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5200000005

第5章 不容忽视的家教(4)

两个孩子由于学前家教环境不同,智力上各有长短,应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但我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出发,也强制性地要他们去练过书法学过画,背过唐诗写过诗。这些训练,虽不能说对培养孩子的素质没有一点好处,但因为不符合孩子的特点和爱好,不会有什么成就却是早就注定了的。假如我把这些时间和精力,花在引导他们做有特长、有兴趣的事情上去,对孩子的成长一定会更有作用。比如老大从小心灵手巧,喜欢动手制作小东西,我却从未重视和引导过。老二作文很有思想个性,我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加以培养指导。当我看到眼下不少家长仍在盲目地走我当年没有走通的老路时,不免为之扼腕叹息!

我的上述体会,未必适合您的情况,可能会让您失望。作为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并且是教育理论界的一名专业人员,我自信自己的文化思想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不至于很差,但我深深感觉到家庭教育是一门十分重要又十分深奥的学问。对于这门学问,学得越早、越深、越好,孩子所受的益处便越大。我深悔自己没有早些涉足这门学科,给孩子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要不然孩子的素质会更好,将来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会更大。因为有感于此,我近年来以很多精力研究家庭教育学,并且为普及家教科学知识而忙碌着。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天下父母在望子成“龙”成“凤”之前,先走进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家长学校,学一学家教的ABC。

您的孩子进了初中,必然会面临许多不同于小学的问题,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平。我欢迎您随时来信提出问题,咱们共同讨论。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祝您

孩子成才家庭幸福

越人

1995.12.17于南昌

自以为是尝苦果

家长对孩子缺点过错的批评教育,如果不作调查研究,自以为是地主观臆断,是会尝到苦果的。

以下是我所经历的一次教子失败史:

那还是在我的小儿子高三毕业的那一个学期,我为让孩子学习和考试方便,给了他一块当时还有些值钱的手表戴。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有一天我在无意间发现孩子手腕上的表不见了,便问他是怎么一回事。孩子见我发问显得有些不安,半晌不回话。我问他是否丢了?连问几声才听到他一个“嗯”字,并且被迫“招供”已丢失一个多星期了。我一听一下子气从中来,一连串的厉声斥责、质问,真是“乱箭齐发”:“丢了东西为什么不告诉大人?”“小小年纪敢自行其是长大还了得?”“怎能如此不珍惜物品?”“你丢表以后为何不采取一点补救措施?”“你自以为成绩不错,太骄纵了!”旁边爱人还插了一句:“人家现在有钱了,是大款,丢块把手表算什么?”孩子终于忍耐不住,“哇”的一声哭开了,而且是从未有过的伤心的痛哭,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在哭声中,孩子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学校对高三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考场设在别班教室,单人单桌,孩子考前把手表取下放在课桌左上角,以便掌握时间。不料两个小时的考试一结束,上台交卷后就忘了回座位上取表。待到下午记起来再去找,表已无影无踪。

孩子在承认丢表和未及时将此事告诉父母“是错误的”之后,一反常态,对我和妻的“批判”进行了声泪俱下的申辩和反驳:

“你怎么知道我丢表不心痛呢!我一连几天都心神不定!”

“你怎能断定我无所谓?我一发现就去找那个教室的班主任询问,整个教室都找遍了。还贴了《寻物启事》,问了好多同学。”

“为什么一丢东西你们就把我说得一无是处?把什么事情都联系到一起来就对吗?”

“你们可以去问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一个会说我是一个骄纵的人。批评怎么能这样武断?”

“我对你们的教育方法早就有很多看法,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我在外面做过许多不为人知的好事。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连珠炮似的争辩竞使我和爱人目瞪口呆,一时不知所措。特别令我们难堪的是,孩子竟指责讥讽我们“主观专断,还算是教育工作者!”

我自知理有所亏,便试图缓和气氛,挽回大人的“面子”、“尊严”,换用另一种口吻批评道:“不管怎么说,你是犯有错误。再说,这样对待大人的批评,用这种口吻与大人争辩,也是不对的。”不料孩子反唇相讥道:“反正大人永远是对的,错了也不会承认。我早知道你们会采取这种态度!”一时双方陷入僵局。

这次“交火”后,孩子接连几天不和我们说话,而且特别“勤快”地做起了家务,照样上学,做作业,但脸上不见了往常的笑容。

我和妻商量了几回,觉得这样不行,孩子说的话不无道理,我们的批评确有不当之处,意欲作点自我批评,化解这场冲突。孩子倒也懂事,待我说出“爸妈的批评确实有些过火,请你谅解”这一句话后,孩子就掉下了眼泪,并且动情地说道:“我也说了过头的话,对爸爸妈妈不够礼貌。我是爱爸爸妈妈的。”听了这番发自他肺腑的充满血肉情感的话语,我的眼中满含了泪水,心想:“多懂事的孩子啊!”

从此以后,父子、母子之间不但恢复了原有的亲情,而且因为增加了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情愫,使家庭氛围平添了许多的温馨和幸福。

这一次“手表”事件,给我们家庭每一个成员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每当忆起和谈起此事,我便生出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深的感慨:要教育孩子,先得了解孩子!

孩子长到18岁

18岁,可以看作为“未成年”时代的结束。生活拮据的父母眼巴巴地望着孩子终于长到这个岁数,本指望多少可以松下一口气来,殊料得到的是沉重一击:据报载,南京一位18岁的学生因父母无法供养他继续升学,一纸诉状把生身父母告上法庭。

18岁孩子状告父母事件所包含的新闻价值,其实远不如其具有的教育价值。它带给千百万不惜为儿女牺牲一切的家长们的思索,是十分沉重、深刻,而又万分必要和有益的。

在西方,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法律和道德都要求他必须自立,即依靠自身的劳动和努力求得生存发展。家长的继续支持和帮助当然也非完全没有,但主要靠子女自己独立生活。子女成人后以继续依赖家庭、父母为无能和耻辱。而中国的情况似乎正好相反,父母对孩子必须包揽一切并且始终如一。两种文化背景的价值取向如此截然不同,自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不宜也不能简单断定此是彼非。但从孩子成长的要求来看,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在观念和实践上都需要认真反思,与时俱进。

从家长方面说,生养和教育孩子的全部目的,应当是促使其尽快成为“社会人”,使其在享受家庭、社会的权利的同时,能够逐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父母在教养态度上,把孩子视为一个人,一个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从蹒跚学步、呀呀学语直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要坚持不懈地用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其逐步走向自立自强。如果把孩子视为“宠物”,一味溺爱,使其产生永难摆脱的依赖习惯和心理,则不但难以指望得到其什么亲情回报,而且可能产生对立以至于反目成仇。道理非常简单,任何家长都不可能永远做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你纵有万贯家产,也是欲壑难填。况且当下我国的大多数工薪家庭收入菲薄,孩子上学早已成为一大负担。因此,孩子长到18岁,也就是到了成人的年龄,他能否体会父母的艰辛,能否体谅家庭的苦衷,能否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已然存在的一份责任,其实是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断言,那位被18岁孩子告上法庭的家长,18年来始终未曾注意、至少是未曾有效地进行过责任感方面的教育培养,面对诉状,应当在震惊中猛醒,在痛苦中反思。为人父母者都应该思考:对孩子一味迁就、施予,会导致何等始料不及的后果!

从孩子方面说,状告父母的背后,是责任的缺失,道德的堕落,人格的扭曲。18年关爱呵护、风雨沧桑,竟然没有在他身上孕育出一丝半点报效之念和道德良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批评他丧失了基本的人格尊严。渴望升学而交不起学费的学子成千成万,国家政府的关怀无微不至,已经身强力壮的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或申请贷款、亲友借贷等多种方式实现升学愿望。向父母伸手未遂而起诉,人情、天理、国法都不会容忍。

从社会方面说,重要的还不在于批评、教育类似的以怨报德者,而在于充分重视此类社会现象,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防范。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过度关爱、过度给予,正在造就大量不依赖父母家庭便无法生活的儿童少年,有些人上了大学还要父母辞职陪读,去学校所在地租房为之料理生活。如此学子纵然将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在社会自立,遑论报效国家社会。而家庭教育失当造成儿童的此种依赖心理如不加以矫正调适,随着其年岁增长会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为社会问题。试想:这一代独生子女如果普遍缺乏独立的意识、能力和精神,将来我们的社会靠什么去发展?能指望他们去开创现代化宏伟大业、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吗?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森林。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可以说,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规划。
  • 让男孩成为小绅士的好故事100篇

    让男孩成为小绅士的好故事100篇

    让男孩成为小绅士的好故事100篇包括:真正的男子汉、比尔·盖茨行军、弯腰拾起的尊严、以人为镜、要做一只海鸥、纪昌学射、柳毅和小龙女、秀才赶考、最珍贵的掌声、海力布和语言宝石、怕痛的鲨鱼、张飞教马超礼仪、圣诞节的礼物等。
  •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珍藏版)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珍藏版)

    本书打破以往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一种活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在短短21天内就培养一个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除了“21天训练方案”外,还有评估方案,使您科学见证训练效果,每个习惯还都配有“主题延伸阅读”,是一篇篇连续剧般的班级小故事。您的孩子是他,还是她,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她”,相信通过本书您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本书是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计划的首选方案。
  • 酷虫学校1

    酷虫学校1

    酷虫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蝗虫校长认为,“这里危机四伏,有的坏学生会借口忘带午餐而吃掉老师!”甲虫班班长狼蛛001认为,“这里虫虫平等,谁也不会歧视一只杂虫,尤其是像我这样长着毒牙的杂虫。”甲虫班的虎甲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学校,因为到处都是美味的同学。”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热门推荐
  • 18岁之前的天马行空

    18岁之前的天马行空

    人生大概就是一篇文章,靠自己努力去续写,这篇大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胡思乱想,不足,或是不认同的可以告诉我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诀觞录

    诀觞录

    于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风华是一指流砂,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灯过烬的沉寂。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 她和作者一起穿书了

    她和作者一起穿书了

    姜糖死了,姜糖又活了。她把自己作死的,又被系统子归绑定‘活’了,只有完成任务,攒够积分才能够真的活过来。但姜糖表示:我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活过来?但没办法,合约生成,反抗无效。于是姜糖只好走上了做任务的道路。刚开始,子归以为它的宿主是个好骗的小可爱。后来,子归只想呵呵,这哪是个好骗的小可爱,明明是个祖宗!子归在线急问:#宿主她人美路子野肿么办?#【1V1,双洁】(作者简介无能,勿怪)
  • 神荒纪元

    神荒纪元

    神荒世界,龙死凤灭,巫妖皆殁。人族大兴,三皇五帝,诸子百家各领一时风骚,然最终却都是敌不过头顶那片苍茫的存在,身化飞灰,只留下了无限的遗憾和一个个神话般的传说。而今,风禹却又是沿着先辈的道路步步前行,那等待他的是依旧身化飞灰还是闯出自己的天地,一切尽在神荒纪元!
  • 腹黑Boss请走开

    腹黑Boss请走开

    夏花从不认为自己是灰姑娘,但她认识了灰姑娘标配的王子——陈乔木。每每想靠近,总有一个自尊心的小妖精在作怪。陈乔木告诉自己他千方百计留她在身边只是因为对欲的贪欢,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深陷。就是爱上了,怎么办?她极力撇清,他偏要纠缠不放。车里,夏花被吻得吱吱呜呜,不断推陈乔木的胸。陈乔木叹息一声:“认真点,我在吻你。”
  • 第一等弃妃

    第一等弃妃

    孟如药,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变成被人抓奸在床的可怜小弃妇。当古代封建的冷血王爷,老马失蹄,被昔日呆傻的弃妃用刀抵在咽喉。究竟谁才是真正隐藏不露的高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此间别

    此间别

    瀚海辽阔,大道三千。玄黄大界,传说凡凡。东洲蓬莱,曾有金毛巨猿浑身烈焰,目尽四海,仰天长嘶;西漠虚空,曾有纶巾狂士长歌饮酒,无尽剑气,撕裂虚空;极北冰原,曾有邋遢道人端坐冰山,目蕴金光,气冲斗牛;南溟血域,曾有女子脚踏红莲入世,一夜之间,威压四海;中州神域,曾有女子乘巨龙自天而降。此间少年,自凡间微末而起,又是否会是下一个传说……(本书慢热,求观众姥爷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