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4200000014

第14章 试论《红楼梦》中的母亲形象(3)

“女子无才便是德”,故生了李氏后,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纺绩女红为要。”

(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些文字交代了她的身世际遇,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特点,丈夫早亡,封建礼教的束缚,使这位善良的女性过早地熄灭了青春的热情,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对儿子的教育上。可以说她是“三从四德”的典范,娴静、素朴、尊老、育幼等品质,是“德”的最好体现。

青春丧偶的李纨在大观园中贵族阶层里的打扮是最朴素的,如第七十五回,尤氏在李纨处洗脸用的还是李纨丫鬟素云的脂粉,她甚至没有一般女子化妆用的脂粉,时刻以一个寡妇的要求规范自己,这与有丈夫的凤姐装扮华丽入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一位被标榜的节妇典型,她的一生也就是宝钗的将来。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李纨,是作者十分同情的人物,从全书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不多事,不多嘴,恪守礼法的“标准寡妇”。由于她的品行及对贾兰的教育,使得她在贾府中始终处于被同情、被保护和被尊重的地位。贾母、王夫人对她格外照顾,正如第四十五回凤姐所说:

“亏了你(指李纨)是个大嫂子呢……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的又添了十两银子,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里的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总没有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来陪他们玩玩儿……”

从精明的凤姐口中,可以得知这位寡妇的经济来源,说明由于贾母、王夫人的疼爱,李纨母子的物质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书中关于李纨教育贾兰的文字很少,但好学上进的贾兰必然是这位知书达理的母亲教育出来的,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最终中举,光耀了门楣。

作者塑造的这位贵族阶层的年轻寡妇母亲,重点在于表现她恪守节操,遵守着“好女不侍二夫”的古训,牺牲青春育子成材。一方面,她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来教导儿子成材,体现出一个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是对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丧偶后还可以续弦,而女子嫁人一旦丈夫去世,便要终生为丈夫守节不许再嫁的不公平待遇的有力控诉。

这些处于上流社会的妇女,她们虽然守寡,但由于她们地位和身份的高贵,不像平民阶层的寡妇生活艰难。她们只要恪守妇道,守节终生,就能保住自己的社会身份,具有稳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来源。虽然会有不如意的事,但绝不会像平民寡妇那样饱尝艰辛而为生计发愁或奔波。所以她们的物质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她们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自己追求幸福婚姻生活的权利,她们的精神生活是空虚的,不快乐的。作为寡妇母亲,失去了丈夫,便把所有的解爱都转移到了儿女身上。

(二)市民阶层的寡妇母亲。

书中描写的这个阶层的寡妇有金荣之母胡氏、贾芸之母卜氏、贾菌之母娄氏和袭人之母等,对她们的描写大都不是十分详细,有的只是为表现主要人物或情节的陪衬。

胡氏是金荣之母,她由于家贫,无钱请先生,却也希望儿子有点本事,于是借儿子姑妈嫁与贾璜为妻,便可以在贾家义学中读书。听到儿子在学堂中与秦钟等闹矛盾,无论儿子对错,是否受委屈,都教训儿子道:

“你又要管什么闲事?好容易我和你姑妈说了,你姑妈又千方百计的和他们西府里琏二奶奶跟前说了,你才得了这个念书的地方儿。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么?况且人家学里,茶饭都是现成的,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件体面衣裳。再者你不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也帮了咱们七八十两银子。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想找这么个地方儿,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的还难呢!你给我老老实实的玩一会子睡你的觉去,好多着呢!”(第十回)

从胡氏训子这段发自肺腑的文字可看出,这个家庭,靠儿子进学堂,一是可以学点知识,长点出息;二是省了家中的茶饭钱,都是学堂供应;三是可以结识一些贵族子弟如薛蟠等,给些银子帮衬家里。胡氏让儿子绝了再在学堂讨回公道的念头,实在是出于生活所迫,不得不这样。闲话时,胡氏向小姑子说了贾家学房的事后,璜大奶奶便要去讨个公道时,胡氏的表现是:

急得了不得,忙说道:“这都是我的嘴快,告诉了姑奶奶,求姑奶奶快别去说罢。别管他们谁是谁非,倘或闹出来,怎么在那里站得住?要站不住,家里不但不能请先生,还得他身上添出许多嚼用来呢。”(第十回)

上述可看见,金荣之母胡氏家贫,生活艰难而不敢闹事,表现出一种势单力薄、胆小怕事、贪小便宜的性格。一方面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通过进学堂可以谋求自立,另一方面对儿子在学堂中受气,也只能忍气吞声以便儿子继续留在学堂读书。

袭人之母,总计在书中出现过两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位中年寡妇母亲,她的塑造也重在衬托其女儿袭人,使情节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空间和理由,为袭人性格的塑造提供环境和基础,作品对袭人之母并无过多的描写,外貌、年龄、言语等的描写都是没有的,连母亲要赎回袭人这一情节,也是通过描写袭人的心理时得以展现:

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了我还值几两银子,要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儿,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摸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做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了!”因此哭了一阵。(第十九回)

袭人哭诉的这段说明,父亲在世时,日子艰难,便把女儿卖了,得些银两维持生计,后来父亲去世,家里被袭人母兄打理得很好,渐渐生活有了起色。爱女心切的母亲,便有了赎回女儿的念头,不让女儿再在富贵人家为奴为婢过侍候人的生活,可是在洞悉女儿心思(想成为贵族家姨太太)后,便也“石头落了地”、“再无赎念了”,可见母亲的心是处处为女儿着想的。

处于市民阶层的人们,由于地处城市,只有很少的生活来源,想要生活,只能借助于在上层社会中富贵家庭里谋取差事,以求养活全家维持生计。可想而知,这个阶层中的寡妇母亲生活就更加艰难了,失去了丈夫,没有生活来源,有的为了子女还要委曲求全,出卖自尊。她们为子女付出了很多,受到“从一而终”思想的制约,她们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精神生活更加贫乏和不自由。

(三)农民阶层中的寡妇母亲。

《红楼梦》不愧为百科全书,不仅塑造了贵族阶层和市民阶层的母亲形象,也塑造了农民阶层的母亲形象,代表人物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王成之妻的母亲,是一位很具个人特色的农村老太太形象,在全书结构上有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她是贾府由盛到衰的见证人,于是“千里之外,芥荳之微”的寡妇刘姥姥在第六回登场了。

刘姥姥乃是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养活,岂不愿意呢,遂一心一计,帮着女儿女婿过活。

而说起这位积年老寡妇刘姥姥的女婿王成,祖上曾作过小京官,与凤姐儿之祖认识,因贪王家权势而连宗作了本家,现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乡村中住了”。眼看过冬,女婿一家衣食没有着落,刘姥姥便想出去城里求亲戚接济的主意,但女婿不肯出头,一家生计的重担,便落在了提出这个主意的刘姥姥身上,她“舍了老脸”去城里荣国府中讨活路,低三下四、忍气吞声地从当家人凤姐那得了“太太给丫鬟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发出了“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的感叹,不过,事实的确如此。

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时,为这些城里人带来了乡下的新鲜瓜果报答他们。机缘凑巧,贾母正想找个“积古”的老太太说说话,刘姥姥便使尽浑身之术,可谓洋相百出,博得众人一笑。同时刘姥姥的表现,又使凤姐、鸳鸯等人对她生出敬佩之心;凤姐还让刘姥姥为自己的女儿大姐起名字,临终前,还把女儿托付给刘姥姥照顾。这些都表明,贾家的凤姐等人已不再像对待一般穷亲戚那样对待刘姥姥了。

可见,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村老母亲,虽然性格中有粗俗世故的一面,但总的说来,她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寡妇母亲。她为女儿一家付出的关爱与艰辛,是值得人们钦佩的。

总之,这些单亲家庭中的寡妇母亲,失去了丈夫之后,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制约,无论她们的地位阶层如何,她们都没有自由选择再婚、追求幸福的权利,正如班昭在《女诫》中说的“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她们把“烈女不更二夫”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加上当时程朱理学所倡导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极力推崇,苛求寡妇守节,不得再嫁,对“贞节烈妇”给予立牌坊的奖励,于是守节教子便成为她们后半生的“生活”和命运。综上所述,《红楼梦》塑造了各个阶层众多的母亲形象,她们虽然性格各异,但都表现了以男权为代表的封建社会中,已婚妇女的社会地位、命运和生存状态,无论她们所处的阶层如何,有丈夫的妇女,要受到“男尊女卑”的束缚;无丈夫的寡妇们,则要终生为丈夫守节,毫无个人幸福可言,只能在凄凉寂寞中,牺牲自己的青春教子成材。这些母亲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而且打破了以前小说中母亲形象塑造的单一性、类型化的特点。拿同为四大古典名著的《水浒传》来说,也塑造了十几位女性形象,其中对母亲形象的描写也有,如李逵之母、雷横之母、公孙胜之母等,但这些母亲形象的塑造比较单薄。如第五十一回描写的雷横之母,并无细致的外貌、身份描写,更别说性格了,这些母亲形象的出现,目的是衬托主要人物,使他们的言行、性格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相比之下,《红楼梦》中大批母亲形象的塑造,充实了古代小说的人物园林,广泛地反映了夫权社会各个阶层中已婚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命运遭际,为后世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丰富、饱满的母亲原型,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以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版为准。

[2]张怀承:《中国家庭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43页。

[3]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67页。

[4]刘宁元主编:《中国女性史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同类推荐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论女性

    论女性

    《论女性》一书是19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什莱的作品。在米什莱的早期作品中,贞德代表了以救世为天职的女性,米什莱希望借贞德这一形象呼吁法国人民热爱祖国;在女性研究中后期,米什莱的关注力转向家庭及家庭中的女性,此时的女性开始回归家庭,通过母性照顾丈夫和孩子,并与丈夫一起构建和谐的家庭;米什莱把亦男亦女视为理想的性别,把兼具男女优秀品质的人视为完整的人,男性与女性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各自的特质,并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合作。本书即米什莱女性观的集成作品,既充分表现了米什莱的女性观,又展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背景下的女性状态。
热门推荐
  • 囚婚之画心为牢

    囚婚之画心为牢

    她被逼出家门,落魄之际被他解救,温柔细语耐心呵护,本以为是上天赐她的缘,她飞蛾扑火,褪尽光华,稚嫩的身躯,花样的年纪,她把一切献给了他,甘愿成为他摆在家里的花瓶,殊不知是一场孽,他居高临下看破败不堪她,我娶你,不是为了宠你呵护你,是要报复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之歧途

    魔之歧途

    天才少年被挖取眼睛满门一夜之间被害孤身一人步入魔道开始他的复仇之路
  • 最后一次觉醒

    最后一次觉醒

    哲学系玉树临风的大教授程晓冬与公管系女生叶依然在哲学的世界相遇、相知、相恋......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似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成为彼此“懂得”的人。命运多舛的叶依然在历经人生诸多不幸遭遇之后,依然坚持着“斗士”的生活,他与程教授的恋情历经疾病、情敌、依然的放弃几经周折,在人生的绝境之地,她终于超越被覆灭的命运,得到生命的觉醒。
  • 求求神陨之盒您给点力

    求求神陨之盒您给点力

    百年征战,千载杀伐,凡人之血可漂橹,神陨之血满星空。三方最终皆是元气大伤,短暂的和平悄然降临。而林明的不靠谱修炼之路,也从此开始。
  • 匪遗忘:此生不负

    匪遗忘:此生不负

    “请问,我可以坐这里吗?”“我可以叫你煜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你要我的心碎得不能够再拼凑才甘心吗…”柳煜言.白慕竹(郁村).水汀亚(桑亚).楚夌.于空承.叶星辰蝶儿怜花.花自怜左手友情.右手爱情.如若陷入两难的抉择,该怎么办?残断的记忆上演繁华的悲伤一世爱恋风火回转失忆归来,我还剩什么?遇见你,是幸福?是悲伤?
  • 掉坑上位之大叔请让让

    掉坑上位之大叔请让让

    硕因飞升没几年,机缘巧合下,无意中掉进深坑,不经意间踏入时空隧道,修为倒退,走进另一个世界。这次她是酷炫人生还是匆匆过客?曾经种种在这里都出现了微妙的不同,她要咋做?在这里遇见的人都好吸引她呦。“因因,不要抛弃我,呜呜”某男在浮夸表演。
  • 天亮时便成葵

    天亮时便成葵

    她,看似乐观,却早已黯然。假借“保护”名义,却已伤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氏神纪

    氏神纪

    这其实是一本书名假正经的文。男主:“我这是穿越了?穿越第一天还被当成碰瓷的了?小说里可不是这么写的。”某无良作者:“没事,咱的小说里就是这么写的-(¬?¬)σ”#论高逼格女主,强势围观,弱鸡男主成长的那些故事##论男主如何坚强的活下去##论无良作者是如何挖坑,然后,把自己埋了的#
  • 屌丝的华丽变身

    屌丝的华丽变身

    当人生陷入了绝境之中,女朋友以自己太贫穷提出分手(我妈说了,你没房、没车、没钱,我们是不会有结果的);当朋友因为自己贫穷,而渐渐的疏远了自己(瞧你那寒酸的样儿,跟你在一起儿,真掉面儿);当参加派对时,陌生的美女都选择了无视自己(这人是谁啊,要长相没长相,一看就知道是个穷矮挫的屌丝一个。哎,还是那边的那个高富帅好一些)。无所谓。宁欺白头翁,莫欺我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且看我生钱有术,做一个人上之人,让你知道你今日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