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4200000030

第30章 “三言”与《红楼梦》妇女主题之比较(1)

“三言”是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集话本、拟话本之大成的三部集子,《红楼梦》是清代杰出的满族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虽然“三言”是短篇小说,《红楼梦》是长篇小说,作者的民族不同,生活的朝代各异,“三言”的艺术成就也不能同《红楼梦》相比,但它们都塑造了众多年轻的女性形象,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生活和命运,敏锐地发现和反映了女性身上所存在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这使“三言”与《红楼梦》在妇女主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比较研究它们的相似之处,不仅可以看到“三言”对《红楼梦》的启发和影响,而且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国各民族进步文学作品的内在趋同性。

一、“三言”和《红楼梦》都从不同角度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当时的社会思潮。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女子被当做男子的附庸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很少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无施展才能的场合,形成了男性在才智上高于女性的现象。即使女子本身,也多接受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都妄自菲薄。这是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为此,一些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家,常常肯定女子的聪明才智,一些进步的文学家,则精心塑造才智优于男子的女性形象,这在妇女解放问题上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冯梦龙和曹雪芹都发现并赞颂了女子的聪明才智。冯说:“语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妇人无才便是德’。其然,岂其然乎……无才而可以为德,则天下之懵妇人,毋乃皆德类也乎?”他在《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开头引了一首诗:

东邻昨夜报吴姬,一曲琵琶荡客思;不是妇人偏可近,从来世上少男儿。

并评论说:

这四句诗是夸奖妇人的。自古道:“有志妇人,胜如男子。”且如妇人中,只有娼流最贱,其中出色的尽多。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喻世明言》卷二十八)开头引用一首词说:

暇日攀今吊古,从来几个男儿,履危临难有神机,不被他人算计?男子尽多慌错,妇人反有奇权。若还有量胜蛾眉,便带头巾何愧?

又说:

常言道有智妇人,赛过男子,古来妇人赛过男子的也尽多。

冯梦龙还在《苏小妹三难新郎》(《醒世恒言》卷十一)开头诗中说:

聪明男子做公卿,女子聪明不出身。若许裙钗应科举,女儿那见逊公卿?

他还说:

“……这都是山川秀气,偶然不钟于男而钟于女。”

曹雪芹也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中说: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堂堂须眉,反不若彼裙钗;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屑,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曹雪芹又在第二回和第二十回借小说中男主人公贾宝玉之口进一步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基于这种“裙钗”胜“须眉”,“山川秀气”或“山川日月之精秀”、“钟于女子”的相同认识,冯梦龙和曹雪芹在各自的小说中以热情的笔触塑造了许多才智和品德胜过男子的女性形象,充分表达了歌颂女性、为女子呼吁社会地位的主题。

“三言”中的苏小妹就是一个男权社会里的大文豪非常钦佩的巾帼才女。“因其父兄都是大才子,目见耳闻了不少诗词歌赋”,十岁便能做“词意俱美”的诗。这说明只要有受教育的机会,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做诗填词。苏小妹的父亲叹道:“可惜是个女子,若为男子,可不是科制中一个有名人物!”她的哥哥———杰出的文学家苏东坡更加钦佩她的才华:

“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可见苏小妹没能做官,并非她没有才能,而是社会没给女子这个权利而已。众所周知,在封建时代,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官场是男子的特权,女子只要走出闺门,便是犯了礼法。即使她们有男子“不及”的才学,也不能攀桂折枝,有所施展。而封建卫道士为了维护男权统治反而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三言”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塑造了苏小妹这个为男子不及的女性形象,热情肯定了她的才能和智慧,甚至从参政的角度触及了封建社会在男女地位、权利上的不平等现象,直接为女子鸣不平。“三言”中的闻淑女(《喻世明言》卷四十)则是个有勇有谋的女性。冯梦龙以崇敬的心情,着力渲染了她智斗解差的细节,突出描绘了她的聪明才智。她虽身居妾位,却能以丈夫为念,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与差人周旋,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保护了丈夫的生命。正是在这种紧要关头,闻淑女显示了她的胆识和才智,使周围的男子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所以,冯梦龙叹道:“豪杰憔悴风尘之中,须眉男子不能识,而女子能识之。其或窘迫急难之时,富贵有力者不能急,而女子能急之。至于名节关系之际,平昔圣贤自命者不能周全,而女子能周全之。岂谢希孟所云‘光岳气分,磊落英伟,不钟于男子而钟于妇人’者耶?”[2]

“三言”中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一开始就表明要为女性说话,并列举历史上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假扮秀才做郡掾而“吏事精敏”,政绩卓然,“胥徒畏服”的黄崇嘏等,说明女子也有做事的才能。接着刻画了具有经营才能、善于应付意外事变的黄善聪。对这个既能干又洁身自爱的女子,冯氏非常喜爱,认为她“可钦可爱,可笑可歌”。《蔡瑞虹忍辱报仇》(《醒世恒言》卷三十六)描写了一位有胆有识、善于治家、身遭不幸后立志报仇雪恨的蔡瑞虹。《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警世通言》卷三十七)中的万秀娘也是一位不甘受人欺凌,立志报仇雪恨的女性。大难当头,她临危不惧,闻变不惊,在仇敌面前强颜奉承,凭自己的胆识和才智与其巧妙周旋,以便伺机报仇,终于惩罚了凶手。

“三言”不仅热情歌颂了一般女性的才智和品德,而且塑造了不少有善良品性和聪明才智的妓女形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描写了为追求理想生活而深谋远虑,智斗鸨母、孙富等人的杜十娘。《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警世通言》卷三十一)歌颂了有情有义、以自己的才智和勤劳使曹家庄重新旺盛的赵春儿。《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卷三)塑造了“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莘瑶琴。《单符郎全州佳偶》(《喻世明言》卷十七)赞扬了艺才出色的杨玉。对这些误入风尘,但品德高尚、才智非凡的妓女,“三言”都进行了歌颂,说明她们之中“出色的尽多”。

《红楼梦》也大量描写了女性的才能和品格。可以说,和冯梦龙一样,曹雪芹的创作热情,也是被女性的深受封建礼教压抑埋没的才智和美德所激发起来的。他创作《红楼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闺阁昭传”。为此,曹雪芹精心塑造了一系列聪慧美丽的年轻女性群像。如诗才惊人的林黛玉创作的《葬花吟》,既表达了她对理想的追求,也显示了她非凡的文学才能。每次比赛做诗,她不仅才思敏捷,一挥而就,还常常帮助宝玉渡过难关。第十八回,元春命宝玉作四首诗,当宝玉最后一首作不出来时,黛玉却是:

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宝玉跟前。

黛玉对那些受人歧视的女性,她都尊重她们,宽厚相待。薛蟠的婢妾香菱求黛玉教她作诗。黛玉不仅马上答应了,而且立即热情地教她、鼓励她,耐心地引导她掌握作诗的规律,还把自己喜欢的藏书拿出来让她带回去阅读。黛玉对丫鬟紫鹃,也是以姐妹之情相待,从不摆主人的架子。容貌丰美的薛宝钗,也是自小读书识字,“杂学旁收”。这个信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子却常常显出惊人的诗才,她那首有名的《柳絮词》刻意翻新,显出她不甘凡庸的气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贾探春的文才虽然不能同林、薛相比,但她那辩论的口才、果敢的性格和善于察言观色,是别人不及的优势。作者仔细描写了她理家时兴利除弊的种种改革措施和果断气派,显示出她是诸姊妹中最能干、最聪明的一个。贾惜春虽没有参加姊妹们的吟诗活动,但四十二回的为大观园作画却是作者为塑造她而写的,说明她精晓绘画艺术、有绘画才能。王熙凤虽然贪财、妒悍,但她实在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当家人。正像秦氏对她说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协理宁国府和平时的一些言行,充分显示了她出色的治家才能与争强好胜、善于处事的性格。凤姐的陪房丫头平儿,是凤姐最得力的治家助手。她聪慧、干练、心地善良,又善于处世应变,对许多复杂的事件,她都能应付自如,处置得体。她虽然也有一点权,却从不弄权仗势欺人,本能地同情那些地位低下的奴才们。她曾劝凤姐:

“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施恩呢。”(第六十一回)

黛玉的丫鬟紫鹃,聪慧诚朴,心地善良,与黛玉名为主奴,情同手足。她见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婚事未定,病愁缠身,非常焦虑。对黛玉的关心之情使她杜撰黛玉明年要回苏州老家去,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紫鹃意识到,黛玉是不会向贾母提自己的婚姻大事的,而她作为一个丫头,更不宜向贾府主人提这个事情。怎么办?这就要等机会借助外力了。恰好有一天,薛姨妈跟黛玉开玩笑,对宝钗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林妹妹定于他,岂不四角俱全?”

紫鹃忙跑来插嘴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

薛姨妈说:“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欢喜的。”

紫的试宝玉、劝黛玉、借外力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黛玉和宝玉这对有情人成为终身伴侣。这不仅表现了她品质的高尚,而且显示了她理想的光辉。此外,还有纯真而高洁自尊的晴雯、聪慧而善良的香菱等,对这些年轻女性的品德和才智,曹雪芹都作了热情的赞扬。通过反映心灵的真善美丑和喜怒哀乐的天性,显示了她们的“聪俊灵秀之气”,说明她们无论心灵、道德、才智都胜于男子。

二、“三言”与《红楼梦》都歌颂了女性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三言”中有许多作品表现了女子对爱情、自由的大胆追求。《红楼梦》的中心情节是宝黛爱情,此外还描写了尤三姐、司棋等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它们都通过歌颂女性对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表现出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进步要求。

“三言”中的一些年轻女性与以前那些封建观念浓厚的女子不同,她们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法和婚姻观念,以新型进步的思想意识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追求“两情相悦”的自主婚姻。这是女性的进步和觉醒,也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表现。《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警世通言》卷二十九)塑造的李莺就是一个大胆追求自主婚姻的女子。她对自主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部表现在她那坚定而勇敢的性格之中。她自幼爱慕邻居青年张浩的品德和才情,为了“所归得人”,她大胆而坦率地向张浩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张浩私订了终身。后来,她得知张为季父(叔父)所逼而定亲孙氏,自己面临不幸的命运时,她没有哭哭啼啼、郁闷自尽,也没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镇定自若地向父母说明了自己和张浩的关系,以“此愿若违,含笑自绝”的手段取得了父母的认可,表示“自能措置”面临的问题。本来,李莺和张浩的私订婚姻、私自结合,是不符合封建礼法和婚姻制度的,但李莺对这些却全不在意,为了自己的终生幸福,她亲自来到县衙,递上状词,把她和张浩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私约陈诉于官,以“文君心喜司马,贾午志慕韩寿”而“不受无媒之谤”、名垂青史来自比。指出“女非媒不嫁”这种封建“至论”、“亦有未然”;提出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所归得人”、“礼顺人情”。最终她凭自己的才智和雄辩使私订的婚姻合法化。从小说的艺术描写可以看出,李莺不是轻易订婚的,她对张浩从爱慕到订婚,是有一段了解过程的。这不但与那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婚姻不同,也与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式的婚姻有别。她们的爱情虽然还不如林黛玉和贾宝玉在长期耳鬓厮磨中建立在思想情趣一致基础上的爱情,但却是以彼此爱慕、两情相悦为基础的,建立在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叛逆基础上的自主爱情和婚姻。对此,作者文作了热情的赞扬:

当年崔氏赖张生,今日张生仗李莺。同是风流千古话,《西厢》不及《宿香亭》。

《张中美员有得丽女》(《喻世明言》卷二十三)中的刘素香不但机智地自择佳偶,而且不以财势作为衡量男人的标准。为了“免使两地永抱相思之苦”,她毅然决定和自己选择的人私奔他方。虽然途中失散达三年之久,但他们都能彼此思念,矢志不渝,终于幸福地团聚了。《吴衙内邻舟赴约》(《醒世恒言》卷二十八)通过对人物心理和言行的细腻描写,充分表现了贺秀娥对爱情幸福的渴望和为获得幸福而抗争的勇气与胆量。她听父亲“夸扬吴衙内年青美貌,学问广博”,“便怀着爱慕之念”。看到吴衙内,更是动了私心:“这衙内果然风流俊雅,我若嫁得这等丈夫,便心满意足了。”“今番错过此人,后来总配个豪家宦室,恐未必有此才貌兼全!”为了不错过自己喜欢的人,她“题诗一首”,趁无人注意时抛给吴衙内,显示了追求幸福的主动精神。虽然贺秀娥的婚姻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但经过她的积极抗争,还是取得了父母和社会的认可。

从以上这些未婚女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现代人的色彩,她们的爱情也不乏“现代性爱”的特点。她们一旦爱上某个男子,就坦率地表白,大胆地追求,必要的时候还能挺身而出进行积极抗争。恩格斯说过:“由爱情而结合的婚姻被宣布为人的权利”。以上这些女子正是在争取做人的权利中,显示了她们超越前人的自主意识和性格力量。正因为她们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大胆勇敢的气概,她们常常决定着婚事发展的方向。一旦自己的婚事受到阻挠,她们不是自叹薄命或屈从别人的摆布,而是以自己的力量向“命运”抗争。由于她们的积极追求和抗争,她们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理想的婚姻生活。一些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而未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女性,也都有追求恋爱、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大胆行动。如执著追求人身自由和爱情幸福的璩秀秀和生生死死都不忘范二郎、主动追求范二郎的周胜仙等。

同类推荐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诞辰与丧葬习俗

    诞辰与丧葬习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老北京茶馆与老戏楼

    老北京茶馆与老戏楼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问鼎幻真

    问鼎幻真

    问鼎幻真幻真星球,巨大无比,有大陆五块,以东南西北中为前缀,皆名为幻真。其间大洋相隔,洋中有岛,星罗棋布,岛大者方圆几万里,小者才可驻足。东幻真大陆,安稳了几千年的修真界,波谲云诡,大国之间,常有情报往来,又有摩擦不断。乱世之中,看辰逸背负血海深仇,又如何趁天下大势,问鼎幻真......
  • 这可不是子供向游戏

    这可不是子供向游戏

    刺骨的寒风呼啸着扬起她的长发,她不禁握紧手里冰冷坚硬的长枪和巨盾。面对着只有寥寥千百人组成的军队。面对着他们无措慌张的眼神,眼底是寄托在她身上的沉重的希望。真是该死,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明明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除了玩游戏一点特长没有。幻想过异世界冒险,参加史诗级的战争什么的,在亲身体验后才发现都是鬼扯。偏偏现在,也就只有现在,才能感觉到曾今平淡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愁眉莫展之时,熟悉的狡黠的声音,突然响起在她的耳畔。“零……”零?好熟悉的名字……是谁?“洁萝。”“洁萝……”
  • 开局就是神级农场

    开局就是神级农场

    林元喜提虚拟具现系统……某圣人:这小子太嚣张了,看本圣人去教训他……林元:来呀!看老子具现一个天道来弄死你某圣人:MMP,这小子作弊……这是一个讲述林元纵横诸天万界的故事
  • 带着游戏闯荡世界

    带着游戏闯荡世界

    玩游戏好不容易转职隐藏职业,还没来得及走上人生巅峰,却遭遇了意外,重生到了另一个世界异族环伺,人族纷争,如何在这大陆中生存下去,完成镇压
  • 天能之眼

    天能之眼

    杨衡,一个没家庭背景没社会阅历的傻小子,意外死亡竟神奇穿越,从此开始了牛逼的人生。
  • 一辈子的夏天

    一辈子的夏天

    并不是什么专业的作家更是第一次写作不想赚钱只是想写出那年的我最好的恋爱作品所有经历全部为真的没有任何幻想本人自己经历。
  • 我的地盘常有鬼

    我的地盘常有鬼

    轮回师,有抓鬼卫道之能,可保一方土地平安!陈枫是一名轮回师,但却是阴差阳错之下成为的轮回师,他没有丝毫法力,更为倒霉的是别的轮回师几年遇不到一次鬼,而他却经常遇鬼……你问遇鬼怎么办?一字答曰,跑!
  • 龙城风铃

    龙城风铃

    主要讲述小将的一生,如何从一个简单而贫穷的开始,到一个复杂且富有的现在。其中经历了坎坷,经历了爱情,经历了欢笑,经历的五味杂陈,来到了平平淡淡!
  • 腹黑辰王,调皮王妃

    腹黑辰王,调皮王妃

    童颖因搭档的背叛进入了异世大陆,在这异世,她是否能获得精彩的人生呢?又是谁,与她携手并肩呢!
  • 神语之时

    神语之时

    她是林家镇的孤女,却被迫隐藏于妖之中,她的秘密就是浑身缠绕的血红色咒符,她的以后的路子如何走,她将一步步发现自己神秘身世。千年之前中原大陆那场人人闻之骇然的腥风血雨究竟同她有何关联。而今溺魂河封死,万物生灵轮回不再,中原瘴气弥漫,魔物丛生,她将以何种姿态站在天下苍生的顶端终结这一切。