得更圆满的结果。这些原则适用于很多商业领域,不仅局限于市场营销领域。无论你的工作是处理用户关系、管理团队、保证工期,还是协调团队解决棘手的问题,无论你做的是什么样的生意,《疯狂的简洁》都将激发你思维的火花,让你的事业蒸蒸日上。
  • 世界销售冠军成功之路

    世界销售冠军成功之路

    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的“超级推销大王”法兰克·贝德佳,在三十多年的保险推销生涯中销售成功的奥秘。内容包括:百分百的行动热忱、推销创富之力、最艰难的敌人是自己等。
  • 开店盈财的92条妙招

    开店盈财的92条妙招

    再大的家业,也是从小起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今天,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大都起步子最初开设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其成功的奥秘何在?就在于开小店赢得厚利的妙招。本书共设四篇,按照开店的经营流程和运作程序,分别介绍了筹划与准备、促销与服务、扩张与创新、理财和管理这四大类创业者迫切关心和急需应用的经营智慧和赚钱艺术。篇篇有新意,招招点迷津;篇篇有特色,招招出精彩。其中既有相关的知识浓缩,更有简明的操作方法介绍,删去赘言,免去空谈,重在实用,贡献良策。
  • 打造品牌

    打造品牌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它能使企业腾飞,所谓有“品牌”者得市场。但是,中国的品牌还存在着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问题,这必将增加中国企业在内外夹击环境中生存的难度。本书正是立足于中国品牌经营现状,从品牌经营者的角度来思考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探索其品牌塑造、创建、发展、管理和增值之路,而且有大量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品牌打造之书。
热门推荐
  • 拯救男友的白月光

    拯救男友的白月光

    一个无所作为性格懦弱的屌丝女在人生低谷时期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炮灰自省系统’的垃圾系统。而她就是那个害死男主白月光的那个恶毒女炮灰。巧的是男主是她分手不久的男朋友。什么?!让她撮合男友和他的白月光搞基,改写原来的结局?!!我X!,滚!信不信我直接弄死这对狗男男
  • 血色浪漫:霸道上将,别来无恙!

    血色浪漫:霸道上将,别来无恙!

    在外人的眼中,她是鼎鼎有名的国际杀手组织黑玫瑰的大BOSS。而他是Z国军方特种突击部队的领导人。明明两跟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在冥冥之中缠绕在了一起。直到某天,她卸下面具对着呆若木鸡的男人嫣然一笑:“少将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 与君同路不同归

    与君同路不同归

    “不要跟着我了。”“为什么?”“跟着我,注定要被虐的。”
  • 六十种曲节侠记

    六十种曲节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正经的勇者与魔王的日常生活

    不正经的勇者与魔王的日常生活

    一少年因渴望萝莉而穿越异世界成为萝莉的不正经日常。(作者初中作文从未过二十星期一到六上学,更得慢一点,可能会集中在星期六日更新)(欢迎大佬点评,还有就是,不喜勿喷,谢谢)(封面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文笔不太好,字数也可能少一点)
  • 重生之复仇少女狂霸夫

    重生之复仇少女狂霸夫

    令人心碎的绑架案牵引出一场巨大的阴谋,在阴谋之下的苏浅能否化解一场场的危机?14年前,目睹陪伴出游的父母意外身亡,为了查出事实真相的他与她。在茫茫人海重重迷雾中,两颗脆弱的心逐渐靠近,直至缠绕融合永恒·····
  • 拜托安静

    拜托安静

    在我们的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与我们擦身而过,他们看似普通,然而往往每一个人都有一场不平凡的人生。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 六甲奇门

    六甲奇门

    一个偏僻山村的孩童,偶然间破译了奇门遁甲,一场别开生面的人生际遇,从此展开
  • 史上最强民工

    史上最强民工

    顶尖的修真科技星球,第一门派天才弟子渡劫失败,莫名其妙来到地球,附身一个被打的半死的农民工身上,来到地球的他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奈何桥头笑红尘,玉皇绝顶数诸峰;江河不语山自横,破云之处抚琴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