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18600000034

第34章 中秋月儿圆

时届仲秋,天高气爽,酷暑隐影,风和云淡,万里长空,一碧如洗。每临夜晚,或繁星淡月,或疏星朗月,天空澄净明洁,让人心旷神怡,悠然醉迷。渐至月中,一轮圆月皓然当空,有说不出的皎洁,有道不尽的柔美。这,便是中秋了!

中秋月,堪称“最”。它最圆、最亮、最富诗意。唐代诗人欧阳詹在《玩月诗》中写道:“十二度月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老百姓们说的更显直率真实:“月到中秋分外明。”游子在外,每逢中秋,便望月思乡,发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的感慨。

于是,“众望所归”,便设置了一个节日——中秋节。

农历的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则为仲秋之中,亦为三秋之中,故称“中秋”。因之,八月十五这一天就称为中秋节,也叫月夕、月节。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中秋节也叫果子节。这是因为,仲秋时节,适逢多种瓜果成熟上市,绿脆黄甜,流香溢彩。此时,人们摘来鲜果,馈送亲朋,共贺丰年;人们在中秋夜摆出各种果子祭月拜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再收硕果。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团圆是中秋节的民族信仰,它贯穿于整个中秋各种活动仪式之中,至为重要。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在《月夜》诗中写道:“今夜富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身居台湾,中秋望月,思故乡,盼统一,写出了名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些诗,从感怀思乡,到感伤思亲,思念故乡,怀念大陆,渴望统一,再到感叹国殇,其实都是在中秋节思念团圆情绪的一种吟咏和抒发。

中秋之夜,一轮皎月高悬当空,晶莹夺目,圆如银盘,柔似美玉,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憧憬和无尽的遐思。于是,便有了“月中玉兔”、“月中蟾蜍”、“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

吴刚伐桂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月亮上,有一株高达500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因为迷醉成仙,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去砍伐桂树。吴刚虽费尽全力,但月桂却随砍随合,终年辛劳,有苦无果。以此告诫人间孩童,要专心读书,勿效月中吴刚。

流传最广的故事,还是“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天上有10个太阳,人间如炙如烤,大地冒烟,湖海干涸,百姓难以存活。其时,有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能开万斤硬弓;射杀巨蛇猛兽,如同儿戏。他十分同情身处火笼之中老百姓,便搭弓放箭,逐一射落九个太阳,余下一个,为大地送来阳光温暖,为百姓造福千年万代。

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常常抱怨夫妻俩没有长生不老的神力。她听说西王母有“不死之药”,天天催促丈夫前往索讨。

无奈之下,后羿只好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昆仑山。见了西王母,哀述苦衷。西王母不但知道后羿连射九日的功劳,而且了解他难慰其妻的困顿,深表同情,遂施“不死药”于羿。

羿持药归家,妻大喜。一日,羿外出,嫦娥急不可待,偷食仙丹,顿时腾空飞天,来到月空之上。月宫寂寞,嫦娥难耐。回想起人世间夫妻恩爱,男耕女织,祥和幸福的日子,她留恋不已,十分惆怅,追悔莫及。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嫦娥》诗中叹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明代诗人边贡在《嫦娥》诗中吟道:“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共在人间说天上”,便是民间过中秋节的景况。

过中秋,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又叫月宫饼、团圆饼、丰收饼等。其饼形如圆月,取中秋月圆之意,象征团圆幸福。明万历年间沈榜著《宛署杂记·民风》记载:“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百钱者。”中秋这一天,全家人围坐一起,分食团圆月饼,久已成为习俗。送月饼的礼仪十分讲究,一般是晚辈送给长辈。新婚女儿给娘家的中秋节礼品至少要有四样,俗称四色礼,其它礼品可自择自选,惟月饼一项,必在“四色”之中。

中秋拜月,也叫“圆月”,取意为心满意足、事事圆满。它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寄托着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八月十五日夜幕降临时,圆月照天空,清风扑面来,树影婆娑,虫声唧唧,人们在庭前、院中设立香案,摆上西瓜、甜瓜、猕猴桃、梨、枣、石榴、苹果、葡萄、核桃、板栗等时应瓜果,再摆上一盘月饼,一家人面对明月,焚香礼拜。然后,分吃瓜果月饼,共享天伦之乐。如果家中哪位亲人因故未能在场,大家便为其留出一份水果和月饼,以示挂念。

中秋赏月之俗,古已有之。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苏轼在《水调歌头》的词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是古代著名诗人们赏月寄怀的轶事佳话,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绝唱。

老百姓赏月,则有自己独享其乐的抒情方式和俗言俚语。

中秋的月亮,是农家人的财富,是他们心灵里的天堂,是他们无限的畅想,是他们明天的希望。中秋的月亮,是孩子们的迷茫,是中年人的成熟,是老年人的恬淡,是离乡人思绪中永远的牵挂。年年中秋月儿圆,年年月圆人对天;去年中秋许个愿,今年中秋又叙圆。

中秋月圆,农家团圆。院中的老榆树下,小孩子赤身躺在平地的芦席之上;年迈的奶奶、年轻的妈妈手摇竹篾扇子,一边为孩子扇凉,一边给孩子介绍天空中星星月亮的故事,一边教孩子咏唱关于月亮的童谣。唱着唱着,孩子睡着了,大人仍独咏独唱,对天歌咏,望月抒怀。只是,声调缓了,声音小了。她担心声音高了会惊扰孩子睡觉;又担心中断了歌声会让未睡熟的孩子睡而又醒。怕孩子着凉,便抱回家中炕上。复回院中时,大人们便围坐一起,一边吃着瓜果月饼,一边海阔天空地说起了人间天上。只有这时,农家人才是轻松的,他们说起了弈射九日,他们说起了吴刚伐桂,他们说起了月中玉兔,他们说起了嫦娥奔月……他们谈到了生活的甘苦,他们谈到了天气的旱涝,他们谈到了庄稼的丰歉,他们谈到了严父慈母,他们谈到了孝子贤媳……他们互相协商帮困扶难的事宜,他们彼此交流观天看云的农谚,他们共同念叨关于月亮的歌谣……

一首描述月亮形状变化的歌谣唱道:“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钩搭弯/初七初八月露半/十二十三月渐满/十五十六月儿圆。”

一首《月亮爷》的歌谣:“月亮爷/万丈高/骑白马/带腰刀/腰刀长/杀个羊/羊有血/杀个鳖/鳖有蛋/杀个雁/雁要走/杀个狗/狗有油/杀个牛/牛有肉/杀个够。”

一首唱给女孩子听的《月儿谣》唱道:“月亮爷/开白花/要下女儿给谁呀/嫁给街里王魁家/王魁爱戴红缨帽/媳妇爱坐莲花轿/一对唢呐一对炮/你看热闹不热闹。”

一首唱给牧童的月亮歌谣:“月亮光光/半夜堂堂/把牛拉到梁上/梁上没草/把牛扳倒/老虎来了/把娃吓跑。”

一首诉说长工苦楚的《月亮爷,白晃晃》歌谣:“月亮爷/白晃晃/长工回家看婆娘/炕上一揣冰凉凉/婆娘死得硬梆梆/眼泪砸脚面/浑身像筛糠。”

一首唱给新媳妇的《月光光》:“月光光/云难会/我妈生我八姊妹/八个公/八个婆/八个水桶挑满锅/大嫂送我一篮子蛋/碎嫂给我一对鹅/一对鹅/进黑河/对着黑河细打扮/打扮回来见公婆/拜得公婆心里烦/三天三夜不吃饭/媳妇出来打鸡蛋/打到锅里团团转/盛到碗里起花线/一根针/两撮线/给你女儿绣鞋面。”

一首唱给童稚的《月亮光》:“月亮光/亮堂堂/里头住个胖和尚/和尚出来买菜/路上碰个妖怪/妖怪拿个锅盖/锅里捂了个老太/老太进庙烧香/庙里出来个姑娘/姑娘见人点头/那人是个孙猴。”

曾在周至度过了多个中秋之夜,后来又入朝为官的清道光年诗人王禹堂在一首《中秋》诗中写道:“万宝秋风送,黄云到眼真。几家醉明月,一夜稼催人。”

是啊,农家人最能理解“一夜稼催人”的真实含义!

过了中秋,“戴月荷锄归”的农人们,又在周山至水的肥田沃土上,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辍耕耘。

同类推荐
  • 中国台湾文学史

    中国台湾文学史

    本书介绍了台湾文学的开创,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台湾新文学运动,台湾现代派小说群的崛起,台湾通俗文学创作,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等。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史。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关的文化空间,等等。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从天文科技、民族服饰、古代政制、饮食文化、诗词杂赋、中医养生等十三个方面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展示中国文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知识堆砌书,而是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文化知识的篇章。书中包括名家的经典论著、真实的感人故事、通俗的知识讲解等。全面而又深入的介绍和展示文化的由来、发展、变化及影响,使读者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牌侦探

    金牌侦探

    他拥有最强的大脑!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他是罪恶的终点!是黎明的曙光!他就是,传说中的——金牌侦探!
  • 替婚厚爱:白少的迷糊甜妻

    替婚厚爱:白少的迷糊甜妻

    为筹弟弟的手术费,她同意以弱智的面孔替嫁白家残少。传言白家少爷不但面丑,残疾,坐轮椅,还脾气暴躁,娶了二任妻子却非疯既残。直到她成了他的妻子被他送进监狱,并在哪里生下龙凤胎宝宝一人一个,一夜白头他疯了,她逃了。再找到她,她和女儿被他宠上了天,她才知道传言……。“白少,夫人说她要上房揭瓦?”“赶快扶好梯子别伤了她!”“少爷,夫人一怒砸了酒吧?”“走快去帮忙,带好家伙一起砸!”“爸比你怎么了?妈咪……”“小点声,爸比我腿痒痒放在榴莲上舒服!”“哦,那我和哥哥再给您去取一个。”
  • 裂火冥神

    裂火冥神

    地球上有最强大的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每一行都有一位最高的神,分别为乾金泽神、镇木雷神、坎水为神、裂火冥神、艮土坤神统领天下五行之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宫斗群资料宝典

    宫斗群资料宝典

    本书主要写的是宫斗群所需要的资料,资料是上网找,而移植到本书内,这样查找宫斗群资料会更简便。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
  • 修仙之黄金血脉

    修仙之黄金血脉

    某宅女加班至深夜回家,家中出现自称是她姨姥姥的小萝莉。对方强大的武力值让她不得不相信自家有着黄金血脉,从此踏上修仙之路。能穿越空间的异兽,浩瀚无边的宇宙文明,神秘的两极空间。她的冒险刚刚开始。
  • 雪倾情:狂妃重生

    雪倾情:狂妃重生

    风凌雪是天山老人的弟子,也是千情宫的少宫主,气质高雅,聪明美丽,心思缜密,心机暗藏。她本与世无争,一心只想着能和心爱之人平平安安过完此生,谁知天不遂人愿,下山之后,各种阴谋诡计便接踵而来。当她最好的朋友拿剑架到自己脖子上时,当自己最亲的人为救自己而倒在血泊中时,她翻然醒悟:无欲无求得到的只有更多的伤害。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机关算尽,弄权朝堂;她,血洗江湖,惑乱天下,傲视群雄,俯瞰苍生。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霓衣风马记

    霓衣风马记

    沉睡了三十年,一朝觉醒而天下皆知,白君为了解开三十年来的疑惑,在坎坷的命运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