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4200000022

第22章 中国文学中叛逆女性形象的演变(2)

如果我们把杜丽娘和崔莺莺比较一下,便可发现,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大胆执著的追求与反抗精神,明显地高于曾经犹豫不决的莺莺。这使她在文学史上闪耀着自己的光彩,成为封建桎梏下女性解放的又一个追求者。汤显祖通过这一肯定了人的自由权利和爱情的崇高,有其崇尚个性解放和至真之情,反对理学禁锢的文化意义。但是,如果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来解读丽娘的爱情婚姻,仍可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说莺莺是借助于红娘,那么丽娘则是借助于梦境和皇帝,从实质上说,二人都有“媒妁”的参与和促成。此外,丽娘曾鼓励柳梦梅追求功名富贵,最后也是以“金榜题名”团圆收尾,这又表现了她思想意识中陈旧的依附心态。当然,这些都不足以损害她的典型意义。据说《牡丹亭》一问世,就在广大女性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相传娄江女子俞二娘读了《牡丹亭》,因伤感自己的身世断肠而死;杭州女演员商小伶也因婚姻不自由,演出《牡丹亭》时,触景伤情而昏死在舞台上。许多青年女性,从丽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见丽娘的典型性和感染力是多么强烈。

四、追求知己之爱的林黛玉

杜丽娘之后,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又有了新的变化。其中最有突破意义的当是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可以说,她是封建社会广大女性痛苦生活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新女性的萌芽。虽然她经常流泪,显得“多愁善感”,但她性格的内在本质与前辈们相比还是要进步一些。其一,莺莺与张生的恋爱是靠红娘的帮助,而黛玉和宝玉的恋爱则完全由自己做主;丽娘与梦梅的爱情发生在虚幻的梦境,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而且黛玉因失去父母而寄住贾府,生活环境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种处境的恋爱体现了对真挚感情的热切渴望和执著、勇敢的追求精神。其二,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打破了“郎才女貌,一见倾心”的模式。建构在长期了解、思想和情趣一致的基础,展示了爱情生活的新境界。虽然才貌之爱也是宝黛爱情的重要内容,但促使宝黛定情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思想和志趣的一致。其三,莺莺和丽娘并未否定仕途道路,甚至把婚姻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男方的一举及第上,而黛玉却不曾劝宝玉去立身扬名,也从不与他谈“仕途经济”的“混账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对她情有独钟。其四。黛玉和宝玉追求的是纯洁、高尚的精神之爱,突破了以往那种情欲之爱。他们由耳鬓厮磨至互认为知己,直到爱情被破坏,始终纯洁无瑕。这个思想境界也是高于崔杜的。其五,莺莺、丽娘的诗才一般,她们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妇德”,而黛玉的诗才极高,她不擅女工,却是小说中吟诗最多的女子。不仅用诗词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而且用来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创作才能。以上几点决定了黛玉的抗争对象不仅是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甚至是封建的生活理想和人生道路。虽然她的爱情不幸以悲剧告终,但这一悲剧显示了封建末世各种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与以前的“大团圆”结局相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另外,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候,封建社会已进入晚期,江南一带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有了进一步发展。因而在黛玉身上,似乎可以看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投影,看到一种对新的自由生活的憧憬: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固然,这种美好自由的生活包含着黛玉日夜渴望的婚姻幸福,还有什么?很模糊,什么时候能寻到?也难以断定,而黛玉却在企盼着,追寻着。这也许是新思潮的召唤,尽管还不太成熟,反映在黛玉身上并不是那么鲜明,但与崔、杜相比,黛玉无疑是妇女解放途中的又一个新人。不过,黛玉虽然向往幸福的生活,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她仍未摆脱女性通过婚姻对男性的人身依附,她和崔、杜一样将人生的全部希望和追求寄予美满的婚姻、理想的郎君,然而在男权、宗法社会中又有多少女性能获得理想的婚姻?最后在宝玉与宝钗成婚之时,黛玉悲伤地离开人世,而不是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她的死从表层看是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但却深藏着从一而终的理念和对男性的依附心态。这是封建文化背景下广大女性的悲哀!

五、创办女学的黄绣球

中国文学发展到晚清,民族危机的刺激,变革图存的需要,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影响,使文学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出现了不少为女性解放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女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颐琐《黄绣球》中的黄绣球。著名学者阿英指出,《黄绣球》“是那个时代妇女问题小说中的代表作”,“是当时妇女问题小说的最好作品,主要由于这部书保留了当时新女性艰苦活动的真实姿态,当时社会中新旧斗争经过,反映了一代的变革”。[4]

黄绣球不像她的前辈只关注个人的婚姻幸福,而是受西方妇女解放思想影响而觉醒,带头放脚、创办女学的新女性。作为女性,小时候为缠小脚所受的痛苦及不能像男孩一样读书的无奈,使她深感“女孩子不是人!”婚后的生活虽然幸福,但她不满足传统“女子的本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她对父权制社会为女性规定的这种角色很不满意,渴望走出家庭,做些事业:“几时世界上女人也同男人一般,能够出出面,做做事情,就好了。”当她听丈夫说世界上也有女子做事时,异常高兴,并梦见罗兰夫人给她讲授男女平等的道理和记载有二十五位杰出人物的《英雄传》,这使她“仙佛点化似”的觉悟起来,决心干一番事业。于是她放了双脚,又劝说周围的妇女放脚。虽然因此被抓入狱,但出狱后,她又以北美女杰美利莱恩为榜样,走教育救国之路。她捐款并广泛募捐,联络留学归国的毕去柔创办了“城西女学堂”。她还感化了两个尼姑,将觉迷庵捐作学堂教室,并把女人缠足放足的利害同婚姻卫生、体育胎教、养成做国民之母才能遗传强种的道理编成弹词,让她俩到处说唱,使那些官绅女眷深受启发,有的捐钱办学,有的则兼任女学堂的教习。随着阅历的丰富,绣球的思想日趋成熟,她认为女人之所以瞒夫藏私是因为权不平等、男人压制女人造成的,也是女人“不要好”的结果。所以,她反对男人对女人的压制。主张男女“平等平权”,“男人可以读书,女人也可以读书,男人读了书可以有用处;女人读了书也可以想出用处来”。反对女人服从男人,主张女人团结起来,“争出个做女人的权来”。她认为男子能再娶,女人也能再嫁,反对守节。认为守节是男人对女人的“压制束缚”,作为女人,“要破去那压制,不受那束缚,只有赶快讲究学问的一法。有了学问,自然有见识,有本领”。她兴办女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女同胞学些知识、本领,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本村风气开通、女界面貌改变后,她又到愚顽封闭的邻村去办学,经过努力,邻村也旧貌换新颜。不料自由村却发生了变故,后继县令“猪大肠”以种种借口摧毁自由村的教育。绣球又提议大家学习“匈牙利国人的法子”,争取自治自主,她联合大众,与丈夫分别组织义勇队和女军,最终斗败了昏官,实现了地方自治。

作为女性,绣球也主张婚恋自由,她听到两个尼姑因逼嫁而撞死的事说:

“这是在勉强要替他择配上来的,若是说随他两个自己去配人,我晓得这两个年轻轻的一定不死。我们中国风俗,只把男女的婚姻大事任着父母做主,父母又只听着媒人的话说,泥住了男女不见面,拘定了门当户对,十人有九成为怨偶,倒把什么巧妻常伴拙夫眠的话,归到缘分上去,又是什么月下老人暗暗牵红丝注定了的,自古至今,也不知害死多破了传统、单一的家庭角色(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宗法等级人伦。女性一般幽居在家里,成为与父亲、丈夫和儿子分别相对的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家庭角色。女性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是在家庭、家族和亲戚之中),开始追求自由、平等的多元化角色。她曾说,“只要人能独立自由,自由又能自尊,不论男女人人都是平等”。“女人也是一个人,岂可看轻”。

此外,绣球还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她认为“人民不能离族以居”,中国人应该爱国、爱同胞。

上述可见,黄绣球初步摆脱了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具有女性之为“人”的自尊自强意识。她的理想较之林黛玉等人显然要丰富、崇高得多。在林黛玉等女性心目中,婚姻是她们人生的幸福之本,她们生活的唯一出路是找个如意的郎君,结一门称心的婚姻。而寻找婚姻只是形式,寻找男性为人身依附,则是她们的实际心态。绣球不同,她反抗的出发点已不再是为了个人的婚姻,而是为了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甚至为此不惜钱财,日夜操劳。其反抗精神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重压下广大妇女要求身心解放的概括和升华。说明女性解放必须把个人追求同社会进步相联系,作为女性必须增强独立自主意识。从她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封建制度及其男权文化必然瓦解的趋势与人类文明的进展,看到妇女的觉醒和解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也看到男性观念的解放,丈夫的理解、支持及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妇女走出家门,成就事业的关键一环。

值得关注的是,《黄绣球》“属于启蒙运动的小说范围之内”。

近代在思想启蒙运动和西方女权运动影响下,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展开。不少男性也包括少数女性)为了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东奔西走,兴办女校或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缠脚,宣扬妇女解放。黄绣球形象就是这种时代因素的结晶,她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由于颐琐把先进人士热爱国家的民族意识,关心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的时代精神,融注在绣球形象中,从而使这个形象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感。她的出现对当时女性摆脱封建束缚,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激励,即使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代女性生活在文明进步的时代,更应当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而不能只想做个贤内助,希冀从丈夫、子女的成就中得到满足”。

刘兰芝——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黄绣球的演变轨迹,形象地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妇女解放的趋势和人类文明、文化的演进。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女性形象中的男性意识逐渐被女性的自我意识所取代。她们的个性一个比一个坚强,她们的思想一个比一个成熟,她们的抗争锋芒也从家长转向了整个制度,由反抗包办婚姻到反对整个封建主义。

从爱情的角度看,她们从忠于婚姻到忠于爱情;从一见倾心式的恋爱到相互了解式的恋爱,由依靠红娘到依靠自己。

从关注的焦点看,她们则从关注个人的婚姻幸福到关心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从女性角色的演变看,她们从女儿角色的顺从到女儿角色的反叛;从传统的女儿、妻子、母亲角色到摆脱单一的家庭角色,走向社会追求自由、事业的多元化角色。这些都反映了生活中许多女性艰难抗争而取得的胜利,而人类文明则在这艰难而沉重的步履中得到了发展。如果联系这些女性形象出现的时代,便可看出,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与文化状态由兴盛到衰亡的变迁过程,而这些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正和封建男权文化的日趋消解形成了反比例。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5页。

[2]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版,第38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6页。

[4]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63年版,第121页。

[5]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版,第1~3页。

[6]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7]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儿》,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版,第107页。

[8]陶春芳:《改革开放与女性角色》,《光明日报》1992年4月12日,第3版。

同类推荐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是以历史典故、传奇故事、寓言故事、历代典籍、诗词歌赋等为基础,表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具有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画龙点睛等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学习成语,可以积累语言词汇,丰富知识;正确运用成语,可以极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本书精心选择了常用的、故事性较强的爱屋及乌、朝三暮四、厉兵秣马、饮鸩止渴、走马看花等300多条成语,篇目编排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以方便查阅。每个成语独立成篇,按照“解释”“出处”“故事”的体例编写。成语的“解释”和“出处”,以新版《辞海》《辞源》为依据,确保其准确可靠;“故事”则在不违背史实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文学加工,铺陈故事情节,使之通俗生动,饶有趣味。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王符《潜夫论》释读

    王符《潜夫论》释读

    本《释读》吸收了彭铎本对原著文字错讹的补正,在释注过程中,凡采用彭铎本注释者均标以“依彭铎注改之”或“依彭铎注补之”或“彭铎注云”等字样,并大量参考吸收了其他不同辞书和文献,择善而从,力求简明易懂。本《释读》每篇均由“题解”、”原文”和“注释”三部分构成。“题解”简要说明了该篇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注释”对有关句义字义、历史典故、引文出处、名物制度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注解,文字力求通畅达雅。同时,本《释读》还附录了高新民同志的两篇论文——《东汉思潮与工符思想》及《<周易>之学与王符思想》,以利于初学者认识和了解王符《潜夫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 大家家风

    大家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上,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新时代的父母,又该如何树立家风?迷惑之时,我们总能在过往的历史中寻到一些痕迹。民国时期成长的大师、名家,多有其家风渊源,那时的社会,可说是“藏智于民”,许多家庭是文化世家,有深厚的学养。虽然彼时的民国,翻天覆地的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传统制度崩塌,新生力量正在萌芽。新旧碰撞中产生不少智慧的火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涌现出来不少杰出的人才,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来自同一个家族。无论是梁启超“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家教传奇,还是宋氏家族中宋氏三姐妹的高雅仪态和成功教育,或是钱氏家族文学大家、科研专家的培养,或是合肥张家对四姐妹的教育,都是值得探究和学习的。本书将讲述那些名门大家的家风传奇,破解世家望族那不为外人所知的传承密码,为今时的家风教育点亮一盏灯火,让迷惘的父母们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领会家风教育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穿越回来做替身老婆

    穿越回来做替身老婆

    回去?可以吗?白毛兔子点点头,“当然可以,我是神嘛!”是,这是这尊神让我莫名其妙的穿到古代受尽虐待,所以现在将我送回现代的父母身边也是应该的,我想。我回来了——我一遍遍兴奋的高呼,可是为什么回来后一切都变了,而我,到底该何去何从?
  • 观音玄义记卷

    观音玄义记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汉服小掌柜

    我的汉服小掌柜

    【完结,新书《予你繁星漫天》占个坑】汉服掌柜凌依云的御用摄影师跳槽,这可气得凌依云七窍生烟!凌依云敢肯定,这货是故意的!新品上市外加汉服时装展迫在眉睫,可是效果展示图却还没拍,无奈之下,凌依云只好请了个临时摄影师。可她实在没有想到,这个摄影师不仅专业,还是大师级别的人物!Frank,国内高级摄影师,一张图片起价上万元那种!她这小店可请不起。“没事,我不缺钱。”他是这样回答凌玲的,然后著名摄影师Frank竟赖在她这小店不走了。难道他有所图谋?凌依云不禁猜想了一万种可能。她的设计?她的小店?还是她店里的汉服小姐姐?“我图你。”某男最后忍不了,翻白眼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神经跳脱二哈女主?温柔忧郁绵羊男主,一段热血的追梦,一场治愈的甜恋,就此展开。
  • 遥望繁星遥望你

    遥望繁星遥望你

    “宥荔,我爱的是你的妹妹,希望你能祝福!”“宥荔,是你妈妈太执着,我爱的是她,快叫妈!”“金宥荔,像你这样的女人,我分分钟叫来一大把,你既然是我的女人,就要知趣!”“金宥荔!是你害我坐了这么多年大牢,你以为我会放过你?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我都是你的哥哥,你永远也摆脱不了我!”天使的审判:“天堂也容不下你,你死后必须下地狱!”“我一生从未做过恶毒之事,我忍让一切,懦弱苟活,你们却让我下地狱,这不公平!”破茧成蝶,一日重生,女神修炼手册。
  • 修仙苍茫

    修仙苍茫

    无垠的星空,无数的星球,数之不尽的修士,所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起始于一颗名为元朗星青云宗的故事。
  • TFboys之星辰下的约定

    TFboys之星辰下的约定

    “等等!老朋友还没到,怎么能开始呢!”所有的人往声源处望去,一位穿着一身白沙及脚踝的连衣裙,头发随意披在了肩上,可能因为急切,已经被吹的凌乱,脚上没有任何的遮拦物,就这样赤脚一步一步向殿堂中央那对即将成为夫妻的恶心情侣走去,若安安,王源,易烊千玺,冷思玲,包括即将完婚的…王俊凯,一副完全不可思议地望着眼前站着的这个女生,殿堂一片寂静,站在王俊凯身边穿着婚纱的女人的脸已经变得扭曲,随后,她张了张嘴“保安,将这个乞丐拉出去,俊凯,咱们继续吧!”“我看谁敢”若安安护在了这个女孩前面,女孩露出了笑容,但随后代替的又是一抹难以琢磨的笑容“逆我者…死!”…………
  • 六等分的穿越

    六等分的穿越

    末日修真魔法机甲外星入侵内奸魔族灵族人族穿越的懦夫你改如何生存。
  • 我的初三日记

    我的初三日记

    当所有人背弃了自己,当所有的事超出自己的想象,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你会不会再度后悔?虽然不是所有人会对你好,但是总会有人对你好
  •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罗马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族、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的起源、人神爱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